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常点了点头,颇为赞同郭嘉的计策。对此,袁常当然不会反对。不过,很快袁常又皱起了眉头,叹道:“其实,说心里话,我并不希望和公孙瓒拼杀。除却因为平异兄这个原因之外,公孙瓒对异族的威慑力也是相当关键。这幽州之地早晚是我们的,日后若有公孙瓒驻守边境,可让异族不敢轻易出兵。也可惜公孙瓒生不逢时。若是生在汉武帝之时,公孙瓒必然是一名扬名立万的大将。”
“然也!”
郭嘉点头赞同道,不过随后却是反问了一句:“主公,那依你看来。公孙瓒投降的机会有多大?”
听得郭嘉的询问,袁常却是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虽然说起来冀州和幽州的战争有着各自的借口和理由,但是,实际上都是两方势力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而找的借口罢了。而且,严格说起来。袁常和公孙瓒并没有任何的仇怨,是袁绍有负于公孙瓒。
当初袁绍为了夺取冀州,派人跟公孙瓒联合,让公孙瓒出兵威慑前冀州刺史韩馥,并且答应事成之后给分一半的粮草给公孙瓒。谁能想到,袁绍事成之后,不仅撕毁约定,还趁机干掉了公孙瓒的兄弟公孙越,污蔑是黄巾余孽下的手。公孙瓒又不是白痴,哪里不知道是袁绍下的黑手。因此跟袁绍干起架来。虽然说因为之前有董卓假惺惺的派遣使者劝解双方,但是,这个仇怨自然就拉下来了。其后,袁常这个同样腹黑的家伙,想要霸占幽州之地,于是跟袁绍狼狈为奸,出兵攻打公孙瓒。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袁绍和公孙瓒有私仇,袁常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才参与进来的。
袁绍杀害了公孙瓒的兄弟,公孙瓒十有**是不可能向袁绍投降;同样的。对于袁常这个趁火打劫的家伙,公孙瓒自然更不会有好感,反而会更加仇恨袁常。
无奈的摇了摇头,袁常叹道:“公孙瓒投降的可能性不大。罢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既然没有可能招降公孙瓒,袁常也就落下这个心思,只能在内心里对公孙续说声抱歉了。随后,袁常和郭嘉商议了一番。讨论让谁率领兵马奇袭蓟县西门。最后讨论了一番,貌似就典韦适合,赵云要坐镇军中,指挥大军,自然跑不掉;而韩询,于禁,鲜于辅,鲜于银这些将领的武力值又差了太多,难以胜任。所以,最佳人选也只有典韦。至于出战的兵力,如今有六万余的兵马,蓟县又是城高墙厚,太少也不行,况且潞县城西北的孤山也不难翻过,最终决定让典韦率领二万兵马为奇兵突袭蓟县西门。不过,如今大军自然是要先开拔攻下潞县才是正理。
大军在无终城修整了三日,留下二千守城兵马之后,以赵云为主将,郭嘉为军师,袁常作为甩手掌柜,大军朝着潞县开拔。
无终城到潞县不过一百多里的路,袁常的大军也不着急赶路,毕竟还要等着袁绍的大军联合攻到蓟县城下。故此,行了三天才算是到达潞县城下,因此,袁常的大军倒也是精神十足,纷纷叫嚣着立马攻城,一举拿下潞县。当然,袁常也不着急,先让大军安营下寨,然后便让关靖持着公孙续写好的劝降信,送到蓟县城内。一来一回最多两天的时间,也不耽误,趁着这两天还刚好可以打造攻城器械。
却说关靖向潞县的守城大将自报家门之后,便一路策马疾行前往蓟县。在袁常大军抵达潞县的当晚,关靖便已经到达蓟县城内,将公孙续亲笔书写的劝降书信送到了公孙瓒手中。
关靖本来都已经准备好被公孙瓒怒骂,甚至是砍头。不过,公孙瓒拿了书信,却是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反复察看书信,直到看了不下十遍之后,公孙瓒这才放下劝降信,轻声问道:“平异在袁常军中可好?”
关靖先是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连忙回答道:“启禀将军,袁太守并没有限制少将军,少将军倒也没有受到委屈。”
“嗯!”
公孙瓒点了点头,随后闭目沉思,似乎在考虑公孙续的劝降。此外,公孙瓒似乎也没有召集麾下走狗们商讨的意思,良久之后,公孙瓒看向关靖,淡声说道:“此事容本将军考虑两日,为免袁常出兵攻打潞县,损耗兵力,你且派一名信使前去告知袁常,等本将军考虑两日之后,你再去将答案告诉给袁常。”
公孙瓒如今好歹也是一州刺史,麾下兵马十几万。让他投降自然不可能是立马就能做出决定。故此,关靖也能理解。况且,公孙瓒能考虑反而是件好事,毕竟说明他有些动心。关靖同样清楚袁常兵马的战斗力。以及袁常麾下猛将,谋士的能力,若是公孙瓒死磕,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袁常接到公孙瓒的回信,心头有些松了口气。公孙瓒有投降的意思就好。如此,公孙续也能安心许多。
而到了第三日的傍晚,关靖也带回了公孙瓒的回信。信中公孙瓒表示,愿意投降,不过,在投降前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与袁绍进行一场决战,从而解决双方的仇怨。待与袁绍决战之后,公孙瓒自会无条件投降。
“真的嘛,太好了。父亲愿意归降?”
公孙续似乎还有些不敢相信,犹自喃喃自语的说着,还看了看公孙瓒的回信,最后确认无疑之后,也终于松了口气。越了解袁常,公孙续越知道袁常和麾下的强悍,若是公孙瓒选择死磕,公孙续根本不相信自家老子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况且,另一边还有袁绍的十几万大军威胁,公孙瓒选择死磕。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不对!”
“不对!”
然而,不等公孙续兴奋多久,袁常和郭嘉二人却是同时惊呼出声,二人对视一眼。似乎都明白对方眼中的意思。
“承志兄,怎么了,难道父亲是诈降?”公孙续见状,惊问到。
“并非如此!”
袁常摇了摇头,皱眉说道:“从信中所写的内容来看,公孙将军是真的愿意归降。只是。我有种不好的感觉,似乎公孙将军有种交代后事的感觉。没错,就是交代后事。对了,公孙将军选择与冀州刺史决战,若是胜了或许还没有其他事;若是败了,怕是公孙将军会一时想不开,以死明志啊!”
“怎么可能?”公孙续顿时呆住了,一脸的呆滞。
郭嘉接过书信,指着信上的内容说道:“你们看公孙将军这些话,似乎在关怀少将军,表达思念之意;还有公孙将军感谢主公对少将军的宽厚,十分感谢,还让少将军好生辅佐主公治理幽州。然而你们想想看,公孙将军作为一名将领,又岂会表达出如此情绪。由此种种迹象看来,公孙将军是在交代后事啊!”
言毕,郭嘉看向关靖,问道:“关长史,你在蓟县城中之时,是否发现公孙将军已经有在调动兵马?”
“确实如此!”
关靖点了点头,飞快的说道:“当时我也询问了将军是何意,将军说是解除城防,将士兵遣散,等袁太守接受蓟县之后,能够更加容易的进行安排。”
“看来真的是如此了,事实上,怕是公孙将军接到少将军的劝降信后,已经做好了决定,将兵马调往前线,做出与袁绍决战的准备。之所以说要两日后回复主公,估计就是怕少将军看出公孙将军的意思,从而赶到战场去劝阻公孙将军。如我所料不差,关长史回来的时候,公孙将军怕是也已经赶往了前线战场上,与冀州刺史开战了。”
“什么?”
公孙续闻言顿时大惊。
事实上,也正如袁常和郭嘉所预料的那般,公孙瓒摆明车马和袁绍决战。胜了,公孙瓒降的心甘情愿,若是败给袁绍,他自然是以死明志。
其实,也正如袁常所想,公孙瓒对袁常的仇恨比之袁绍还深刻。
公孙瓒和袁绍已经有仇怨了,双方开战也有理由;然而,袁常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却让公孙瓒极为愤怒,恨不得将袁常千刀万剐。然而,袁常的大军却是太强悍,一路攻城略地,公孙瓒根本拦不住,再加上还有袁绍的大军威胁,连连败退的公孙瓒最后只能选择回到蓟县老窝驻守,想要凭借城高墙厚的蓟县将袁常和袁绍大军的粮草耗尽,撤退。谁能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关靖拿着公孙续的劝降信来了。
看第一遍的时候,公孙瓒自然是心头愤怒异常,恨不得把关靖给砍了;不过,公孙瓒还是保持冷静,又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之后,公孙瓒突然发现,袁常似乎还真的跟公孙续信中写的一般强悍,凭公孙瓒的能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于是乎,公孙瓒有些意动了。
当然,打动公孙瓒的自然不是袁常的兵强马壮,而是袁常对异族的态度。
当时公孙瓒得知袁常和刘和联合击退乌丸,东部鲜卑等异族兵马的时候,公孙瓒便痛饮三碗美酒庆贺。同时,对袁常的仇恨已经消失不见,反而是浓浓的赞赏之意。为此,在关靖拿来劝降信的时候,公孙瓒才没有第一时间把关靖给砍了。若是没有袁常对待异族的举动,关靖绝对是无法幸免。
随后,公孙瓒也决定向袁常投诚。
当初刘虞作为幽州刺史的时候,对待异族用的是怀柔政策,跟公孙瓒的态度截然不同,两人就有无数矛盾,才让公孙瓒最后把刘虞给干掉。如今袁常却是说了,他接任幽州刺史之后,公孙瓒继续驻守边境,抵御异族,袁常不会干涉,还会大力支持。既然没有人打扰他打击异族,公孙瓒又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不过,公孙瓒与袁绍还有杀弟之仇,这仇恨不是三言两语能化解的。因此,公孙瓒决定跟袁绍决战一场,若是胜了,报了杀弟之仇,他就将幽州交给袁常,安心的驻守边境,打击异族;若是败了,对不起自己的兄弟,他便以死明志。反正他已经明白袁常对异族的态度,即便是身死了,也后继有人,公孙瓒也不用担心了。
所以,在安抚了关靖之后。公孙瓒便遣使给袁绍,在蓟县外的平原进行一场决战,决定幽州的归属。接到袁绍的回信,公孙瓒便开始调兵遣将,送完蓟县城外的平原,做好决战的准备。至于良乡城和安次城的兵马,也被公孙瓒调回来。因此,在关靖返回潞县给袁常回复的同时,公孙瓒也率领着亲兵前往蓟县外的战场,准备着与袁绍决一死战了。(未完待续。)
ps: 求支持,支持!
第四八四章 英雄末路(中)()
蓟县城外西南五里处,一眼望过去毫无阻碍之物,却是一片平原。此刻,在这平原之上,却是有两支大军静静而立,时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先看背对蓟县城池的这个方向,自然是公孙瓒的大军。
公孙瓒身穿精致亮银甲,头戴亮银盔,手持丈长长槊,胯下枣红马,端的是威风凛凛;在公孙瓒的身后一字排开六人,其中一人披了一件皮甲,手中一把配件,却是公孙瓒唯一的谋士关礼,也是关靖的兄长。此外五人,皆是穿着锁子甲,头戴虎头盔,手上持着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有拿长槊的,有拿大刀的,有拿铁戟的。其中一名最为年轻的自是公孙瓒的义子,公孙冉;而另外三人则是公孙瓒的结义兄弟,卜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三人皆有些武力,自与公孙瓒结拜以来,扫荡异族,皆有三人参与。再往后面看去,自是其他的偏将,校尉等等,或穿皮甲,或穿鱼鳞甲也在多数。不过,在他们身后的十几万士兵,少有能穿上铠甲的,多是皮甲,或者麻布包裹起来的,勉强能够称得上是布甲。
而公孙瓒对面的兵马,自然是袁绍大军。
袁绍策马当先,同样是一身亮银甲,亮银盔,手中金背大砍刀,胯下电子分青驹,也算是一匹不差的宝马了。在袁绍身后,则是审配,逢纪,沮授,郭图,田丰等谋士,就谋士的质量和数量,赶超公孙瓒十万八千里;紧随其后的便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河北四庭柱大将;其后淳于琼、高干、蒋奇、蒋义渠、眭元进、吕威璜、赵睿、吕旷、吕翔、马延、张顗、焦触、张南、麴义、郭援、眭元进、牵招、苏由、阎柔、王门子等将领,也比公孙瓒看上去精锐一大截。当然,武将质量上袁绍略胜一筹,不过,就士兵的数量来看,公孙瓒自然更有优势。公孙瓒的兵马加起来接近二十万。而袁绍的兵马不过十二万左右,差了八万左右,谁胜谁负却是不一定。
跟公孙瓒的士兵一样,袁绍的士兵穿盔带甲的也是在少数。约莫占着总数的二成。并非是袁绍和公孙瓒小气不舍得给士兵们装备铠甲,而是拿不出来。
铠甲自古以来就是朝廷极为看重的战略装备,但凡百姓家中谁敢私藏铠甲,可以某犯罪论处。大多数的将领的铠甲,自然是朝廷赏赐的。主要是因为铠甲的制作难度颇大。且耗费高,技术不足才会如此。即便是在李世民的时候,军中铠甲也不过是占了六成,依然还有四成的士兵穿不上铠甲。而直到宋朝之后,技术得到发展,经济发展,军中士兵才有九成以上的能穿盔带甲,如今自然是做不到这一点。
当然,作为穿越者的袁常不在此列,他是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多数的士兵能穿上铠甲也就不言而喻了。
公孙瓒持枪拍马上前,遥指袁绍,朗声喝道:“袁本初,你不守信义,害我兄弟性命,如今更是侵我境土。前事不论,今日你我便在此决一胜负,了却恩怨。”
“哈哈,好。本刺史也想看看能够杀得异族不敢入侵的公孙伯珪能力几何!”袁绍大笑一声,高声回应道。
两人言毕,各自率领大将返回中军。作为主将,自然不可能站在前方给对方弓箭手瞄准的机会。
公孙瓒回到中军。高举佩剑,朗声喝道:“马度校尉听令,率领五千刀盾兵在前,五千长枪兵押后,进攻!”
另一边袁绍军总领事审配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赵睿校尉听令,率领五千刀盾兵在前。五千长枪兵押后,进攻!”
“嘭、嘭、嘭!”
“喝、喝、喝!”
“杀、杀、杀!”
双方的刀盾兵左手举盾,右手持刀,一边用长刀拍着盾牌缓缓向前列阵而行;在刀盾兵的后面,长枪兵也是缓缓前行。如今只是刚刚交锋,袁绍和公孙瓒都没有直接展开厮杀,只是派出刀盾兵和长枪兵试探性的进攻。双方这是决战,实打实的硬抗,没有任何的阴谋诡计,纯粹看的是指挥能力和战场上的应变能力。
“杀啊!”
“杀啊!”
在短暂的前进之后,双方的盾牌兵也终于迎面对上。刀来盾挡,你来我往,双方的刀盾兵都是一板一眼的劈砍着长刀,挥舞着盾牌,靠的完全是士兵的经验和武力,还有士兵的凶悍,在这面对面的肉搏之中,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没有作用。
“杀啊!”
“杀啊!”
在刀盾兵短刀相接之后,长枪兵也冲了上来,站在刀盾兵的身后,舞着手中长枪朝着敌军的刀盾兵猛刺。刀盾兵所用的盾牌并非是一人多高的铁盾,只能防守住有效的范围,故此,在长枪兵参与进战场之上,双方刀盾兵的伤亡开始加剧,越来越多的刀盾兵倒下,然后预备好的刀盾兵上前补位。
残肢断臂,血肉飞溅,战场上就是如此的残酷,谁都避免不了。在残酷的战场上,士兵们的血性也渐渐的被激发起来,有的士兵已经被对方的武器穿透,然而,士兵却没有立即倒下,而是扑上去咬住对方的脖子,临死前也要拉上一个;有的士兵已经被砍倒在地上,寻机咬住敌方士兵的小腿,让己方士兵冲上来将敌方士兵大卸八块;或有的士兵已经闭上了双眼,却又突然睁开眼,扑了上来,将没有防备的敌方士兵捅上一刀,同归于尽。
双方共计两万的士兵在这一片天地间砍杀挥舞,无数的士兵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倒下之前他们的眼中或许依然带着不甘和疑惑。不甘的是他们还没有升官,当上将军,衣锦返乡,家乡那个曾经挚爱的姑娘,如今是否已经成为他人妇;同样的他们还有疑惑,疑惑着为什么要进行战争,又是为谁战争呢?
“刘纬台将军,率领你麾下五千骑兵,准备冲击!”
“诺!”
公孙瓒面无表情的下达着命令。与异族交战多年,战场上的生死他早就见惯了,士兵的死亡,引不起公孙瓒内心丝毫的波澜。
一声令下。站在马车上的旗令兵双手不停的挥舞着令旗,战场上的士兵立即便有了变化。站在刀盾兵后方的长枪兵迅速向两侧散开,正在拼死搏杀的刀盾兵也在缓缓向两侧移动。接下来的战斗,自然不是他们能参与的。
同样,对面指挥的审配也发现公孙瓒这边的变动。也立马开始指挥起来。
“马延校尉,率领四千骑兵,准备迎敌!”
审配一声令下,袁绍麾下的将领马延也做出了准备。等到旗令兵令旗挥下,马延大吼一声,舞着长枪,领着四千的骑兵朝着战场上冲锋而去。冀州并非是产马之地,跟地处幽州的公孙瓒不能比,骑兵自然比不过公孙瓒。
或许有人问了,既然这样。公孙瓒为何不出动白马义从?骑兵的冲锋在战场上就跟坦克一般,鲜有士兵能够抵挡;况且白马义从又是精锐骑兵,公孙瓒出动白马义从,岂不是立即能够决定战场的走向?骑兵很强悍是没错,但是,弓箭手也不是吃素的。白马义从若是就这样直愣愣的冲过来,袁绍的弓箭手会分分钟教他们怎么做人。
“轰隆!”“轰隆!”
“轰隆!”“轰隆!”
骑兵冲锋起来的声势确实惊人,双方加起来不过九千的骑兵冲锋,整个大地便开始颤动,犹如地震一般。可以想象。若是公孙瓒那二万白马义从冲锋起来,又将会有何等的声势,想想就让人觉得惊颤。
“嘭!”
眨眼的功夫,双方出战的骑兵就已经碰撞到了一起。厮杀。转眼就展开了。先前在战场上的刀盾兵或者长枪兵,或有来不及转移战场的,在骑兵的冲锋碰撞下,立马就被碾压成肉片,肝脏四溅,脑浆飞迸。已经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杀!”
“杀!”
公孙瓒的结义兄弟刘纬台舞着长枪,一马当先的率领着五千骑兵勇往直前的冲锋而过;对面,袁绍麾下校尉马延也是拍着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