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澎湖岛的居民都能听蔡大路的指挥,其余八寨也都承认他的领导地位,但现在,这两样都失去了,只剩下二百多人的龙门港在短短数日之内便整个儿没落下来——不是因为继续遭受打击,而是因为寨民们自己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就选择了逃跑。

蔡大路和他的几个儿子商量过后,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又看那位李孝廉果然没难为澎湖列岛的居民,反而为这里带来了打工赚钱的机会,他的儿子蔡二水就说:“咱们还是去投靠他吧。”

另一个儿子蔡三水道:“那多丢人!再说他们攻破我们寨子的事情就这么算了?”

“丢人也比饿死好!仇报不了想它也没用。再说咱们寨子虽然没被攻破,但咱们家又没死人,这仇还是早点忘掉吧。”蔡二水说:“现在其它八寨都已经看不起我们了,再这么下去,不用几个月,寨里的人就要跑光了,等只剩下咱们一家做这光杆寨主时,咱们就算想丢人也没处丢去了。”

蔡大路觉得有理,便硬着头皮,带着两个儿子来妈祖庙求见李孝廉。李彦直听说了他的来意后,笑问道:“不怕我要你们服劳役么?”

蔡二水伏在地上道:“我们原不知道李孝廉是仁义的人,所以抗拒,现在知道了,就都来依附。请孝廉老爷收下我们,我们愿意跟随仁义的老爷,就是让我们不拿钱光干活也行。”其实他是看了李彦直这段时间来的行事作风,觉得他是个看重信誉的人,所以才这样以退为进,只是话说得好听,却是料李彦直不会让他们白干活,并不是真的不要钱。

他虽然盘算得巧,但这时候的李彦直早历练得精了,他瞄了蔡二水一眼,便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你小子,倒也聪明。”又道:“不过我不怕聪明人,就怕点不透。如今你既肯来归,我也不会拒之门外。我问你,你寨子里能调出来干重活儿的人还有多少?”

蔡二水道:“连同我们父子三人,还有八十二人。”顿了顿又道:“我们父子在这一带还有一点小名头,只是孝廉老爷一来,就把我们都压没了。若孝廉老爷肯收纳我们,那我们父子传出话去,再多招一二百人来也不是难事。”这句话是在说:孝廉老爷你若是肯做我们的靠山,我们一家子在澎湖这边还是很有活动能力的。

李彦直颔首道:“那好,我就任命你为工头,你给我招一百个人来,要老实、能干活的壮汉。”指了指羽霆说:“然后到陈少爷这里听候训练、组织、指挥。若是你干得好,我就安排你做陈少爷的副手。”

蔡二水看了陈羽霆一眼,见他年纪小,就有些欺他,只是畏服李彦直,不敢说个不字,父子三人便领了命,回寨传话,寨民听说蔡二水得到了那位孝廉老爷的委任,个个欢喜,都道:“不想咱们寨还能翻身啦!”消息传出,各寨听说他们攀上了李孝廉,又得了委任,便又有些怕他们了。

蔡二水果然没说大话,第二天便拉了一百人来陈羽霆处听命,陈羽霆带了十名机兵,将这一百人打散作十队,每个机兵每一队的小队长,迅速便掌控了对这一百人的指挥权。蔡二水见他行事大有章法,这才不看小觑了他,又想:“那个孝廉老爷年纪也不大,这个陈少爷虽然年纪更小,但想来也有他的几成本事。”

李彦直留下陈羽霆在澎湖督建水寨,自己却率众前往大员,要在离澎湖较近的地方也安一个据点,以成掎角之势。临走前对陈羽霆道:“这澎湖、大员上的民众,多为我福、潮子弟流散于此,朝廷既不管辖,他们内部又乏能将人组织起来的大才,所以百数十年下来都沦落成了化外之民。因彼此同根,所以我不愿对他们用强。虽小打了一场,却还是以抚略为主。对各寨都尽量不骚扰。但如今他们既已归心,我就想渐渐将他们组织起来,去其散漫,按照各岛地形重立村港。这事情我在尤溪的时候就做过了,当时你就跟在我身边,耳濡目染,料来知道该怎么行事。如今你可借我已立下的威风、信誉,渐行此事。先立下一个水寨,作为我们控制大员海峡西侧的根本。”

陈羽霆便答应了,道:“三舍你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好。”

这件事情他刚刚接手的时候,还只是当作李彦直交代下来的普通事务来办,但干了不到半天,便发现大可在此事上嫁接他的理想!

陈羽霆是闽南大姓陈家的子弟,小时候十分顽劣,后来因为乃父与同利有粮食交易,听说了博文馆的好处,就把陈羽霆送到那里去,陈羽霆一开始十分不乐意,但一到尤溪见到了李彦直,没几天便被征服了,从此疯狂崇拜这位只比自己大不到一岁却有生而知之智慧的师父、钜子、兄长!

对于李彦直偶尔谈及的那个理想社会,他也最是有心,常将李彦直比作孔子,说自己是颜回,将李彦直比作佛陀,自己是迦叶,因这件事陈羽霆常被入室较他略早的破山嘲笑,说:“钜子没你想的那么伟大!什么夫子、佛陀,嘿!他的心肠黑着呢,要不然怎么可能在这世道上活下来,而且钱越赚越多,势力越来越大?我劝你还是别对他抱太大的希望,免得将来失望起来要了你的命。”

陈羽霆听了大怒,当时就辩驳说:“钜子是没有办法!世道如此,我们的事业又才起步,所以不得不作一些妥协!现在的种种妥协,都是为了让我们将来有机会掌控大权,以实学推行我们的理想!”

当时破山只是冷笑而已,不久便因为贪污被李彦直逐出门墙了。但那一番对话陈羽霆却深铭于心,做梦都想着有大展拳脚的一天。他本来还以为那至少要二十年以后,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一个让他实践的机会!

澎湖虽小,却如同一张白纸一般,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民人虽穷,但在接触了之后他发现这些人又淳朴又听话——这简直就是一个梦想的宛丘,陈羽霆决定,先在这里打造起一个理想社会的缩小版来,将来若有机会,再将这理想放大到整个天下!

“而且,现在我在这里做的一切,也是在为将来做更大的事情积累经验啊!”

在这理想的催激下,陈羽霆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每天都没怎么睡觉,却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一般!甚至就连他身边的人,如蔡三水、王晶凯、卢复礼等也都被他感染。

建设理想澎湖的第一步工作,是统计户口,并在建设澎湖水寨的过程中将这些丁口重新组织起来。由于地小民寡,李彦直对这个澎湖水寨的初步要求又不高,所以这两项工作都很快就完成了。

一个月过去,一座粗糙的澎湖水寨便围好了栅栏,归附之民也才得到初步的训练,刚能适应听陈羽霆的号令,李彦直就从大员回来了。

第二卷 孝廉蹈海 之二十四 李彦直谋立海峡据点

“怎么回来得这么快?”

在码头上,陈羽霆问他的师父。

李彦直笑道:“事情顺利,所以就快。”

原来李彦直以蔡大路为向导,率领船队顺风朝东南,到达大员岛一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在那里蔡大路有一个亲戚叫辜盛,立了个十几户人家的渔村。李彦直便接掌了这个渔村,并以此为据点,派王牧民往北,派吴平往南,自己带人进入内陆,将周围三十里的地皮探了一遍,扫荡了两个盗窟,以确保这个渔村的安全,同时又向本地居民表示善意。可惜的是仍没找到那伙倭寇。

此处离澎湖不远,辜盛的这条渔村和澎湖那边也有往来,李彦直在澎湖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辜盛也早听说了,附近的居民听说来了一位孝廉大人也纷纷箪食壶浆来迎。李彦直便在这条村附近的港湾边立了个粗制码头,打下栅栏,安下帐篷,留王牧民暂守,自己却先与吴平回澎湖来。

回到澎湖后,见陈羽霆已在岛上那个村落外围加筑了栅栏,一个水寨已经粗具规模,心中不免称赞了两番,但又见不停有小船在各处穿梭、勘探,澎湖水寨外围数十丈处又有人在打桩,以竹子圈了七八块地,这些可是李彦直没交代的,他回寨后便问陈羽霆那是要干什么。

陈羽霆便取出一张粗制图纸来,道:“这里是澎湖。我打算沿着这一带,建立一座市集,东边这一块呢,建立一个新渔村,和水寨鼎足而立。然后在西屿、八罩屿、龙门港这边……”

他还没说完,李彦直就拦住了他道:“等等,等等,你这是要干什么啊!我让你练民、勘港,只是打算将之作为我们在海外的一个落脚点,以此东巡大员,救回二哥,你现在还规划到市集、渔村去,难道你想在这里常住不成?”

“是啊!”陈羽霆脸上兴奋不减,道:“这是一块宝地啊!只是建一个落脚点,太浪费了!我是想这样……”便向李彦直描述起来,说他打算在澎湖建立一个全新的小理想国,但说着说着,却发现李彦直回应甚少,便停下来,问道:“怎么,三舍,你不赞成吗?还是说我想错了?”

“你也没做错。”李彦直轻轻苦笑一声,道:“不过你知道要办成这件事情,需要多少钱,多少时间吗?”

陈羽霆叫道:“多少钱都好、多少时间也罢,我都会坚持下来的!”

李彦直叹了一口气,道:“钱嘛,或许还能解决,可是要按你说的那样,要略具规模至少也得三年五载!大见成效至少要十年八年!我们总不能三年五载之后,再去找二公子吧。”

陈羽霆听得呆了,他兴奋之下,竟把机兵团此次出海的直接目的给忘了。

李彦直怕打击他的积极性,忙道:“其实我也有开发这里的念头,以我们眼下的人力物力,安扎据点和救回二哥,两件事情也可并行不悖,同时进行甚至可以相得益彰。只是这其中有个极大的难处。所以才暂且搁下了。”

陈羽霆便问:“什么难处?钱吗?”

“钱倒是可以解决。”李彦直道:“只是还没有个能留在这里苦守的人。我们现在的根基还在海内,又还不能名正言顺地把尤溪的势力与这里连接起来,在这一带若只留下一个水寨,那没问题,但要是把这里变成一块肥肉,那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守护住它,否则我们后脚一离开回大陆,别人前脚就踩进来了。那时候是将辛辛苦苦的成果拱手让人。若是落到贼寇手里,那更等如资敌。所以这一带要么不开发,要开发,除非有个得力的人能留守此处。”

陈羽霆一听,便道:“我怎么样?”

李彦直笑道:“你年纪虽小,但行事老成,现在让你守一处小寨子没问题。若让你随着这个寨子的成长而成长,数年之后当能独当一面。不过啊,你不行。”

陈羽霆问:“为什么?”

李彦直道:“这里太苦了。你熬不住的,我也舍不得。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等救回了二哥,我们就回大陆去。先促使朝廷开海,然后我们再名正言顺地进入这里,慢慢开发。到那时这里的条件也会比现在好一些了,咱们再来,就会顺利得多了。”

陈羽霆听在那里,却不肯点头,好久了才道:“三舍,我不想走!开海开海,那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也不怕苦。我决定留在这里了。好容易有这么一片干干净净的地方,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我都想试一试!也许还真能让我试成了呢!大陆那边情况太复杂,我想我不是很适合那里。”

李彦直道:“大陆那边复杂,是因为过分成熟了。这边简单,是因为整个社会才刚刚起步,没什么可争的。等这边也有了利益有了派别,迟早也要变复杂的。”

陈羽霆却道:“我们可以一开始就把事情设计好,减少争端!总之在一张白纸上画画,会比在乱七八糟的图画上修修改改好得多!”

李彦直沉思良久,见他如此执意,便不劝了,道:“你真的愿意留在这里受苦?哪怕到头来一无所获也不怕?”

陈羽霆甚是坚定,道:“是!”

“如果你真有这个决心,那我也不阻你。”李彦直道:“不过万事开头难,你心目中的这个宛丘要如何建设,有想法了没有?”

“三舍你教过我,这等事情,左右不过是人和钱两件大事。”陈羽霆道:“人嘛,现在这些澎湖的居民非常朴实,又肯听我们的话,只是现在这些人还没什么自主性,我们可以先选出其中材质较好的加以训练,让他们成为各村的领袖人物,等这批人成长起来之后,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因地制宜地来建设他们的家乡的。那时候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干了!”

李彦直笑道:“听来不错。”

“至于钱嘛。”陈羽霆道:“现在他们的生产模式太落后了,有些还在刀耕火种!我可以从大陆那边请良农来教他们,觅好种子来,教他们种地。他们也打鱼,可是打了都自己吃,没用,我们可以教他们晒成鱼干,或者买了他们的鱼,然后运到泉州、月港去卖。”

李彦直皱了皱眉头,道:“这两件事情,得花多少钱啊。”

陈羽霆道:“前期自然是要花钱的,同利能出一点最好,还有我会想法跟家里说一说,看看我爹、我哥他们能不能帮我们出一点。”

李彦直连连摇头,道:“我不是不肯出钱,不能出钱,只是你这个思路不对,大大的不对!”

陈羽霆愕然道:“不对?”

“当然不对!”李彦直道:“你现在这样做,是一厢情愿地推动,澎湖的这些人,会不会配合你还难说呢。做生意也好,建港口也罢,都必须因时而动,顺势而行。”

陈羽霆眼睛一亮,仍像他在尤溪六艺堂时一般,睁大了眼睛要看自己所仰慕的恩师会说出什么让自己惊叹的言语来,因问:“怎么因时而动,怎么顺势而行?”

李彦直道:“你若能顺应当前的局势,就能让这里变成一个发财的地方,这就叫因时而动,你若能将这里变成一个可以发财的地方,自然会有大批的人涌过来,这就叫顺势而行。澎湖孤悬海外,远离大陆,能令这一带发展起来的群体,唯有海上走私商,你想这里变成一个发财的地方,就得让走私商需要这里,只要这里有走私商需要的东西,他们就会涌过来,这批人来了之后,人气、钱财什么的就跟着来了。有了人气和钱财,接下来你才好办事。”

陈羽霆沉吟半晌,说道:“茶叶、生丝、陶瓷!”

这几样确实是走私商最需要的货物,但李彦直却道:“不对!这些东西,他们在双屿、浯屿就能搞到了。而且双屿、浯屿离大陆近,运输成本低一些,这里离大陆较远,你若是从内陆把货物拖来囤积到这里,成本会比较高,竞争不过双屿、浯屿,甚至竞争不过南澳。”

陈羽霆道:“那他们还需要什么啊,铁锅、硫磺么?”

“不是这些,不是这些。”李彦直道:“其实这里能提供给他们的,不是货物,而是另外一种补给——粮食!”

听李彦直说要给走私商提供粮食补给,陈羽霆更是不解:“粮食?双屿、浯屿那边也有啊。”

“有是有。”李彦直道:“可是那里离大陆太近了——这是双屿、浯屿相对于澎湖的优点,可也是它们的缺点!你要知道,双屿、浯屿那边能否提供粮食,是看季节的。不是看丰收季节或歉收季节,而是看朝廷是否在严打。咱们这个朝廷,做事从来都是一阵风一阵风的,严不会严不停,松也不会永远松。可是在朝廷严厉的时期,大陆的粮食恐怕都会运不出来,双屿和浯屿由于离得太近,受到的影响就会很大,那就是海上私商的缺粮季节,很多人会因此熬不住的。”

说到这里,陈羽霆终于彻底明白过来,叫道:“我懂了!三舍你是说我们可以在朝廷管制宽松的时候,购入粮食,而在朝廷严打的时候,有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为他们提供补给,将大员作为他们的避风港,那样,那样……”

“那样你就扼住了他们的咽喉!”李彦直道:“那时大概你要卖多少钱,就能卖多少钱了。等他们的人上了岸,货进了港,又还可以跟他们谈谈别的事情——生意就这么展开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拥有一定程度的武装威慑,没武装只有粮食,那是等着人来抢,而有了武装威慑之后,就算是最猛恶的海盗,在计算过收益与代价之后也会三思而行了。”

陈羽霆道:“那我们就要把这里变成一个粮仓了,要设法往大陆买粮去了。”

李彦直笑道:“初期是要买。不过长远来说,就可以用上你刚才那个方法了:种!”

陈羽霆苦笑道:“澎湖这点地方,只怕种不了多少粮食。”

“澎湖是小,可是你想做的这件事情,不一定要在澎湖啊。”李彦直将眼光投向了东南:“羽霆,我觉得你该去大员走走了。”

第二卷 孝廉蹈海 之二十五 遣新附小吏探闽南卫所

李彦直的想法虽然与陈羽霆不同,却是提供了另外一个新的思路,所以陈羽霆的积极性不但没有受到打击,反而更见变得更加积极,当即便请求前往大员巡察。

那个时候的大员,自然环境真是恶劣啊!和李彦直上辈子不同,这里的环境恶劣不是空气不好,不是没有水,不是开发过度——相反,这里是开发度太低!山好水好空气好,就是树太多,地太荒,蚊虫满天飞,医药又缺乏,新移民若被叮上一口都有性命之忧!

但是陈羽霆到了这里之后,却比在澎湖时还兴奋!因为他找到了一张更大的白纸!

“这里太好了,这里太好了!”陈羽霆高兴得大叫:“我不走了!我不走了!”

辜盛和蔡大路在旁边看见,一起摇头,都想:“这小子是个疯子!这里有什么好的?福建那边要是有活路,我们就不到这边来了。”

但他们却那里能理解陈羽霆此际的兴奋?这个少年满心欢喜地在山水林木间叫嚷着,仿佛要感谢上苍给他的恩赐,上苍也真给了他恩赐,叫一只不知名的虫子叮了他一口,当晚陈羽霆就病倒了。

李彦直本来正在澎湖训练新加入的水手、机兵,闻讯大吃一惊,把事情交托给了吴平,匆匆赶了来照料,三天三夜竟是衣不解带。李彦直不懂医术,所以也没法传授医术,但北尤溪机兵团经常出征打土匪,伤伤病病自然不免,李彦直早在十年前就花了重金从苏杭、福泉各地聘请了好些名医常年坐诊、随军,这批名医又各招收学徒弟子,所以机兵团的后勤队伍里便拥有了一个医疗团队。

此刻随军的医疗队首领是叶纯显,本是南平一个学徒,十年前苏杭名医聘到之后李彦直又张榜聘请有一定医药经验的药童、学徒做护理员,叶纯显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