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隗沉思之时,其妻马伦于书房外轻声问到。马伦乃是儒学大家、经学家马融之女,而马融亦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从孙,算起来马家也是名门望族。袁隗与马伦新婚之日,袁隗想要在宾客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同时也考校自家夫人的才能。然而,最后袁隗却是被马伦说的默然无语,由此可见其妻之能。

    将马伦迎入书房,沉默片刻,缓声道:“夫人,如今董卓专权,但有不如其意者便杀。洛阳城中已然无法立足,且绍儿联合各地刺史、太守讨董,怕是会因此而迁怒于为夫。故此,明日夫人你便与家丁回汝阳老家,等安定之后再归来,可好?”

    马伦已有六十之龄,不复年轻时的容颜,然则与袁隗却是相敬如宾,闻听袁隗的话,淡淡一笑道:“妾身自小随父亲通读,自是嫁夫从夫,如今老爷你身处危难,妾身若是知难而退,岂不是违了妇道,九泉之下又如何对得起父亲的教诲?”

    “可是…”

    袁隗知道自己说不过马伦,可是洛阳如今已是危地,随时有丧命的可能。他身为司徒无法离去,马伦却是不在此列。

    “老爷,妾身如今已有六十又七,虽不到七十从心所yu,却也活够了。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活到妾身这年龄?妾身与老爷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若是能同年同月同日死,也算是得偿所愿!”

    “夫人…”

    袁隗布满皱纹的脸颊之上满是感动与愧疚,人生得妻若此,已是无所遗憾。而自己却令妻子陷于危境,端的是枉为男子!

    “老爷、老爷,不好了,不好了…”

    正当袁隗与马伦二人沉浸于情意缠绵的氛围之时,一名家丁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

    袁隗正要呵斥家丁不守礼仪,却见家丁嘴边一丝嫣红淌下,却是依然温热的鲜血。心头一跳,不详的感觉愈发清晰。

    “老爷,董卓麾下…李催和郭汜…率领…西凉军…围住府院…见人便杀…言老爷…与贼谋反…”

    “扑通!”

    话还没说完,那家丁却是一头向地板撞去。这时,袁隗和马伦才瞧仔细了,家丁后心一支雕翎羽箭寒光闪烁。

    “夫人…”

    袁隗握着马伦干枯、老迈的双手,泪水不知何时已经涌出,自己身死不说,却是祸及白头偕老的妻子,袁隗心中有愧。

    “呵呵!”

    马伦却是淡淡一笑,温言安慰到:“老爷无须介怀,如今胤儿身为丹阳太守在外,性命无忧。绍儿与术儿联盟讨董,董贼倒行逆施,身亡不过须臾之间。算起来,我们比董卓多活了二十几个年头,他日在奈何桥边再仔细嘲笑于他。”

    “夫人一介女流尚能看得开,为夫又岂能落后于你!董贼想要为夫性命,为夫性命自有为夫决定。”

    袁隗抹去泪水,牵着马伦之手,两人盘膝而坐,马伦将布满银丝的脑袋靠在袁隗胸膛之上。一柄寒光凛冽的匕首不知何时握在左手上,而袁隗右手上亦是一柄文人常用的长剑。长剑华丽无比,多是装饰之用,今日却是饮血三尺。

    袁隗与马伦二人相视一笑,眼中毅然决然,匕首和长剑同时穿过二人身体,二人的脸上却是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当李催和郭汜二人破门而入之时,便是看到如此诡异的场景…

    “奉丞相令,取袁隗首级于关前号令,震慑贼众,但凡谋逆,便是这般下场!”

    【ps:新书上传期间,收藏和推荐很重要!还请亲们花费些许时间登陆账号收藏,投个推荐票!或许有的亲以为一张、两张推荐票,一个、两个收藏不是很重要。但是,这么多亲们都动手,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鞠躬致敬,笑话与诸君共勉!!】

    ;

第十章 袁常讨人() 
公孙瓒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带回营内,好言劝慰一番后便离去。心中一番思量被关羽给阻碍,自己都没地方哭去,却还要来安慰三人,因此公孙瓒的心情也不佳。

    “大哥,袁术那贼厮狂妄不已,待得夜深之时,让俺一矛戳死他!”

    等得公孙瓒离去,张飞便开始低声咒骂袁术。至于说戳死袁术,这可能是个气话,显然,以张飞的性子,说不定还真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三弟,慎言!”

    关羽脸上古井无波,无论是斩杀华雄,还是被袁术蔑视,都无法让他的脸色有丝毫波动。因为,关羽是个高傲的人,他有一颗高傲的心,不会因为袁术的言行而使得高傲的他变得不再高傲。

    虽然张飞说的是气话,然而如今各路诸侯联盟讨董,这话却是不能在这里说出来。故此,张飞的话甫一出口,关羽便喝止,免得有人听到,多生事故。

    自从袁绍帐内归来,刘备便是一言不发,淡然的脸色让人看不出他的真实情绪。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此刻心中也难免有一股怒火,袁术委实猖狂,他很想像张飞说的那样一矛戳死袁术。

    但是,理智告诉刘备他不能这样做。

    贩履织席的日子刘备早已厌倦,自小立下的宏图大志还等着他去实现。若是因为这小小的委屈而与诸侯结怨,不要说宏图大志能否施展,便是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将胸口挤压的浊气吐出,将怒火压下,重新收拾心情,脸上堆出淡淡的笑容,愧疚的说到:“二弟、三弟,皆是大哥cao之过急,累得你二人受罪。”

    “大哥,你我三人自结拜以来便一心为国效力,期望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董贼专权,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倒行逆施。各路诸侯聚结讨贼,本应戮力共勉,然则各路诸侯多有私心,今日我等奋力而行,却是不受待见。依弟所见,讨董大业怕是难以为继,但有变故,联盟顷刻间便分崩离析!”

    在关羽的眼中,袁术不过一跳梁小丑耳!高傲的内心,不会因为对方的言行而有所动摇。因此,在关羽的眼中,联盟的前景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嘿嘿,二哥,俺看你平时不言不语,却是说得这番大道理。”

    关羽瞥了一眼张飞,慢里条斯的说到:“大哥说了,个人勇武不过是莽夫耳!若想做人上人,当通晓chun秋,熟读兵法,如此方能统帅三军。三弟你平时闲暇不凡多熟读兵法,何故整日饮酒。”

    “二哥所言甚是,不过那兵法上面的字恁的比苍蝇还小,看的俺头痛不已,还不如饮酒痛快。”张飞见关羽有说教的趋势,当即转移话题道:“二哥你先前言这联盟会发生变故,待得那日,俺便取了袁术那厮首级,看他如何在俺面前聒噪!”

    “三弟,你开口闭口便是取人首级,难道你yu与天下人为敌?”

    听得张飞这般言语,关羽的语气不免严厉少许,正待训斥一番,刘备却是温言解释到:“三弟,二弟所言甚是!袁术乃是袁家嫡子,袁家四世三公,名望甚巨。且各路诸侯聚集讨董,若是我等对其下手,仁义之名丧失,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等?若是联盟发生变故,我等自当离去,等得壮大我军之后,再寻机讨贼。”

    “嘿嘿,大哥教训的是,俺一切都听大哥的吩咐!”

    见刘备发话了,张飞神情憨厚的挠了挠后脑勺,不敢再说什么。若是关羽训斥他,二人顶多拿起兵器打上一架;若是被刘备训斥,各种各样的古人言语,让张飞是头痛不已!

    “县令大人,副盟主前来拜见!”

    刘备看张飞脸上的表情,便知道他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正yu再教导一番,帐外亲兵却是禀报曹cao前来。当下也顾不得教导张飞,领着二人出去迎接曹cao。

    ……

    袁绍帐内,袁绍麾下谋士与武将亦是知趣的离去,帐内仅剩袁常与袁绍。

    “盟主!”

    “常弟,如今四下无人,你我是自家人,无须如此生分!”

    袁常刚开口,便被袁绍给打断了。从先前说好话赞扬自己,最后又一人留下,袁绍已经明白袁常这是要交好于己。虽然不明白一直跟随袁术的袁常为何向自己示好,但是袁绍却不介意收纳。

    袁家主家在袁绍这一辈一共有六人,其中四人袁绍、袁基、袁术和袁常都是袁逢所出,虽然袁绍被过继给袁逢兄长袁成为子,但总的来说,还是袁逢的儿子。另外还有便是袁平之子袁遗,也是十八路诸侯之一的山阳太守,以及袁隗之子丹阳太守袁胤。

    身为主家,领导着天下万千袁家子弟,家主无疑是个很重要的存在。

    如今袁家的家主便是司徒袁隗,不过,袁隗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很多事情处理起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时候退位让贤了。因此,袁家这一任的家主便在这六个主家子弟中选择。

    袁基乃是袁逢的嫡长子,是袁术同母兄长。按理来说,他应该比袁术更有希望接任家主。然而,袁基生性淡然,根本不在意这些,对于家主之位更是没有丝毫的想法。因此,袁术才变得如此活跃。而袁遗和袁胤二人自知能力不足,亦主动退出家主之位的争夺;至于袁常,那就更不要说了,只懂阿谀拍马,若是将袁家交给他,不出几年袁家必亡。

    所以,最后袁家家主的继任者便在袁绍和袁术之间抉择。当然,家主也不是说谁想当就能当,而是在袁家三年一次的年会大聚上选举出来。

    袁家一年一小聚,清算这一年来主家和旁系的成就或者过失。三年一大聚,便是总结以往三年来的成绩。若是三年来情况糟糕,那么家主必须引咎卸任,选出一名才能更佳之人接任。若是情况良好或者没有变化,通常家主还是会继任。而三年大聚上选举家主,则是由主家所有男丁推举,以及旁系各家家主来推举。

    而今年,则是第三年,袁家将要选出新一任家主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过去的两年中,袁绍和袁术各有贡献,获得的成绩是不相上下。故此,这第三年的一切,将会决定二人谁最终成为袁家的家主。袁绍如今是联盟盟主,若是讨董成功,那么单单是这一项成绩,便能让他稳稳的获得袁家家主的宝座。

    袁常今年却是十五之龄,正好能参加家族的会议,手中也占据一票。袁常主动向自己示好,袁绍自然不会放过。

    “大哥吩咐,弟莫敢不从。大哥如今身为盟主,却还能如此平易近人,三哥却是无大哥这般宽容大度,便是对待那有功之士,亦是如此刻薄,端的是让人心寒。”

    袁常一脸谄媚笑容的称赞着袁绍,同时好似“不经意间”的指出袁术的不足之处。

    “哦!”

    袁绍粗厚的眉毛一挑,不咸不淡的轻呼一声,手指叩击着案牍,淡声问到:“常弟,你素来与公路交好,今日为何在背后中伤于他?身为长兄,却是要好好教导于你。”

    袁常在心里深深的鄙视袁绍一番,袁绍与袁术关系向来不好,自己说袁术的坏话,这厮心里绝对很开心,就在刚才,自己亲眼看到袁绍嘴角划过的一丝笑意。当然,心里明白这些,袁常却是不会说出口,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自己是要跟着袁绍混,唯有紧随袁绍的步伐才是王道。

    因此,袁常再次露出很欠奉、低贱到极致的谄笑。

    “大哥,三哥性子急躁,难免有时行事不当。弟也非中伤三哥,乃是实话实说。”袁常腆着笑脸,摆出一副就事论事的表情。随后,但见袁常拱手笑意盎然道:“说来大哥成为联军盟主,弟尚未恭贺。以弟之见,大哥才能担当此盟主,实乃是绰绰有余,即使是大将军之位,也不过是堪堪施展大哥的才能。”

    听了袁常的话,袁绍明白袁常为何会留下。第一点,袁常或许与袁术发生了什么矛盾,以致于袁常准备投靠自己;其次,便是自己如今身为盟主,前途无量,用一句话来表示袁常的想法,便是“良禽择木而栖”!

    既然知道袁常的意思,袁绍自是要拿捏一番。

    “哈哈!”一念及此,袁绍顿时放声大笑。“常弟,此言私下说说便是,若是被人听到,恐招话柄。”

    大将军乃是武将之首,位比三公。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大将军的地位比三公还高。例如汉武帝时的大将军卫青,因其姊卫子夫乃是当朝皇后,卫青因此水涨船高,地位比之三公更甚;再如汉灵帝时的大将军何进,其妹为皇后,何进地位同样比三公还高。

    因此,袁常称赞袁绍能够胜任大将军之位,显然马屁拍的很到位。

    虽然袁常的话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袁绍却觉得他的话很是符合他的想法。况且,身为联军盟主,讨董之后,朝廷封个大将军给他也不是没有可能。

    “是,是!大哥教训的是!”

    见袁常如此唯唯诺诺的样子,袁绍在满意的同时又有些鄙视,身为袁家子弟,却是表现的如此不堪。不过,袁绍却是没有把这话说出来。既然袁常要成为他的手下,这样的表现显然更有利于他。

    “常弟,你独自一人留下,是否有什么话要对为兄说?既是自家人,但凡为兄做得到的,便都允你!”

    正所谓萝卜加大棒是驭人的良方妙策,已经教训过了,那么接下来自然是要给好处了。

    “大哥,如今天下大乱,百姓多而为匪。弟行于道,每每窜出些许流民,弟深惧之,唯恐招祸。故此,弟恳请大哥予弟一二士卒护佑。”

    ;

第十一章 目标-赵云() 
“常弟,你要护卫?”

    袁绍疑惑不解的望向袁常,紧接着又问到:“不说家族配备给你的两名护卫,便是公路麾下亦有人愿意成为你的护卫,为何常弟要向为兄索要护卫?”

    这句话说的却是没错,袁常再如何不堪,也是实实在在袁家主家的六少爷,傍上他就相当于傍上一个大靠山。军伍之中的士卒多以军功获得提拔,然而同样也有一些士卒想要媚上从而上位,人非完人,谁也无法要求军伍之中便都是铁铮铮的热血汉子。

    袁常略显羞涩的搓了搓手,“腼腆”的说到:“大哥,家族配给的护卫,对付寻常蟊贼确实够了,然则若是碰上强力一些的黄巾贼人,怕是难以为继。三哥麾下士卒虽众,不过战力与大哥相比,却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常弟言之过矣!”

    袁绍虽然这样说,不过咧开的嘴却是显示袁常的马屁很到位。乐了半天,袁绍大手一挥,豪气的说到:“既然常弟你都这般说了,若是为兄不予你护卫也说不过去。如此,你便自行前往我军中寻一二人为你护卫,但凡是伯长与伯长之下,任你挑选。不过,常弟你要谨记需得将士自愿,勿要强求,免得乱了军心。”

    “弟谢过大哥,日后弟唯大哥马首是瞻!”

    袁常一脸“感激”之色,恨不得将自己的忠心掏出来给袁绍看看。

    “你我兄弟,何须如此!”袁绍捋一捋颔下三寸短须,关怀之情溢于言表。“常弟你自己挑选护卫,为兄便不派人跟随你去,免得常弟误以为为兄将猛将藏着掖着。为兄这便将此事告知军中将领,常弟所选将领,若是愿意,日后便是你的护卫。”

    “大哥帐下皆是军中精锐,大哥又何须藏掖!”

    “哈哈,常弟且先去挑选护卫,为兄便不送了!”

    在异常和谐的氛围之下,袁常和袁绍进行了一番友好的洽谈。袁常就日后自己的归属问题向袁绍表达了己方意见,而袁绍也欣喜的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双方达成共识。而袁常,则顺利的达成此次目的,脸上谄媚之色不减,心中却是激动、欣喜、振奋之情共勉。

    自袁常决定开始先投靠袁绍,再图谋日后霸业开始,猛将和谋士的收集便在他的心中产生规划。

    与三国群英传等诸多游戏都有表示,十八路诸侯讨董之时,三国中有一个必将名垂千古的猛将已经来到了袁绍帐下,奈何不得袁绍重用。能否得到袁绍的重用,这些并不重要。初时,猛将兄见袁绍讨董,认为他心忧天下,便前来投靠。然则,诸侯在讨董大业上停滞不前,最后分崩离析。而袁绍也开始他的野心之路,先是夺取冀州,与公孙瓒大战。

    公孙瓒虽然刚愎自负,但是他的白马义从却是令边塞异族闻风丧胆。如此情况之下,猛将兄毅然离开袁绍军,投往以击杀异族而闻名的公孙瓒。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这名猛将是谁了,正是被称作常胜将军、浑身是胆的常山赵云赵子龙。

    将赵云从袁绍这个苦海解脱,便是袁常当前最紧要的事情。

    故此,袁常将此次的行动代号命名为牛逼哄哄的【云计划】!

    待袁常离去片刻,二人入得帐内,却是袁绍麾下谋士逢纪与荀谌。身为袁绍谋士,二人自然寸步不离,先前袁常和袁绍对话,二人自是在帐外旁听。

    而说起这荀谌,却是值得提上一笔。荀谌第一次让人眼前一亮的出场,便是劝降韩馥,使得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冀州。然而,荀谌从这一次的出场之后,便再无踪迹。即使是在袁绍与曹cao大战的关键时刻,荀谌也没有踪影。

    荀谌,他就像一团迷雾,在诸侯并起之时,为袁绍谋得了一大块地盘,却在袁绍最关键的战役时失踪了。而在此之后,他是降了曹cao,还是顽抗到底,是死于乱军,还是归隐山林?都无法探知了,恐怕是三国里除了左慈之类,最神秘的人物了吧。

    “元图、友若,你二人以为袁常言行若何?”

    逢纪和荀谌二人乃是袁绍心腹谋士,袁绍对二人信任有加,彼此也无须客套,一言便进入主题。

    曹cao与袁绍决战之际,为了坚定曹cao的信心,荀彧曾对曹cao评价袁绍帐下谋士的性格特点。

    “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知,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

    逢纪果而无用,便是说逢纪此人行事果敢,说做便做,但是对大局没有多少用处。

    李世民时有【房谋杜断】,说的是房玄龄出谋,杜如晦决断。而逢纪却是与杜如晦同类型之人,而要做到【房谋杜断】这一点,二人需为至交好友。否则一人出谋,另一人反对,那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而逢纪则是缺了一名出谋他决断的好友,至于说逢纪的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