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欢饮的时候,多喝了几杯的我直接就将巩志招呼到我的身边坐下,搂着他的肩膀接着醉意对他说:“巩大人你不要怪我回来跟你抢这个太守当。”

    巩志连忙摆手说:“不敢,不敢!”一脸的惶恐样。

    我对用胳膊晃了晃他的身体,示意他不用怕,接着对他说:“我这么做有我的用意,很多事你以后就知道了,只要你好好配合我,这个太守的位置早晚还是你的!”

    巩志连连点头,不停的说些今后一定完全配合我的话。可能是酒喝得太多的缘故,酒劲上来,我趁热打铁,将巩志的脑袋一下子又搂近了些,将嘴凑到他的耳边轻声道:“关将军统领荆州在能力上自是无双,但主公担心他性格过傲,办事上易冲动,这才叫我来武陵帮他看着点,防个万一什么的!”

    我看到巩志眼睛中的瞳孔猛的收缩了一下,吃惊的表情完全无法被掩饰。他一脸的惶恐,轻声的对我说:“您的意思是?”

    我大笑,一把就将他推到一边,大声叫道:“自己想去!这事你要让别人知道了,要你的脑袋!”

第五十九章 吴兵临城() 
 。。

    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大肆奖赏功臣,我也从他那里分到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我将铜钱都赏给了随我一起入蜀的士卒,只留下黄金和白银锁进府库以备将来扩充军备之用。

    刘备因为赏给部下的钱的太多,造成了成都府库的空虚,为他接下来运行政府职能埋下了许多隐患。最终还是刘巴为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刘巴的办法是,铸造钱币,调控市场,将私市改为官市。经过好长一段时间,刘备的府库才得以充实。

    在这段时间里我开始逐渐熟悉武陵城的军备状况,自从刘备从四郡征兵到南郡又带走入蜀之后,武陵城中除了我带回来的五百亲兵外只剩下了五千老弱残兵。我让巩志去多招募点青壮之士,他也只又招募来一千人。问其原因他对我说怕招募多了,秋收之时无人收粮,春耕之时无人耕种。

    我想起从前曾在书上看到的军屯之法,即召集了一些相关的文官进行讨论,最后制定出了一套让士兵也参与耕种的办法。之后又令巩志再招募来两千士兵,和城中原有六千士兵一起分开八营,每营一千人,且佃且守。士兵与家口分离,在城外开垦荒地,采取什二分体制,即十分之二的士兵按规定时间循环回去探亲,保证一直有十分之八的士兵从事农耕和战守。所收粮谷全部交由度支系统的官吏保管分配,军士的衣食等生活用品都从所收粮谷中拨给,军士的家属也能按照固定比例从这些粮谷中按时领粮。

    因为从军的时候不光有粮饷,还能有额外补贴家里的粮食,所以此令一出,军士们开垦的热情都很高。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但我相信不出三年五载,不光城中的兵粮解决了,府中的仓库也一定会变得充实。

    不过在这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想要有一段和平的发展期也是很难的。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孙权因为其之前对鲁肃的承诺,便立刻派诸葛瑾去成都找刘备讨要荆州。之前刘备向鲁肃承诺过夺取了益州便将荆州交给孙权,这荆州自然是指包括武陵郡在内的荆州全土。刘备和孔明都是在那份协议上画了押的,再加上刘备之前的仁义之名,这才将鲁肃给骗了回去。

    可在刘备夺得益州之后,孙权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刘备做大做强,再占着荆州不还,而他还只在江东六郡里窝着。于是派诸葛瑾持着刘备当初画押的文书去成都找他索要荆州。

    诸葛瑾,字子瑜,和诸葛亮一样是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恪的父亲。在孔明还未出山之前便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这个人胸怀宽广,温厚诚信,他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都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所以一直都得到了孙权的深深信赖。

    但这次孙权为了从刘备那里要回荆州,却听从了张昭的计谋,关押了诸葛瑾的老小,使其入川去求诸葛亮,让其在刘备那里进言将荆州给予东吴。

    我自从诸葛瑾入川后便一直派人往蜀中打探消息,果然和书上讲的差不多,川中很快便传来消息说,刘备以凉州未定,益州不稳,要待帮助马超将曹操在凉州的势力完全驱除出去之后再还荆州为借口故意拖延。后实在不好意思在诸葛瑾面前直接对当初的文书反悔,再加上诸葛亮的“苦苦哀求”,才肯先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还给孙权,写一封带有军令的书信让其去南郡找关羽交割。

    不料诸葛瑾到了关羽那里后被关羽一顿吓唬,别说讨要三郡了,连魂都被吓丢了几分。他回去之后自然难免向孙权控诉关羽的无礼。孙权是什么人?岂肯就这样吃亏不知声,遂直接派遣官吏去接管被我方管辖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但都被关羽传令给轰了回去。

    孙权见文的不行,便来武的。直接派鲁肃、吕蒙统领江东诸将大起精兵五万出陆口,进攻江夏、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其中鲁肃领兵两万屯益阳抵住关羽,阻断他向三郡派出援军,暗遣吕蒙领兵三万夺取四郡。因为刘备在取蜀之时已经先后调走了南郡绝大部分的军队,据我所知,现如今关羽在南郡的全部兵力也只有不到两万人,这还是江夏的留守部队派被孙权阻断大江后围歼根据关羽的指令提前弃城回保南郡之后的数字。

    以这个兵力守南郡的关羽可以说自保都很困难,就更别说分兵去救江夏失守后的其余三郡了。并且鲁肃在益阳只是守住各处要道与关羽对峙据守,并不与其交锋,只想缠住他而已。所以很快的,长沙、桂阳望风而降,吕蒙的军队迅速的逼近了零陵。

    我有心出兵去救零陵,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我全城可控的军队加上我的亲兵只有八千多人,并且因为将郑梁留给了刘备的缘故,身边连个能突击敌阵的猛将都没有。而吕蒙那边却是甘宁、凌统、韩当、丁封等等等等,除了留太史慈和程普为鲁肃压阵外,其余的江东猛将都在这边。

    巩志苦劝我守城自保,说以城中的兵力去救零陵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到时候不但零陵救不了不说,连武陵都难以守住了。此时益阳方向传来了鲁肃在关羽的率兵强攻之下有些岌岌可危、难以支撑的消息,而蜀中也有刘备已经调集军队准备出川与孙权一战的消息传来。于是我便听从了巩志的意见,寄希望于吕蒙放弃零陵去援助鲁肃,使得零陵之围自解。毕竟书上说在这个时期刘备和孙权最后是以湘水为界达成分隔荆州的协议的。

    事实上此时的孙权的确也下令吕蒙舍掉零陵迅速救援鲁肃了,但吕蒙在接到命令时已经率军到达了零陵城下。他便派说客用“无中生有”之计居然劝降了零陵太守郝普,待郝普出降,吕蒙拍手大笑故意拿出孙权手谕给郝普观看,使得郝普后悔不已。

    得到了零陵又并了零陵城中军队的吕蒙不想放过我这最后一郡荆南的土地,带着他手下的数十员猛将和三万大军气势汹汹的就向武陵郡而来。

    显然,之前三郡的轻易降服让他是觉得我会像郝普一样,很轻松的就将武陵郡献给他了。

第六十章 意外的援军() 
今晚恒大对拜仁啊

    满城的人包括巩志在内,在听闻吕蒙这么快就拿下了零陵,往武陵来的时候都很惊恐。我将全城的文官武将都聚集在我的议事厅中商议,因为之前刘备伐蜀调走了陈到、霍峻两个能力较强的将领,现在在武陵城中能出出主意的文官只有巩志和潘睿,武将则只剩下了一些我都叫不出名字的低级将领。

    会议的议题自然是围绕着面对将来的吴军如何作战的问题。一向胆小的巩志和之前我打算去救零陵的时候一样建议固守郡城,说什么只要坚守到川中援兵到来,吴兵就会自退。潘睿也是和他一样的意见,还说什么鲁肃在关将军的攻击之下不可能支持太久,想是很快吴军就会退去的。至于那些领兵的小将领,也一个个都低着头不说话,我征询他们的意见便都说巩志和潘睿二人说的有道理,还是守城为上。

    我知道如果在出城野战之前军中的将领都不支持,那基本上出城作战也是白出。离现在比较近也最贴近的例子就是刘备来打武陵的时候,武陵太守金旋非要出战,可他的部下们都觉得打不过不能打,金旋非要强出,结果便是作战失败之后被巩志给关了城门只能死在外面。

    潘睿这家伙我在看书的时候对他只有一点点印象,因为他在刘备手下戏份实在太少,所以我曾经一直都把他当做吴国的老臣。后来偶然间玩游戏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家伙居然在刘备的阵营里,好奇的我便搜索了一下他,才得知他在刘备手下的时候只当了一个不起眼的官,后来关羽被东吴偷袭兵败,吴军攻到武陵的时候,他也便随大流的跟着其他官吏投降了,完全达到了孔明曾对刘备说过的“苟全性命于乱世”的这个要求。

    有巩志和潘睿这两个识时务的高手坐阵,再加上我唯一能用来冲锋陷阵的郑梁被刘备要走了,我觉得我实在是想不守城都不行了。于是接下来便是开始商讨武陵城的防御问题,好在武陵城作为一郡的郡城,也算得上城高墙厚,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各自分工之后,我也觉得巩志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现如今城中的军力确实有限,缺乏能带兵的猛将不说,这些军力甚至都还不在我的完全控制之下。

    有句话说的好,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将来的路还长,别刚被封了个平西将军就被东吴给抓去了,那这笑话可就闹大了。

    没多久,东吴的兵便到了武陵城下。吕蒙这家伙故技重施,居然派人来劝我投降。看那使者一副心高气傲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命人将这家伙给拖出去斩了,可巩志死活拉着我说不能激怒吴军。我想想也是,却还想出这口气,便命人在城头上竖一个木架子,仿照十字架的样子将这使者捆在上面,既不打,也不骂,还不让他在太阳底下晒着,专门命人在这十字架上给他搭上一个简易的布棚子挡阳,渴了给水喝,饿了给东西吃。

    而我就在他身边站着,指挥着守城士兵和城下的吴军对峙。

    城下的吴军将领一个个气得都在向吕蒙请战,没想到吕蒙居然没有立刻下令攻城,而是又派了一个使者来要求我将之前来的使者放回去。对于这个使者我也大方的收了,不过这次我没把他绑在十字架上和前一个使者作伴,只是招呼了他一碗茶之后让他回去告诉吕蒙,他的使者我不会杀,他什么时候退兵我什么时候再放人,他要是想攻城,自己误伤了这个使者我就不管了。

    当然我也不奢望吕蒙能为了一个送信的人就放弃攻城,果然第二个使者回去后不久,吕蒙的军队就开始了攻城战。

    密密麻麻的吴兵从阵中出来抗着云梯向城上搭,而城上的守军则不断的向下射箭,用刀将靠近城墙的吴兵给砍下去。巩志将我稍稍的拉后了些,怕我被城下向上射来的箭给射中。没想到吴军攻击更像是做做样子,我方士兵只拼命的射了几轮箭,那些吴兵便丢下云梯哭爹喊娘的往回跑了。过了一会儿,吴兵又重新组织了一波攻城兵,但第二次比第一次攻的还不正式,吴兵所抗的云梯甚至还没搭到城墙上抗云梯的士兵便又被射跑了。就这样,前后还没一炷香的时间,吴军的攻势便完全停止了,我对此很奇怪,不知道吕蒙这是要闹哪出。

    接下来更让我奇怪的事发生了,忽然有一名骑兵骑马跑到吕蒙马前翻身下马大声向他说着什么,吕蒙听了后便摆了下手,接着吴军便开始鸣金,做收兵的准备。慢慢的,三万大军逐渐的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城上的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包括我在内都以为是吕蒙迫于关羽对鲁肃的压力,不得不收兵去救援鲁肃了。派出哨探侦查,可回报却说吕蒙只是引军向东撤了十里,暂时安下营来,并没有远去。

    巩志等众人说很可能是吴军这一天连行军再攻城已经累了,安营是为了休息一下,待明天天明再离开。虽然这样的解释也有合理之处,但在我的内心还是隐隐的觉得事情并非像巩志所说的那么简单。

    正在我大惑不解之时,武陵城西突然卷起了滚滚烟尘,似乎有军马前来。待得近了,一看那些将领士兵的服饰,才知道来的居然是五溪边的蛮族。带头的两位,一个人高马大,一脸胡须的是沙摩柯。而另一个,则一身的红盔红甲,英姿勃发,看着就特别带劲,很让人有征服欲,自然就是蛮族美女沙娜了。

    许久不见,沙娜出落的越发美丽,也越发有气质了。一想到这本有可能会是我媳妇儿,心里便有些痒痒了起来。沙娜冲我抬起了手中的银枪,说他们是来帮忙击退吴军的,要我打开城门放她的部队进去。

    我刚要命令手下开城,却被巩志拉住,他冲城下喊道:“吴军并未远去,开城不便,还请你们先将大军在城外扎营,稍后再和蛮王带一起进城好了。

    沙娜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巩志这么说明白摆着是不信任他们。可巩志的话已经说出了口,虽然不太好听,却也是为城中的百姓着想,我也没办法再把这话给拉回来,只能发烧着面皮等着沙娜发作。

    果然沙娜听了这话便面色不善,她直接一下子就把手中的银枪给摔地上了。她摔了枪之后翻身从马上下来,对同样面色不善的沙摩柯说了些什么,居然枪也不捡,直接就向城门处走来。

    待她走到城下,她仰着头冲我喊:“诸葛松你不是胆子挺大的么?就百十人也敢设计去抓我,怎么现在能统帅一郡之兵了,还但胆小到连援军都不敢放进城了?”

    我被沙娜的话噎得没法回答,她见我无话可说,便接着喊道:“这回就我一个人,连武器都没带,你还怕什么?快点给我开城!”

    我听了沙娜这么说,觉得自己的脸皮都要烧得化掉了,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回头狠狠的瞪了巩志一眼,将一腔怒火都发到了他身上:“还不快叫人开门!”

    巩志见我发怒,忙灰溜溜的下命令去了。我从城墙上下来,一路上一直在想等下见到沙娜该说什么找找面子。没想到沙娜进了城之后,理都没理我,让巩志带着路,直接就奔着我的太守府衙去了。

第六十一章 没时间还打汉寿?() 
。。。。。。。。。。。。。。。。。。。。。

    虽然这么想有点自作多情,但我还是觉得沙娜之所以带兵来完全是因为我的缘故。

    不过到了府衙之后这辣妹还是冷着个脸,我对着她干坐着,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倒是巩志又是命人上茶又是拿糕点的,伺候起沙娜来倒是不亦乐乎。

    接着巩志又厚着脸皮用起了他的套话**,沙娜虽然刚开始对他也爱答不理的,但有句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还是慢慢的把实情给说了。果然她和沙摩柯这次来是因为听说吴兵大举入侵才带着族人前来帮忙的,虽然蛮族因为之前的内乱而元气大伤,可这次他们还是带来了两万多人,如此吴军在兵力上已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怪不得吕蒙撤退的那么痛快了。不过虽然来是来了,沙娜嘴上可一点都没说是因为我,她的理由是上次我军帮他们平乱,而他们向来是有恩必偿、有仇必报的,所以这次才带人来帮忙。

    对于这种死要面子的行为虽然我能一眼识破,但被人家这么说了,还是难免不是很开心。之后沙娜断然拒绝了巩志想为她安排住处的挽留,非要出城和族人住在一起,她还说她这次来只等到击退吴军后就走,只要吴军一退,恩就算报了,之后就和我两不相欠,再无瓜葛了。

    我知道沙娜这次来晴儿肯定知道,顾及晴儿的感受便也没有强留。沙娜出城后,我继续不断的向城东方向派斥候,就等着吴军什么时候退出武陵好安心了。

    令我没想到的是,吴军在第二天一早虽然真的拔寨向东撤退了,但不久我就见到了汉寿派来求援的信使。这信是谢贤派人送来的,说吴军经过汉寿的时候突然全军包围了县城,看样子是要打破城池劫掠一些粮食,他已决定和全城百姓共存亡,能守住多久是多久,信中居然没有提到一句求援的话。

    谢贤这家伙想当初在汉寿让沙摩柯吃尽了苦头,他那守城的战法让没有攻城武器的沙摩柯曾经无奈至极。可这次吴军可是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云梯、攻城车自是样样俱全,就凭他城中仅有的几百名军士要想守住汉寿,哪怕他有通天之能也是天方夜谭。很可能就在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吴军攻破城门,死于乱刃之下了。我知道凭我现在的军力是救不了汉寿的,就算去救,还没等到汉寿早就应该破城了。我有些为谢贤感到伤感,甚至有些悔恨为何不早点将他调到武陵来,这样他也就不会死在吕蒙手上了。

    但奇迹真的发生了,天黑以后,又一波哨探回报,吴军的主力其实并没有参与攻城,而是继续向洞庭港方向撤去,留下攻城的只是吴军潘璋,所留的军队看样子不过三千人,并且在进攻汉寿的时候,居然比打武陵的时候还不卖力,一整天都只是试探着进攻,几百人一波几百人一波的上,在谢贤的全力守城下到了黄昏还是没攻破城,现如今正驻扎在汉寿城外,准备来日再打呢!

    我心想:“这吕蒙是吃饱了撑的?孙权明明叫他撤军去帮鲁肃,可他虽然撤军了,但却留下一支军队去打汉寿,哪知道潘璋这家伙不肯让自己的部下送死,给他来了个出工不出力,折腾了一天居然还打不下一个只有几百守军的县城!”

    这时候下人禀报说沙娜又来了,她一身的红衣红甲见到我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便要我点军。

    我被她的这个要求给弄愣了,吃惊的问她:“点军干嘛?”

    她脸上的惊讶居然比我还大,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不可理喻的话,她怒道:“你居然问我干嘛?汉寿城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