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松这五百士兵虽然精锐,但在沙摩柯的中军中却无异******中的一叶小舟,周围都是沙摩柯的亲信部将,诸葛松要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其出丑,沙摩柯一怒之下把他杀了喝酒诸葛松可是没处喊冤去!”

    想到这儿诸葛松便迂回着用另一种方法对沙摩柯说道:“大王,自古美人爱英雄,您的妹妹如此了得,一般的方法怎能让她倾心?本来我的身材就不如你族中勇士那般高大,沙娜也因此轻视于我,要是我这次只凭五百人就能杀退三千吴军,方能显示我的不凡,让沙娜倾心于我。有大王在后面给我压阵,就算到时候有个万一,也只不过是我出点丑,到时候大王再亲自出马如何?”

    沙摩柯听诸葛松用这个理由便大笑起来,欣然应允,约束住部队不再前进,只是按照诸葛松的建议向四个方向放出警戒哨,以免有隐藏的吴军在附近。

    诸葛松带着五百亲兵穿过蛮兵的中军继续向前前进,很快便看到了汉寿城和已占据了有利地势的吴军营寨。沙娜所带的前军也有三千人,一见到诸葛松便迫不及待的说道:“你怎么才来?再不出现我可要直接杀进吴军的营寨砍下潘璋的脑袋了!”

    诸葛松笑着安抚她道:“公主别忙,只看我的便是。”说完便带着五百亲兵向吴寨逼近。留下沙娜在后面为自己助威。

    吴军见诸葛松带人逼近,虽然只有五百人,因后面有沙娜和蛮王大兵压阵,还是紧闭着营寨,一个个张弓搭箭,只待诸葛松再靠近些,便要乱箭齐发。

    当初吕布在辕门射戟救刘备,射程达到了一百五十步,依然一箭射中小戟。潘璋肯定没这个能耐,不过要是吴军小兵乱箭齐发不考虑精度的话,诸葛松估计一百五十步也算是极限射程了,便在离吴寨约两百步的地方命士兵停了下来。

    诸葛松现在也认不出哪个是潘璋,不过寻思站在寨门处潘字将旗下指挥的那个四十来岁的吴将看样子必是潘璋无疑,便下了马,从背上摘下自己早准备好的长弓,只从箭袋中取了一只箭,独自向吴寨走去。

    身后齐刷刷的响起了:“将军小心!”的呼喊声,诸葛松向后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都不要动,又向前走了三十步。

    吴军见诸葛松独自走来,一个个都是惊疑不定。待到诸葛松站定,冲吴寨喊道:“哪个是潘璋潘将军?”果然和诸葛松之前认定的那人不差,潘璋朗声答道:“我便是!你就是武陵太守诸葛松吧!”

    诸葛松知道他定是在围城的时候认识的自己,亦或是早在当初自己随孔明去江东联吴破曹的时候因为在吴地住了好一阵子,吴军将领虽多,自己又多在孔明身边所以难认识几个,可他在江东却是个新面孔,吴军将领知道他是谁实在是太简单了。

    想到这儿,诸葛松便很嚣张的对潘璋回道:“错!在下是平西将军,领武陵太守诸葛松!你又官居何职?”一副很瞧不起潘璋的样子。

    潘璋显然被诸葛松的态度给激怒了。潘璋现在在吴中的军职肯定没诸葛松高,此时别说是潘璋了,吕蒙虽然在周瑜死后已隐隐是吴军中仅次于鲁肃之外的第二号人物,但因为赤壁之战后还没什么新的功劳,孙权封吕蒙的职位也完全无法与诸葛松的平西将军相比。

    只见潘璋怒道:“你一个黄口小儿,凭着背盟算计刘璋,才侥幸获得高位,居然敢如此猖狂!”

    诸葛松故意气他,对他说道:“平西将军自然有平西将军的道理,像你这样的小人物,就算到死也不可能到我这个位置。不服的话你便出来与我一战!”诸葛松用手指指了指身后的五百亲兵,十分傲气的对潘璋说:“就我身后这五百精锐,不用蛮兵帮忙,让你三千人尽出,要是打不过你,我以后见到你便后撤三十里!”

    潘璋被诸葛松气得涨红了满脸,抽出剑来便要下令打开寨门。这时候他身旁的两个副将却都死死的拦住他,小声的对他说些什么。潘璋挣脱他们,抬着剑指着诸葛松叫道:“现在全天下谁不知道你最不讲信用?你有两万蛮兵在后面,却骗我出去和你打,我没那么傻!有本事你来打我!我就三千人,就算有蛮兵助阵,一个月你也打进不来!”

    诸葛松见潘璋被自己气得不行,心中暗爽。其实他特不是真的对自己这五百亲兵这么有信心,诸葛松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最后探探潘璋的底,要是潘璋一时气愤杀出来了,多半说明他真的是个三炮,就凭三千人在这里还敢不紧不慢的在自己的地盘上打汉寿。可要是潘璋死活不肯出来,又没有丝毫撤军逃跑的意思,那就更加肯定了诸葛松之前对吕蒙的推测,那么他接下来的行动也便顺理成章了。

    之前诸葛松在南郡的时候,曾和张飞、赵云他们一起练军。赵云在七星坛下将孔明和诸葛松接走,又一箭射断吴军船帆的手段端的让诸葛松崇拜不已。为此诸葛松曾专门找赵云求教如何练成这一手惊世骇俗的绝技。

    赵云告诉诸葛松,他之所以有今天的能力,也是在河北时拜师苦练过的。要想有一手高超的箭术,超强的臂力,良好的心态都很重要,射箭最讲究专注度和自信心,要是箭还没射出去就担心射不中,那这只箭十有**都是射不中的,比如他那次射中吴军船帆,之前的苦练自不必说,要是射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一箭射不中,就会被吴军耻笑,之前累积下来的声名就会不保,那肯定是射不中船帆的。

    赵云当时看了看诸葛松的手臂,很实在的告诉诸葛松他的条件很一般,要想成为神箭手,就要加倍的苦练。不光臂力要练,专注度和自信心也需要长时间的射箭练习来提高。专注度是一种感觉,自信心则是靠越射越准来累积的,如果平时就百发百中,那到了实战,也便会有必中的信心,实战里中了,这种信心也会越来越强,自然会越来越准。

    诸葛松明白这就是一种艰辛付出和良性循环的问题,也很刻苦的练过一阵子。无奈自身素质较差,开始虽然对姿势之类的学的很快,但精度和远度就像一对吵架夫妻,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将它们给协调起来。后来刘备起兵入川,练箭的事也便作罢。

    此时诸葛松将一张自己早已写满字的白纸缠在箭身,又掏出一截小细绳将白纸捆住后才将这箭搭在弓上,靠着之前练下的基本功,边往前走边对潘璋喝道:“之前吕奉先一百五十步外辕门射戟,如今我也射上一箭!”

    莫名的,两军士兵都鸦雀无声,似乎都对诸葛松的狂言不知如何是好。

    待到急走了二十步,来到距吴军寨前大约一百五十步的位置上,诸葛松才站定身形,张弓瞄准吴军寨门左侧的那根有大腿粗的木柱,将专注力集中到极限,觉得差不多了,便松开了手。

    那箭飞快的向吴军的寨门飞去,可箭飞一半,诸葛松就暗道不好,箭飞行的轨迹很明显的歪了很多,本想射寨门左侧木柱的箭明显的向右偏了。诸葛松心想这下丑可出大了,人家吕奉先一百五十步一箭射中小戟,他可到好,一箭连大腿粗的木柱子都没射中!

    然而,这箭却越偏越多,越偏越离谱,竟然直直的偏向潘璋身边的一名副将,那副将可能因为之前看到诸葛松往箭上缠纸,也以为他要射木柱,猝不及防,只能本能的一低头,居然一下子被射中了帽盔红缨。

    诸葛松表情僵硬,暗叫惭愧。身后响起了震天的叫好声,就连远处的蛮兵也是欢声雷动,吴兵则是尽皆骇然,面面相觑。

    事到如今,诸葛松只好借势装一下能人,冲潘璋喝道:“初次相见,只射副将,算给你个面子,好好看我信中所写,不要自误!”说罢便转身往回走,再不管一脸潘璋那一脸难以置信的模样。

第六十四章 湘水为界。() 
那歪打正着的一箭为诸葛松赚足了威势,沙娜见到他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

    诸葛松心想:“你等着看吧!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呢!”

    诸葛松将五百亲兵带回到沙娜阵中,告诉她可以命人扎下营寨,等待吴兵撤军了。沙娜见了诸葛松之前那一手,这次虽然还是不太相信他说的话,却也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的反驳他。只是问诸葛松:“要等到什么时候?”

    诸葛松看了看太阳,很坦率的告诉她:“太阳落山之前。”

    此时在吴军营寨之内,吕蒙坐在主帅的位置上正看着诸葛松用箭射进吴寨的那封信,不久前射中一名吴军偏将的那支箭正横摆在他面前的书案上。

    良久,吕蒙才深深叹息一声道:“周大都督在世时,深以孔明为江东之患,总想借机除之,身边知公瑾能者,尚不以为然,度公瑾之能可以胜之,每每劝其以大局为重,勿损联盟,使为曹操所乘。诸葛松其人,只过自幼为孔明身边一随侍书童,常恃血气不顾安危,两战五溪蛮族,兵常不足敌十分之人。又守长沙,擅离职守连烧我军数处营寨,及至随刘备入川,更是兵行险着将刘璋困于葭萌关前,丝毫不顾若有差池,己方立可陷入绝地。”

    坐在偏座上的潘璋此时接道:“就是因为如此,将军才将大军隐藏于汉寿外围密林之中,命我只领三千军围住汉寿,为的就是引诸葛松出城野战,谁知敌军多时他总是敢出来冒险,此时武陵城中加蛮族援军数量十倍于我,他却如此谨慎,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吕蒙放下书信,将书案上的那只箭拿起来,边看边道:“原以为诸葛松不过一文弱书生,想当年吕布辕门射戟也只是听说未能亲眼得见,听你说他居然能一箭射中一百五十步外头盔上的红樱,并且两军将士均是亲眼得见,并且直接将我的计策写明嘲讽于我,这样的事情,要说居然发生在孔明的一个书童身上,实在非我江东之福啊!”

    “那——将军,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潘璋问道。

    “还能怎么办?既然计策已破,再待下去也没有丝毫意义。”吕蒙叹了口气:“等下我便先引大军去洞庭上船奔益阳援助大都督,你这三千人马断后,与我隔三十里距离,最后上船吧!”

    “可是,这信中对将军和我如此嘲讽,我们就这么撤了,卑职实在有些咽不下这口气啊!”虽然吕蒙主意已定,潘璋还是有些不甘心。

    “咽不下也得咽!”吕蒙有些没好气得说道:“你没看诸葛松在信中说了么,说我想诱他攻打你的营寨,并进而奢望拿下武陵北上夹击南郡的小心思都被他知道了,要是我再不撤退,他就这么和我耗着,不打也不退,心情不好便不让我们撤退的这么轻松了!”

    一时间大帐里鸦雀无声,帐中的众人都知道吕蒙此时的心情不是很好,便也无人再说什么,四散去准备撤军的事宜了。

    不到两个时辰,诸葛松便收到了吴军开始撤兵的消息,沙娜面对这种情况只能用目瞪口呆来形容,她问诸葛松到底在信中写了什么,诸葛松故作轻松的告诉她:“没什么啊?我只是将他们的军事计划写给了他们,他们一看没戏唱了,就只好灰溜溜的撤啦!”他是将这件事表现得很不值一提,却不知此时沙娜的内心正经历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军撤军后,诸葛松便也领兵回了武陵,当然回军前不忘将谢贤带回武陵,说是有要事相商,回到武陵后却只好吃好喝的供着他,只顾派人继续探听吴军的动向。

    果然在潘璋离开汉寿不久,从洞庭港方向便传来消息,吕蒙的军队开始大批的出现在洞庭,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吴军船只往益阳而去。得到援军的鲁肃开始对关羽进行反击,双方互有几场胜负后,兵力不足的关羽转入守势,紧把通往南郡的隘口,等待川军的增援。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刘备在蜀中的军事准备全部完成,命黄忠守葭萌关,张飞和庞统留守成都,自己亲率五万大军带着赵云、魏延等诸将出川口来援南郡。

    刘备军到益阳后不久,吴蜀两军便在益阳发生了一场正面大战,陆战偏弱的吴军败下阵来,退至陆口,用水军封锁了长江,与刘备军隔江相对。

    由于从川中来的援军全是陆军,荆州水军又新建不久,根本无法与吴军在水上交战,所以双方隔着长江陷入了对峙状态,刘备一方面无法进攻陆口,一方面又因为益阳吴军的牵制无法派大批军队通过长江到达武陵,先从陆路收复桂阳、零陵和长沙。

    213年(建安十八年)九月,韦康手下杨阜、姜叙等人合谋,将马超击破,占据冀城,并杀害马超全家。马超大怒,但又回不到冀城,于是袭击历城,杀死姜叙母亲。杨阜与宗弟七人来战马超,除自己深受重伤外,其余兄弟皆被马超杀死。马超无家可回,又听闻夏侯渊援军将至,只得投奔汉中张鲁。

    曹操趁刘备和孙权的大军都云集在荆州,命夏侯渊引军十万出长安,做为前部汇合杨阜、姜叙等人进攻汉中,自统大军三十万从许昌出发进抵宛城,打算经上庸诸郡从东面进攻汉中。

    张鲁一面紧急备战,一面发急信给刘备求援。蜀中此时虽说有张飞和庞统坐镇,但因为刘备带走了大部分军队来荆州对抗孙权,蜀中刚定不久,剩下的军队只够勉强维持蜀中稳定,根本无力出兵援救张鲁。

    就这样刘备被迫派使者过江与孙权议和,但曹操征伐汉中这件事此时却不只他刘备一个人知道,孙权知道后大喜,答复也变得很强硬,说议和可以,但必须将荆州全数交给东吴。刘备一想那还议什么和?有那他直接放弃荆州全军撤到蜀中算了,大发雷霆,不再提议和之事,却也进退不得。

    不议和,就无法救援张鲁,不救援张鲁就要丢掉汉中,进而蜀中这个刚好不容易得到的大本营就危险了。东吴也恰好抓住刘备这个心思,咬死说要拿回全部荆州。

    关羽提议让刘备先回军去救张鲁,由他率领荆州军死守南郡,维持现状,待刘备助张鲁击退曹操再来与吴军决战。刘备犹豫未决,孔明对此虽然表示反对,表示要亲去江东做一次说客,去说动孙权降低条件,但刘备死活不让,生怕东吴还念着当初周瑜的旧仇,孔明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十月,曹操大军到达上庸,在沔水上收拾船只,准备水路并进进攻汉中。而此时夏侯渊已经领兵到达阳平关下,马超出与战,夏侯渊单挑不过,依杨阜之计,以杨阜为诱饵诈败引诱马超追击远离阳平关数十里,再伏兵破之,马超大败,上万人只有他和弟弟马岱引数十骑突围逃回阳平关,至此只能坚守,被夏侯渊每日引军攻打甚急。再加上曹操的大军随时可能从东面进攻汉中,汉中一时人心惶惶。

    刘备为了稳住张鲁避免他因恐惧而投降,只能命守在葭萌关的黄忠出兵三千人前往汉中,虽然是杯水车薪,却也是已经尽他最大的能力了。

    如果刘备就这么和东吴僵持下去,汉中就必失无疑,到时候如果连带着蜀地被夺,不但刘备会垮,东吴也难以独存,可就这么让刘备放弃全部荆州给东吴,不光刘备在情感上过不去这个坎,帐下许多文臣武将也都是荆州人士,更是难以接受。

    幸好鲁肃也知道再这么下去对东吴也只是有害无利,他以抗曹大局出发,劝服了孙权,并独自来到刘备的军营,提出双方先以现在双方实际控制的地域为界,待刘备助张鲁击退曹操,并取得凉州后再将荆州其余的南郡和武陵郡交还。这个方案虽说比将荆州全部给东吴要好一些,可刘备在情感上还是不能接受,不免让孔明与鲁肃讨价还价。双方经过几轮的谈判,最终敲定以湘水为界,南郡加上湘水以西的武陵、零陵暂时归刘备,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郡归孙权,待刘备攻取凉州就要将荆州的其余三郡交给东吴。

    作为交换,刘备和孙权各自在约定书上签字之后,东吴也要将主力部队开往庐江,进攻寿春牵制曹操兵力,引其回援,为刘备在汉中一带对曹操作战减少压力,进而助其夺取凉州。这样因为东吴也出了力,将荆州全部交给东吴,刘备这边在情感上也能好受些。

    就这样,刘备和孙权很快就都在一式两份的文书上签了字画了押,东吴水军开始解除对长江的封锁,并将在零陵的军队退到桂阳,屯扎在陆口的主力部队也分批的开始向庐江开进,为进攻寿春做准备。而作为离零陵最近的武陵太守,刘备一方面也开始将军队逐批的调回蜀中,一方面命诸葛松先派军队去零陵接收,再将零陵移交给他之后派来的零陵太守。

第六十五章 终于能亲政了。() 
自东吴退兵之后,诸葛松和沙娜的婚事便又被沙摩柯反复提上日程,沙摩柯的两万大军虽没有翻脸,但迟迟赖在武陵城下不走就更加的说明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

    因为沙摩柯只要求他妹妹做诸葛松的侧室,并且又有这次率军来援的大人情,于情于理诸葛松都再也无法拒绝。通情达理的晴儿也劝诸葛松,要他以大局为重,说她不会在意。沙摩柯因此事还特地命人带笔给还在南郡的刘备写了书信,刘备不久就回信赞同,并命孔明亲修了一封书信给诸葛松,孔明在信中的言语之中也表达了他的赞同之意,说什么与五溪蛮族的联姻对稳定荆州有着巨大的作用,要诸葛松一定要服从。

    事已至此,诸葛松还有什么好说的,况且以沙娜的条件,虽说公主脾气多了点,但别说是侧室,就是正室配他都绰绰有余,于是诸葛松在经过了一番纠结之后,还是欣然领命了。

    当然在婚礼之前,诸葛松还是先亲自带兵从东吴那里接收了零陵,东吴也没客气,虽说将零陵郡还了回来,但府库都被他们给搬空了,只将之前投降的郝普和随他一起投降的零陵降兵都还给了诸葛松,诸葛松还要从武陵郡的财政上拨钱出来养活他们。

    郝普见到诸葛松满心的羞愧,直接就给诸葛松跪下了,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承认错误,说他不该中东吴的计投降东吴,接着又说一些什么当前的险恶形势,试图想让诸葛松替他在刘备那里求情。

    对他的处理刘备其实早就交代诸葛松了,说要杀了郝普的话和其一起投降的零陵军士难免都人心惶惶,但不处理郝普又不行,便免了郝普零陵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