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逆河山-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的小船太破了,甚至连顶棚的篷布都被大风扯断,就像是被撕裂只剩一半的天空,尽管他再怎么努力,也没有人朝那里走去。

    破旧的渔船,还有老者孱弱的身子,很难让人相信他,所以更多人宁愿多等一会,多花费一些银钱,也不愿意乘坐这样的破船。

    此时船上除了麻袍老者外,还有一名穿着缝补粗衣的小孩,手里抓着一只巴掌大小的乌龟在逗弄着,看起来不是客人,更像是老人的孙子。

    想了想,古继君朝着小船走去,屋蓬小船,或许比不得江舟画舫,但也有一番别样趣味,而且画舫之上多糜音,有时反倒会坏了心情,

    缘来原去,因为现在他想走了,恰巧船来了,所以他就走了。

    原来,或许就是缘来。

    踏上船板,古继君身子微微一晃,很快就平静下来,看了看下沉的船身,古继君呼了一口气,知道了为什么没有人上这条船。

    老人紧张看着古继君,生怕他像之前那些人一样,赶忙道:“小老儿摆渡六十余载,至今为止从未有过任何意外,趁着还能有些力气,为小孙子攒些学堂的银钱,以后每一次渡人,可能都是最后一次了。”

    说着,老人摸了摸小孩的脑袋,眼神里满是慈爱,像是他们这样祖孙依靠,互相取暖的可怜人,太多太多。

    顿了顿,老人继续道:“若是客人真的不愿,小人也不敢勉强,这就送客人上岸。”

    “老丈玩笑了,相逢即是有缘,既然已经上了船,自然就没有再下去的道理,只问老丈过江多少银钱。”

    老人看了眼古继君,眼中带过一丝感激,道:“不敢多要,半两纹银足矣。”

    从衣袖摸了摸,拿出两块碎银,约莫有着三两多点,古继君道:“老丈祖孙情深,剩下的,就带着孩子换身新衣,不然入了学堂总归会受人轻看。”

    老人面色激动,抓着古继君递来的银子手掌直颤,几次张了张嘴,却始终都没有说出什么话。

    站在船头,古继君平静道:“开船吧!”

    “走,这就走,这就走”

    老人熟练的撑起长蒿,湖面顿时掀起层层水波,小船平稳的朝着湖心驶去,的确如之前所说,船身很稳,没有丝毫晃动,就像是走在地面上一样。

    小孩依然在逗弄自己的乌龟,古继君看着笑了笑,坐在船头,脱去鞋袜,脚掌贴着水面,没有沾到一点江水,充沛的水元气拂面而来,一阵清凉。

    邻近江中,远处的巫山如梦似幻,像是笼罩在云雾之中,又像是用笔墨绘出来的画卷。

    “远处的山叫做巫山,巫山中有着许多美好的传说,没有人知道那些传说是真是假,但依然有人愿意相信在巫山深处,存在着一座神女峰,在那座神女峰中,住着一位真正的神女。”

    看着远方云雾笼罩的山峰,老人停下了手中的长蒿,眼神带着浓烈的向往,不知道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讲给古继君听。

    小孩眼眸眨巴几下,一直低着的下巴也抬了起来,出神看着朝远处的巫山看了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寻找一座山峰,那座山峰住着一位神女。

    古继君眼神朦胧,听着这不知从何时传起的美丽故事,看着远处变的清晰的巫山,突然想起一句诗,正合此情此景,恰如此时此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竹蒿划过水面粼粼如月,江中传过来低沉的歌声,云雾里巫山变的朦胧,似有一位神女提着花篮,游荡于山水峰林之间。

    顺着水面看去,一座座水中石桥映入眼帘,古继君有些疑惑,居然在湖心修了这么多石桥,而且彼此又不相通,还要乘舟才能过去,什么人这么无聊。

    “老丈,这些石桥是干嘛用的?”

    古继君疑惑问道,他实在看不出来,这些石桥是风景,还是用来过人的。

    停下手里的动作,老丈笑道:“这千子湖的故事传说,可不只有巫山神女峰,客人要是愿意听,老头子就为您说说。”

    沉了口气,老人道:“这些石桥,在千子湖有个美丽的名字,三生桥!”

    “最早是什么人修建的已经不知道了,不过一直都有传说,只要男子真心相爱一位女子,就来这千子湖为她修建一座三生桥,三生石桥落,缘份定三生,这也是三生桥名字的来历。”

    摇了摇头,老人叹道:“世间女子多痴恋,奈何男儿性薄情,女子愿意为爱痴情一生,可是又有几人愿意真心修一座桥,只为博红颜一笑。”

    “看来,老丈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禁江喽!”

    突然,一阵吵闹的锣鼓声从不远处传来,顺着声音看去,一艘巨大的画舫朝着这片石桥驶来,后面还跟着十余艘楼船,上面站满了吆喝的人影。

    下意识的,老丈把小船朝旁边划开。

    “怎么了?”古继君问道。

    老人仔细看了看,突然感慨:“也不知道哪家女儿如此有幸!”

    转过身看着古继君,老人道:“客人运气还真是不错,第一次来这千子湖,就能见到修建三生桥,已经有五年没有如此盛景了!”

    “这是要修三生桥?”

    古继君觉得挺有意思,刚刚说到三生桥的传说,转眼传说就变作现实,世间事总是这么巧合。

    “一座三生桥修成,需要经历三十三个日夜,取意三生情定,三世情缘,客人看来是走不了了,巫江两岸已经不通了!”

    想了想,古继君没有说话,有些风景错过了,日后再想见就未必能见了。

    见古继君有心留下,老人道:“修一座桥,情定三生,若得主人允许,客人可以将名字刻在三生桥上,一为见证两情长久,二来,据说会得到千子湖的祝福,红鸾星动。”

    见古继君一脸错愕,老人笑道:“三生桥建成之日,铁索连横舟,猜灯话问情,不知道多少才子佳人齐聚于此,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客人未尝不能遇到心仪人!”

    听老丈说完,古继君顿时明白他说的红鸾星动,原来是在这里。

    不过细细想来,三生桥的传说古来唯美,老丈他在千子湖渡人一生,见过的东西自然也多的许多,他说的事情未必不是事实。

    只是,红鸾星入命,古继君从来没有想过,他背负的东西太多,感情,或许只是奢侈,命里有时终须有,一切随心,能得否,全都看缘。

    既然不打算过巫江,知会老丈一声,随即调转船头,顺着来时方向原路返回。

    下了船,古继君按照老丈的指引朝着客栈走去,不渝多时,就已经走到地方。

    抬头一看,古继君微微一怔,“三世客栈”!

    老板也是有意思,取了这样一个名字,都是借了千子湖的传说,抬步走了进去。

    此时客栈的人并不多,古继君要了两间天字上房,预付定金后,伙计打了个哈欠,带着古继君上了三楼。

    打开窗户,正对着千子湖,就像是一块无暇的明珠嵌在玉壁上,风景如画。

    不一会,底下传来一阵喧闹,三生桥的事情传了过来,原本渡江的游客纷纷折返,朝着这家客栈涌了过来,一时间客栈楼下几乎要被挤爆。

    “别再挤了,老子都要怀孕了”

    幽幽的,楼下传来一句气急败坏的声音,古继君惊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五章 选功() 
顺着窗口看下去,不仅是一楼的大厅,就连外面都已经是人山人海,看来“三生桥”的美丽传说,真的是吸引了不少江湖浪子。

    突然,古继君面色一凝,一道特别的身影落进他眼里。

    有些人,哪怕站在空旷无人的广场上,也不会让人生出多少存在感;而有的人,即使隐藏在万千灯火之下,却也能让人一眼看出与众不同。

    那人一袭月白僧衣,像是因为洗的次数多了,已经有了浆白之色,头上戴着斗笠,看不清楚模样,手里持着一根竹杖,脚下芒鞋。

    古继君不自觉在脑海补了一幅画面,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像是这样的人,底下还有不少,但是在古继君眼里,却是所有人全部消失,只留他唯一。

    科武世界是有佛宗存在的,而且但凡是出家人,都不好惹,神秘的出身,强大的实力,即使当初的古家对上佛宗也得避让三分。

    古继君不知道神州世界是否有佛宗,只是当日酿酒道人说过一句话:“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按照古继君的理解,神州世界应当是有佛,道,儒三宗的,只是他对幽燕江湖知道的并不多,所以也就不知道那个僧人到底算不算出家人。

    不过潜意识的,还是让他多上了几分心思。

    那人身上有种莫名的出尘气息,哪怕只是惊鸿一瞥,古继君也能感受得到,白袍僧人绝非寻常。

    猛地,像是察觉到了古继君的眼神,白袍僧人朝着窗口看来,只有一扇打开的窗户,放了一盆盆栽,并没有任何人。

    僧人低眉,笑了笑,低着头继续走去,很快就已经消失了踪影。

    屋里,古继君心头狂跳,只是看了一眼就引起对方警觉,白袍僧人武学修为,绝对在他之上。

    古往今来,一直相传人有第六识感,能够知天命,预祸福,见阴阳,运天道,其实不过以讹传讹,哪里有那么玄乎。

    但是在武道修行,却是有“心血来潮”一说。

    传言武学修行至一定境界,可以察觉到冥冥中关乎自身的事情。

    就像是武道宗师,如果遭遇刺杀危险,阴谋算计,或许刺客还没有出手,就会预先生出各种警惕,察觉防备。

    这种能力,在武学上称做“蝉动”,取意于秋风未动蝉先觉,叶落无声地先知。

    古继君不知道白袍僧人是天生灵觉敏锐,还是后天“心血来潮”,如果是前者还好,如果是后者,那就恐怖了,那就意味着,白袍僧人极可能是一位武道宗师。

    想了想,古继君心道自己吓自己,幽燕七国所有武道宗师加起来都也屈指可数,那等人物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怎么可能如此随意就碰到一个。

    关上窗门,古继君坐在床头,五心朝天,闭目凝神。

    不一会,一道道无形的风劲从他身上散发出来,隐约间,可以看到漆黑的细线从他眉心生出,随后朝着身体四肢散开,最终又重归于气海丹田。

    他这是在运转鬼夜行的行功线路,吸收炼化天地间的暗能异元。

    鬼夜行乃是科武古家最强武学秘典,除了历代家主与大长老,其他族人根本没有修行的资格。

    哪怕是后辈出了资质通天的武学奇才,被传授的也不过是修改后的删减版,而如今关于修行鬼夜行的所有窍门秘密,全部都在古继君心里流淌。

    那日与医无常见面后,古继君对神州世界的武道修行更清晰了几分,也明白鬼夜行为何在前世古家有那么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科武世界元力修行,还是神州世界元气修行,都必须以后天返先天,而后引气凝真,脱胎无漏。

    可是鬼夜行从一开始,吸收的就是先天元力,在神州世界叫做先天元气,如此内力质量就无限趋近于先天真气,即使还有不如,但基础也已经高出其他武者太多。

    为何古家人生来就能避过后天修行,感知到只有先天武者才能够修行的先天元气,古继君思考了很久,觉得应该就是血脉禁忌的作用,这也是古家大长老致力研究血脉禁忌的原因。

    重生神州世界,六岁觉醒本源,成就暗元体质,虽然古继君不知道自己是几星体质,但是却能够感受到,本身与鬼夜行之间的神秘呼应。

    古继君前世所学颇杂,今世修行自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武功,所有武功中唯独与鬼夜行有心血相连的感觉,所以他主修的功法,自然选择鬼夜行。

    当然,鬼夜行只能让他内力真气越来越强,想要将内力转化为战力,他还需要选择另外的武道技法。

    微微思索,很快他就选出几种最倾心的武功。

    夜雨梦巴山,剑丝如蚕弦;

    在桃夭山上,古继君凭借巴山夜雨剑,三剑就斩杀与他境界相当酿酒道人,由此可见这门剑法的威力,而且在他所学武功中,这门剑法也的确能够排进前十。

    三阴剑指,鬼夜行里记载的精深武功,修至圆满可以练成破体无形剑,只是需要极强的元力支撑,否则发不出几剑就会元力枯竭。

    混元一气功,凝聚全身内力真气,在体外形成三十六层混元气罩,不仅防御极强,还有反震效果,同境武者几乎不可能打破。

    百鬼夜行,同样是鬼夜行里记载的奥妙武功,大成之后静若月下鬼魅,正立无影;动如百鬼夜行,不见真身。

    如果说破体无形剑是力量的极端,那百鬼夜行就是速度的极致。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速度与力量两种极端,说不上谁强谁弱,因此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没有最强的武道,只有最强的人心。

    最后一门武功,名为“万道森罗”,起先叫做万象森罗,是由古家前辈击杀魔宗强者缴获而来,最终封存于武库之中,古继君身份特殊才能够见到。

    万象森罗是吞噬他人元力融为己用的霸道功法,历代魔宗圣主推衍完善,几乎不在古家鬼夜行之下。

    起初古继君吸收元力缓慢,以为可以借用这门功法增强自己本源元力,后来融进丹田的元力互相冲突反噬,如此他才知道异想天开,最终不得散功放弃。

    古家虽然得到万象森罗的吞功方法,但是融合不同元力冲突的秘诀,魔宗却是怎么也不可能轻易交出,这也是魔宗圣主控制下属的手段。

    很长一段时间,古继君都将万象森罗弃如敝履,几乎都已经快要忘记。

    研究血脉禁忌之后,他却突发奇想,将万象森罗吞功的特性改为化功,只要不将异种元力吸收体内,不就避免了反噬之苦,这门功法后来被他命名为“万道森罗”。

    修行至大成境界,古继君心念一动就能够化去对手全部功力,而且根本不可能再重新修行回来,这才是真正的不动而屈人之兵。

    虽然并未真正施展过,但在古继君心里面,万道森罗足以排进他所知武学最强之列,甚至连破体无形剑还有百鬼夜行也难以媲美!

    只是,想要修成万道森罗,除非他能够成就元宗之境,也就是神州世界的通玄宗师,现在看来,遥遥无期。

    无论是科武世界的元宗,还是神州世界的通玄,都已经站在武学修行的顶峰之列,通天地之玄奥,御六气之无穷,已经非人!

    五门功法,各种修行奥义还有局限桎梏在古继君心里不停流淌,人力有穷尽,他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修炼五种功法,自然就要有取舍。

    想了想,万道森罗,破体无形剑,百鬼夜行都需要深厚的元力支撑,巴山夜雨剑和混元一气功虽然弱了一点,但对于宗师境以下,还是极强的功法,而且还比较容易修炼。

    正好,巴山夜雨剑主进攻,混元一气功主防御,一攻一防相互配合,恰到好处。

    念及至此,一道道经文奥义在古继君心头缓缓流动,在他身体周围,无数道看不见的漆黑元力层层密布,正是混元气罩。

    眼睛看不见,是因为后天内力不能外显,修成先天真气后,就能够做到真气外放,那时的混元气罩就能化作实体。

    混元一气功,想要发挥全部精髓威能,至少都需要元师七阶,也就是先天凝真境,那时先天真气转化天罡真气,三十六层天罡气罩,只是反弹都能震死养气境的武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六章 锦衣鱼无服() 
轰隆!

    凭空一声惊雷,紧随着,铅重的乌云很快笼罩这片小镇。

    燕国境内多江河,所以水汽也就格外的厚重一些,原本还是晴空万里无云,可能眨眼间就大雨倾盆如斗,不过,这一场雨并不是很大。

    古继君悠闲的坐在窗户旁,看着屋外淅淅沥沥没有停下的细雨,沿街的叫卖声,吆喝声,还有小儿嬉戏声,更给小镇多添几分真实。

    雨来的急,走的也急,像是老天爷打了一个喷嚏一样,喷嚏结束了,雨自然也就停了下来。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就是燕地的特色,透过窗口,世界都像是变的新了许多。

    千子镇的夜色,也是极美的,由于三生桥的原因,往日里早已暗淡的万家灯火,今日并没有早早的落幕。

    五花八门的街边小吃,说弹逗唱的江湖艺人,还有走街串巷的挑夫货郎,苦辣酸甜,人生百味,尽在眼前。

    漫无目的的走在街上,古继君肋下夹着那把黄油布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也学起了捕头,习惯性的出门带伞。

    他带的不是伞,而是剑,那柄桃山剑!

    突然,一幅很有意思的画面落入眼帘。

    那是几个年轻人,围着一张四方桌子。

    做了一天活计的贩夫走卒聚集在一起,喝茶饮酒,这是他们用来缓解一天疲劳的最好方法,明天一睁眼,又要继续投入永无止休的劳作之中。

    在这些年轻人里,有一位年轻人很会变戏法,双手也灵巧异常,三仙归洞,五子登科,许多寻常不得一见的戏法绝技,竟然在他手下活灵活现,引得周围众人大声喝彩。

    就见青年人突然将双手放在桌面上的酒碗里,朝着周围众人说道:“仔细看好了!”

    随着他双手收拢,原本清澈的酒水里面,突然开始出现清晰的冰痕,眨眼间就已经在他手里凝聚成数十块巴掌大小的冰片。

    “化酒成冰之术,这是我从西羌国最新学回的戏法。”年轻人露出一手绝活后,脸上自然有着说不出的傲然,周围人也投向钦佩的眼神。

    几个年轻人不远处,坐着一位鬓白老头,身上穿着云纹褶皱的宽大花袍,背后背了一个不知装着什么的包裹,自顾无暇的喝着碗里的清酒。

    突然,异变窦生,年轻人手臂一甩,手里的冰片顿时化作十数道刀芒,朝着花袍老者背后狠辣刺去。

    花袍老者像是什么也没有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