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那胸无点墨之辈的计谋不应,再把你和你家先生一起捆起来收拾不迟!”张飞本来正被诸葛松的话将得发作不得,听得他二哥如此说,便也顺着对诸葛松说道:“对!到时候三爷爷亲自拿皮鞭好好的修理你,让你也知道不要小小年纪就嚣张得不行!”诸葛松虽然还半捂着自己的耳朵,却也觉得自己的耳膜被震得嗡嗡直响。不过心中却窃喜道:“这一仗诸葛亮又怎么可能不胜!“便信心十足的用言语来挤兑他道:”我家先生的计谋要是不应,我自然甘愿被你们鞭打。可要是应了,你们却待如何?”“你要如何便如何!”张飞果然是急性子,一下子便合了诸葛松的心意,中了他的圈套。诸葛松见好就收,还没等关羽劝阻,便侧身笑道:“那我便静候两位将军佳音!”张飞“哼!”的一声,便当先从他身旁走过,关羽看了看诸葛松想说什么,可终是也默认了张飞刚才的回答,想是也被孔明和诸葛松气的不行。很快城中各军便都陆续出城,诸葛松计谋得成,也就回到了孔明的身边,孔明似乎心情也很不错,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关心诸葛松肚子好些了没有。与他泰然自若的神情相比,刘备则显得有些疑惑不定,焦躁不安的样子。待到赵云从樊城回来,刘备也开始与其一起点军,按照诸葛亮只许败不许胜的计谋前去迎敌。当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既起,夜风愈大。诸葛松陪在孔明身边和他一起在城楼上向博望方向眺望。忽见得博望方向火光骤起,随后便是震天的喊杀声响彻云霄。诸葛松虽然早已知道结果,却也是兴奋异常。大声的冲稳坐在城头上的孔明喊道:“先生!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只见孔明微微一笑,开始吩咐糜竺和糜芳与他一起准备去迎接得胜归来的将士。诸葛松很开心的跟着孔明一起从城楼上眺望博望坡燃起的胜利之火,他知道这火将是孔明在军中树立威信和刘备迈向帝业的开始,心中也在想着:到底要关张二人答应他何事才能有助于他今后的仕途呢?”

第六章空头支票。() 
。。。。。。。。。。。。。。。。。。。。。。。。。。。。。。。。。。。。。。。。。。。。。。。要说官爵,诸葛松今晚可以说是毫无片功,要是仅靠和关羽、张飞二人的赌注就混上一个大官,刘备手下的所有人都肯定不服。可要只混到一个在众人看来已算不错但在诸葛松看来却毫无用处的小官对他来说又聊胜于无。诸葛松觉得这刘备虽说是什么皇叔啊、左将军、豫州牧、宜亭侯什么的,这官爵和地位听起来响亮,可他实际上现在充其量也就是个新野县的县委书记兼县长,就算让他看在关羽和张飞的面子上使劲封自己,估计能封他个什么乡长镇长的都已经不错了。当关羽和张飞二人喜气洋洋的对诸葛亮表示了心服口服之后,面对着诸葛松的注视,这二人却显得很是尴尬,诸葛松趁热打铁的对张飞说:“三将军,如今我家先生的计谋应了,是不是您就该兑现您的诺言了?”诸葛松有意没对关羽说,果然以关二爷的性子还没等张飞说话,便抢着大声的叫人拿绳子和皮鞭来。刘备和诸葛亮都大惑不解,待听张飞细说了原委,刘备反而笑着对张飞说:“三弟啊!让你随便打赌,这下连大哥都帮不了你了。”说着却将视线看向孔明,很明显他虽然这么说,心里还是照顾着自家兄弟的,他的意思再简单不过,那就是要孔明开口做老好人,既能让他的两个兄弟免于受辱,又把这个人情卖给了孔明。凭孔明的智商又怎会不能明白刘备的意思,便笑着对诸葛松说道:“松儿,得饶人处且饶人,今日二位将军都立了大功,又岂有被捆起来鞭打的道理?难得今天大家都高兴,你就不要煞这个风景了。”孔明这么说很明显是给诸葛松一个很好的台阶,诸葛松也知道自己如果真要当众鞭打了刘备的两个兄弟,在现在这种其乐融融的良好气氛里,就不光是得罪刘备三兄弟了,恐怕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再得意他了。诸葛松如果能顺着孔明的话对关羽和张飞说:“这只是一个玩笑,两位将军又何必当真!”不但能一扫这二人之前所对他的敌视,肯定还能获得刘备三兄弟的一致好感。可在这个随时都充斥着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仅仅拥有他人的好感又有什么用?况且诸葛松要救关羽的意愿十分迫切,自是不会让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在他面前白白溜走的。要知道孔明已经显露了他算无遗策的才华,以后再想从刘备的两个兄弟这里找这么大的赌局可是几乎不可能了。但鞭打关羽和张飞的事诸葛松是肯定不能干了,先别说得罪不得罪人的事,就是从他自身来说,也不可能对他一直崇拜的两个神将下手啊!想到这儿,诸葛松便将自己早已想好的要求提了出来,他对刘备说:“我家先生说的很对,二位将军都是有功之人,又岂能鞭打。”诸葛松见刘备脸上的神色果然变得很满意,心想:“可也不能这么算了。”便接着对他说道:“可我好不容易赢了二位将军一次,主公是不是也该替他们赏我一些什么,做个彩头啊!”刘备听此便哈哈大笑,在场的众人也都露出了很是轻松的表情,只听得刘备对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只要我能做得到的,但凭你这小小孩童开口,我都替我两个兄弟答应你就是了。”这样这个人情便又落到刘备身上了,他这么大方的说,自是有在他两个兄弟面前卖好的意思。“我看他啊!是想让翼德给军师磕头!”此时赵云在旁边也看得兴起,便在一旁打趣张飞道。赵云这么一说,便引得笑声一片。张飞是个直肠子,虽然这比被当众鞭打只好上一点,却也一副豁出来的样子,硬撑道:“磕就磕,只要军师能帮大哥打败曹操,别说这次,胜一次磕一次都行!”众人再次哄堂大笑,都将目光集中在诸葛松身上。可诸葛松此时心中却早已有了计较。他笑着对张飞说道:“我可不敢让三将军在众人面前如此难堪。”“那你究竟要什么?”张飞见不用磕头,心情也是大好。诸葛松将身体转向刘备,深鞠一躬道:“但请主公许我将来做武陵郡的太守!”诸葛松此言一出,众皆愕然。向一个县委书记要市委书记的职务这种事,从古至今,估计也只有诸葛松能干得出来。刘备显然是被我惊到了,张飞则直接就冲他喝道:“诶,我说你个小毛孩子,你知道一郡的太守是多么大的官么?毛都没长齐呢,胃口居然就这么大!”刘备此时已经稍缓了过来,只见他苦笑着对诸葛亮说道:“军师,你看你这书童一张口就管我要武陵郡,可武陵郡是景升兄的,这事我可做不了主啊!”“那主公您就接受了刘景升的荆州,到时候让松儿做武陵郡的太守不就行了?”孔明居然不但没有转身斥责诸葛松,反而趁势又向刘备做起来让他接受刘表相让荆州的工作。接下来便是刘备一顿说他那老生常谈的不忍趁其病重夺其基业的话,说得孔明一脸的无奈。最后刘备很是抱歉的对诸葛松说道:“松儿你还是换一个我能为你达成的事情吧!我保证,只要我能做到,就一定替两位兄弟帮你实现。”“不换!不换!”诸葛松仗着自己是“小孩儿”坚决不肯让步,反而一本正经的对刘备说道:“主公是要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区区武陵一郡早晚还不都是您的囊中之物?您现在说没有,可以先不给,我可以等,等到您什么时候有了,再把它赏给我也不迟!”“好,好,好,等我有的时候便一定给你!”正所谓空头支票随便开,刘备现在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前途暗淡,根本没信心能得到荆州,这就好比在向一个当了几十年还得不到升迁的县委书记说等哪天您当了省委书记,便给我一个市委书记当当一样。他自然就随口答应了。这件事在众人看来算是就算完了,倒是关羽和张飞二人有些不好意思,好像赌输了却什么都没有给诸葛松,平白糊弄了他这个小孩儿一般。只有诸葛松自己知道,他这次真的是赚大了!为什么诸葛松偏偏想要武陵郡而不是刘备得到荆州后的其他郡呢?因为一是武陵郡离江陵比较近,这样万一东吴来袭,他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前往救援,二是刘备日后肯定会迫于外交和军事压力,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县交给东吴的。诸葛松要是选这三郡,刘备到时候一交,他可就要被自动免职了。所以诸葛松便先下手为强的管他要了武陵郡,虽然诸葛松现在还“小”,可等到刘备攻下武陵郡时,诸葛松的“年纪”应该也快二十了,他觉得到时候凭他主观上的努力,再加上手握一郡的军力财力,只要能时刻注意着东吴的动向,想是要阻止关羽被偷袭荆州败走麦城就大有希望了!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计划和梦想,来日方长,在庆功宴上诸葛松也并没有获得和其他将领一样能陪着刘备大吃大喝的机会,不过因为刚刚大胜曹军获得军粮辎重无数的关系,他晚上的伙食也好得不得了,吃得也算开心。很快,随着夏侯惇兵败博望坡的消息传到许昌,曹操自领了五十万大军来攻新野,刘琮的投降也让刘备方寸大乱。现在已不光是没有荆州军做后援的事情了,曾经的友军现在也都变成了敌军,形势再次的变得岌岌可危起来。孔明要火烧新野,诸葛松也只好依他的吩咐领着仆人带好他的东西去樊城暂避。诸葛松虽说知道今夜又将有一场好戏,曹仁那家伙肯定会被在新野城中烧得七荤八素的。可他此时已没有了看戏的心情,只能在到了樊城之后简单的替孔明收拾了一下房间,因为他知道,刘备大逃亡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七章 随军逃亡。() 
。。。。。。。。。。。。。。。。。。。。。。。。。。。。。。。。。。。。。。。。。。。。。。。。。。。。。。

    却说新野一战曹仁被孔明在城中烧得七荤八素,曹操大怒,催动大军漫山遍野填河架桥的向樊城而来。

    当诸葛松进入樊城的时候,他心情复杂的看着樊城那高高的城墙,待到进入城内,想起关羽就是因为久攻这座城池不下,才给了魏国和吴国秘密达成协议和调兵遣将的时间,如果他攻下了樊城,也许形势便又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吧!

    刘备自知守樊城不住,只得弃城带百姓过江。曹操之前也有使徐庶劝降,刘备自不同意,只是与孔明一起与他诉了诉旧日的别来之情。诸葛松见徐庶眼中已毫无神采,想是对自己的未来已毫无所求,虽有心劝他留下,但又唯恐他随军死在长坂,更何况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想留住徐庶也有些痴心妄想,便只得眼睁睁的看他离开。

    可怜新野、樊城两县百姓十多万人都跟着刘备向襄阳而走,诸葛松虽然知道他们跟着刘备的下场是要多惨有多惨,可他现在人微言轻,知道就算自己现在劝说刘备也没有用,还会惹刘备不满,背上一个劝主弃民的恶名。

    于是诸葛松便去找孔明让他去劝刘备,他对诸葛亮说道:“先生,您要是不劝,这两县百姓就可能为主公殉葬了!”没想到孔明却也摇了摇头,只是很淡然的说:“松儿,这件事你就不要多言了就算我去劝也不会有效!”

    诸葛松能听出孔明语气中的感概,可这种感慨却不是要眼看着百姓遭殃的悲哀之情。

    他甚至开始怀疑孔明是不是要用这些百姓的性命来成全刘备的仁义之名,却无法当面质问他。只能跟在孔明身边一起过江,心里还不停的安慰自己:“别把孔明想得那么恶毒,就算他真的智计超群,应该也不会想到刘备会在之后宁可玉碎也不肯弃百姓去取江陵吧!”

    襄阳城下,刘琮和蔡氏家族自然不肯开门,刘备便舍弃了襄阳往江陵而走。因为带着那么多百姓,日行不过十余里。

    众将都劝他暂弃百姓,先去取江陵。可刘备却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之,莫不下泪。可我却恨不得直接冲上去给他一个大嘴巴子!

    不过诸葛松在新野的时候,便已经推算过若刘备弃百姓而走去取江陵的情况。江陵城城坚粮广自是不假,可刘备在向江陵进发的时候兵不过万余。后面又有曹操派人精选的五千铁骑追赶。一旦到了江陵城下,荆州治中邓义、别驾刘先二人若不肯开城投降,在前有坚城,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刘备的全部家底包括诸葛松自己在内都有可能尽墨在江陵城下。

    所以诸葛松在明知这些百姓都很可能被杀死在当阳长坂的情况下,伤感归伤感,也只能任凭历史就这样发展下去。况且即使退一万步,就算刘备吉星高照能得到江陵,但孙刘联军之所以能打败曹操完全凭借的是水战之利。就刘备现在这点人马,困守在江陵孤城,东吴不救他他就是个死,东吴要救他,曹操正好与其陆战,肯定让其元气大伤。

    当诸葛松与孔明和刘封一起引军五百去江夏找刘琦求助的时候,他甚至都觉得自己快变成个阴谋论者了,心里总会觉得诸葛亮这是有意用这个绝佳的理由先让自己脱离险境。

    诸葛松其实很想亲眼看看赵云赵子龙在长坂坡百万军中杀进杀出的壮举,更想见识张飞张翼德那一喝喝退百万曹兵的气概。只是他知道此时他要是不跟着孔明去江夏求援,留在这里便很可能提前死在被曹兵追杀的乱军之中了。

    话说诸葛松跟着孔明刚到江夏便正逢关羽和刘琦已经领军前去接应刘备,他唯恐军力不够,便带着伊籍去夏口起军。诸葛松早知众人肯定都会平安回到江夏,便以收拾住所为名没有随孔明去夏口。孔明因为忙于他自己的事情,便依了他,行色匆匆的忙着点军去了。

    不久刘备他们果然安然无恙的回到江夏,军中也开始流传开赵云和张飞在当阳长坂坡的壮举。

    翌日刘备与孔明、刘琦一起商量对抗曹军的良策,诸葛松立在孔明身后,听其说道:“曹军势大,极难抵敌,不如往结东吴孙权,以为应援。使南北相持,吾等从中取利,有何不可?”

    刘备闻言便说:“可是江东人物极多,必有远谋,安肯相容?”

    孔明笑着说道:“今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得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趁势以取江南可以。”

    刘备愁道:“此论甚高,但如何得江东人到?”

    正说间,人报江东孙权差鲁肃前来吊丧,船已傍岸。孔明笑道:“大事济矣!”

    诸葛松自然知道正是鲁肃的到访才促成了孙刘联盟,等下他们见面之后,诸葛亮便要和鲁肃过江,舌战群儒,一展风采。

    做为诸葛书童的诸葛松在孔明过江的时候自然将要陪同。按理说他现在既然已经得到了刘备对武陵郡的承诺,只要不作为的任凭历史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发展下去,总会有当上武陵太守那一天。

    不过即使当上了武陵太守也未必一定能避免关公败走麦城的悲剧。这段时间在刘备军中的经历让他清楚的认识到,要指挥作战,仅仅依靠未卜先知还是远远不够的。

    当初诸葛亮火烧博望的时候,虽然腹有良谋,但要不是刘备付与其剑印,那么彻底的相信他支持他,关张等主将要是不服他号令,他一样也打不了胜仗。

    除了上述这些,还有军械粮草,地形气候,手下武将和文官的各自特点,军士的军械及训练情况,等等等等,可并不像游戏中那样要钱便造市场,要粮便造农田,要兵便点募兵,要枪戟弓马就点生产兵装那么简单。

    可这些在诸葛松当上武陵太守之前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权利去实践的,诸葛松也不可能也没时间先从管税收的官员或者管生产军械的官员慢慢干起,不实践便没有经验,没有经验很多事都会有偏差。他是深深知道做任何事如果没有执行力,那再好的计策都会白费的道理的。

    现在没有实践机会是诸葛松怎么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他知道他在这个时代唯一能依仗的现在便只有未卜先知这一个手段。

    于是他决定还是在这种能力上想想办法,做点文章,机缘巧合的是,他这次所瞄准的对象,便从性格鲁莽很好上钩的张飞,换成了老成持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鲁肃。

第八章 为鲁肃占卜。() 
。。。。。。。。。。。。。。。。。。。。。。。。。。。。。。。。。。。。。。。。。。。。。

    对于鲁肃这个人,诸葛松多少还是了解一点的。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定远县人。他出生于东汉建宁五年,也就是公元172年,因为现在是公元208年,也就是说他此时应该是37岁左右。

    鲁肃体貌魁梧,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赤壁之战前在他身上最为有名的事情便是当周瑜刚起兵缺粮向他求助时,有两仓粮食的他便随手指了一仓送给周瑜,可见其仗义疏财并且慧眼识人的英雄气度。

    以前在电视中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总说鲁肃是个老实人,鲁肃也总以一副憨态可掬被孔明欺负得只会苦笑做无奈状的样子。

    诸葛松也不知道现实中的鲁肃到底是什么样子,待到鲁肃进来与刘备见面,使得诸葛松暗叹为什么古时候的顶级谋士都长得一副高大威猛的样子。

    不过鲁肃只是带了佩剑,身着便装,一进来就向刘备施礼,口称“皇叔”,确是一副态度友善很好相处的样子。

    双方对答,不用细表。且说孔明说服刘备让他与鲁肃过江后,便吩咐诸葛松去指挥仆人为他打点行装。待到一切都收拾停当,诸葛松便随孔明辞了刘备,登舟往柴桑郡而去。

    二人在船中商议,鲁肃对孔明说:“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孔明答道:“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

    诸葛松见孔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含糊其词的答复弄得鲁肃坐立不安。心想:“正所谓关心则乱,这鲁肃虽是人杰,但有些太看重孙刘联盟的成功与否了。等到以后刘备据荆州不给东吴寸土,双方激烈对立之时,才显出他的过人手段来。”

    及船到岸,鲁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诸葛松指挥下人们安顿好孔明带来的东西,便开始思索到底何时在鲁肃身上做文章,又讨得些什么好的事情。

    第二天天刚亮孔明便被鲁肃请去见孙权了,孔明没说带诸葛松,诸葛松也不好跟去,见不到他即将舌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