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的时候诸葛松觉得郑梁作为一个名将的雏形形态有的时候有些好大喜功了,无论任何人,在机遇和功劳面前不知道畏惧,那他就迟早有被他人击破的那一天。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打击他积极性的时候,现在诸葛松身边的人论身手确实是郑梁最好,这个任务交给他也最合适。

    诸葛松这次从武陵城出来为了轻装,所带出来的东西并不多,好在马谡作为一个智商偏上的家伙,随身是有带书写用具的。马谡找了一块比较平坦的岩石,将一张比较大的纸用折纸的方法撕下一小条来,用毛笔小心翼翼的写上一行字——黄将军已引万人来救,酉时可到,望做接应之准备。

    写完便将其封在他随身带来的一个小竹筒里,竹筒上有一细绳,马谡将它交给郑梁,嘱咐他在该掉的时机再让它掉下去。

    郑梁也知道此事意义重大,便重重的点了点头,翻身上马,而其他剩下的这些人,则按照马谡的计策离开了大路两旁,找了一处适合隐蔽而又能清楚的监视汉寿城的地方养精蓄锐,准备接下来的大厮杀。

    郑梁将那竹筒系在身上,便拍马向汉寿城下冲去。酉时大概是下午五点到七点的这段时间,现在离酉时还有几个时辰。马谡对诸葛松解释说:“之所以将援军到达的时间推得晚一些,一是这个时间应该是援军到达武陵城而不是汉寿城的时间,因为从理论上讲援军就算来的再快也不可能知道诸葛松现在在汉寿城里,所以说传的信中肯定写明的是到达武陵郡城的时间,这样才比较真实。二是,如果沙摩柯知道从长沙来的援军这么快就要到这里,很可能便直接撤退了,所以要给他留出一些冒险攻打汉寿县城的机会。”

    果然郑梁的突然出现几乎立刻就引起了蛮兵们的注意,因为这些负责“围城”的蛮兵放哨员并不多,所以郑梁索性做戏做全套,毫不客气的用手中的长枪一刺便将一名前来拦截的蛮兵捅下马来。

    区区几个负责放哨的蛮兵怎么可能是郑梁的对手,他们冲过来快,被刺下马也快。待到沙摩柯亲自骑马带人从营中冲出时,郑梁早已经通过了他们控制的区域,拍马向武陵方向赶去。

    他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假装将竹筒掉落,让沙摩柯捡去,诱使他拼命攻城,而诸葛松这边剩下的人就可以在他们攻得筋疲力尽时突然杀出,将其大败。

    只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个计划虽然很妙,其中的限制条件也有很多。首先是得选一个既能不漏痕迹的遗失竹筒又不被抓住的强人。这个强人便是郑梁,因为有他,所以这点还算勉强能达成。可随之带来的后遗症便是,因为诸葛松身边能打的武将也就郑梁这一个,马谡只是个谋士,而诸葛松此时自身的冲锋能力在经过之前长时间的学习之后也只能达到在马上不会自己摔下来,所以等下万一蛮人中计,诸葛松这边突袭的能力还是会因为郑梁不在阵中而大打折扣。关于这点诸葛松和马谡商量的结果便是让郑梁在摆脱或者处理掉追兵后再回来选择时机一个人从蛮族的背后突袭,而郑梁选择突袭的时间,也应该在诸葛松这边的人发起进攻的时间之后。

    这样的事实让诸葛松不禁心生多一员良将该多好的感概,不过现在多想这些也没用,眼看着郑梁按照计划摆脱了沙摩柯的追击,看沙摩柯下马似乎在拾捡什么东西,诸葛松便和马谡相视一笑,知道这个计策已经成功一半了。

    这另一半便是第二个限制条件,那就是沙摩柯的智商问题。本来这个问题按理说应该不是问题,别说沙摩柯只是一个蛮人,应该并没有多高的智商,就算是一般的将领,在急切擒拿诸葛松的大背景下,知晓敌方援兵将到,也肯定会方寸大乱,有很大的可能连忙攻城的。

    果然,沙摩柯没有让诸葛松失望,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便尽出了寨中或者说是营地中所有的士兵,连一个看东西的都没有留,便开始了对汉寿城的进攻。

    要攻城,便要有攻城武器,汉寿城虽小,城墙也不高大,可蛮族这边明显连梯子都没有,所以他们的攻城武器,便只剩下数十人抬着一根不知从哪里伐来的巨木,死命的冲向城门试图将其撞开。

    这一路上几乎是没有任何遮挡的,虽然汉寿城的守备因为长时间的维持而略有下降,但面对蛮兵的攻城他们还是立刻就给予了回应。

    一个小县城的守备兵并不多,更别说用来守城的弓箭手了。好在城下的攻城部队也纯属业余,尽管城上的火力根本达不到箭如雨下的标准,可那些抬着巨木准备攻城的蛮兵们还是很快便有七八人中箭倒地。

    随着沙摩柯的怒吼,开始有更多的蛮兵加入到抬巨木的行列中,而且也开始有盾牌兵跑到前面为他们挡箭。

    终于,沙摩柯在付出伤亡上百人的代价后,他的力工队伍终于将巨木抬到了城门前。然而这些蛮兵们离城门越近,城上弓箭手的命中率便越高,尽管有盾牌兵的遮挡,可因为蛮兵没有梯子攻城,又因为可能是急行军的关系队伍中并没有弓箭手随行,也没有弓箭手可以与城上对射压制他们,所以城上的弓箭手完全是在练习射靶子一样的肆无忌惮。倒是城上其他手持枪戟的士兵虽然也都全副武装,却明显是在打酱油一样的毫无作用。

    随着攻城战的继续,蛮族在汉寿城下倒下的士兵越来越多,可他们用巨木对城门的撞击次数也越来越多。这要是武陵城诸葛松敢保证,凭这种程度的攻城武器是根本撞不开城门的,可汉寿城的城门比武陵城的要小太多,从城上的除了弓箭手的士兵开始陆续消失便可以看出,谢贤那老头子的看法和诸葛松是一样的,他的士兵肯定都已经被分配到城下去帮助顶城门去了。

    诸葛松觉得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蛮兵已经撞门撞了好一阵子,论体力无论是抬着巨木的还是负责给他们做掩护的,都应该累了。要是诸葛松这边再不突袭,万一蛮兵撞开了城门,必会士气大增,到时候再攻击恐怕就会适得其反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汉寿城上之前消失的那些士兵突然又冒了出来。诸葛松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去城下顶门又回来了,要是被蛮兵撞开了城门,就汉寿城内的这点兵力肯定是不够看的啊!

    可是很快的诸葛松便隐约看到城门上方似乎被这些士兵运来了一个东西,看那东西的样子似乎是一口巨大的铁锅,还没等诸葛松弄明白这铁锅的作用时,这铁锅便整个的从城上翻了下去。。。。。。

    似乎是油一样的液体和那大铁锅一起砸了下去。巨木的撞击立刻便停止了,诸葛松猜想那像油一样的液体一定是滚烫的,因为被它泼到的蛮兵无一不在地上痛苦的打滚。被大铁锅砸到的就更别说了,直接就被废在当地,动弹不得。

    当然这并不是结束,很快城上便又出现了第二口锅,第三口锅。待到三口锅砸完,城下的攻城部队已经混乱的不成样子。

    可这还不是终结,城上的弓箭手开始停止了射击,很快,他们一人都分到了一只已经被点燃的火箭。诸葛松和马谡对望一眼,两人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对方内心那深深的震惊。

    他们两个都猜得到,这数十只火箭射下去,对于城下那些沾满油和没有沾满油的蛮兵们,该是怎样一个不同的命运。

第二十八章 意外收获。() 
这样的命运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城下成了一片火海,蛮兵们再也没有继续攻打汉寿城的胆量。

    以后面督战的沙摩柯为首,攻城部队开始全面的溃退,在诸葛松看来,经过这样一次惨绝人寰的打击,汉寿城的围肯定是彻底解了,再加上沙摩柯早已知道己方“援军”要到的消息,这次肯定会大退个上百里,回武陵城下与大军汇合再说。

    在这种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平心而论诸葛松是不再想出兵对这些溃兵进行截杀的。因为不管是谁,到了频临死亡的境地,都会爆发出超出平时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能力。眼看这些蛮兵正在拼命往回逃,此时诸葛松要是用他这点家底去拦他们,胜利倒是一定的,只是损失也一定不会小。

    然而事实证明诸葛松这些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倒不是蛮兵真的已经崩溃到任人宰割的地步,而是从西边通往武陵的大道上,正飞快的奔来了一骑!

    那马上的家伙诸葛松不用细看就知道肯定是郑梁那小子了,他来的快,并且很显然目标已锁定在沙摩柯的身上!

    身为蛮王儿子的沙摩柯,不仅长得人高马大、凶恶异常,而且他所身穿的服饰和胯下的战马也明显异于常人。事到如今,诸葛松也不可能放着自己麾下这唯一的勇将去送死,只好也翻身上马,命令手下的士兵跟他冲杀出去。

    虽然还都饿着肚子,不过诸葛松这些部下毕竟是他从武陵城中上万守军里精挑细选出来的。眼看着蛮兵大乱,一个个都慌不择路的溃逃,他们当然也都士气大振,热血沸腾的随诸葛松杀出。

    蛮兵哪里想到撤退的路上还会有伏兵,顿时更加是乱上加乱。而诸葛松则有些没出息的在纵马前冲一小段后便有意放慢了马速,毕竟上阵杀敌的事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他可不想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不明不白的就被一个惊慌逃窜的蛮兵取了脑袋。

    好在蛮兵溃败的很快,而诸葛松也一直都保持在队伍中央,另一边汉寿城也是城门大开,上百名的士兵在一名小将校的带领下从城中杀出,更加速了这场战斗的进程。

    这时的诸葛松开始关心起郑梁的安危来,郑梁一冲过去就认准了沙摩柯交起手来。虽说书上写沙摩柯在杀甘宁时甘宁是带病出战,可毕竟也不容小觑。诸葛松看了他与郑梁斗了一会儿才渐渐放下心来,那沙摩柯此时虽然在武艺上与郑梁相比并不落下风,可毕竟战场上的形势对他极为不利,所以说沙摩柯很大程度上是无心恋战,与郑梁的交手也是边打边逃的。

    沙摩柯那边边打边逃,郑梁尾随着他也是边打边追,这两人因为胯下有马,所以渐渐脱离了正激烈厮杀的城下主战场。突然间郑梁一枪刺去,也不知道沙摩柯是被郑梁缠斗得恼了还是想尽快的逃离,居然扔下了自己的武器一把将郑梁的枪头给抓住了!

    郑梁没想到沙摩柯居然会突然扔下武器,就在枪头被抓让他这一愣神的瞬间,沙摩柯已经大吼一声,将郑梁给连人带枪的拽下马来!

    按理说虽然比力气应该是沙摩柯更胜一筹,可郑梁也不至于如此不济,怎么也应该能和沙摩柯稍微僵持一下。也许就是因为郑梁毕竟还年轻,缺少临敌经验,突然被对方抓住枪头难免有一瞬间的错愕。而这一瞬间的错愕已足以让沙摩柯将他拽下马来。

    诸葛松看到这儿心中便是一紧,郑梁被拽下马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此时双方跨下的马都在奔跑,就算沙摩柯现在手中没有武器又急于想离开,郑梁这一下子摔下去也肯定会重伤。

    诸葛松张嘴要喊人快去那边将郑梁救回来,可嘴刚张开还没有发出声音,更加意外的事情便发生了。

    郑梁在被拽下马的一瞬间,居然借着沙摩柯这一拽之力,将自己保持着一个头在上的姿势,可这也仅仅能保证他不跌破脑袋,让诸葛松更想不到的是,郑梁居然还能在一瞬间将双腿奋力的向沙摩柯座下的战马踹去,而这一踹正狠狠的踹在马肚子的侧面上。

    只听得沙摩柯胯下的战马一声悲鸣,郑梁借着沙摩柯这一拽之力的急中生智,换来了一匹倒在地上的战马和两员同样都摔得不轻,一时之间难以站起的虎将。

    诸葛松急忙令手下的士兵不要再追杀那些蛮族的溃兵了,通通跟着自己去抓沙摩柯。骑着马的诸葛松和另外几名骑兵很快便先到达了这起“交通事故”的现场。

    虽然这起“交通事故”是人为的,可诸葛松一点都没有想惩罚身为肇事者的郑梁的想法,郑梁这次可算又立了大功。有急着去抢功的士兵被沙摩柯半坐着起身子一挥臂便打出去老远,但诸葛松一点都不担心,看沙摩柯的样子这下子摔得是没有半个时辰都站不起来了。他虽然算是先算计了郑梁,可郑梁和他相比好歹算是有个要摔到地上的心里准备,而沙摩柯可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纵是皮糙肉厚,可也着实摔个不轻。

    诸葛松冷笑一声,命令手下的士兵先慢慢的靠近,先用枪戟把沙摩柯逼住,再过去人捆他。和沙娜被捆住时的玲珑曲线相比,沙摩柯被捆住时的样子,则就像个又粗又胖的大棕熊一样了。

    这诸葛松还不放心,又让士兵多捆了几根上去,沙摩柯不满的怒吼道:“捆得太紧了!松一点好不好!”诸葛松想起了曹操捆吕布时的话,便现学现卖道:“缚虎安能不紧!”说完也不再管沙摩柯的大喊大叫,带人去接受谢贤那老头的迎接了。

    谢贤这老头这次见到诸葛松居然离老远的便一躬到地,诸葛松没想到他的转变居然会这么快,之前的一腔怨气和准备好的讥讽话此时也都被生生的憋了回去,变成了无可奈何。毕竟对诸葛松鞠躬施礼的是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他也只好连忙走过去将谢贤扶起来,算是了事。

    被扶起来的谢贤一脸的愧意,他对诸葛松说道:“大人能不计前嫌,率军来救,大有古时蔺相如对廉颇之风,老朽愧不能言,任凭大人治罪!”说完便要跪下。

    他这么说诸葛松才知道谢贤为何态度转变得这么快,有时候特别有个性的人,一旦点到了他所重视的点上,他便会立刻站到你在一边。这谢贤因为误会诸葛松弃全郡百姓于不顾,才敢无视他太守的身份而拒绝其入城,此时诸葛松不计前嫌率军回救,虽然因为谢贤之前超强的守城能力而只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可在只看态度不看效果的谢贤那里,居然也足以让他对诸葛松敬服了。

    摸透了其中原因的诸葛松连忙扶住他不让他跪下,嘴上也为自己撑面子顺着谢贤的心思笑着说道:“其实你也是误会我了,我离开郡城本也是诱敌之计,打算以我为饵让蛮兵分散各个击破。因为听闻汉寿县被围,这才带着这充当诱饵的部队回来与数倍于我的敌人交战,没想到谢县令守城有道,早知道我便不回来多事了。”

    我这不回来多事的话中有许多玩笑的成分,谢贤和身边的众人哪里会听不出来。众人一起大笑,再加上毕竟刚打了大胜仗,之前的过节便算是过去了。

    诸葛松手下的弟兄们都跟他进了县衙,别人诸葛松不放心,可郑梁也摔的不行,短时间内也不能骑马了,便让马谡带上一个百人队去将晴儿和留下护卫她的江小鱼他们给接进城来。

    马谡领命去了,这次大胜虽然过程有些出人意料,但总体上还是有他很大的功劳,看着他那一脸兴奋的样子,诸葛松心中暗笑:“看来不管是再聪明的家伙在功名利禄面前都是会动心的啊!”

    本来谢贤的意思是要诸葛松和他去后衙休息,不过沙摩柯和他那些没跑掉做了俘虏的数百名手下还现在还没有发落,诸葛松便和谢贤去了正衙大堂。

    上次诸葛松放了沙娜回去,没想到蛮王居然会不讲信用大举入侵,诸葛松有心在大堂之上好好折折沙摩柯的威风,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便排了数十名精壮的士兵在大堂两侧,而县中原有的衙役则一个不用。

    诸葛松端坐在大堂之上,谢贤则恭敬的站在他的右手边,活像一个师爷。诸葛松心中暗暗好笑,想起自己初到汉寿城下的尴尬事,待到沙摩柯被两个精壮士兵架到堂下按着跪了下去,诸葛松看他因为受伤的下半身着地而疼的一咧嘴,便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

第二十九章 退兵便放人。() 
这是诸葛松第一次在大堂之上享受审问犯人的感觉。虽然堂下的犯人和一般意义的犯人不太一样,不过这种坐大堂的感觉还是让他觉得很*。

    当然有舒服的就会有不舒服的,现在在堂下被捆得像个粽子一样的沙摩柯就十分不舒服。他就像一头受伤的野兽一样,在拇指粗的麻绳下愤怒又无力的嘶吼。

    沙摩柯见到诸葛松笑便更愤怒了,他恶狠狠的冲诸葛松喊道:“笑什么笑!再笑我就把你撕成碎片!”

    他这个样子实在是太凶恶了,纵使诸葛松明知道他已经毫无挣脱的能力可还是有点畏惧。他觉得我该对沙摩柯采取点措施了,毕竟现在战胜的一方是他,哪里容得这个败军之将这么放肆。

    诸葛松笑呵呵的对沙摩柯说道:“看来你现在烧的有点高,还没明白你现在的处境,来人啊!给我去提一桶凉水过来!要井里现打出来的那种!”

    堂下的一名士兵应声而去,不大一会儿便提了一木桶凉水过来,诸葛松见此说道:“快给沙将军去去火,从上往下,给他直接倒下去!”

    沙摩柯瞬间变成了个落汤鸡,看他一身的狼狈样,却撑硬汉叫什么:“痛快!痛快!再给老子来一桶!”夏天的井水是拔凉拔凉的,纵使现在温度颇高,可被一下子从头浇到脚也不是那么好受的。

    于是诸葛松接下来的话明显就叫沙摩柯没那么“兴奋”了,诸葛松笑咪咪的对他说:“来一桶怎么够?来人啊!再给沙将军提十桶水过来去去火!”

    堂下便又下去十名士兵,待到十桶水提来,诸葛松叫他们先将水摆在沙摩柯的身后,沙摩柯也不叫嚣了,只是瞪着眼睛气鼓鼓的看着堂上的诸葛松。

    现在刘备一方面要北拒曹操,一方面因为占领荆州的事和孙权又闹的很僵,诸葛松现在实在也不想为他再惹蛮族这么一个大敌。不过上次他放了沙娜,蛮族却并没有罢休,不管沙娜是不是真的想履行诺言却没有管用,诸葛松也不太敢保证这次再放了沙摩柯,沙摩柯愿意停战也能停战得了。

    于是诸葛松问沙摩柯道:“要是我这次放你回去,你能保证你们蛮族永远不进攻我武陵郡,与我们和平相处么?”

    沙摩柯虽然蛮勇,但并不代表他是傻子。一听说诸葛松能放他回去,立刻就收起了之前那副万分凶狠的样子,开始连忙冲诸葛松点头:“好,只要你肯放我回去,我便回去尽力说服父王退兵!”

    只是他不傻诸葛松就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