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闻言大喜,就要站起来出帐相迎。可刚站起来一半,却又收敛了喜色,缓缓的坐了回去,沉思着自言自语道:“吕蒙与我交情一般,实在没有见我信后命运输队夜里也赶路的可能,况且夜里赶路行走不便不说,白天也不免要休息,也未必能走得更快一些。”边说边掐指计算着行程,却也大概和每天昼行夜休的速度相差不大,也算符合常理。但还是传令下去全营戒备,多点起火把,自己选百名精锐吴兵到寨门前相迎。

    其实诸葛松不是不知道若是夜间前去,肯定会增加陆逊的疑心。但他还是在率兵埋伏、用突然杀出的方式全歼了吴兵的运输队后意识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蛮兵因为总是翻山越岭,体态样貌上和吴兵有很大的不同。要是诸葛松现在手上有上千的荆州军也就罢了,换上吴军的衣服也许也能瞒过陆逊。但当这些蛮兵都换上吴军的衣甲后,诸葛松纵使远远的走开离他们足有五十步远,可还是皱了皱眉头。

    无奈之下,诸葛松便只好选择在离陆逊营寨二十里的时候等到深夜,再让随自己到夷道的几十骑纷纷下马,混合一些临时硬拉来的壮丁,强凑上百人左右的汉人在前面一人打着一个火把,而后面跟着的上千押送着攻城器械的蛮兵则每十人只有一人打着火把勉强够看路的光亮所用,至于最后面跟着的八千蛮兵,则都只能摸着黑,好在大路比较平坦,并且运输队本身也行得十分缓慢,这才没有被拉开距离。

    待到得吴寨前不足百步,先前被诸葛松擒获的陆逊信使在后腰被匕首顶住的威胁和诸葛松事后重赏的许诺下,不得不高声与陆逊进行应答。

    陆逊在火光之下见那信使确实是自己派出的,又对去江陵见吕蒙时的一些事情说得符合常理,便不再怀疑,令人打开寨门。

    待到运输队已到门口,领队之人与陆逊相距已不到五步,见那人颇为年轻,但神情却很冷漠,以为是连夜赶路不满所至。想到来日还要用此人指挥士兵组装攻城器械,陆逊便主动向前两步轻施一礼笑着说道:“劳烦深夜赶路,这下明日我便可打下宜都,传信与吕将军复命了!”

    不料那人微微一笑却没有还礼,竟然答道:“何待明日,今夜在下就能请陆将军进宜都城内一观!”

    陆逊错愕的表情才刚刚形成,大脑还来不及思索对方所言何意,那人却已唰的一声抽出所携佩剑,大叫一声:“杀!”

    一时间“运输队”前排的上百士兵纷纷按照实现排练好的阵势拿着火把闪出空隙,而从这些黑暗空隙中出现的,是大量面露凶光的蛮族士兵!

    吴寨中此时是灯火通明的!吴寨中此时是灯火通明的!

    杀入吴寨中的蛮兵此时再无黑暗中难以视物的束缚,来时因黑暗小心翼翼的压抑在霎那间立刻被释放出来!

    刀光剑影,寨中的吴兵在突入其来的袭击下立刻乱作一团。而刚刚还抽剑发出命令的年轻将领,此时则笑着退进了身后的黑暗,指挥着后续的蛮兵向吴寨内的哪个方向增援。

    陆逊虽然也时常习武,不过相对他脑中那可以舞动乾坤的智谋,面对首当其冲的蛮兵和早已被冲得七零八落的手下,仅仅不到烧开一壶水的时间,他已经被那些蛮兵制服。

    这还是因为诸葛松事前早有明令,对吴军为首的将官只能活捉,才让陆逊好歹支撑了这么一段时间。

    看到陆逊已经就擒,上百名手持火把的汉族士兵立刻大喊:“主将已擒,投降免死!主将已擒,投降免死!”本已乱作一团的吴兵一听更无战意,纷纷投降,要不是诸葛松战前承诺给这些蛮兵的赏钱抓住俘虏比砍首级更高,这些蛮兵定是不会管什么是否放下武器乱砍一通的。

    待一切落定,战死的吴兵不过三百余人,其余尽皆成了俘虏。不久前还供陆逊看着火苗沉思的大帐,此时的主人已换了诸葛松。

    陆逊被押上来不肯跪下,坐在主位的诸葛松一脸得意,在别人看来他只不过擒住了东吴的一名没什么名声的将领而已,但对此时的诸葛松来说,他内心得到的满足感可是和擒住东吴的大督都一样的。

    打了大胜仗的沙摩柯坐在一旁同样喜形于色,先前他之所以在已知吕蒙夺取江陵的情况下同意带兵占领夷道,完全是因为之前诸葛松在其夺回王位时的出力和两人之间的姻亲关系,在思想上对能否打败吕蒙还是心存疑惑的。此时见诸葛松之前的计划一环套着一环,并且一出兵就先使陆逊的五千吴兵全军覆没,不禁信心大增,想继续跟诸葛松再打几仗,多得点诸葛松承诺的赏金。

    诸葛松见陆逊一脸死灰的样子,不知怎的反而有些不忍。想到自己归根到底还占到了“未卜先知”的便宜,这次击败陆逊怎么都不能算是一场公平的较量,便也收敛了笑容,与沙摩柯一起带人压着陆逊到宜都城下叫门,他可不想今夜就在这帐篷里睡了。

    宜都城中的沙娜早已被城外震天的喊杀声惊醒,只是记着诸葛松之前的嘱托,无论外面如何都一律严守城门。此时见城下叫门的是诸葛松和自己的亲哥哥,再加上这些天一直在城下叫战的陆逊正被捆得严实,终于不再有任何顾虑,打开城门,放诸葛松一行人进城。

    沙娜见到诸葛松后,因一切都在其所料之中而更添好感,只是碍于之前二人一直不睦,终是不肯先开口说话。倒是诸葛松因刚打了胜仗心情大好,多日来四处奔波所见都是男的,此时如此佳人在面前见证自己的胜利,虽然两人的关系一直都是有名无实,但一想到面前这英姿飒爽、俏丽无比的女将早是自己的小妾,自然的还没喝庆功酒,整个人都已经醉了。

    于是当晚虽然沙娜并没有同房睡的意思,只是给他安排了同院的另一间上房,面对沙摩柯的质疑,和强烈的要求下,见沙娜也没有之前那种坚决不许的神情,诸葛松终于厚着脸皮进了沙娜的房间,下人退下之后,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尴尬,只任凭桌上红烛在那里微微跳动着。

第九十一章 烛下美人() 
烛光下的沙娜此时虽与诸葛松同处一室,但之前因迎接城外已军所穿的甲胄依然还穿在身上。蛮族女子不比汉人,沙娜既然已经为诸葛松的料敌先机所折服,敢爱敢恨的性格还是让她先开了口,去打破两人之间不知如何进行下去的尴尬。

    当然,就算性格愿意主动,也并不代表沙娜就会直接对诸葛松说:“夫君,你愣着干嘛,还快过来!”之类的话。沙娜想了想,还是决定从两人容易搭上话的话题开始。

    只听沙娜说道:“如今既已生擒陆逊,吕蒙在江陵的兵力虽仍占优,但双方的形势已经不相上下,事已至此,你现在总可以对我说说当初你派我回武陵时,全盘的整个谋划了吧!”

    一听沙娜说起这个,诸葛松顿觉得室内的尴尬一扫而空。他略想了想,觉得现在和沙娜说了也没什么了,多一个人,也许还能为以后的战局开阔思路,便将自己长久以来的想法一起都说了出来。

    他对沙娜说道:“如今江陵已失,当初我如何料到东吴会来偷袭的事便没有必要再说了。那时我决定让你回武陵与晴儿交待守城事宜时,其实已料到吕蒙在袭取江陵后,必是先以击溃关羽为优先,若有余力,则会分兵来宜都意图封住川口,阻断蜀中来此的增援,一时半会儿顾不上过江去夺取武陵。只是武陵乃我经营数年的根本,妻子俱在,城中又无勇将,所以思来想去,才会劳你先回武陵一趟让城中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沙娜见诸葛松说的时候仿佛带着一丝歉意,想是因为自己多处奔波使他觉得亏欠。但既然现在内心已经认同成为这个男人的妾室,又想起在武陵时晴儿感动自己不已的话,便站起身来,走到诸葛松的身前,右手轻搭住诸葛松的肩尽量用温柔一些的语气说道:“从江陵到武陵,再跑到宜都来,前后忙碌虽然辛苦,但我已是你的妾室,凡事自然都应以你为主,你若因此反而对我生出过多歉意来,反而便是过多的疏远我,让我不高兴了!”

    诸葛松微微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这样的话居然会从之前总对自己露出傲慢神态的沙娜嘴中说出,以为沙娜是外冷内热,不自主的便伸手去拉沙娜的柔荑,嘴上说道:“没想到你居然会说出这番话来,真是,真是让我感动。”

    沙娜左手被诸葛松突然拉住,虽是蛮族女孩儿,也不禁有些耳根发热,慌乱间猛的一甩手,挣脱着跑回*边,又怕冷了诸葛松的心,便撒娇似的应道:“这可不是我想的,是,是在武陵时晴儿姐姐所说,我只不过觉得有理,便也拿来用罢了!”接着便把在武陵时晴儿接到锦囊后的所作所为对诸葛松复述了一遍。

    诸葛松听后深感欣慰,自觉已有了如此贤淑持重的娇妻还不算完,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战场上英气十足、战场下又愿意一心为他的美妾,实在是不枉他来到三国在群雄中翻云搅*上一回。

    虽然知道此时关羽在江陵坚城之下定会难以作为,退往麦城不过是时间问题,今后要想取得荆襄地区的完全胜利依然困难重重。但此时美人归心,长期不敢碰触的沙娜似乎已可在今夜真正成为自己的女人。这种强烈的诱惑感,让诸葛松决定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再浪费这美景良辰,大着胆向*边走去,双手放到沙娜的肩上,慢慢的向沙娜领口伸去,试图解下沙娜盔甲外的红色锦袍,动情的对沙娜说道:“娜娜,你可真美!”

    战场上杀敌无数的勇敢女将,此时却一下子闭上了眼睛,身体微微颤抖,双手去抓诸葛松的双手,试图想阻止让他停下来。却那么的无力,终是让诸葛松得偿所愿,进而等不及一层层去掉沙娜所有的防备,猛的将*前的帘子拉紧,将自己的美妾狠狠的压倒在自己身下,终是当上了沙娜名副其实的新郎。

    翌日,日上三竿,睡醒后的二人想起昨夜之事,都觉得如在梦中。诸葛松忍不住又伸出手去不老实,见到沙娜甘心承受,便又与其缠绵了一回。待到云开雾散,二人梳洗过后去用早膳,才发觉午饭都已经摆好,沙摩柯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紧挨着走过来的新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诸葛松被笑得很不好意思,倒是沙娜不以为然,豪爽的性格也使得诸葛松少了许多尴尬。

    用过午饭,三人便开始商讨接下来对东吴作战所采用的方法。诸葛松还未开口,探马突然来报关羽已退往麦城,因早在意料之中,诸葛松也没有慌乱,还是按照之前的想法将已制定的三套方案说出来供其他两人商讨。

    一是要派人去麦城联络关羽,共同起兵再在江陵城下汇合合力进攻江陵。诸葛松认为此时关羽的军力必已大幅下降,就算双方合兵,依然难以奈何江陵城内的吕蒙,沙摩柯与沙娜也皆同意。

    第二套方案便是守住宜都维持现状,一边送信给关羽让在麦城多四处派出斥候,若发现曹操有要出兵与东吴联合夹击麦城的样子,便立刻弃城奔宜都合兵一处,等待蜀中援兵到时再作打算。这个方案虽然较为稳妥,但以关羽的性格,若知宜都此时仍有一支军力,很很可能会强令诸葛松出兵与其会攻江陵,那就又演变成了第一套方案,形势依然可能走向恶化。

    沙摩柯兄妹通过之前多次的作战,已经深信诸葛松运筹帷幄的能力,听诸葛松说完前两种方案都不太好,知道诸葛松之所以先说出来,定是未避免一些无必要的讨论,也就均没有多焦急,都是静等着诸葛松说出第三套方案来。

    说到第三套方案,诸葛松命人拿来纸笔,将纸铺在刚刚用膳的黄木案子上,招呼两人过来,一边根据脑中对荆州地区地图的记忆,粗略的画出一个曹、刘、孙三方的态势图来,用笔杆指着麦城道:“麦城此时被曹操与吕蒙的大军夹在中间,论战略地位可以说不仅是无用,还是个累赘。关将军之所以不肯先尝试退往宜都,却直接进了麦城,必是在樊城大胜后对如今的情境万分不甘心。以他目前的心情,无论能获得多少援军,必是会毫不犹豫的立刻投入到夺回江陵的战争中被曹操、吕蒙消耗掉。如今在荆州地面上的我军,唯一还保留着对局势冷静判断的也就只要宜都归我指挥的这万余人马了。敌我力量悬殊,要想逆转乾坤,依我看,必要用关将军亲自做饵,我们才有机会重夺江陵了!”

    沙娜因已知道诸葛松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保住关羽所开展的,此时听诸葛松居然要用关羽做诱饵,不禁大吃一惊,在听了诸葛松的计划后不禁黯然道:“夫君,你这样做风险大且不提,就是最后成功,也定与关羽势同水火,难以再被他相容了。”

    倒是沙摩柯不以为意,本来他之所以愿意出兵,全是因为与诸葛松的个人情谊,只要最后能获胜,他的部族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就算关羽因为诸葛松这样的计划死了,他也完全都无所谓。故而表示赞同。

    诸葛松知道沙娜的担心很可能会成为现实,但就算最后关羽会恨他,那也得以取得胜利为前提。若是不胜,万事皆休,若是能胜,又有何求?所以他还是毅然的决定执行这个计划,沙娜见诸葛松心意已决,也就不再相劝,转而同沙摩柯一起助诸葛松推敲起计划的各个细节上了。

第九十二章 吕蒙争功() 
在江陵城已经稳守多日的吕蒙变得有些焦躁不安起来。如今关羽军士气低落只能退到麦城坚守待援,因为城小粮少的关系,探子回报麦城城内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士兵军队偷偷从城中逃出。

    这对吕蒙来说本是个好消息,但因曹操在围住襄阳后便不再进兵,孙权将亲起大军到这里攻伐关羽的消息今早却已送到了吕蒙的案前。

    不管吕蒙之前多么的稳守持重,他的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东吴夺下整个荆州,并且生擒如今华夏第一名将关羽!

    吕蒙闭着眼就可以想象到孙权到后会是怎样一个情景:一种可能是关羽见孙权势大再不犹豫,立刻就弃城逃往蜀地。另一种是关羽虽然没有逃脱,但功劳却是孙权的,和自己再没有任何关系!

    在吕蒙心中,生擒关羽的荣耀甚至超过了他此时袭取江陵的成功。关羽如今是华夏第一名将,那么如果他擒住了关羽,华夏第一名将的称呼便将属于他!

    他手中如今有三万大军,麦城城小,城中军士士气低落,加上连日的逃散,只要他亲率大军围城,围三阙一,他几乎能肯定不出五日,他便能破城,将那巨大的荣耀握在掌中。

    想到这儿,吕蒙激动的站了起来,几乎就要立刻传令集结大军准备出征。但他还是又缓缓的坐下了,出发前自信满满的陆逊此时依然没有传回攻取宜都的消息,想想他派出去的运输队此时应该已把攻城器械送到了陆逊军前。虽然现在刘备主力依然还在汉中,但宜都一日不在东吴手中,蜀中就存在有将领率军先行出援的变数,要是吕蒙此时贸然出兵围攻麦城,万一宜都那边出了意外,有蜀将击破陆逊顺势来取江陵,那吕蒙前期握在手中的优势就一下被逆转的干干静静了!

    不过要吕蒙就这么等着孙权兵到,毫无后顾之忧的去进攻麦城,吕蒙依然是万分不甘。

    就在吕蒙在那里长吁短叹、患得患失的时候,外面忽然来报,说陆逊派人回来报捷!喜的吕蒙连忙站了起来,见到来人依然是上次回来求取攻城器械的信使,自然没有怀疑之心,只是催那信使快把陆逊的报捷文书拿来。

    不料那信使却赔笑着拒绝了,对吕蒙说道:“对不起将军,陆将军怕我回来报喜时被关羽截获,所以只让我带了口信回来,并没有文书。”

    吕蒙心中起了疑惑,又坐下来仔细端详起这个信使,确是上次带着陆逊手书的那个信使无疑。不过还是出言试探道:“关羽如今已败退麦城,江陵周围已无敌踪,陆将军何以如此谨慎?”

    信使从容答道:“我家将军虽攻取宜都,仍期盼再立新功,故不停向麦城方向派遣哨探,知麦城城小,士气低落,以为关羽最终定会弃城西逃,现已在夷道通往宜都一线设下重重伏兵,故恐我落入西逃关羽之手,被搜出书信难以分辨,坏了大事,这才命只传口信叫将军安心即可。”

    吕蒙听信使如此说,虽是已经对西线安心,却又被陆逊的谋划惊得难以言语。吕蒙自思陆逊所谋合情合理,并且最重要的是,要是自己再在江陵城中患得患失,见孙权大军到来收复江陵无望的关羽,真很可能放弃麦城走夷道向蜀中退去,到时要让陆逊这个书生生擒关羽,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就真的是白为他人做嫁衣了!

    想到这儿,吕蒙主意已定,一面命人将信使带下好生招待,一面立刻命传令兵召集众将商议进兵麦城。

    因为东吴军中本就分直属孙权的柴桑派和从周瑜手中传到鲁肃的陆口派,吕蒙在众将面前自不敢说要和孙权争功劳,便把刚才信使对他说的陆逊所谋又讲了一遍。

    手下诸将这些天本就因吕蒙一直按兵不动心怀不满,早上听闻孙权要自统大军前来更是暗中埋怨吕蒙坐等本该到手的大功溜走。此时听现在就连只有五千人马的陆逊都要抢这不世之功,更是按捺不住,纷纷请令要去麦城生擒关羽。这个说只有一万兵,那说只需五千人的,价码越叫越低,好像此时的关羽只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只要谁能得令,谁就能马到成功一样。

    说得本就心动不已的吕蒙不再存有任何顾虑,豁然起身按下众将的请愿道:“本将军前些人只愿稳守江陵,皆因当时关羽军力尚存,又是一腔激愤的来夺江陵,为主公的大局才不欲与其硬拼。今关羽士气已衰,城小粮尽,陆将军又封住了夷道通往宜都一线,吾若仍畏缩城中不肯出战,主公到时,还有何面目可以相见?

    当下命朱然领五千军守江陵,博士仁依然统旧部守公安,自领大军两万五千人去攻麦城。大军围住麦城不久,又越想越不稳妥,令潘璋领五千人分兵两路埋伏在麦城通往夷道和上庸的途中,防止关羽向上庸走脱,或者向夷道突围让陆逊抢了功劳,这才一面连日攻城,一面派人往江东方面探听孙权距此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