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他不傻诸葛松就更不傻了,沙摩柯虽然答应的痛快,话也说的好听,可这尽力二字所存在的变数就太多了。诸葛松相信沙娜那姑娘也是说话算数的,她也许也尽力说服蛮王不要攻打自己,但事实呢?事实就是蛮王亲率了十万蛮兵直奔诸葛松的郡城而来将他吓得“弃城而逃”,只能从游击战上下工夫。

    本来诸葛松之前所有的计划都是想靠野外的一两场伏击战扭转局面将蛮兵打退,没想到郑梁的急中生智让他直接将五溪蛮族未来的首领给抓了起来。诸葛松觉得沙摩柯在蛮王心中的分量应该比沙娜要重一些,所以便再起了尽快消弭战争的念头。

    不过他也知道仅仅依靠现在放了沙摩柯肯定是避免不了这次战争了,他现在需要一个好的使者去蛮王那里谈判,诸葛松要得到蛮王确切的退兵保证,才能放了沙摩柯。

    可这个人是谁呢?诸葛松边想着,边将目光看向马谡。他看着马谡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从历史上看马谡虽然当个参谋算是不错,可也从来没有在外交方面展示出才华,再加上他现在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万一去蛮王那里上来就拉硬,被蛮王给砍了,自己可就损失太大了。

    就在这时诸葛松右手边响起了一个声音:“大人,我觉得不能轻易的放他回去,万一他回去之后不能让蛮王退兵,我们可就丧失了一个绝好的筹码了。”

    诸葛松向右看去,发出这声音的正是谢贤。他便心中一动,顺势问他:“那依谢县令之见又该当如何呢?”

    谢贤答道:“依属下之见,我方应该派出一人前往蛮王大营,向其陈述厉害了,促使蛮王亲自做出退兵的保证,再放掉沙摩柯也不迟!”

    谢贤的说法可以说是正合诸葛松的心意,诸葛松也猜出谢贤可能要毛遂自荐当这个使者,可这份差事实在是凶险的很,他有些不明白谢贤为何要这么积极,看他一把年纪的样子也不像是个贪功之人,否则以他在守城时所表现出的才能,也不会这把年纪才当上一个县令。

    诸葛松假意问道:“那依你之见谁做这个使者为好呢?”

    谢贤答道:“依属下之见,大人千金之体自是不能前往,满城之中能胜此任者,也只有老朽了!”

    诸葛松心中暗喜,虽然他也不知道谢贤做为使者前去是否一定能说动蛮王退兵,可眼下谢贤也确实是自己能想到的最佳人选了。正当他准备和谢贤客套几句说一些此去危险要多加小心之类的话,就让他启程时,却听得“哼!”的一声,马谡居然一下子便从堂下旁听的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诸葛松面前拱手道:“大人,谡虽不才,这深入敌营退敌之事也能胜任,恳请大人让我前去!”说完还有些不满的看了谢贤一眼。

    诸葛松没想到谢贤的那一句“满城之中能胜此任者,也只有老朽了!”居然把马谡给刺激到了,只是他现在身边智囊缺失,马谡也算得上是自己的一条臂膀了,蛮王是否退兵还不能预见,此时的诸葛松是万不能失去马谡的。于是他只好安抚马谡道:“幼常前去也定能功成,可我现在身边需要你的事情还有甚多,此次还是劳烦谢县令一趟吧!”

    “谢大人!”谢贤恭敬的领命走了,自始至终并没有看马谡一眼,想是怕马谡更加冲动,对此诸葛松也是暗暗点头,满意他的稳重,对他此行的成功,便又多了一份信心。

    马谡虽然还有些执气,不过诸葛松既然决定了他也只能退到一旁。就这样,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沙摩柯被押进了县衙大牢的一个单独的牢房,除了原有负责大牢的牢房外,诸葛松又特派了手下一个十人队专门看管。

    一晃儿诸葛松在汉寿城中等了两日,谢贤才带回了蛮王退兵的好消息,谢贤回来对诸葛松说,蛮王已经答应了己方提出的退兵条件,现今已经从郡城下退兵百里,只要诸葛松这边放了沙摩柯,他们便会回到他们的聚居地去。

    诸葛松听了大喜,心想这么大的一次危机居然能以这种流血甚少的方式解决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没想到谢贤这老头趁他高兴居然有些怯懦的对诸葛松说,除了以上这些,他还替诸葛松私自答应了蛮王一个条件。诸葛松因为此时心情大好,以为蛮人要他出一些钱做补偿,便满不在乎的让他快说,就想顺便应了。可是谢贤对诸葛松说了他答应的条件后,诸葛松却愣在了那里半天,又犯起愁来。

第三十章 四郡征兵令。() 
原来蛮王的另一个条件便是因为他女儿在诸葛松屋里住了一夜无论如何名声都毁了,虽然当不成诸葛松的正室,但现在哪怕侧室也可以了,否则便是蛮族战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抓到诸葛松讨回这个说法。

    诸葛松没想到自己当初对沙娜的那个恶作剧居然最终还是害了自己,虽然能娶沙娜对诸葛松来说也不亏什么,毕竟沙娜不仅长得十分好看,那一身少数民族女将特有的英气也带着一种大家闺秀所没有的别样感觉。可诸葛松毕竟才新婚不久,这么快的要再娶一个,也不知道晴儿是否能受得了。

    诸葛松不顾谢贤又一番的劝说攻势强令他下去,可谢贤就是不下去,反复和诸葛松说着什么以百姓为重的压人话,这在诸葛松看来简直就是一次丝毫不管他感受的道德绑架。最后诸葛松实在受不了便让人把谢贤硬拖了下去,告诉他让自己考虑一晚明天再给他答复。

    回到自己的住房见到晴儿后诸葛松便难免有些愧疚,几次想对她说可就是说出口。晴儿看出诸葛松满腹心事便不停的追问,待到诸葛松最后将事情和她说了,她却只是愣了片刻,便立刻换上笑颜对诸葛松说道:“夫君能让我做你的正室我便已经感激不尽了,你既然已做了一郡太守,便不止是我一人的了,为了主公,也为了全郡百姓,你就答应了吧!你放心,今后我会和她好好相处的!”

    诸葛松深深的为晴儿的话所感动,他觉得上天能赐给自己家这么一个温柔又识大体的妻子真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想到这儿,诸葛松不禁深情的对晴儿说:“晴儿,不管未来如何,你永远都是我最喜欢的女人!”

    诸葛松的深情让晴儿羞红了脸,他也趁势将晴儿抱上床,好好的缠绵了许久。

    第二天,诸葛松便命人将沙摩柯和其他被俘虏的蛮人都放出了城,让沙摩柯回去告诉他父王自己答应了娶沙娜的事,只是诸葛松刚刚新婚,这么快就再娶不太好,必须要蛮王再等上三个月,待到三个月满后便亲自前去蛮族的领地迎娶沙娜。

    这也是诸葛松现在唯一能为晴儿去做的了,他也希望这样能让自己的内心减少一点愧疚。沙摩柯听了诸葛松的话也算很高兴,蛮王最终也接受了诸葛松的这个条件,很快蛮兵全部退尽的消息便传到了汉寿。辞别谢贤后,诸葛松重返了郡城。巩志的脸上居然没有一点不满和不自然的神情,反而是大排宴宴,为诸葛松和郑梁等人庆功。

    宴会上巩志可以说是一直都在为诸葛松歌功颂德,听得诸葛松鸡皮疙瘩直往下掉。不过这次诸葛松成功的度过了危机,除了还是要娶蛮王的女儿外还算是一切顺利,所以也便开心的多喝了几杯,醉酒之下说了些什么话第二天醒了也便大多记不清了。

    就这样又过了半月有余,南郡传来刘备已回的消息,诸葛松料想周瑜很快就要赔了夫人再折兵了。果然不久,探马回报周瑜已在陆口进行了全军总动员,所部马步水军不下五万人,明显是要大动干戈的前兆。

    五万人的兵力和之前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相比虽然少了很多,可这五万人正是赤壁破曹的吴军精锐,况且一旦孙刘两军交战,在这荆州的地面上最先要决的便是水军,这对于水军多是荆州军旧部的刘备军来说可以说是个大大的劣势,要想战胜吴军估计刘备也要动员起全部的家底才能应付。

    果不出诸葛松所料,就在探马回报的第二天,从南郡来的信使便带来了刘备从各郡调兵的军令。

    其实刘备也应该知道现在荆南四郡的守兵都只是仅够自保的,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调兵可以说是充分的显示出了他对周瑜的畏惧。演义中把周瑜与诸葛亮的对决写的那么毫无悬念,那多是有衬托诸葛亮智慧的意图。

    可诸葛松现在所经历的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计谋也许真的可以影响胜负,但运用计谋的军事力量自然也是越雄厚越好。刘备要从武陵郡中抽调五千精兵去南郡听调,也就是说荆南四郡要有两万精兵汇聚到南郡附近,相应的,各城守军也都会下降到五千人左右,并且都是老弱残军,要是周瑜假意去夺南郡实际来取荆南,别的郡城尚且不说,与柴桑接壤的长沙郡可以说就是最危险的了。

    当然演义中周瑜试图用伐蜀的幌子来攻取南郡的行为在正史上也是有记载的,所以尽管诸葛松对荆南四郡的防务下降颇为担忧,可还是在与巩志商议后将自己的六百亲兵和其他四千五百名军士带去南郡听调。

    因为是出征,诸葛松便没想带晴儿,但晴儿一听说诸葛松要去南郡,许久不见夫人的她便求诸葛松将她也一同带去。诸葛松本来因为沙娜的事对晴儿心中有愧,所以这次便不假思索的便答应了她一同前往。

    诸葛松出兵之时节气已至初秋,天气虽然没有盛夏那么燥热,日头足的时候在马上穿着铠甲却也是汗流浃背。因为有五千军同行,诸葛松这次的排场可远远超过了之前那百余人去救桃源和五六百人试图诱敌的那两次。

    因为四郡之中,武陵郡距南郡最近,所以诸葛松到的也算是最早的。他没想到刘备居然会亲自出城迎接自己,惊得他连忙滚下马来上前施礼。

    刘备笑呵呵的的搀住了诸葛松,还用他的右手使劲的拍了两下他的右肩对他说道:“之前我还很是担忧你年龄尚幼便当上一郡太守会不会搞得一塌糊涂,没想到你不光能任用贤才,听取巩志的意见,在军事上还有才能,不仅两次杀退蛮兵,还擅用联合之道,娶了蛮王的女儿做妻子,我听说那沙娜可是个美女,今后不仅武陵郡无忧,你自己也算是艳福不浅啊!”

    诸葛松被逼无奈答应了蛮王娶他女儿的要求本就无可奈何,现在见刘备居然还被他说成是自己的才能,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当然诸葛松也不能否认能得到沙娜也真的算是他的一个艳福,只是他毕竟是从现代穿越而来,一夫一妻制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想的是若爱一个人就该是两人厮守,此时有了别人,心中还是觉得对不起晴儿,才有这般苦涩。

    不过诸葛松听刘备如此说,便也只能顺着他的话说道:“微臣为了主公,别说是蛮王的女儿长得不错,就算是她长得如猴子一般,我也只能娶了啊!”

    这话逗得刘备和他身旁的孔明大笑,刘备用手指轻点了一下诸葛松的脑袋对孔明说:“你看你这书童,伶牙俐齿的,得了便宜还如此卖乖!”

    孔明也不停的摇头,倒不是因为他觉得诸葛松不可救药,实在是被诸葛松逗得只能靠这个来舒缓他的情绪了。

    笑话说完,诸葛松便引军随刘备入城,进城后他命郑梁自引五千军马随向导官去早已规划好的军营屯扎,自己则随刘备入府,等待其他三郡的将领到达后一齐听候刘备差遣。

    诸葛松在刘备的府中安顿下来,晴儿也自去见黄月英不提。且说又过了两日,其他三郡的兵马才都全都到达。不过奇怪的是,孔明命这三郡的兵马都屯扎在了城外,也就是说四郡之中只有诸葛松的兵马进了城,孔明借口说是城中拥挤,兵营都已驻满。可现在南郡城原也只有三万军马,就算加上诸葛松的五千多人也只有三万五千人,偌大的南郡在曹操兵锋最盛的时候可是屯过十万大军作为赤壁后援的,诸葛松真的很难相信孔明所说的理由。

    他猜想孔明只让自己这五千人进城肯定是有他的打算,诸葛松既然猜不出,也就懒得去想,放着天才军师人称卧龙的高人在城中运筹帷幄,再接下来诸葛松只需要听令行事,打败周瑜也就肯定指日可待了。

    五日后,细作回报周瑜即将于第二天从陆口起兵,开往荆州而来,可在当晚的军事会议上,关于如何应对的问题,刘备居然少有的和诸葛亮产生了争执。

    。。。。。。。。。。。。。。。。。。。。。。。。。。。。。。。。。。。。。。。。。。。。

第三十一章 先礼还是先兵。() 
刘备和诸葛亮的争执说到底还是在先礼还是先兵上。

    之前刘备携孙尚香回荆州的时候,孔明事先在黄州地界安排了关羽、黄忠和魏延埋伏兵马,杀了周瑜一个措手不及不说,还让下面的士兵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金疮崩裂,倒在床上不省人事。

    这次周瑜假借替刘备伐蜀之名尽起五万精锐吴兵,大小战船不计其数,按照诸葛亮提供给刘备的计划,是先假装不知,却是要先礼后兵,一方面要堵截周瑜入川的通道,一方面却只是在安排好伏兵和各城严加守御的基础上,不先撕破脸皮,要待周瑜动手后再动手。

    而刘备想的却是荆州兵虽然新近招了不少新兵和接收了一些刘表旧部,但多都没有经过几次操练。曹操北归时又带走了荆州大部分的军械粮草,导致刘备军中军械也还缺少很多,很多新兵入伍甚至连杆枪都没领到,只能先去帮助做不需要军械的后勤工作,要是赶上练兵就只好用木棒代替。

    刘备认为:自己既然已经从诸葛亮的话中知道周瑜这次是奔着自己来的,他虽然赞成先假装不知,但却坚持要先出其不意的重创东吴军,使其失去对自己的威胁能力后再要求东吴退兵。

    之前刘备在军事上对诸葛亮可以说是百依百顺的,这次之所以起争执,也是因为刘备实在太看重荆州这块根据地了,孔明的策略虽然在道义上站住了脚,可万一周瑜真的不顾一切突然对南郡进行强攻,就算勉强守住,可能也要损失巨大了。

    不过在孔明却说:“虽然周瑜此番是为了夺荆州而来,但此时双方毕竟是联盟关系,先兵虽然保险,可周瑜这次打的可是帮助我们攻取西川的旗号,要是我们先动手,不管胜败,都要落得个背盟的差名声,这对我们太不利了。

    纵使这样,刘备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他又问了他现在很是看重的马良的意见。马良想了想,还是对刘备说:“军师所言还是有道理的,主公宽心,就算我们不先动手,以军师的安排也定是万无一失。”

    于是先礼后兵的方针终于定了下来,孔明开始分派各路军马,关羽、张飞、黄忠、魏延等各有调遣分派于陆上,令赵云领军一万总守南郡,又命刘封关平二人在巴丘上游截住通往蜀地的水路。待到诸将各自下去准备,接下来便是安排荆南四郡四路人马的任务了。

    这四郡人马每路五千人马,都是四郡中相对精锐的士兵,合计人马达到了两万。领兵前来的各郡负责将领中除诸葛松外,分别是零陵郡的陈到,桂阳郡的陈震,还有长沙郡的糜芳,其余偏将都在堂外等候。

    孔明之前安排的那些将领可以说已经足够确保荆州的安全,阻止吴军的也不算太难,诸葛松不知道他还要这两万人马有何用处。堂下的诸人都猜不出孔明军师接下来的调派将如何进行,不料孔明此时却开始沉思起来,堂内一时静悄悄的。

    过了好一会儿,孔明才叹了口气问糜芳道:“糜芳,你来之前长沙东部的群山丛林中吴军所立营寨内吴兵数量如何?”

    糜芳没想到孔明会突然问他这个,一愣之后,便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自从我军占领长沙郡后不久,吴军便开始在山林之中广设营寨,短短数月,距长沙郡百里的吴军控制地边缘大寨已达七八座之多,再往深处探马无法探及,估计数量也不会少。不过据探马回报,处于边界外不远处的这七八座大寨内好像每座营寨里也只有百名士兵,七八座营寨加起来应该也不会超过千人,不知军师问此何意?”

    诸葛松一听孔明问长沙便是心中一动,可也只是隐约猜出点什么,不敢确定。只看孔明轻摇着羽扇笑着说道:“诸位觉得周公瑾这个人的智谋才学如何?”

    周瑜能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大军肯定可以称得上是个智慧超群的人了,可孔明这么一问,堂下的诸将居然无人应答。诸葛松觉得他们可能是认为如果说周瑜无能显得是在诽谤,但要当着孔明的面说周瑜厉害也不是那么好说出口的。

    诸葛松心想:“你们都怕我不怕,反正我自己家先生的马屁不拍白不拍。”想到这儿他便出列走到堂下中央对刘备和孔明拱手道:”依松儿觉得,周瑜的智谋才学自然很厉害,不过再厉害也比不过我家先生!”

    孔明听了诸葛松的话自是面露笑意不置可否,倒是刘备笑着对孔明说道:“孔明你看,其他将领都低头不语,关键时刻还是你自己的书童捧你吧!不过松儿这话说得也对,在军师面前,那周瑜自是无计可施。”

    孔明听了刘备的话才笑着冲诸葛松摆了摆手,说道:“论智谋周瑜自是不弱于我,可是他太想得荆州了,松儿这点你也要记住,一个人越是急着想得到一个东西,他所暴露的弱点也就越多。”

    诸葛松下意识的想到刘备死后,蜀国大将凋零,孔明六出祁山想取长安,却总是无功而返,此时的孔明却是这么的踌躇满志,不仅下意识的叹息了一声。

    好在孔明此时并没有注意他,而是面色一正的开始讲道:“吴军在长沙通往柴桑的山林茂密处设了那么多的营寨,肯定不单单是为了监视我军用的。这假途灭虢的计策虽然巧妙,却是漏洞百出,我想以周瑜的智谋不会仅仅想靠这一个计策赢过我,亮认定他必定有两手准备。”说罢便站起身来走到身后悬挂着地图的墙壁旁边用鹅毛扇指引吴军的进军路线边说道:“周公瑾这次尽起五万大军,肯定是在盘算着能骗得了我们夺取荆州自好,要是万一不能,他也必定想着用奇兵攻取长沙以免****无功!”

    诸葛松听到这里才明白了孔明问糜芳话的用意,堂下的诸将听了孔明的这番言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