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拔,严令限期增援开封。
开封城的官军明知道援军到了,却也不敢出城配合作战,没有表面看上去兵多将广的悍将左良玉压阵,于是大明兵部侍郎七省总督侯恂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率军渡过黄河增援开封的几万人,就这么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轻易击败了,侯恂在金声桓的保护下逃走,孙传庭率领残部退往河南与陕西的边界。
六月,打败了侯恂、孙传庭的李自成得降卒两万,率军复围开封城,河南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这才后悔没有出兵偷袭李自成,开封城里粮饷日匮,高名衡不得不连续派人出城向朝廷求救。
开封城外农民军中军大帐,牛油火烛通明,李自成坐在虎皮太师椅上正听着夫人高桂英说话:“大王,红娘子好歹是俺的义女,又是一军人马的统帅,李岩动不动就对红娘子大打出手,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哎”,李自成叹口气说道:“夫人,这两口子的事情旁人如何好管嘛!”
“哼,要是李岩再对红娘子动粗,俺就要大王按军法处置李岩。”
“夫人,这清官难断家务事,话说男人打婆姨很正常嘛,再说这次认真追究起来还是红娘子不对在先。”
“大王,红娘子都说过了,是在砀山之战受伤昏迷了,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被不知哪个杀千刀的登徒子轻薄了,一路辗转千辛万苦回到了老营,没想到居然这么巧,一直不争气的肚子居然就这么有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红娘子的磨难,可李岩不依不饶就不像个男人。”
“夫人,是个男人就不能接受绿帽子,谁家婆姨这样都受不了,等李岩气消了就好了。”
“就许你们男人三妻四妾,就不允许女人犯一次错误吗?其实真要以武功论起来,红娘子真的还手的话,李岩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夫人,关键是李岩一直认为红娘子是对他还隐瞒了些什么。”
“红娘子不是都说了吗?那大王你认为呢?”
“夫人要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大王,妾身自然是要听真话了。”
“这本来是李岩和红娘子的家事,为夫其实一开始就不想趟这趟浑水,既然夫人问起,孤认为红娘子确实是隐瞒了一些事情。”
“大王,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夫人,红娘子回来的时候,一人双马披金挂银,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哪里像一路辗转逃难返回来的样子。”
“大王这么一说,妾身倒想起来了,可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嘿嘿,这至少说明红娘子砀山兵败后,并没有吃什么苦头,如果真的如她所说落在敌人手上,应该过的也是锦衣玉食般的神仙日子,那红娘子肚子里的孩子,就是红娘子在自愿的情况下跟人怀上的。”
“大王,红娘子为了保命屈从于奸人的*威,然后趁机逃走有不是不可能啊。”
“夫人,其实兵败失身并不算什么大事,李岩只是对红娘子隐瞒被蹂躏的真实情况不满,两人这才发生了矛盾。”
“红娘子也是的,就把事情说出来嘛,这样等李岩气过了就好了。”
“夫人,红娘子的事情为夫觉得不简单,现在的红娘子对李岩态度大异往日,全无当时对李岩含情脉脉千依百顺的样子,孤怀疑红娘子已经移情别恋了。”
第一百零七章 红娘子怀孕()
七月的河南开封是烈日当头,红娘子肚子已经有些大了,抚摸着略有隆起的腹中那快四个月的孩子,正坐在自己新立的军营中的槐树底下,靠着藤椅上纳凉,昨日是红娘子跟李岩第五次动手了,红娘子对李岩已经伤心透了,这个男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可是一旦侵犯到他的切身利益时,其凶残自私懦弱的本性就彻底暴露出来了。
红娘子在凤阳府跟田承嗣分手后,虽然对田承嗣有了一丝丝情愫,但是红娘子还是抱持着跟李岩白头到老的主意,然而当红娘子回到闯王老营后,整个老营上至闯王夫妇下至士兵马夫都非常热情,唯独李岩却显得有些冷漠。
当夜李岩就盘问红娘子流落在外的情况,红娘子自然是一阵胡诌,李岩可是大明的举人出身,可谓博学多才心思紧密,红娘子随口编的故事又漏洞百出,怎么骗得过李岩这样的大才,于是他们当夜便二人分床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岩总是盘问红娘子失踪那段日子的经历,而红娘子的回答每次都有出入,这让李岩更怀疑红娘子对自己不忠,红娘子几次想主动缓和关系,爬上李岩的床去,都被李岩拒绝同床赶了下来,就这样两人开始了无性婚姻。
然而这平静与沉闷到了六月初打明军侯恂、孙传庭时,都被一件意料之中的意外给打碎了,红娘子在行军的过程中晕倒了,经闯王的专用医官老神仙尚炯检查,红娘子是因为怀孕害喜身体不支才昏倒的,于是不知情的闯营将士纷纷向李岩祝贺,闯王夫妇更是送来很多礼物和补品,李岩表面含笑应答回礼,暗底却咬碎银牙,红娘子这个*妇果然给自己戴绿帽子了。
当天晚上李岩质问红娘子肚中孽种是怎么一回事,红娘子知道赖不成李岩后,来了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就是这一晚自命清高的李岩气急败坏之下对红娘子动了手,被打的满身伤痕青青肿肿的红娘子没有还手,她希望李岩通过这次发泄后可以原谅自己。
后来的一个月李岩为了红娘子肚中的孩子,纠结愤恨百折不挠,又跟红娘子动过几回手,昨夜是一次大爆发,原因是李岩每天的纠缠,让红娘子彻底烦透了,红娘子骂李岩不是一个男人,这样两人再次动手,红娘子一气之下把李岩推进了水缸里,被冷水一浸后清醒过来的李岩,又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请求红娘子的原谅……
红娘子躺在自己帐篷里,比较着田承嗣和李岩这两个男人,田承嗣系出名门高贵潇洒,长相英俊漂亮阳刚健谈,对自己温柔体贴,特别是那方面人红娘子痴迷,到现在红娘子还魂牵梦绕欲罢难休。
李岩虽然长相清秀气质文雅,可是跟田承嗣一比,如燕雀之比鸿鹄;李岩父亲虽然做过兵部尚书和山东巡抚,但现在毕竟已经没落了,田承嗣才是真正的天潢贵胄,当年红娘子看上李岩图的就是他的人品家世,至于是不是真的要造大明朝的反倒另在其次,自己新婚带着李岩进闯营一方面是为了闯王夫妇对自己的恩情,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被官军围剿山寨立足不住的情由。
自己当时看上了李岩的家世相貌和才华,一心想跟着李岩过荣华富贵的日子,不惜设局让官府误会,最终间接导致李岩原配夫人的香消玉殒,现在想起来非常好笑,自己跟李岩不是一路人,现在李岩除了一直怀念他的原配夫人外,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英雄气短,这也是红娘子怀疑自己为什么一直没有身孕的重要因素。
这时贴身女兵来报:“邢师叔求见。”
红娘子支起身体来,让女兵请邢师叔(邢班主)进来,邢师叔进得大营,自己在槐树下找了一块方石坐了,叹了口气才说道:“闺女,咋整成这个样子了。”
红娘子含着泪不说话,邢师叔问道:“你跟李姑爷准备怎么办?”
红娘子摇摇头说道:“散伙,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邢师叔说道:“哎,当年师叔就说李公子跟咱们不是一路人,出了这样的事情,李公子不仅不安慰你,反而在乎他的那点虚伪的面子,跟这样的人分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红娘子问道:“师叔,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邢师叔说道:“今天早上,师叔刚刚见了闯王,就到你的军营来了。”
接着邢班主又向红娘子叙述了自己此行打探外间消息的成果:自己跟邢红衣才从江南回来,在金陵城并没有见到田公子,不过了解到不少田公子的事情,田公子在金陵城建了军营置了府邸,铲除了“十三太保”,杀死了北六省英雄“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现在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漕运总督府水师参将了。
红娘子问道:““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也可以算是闯王爷的人,他们在临清吃了大亏,怎么又跑到南京城去了呢?”
邢师叔说道:“还不是田公子心太狠,让临清总兵刘源清派兵去剿灭了恶虎沟和千柳庄,“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二人成了孤魂野鬼,怎么会不跟田公子拼命呢!”
红娘子说道:“师叔,其实田公子对闯王颇有好感,怎么会搞成这个局面啊?”
邢师叔说道:“谁说不是呢?可惜“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在沧州算计田公子在先,又在临清城暗杀田公子,最后一次二人跑到金陵城去暗杀田公子,“朱砂掌”褚红柳被锦衣卫烧死在地道里,而“阴阳扇”沙天广也被田公子活剐了,不过沙天广、诸红柳也杀死杀伤几十名锦衣卫官兵,就是田公子据说也右臂受伤了。”
红娘子惊问:“师叔,田公子的伤重不重?”
薛素素说道:“据说深可见骨,没有百十天的时间好不了。”
红娘子问道:“师叔,现在田公子去了哪里?”
邢师叔说道:“闺女,你说巧不巧,南京金龙帮帮主「铁背金鳌」焦公礼把千年灵芝送给了闯王,让田公子为姐姐求药落了个一场空,为此田公子还扣留了焦公礼的女儿焦宛儿,也有人在外面传说焦宛儿已经成了田公子的女人,这事情现今南京城里谁也说不清楚,至于田公子现在应该已经往南方浙江方向去了,估摸着是给他姐姐田贵妃寻药去了,哎,你师妹红衣的亲事真是好事多磨啊!”
红娘子听出了师叔要把邢红衣送给田承嗣的意思,心里忍不住一阵酸楚,好不容易定了定神问道:“师叔,现在闯王对田公子的态度怎么样?”
邢师叔说道:“闯王对田公子打垮你的队伍已经耿耿于怀,这次田公子又杀了“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和好几个闯军在江南的眼线,闯王现在对田公子非常不满,师叔给闯王解释“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是自取灭亡,闯王看在田公子京城献策的份上才没有计较,要是田公子再跟我们闯军起了正面冲突,闯王恐怕就不会再饶恕他了。”
红娘子听了黯然神伤,邢师叔按捺不住问道:“闺女,难道你的那个就是……”
邢师叔用手在空中画了一个田字,红娘子见了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邢师叔摇摇头说道:“知道在砀山设伏的是田公子,师叔就怀疑是田公子对你做了什么,这个田公子什么都好,就是见不得漂亮的女人,这种坏人名节的事情他怎么做得出来呀。”
红娘子说道:“师叔,不怪田公子,是侄女自愿的。”
邢师叔惊呆了问道:“怎么会这样,如果田公子不能归顺闯王,那你和孩子怎么办?”
红娘子幽幽的说道:“师叔,侄女还没有想好,不过孩子生下来后,侄女会全心全意把他带好。”
邢师叔说道:“李公子会容忍这个孩子?”
红娘子说道:“他跟侄女已经没有任何关系,闯王爷能够容侄女,侄女就留在义军军中,闯王爷若是不容侄女,侄女带着孩子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邢师叔听了点点头说道:“闺女,你考虑的不错,不过去找田公子也是一个办法。”
红娘子痛苦的摇摇头,她与田承嗣姐弟相称,本以为只是一段地下情,过去之后就一切归为平静,哪知道红娘子珠胎暗结,顿时把红娘子的地下情曝光,红娘子并不是不想去投田承嗣,一来此刻是在闯王营中,这种到处都是仇官反明的气氛中根本不能说种话,二来红娘子的年龄毕竟也是大田承嗣太多,红娘子实在是不好意思主动去投奔田承嗣认亲。
邢师叔说道:“闺女,只要你愿意,田公子那里师叔去给你说。”
这时远处由远及近的一阵脚步声打断了红娘子本已到了口边的话,只见贴身女兵快步走上前来报告:“将军,闯王招各路首领中军议事。”
红娘子连忙从藤椅上站起来,对女兵问道:“知道是议什么事吗?”
贴身女兵说道:“传令兵说是朝廷大军杀向开封城来了。”
第一百零八章 开封城危急()
崇祯气急败坏之下口气一次比一次严厉的圣旨终于起了作用,兵部尚书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及湖广总兵左良玉各部率兵十八万,号称四十万来援开封城,先头部队已经抵近朱仙镇欲解开封之围。
李自成这边闻讯知道是朝廷要动真格的了,自然是一阵鸡飞狗跳,调兵遣将,除留一部农民军继续围攻开封外,主力已经尽数调回,移至朱仙镇西南有利地形备战,因为李岩此次摆明了随闯王出征,随军赞画军机,红娘子未免尴尬自请留下协助围攻开封城。
开封朱仙镇战云密布,一场关系大明朝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拉开大幕,河南战鼓声雷动,号角苍凉,而北京城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扯皮搞内耗,这次的焦点人物是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新甲于崇祯十三年就任兵部尚书后,就力主以重兵集团消灭建虏,结果洪承畴在松锦之战中大败,明军主力十三万人几乎全军覆灭,经此一役明军再也没有力量对辽东满清发动有效的攻势,甚至积极防御的态势都保证不了,只能把有限的兵力用在消极守城上,战略上已经完全呈被动挨打状态,朝廷官员对陈新甲多次催促明军速战速决颇有非议,但他们又何尝不知道陈新甲其实是在替崇祯皇帝背黑锅,明末的官员们说愚蠢腐化是愚蠢腐化,说聪明却又是绝顶的聪明。
这时明朝的财政已经非常困难了,十三万大军劳师糜饷实在不是朝廷可以负担得起的,中原地区以张献忠和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攻势如潮,大明官军两面作战疲于应付,崇祯皇帝原本打算是迅速打败建虏主力,然后腾出手脚来全力镇压农民军。
当然这只是崇祯皇帝一厢情愿的想法,自从萨尔浒之战后,大明跟满清的的军事实力此消彼长间从万历末年起至今已然差距很大,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十三万大军在松锦之战失败纯以军事实力论也有着相当的必然性,好在关宁铁骑仍有相当实力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最后依仗着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才总算稳住了辽西的关宁防线,京城暂时无忧,算是勉强抵住了建虏对大明朝腹地的趁势进攻。
崇祯皇帝内外交困之际,建虏皇太极居然肯破天荒地派遣使者来与大明议和,朱由检隐藏住内心深处的兴奋,因为他快撑不住了,他和他的大明迫切需要喘口气的时间,因此立刻召陈新甲进宫,指示陈新甲秘密进行这件事,准备瞒住朝廷百官和宫里人,等与满清皇太极方面敲定各自的条件互相妥协后,尘埃落定再把议和之事昭告天下,到那时百官主战派再想阻挠也无用了。崇祯皇帝在把议和一事交给新甲以后,和他手诏往返过几十次,都告诫他不要泄漏出去。
哪知道这个陈新甲倒霉透了,有一天陈新甲所派遣的兵部职方郎马绍愉用秘密文函向陈新甲汇报,陈新甲看后一时放松警惕大意之下就这么随随便便放在茶几上,他的家僮误认为是塘报,就交人抄传下来,建虏提的议和条件是:一,明朝每年馈赠后金岁币,黄金万两,白银一百万两;后金方面则每年馈赠明朝人参一千斤,貂皮一千张算作贡礼;二,两国以宁远和塔山为界,并在边界地区互市。
这下子满朝文武自然是群情激愤了,无不以为议和是奇耻大辱,“堂堂天朝,何至讲款”所有的舆论矛头都对准了陈新甲,大有一棒子把陈新甲置于死地的架势,陈新甲慌了连忙上疏为自己辩白,详陈议和始末,还多处引用圣谕,此疏不上还好,一上本还准备找机会保全他的崇祯更是龙颜大怒,崇祯又羞又恼之下当即下令逮捕陈新甲下狱。
其实只要议和成功,明朝最有战斗力的“关宁铁骑”便可调回关内用于镇压心腹之患农民军了,还可以省下巨额的军费——辽饷,缓解财政困难,可以说这是明朝最后的希望了!可惜陈新甲不知趣的把这一切隐隐指向了皇帝,崇祯皇帝骑虎难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承认自己跟建虏议和,因此怨恨之下把私下议和责任全都推在陈新甲身上,这样大明终于只能眼睁睁看着农民军改朝换代了。
陈新甲这才知道大事不好,但已经晚了,崇祯自己都不好意思以“专擅议款”的罪名来杀他,权衡来权衡去也只是找了个“失误军机”的罪名把陈新甲给杀掉了,陈新甲谋事不密,事发后的善后举措也是愚蠢之极,自有取死之道,不过议和的事情也就再也没人敢提了,明朝不得不继续面对两面作战的困境,这时崇祯皇帝也从每次奏折上的军情和催饷条陈中渐渐发现明军在朱仙镇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了。
七月督师丁启睿调集保定总督杨文岳、左良玉、虎大威、方国安诸军商议援救开封,官军虽然人数不少,可是内部分歧严重行动迟缓,一直在朱仙镇一带磨磨蹭蹭就是不肯进军开封城,谁都不肯吃亏,李自成则抓住了官军这一迟疑的时机率领大军迅速赶到了朱仙镇战场,取得了先发优势。
农民军抢占了西边的制高处,切断了官军的水源,官军既失地利,又缺饮水,再加上农民军频频袭扰他们,使得官军士气低落,军心浮动,情况变得对官军极为不利,左良玉认为:“贼锋锐,未可击也。”建议持重缓攻。
督师丁启睿惧怕开封如果失陷崇祯决不会放过他,只怕会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因此坚持要与李自成决战,对左良玉道:“围已急,必击之!”
左良玉认为官军与义军之间的实力对比这些年早已经发生了逆转,开封之战大局已定,不愿陪着丁启睿送死,出于保存实力,于是连夜拔营逃遁,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虎大威、方国安诸军皆有样学样,觉得战局态势恶劣,接连闻风而逃,丁启睿主张的大决战,变成了不战而败的大溃退,他也自身难保,只得丢下崇祯赐与的敕书、印、剑仓皇逃命四百里。
左良玉虽然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