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被我说到痛处,恼羞成怒了!哼,你如此不知自爱的女子,多看你一眼,便是污了我的眼睛。”

    卫却话毕,冷哼一声,甩手从新房离开。独留下蔡琰一人在锦席之上啜泣,黯然神伤之下,脑中不由自主的又闪出了袁常的身影。

    【ps:这些天静下来好好的思考了一阵,在这里说些话吧!

    写第一本书大唐的时候,是因为突然兴致来了,没头没脑的就上传了。随着时间的过去,写了二百多万字,期间也赚了一些稿费,当零花钱还是不错的!!

    然后,因为三国的书也看了一些,便也想写一本三国类的小说。但是,现在写小说感觉没有刚开始的那种兴致了。这几天想了想,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约束的太多了,有时候看到书评区很多只会骂人的马甲,心情立马就成负值了!!所以,在今后的时间,小说只会按照自己预定的大纲来写,不会根据书评区的建议修改。这样或许会让一些书友离开,但是笑话也不会强求。喜欢的默默点个赞,不喜的就把鼠标移到叉叉点下,一了百了!!还有感谢许多书友长期的支持,谢谢!!另外,对于那些觉得小说内容历史不符合的,想骂人的,我只想对你说:请去看《史记》,牢记一点,这是小说!!】

第一一零章 卫却之疾() 
独自伤怀了好一阵,蔡琰才咽下苦水,静下心来。蔡琰的父亲蔡邕乃是名扬海内的大儒,对于名声的看重不会比卫家差。蔡琰虽然对袁常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但是她既然已经与卫却成婚,却也不会败坏自己父亲的名声。

    因此,思考了片刻,蔡琰决定去找卫却交谈一番。两人已经拜过天地,以后注定要生活在一起,况且,袁常虽然已经说好会帮她援救蔡邕。但是,蔡琰自己也想努力一番,那么自然要借助河东卫家的力量。

    以卫家的财力,府院自然是极大的。

    卫府共有四个院子,东面的院子是给客人居住,西面的院子是女眷居住,南面的院子是给丫鬟、家丁居住。而北面的院子,则是卫家的嫡子居住。卫凯、卫却、卫宁和卫昶四人便是居住在这北面的院子之中,每人都有一个大院,里面有着一幢独立的三层楼房,加上书房,小花园,庭院等等,他们每一个人的院子,都堪比两个足球场大小,卫家的实力可见一斑。

    今日是蔡琰和卫却的新婚之夜,卫却虽然离开了,却也不会离开这个院子。否则,到时候被卫凯知晓,问起缘由,卫却自是也会跟着丢脸。

    所以,身穿大红喜袍的蔡琰只是逛了片刻,便在书房听到了卫却的声音。

    正当蔡琰举起手要叩门的时候,书房内却是传来一道女声,蔡琰秀眉微蹙,心中升起一丝好奇之感,于是便将手缩了回来,准备听听卫却和那女子在说些什么。

    “二爷,在这新婚之夜,您跑出来,不会引起二主母的怀疑?”

    娇滴滴的话语,透着些许的柔媚,让人情不自禁的沉醉在其中。蔡琰嘴角升起一丝冷笑,难怪卫却刚与他争吵过后,便会找上这女子。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怕是都挡不住她的**。

    “无妨,我已借机寻了个由头与她争吵一番,怕是此时她还在房中伤怀。”

    “嘻嘻,二主母如此佳人,二爷竟也舍得与她争吵。”

    蔡琰听这女子的声音感到不满,她也并非善妒之人,只是这女子的话语之中带着狐媚的气息,让人很难有好感。若是一个庭院之中存在这样的一个人,总是容易生出事端。不过,蔡琰还是没有打算惊醒屋内的二人,因为蔡琰听出卫却话中的意思,似乎是故意跟自己争吵,那么,他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

    “哼!”

    但听屋内的卫却冷哼一声,似乎有些不满的口吻说道:“那贱人好歹也是蔡邕的女儿,自不会做出有辱清白的事。不过,我安排的手下也看到那贱人与那男子私谈甚密,想是那贱人与那厮也有情意,奈何早已许给我,故此没有做出有辱清白之事。否则,我定要让他知晓我卫家的家法。”

    蔡琰此时已经惊呆了,脑中一片空白,好似整个天地都在旋转。

    平素里表现的温文尔雅的卫却,平时异常甜蜜的称呼她昭姬的男子,此刻却是一口一个贱人,若不是亲耳听到,她怎么也不会相信这话是从卫却口中说出来的。

    蔡琰的性子是坚毅的,并不会因此冲进去与卫却大吵大闹,她倒是要知道,卫却究竟是有什么原因要故意挑起争端,从而不与她同房。

    突兀的,脑中想起袁常对她说过的那句话:卫仲道有先天之疾,不能人道,莫非真的是如此?

    “好了,不说那贱人的事了,你今日可曾寻到新的办法?”

    等了片刻,屋内卫却的话语又淡淡的响起。但是,蔡琰的耳朵却是敏感,她觉得卫却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竟然带着一丝的紧张和期待,还有些许的惶恐。

    “二爷,奴家却是寻到一个偏方,唤为‘刺激法’。”

    “哦,怎样一个‘刺激法’?且来试试!”

    “二爷,您准备好了么,奴家要开始了…”

    停顿了片刻,蔡琰清楚的听到屋内传来衣裳滑过身体落在地上的声音,这种场面不用想,也知道书房之内发生了什么。

    蔡琰神情不变,原本她对卫却是有一丝丝好感,再加上为了援救父亲,与卫却过日子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就在刚才,卫却一口一个“贱人”将他在蔡琰心中的形象完全破碎,即使两人日后要生活在一起,蔡琰也不会有丝毫的感情。或许,现在的蔡琰只是把两人的关系当做一种任务而已。

    “二爷,奴家好热,奴家需要二爷您厚实的臂膀…”

    “二爷,快来嘛,人家受不了了,二爷您快填满奴家寂寞空虚的心房…”

    “二爷,奴家要不行了,啊…”

    书房内响起那女子淫*靡不堪的**声,只是,让蔡琰不解的是,似乎只有这女子一个人有所动作,而卫却并没有行动。

    虽然没有看到书房内的情况,但是蔡琰在出嫁之前,早有家中女仆给她看过房中画册。当然,女仆给她画册,自是蔡邕授意,蔡琰的娘亲早丧,否则自然是由她娘亲来负责。如今,只好由她父亲间接传授,虽然难免有些尴尬。不过,总比日后到了夫家弄错一些事尴尬更好。

    就蔡琰观画册所知,这种事似乎要两个人一起进行,那女子一个人,又怎么做到的呢?当然,并未经历过这种事的蔡琰不知道,这种行为学名叫做“自*慰”,俗称“打飞机”。

    “噼里啪啦!”

    在外面听"jiao c"声听了片刻,蔡琰觉得自己身体都有些燥热了。本想就此离去,不然等下让人发现就不妙了。谁知,就在蔡琰刚升起离去的念头,书房之内却是响起东西打翻的声音,随后更是传来卫却疯狂的叫声。

    “啊!为什么还是没有反应,贱人,你这个办法到底有没有用!”

    “啪!”

    清脆的响声让蔡琰一怔,她如果没料错的话,这是卫却给了那女子巴掌的声音。而蔡琰想想更是心寒,先前卫却还与那女子有说有笑,此刻却是说打就打,若是与这种人生活在一起,她都不知道人生将会是何等的灰暗。

    “呜呜,二爷,这个办法真的有用。奴家听那郎中说,很多富家少爷都是用了他的办法重振雄风,二爷一定也行的。”

    “贱人,你说那么大声,是怕别人听不到么!给本公子继续,若是还不行,你便不用跟在本公子身边了。”

    “是,是,奴家决不让二爷失望!二爷快乐,奴家…”

    接下去卫却和那女子说些什么,蔡琰已经没有兴趣去听了。她现在已经明白了一件事,袁常说的没错,卫却果然是天阉,也无怪乎卫却会与自己争吵而离开,原来是怕他不举的事情暴露。

    不过,从卫却喊出的第一个“贱人”开始,蔡琰便已经决心与他划开界限,卫却是否天阉,与她也没有关系了。

    如今,能够救她父亲的,便只有袁常一人,或许他才是值得自己依靠的人。即使一人躺在榻上,蔡琰却不觉得寂寞冰冷,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身影始终陪伴在她身边。

第一一一章 再见袁绍() 
袁常一行人游山玩水似的来到渤海郡治所南皮县,渤海郡亦是冀州的一个大郡,与之巨鹿郡、魏郡等大郡不相上下。否则,以袁绍的身份,又怎么可能老实的呆在渤海郡守这个位置上。

    渤海郡辖县十九,侯国八个,因此,人口在诸县之中也是排的上号的。

    南皮东临渤海,地势平坦,无论是种植粮食,抑或是栽种果树,都是一个极佳的地方。在袁常穿越前的时代,南皮更是被国家认定为商品粮基地。因此,南皮的地理条件,无疑是极好的。

    不过,南皮并没有什么天然防护,在这战乱的年代,南皮的境况就让人很纠结。

    袁常帮甄家众女找了一个酒店住下,将典韦、刘曦、刁秀儿、彼得四人留下,而他则带着赵云前去袁绍的府邸。

    袁绍府邸之中,袁绍正坐凉席中央,身前逢纪和荀谌二人跪坐于下首。三人此刻在这里,自然是商谈关于冀州的事情。

    “主公,如今公孙瓒大破青州黄巾,威势正盛,我等借其手夺取冀州需谨慎,若是一个不慎,反遭其害。”

    荀谌躬身作揖,神色严肃的提醒到。

    就在袁常前往长安的时候,青州黄巾聚众三十万,想要和黑山黄巾会合。公孙瓒以麾下【白马义从】为先锋,率领步骑二万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青州黄巾军弃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等他们过到一半时出击,再次大败黄巾军,死者数万,俘虏七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公孙瓒威名一时无两,即便是曾经的联军盟主袁绍,也不能与之相比。

    “友若所言甚是,吾自当记挂于心。”

    袁绍神色端正的回应荀谌,如今的袁绍还只是渤海太守,冀州还没拿下,手下的谋士仅有逢纪和荀谌二人。因此,对于这二人说的话,他自是颇为听从。只不过,等到冀州拿下,麾下谋士、武将多起来,袁绍本就优柔寡断,再加上谋士们互相之间争权,才使得袁绍很难听从谋士的建议。

    荀谌见袁绍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也没多说什么,再次坐会自己的位置上。

    逢纪隐晦的瞥了荀谌一眼,神色莫名。当然,逢纪心中是有些许的嫉妒,认为荀谌抢了自己的风头。不过,荀谌也只是点了一句,便不再说什么,逢纪也不好说什么。让袁绍借机夺取冀州是他逢纪提出来的,这个天大的功劳逢纪当然不想让别人夺取。荀谌说的话与这件事也没多大关系,因此,逢纪才没有什么反应。

    “主公,公孙瓒如今已同意出兵冀州。主公当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韩馥处游说,如此大事可成矣!”

    逢纪垂眉作揖,心头一动,一个主意顿时出现。

    “元图言之有理!”

    袁绍捋过短须,点头同意逢纪的提议。当下,袁绍便紧接着询问道:“元图,你以为何人可担此大任?韩馥此人虽无才能,然则却颇多疑,若不能一次功成,怕是麻烦许多。”

    端坐一边的荀谌神色不变,从锦席上站了起来,行了一礼道:“主公若是不弃,属下愿为主公分忧。”

    荀谌也不蠢,他当然看出逢纪的意图。逢纪不就想让他不能呆在袁绍身边,害怕自己会跟他争功。对于逢纪的想法,荀谌只是在心中冷笑。袁绍不过是一个无能之辈,当了联军的盟主,却是不能借机创造优势,反而为了保存一点兵力,与诸侯们心怀鬼胎,最后使得联军解散。

    荀谌早已看出袁绍的能力不足,在这即将大乱的天下,早晚会被人吞没。荀谌也非是背主之人,不过,他也不会陪着袁绍送死,待时机成熟之时,他便抽身离去。

    “友若前往,自是最好不过。”

    袁绍闻言,顿时大喜,从席位上站了起来,拉着荀谌的手显得极为亲切。相对于逢纪而言,袁绍却是更加看重荀谌。

    众所周知,袁绍用人最重声名。

    逢纪虽有才能,然则他的家族与颍川荀氏相比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一点即使逢纪嫉妒,也无法改变。

    颍川荀氏亦是大族,与四世三公的袁氏相比,也不差多少。而且,荀氏的人才比袁氏更盛。之所以比袁氏差少许,乃是因为荀氏在朝堂为官的比袁氏低。袁氏四世三公,荀氏却无人位至三公。因此,荀谌虽是袁绍的属下,袁绍也不能对其呼来喝去。以荀谌的出身,投靠任何一个诸侯,都能得到重用。

    袁绍欢喜了片刻,随后皱眉沉思了瞬间,便接着说道:“如今黄巾余孽不息,友若前往高邑吾当令人沿途护送。正好前些日子吾外甥高元才前来效力,此番便让他护送友若前往高邑,也正好查探元才能力。”

    “一切听凭主公吩咐!”

    荀谌向袁绍行了一礼,便垂首退下。既要前往高邑,他也要准备一番。至于说能否说服韩馥,荀谌却是一点都不怀疑。他相信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韩馥麾下的熟人,要说服韩馥是板上钉钉的事。

    嫉妒的瞥了一眼荀谌,逢纪却也无可奈何。

    逢家在河北有一点名声,但是跟名扬四海的颍川荀氏相比,却是不值一提。他能使小手段让荀谌不痛快,却也不敢太过分,否则若是荀谌真要计较,吃力不讨好的却肯定是他。

    “太守大人,门外有人自称是大人胞弟袁常,要拜见大人。”

    袁常之前是跟在袁术身边,只不过如今的袁常穿越而来,取代了真正的袁常,发现了袁术对他的杀意,因此这才离开袁术投靠袁绍。所以,袁绍的护卫不认识袁常,自然也是正常的事。

    “常弟?”

    袁绍皱眉低语了一声,之前在洛阳之时,便有士卒向他汇报,说袁常跟曹操追击董卓。结果曹操大败,袁绍还以为袁常已经身死,心中有些许惋惜。当然,袁绍并非是因为袁常这个人而惋惜,乃是因为少了袁常,袁氏之中支持他的人又少了一个。否则,袁常对于袁绍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让吾弟进来!”

    袁绍对着护卫吩咐一声,便闭口不言。而逢纪,也是静静的坐在一边,袁常这个人,无论是对袁绍还是逢纪来说,都引不起多大的浪花。

第一一二章 出任县令() 
“盟主!”

    袁常在护卫的带领下谨小慎微的来到袁绍议事的地方,赵云则在门外守候。看到袁绍的一刹那,袁常的脸上就露出一抹谄媚、讨好的神色,一声“盟主”叫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直叫人肝肠俱裂。

    袁常很清楚如今的自己虽然有了赵云和典韦两大猛将,但是实力还是弱小,因此紧抱袁绍大腿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

    猛将再猛,也敌不过千军万马,没有雄厚的兵力,想要牛逼都是扯淡。

    就说典韦,他很猛,但是最终不是死在哪个猛将手中,而是被张绣无数的士卒给活活耗死;再说赵云,长坂坡之所以能够七进七出,还能带回刘禅,那是因为曹操爱才,想要活捉赵云。否则,曹操要杀赵云,让弓箭手一通乱杀,赵云也就饮恨长坂坡了。还有关羽、张飞、吕布,每一个猛将都不是死在高手手中。

    因此,袁常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该怂就要怂,绝对不能强出头。

    “常弟,你我乃是一家人,无须如此生分。”

    袁绍的嘴角闪过一抹满意的笑容,之所以满意,自是因为袁常的那一声称呼。

    在酸枣会盟之时,虽然各路诸侯都称呼他为盟主。但是,各路诸侯都各怀鬼胎,对他盟主的称呼也只是虚情假意,最后各路诸侯谁听从他的吩咐,就分崩离析了。而袁常的这一声称呼,袁绍却是从他的脸上看到了膜拜、崇敬、敬仰的感情,所以他对袁常有了些许满意。再加上今年年末袁家家主竞争还需要袁常的一份支持,袁绍不介意露出些许善意。

    由此可见,袁常的表演天赋还是很给力的,竟能骗到袁绍。

    “二哥吩咐,弟自当遵从。”

    袁常脸上露出一抹喜悦之色,随后恭恭敬敬的坐到了袁绍的左手边。古人向来以左为尊,此时逢纪已经坐在那个位置,袁常自然不会去跟他争抢。如今的逢纪是袁绍的心腹,而他不过是和袁绍有着名义的兄弟情义。如果他和逢纪出了矛盾,不用想都知道,袁绍肯定站在逢纪那一边。

    坐下的同时,袁常扫了逢纪一眼,同时递了一个讨好的笑容。

    逢纪似乎对袁常的行为很满意,同样回报一个微笑。

    袁常心中暗自腹诽,果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公就有什么样的属下。袁绍喜好名声,他麾下的谋士和武将也多是喜好名声的家伙。袁常怎么说也是袁家主家之子,又不是旁系子弟。换一个知晓礼仪的人,都懂得向袁常施礼,而逢纪却是因为被袁绍看重,见到袁常讨好他,竟然还感到满意,若是换了曹操,逢纪这样的行为,就是找死了。

    不过,袁绍不是曹操,袁常也不会在意这点。袁绍麾下众多谋士,逢纪并不是他看好的,逢纪的死活与他无关。在袁常的心中,袁绍麾下,田丰、审配、沮授三人值得任用,至于逢纪、许攸和郭图三人,不弄死他们就好了。

    待袁常坐定,袁绍这才和声说道:“常弟,当日你与阿瞒追击董卓。后为兄麾下探子来报说常弟你不见踪影,为兄还伤心了好些日子,今日见常弟安然归来,为兄心中甚为欣慰。”

    袁常心中冷笑,袁绍哪会管自己的死活,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对他的家主竞争有一点帮助,说这些话,不过是收买人心而已。当然,袁常也不会说什么,听了袁绍的话之后,露出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恨不得把自己的心肺逃出来给袁绍看。

    当然,袁绍说这句话却是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想要知道这中间一段时间,袁常跑哪去了。

    袁常也不蠢,若是表现出自己已经看出袁绍的意思,那他装怂、示弱的事实就会被发现。因此,袁常佯装不经意的抬起袖子抹了抹没有一滴泪水的眼角,声情并茂的嘶喊道:“二哥,多亏了你那护卫,否则弟早已是身死异乡,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