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国平自选集-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是女人,我将乐意与艺术家交朋友,听他谈作品,发牢骚,讲疯话。但我决不嫁给他 。读艺术家的作品是享受,和艺术家一起生活却是苦难。艺术家的爱情大多以不幸结束,责 任决不在女人。他心中有地狱,没有人能够引他进入天堂。
  女人推进艺术,未必要靠亲自创作。世上有一些艺术直觉极敏锐的奇女子,她们像星星一样 闪烁在艺术大师的天空中。我想起了歌德和贝多芬的贝蒂娜,瓦格纳和罗曼?罗兰的梅森葆 夫人,尼采和弗洛伊德的莎乐美,柴柯夫斯基的梅克夫人。
  当黑格尔称现代为〃散文味的时代〃时,他是把〃散文〃当作贬义词的。但是,这未必公正 。散文的心境是一种孤寂、宁静、闲适的心境,有足够的光阴去回忆和遐想。好的散文总是 散发出懒洋洋的气息。在我看来,独卧冬日向阳的山坡,或与好友炉边夜话,都是最适宜于 散文诞生的情境。现代人却活得过于匆忙了,所以,现代缺乏好的散文。
  从诗到散文再到论文是进化,但谁知道是否同时也是一种退化呢?
                         


     
 

       :       >       
诗(1)
       
周国平 
  诗的使命是唤醒感觉,复活语言。内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情绪,外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意象。 复活语言,就是使寻常的词在一种全新的组合中产生不寻常的魅力。
  所以,诗就是通过语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绪翻译成意象。
  它有三重魅力:感觉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语言本身的魅力。三者缺一,你就会觉得这首诗 有点遗憾。
  为什么要把情绪翻译成意象呢?
  情绪本身缺乏语言,直接表述情绪的词都过于一般化或极端化,抹杀了其中丰富的细微差别 。直抒情绪的诗,听起来不是空泛,就是浮夸。语言表达意象的可能性却要宽广得多。因此 ,诗人就通过设计一个独特的意象,来间接地再现和唤起一个独特的情绪。
  诗的材料(词)和哲学的材料(范畴)都基本上是现成的。在诗中,借词的新的组合表达出对世 界的一种新的感觉,在哲学中,借范畴的新的组合表达出对本体(道、绝对、终极价值)的一 种新的领悟,都可算作创造了。
  哲学和诗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神话是永恒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了一双儿女。直到今天, 哲学一醒来就谈论死去的母亲,诗一睡着就梦见死去的母亲。
  神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梦,诗是人类青年时代的梦。
  可是,对于个体来说,事情似乎倒了过来:诗是青年人的梦,神是老年人的梦。
  哲学是男性的,诗是女性的,二者不可分离。没有诗,哲学就只会结结巴巴发空论,成为蹩 脚的清谈家。没有哲学,诗就只会絮絮叨叨拉家常,成为浅薄的碎嘴婆。
  诗必须有哲学的深度。注意,是深度,而不是表相和姿态。我们爱善解男人心意的女子,可 是谁爱一副男人相的女人呢?
  诗人是守墓人兼盗墓人,看守着也发掘着人类语言的陵墓。
  诗人用语言锁住企图逃逸的感觉,又在语言中寻找已经逃逸的感觉。他敲击每一块熟悉的语 词的化石,倾听远古时代的陌生的回声。
  在语言之家中,一切词都是亲属。然而,只有诗人才能发现似乎漠不相干的词之间的神秘的 血缘关系。
  音乐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用人间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 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 不懂天国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万花筒。
  诗人也有他的调色板,词就是他的颜料。他借词的重新搭配创造出新的色彩。
  单色总是有限的,本领在于调配。
  诗才的测验:给你一百个最常用的词,用它们搭配出全新的效果。
  诗的最大优点是凝练。它舍弃了一切过渡。它断裂,浓缩,结晶,在太阳下闪烁奇异的光。 你给它不同的光源,它就闪射不同的光彩。每一双眼睛都是一个不同的光源。
  诗应当单纯。不是简单,不是浅显,是单纯。单纯得像一滴露水,像处女的一片嘴唇。
  诗直接诉诸感觉,太复杂了,就必须借助思维来分析,失去了鲜明的第一眼印象。
  现在有些青年诗人的诗越写越复杂了,写诗时思维喧宾夺主,挤掉了感觉。也许原本就没有 感觉。其末流只是在玩文字游戏,而且玩得不高明,游戏得无趣味。
  我不是否定文字游戏。在某种意义上,诗的确是一种文字游戏。
  健全的直觉是从事一切艺术活动的先决条件。在不同的人身上,它可以催放不同的艺术花朵 ,但也可能毫无结果。一个诗人除了这种直觉外,还必须具备对于语言本身的特殊兴趣,迷 于搭配词句的游戏,否则决不能成为诗人。
  我觉得长诗是一个误会。诗要捕捉的是活的感觉,而活的感觉总是很短的,稍纵即逝的,一 长,难免用思想取代、冲淡这一点感觉。
  写诗是一种练习把话说得简洁独特的方法。
  我对散文吝啬了。诗是金币,散文是纸钞,哪个守财奴不想把他的财产统统兑成金币珍藏起 来呢?
  一首好诗写出来之前,往往会有一种焦虑不安的感觉,似乎知道已经有某种东西产生了,存 在了,必须立即把它找到,抓住,否则就会永远消失。甚至有一种信念:连词句也已经存在 于某个地方,那是独一无二、非此不可的词句,它躲藏着,问题是要把它找出来。最贴切的 词句是找出来的,而不是造出来的。你一再尝试,配上不同的词眼,还是觉得不对劲。突然 ,你欣喜若狂了,一个准确无误的声音在你心里喊道:〃对,这就是我要找的!〃
  诗是找回那看世界的第一瞥。诗解除了因熟视无睹而产生的惰性,使平凡的事物回复到它新 奇的初生状态。
  诗无朦胧诗和清晰诗之分。是诗,就必然朦胧。人的感觉和情绪原本就朦胧,清晰是逻辑化 、简化的产物。诗正是要从逻辑的解剖刀下抢救活生生的感觉和情绪,还它们一个本来面貌 。
  当然,朦胧不是刻意求晦涩。朦胧是再现真实的感受,晦涩是制造虚假的感觉。刻意追求晦 涩的诗人往往并无真情实感,故意用非逻辑化的杂乱掩盖他的感觉的贫乏。他的真正家底不 是感觉,而是概念,所以晦涩只是化了装的清晰。
  诗不得不朦胧。诗通过词的搭配表达感觉,活的感觉都是一次性的,原则上不可复制,诗勉 为其难,只好通过词的异乎寻常的搭配,借多义性暗示、包容这独一无二的感觉,借朦胧求 准确。为了使不确定者(感觉)确定,只好使确定者(词)不确定。
                         


     
 

       :       >       
诗(2)
       
周国平 
  拂晓和黄昏,光与影的巧妙配合,显示出色彩无穷无尽的细微差别。朦胧是美的。
  可是,有人竟向大自然发号施令,不准朦胧,非要把一切景物放在正午的烈日下暴晒,让它 们轮廓分明,只许保留黑白两色。
  诗贵朴实。许多新诗人的最大毛病是不朴实,他们在卖弄和显示,而不是在流露,想用标新 立异的姿势、眼神、语调引人注意,这是小家子相。
  有一天,毫无诗意的干燥的晴空倾倒下阵雨一般的无数诗人。
  我不知道写诗有什么诀窍。也许,最好的诀窍就是,不要以为你是个诗人。
  每当我在灯下清点我的诗的积蓄时,我的心多么平静,平静得不像诗人。
  我是我的感觉的守财奴。
  这时代什么也不是,我永远是诗人。
  我一无所有,但我有语言。
  许多美丽的灵魂在世上昙花一现,留下了诗和艺术的花瓣。
  诗属于天才,歌属于大众。根本不可能有大众喜闻乐见的诗。
  台风的中心,喧嚣中的寂静,那里放置着诗和思想的摇篮。
  诗人的灵感多半得自女人,可是懂他的作品的往往是男人。
  诗人寻求什么?一个偶像,一个幻影,一个可以把内心的美感凝聚起来的光斑。碰巧这个偶 像活起来,能够发出呼应,领会并且喜欢他的诗,这就是天赐的际遇了。
  你为了表达情绪而写诗,后来就为了写诗而寻找情绪,制造情绪。你整天生活在情绪中,离 开情绪就活不了。小心,别宠坏了你的情绪,别让情绪宠坏了你。
  看了我的诗,你就了解我了吗?我的诗都那样忧郁,我就是一个忧郁的人了吗?在快乐的时候 ,我是不写诗的,你永远不能知道我的快乐有多么疯狂!
  当我从别人的诗中发现一个我熟悉的但没有捕捉到的感觉或意象时,我嫉妒了我失落了 的,却被别人捕捉住了,就像垂钓时从我的钓钩上逃脱的鱼被别人钓到手了一样。
                         


     
 

       :       >       

       
周国平 
  美是骚动不安的,艺术家却要使它静止。美是稍纵即逝的,艺术家却要使它永存。艺术家 负有悲剧性的使命: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
  艺术家最易受美的诱惑,有最强烈的占有美的欲望。但美是占有不了的,因为占有就意味着 美感的丧失。艺术家被这种无法满足的欲望逼到绝路,才走向艺术,以象征的方式来占有美 。他是被逼上象牙塔的。
  美的力量是可以致人死命的。美那样脆弱,那样稍纵即逝,可是它却能令人迷乱癫狂,赴汤 蹈火,轻抛生命。在美面前,谁不想纵身一跳,与它合为一体,淹死在其中!天知道人的这 种不可理喻的天性是从何而来的!
  我想起了Lorelei的传说,真是深得美之三昧。
  然而,做一个艺术家,却不能丢魂失魄地做美的奴隶,当然也不能无动于衷地对美旁观,他 要驾驭美,赋予美以形式,形式是他的牛轭,他借此成为美的主人。
  尽管美感的根源深植于性欲之中,可是当少年人的性欲刚刚来潮之时,他又会惊慌地预感到 这股失去控制的兽性力量破坏了美感,因而出现性亢奋与性反感交错的心理。
  对性欲的某种程度的压抑不仅是伦理的需要,也是审美的需要。美感产生于性与性压抑之间 的平衡。
  审美与功利的对立是一个经验的事实。凡是审美力锐利的人,对功利比较糊涂,而利欲熏心 的人则对美不甚留意。有艺术气质的人在社会阅历方面大多处在不成熟的童稚状态。
  硬要挖掘审美与功利的历史渊源关系是说明不了什么的。在太初混沌状态,在人类起源时代 ,何止审美,一切的一切都浑为一体。劳动创造了人,于是也创造了人的一切,于是用劳动 来说明一切,这种逻辑固然彻底,却未免太简单了一些。
  从宇宙的角度看,美和道德都是没有根据的。宇宙既不爱惜美,也不讲求道德。美是人的心 灵的一个幻影,道德是人的生存的一个工具。人是注定要靠药物来维持生命的一种生物,而 美就是兴奋剂,道德就是镇静剂。
  道德不仅为社会所需要,而且为人生所需要。如果人要为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个稳固的支点, 就决不能寄希望于美。美是一片浮云,道德却在实践上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稳定的依赖 关系,在心理上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和自信心。
  可是,某些人的天性注定他们是逃不脱美的陷阱的,对美的迷恋乃是他们先天的不治之症。
  我喜欢奥尼尔的剧本《天边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幻想毫无价值,美毫无价值,一个 幻想家总是实际生活的失败者,一个美的追求者总是处处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对天边 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憧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 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在孩子眼里,世界充满着谜语。可是,成人常常用千篇一律的谜底杀死了许多美丽的谜语。
  这个世界被孩子的好奇的眼光照耀得色彩绚丽,却在成人洞察一切的眼睛注视下苍白失色了 。
  唉,孩子的目光,这看世界的第一瞥,当我们拥有它时,我们不知这是幸福,当我们悟到这 是幸福时,我们已经永远失去它了。
  罂粟花,邪恶的光泽。恶赋予美以魅力,光泽赋予色彩以魅力。相形之下,只有色彩没有光 泽的牡丹显得多么平庸。
  在人的本能中,既有爱美、占有美的冲动,又有亵渎美、毁坏美的冲动。后一种冲动,也许 是因为美无法真正占有而产生的一种绝望,也许是因为美使人丧失理智而产生的一种怨恨。
  不纯净的美使人迷乱,纯净的美使人宁静。
  女人身上兼有这两种美。所以,男人在女人怀里癫狂,又在女人怀里得到安息。
  女人作为母亲,最接近大自然。大自然的美总是纯净的。
  一个爱美的民族总是有希望的,它不会长久忍受丑陋的现实。最可悲的是整个民族对美和丑 麻木不仁,置身于这样民族中的个别爱美的灵魂岂能不被绝望所折磨?
  许多哲人都预言会有一个审美的时代。我也盼望这样的时代到来,但又想:也许,美永远属 于少数人,时代永远属于公众,在任何时代,多数人总是讲究实际的。
  有不同的丑。有的丑是生命力的衰竭,有的丑是生命力的扭曲。前者令人厌恶,后者却能引 起一种病态的美感。现代艺术所表现的丑多属后者。
  〃奈此良夜何!〃不但良夜,一切太美的事物都会使人感到无奈:这么美,叫人如何是 好!
                         


     
 

       :       >       
人生(1)
       
周国平 
  人生的一切矛盾都不可能最终解决,而只是被时间的流水卷走罢了。
  人生中的有些错误也许是不应当去纠正的,一纠正便犯了新的、也许更严重的错误。
  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在短暂的一生中,有许多时间你还得忍,忍着它们慢慢地流过去,直 到终于又有事件之石激起生命的浪花。
  人生中辉煌的时刻并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对这种时刻的回忆和期待中度过的。
  人永远是孩子,谁也长不大,有的保留着孩子的心灵,有的保留着孩子的脑筋。谁也不相信 自己明天会死,人生的路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到头来不是老天真,就是老糊涂。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 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
  人生是一场无结果的试验。因为无结果,所以怎样试验都无妨。也因为无结果,所以怎样试 验都不踏实。
  有人说,人生到处是陷阱,从一个陷阱跳出来,又掉入了另一个陷阱里。
  可是,尽管如此,你还是想跳,哪怕明知道另一个更深的陷阱在等着你。最不能忍受的是永 远呆在同一个陷阱里。也许,自由就寓于跳的过程中。
  人人都在写自己的历史,但这历史缺乏细心的读者。我们没有工夫读自己的历史,即使读, 也是读得何其草率。
  对于人生,我们无法想得太多太远。那越过界限的思绪终于惘然不知所之,不得不收回来, 满足于知道自己此刻还活着,对于今天和明天的时光作些实际的安排。
  历史是无情的,数十年转了个小小的弯子,却改变了个人的一生。历史可以重新纳入轨道, 人生却不可能从头开始了。所谓历史的悲剧,牺牲掉的是无数活生生的个人。
  有的人总是在寻找,凡到手的,都不是他要的。有的人从来不寻找,凡到手的,都是他要的 。
  各有各的活法。究竟哪种好,只有天知道。
  只有一次生命,做什么都可惜了,但总得做点什么。于是,我们做着微不足道的事情。
  在人生的某个时期,行动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一心打破现状,改变生活,增加体验,往往并 不顾忌后果是正是负,只要绝对数字大就行。
  在有些人眼里,人生是一碟乏味的菜,为了咽下这碟菜,少不了种种作料,种种刺激。他们 的日子过得真热闹。
  假如海洋上那一个个旋生旋灭的泡沫有了意识,它们一定会用幻想的彩虹映照自己,给自己 涂上绚丽的颜色,它们一定会把自己的迸裂想像成一种悲壮的牺牲,觉得自己是悲剧中的英 雄。我赞美这些美丽而崇高的泡沫。
  梦是虚幻的,但虚幻的梦所发生的作用却是完全真实的。弗洛伊德业已证明了这一点。美、 艺术、爱情、自由、理想、真理,都是人生的大梦。如果没有这一切梦,人生会是一个什么 样子啊!
  敏感与迟钝殊途同归。前者对人生看得太透,后者对人生看得太浅,两者得出相同的结论: 人生没有意思。
  要活得有意思,应该在敏感与迟钝之间。
  最凄凉的不是失败者的哀鸣,而是成功者的悲叹。在失败者心目中,人间尚有值得追求的东 西:成功。但获得成功仍然悲观的人,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他已经无可追求。失败者仅 仅悲叹自己的身世;成功者若悲叹,必是悲叹整个人生。
  在社交场合我轻易不谈人生。只要一听到那些空洞的感叹,我就立即闭口。越是严肃的思想 ,深沉的情感,就越是难于诉诸语言。大音稀声。这里甚至有一种神圣的羞怯,使得一个人 难于启齿说出自己最隐秘的思绪,因为它是在默默中受孕的,从来不为人所知,于是便像要 当众展示私生子一样的难堪。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重感情就难免会软弱,求完美就难免有遗憾。也许,宽容自己这一点 软弱,我们就能坚持;接受人生这一点遗憾,我们就能平静。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人生没有一个终极背景,这一点既决定了人生的荒谬性,又决定了人的自由。犹如做梦,在 梦中一切都是荒谬的,一切又都可以随心所欲。当然,只有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的人才能够随 心所欲。但在梦中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的人太少了。所以,一般人既不感到人生是荒谬的,也 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就后者来说,他们是不幸的。就前者来说,他们又是幸运的。
  人生的内容: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