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等他说完之后,只听胁坂安治也随声附和道:“主公,属下认为,就算柴田胜家率军与南线敌人汇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与敌人决战在所难免,若不能出奇至胜,那到不如与敌人堂堂正正一战,至于其进攻他处,那我军可先与敌难路军决战,而后在消灭柴田军。”
大谷吉继听他二人把自己想要说的话都说了,所以只能开口说道:“主公二位大人的建议也是属下想要说的,还请主公定夺。”
浅井长政听完,不由暗想大谷吉继所说的的办法,虽然看起来有些冒险,但却完全可以实行,而且让他感到更高兴的是,自己在外人面前找回了面子,别看我浅井家的家臣年轻,不过这能力却是不差,就连下级武士都能说出这样有见地的方略,这足以证明本家家臣团的优秀了。
当大谷吉继说完之后,浅井长政那不快的心情也随之烟消云散,只听他笑着说道:“若是能成功,你当计首功。”
大谷吉继听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到不是为了不用切腹而感到庆幸,而是为本家能保住家名而感到高兴,他认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绝对不会在有什么方略能胜过自己所想到的办法,想要打退织田军,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只有一策。
转眼间又是一天,佐和山城经过柴田军两天的不间断进攻,守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矶野员昌日盼夜盼,就盼着主公的援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还有继续抵抗下去的信心,毕竟目前朝仓与本愿寺的援军已经感到,本家精锐军势并不比敌人少,别多了,只要主公能再派两千援军,他便有信心让敌人无法跃雷池一步。
不过他盼望的援军却并没有到来,来的只是一名下级武士。
“主公的援军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当刚一见到这名下级武士,便听他破不急待的问道。
“回丹波守大人,主公不会派援军前来了,并且主公还命您立刻率军前往高取城与城中守军一同抵挡敌人南线的进攻,不得有任何耽误。”
矶野员昌听完不由一怔,只听他连忙问道:“若守军离开,那这西线又该如何面对?”
“回大人,主公以决定率军与柴田军进行决战,为了挡住敌人南线进攻,所以才会如此,还请大人立刻准备吧。”
既然此乃主公定下的御敌之策,所以矶野员昌不在迟疑,趁夜间敌人休息之际,立刻秘密集结军势,投高取城而去。
由于氏宗在率军杀入北近江之前,便以接到麾下忍者麾下忍者汇报,高取城之中只有两千浅井精锐,与四千农兵防御,对于这点守军,氏宗根本没有将这几千人放在心上,农兵就不用说了,他们根本不可能给麾下军势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而剩下还有两千精锐,就算他们有城可守,但在自己与佐久间信胜的八千余大军面前,依然不堪一击,氏宗认定,就算不用任何计谋只是强攻,最多也只需一日便可破城。
但他却不知,就在他率军前来的同时,矶野员昌已率近两千精锐赶到,而且还不只他们,在浅井家召开军议后,浅井长政三他们无法拖住高山军太长时间,所以又调去两千精锐,可以说目前高取城中的浅井家精锐只有近六千之多,并且还有猛将矶野员昌,与才智出众的藤堂高虎坐镇,想要挡主高山军数日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当军势在高取城中刚一据齐,矶野员昌等人便开始商议起来,别看藤堂高虎年纪不大,且身份不高,但矶野员昌对其还是十分客气的,就算他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才智远胜自己,其智谋曾得到过主公的夸赞,自己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所以当三人刚一坐定之后,便听矶野员昌开口问道:“藤堂大人,虽然主公只是命令我等守住城池只要挡住敌人五日便算完成任务,可这样一来,又如何能显视出我等勇武,不知大人可能在主公来之前,便将南路敌军击退之法?”
就算他不说,藤堂高虎也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这一战正是自己大显身手的大好时机,若是能将天下闻名的高山氏宗击退,那么自己的名声也绝对会被世人所熟知,而这不正是自己最想要得到的吗。
想到这里,只听他开口说道:“丹波守大人,在下到有一策可退高山军。”
矶野员昌刚才只不过是随便一问,他不认为在藤堂高虎真能有什么办法,毕竟对方可是大名鼎鼎的高山氏宗,其才出出茅庐,就算有些才智,又如何与高山氏宗相比,可现在见他如此自信的说出来,不由心中一动,只听他连忙问道:“还请藤堂大人明言。”
“大人,如今城中守军精锐已达六千之众,若是皆用来守城,就实在是有些浪费了。所以在下认为只留两千守城,而将另外四千伏于城外,待敌军进攻时,这四千军势随即杀出,敌军无备之下必然大败,如此一来,就算敌人不率军退去,但也称的上是大功一件,不知二位大人以为如何?”
只见矶野员昌一拍大腿,大笑道:“若按此计行事,定能将敌军击退。”
第七四三章 意料之外()
可以说高取城守将太过幸运了,由于高山家的忍者在探清此城的情报后,便离开向高山氏宗回报,此刻并没有潜伏在城中,不然已高山氏宗的才智,至少能想出十种办法对付他们。 。
就在矶野员昌,胁坂安治,藤堂高虎等人定计后不久,高山氏宗与佐久间信盛率八千余大军已经出现在城外不远处,虽然麾下军势已经疲劳,但由于城中守军不多,所以一到城外,高山氏宗便直接命令大军势对城池展开进攻。
而他则是带领一千六百骑兵,三百突击忍者还有一百旗本武士与佐久间信盛在城外一里外列阵,对于这样不太需要技巧的攻城战,实在用不上高山氏宗与佐久间信盛这样的大将亲自指挥,有蜂须贺正胜,佐久间盛政等人督战便完全够用了。
自出战之后,佐久间信盛的心情便很不好,自己争战杀场数十年,除了跟随在主公身边外,还从来没给人当过副将,这一次算是破例了,如果主将要是柴田胜家这样一直就比自己强一些的武士也就罢了,可这次的主将偏偏是年纪轻轻的高山氏宗,而且他还是自己的女婿,这可就让他感到十分难受了。
而高山氏宗从他的表情就能猜的出来他在想什么,所以一入本阵之后,他本应独子坐在首位之上,但为了顾及到佐久间信盛的心情,他还是将其的坐位向前提了提,只是比自己低上一线。
待入坐后,若是不仔细看的话,肯定会以为他二人是并列而坐的呢。
众人坐定,氏宗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后便不再说话了,对他来说,进攻高取城实在没什么好多说的。只要凭借优势兵力去攻就可以了,根本用不到他操心,而他现在正在考虑之后的战斗,朝仓家与本愿寺共计一万余大军来援的消息他昨日便已经知晓。并且一直派麾下忍者时刻注意着这支军势的动向,可让人摸不透的是,对方一万余大军就这么一动不动的呆在小谷城之中,这就实在是太反常了。以浅井长政的才智绝对可以想到,如果只凭目前的这些守军,根本不可能挡的住自己与柴田胜家两路大军的进攻,而既然他能想到这一点。但还不派军势来援,甚至连这个想法都没有,那就太奇怪了。
浅井长政到底想要干什么?难道是想在小谷城垄城抵挡两路大军的进攻?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其根本没有必要将四千精锐分出来拒守两线城池。这样做岂不是白白浪费兵力吗,一定是自己忽略了什么,但是目前大战才刚刚开始,而且小谷城中的大军又有本家忍者监视,就算他想玩什么花样,也绝对不可能得逞的,想到这里。氏宗不由又轻松下来。
既然战略之事不用他操心,所以又开始琢磨起如何将浅井家的人才弄到手,由于为了夺回浅井家的支配权,浅井长政清洗掉了家中超过半数的家臣,为了填补空缺,只能大量补充年轻家臣,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像藤堂高虎,大谷吉继,片桐,胁坂等一大批年轻且能力不差的武士才会提前数年登上历史舞台,而这对浅井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在能力上比浅井家的大多老臣要强上一些,而且他们对浅井长政的忠诚更是不容置疑的,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才让浅井家在内乱结束后,只用短短几年便恢复了实力,并且比原来更强了。
而对氏宗来说同样也有着不小的好处,若是他们不提前出现,还需要多派忍者调查他们所在,现在他们依然成了浅井家的家臣,到是方便将其一网打尽,凡是浅井家有能力的家臣,在这一战中,氏宗绝对不会放过一个。
就在氏宗安坐本阵的同时,蜂须贺正胜,佐久间盛政指挥的六千余军势已经对城池发起进攻,城中矶野员昌本以为这南路军势与柴田军的战力差不太多,自己麾下军势应该可以挡住其数日的进攻,可等对方攻来,并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如果说佐久间家的数千军势的战力还和柴田军相差不了多少的话,那眼前这些身有钢甲的忍者的战力可就要比其高出不只一筹了。
对方这群忍者虽然手中的忍者刀太短,无法够到城中守军,可他们不时甩出的手里剑却是防不胜防,尤其是两军刚一接战的那一刹那,铺天盖地的手里剑向城中袭来,由于城中守军跟本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干,所以只这一次,中剑者便有近两百之多,就连矶野员昌若不是反应快,在敌人射出手里剑的同时,低下了头,恐怕他也很难逃脱阵亡的命运,而一下便倒下近一成的军势,城墙上的防御立刻出现了漏洞。
也就是矶野员昌作战经验丰富留了五百人的备队,打算支援各处,在本家军势大片倒下之后,及时让他们顶上,不然的话,敌人一定可以借势攻入城中,如此一来,别说是数日,恐怕这城一时都难以守住。
现在矶野员昌就只盼着赶紧率伏军出现,不然这城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易手。
还好让其等的时间并不长,在双方开战一柱香后,只听东西两面喊杀声大起,很显然藤堂高虎与胁坂安治各率两千军势已经杀出,虽然从敌军侧面杀出的效果不如从其背后杀出,但敌人是从南面而来,自己又如何在南面埋伏,所以藤堂高虎只得退求其次,但及时是这样,也依然打了敌人个措手不及,尤其是佐久间军,虽然他也实行了兵农分离,这一次参战人员皆为旗本足轻,可是战力恐怕比柴田军还要稍微差上一些,并且这佐久间盛政虽然勇猛,但却并不太善常指挥,所以敌人一攻来,佐就间军边乱了阵脚。
他见状大急,但见军心已经乱,所以只得率几十名旗在不停的斩杀敌方足轻,虽然他的武艺无可挑剔,但怎乃他只有一人,以一人直力又怎可能战胜敌人两千大军,若在这样下去,不出一时三刻,佐久间军必会败退,再看高山家忍军,他们现在正在为无法获得刚才斩杀的敌人获得功劳而感到愤怒,当然这跟氏宗没什么关系,毕竟一把手里剑下去,每名敌人身上至少都会插着数支或者十数支手里剑,这样共同斩杀的敌人又该算谁的功劳,而正在他们感到无法发泄的时候,敌人两千军势便从侧面冲来,这让他们顿时大喜,就连刚才的不快也从心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他们看来,这两千人完全就是来给自己送功劳来的,这样的机会他们又怎会放弃。
当蜂须贺政胜刚命他们停止对城池进攻,先杀散城外之敌后,便见他们如狼似虎般的向敌人扑了上去,忍军的人数可并不比城外敌人的少,所以虽然浅井军偷袭在先,但确却并没有得什么便宜,尤其是当两军战在一处后,反而还让高山家忍军占了上风,也就是浅井长政治军极严,虽然战力上比不过高山军,但却与织田信长麾下旗本像差不多,所以就算高山军占到一些优势,但也无法将他们吓倒。
进攻忍军的东侧两千伏军是由藤堂高虎率领,他本以为自己率军偷袭,就算不能将敌军吓退,也可让他们不知所措,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不但不乱,反而在自己率军冲到之前,他们反到先冲过来,看来这高山军果然名不虚传,他知道若是光凭自己这两千军势的话,不但不能将高山军击败,反而到最后败的会是自己,所以他现在只希望另一侧胁坂安治所率领两千军势赶紧将佐久间军击败,然后率军来援,对这支高山家的忍军进行夹击。
高取城西侧,佐久间盛政本想借自己的勇武来让麾下足轻恢复冷静,可是他发现自己杀的人已经不少了,但旗本足轻不但没有恢复过来,反而军中的混乱更加严重了,别看他们人数有近五千,不过很快在浅井家两千人的突击下,他们竟然开始败退了。
若说起来,败退到也怪不到这些足轻身上,场面本就十分混乱,且他们又迟迟没有得到佐久间盛政的命令,甚至很多人都不知到佐久间大人在哪,是不是还活着,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们又如何还们与敌作战,所以很快佐久间军便崩溃了。
佐久间盛政见麾下军势已经溃退,在无奈之下,也只好率身边的数十旗本杀开一条血路向南退去,另一路胁坂安治若是这时率军追赶的话定可让佐久间军损失惨重,而他也的确这样想过,但他刚一率军追出几步之后,却见城池外另一侧藤堂高虎大人那边军势已经处在下风,所以只是略微迟疑了一下,便率军向忍军后方杀去,他们这一出现,忍军也开始有些混乱起来。
蜂须贺正胜到是在敌伏军出现之时便已经以经派人前往主公本阵汇报,如今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了,相信主公应该已经得知这里的战况,所以他现在并不担心,只要自己再坚持一会,主公的援军就会赶来,到那时,自己这方便回反败为胜。
ps: 写了这一章,不是很满意,主要是好长时间没写了,虽然有大纲,不过思路有些接不上,抱歉。
第七四四章 情理之中()
“报主公,在蜂须贺大人率军攻城之时,敌人突然有军势从东西两面杀出,每一侧皆为两千人,蜂须贺大人望主公速派援军前往。”
氏宗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愣住了,敌人这四千军势是从何而来?自己一直派人盯着高取城中敌人的联军,若是其有调动,自己根本不可能不知道,难道是浅井家隐瞒了实力,其麾下精锐不是七千,而是一万?
这不可能,浅井家不过只有北近江一地,想要隐藏四千精锐又谈何容易,若是如此的话恐怕自己早就获得消息了,那难道这四千精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氏宗根本想到对方是将西面的精锐全部调了过来,毕竟浅井长政在氏宗心中一直是犹豫不决且又十分谨慎的形像,但正是因为如此,浅井长政突然冒险一次,反到让人防不胜防,现在前线战事吃紧,留给势宗考虑的时间并不太多,所以他并没有继续分析下去,而是立刻命前田利家与渡边守纲各率麾下骑兵前去。
剩下的突击忍者则是分散四处,收拢已经败退下来的佐久间军,城中矶野员昌见城外忍军还没有要败退的迹象,不由心中大急,他知道敌人这一路大军有九千余众,而刚才参与攻城的敌人不过七千,也就是说,敌人至少还可动用两千军势来援,一但等敌军赶到,那么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败的必然是本家,而如果城外本家军势被敌军杀退的话,那么这城中只有自己不到两千人防御,根本不可能挡的住敌军的进攻,所以必须要在敌人援军赶到之前。先将城外敌军杀退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将城池守住。
想到这里,他一咬牙,只留二百人守城,他带着剩下的一千五百人立刻出城与高忍军作战。如果说浅井军只有两面夹攻的话,那高山家忍军还能勉强抵挡,可当矶野员昌率领一千五百军势从北面围过来之后,他们就抵挡不住了,不管蜂须贺正胜如何制止,也不能阻止麾下军势撤退。
虽然高山家骑兵马快。但当他们到来之时却也已经晚了,又加上矶野员昌怕城池有失所以根本就没有率军追击,所以高山骑兵也只得随着忍军退了回来。
这第一次交手是由浅井军获得了胜利,不过情况却并不乐观,城中守军本就人少,又加上这一次大战损失严重。所以待回城轻点后,城中守军的人数已经从六千下降到五千三,如此一来,他们可就不敢在轻易出城了。
而在看高山氏宗一边,损失虽然同样严重,但毕竟人数本就多余对手,但也在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先溃退的佐久间军,他们皆是向南败退,又有高山军的收拢,再加上其并没有与敌人交战多长时间,所以损失的人数还没有忍军多,若是全都算下来,高山佐久间军的人数现在依然有九千之众,在人数上,两家军势并未因这一战而拉开距离。
虽然说起来是高山氏宗一方败了,但实际上却是平局。双方谁都没能达到目的。
这一战结束的第二天,氏宗才算彻底搞明白,这突然杀出的四千浅井家精锐乃是趁着空当从西线调过来的,目前挡在柴田胜家面前的就只剩下农兵了,氏宗在接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大急,现在他总算是想明白敌人的用意了,很显然,对方是想在挡住这一路进攻的同时,将柴田军放入领地之内,如此一来便可在将柴田军击溃之后,再率军赶来与自己作战,不得不说,浅井长政真是好算计,他这样做完全可以用人数上的优势来弥补战力上的不组,而如果想破解敌人的方略,那么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这方也要加快进攻的速度才行。
所以在这次交手之后的第二日,氏宗便遣军势对矶野员昌发起进攻,不过由于城中守军从两千增加到了五千五,可城池就那么大,进攻的人数却无法增加,又加上浅井家精锐战力并不算弱,所以一时间,想要将城池攻下绝非易事,氏宗见强攻不城,便想要用计破敌,但不管他如何用计敌人就是坚守不出,用忍军军偷城的办法他也用过了,城中守军人数足够分守四面,就算派风魔小太郎的三百突击忍者上阵,也同样没能取得成功。
当然若是用极端的办法,不需一时三刻恐怕就能将城池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