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赵构随意的回了一句,然后便起身告辞了。

    宋徽宗被赵构气得肺都炸了,他没想到赵构对他如此冷淡。想要发火,却又忍住了。毕竟,赵构没有任何官职,也多少与他有些关系。作为父亲的赵佶,当真是欲哭无泪,好心办坏事。

    不过想到赵构又收了一位美人,这事才是最值得高兴地。

    接着,赵构也没什么可说的,直接了当地告辞离去了。宋徽宗询问的时候,赵构头也不回的说了一句,向母亲请安。宋徽宗想要说的话,却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只能目送着赵构离去。

    “这小子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还不是皇兄您宠的!”赵似笑了笑,宋徽宗一阵语塞,他又看着赵构离去的背影,赞赏道:“皇兄,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不能再继续等待了,有些时候还是得加快步伐才行。”

    “放心,不差这几个月了!”宋徽宗自信满满的回道,因为赵构的计划也是他需要的,唯有以此为契机才可让赵构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那样以来才有借口走下一步棋。

    赵构从太和殿出来后,便去了母亲那里,他也确实思念母亲了。刚刚他也明白自己对父皇的语气有些冷淡,实际上他是因为宋徽宗干涉他的计划。如果背后之人不是宋徽宗,只怕赵构早就亲自上门了。

    赵构来此之前,早已派人送信与她,说自己今日回来请安。于是,韦氏早已在宫中等候。

    正整大半年没有赵构的消息,韦氏有些担心,又听到一些消息,反而不担心了。赵构不仅仅有了正室,还有妾室,这让韦氏很是开心,因为她在盼望着孙子出世呢!

    “母亲,孩儿来了!”赵构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这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对于宋徽宗那是冷言冷语,不理不睬;对于母亲,赵构是恭恭敬敬,唯命是从。若是宋徽宗看见赵构如此态度,说不定火气蹿起了。但是,赵构在这里坐着不到一个半个时辰便离开,着实待不下去了。

    因为韦氏不再催婚了,却催促着赵构尽快生子,这让赵构情何以堪。原本还聊得好好地,就连王诗诗的情况,赵构也没有隐瞒。韦氏又与王诗诗的身世有些相似,故而叮嘱赵构不可辜负此女子。

    另外,韦氏还嘱咐赵构下次让她见见未来媳妇,将邢秉懿亲自带进宫来。如果她能出宫的话,根本就不用让赵构带来了,直接杀到郡王府,亲自看望自己的媳妇如何,还有那个被赵构金屋藏娇的王诗诗。

    至于,高宠之母留在郡王府,韦氏没有任何的意见,反而有些嫉妒,因为她是皇上的妃子,不可轻易地出宫,也就无法亲自照顾自己的儿子了。现在有人代为照顾,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孩子,我话还未说完呢,怎么就跑了呢!”韦氏哭笑不得看着赵构仓皇而逃的背影,又像是未来的某天自己成为奶奶了,故而脸上露出了笑意,就连赵构告辞离去也不再多说了,因为她着急抱孙子。

    年关将至,大宋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在准备着,赵构忙着祭祖、进宫请安;另外一头,家中的食物等全部准备好了,一切都由老夫人准备着。由于赵有恭也准备留在郡王府过年,故而老夫人便多准备了许多。

    赵构出了皇宫看见大街上忙忙碌碌的行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满面,他也是真正的留在汴京城过年。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有美人相伴,又有兄弟作陪,不再是孤单一人,他的心也是暖暖的。

    (本章完)

第434章 生米煮成熟饭() 
农历新年将至,仅剩三日了。

    此时,正是寒冬腊月最寒冷的时期。即便天气寒冷,依然挡不住热情的百姓迎接新年的热闹;家家户户购置新年货物,市集上、商铺等店的老板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一年一度的采购时节到了,他们的腰包要鼓起来了,如何不高兴。

    若你前往各个商铺,不论是卖灯笼、卖衣服、卖菜等都会看见众人脸上的笑容。若是一次性置办的多,还会得到热情的招待,更是给你优惠价。于是,整个汴京城热闹非凡。

    农历小年已经过去了,赵有恭也没有食言,真的是在郡王府过得。并且,赵有恭没打算离去的意思,直接搬到了赵构府上。原本赵构乐意之至,渐渐地赵构总觉得他有事瞒着自己。

    “兄长,看你近些日子足不出户;看样子,朝中并无大事了,已经休假了,大家各自回府准备年货,迎接新年。”赵构旁敲侧击地说了一声,“怎么你一直留在府中,也不愿意出去走动一下,这样可不行啊!”

    赵有恭没好气的回了一句:“出去有什么好玩的?无非就是置办货物罢了!我又不需要置办,出去作甚,还不如留在府中好生休息一番才好。再说了,我可没有你那个闲工夫!”

    赵构不气不恼的笑了笑,道:“听说过年还有年会,适逢许多人都会出席,此事当真?”

    “当然是真的!”赵有恭喝了一口水,白了一眼赵构,直接不搭理了。

    虽然赵构常年在外,甚少在京城过年。但是,这样的大事不可能不知道,赵有恭念及此事,心里就不舒服,恨不得这个年快点过完。再说了,他度过了这么多次新年,唯有这一次最难受,心里憋得慌!

    当真是有苦难言!

    赵构笑而不语,认真的观察着赵有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赵构发现赵有恭神色间有些慌乱不说,还有一丝憋屈。当今世上能让他如此憋屈的唯有一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赵构暗暗地嘀咕一声,有口无心地说了一句:“兄长,都快过年了,为何不见十三叔的身影,莫非他不愿意与你过吗?”

    赵有恭身子僵硬了,哑口无言,猛地看了看四周,像是防备着什么似的。赵构会心一笑,又接着说道:“哦!差点忘了,十三叔实在是太忙了,再说了他也不方便露面,就算是过年也无法在一起呢!”

    “不在一起更好!”赵有恭低声附和一句。

    顿时,赵构明白了,心里暗自偷笑:“兄长,没想到你也有今天啊!”

    从赵有恭的神态、言语看出来,他是多么不想看见自己的父王,更不愿意提及他。如果赵构所料不错的话,赵有恭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必定与十三叔有关,这下他乐了。

    即便知道赵有恭不愿意提及赵似,赵构像是没听懂似的,不仅当着赵有恭的面提了,更是成为重点话题。

    “十三叔已有大半年没有见过了,甚是想念!兄长见过十三叔没?若是见到了,不知身子如何?”

    赵有恭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赵构直接无视他眼中的愤怒,又接着说了一句:“如果十三叔来此那真的是太好了,这些年兄长都是一人过年,必定乏味,有了十三叔那定然不同了!”

    “还是一个人比较好!”赵有恭心直口快地道出自己内心。

    赵构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一个人比较好?”

    “那是因为……”赵有恭差点说漏了嘴,急忙改口:“没什么,只是习惯了!毕竟这么多年都是我一个人过新年,没有父王依然如此,就算有他还不是那样过吗?新年每年都有,早已过腻了!”

    赵构见赵有恭欲盖弥彰的模样,心里更是乐了,再次说道:“如此也有道理!之前十三叔是逼不得已,无法相见;现在已经没什么事了,估计他过些时候便会来府上了。”

    “什么?”顿时,赵有恭惊呼一声:“什么时候来?”

    “你慌什么啊!”赵构很是鄙视的看了一眼赵有恭,道:“又不是外人,更不是敌人,那是你的父王好不,有必要如此惊讶吗?再说了,十三叔来的话,也很正常!”

    “废什么话,什么时候来,你怎么不早说啊!”赵有恭犹如惊弓之鸟,猛地站起身来,“不行,还是赶紧溜才行!”

    “哈哈!……”赵构没心没肺的狂笑,“兄长,十三叔没来,刚刚是逗你的呢!哈哈!……你什么时候如此害怕十三叔了,要是这事传扬出去,怕是没人相信!哈哈!……”

    “你这小子……”赵有恭吓得一声冷汗,狠狠地瞪了一眼赵构。

    赵构笑了一阵,打趣道:“别瞒着我了,估计是十三叔有事找你,不然的话以你的性子如何逃离楚王府,直接来我府中,还不允许对任何人提及。白天不出门,晚上也是不出门,必定有蹊跷了!”

    赵有恭狠狠地瞪着赵构一眼,他没有直接回话,就是不愿意说什么。因为他清楚,要是被赵构知道了,定然会笑话自己,那样以来自己的脸都丢光了。所以,宁死也不说。

    “十三叔!”赵构本想还想讥讽几句,不曾想赵似却是板着脸,一声不吭的出现在赵有恭身边,整个人都傻了,直觉告诉他等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他没想到赵似真的出现了,本来是一个玩笑话,居然成真了。

    赵似未死的讯息不允许透露出去,故而赵构使了一个眼神,王管家心领神会的下去了,直接命人封锁这里,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对外只说,赵构与赵有恭二人有要事相商,不便打扰。

    “我说老九,你就甭跟哥哥开玩笑了,你可知道人吓人科室会吓死人的!”赵有恭根本就没有回声,他刚刚被赵构的话吓住了,这一次怎么轻易地上当呢,要是再次惊慌失措,那样一来还有什么颜面,依然不动如山地坐在位置上,还端起茶水喝了起来。

    赵构尴尬的看了一眼赵似,见他没有指使,又接着问了一声:“十三叔真的如此可怕吗?”

    “你是不知道我的难处啊!”赵有恭是有苦难言,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再次喝了一口茶。

    “哦,你有什么难处,不妨对我说说如何?”赵构接到赵似的眼神,立即闭嘴不言,这句话是赵似接上的。

    赵有恭皱了皱眉头,总觉得这话声音有些不对劲,怎么那么耳熟;接着,他撇过头只见赵似阴沉着脸,含笑的看着自己,那是典型的笑里藏刀啊!于是,赵有恭直接被赵似吓到了,被茶水呛到了。

    “咳咳!……”赵有恭一阵咳嗽,一口气憋得他脸都红了,立即站起身来,“父……父王!”

    赵似淡淡的问道:“刚刚听你说有什么难处,不妨说来听听!”

    赵有恭哭丧着脸,再次狠狠地瞪了一眼赵构:“你怎么不早点说?”

    赵构无辜的眼神望着赵有恭:“我早就提醒过,是你自己没有当回事罢了!”

    “父王,那是儿臣一时之言,不能作数!”赵有恭想要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自己都觉得理由有些牵强。甭说赵似不信,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信,最后还是被逼的说了出来。

    直到赵有恭道出心中的难处,赵构才明白他的确是情有可原。此外,赵构也算是见识到不一样的赵似了,暗暗地擦着冷汗,同情的看着赵有恭:“兄长真是难为你了,遇到十三叔这样的父亲算你倒霉!”

    原来赵有恭心情不爽,屡次找赵构的茬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原因的。

    赵构与邢秉懿有婚约的事情,众人皆知,这个就不必说了。但是,赵似却不知道从何处听闻赵构不仅仅有邢秉懿这位未婚妻,还有一位金屋藏娇的******,最后他亲自观察的确是真的。

    于是,赵似开始了他的计划:让赵有恭尽快完婚!

    首先赵似还心平气和的跟赵有恭沟通,赵有恭据理力争,愣是不答应;赵似败下阵来,又接着说服赵有恭,还是被他拒绝;气急败坏的赵似直接动用武力,让赵有恭就范,他还是不乐意。

    最后实在是无可奈何了,赵似想到一个好主意,还是从赵有恭那里想到的,他直接找到了赵有恭与他喝酒,将他彻底灌醉,不仅如此还给自己的儿子下了药,又果断的掳来一位女子,也不知是何家的,就连容貌赵有恭都没有看清楚,就迷迷糊糊的与那人生米煮成熟饭了。

    赵似守在赵有恭外面,为得就是看住赵有恭,害怕他临阵退缩,最后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后方才离去。本以为生米煮成熟饭了,赵有恭就会就范与那女子直接成婚了。

    但是,赵有恭软硬不吃,仓皇而逃,就连那女子是何容貌都没有看清楚,就跑得无影无踪。赵似多番查探,终于发现他在赵构这里,才会亲自追上来,为得就是将这个不孝子带回去。

    “九弟,你说说哪有父亲是这样的,给自己的儿子下药,以达到他的目的,可曾想过我的感受!”赵有恭气急败坏地控诉着赵似的过错,他心里想起这事就觉得脸上无光,还有一丝畏惧,他没想到自己的父王直接这样来,还着了他的道,心里憋屈。

    赵构问了一声赵似,没想到赵似理直气壮的说是为了赵有恭好,也是为了传宗接代考虑,他没有错。赵构听闻后,心里暗暗地擦了冷汗,他还好没有赵似这样的父亲,不然的话真的麻烦了。

    不过,赵构也算是首次听到有人这样做,赵似的想法他真是捉摸不透。至于这件事是好是坏,他也不好评论的。毕竟,赵似是他的十三叔,这件事发生在赵有恭身上,只能爱莫能助了。

    现在赵构算是明白了,为何赵有恭过小年都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府上。如果换做是他,估计也会这样做,兴许还会大打出手。原本还想嘲讽赵有恭的,赵构也不再嘲讽了,甚至有些可怜赵有恭的遭遇。

    不过最钦佩的人还是赵似,居然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下药,直接来个生米煮成熟饭,这个计策实在是高。即便赵有恭反对,事已至此不可能否认,只得乖乖的顺从才行,这样赵似的目的达到了。

    (本章完)

第435章 团圆饭() 
“十三叔,兄长说的可是真的?”赵构暗暗地擦拭额头上的冷汗,哭笑不得地看着赵似。

    赵似理直气壮地回道:“当然是真的!”

    赵构被赵似的勇气震惊了,直接从椅子上一个踉跄跌倒了,坐在地上直愣愣的看着赵似,仍然不确定地问了一句:“十三叔,这……”

    “怎么没见过吗?”赵似鄙视的看了一眼赵构,又将目光看向了赵有恭,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要不是他如此冥顽不灵,不是公务繁忙,就是没有相中,这可急死老子了。”

    “若是他安安心心的听从我的话去参加年会,我岂会用上这招!这个混小子愣是柴米油盐不进,气得我肺都炸了。再说了只是参加一下,又不见得那么快,可这小子还是不愿意去,更是想好了后路。”

    “甭以为老子不知道你小子心里那点小心思,你可是老子的种,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既然他有张良计,那我就有过桥梯了。他不愿意那我便让他心甘情愿地成家,岂不是两全奇美!”

    “所以,十三叔就在兄长来我府上前一晚直接下药了!”赵似不可置否的点点头,赵构方才明白为何那日前来府上小住几日的赵有恭魂不守舍,眼里满是愤怒却又一直忍着。

    “九弟,这件事还是你的错!”赵有恭被赵似一顿臭骂,赵有恭却将矛头指向了赵构。

    赵构傻了,茫然地回答:“这事怎么扯到我身上来了?”

    赵有恭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说有婚约那也罢了,偏偏不知从哪里又找来一位女子。若不是父王得知你金屋藏娇,又怎么会亲自前来验证,更不会想起这一招对付我!”

    赵构茫然无措的看着赵有恭,他根本就是冤枉的。即便如此又能去哪里说,只得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了。

    看在赵有恭被自己的老子下药来个生米煮成熟饭份上,赵构背了这个黑锅。现在他知道了为什么,赵有恭看见他就恨不得直接给自己两拳。原来搞了半天居然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赵有恭直接留在郡王府,就连自己的楚王府都不愿意回去。

    不是他不想回去,而是根本就不敢回去。因为在楚王府有一位女子等着他,而且还是自己父亲硬塞给自己的。若是出了郡王府的大门,想必下一秒钟便会被赵似的人直接带走。

    现在倒好,赵似亲自出马押着赵有恭回府。赵有恭就算千万般不愿意,赵似来了只得硬着头皮回府了。临行前,赵似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王诗诗,哪怕王诗诗根本就不知情,赞赏地点点头,又低声笑道:“过些时日怕是你要头痛了!”

    赵构想问原因,赵似却是笑而不语,然后消失不见了。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赵有恭回去了。现在他的脑海中想的是赵有恭成家的画面,到时候再过一年自己便是做爷爷的人了,心里一阵得意。

    “还是我的动作快,皇兄我看你是要输了!”

    赵有恭走后,郡王府依然照旧,什么事情都没有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除夕夜将至,众人张灯结彩,张贴春联、贴剪纸等好不热闹。此外,除夕这天整个汴京城烟火照耀着天空,要不就是孩童拿着好玩的鞭炮嬉戏玩耍。

    无论是平常百姓,还是富裕之家,基本上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增添衣物。不仅仅是年纪大了,衣服要换的问题,还有就是新年新气象,需要换换赶走霉运。若是条件不允许,哪怕是穿在身上的衣裳也是亲自缝补崭新的。

    在封建王朝,一直遵循着主仆、君臣等之间礼仪。除夕来了,除了主人以及女主人、公子或小姐上桌外,就算是府中的管家等人都无法上桌,因为没有这个资格一同享用美食。

    但是在赵构这里,这一套根本就不是个事。由于赵构亲自下令,今天不必拘礼,也没有什么郡王等身份问题,而是亲朋好友在一起聚聚。即便是老夫人、王诗诗都上桌了。

    “少主,这有点不合规矩吧!”王管家坐立不安的坐在圆桌上,除了老夫人就他年纪最大了。

    于是,老夫人被赵构安排在上座,然后依次排序下来,他自己则是最后,因为他的年纪最小。至于王诗诗则是他的女人,那么也跟随他一起坐了下来。如此做法,王管家等人生平仅见。

    虽然他们之前也不算是下人,不过也没有享受这样的待遇。即便是过年时节,众位兄弟要想在一起聚聚根本就不是简单地事情。现在王管家等人聚在一起,还围坐在一起,这让他们有些受宠若惊,尤其是老夫人更是连连拒绝,仍然被赵构强制性的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