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松跑出房间,又推开了院门,终于在草庐前找到了一条小河。他站在河岸边向河中看去,万幸那河中的脸还是他自己的,只是那脸也太稚嫩了点,他猛然发现,现在的他,不正是他小时候十三四岁时的样子么?

    他不知道自己就睡了个午觉怎么就变成这样了,综合他以前所看过的小说和电视剧,没用上几分钟,他就不得不既兴奋又不安的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恐怕是穿越了!”

    那这又是哪里呢?他又穿越到什么时代了呢?看着小河上那连接草庐与对岸的小木桥,再加上刚刚那大帅哥的样子,熟读三国的他很快便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难道我穿越到了三国时期的南阳卧龙岗了?”

    也就是说这里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地方,那、那他刚才所见到的大帅哥岂不是——岂不是——

    此时身着单衣的诸葛松不禁被冻得瑟瑟发抖起来,看这四周的景色应该是初冬,河水虽然没有冰冻,却也是无法下去洗澡的。

    就在这个时候,大个子帅哥已经从草庐里追出来了,他的神态看起来有些面露不愉,见诸葛松正站在河边没有跑远,便快步走到他身前轻斥道:“松儿你发的是什么疯!外面天冷,也不怕冻坏了身体,快和我回屋中去,我有事情要吩咐你!”

    此时诸葛松已经认定这个大个子帅哥就是孔明了,听他叫自己松儿,便心想:“难道我在这个世界里也叫什么松?不过诸葛松现在除了听孔明的也没什么办法,只有强压内心的激动和孔明又回到了刚才的草庐之中。

    不过这次回的却不是他先前醒来的那个房间了。他跟着孔明进入的房间要比刚才醒来所处的那个要大一些。孔明的房间陈设也很是简朴,除了木案上的许多竹简,比较引人注目的便是挂在墙上的那把宝剑了。

    孔明在木案的内侧坐下,示意诸葛松也坐。说是坐,其实便是屈膝跪在那里,诸葛松虽然不太情愿用这种姿势,不过想到既然诸葛亮都已经先给他跪下了,他也不好再摆什么架子,便也只好跪在孔明的对面,等待他对自己说些什么。

    因为地上是有铺着一块比较大的毯子,所以在这个时节离也没有让诸葛松感觉膝盖太凉。他见诸葛亮一本正经的样子,也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诸葛松现在虽然看起来是孔明的书童,不过此时他可对“这个书童”以前的事一无所知,孔明这时要是问他些以后发生的事,他倒还差不多能答上一些。

    当然孔明现在是不可能知道诸葛松对于三国这个时代是有些“未卜先知”的本领的,他一脸严肃的对诸葛松说道:“昨日徐元直来时对我说了刘皇叔的事,当时你在一旁想也是听到了。”

    “徐元直?徐庶?”诸葛松一听这个名字便算是彻底肯定了自己之前的所有猜测。话说徐庶走马荐诸葛那段他从书上是读过了,不过他是今天才穿越到这里的,孔明昨天见的徐庶他怎么可能知道他们俩都说了什么?

    于是他只好似答非答的勉强应了孔明一句:“是的,先生。”

    好在就这样的回答还是让诸葛松过了关,孔明点了下头,继续说道:“元直这么一去必定是有去无还,我虽然已经对他说明了形势,可他为人至孝,救母心切,方寸已乱的他还没等我再劝便已拍马而去。

    说到这儿孔明便重重的叹息了一声,接着对诸葛松说道:“现在刘备的形势已经日趋恶化,曹操自平定北方之后便在玄武池操练水军,不日即将南下,刘表又年迈多病,刘琦也不会为蔡瑁所容,可刘琮又实在太小。只要曹操南下,关张赵三将再勇,凭新野小城区区几千人马也是肯定抵挡不住曹操的铁骑的!”

    当然现在不用孔明说诸葛松也知道刘备此时的形势有多险恶,要不他好歹也是名义上的左将军、豫州牧,也不会以皇叔之尊前后三次来卧龙岗请孔明了。

    按照正常的对答诸葛松现在应该是要说:“是啊!那可怎么办?”只要他这么说,诸葛亮便可以接着他的话头说下去,没准他就可以先于刘备之前听一场现场版的隆中对了。

    可要是这样,诸葛松觉得自己岂不是就成了说相声里的捧哏的么?书上说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既然难请,那自然也该是不愿出山才对。不过他却知道,越是有才能的人,想实现自己抱负的心思就越强烈。想到这里他突然决定先试探一下诸葛亮,想看看他到底是真的因为刘备几次三番的拜访恳求才感动的出山,还是他其实早就想出山却故意这样对刘备好让刘备更重视他,以便今后能在刘备军中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第二章 诸葛夫人。() 
为了试探孔明诸葛松便对孔明说了这样话:“既然刘备难逃败运,那先生就不要出山帮他了。凭先生的才干,不管是出仕曹操,还是投靠孙权,都会有锦绣的前程的。”

    孔明听诸葛松这么一说,便是一愣。他此时本以为诸葛松会对他说出什么曹操是汉贼,孙权是荆州的仇敌什么的。没想到自己的书童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当然,对于诸葛松如此的反应,孔明也是能理解的。于是他只是冲诸葛松一摆手道:“松儿不比多言,此事容我三思。你只要记住,从今日起刘备若来草庐找我,你便说我不在家,只需待他走后,告诉我他的反应就行。”

    诸葛松知道刘备第一次来是肯定见不到诸葛亮的,心想:“既然孔明只想和我说到这里,我便也先这么应承了,免得多说了言多有失,毕竟我现在就只有一个孩童般的身体,对诸葛书童该知道的事情还一无所知,还是先老实呆着为好。”

    从孔明的房间出来后,诸葛松也有点饿了,也不知孔明家的厨房在哪?便想着去后院看看孔明家还有别的仆人没有,要是有的话便好问问,免得他直接问孔明,被反问了为何连厨房在哪里都不知道会没办法回答。

    诸葛松急匆匆的来到后院,便正好看见有一个人正在院中淘米。这人身穿一身浅蓝色的长衣长裤,因为戴着垂下黑纱的帽子,也看不清面容。不过从她的身材和身上所佩戴的服饰上看,这个人定是个女子无疑。

    诸葛松看到她用来淘米的东西很怪,只见她将米倒入一个直径约半尺,深二十公分的木制容器中,再用像过去打酒常用的长把器具从木桶中打出清水来倒进里面。之后她便容器的盖子扣上,轻轻的来回摇动几下。只是这样还不算够,只见她摇了几下之后便又将盖子打开,又把身旁的一个像磨盘一样形状也像磨盘一样大的木制器具上的小盖子打开,将米从小容器中倒进了这个大容器里。对于残留在小容器里的米,她则再次往里面倒入了清水,如此两次便一点也不剩了。

    接着她开始用之前舀水的器具将木桶中的水一点一点的都倒进了那大的器具之中,直到再也舀不出来了才停手,盖上大木盘容器的盖子,用脚去踩那木盘容器下面支出的两个像自行车镫子一样的东西。只听得木盘容器中因为她的踩踏而哗哗作响,想是米在水中上下翻滚碰到了容器中的木壁所发出的声音。

    此时这女子才因为抬头而看见诸葛松,便向他招手说道:“松儿,快过来!帮我把里面的米给接出来!”

    诸葛松知道不用说这“松儿”肯定是在说他,这女子的声音清脆甜美,只是因蒙着黑纱的缘故让他看不清她的面容,不过看着这么复杂的木制器具,他在心中也已经隐隐的猜出这个黑纱蒙面的女子是谁了。

    就在诸葛松略微有些发愣不知道该不该上前的时候,在他左侧的一间房间的门被推开了,出来的是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女孩儿,这小女孩儿看起来和他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大,也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她看到诸葛松在看她,便冲他甜甜的一笑,径自走到那木器下面蹲了下来,帮之前的女子把木器里面的米给接了出来。

    她操作的流程是先将用来接米的容器放在木器下部的一个小竹管下面,然后打开小竹管上面的塞子,很快便有十分干净的米落入她用来接米的容器之中。

    诸葛松暗想这孔明的妻子发明的东西也实在太繁琐了吧!这样淘米固然干净,但一般人是很难想象出还可以这样的。小女孩儿将米都接好后便对那女子说:“夫人您快会去休息吧!这里交给我们就好。”说完便向诸葛松右侧的一间房间走去,她推开门,回头冲诸葛松脆生生的喊道:“诸葛松!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来帮忙!”

    诸葛松下意识的“啊”了一声,便向她走去,心中却想:“原来诸葛亮的书童居然也叫诸葛松么?那么这个也姓诸葛的小书童,该不会是诸葛亮的一个什么远方的亲戚吧!”

    诸葛松边想着边进入的房间很显然是孔明家的厨房,厨房中有用来存水的大缸,还有一些被钉在一起连接起来的竹筒,只见那小美女将米放进用来煮饭的大锅里,用很像是葫芦做成的瓢从一处竹筒下面伸出的小竹筒下通过拔出小木塞居然接出了水来,倒进了迎来煮饭的锅中。看她熟练的将小木塞塞入,诸葛松现在的表情简直都可以用目瞪口呆来形容了。

    天啊!除了要塞上小木塞外,这不就是他在现代所用的自来水么?

    小美女忙前忙后的开始洗青菜和肉,诸葛松也连忙去打下手,心想没想到穿越到这里居然还能捞到一个这么好看的小美女作伴,真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远比自己在现代时一放假就宅在家里自娱自乐好多了。

    诸葛松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小美女叫什么,托她的福他总算是知道了他在这个时代也叫诸葛松,也省去了万一这个书童叫别的名字他还要怕别人叫出来他不知道叫的是他引出什么乱子来。

    这个小美女在做饭做菜的时候一副很认真的样子,期间除了指挥诸葛松如何帮忙,也没有多说什么其余的话。和她在一起让诸葛松恍然又有了一种童年时和邻家女孩儿一起玩耍一起过家家的感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早点想办法知道她的名字,多拉近和她的关系!

    待到一切都做好,小美女便让诸葛松去请孔明和夫人去饭厅吃饭。诸葛松不禁心想:“这草庐虽然简陋,却是连饭厅都有的。”不禁暗暗称奇,待到回到孔明的房间叫他吃饭,孔明此时正在看一卷竹简,听到饭好了便应了一声,好在他家并没有主人和下人分开吃的习惯,否则诸葛松已是有些饥肠辘辘的胃还不知道要饿到什么时候。

    吃饭的时候诸葛亮和他的夫人坐在一边,诸葛松和小美女坐在另一边。他猜想这小美女很可能是黄月英出嫁到孔明家的陪嫁丫头,平时一般要替两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却不知道她成年之后会不会直接就做了孔明的添房,很多人因为黄月英生儿子的时间太晚都怀疑诸葛亮的儿子是他的小妾所生,一想到这丫头很可能是诸葛瞻的母亲,没诸葛松他什么事,诸葛松就有点郁郁寡欢起来,连带着整顿饭都吃得没什么胃口。

    比起这个,黄月英在吃饭的时候终于摘下了帽子让诸葛松一睹了她的真容,还是有点让他得偿所愿的感觉。历史上说黄月英长得奇丑无比,虽然在发明创造和持家教子方面帮了诸葛亮很大的忙,却也留下了“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谚语。

    不过在见了黄月英真实的面容之后诸葛松只能说,她虽然无法和自己身旁的那个天生丽质的小美女相比,却也只是头发是黄褐色的脸上的肤色有些黑罢了,她的眼睛还是很有光彩的,而且此时的她年龄也还尚轻,总体来说虽说称不上什么貌若天仙,但也不是什么难以直视的丑女。

    孔明家显然是没有吃饭说话的习惯的,四个人都一直在默默的吃,待到孔明和黄月英都吃完走后,诸葛松身旁的小美女才变得活跃起来。她在两人都吃完后便开始收拾碗筷,诸葛松上赶着帮她洗碗洗盘子,而且她和诸葛松说话也只是谈论一下今天饭菜是否可口,还有诸如天气之类的东西,这些都是诸葛松能够容易能回答的。

    不过待到收拾完,他们两个去了她的房间听她开始和他说一些她在和夫人学做木猫木狗的事情诸葛松就听得有些头大了,便只好在硬撑着听了一会儿后便借口说要回屋子里看书简才避免在她面前露馅。

    诸葛松在临走时看到了小美女因他说要看书简而露出的奇怪神色,不过他现在也管不了太多,逃也似的回到他自己的房间后,看着这房中的一切,想到他刚在这房中醒来时的样子,还恍然像在做梦一般。

    自此诸葛松便算是在这草庐中安顿了下来。做晚饭的时候他听到夫人管小美女叫晴儿,他便也在只有他和小美女两人的时候也跟着叫了一声晴儿,不想她却发起怒来,对他怒道:“晴儿也是你叫的?你只能叫我雨晴!”

    雨晴,雨晴,雨过天晴。这名字很是不错,就不知道她姓什么,不过他总算是已经都知道了这草庐中四人的全部名字了,解决了以后互相称呼的问题,倒也是了却了他一块心病。

    接下来摆在诸葛松面前的便是接下来刘备要来的问题了。诸葛松之前不管在书中还是电视中看到的,诸葛亮的书童对来访的刘备都是很不客气的,别看他小小年纪,却丝毫没有把大汉的皇叔放在眼里,这也难怪,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刘备现在虽然还不算完全的落魄,但他现在实际上也只能算得上是个县令,这官对平常百姓来说虽也算做不下,但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现在的刘备倒还真的未必能在那童子眼中算个人物。

    所以诸葛松甚至一度怀疑那童子内心其实是更崇拜能力非凡的曹操的,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这样子表现其实是诸葛亮有意吩咐他这样做,用来试探刘备究竟是不是真的求贤若渴到能放下自身的身段摆出一副只要孔明出山就会让他做主所有事情的架势。

    诸葛松不知道那时候的诸葛亮是不是已经完全洞悉了现代所谓“饥饿营销”的精髓。反正按目前的形势来看,刘备肯定会很快的就亲自来草庐来请诸葛亮了。那诸葛的书童当时不知道刘备将来可以达到称帝的高度,诸葛松现在可是完全知道的,他寻思着到时候他要是还按照书上写的诸葛童子对刘备的态度,刘备碍于诸葛亮的面子嘴上虽然不会说什么,可心里头要是把他恨得要死,直接把他拖入黑名单,他以后在这个时代可就没法出头了,到时候还怎么帮关羽守住荆州,怎么让吕蒙那家伙无机可乘啊!

    但诸葛松要是不按照书中所写的那个套路走,又唯恐坏了孔明的好事,要是因为他对刘备态度太好了,以至于不能把刘备逼到一定程度,让诸葛亮无法在刘备军中获得他想要的地位,那身为诸葛书童的他岂不是把自己发展的第一步就给堵死了,就更没有出头的机会了么?

    于是诸葛松只好决定在见了刘备之后还是按照书中所写的去做,被拉黑名单就拉黑名单吧,他觉得只要诸葛亮能在刘备军中取得说一不二的地位,他自己做为孔明的贴身侍从,怎么都会从刘备那里得到一些发展的机会吧!

第三章 皇叔来求。() 
。。。。。。。。。。。。。。。。。。。。。。。。。。。。。。。。。。。。。。。。。。。。。。。。。。诸葛松知道从孔明出山到赤壁之战乃至刘备攻取汉中的这段漫长岁月里,刘备方虽然军力上一直处于弱势,可走势却一直都是蒸蒸日上的,导致刘备方迅速衰落的两个点正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和陆逊火烧夷陵。他现在既然跟着孔明,吃喝算是不愁,生命安全只要他机灵一点不出意外应该也能保证。那么对他来说,既然已经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头号的目标自然便是要实现他一直以来的夙愿,那就是帮助关羽守住荆州,实现孔明从两路伐曹,复兴汉室的心愿!不过想帮助关羽依他的了解关二爷那目空一切又喜好战功的性子,凭他一个小小的书童又有什么资格去劝说他不去攻打樊城,放着大好的机会却要撤兵?更何况进攻曹军一方的命令还是刘备下的,要想让关羽到时候能听他的他就必须要在那个时候再刘备军中有很高的地位才行。究竟要怎么获得能劝动关羽的资格靠他现在凭空瞎想肯定是没有丝毫头绪的,好在现在离那个万分危险的时刻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诸葛松决心一定要在关羽进攻樊城之前的这段时间在刘备军中好好表现,争取到时候能成为一个说话能不被当空气的重要人物,如果这样的话才有可能在那时用自己的谏言阻止关羽兵败身死,复兴汉室的希望迅速凋零的惨剧。当然他现在还只是诸葛亮身边的一个小小书童,在这个时代的年龄才不过十三、四岁,人微言轻的他在三国这部大戏里比路人甲也强不了多少,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静待刘备这超强三人组的上门,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寻找能让我暂露头角的机会。幸好刘备这家伙比诸葛松想象中的还要急。仅仅在第二天诸葛松便听到了有人在草庐外面拍打柴门的声音。诸葛松立刻就全身紧张了起来,刘备、关羽、张飞这三兄弟无论哪个单独拿出来都是个响当当的大人物,现在居然可以让他一次全见到!不过为了不破坏孔明的“饥饿营销”法,诸葛松只能强撑起气势,开门去面对这桃园三杰。当然为了避免自己的气势在见到这三位之后立刻弱掉,诸葛松想了一个注意力转移的法子,那就是尽量的让去想昨天刚认识的雨晴小美女,诸葛松心想要是孔明不出山我就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有她相伴了,孔明一出山他自然就得跟着,那就必须要和雨晴分开,在将对刘备的仇恨上升到他要把他和美女分开的高度之后,诸葛松终于拥有了他现在想要的最佳的敌视刘备的状态。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颇有些年纪的中年男子,他两耳垂肩,双臂果然也要比一般人要长。不过说实话就算是这样他的形象也依然很不错,只见他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身上还隐隐散发出了一些帝王之气。最重要的是他的样子很谦恭,虽然别人看到他就会很自然的尊敬他,但他却没有丝毫盛气凌人的样子。当然诸葛松之所以觉得他有帝王之气,一是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个人早晚要在成都称帝,三分天下。二则是这个人身后那两位铁塔一般的大人物也太给他长气势了!他身后右手边那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