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梁也没有和我啰嗦,他先是从斜着挎在身上的小挎袋里拿着一个锦囊给我,对我说:“还不是因为主公听说关将军打下了襄阳的事情特别高兴,所以着我带着赏赐他的东西前来劳军,并将新的军令传达给他。”

    “那这个是?”我拿着一看就是我家先生专有的锦囊问郑梁。

    郑梁有些没好气的说道:“大人你不知道,我听孔明军师说关将军似乎对你不怎么愿意发兵助战的事情很不满意,在给主公报捷的文书里提到为了尽快攻下樊城,希望主公降一道命令给你,让你将手上所有军队的指挥权都交给他后老实的回武陵接着做你的太守去。”

    我无奈的苦笑了一下,关将军对我不满已久我是知道的,要不前几日关平就不会带着五百精锐骑兵来找我“调兵”,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问郑梁:“这么说主公降军令给我了?快给我看看。”

    郑梁摇了下头道:“主公怎么可能对你做出这种事,毕竟您还有助他取西川的大功在那儿摆着呢,更别说还要看孔明军师的面子;所以临行前主公并没有多少什么,只是军师私下里给我这个锦囊,叫我到这边来多劝劝你凡事还是不要太和关将军相争,一切要已大局为重。”

    我打开锦囊取出里面的短信,果然里面的内容和郑梁说得差不多,无法是一些开解规劝我的话,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嘱咐我。看来就算是神算如孔明,在我军的节节胜利面前,也没有看出东吴这只一直装做睡着了的猛虎很快就要扑过来了!

    想到这儿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我对郑梁说:“刚刚你说我家先生私下里嘱咐你,可他现在不应该是在成都辅佐着三将军么?他怎么会到汉中的?”

    郑梁道:“还不是三将军在成都听前线的战况听得心痒,非要写信求主公让他也去和曹军对战,加上主公也想孔明军师了,这才叫赵将军和法正换他和孔明军师过来。”

    我这时想起历史上刘封和孟达攻取上庸诸郡的事情,便问郑梁关于上庸那边的情况。郑梁告诉我,刘备确实之前传令孟达从驻地北上进攻房陵,待其攻下房陵后也从汉中分一支军叫刘封带着从汉中方向与孟达一起夹击上庸,只是因为现在我军和曹军还未在汉中决出胜负,所以上庸的曹军守将还在坚守待援,而他就是和刘封一起从汉中向东,之后再上庸分开经过已被我军攻占的房陵到襄阳来的,否则要是从蜀地绕过来的话,还不一定要多久才能到这里。

    听他这么说,我便问他是不是还没到关羽阵前劳军呢,郑梁说他到了襄阳便第一时间来见我,等到见我之后看看我对目前战事的态度再渡河去樊城前线劳军。

    我能明白郑梁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意思,很明显要是我还没有率军去樊城前线的话,他可能就要起一个监督的作用,在给我看了孔明的锦囊后催促我带兵和他一起去樊城了。

    我对他说:“前几日关平将军已经从我这里先带走七千人到前线去了,至于剩下的三千人,守备襄阳如此大的城池尚略显不足,何况我还有两件很紧迫的事情去做。”

    郑梁一听我这么说,一下子就想起我刚才屏退众人招呼他的那股神秘劲了,他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有些不敢相信的后退几步,语气中却带着惊喜的问我:“大人该不会又想像之前在武陵和长沙时那样,只带几百人独自去奇袭吧!”

    说完不等我回答便自己在那里乱猜:“是要去奇袭于禁的部队?让他到不了樊城?不对!你——该不会是想直接去偷袭许昌,将天子救出来吧!”

    我感觉我要疯了,我也站了起来双手叉腰,颇有些气急败坏的对郑梁道:“大哥,于禁从汝南来的援军可有两万人,许昌就更别说了,留守的部队最少也得有一两万人不说,光是曹操这些年修筑加固的山一样高的城墙你以为就凭我手上这点人就能给攻下来?”

    郑梁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一听我要干的“买卖”没有他想得那么大颇有些沮丧的说道:“当初在长沙,我们不是曾打得东吴苦不堪言,还烧了他们的营寨么?”

    我懒得在这个问题上和郑梁纠缠,毕竟当初在长沙城外的山林中偷袭吴军成功完全是因为东吴将心思全放在了长沙城上,我之所以带着郑梁偷袭吴军的营寨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攻其不备和心理战,而且那次的战果虽然对我那么一支很小的队伍来说已经算很大了,可对于吴军来说除了让他们有些气急败坏外,其实也没造成多大损失。这和傻呵呵的就带几百人半路上去伏击于禁乃至去偷袭许昌那样的大城完全不能相比。

    我直接就对郑梁说道:少跟我废话,你知道主公给关将军的新军令是什么吗?”

    郑梁有些悻悻的,不过还是告诉我说:“为了迫使曹操尽快从汉中退兵,主公给关将军的新军令是要他击破于禁并攻下樊城,待曹操从汉中回救时便放弃樊城,撤回到襄阳据守。”

    “那关将军要是攻下樊城后曹操还是不从汉中撤兵呢?”虽然郑梁所说得和我心中担心的一样,我还是心有不甘的追问了一句。

    郑梁告诉我:“主公说要是这样曹操还不退兵,就让关将军率军向许昌进发,直接将天子给救出来!”

第七十五章 还是不兜圈子了() 
。。。。。。。。。。。。。。。。。。。。。。。。。

    “救天子?”我牙疼一般的嘶了一声,右手握成拳抬起来轻碰了一下右边的腮帮子,心想:“刘备这家伙也是够狠的啊!这胃口也有点太大了吧!”不过我转念一想这也很可能是我家先生的意思,这救天子的说话很可能是他和刘备讨论军情说高兴了的玩笑话。

    郑梁看我这个样子有些吃惊,有些疑惑的问我:“怎么了大人?有什么不对么?”

    “没有,没有!”我放下右手,随即又抬起来抓了抓脑袋,大声命令下人将地图和笔墨纸砚拿来。下人将地图铺在我的桌子上又抬来一张小桌子放在我桌子的旁边,将笔墨纸砚放上去,做完这些后我便挥挥手让他下去,和郑梁一起研究起地图来。

    我照着地图上城池的地理位置用毛笔大概的在白纸上画了几个空心圆圈分别代表它们,再加上一些重要的江河和主要的山脉,便成了一张简易的军事草图。

    那几个圆圈从南向北分别代表了公安、江陵、襄阳、樊城、汝南、宛城、许昌,还在几个圆圈上面用文字大致标明了我所知道的我军和曹军的大致兵力。我军的军力分布分别是:公安我军3000,江陵我军3000,襄阳我军3000,樊城外围我军27000,合计约36000人。曹军的兵力分布分别是:樊城10000,宛城5000,许昌15000,汝南20000,合计约50000人。

    从双方的军力对比来看,表面上看我军比曹军约少15000人,但扣除掉不能擅动的各城留守兵力,实际上双方焦灼在樊城前线的只有我军由关羽指挥的27000人对被围在樊城的曹仁10000人加上来援的于禁20000人共30000人,可以说是我军军力略弱,但曹军被分成两部分,从态势上讲关羽要是赶在于禁的援军到来前先据住樊城周围的有利地形,双方还算是势均力敌的。

    我没有直接就对郑梁说出我想让他去做的,而是问他如果他是关羽,那该怎么应付当前的局势。

    郑梁想了一会儿,便从桌上另拿了一根毛笔蘸上墨在樊城的东北面画了一个突出的半圆,再在樊城的空心圆外画了一个较大的圆对说:“大人,按照我的想法,便是在樊城东北面选一处地势好的地方筑起营垒用一部分兵力来阻挡于禁的援兵,另一部分则继续在樊城外围攻城,只要樊城先于我军阻援的营垒被破前攻破,我军便胜了。

    历史上关羽其实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关羽当时在前线的兵力要有近五万人,他在围着樊城的情况下不仅对于禁进行了阻援,甚至还利用了天时调动主力部队几乎全灭了于禁的部队,连于禁本人都被他俘虏了。

    可现在关羽手中只有不足三万人,虽然于禁从汝南带来的军队也要少于历史上曹操给他七军后的混合部队,可对于还要围城的关羽这方,怎么说也还是要比历史中的情况更加不利。

    当然,我没有直接反驳郑梁的看法,因为分兵拒敌无论怎么看都是关羽目前形势下最好的做法,要是不先将于禁阻挡在樊城五十里之外,只等待对方到来在城下决战,到时候是胜是负就很难预料了。

    更何况要是于禁的军队真到了樊城城下不远,他甚至都可以选择不决战,只要在樊城附近立起营寨,你要攻城我就出击,你要不攻我就守营,也够让我军无可奈何的了。

    我只是对郑梁说:“分兵拒敌也是常识,不过你还需将我军如何分兵,比如围城要留多少人,阻援要用多少人给我标出来,我看看到底如何分配军力才能达到分兵拒敌的最佳配置。”

    这回郑梁想的时间就远比上一次要长了,我看他数次想下笔在该在的位置上写下数字,数次又缩了回去,到后来我直接就搬了把椅子坐到一边打起哈欠来了。

    许久,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他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在地图上写下了两个数字,然后转头对我说道:“大人,郑梁知道您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知道我的想法了?”我在心中暗想:“不会吧!他怎么会有我这般“未卜先知”的手段?”

    待我起身定睛一看,我差点都被他给气乐了。因为他赫然在包围樊城的那个圈外写下了两万四,在阻援那个小半圆边上写下了三千!

    我气得不禁调侃他道:“哎呀,我说郑梁,没想到这么久没见你不光会写字了,还写得这么工整啊!”

    郑梁以为我真在夸他,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跟在主公身边偶尔有闲下来的时候,便找人教了教,写得不好,大人见笑,大人见笑。”

    我用毛笔笔杆的那一头轻轻敲打了一下那写着三千的地方,又从汝南画出一个直接碰到那半圆的箭头上面写上两万,画完还不解气,直接就在那象征我方防御的半圆上画了个大叉!问郑梁:“三千人挡两万?这就是你说的我的想法?那这三千人是你去带还是我去带?”

    郑梁被我突然冒出的火气给吓了一跳,他低下了头,用几乎让我听不见的声音说:“当然是您去带!”

    “哎呀!”我双手抱头蹲了下来,也不看郑梁,只顾着大声说着:“你这是要整死我啊!你这是要整死我啊!”说完便猛的站了起来,用毛笔直接就将表示于禁的箭头穿过了那个半圆,再在我军包围樊城的那个圆上有打了个大叉,最后画了一个表示我军撤退的虚线从樊城直到襄阳,才停下笔问郑梁:“我觉得最后一定是这样的!你觉得呢?”

    没想到郑梁这小子看我这样,居然直接就耍起混来,抬起头来往后退了两步一摊手对我说道:“哎呀,大人你就别折磨我了行不?让我猜的人是你,我好不容易猜出来您又这样!您直接就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全听您的还不行么?”

    郑梁这么一说倒把我给弄没词了,整得我像我多强人所难似的。

    我无奈的摇了摇头,在地图上又画了一个小圈,在圈外标上一个名字——陆口,再在上面写上五万,我也不再让郑梁去猜了,只是挥挥手叫他离桌子近点,再从陆口画出一个箭头沿着长江直到公安,毫不犹豫的在公安外围画了个圆再打上个大叉,接着箭头又到了江陵,直接又画了个圆打上一个大叉,紧接着箭头指向了襄阳,却在离襄阳还有江陵到襄阳之间一半距离的时候停住了。

    我抬起头问郑梁:“如果樊城没有攻下来,江陵又失陷了,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第七十六章 安排后路() 
。。。。。。。。。。。。。。。。。。。。。。。。。。。。。。。。。。。。。。。。。

    “这——”郑梁一靠近桌子看到我在白纸上画的东西便惊呼了一声,随着我越画越超出他的想象,他的这一声“这——”便像被生生的给掐断了一样。

    待到我问他时,他还没从他自己的惊愕出挣脱出来,片刻之后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大人你有没有搞错,东吴可是我们的盟友啊!”仿佛要配合他的说法一般,他在白纸的右下方画了一个圈,想了想却没有写字,又在上面画了一个圈,写上合肥二字,然后从右下方那个圈上画出一个箭头来直到合肥包围起来,然后才停下来对我说道:“这才是应该出现的情况吧!”

    其实我一直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刘备这边会那么的相信东吴一定会那么的无怨无悔的做他们的盟友。

    也许这就和做人一样,自己看镜中的自己就一定要比他人看你要好看。同样的,刘备这边一直都傻傻的觉得自己对东吴来说是个好盟友,可惜的是东吴那边已经恨得咬牙切齿了。

    我知道在同盟观上我是没法说服郑梁的,我尝试着用另一个角度去让他理解。

    我在合肥上标上20000,又写上大大的张辽两个字,用毛笔指着合肥对郑梁说道:“你看,合肥之前已经经过东吴的数次攻打,又备有重兵,现在无疑已经是一座防御森严的不落城池。

    接着我再指向公安,对他说:“公安城严格来说甚至都不算城池,塔充其量只是在港口的基础上在港边搭了供士兵休息的棚子,凭借东吴的水军沿江而上,根本用不了几日就可以轻松的将其攻占!”我的毛笔接着指向江陵说道:“江陵城坚墙厚,要是有万人足以据守半年。可惜现在只有三千人,守将又无才能,这么大的城池只用三千人来守,根本就不用别的,只要将其团团包围四面围攻,就能很轻松的攻破外城,到时候人心惶惶,外无救援,谁又能有心思固守内城?陷落甚至都用不了一日。”

    “可他们毕竟和我们是同盟啊!”郑梁听我说后傻傻的愣了半天,最后还是只憋出这么一句话来。

    我——

    我当时恨不得一脚就把他踹出去,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他看我神色不对,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这五大三粗的汉子看我的眼神中居然带着惊恐。

    哎呀,没办法,谁叫我现在无人可用呢?

    想到这儿我便又换上一副很慈祥的笑容,我笑着轻轻的向郑梁招了招手让他过来,对他说道:“来,来,来,郑梁,其实这想法也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我家先生一直有这样的担忧,毕竟东吴一直都垂涎着这个荆州好久,绝不会只满足拥有一半的。”

    “诸葛军师?”郑梁一听是孔明有这样的想法居然也有些信了,我心中这个不爽啊!心想:“郑梁你个混蛋也不看是谁把你从士卒中提拔出来的,我跟你费劲口水说了半天你就是不信,一听原来是孔明的想法居然就信了。”

    我看着地图上我军的险恶形式不禁的叹了口气,孔明远在汉中,离这里鞭长莫及,现在也只有靠我来拯救狂澜于既倒了。

    我在江陵和襄阳之间的一处画了一个小圈,轻轻的写上麦城两字,对其说道:“江陵现由糜芳把守,你去也只能听命,现江陵西北有一小城名曰麦城,你这次来见我总共带了多少人来?”

    郑梁答道:“为求迅速,军师只拨给我五百精锐骑兵。”

    我闻言大喜,对他说道:“好,就这五百骑兵,加上我的六百亲兵中的五百人,合计一千人让你带到麦城去,我以平西将军的身份给你写一道军令,让麦城原有的守军也都听你号令。”

    郑梁的表情有些苦涩,他苦着一张大脸对我说道:“大人,您就给我这一千人去麦城,是想让我在东吴攻击江陵的时候去救援啊还是江陵陷落后用这一千人守麦城阻挡吴军啊!”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想,听了他的话便愣了一下,很快便笑骂道:“你有这个能耐么,还阻挡吴军!我是叫你去麦城挖土的。

    “挖土?”郑梁有些摸不到头脑。

    我坐下来,耐心的对他解释道:“樊城距许昌如此之近,加上曹操已放弃汉中兵退长安,绝不会坐视不理看着关将军将樊城攻陷,就算于禁此番前来不能救援成功,也必定会有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援兵到来,到时候关将军就只能退兵,而此时,我估计东吴也差不多偷袭荆州得手了。”

    郑梁难得的没有插话,我便接着我的思路继续说道:“以关将军的性子,要是退兵,必定已是惨败到不得不退,再加上荆州被偷袭必是没心情入襄阳,只能拼了命的往江陵赶去,试图夺回江陵。但被东吴重兵防守下的江陵哪是那么好夺回的,到时候必定是进不得进,退不得退,最后只能先到你要去的麦城中屯扎想办法。

    “那您是想让我现在去麦城挖土修建城防加固城墙?好备今后守城待援?”郑梁似乎有些明白了,但还是又去了另一条路。

    我笑着摇了摇头:“麦城不过弹丸之地,我估计东吴发兵偷袭不会太久,你只有一千人,就让你使劲修,三千人守江陵都守不住,你得修个什么样的城池能把麦城给守住啊!”

    “那您还叫我挖土。”郑梁被我笑得也没什么好气。

    我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对他说道:“叫你挖土可不是叫你修城,是叫我们逃跑用的。

    “逃跑?”郑梁一听这两个字眼睛瞪得贼大。

    “对,从城中城守呆的地方秘密挖一条通往上庸的地道,并且挖的时候要在地道口的外围用士兵拉起戒严,任何外人都不能让知道!”我说得很坚定,没有哪怕一些可以商讨的余地。

    很快郑梁就按我说得带兵奔麦城去了,现在襄阳城中只有三千人和我仅剩下的一百亲兵,待郑梁走后我也草草的收拾了行装,将全部三千人都留给马良守城,只带自己的一百亲兵去樊城前线听调!

    毕竟,就算是必输的战争,也还是要好好的打下去的。

第七十七章 博取好感() 
。。。。。。。。。。。。。。。。。。

    不知是谁说过,要是某个人从心里就不认同你,那么无论你向他提出多少好建议都不会得到采纳。好比孔明刚出山的时候,面对曹军的第一仗,关羽和张飞就根本不想听他的调度,最后还是靠着刘备的强压着才勉强执行的。

    同样的,以我目前在关羽心中的地位,我要是反复在他的帐前劝他不要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