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立刻招家臣议事。”
北条家和高山家不同,高山家的军势由于基本都是氏宗直辖,所以那些统领们也大多集中在氏宗身边,想要开会十分方便,而北条家不同,首先说,北条家五支精锐备队除了北条纲成的黄备与刚刚从越后撤回来的白备在小田原城中充当守备,震慑四方,其他三备则全分散在各处,至于家中重臣,没事的时候也都呆在自己的领地当中,没事谁老往小田原跑。如此一来,北条家想要开个大会可就困难了,就算派大量的人手马不停滴的前往通知,最远的也需要数日才能到达,毕竟需要走一个来回呢。
这么一来,就算北条氏政先氏宗一步得到消息,但等做出决定的时候,也比氏宗晚了一步。
数日之后,北条氏政召集的家臣还没到齐,新的消息就又传来了,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北条氏政最不愿意听到的,高山氏宗已经派出一万六千长枪足轻入驻上野国,并且还将与武藏交界的三郡八万石封赏给了其军事真田昌幸,至于那三家豪族,也是得到了厚赐。
北条氏政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感到十分后悔,如果当初在一接到消息后,便派出一备八千军势去进攻上野,那么此刻的上野飘扬的就应该是本家的三鳞旗,而不是团山旗了。
并且他通过这一消息还分析出,高山氏宗对上野势在必得,这一点从其派遣真田昌幸前来坐镇就可以看得出来,别说他人,就算是三岁大的孩子,都在传唱高山家这三个军师的童谣,本多善攻爱弄险,真田谨慎防守强,细川战略连四方,不用去过多了解,只凭这首童谣就能看得出来,上野有真田昌幸坐镇,那么自己再想将此地夺回,除非派出超过对方的军势,以兵力压倒对方外,恐怕在没有什么办法。
可现在的问题是,本家看似军势不少,但能够出动的还真不太多,尤其是在从氏忠口中得到很多豪族已经公然背叛了自己之后,原本可以出动的两备,现在只能动用一备了,就算在加上家臣的那些军势,最多也只能出动一万两千人,而他接到消息,高山氏宗派遣了一支长枪足轻队八千,如果再加上由良三家,那么对方军势也有九千,再加上有真田昌幸坐镇,那么对于夺取上野他还真不是十分看好。
随着这一消息到来,北条家的家臣们也终于到齐了。
当最后一个家中重臣出现在小田原城之后,北条氏政没有任何迟疑,立刻在天守阁召开评定。
“属下等参见主公。”。
第九零七章 最后准备(二)()
“诸位,这一次将大家召集而来,乃是为了上野一事,恐怕你等之中还有些人并不知晓,如今上野一国已经全部被高山家掌控,这对本家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本家决不能继续让高山家做大,但如何歇制对方的发展,还请诸位畅所欲言。=乐=文=”当家臣们刚一坐定,北条氏政便一脸严肃的说道。
这些家臣的确还不知道上野已经丢了的消息,所以当北条氏政说完之后,这些家臣们全都愣住了,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撼了,越后一战这才过去多久,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那时候本家可是基本控制了上野一国,可只是短短的几个月,上野就丢了,这高山军难道真有如此强大?
不过家臣们对此都感到有些困惑,如果高山家真要进攻上野的话,那么以主公的性格,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出军与高山家一战,毕竟上野一国可是有近五十万石,若是能将此地纳入掌控,那么本家的实力将会大为提升,可这么重要的地方,等丢了之后,主公才通知自己,那就说明,这件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家臣们一时都没有开口,毕竟在没弄清楚来龙去脉之前,若是贸然开口的话,说不定会让主公产生反感。
而北条氏政之所以只说结果,没说开端与经过,其实还是出于对北条氏忠的保护,如果全都说出来的话,那么恐怕就必须要给家臣们一个交代了。不然以后还如何驭下。
可见到家臣们全都低头不语,北条氏政就算不想说,也不能不说了,否则这一次将家臣们召集来还有什么意义,只不过他必须要为氏忠作出辩解。而且还要找一个替罪羊才行,想到这里。北条氏政的目光不由朝成田氏长看去,没有比这个人更加适合的人选了。
想到这里,只听北条氏政说道:“成田氏长!我来问你。你可知道上野国是怎么被高山家夺去的吗?”
成田氏长听完,心里不由有些发慌。心说,自己的知行在武藏,上野丢不丢管自己屁事啊,可问题是主公这次点到了自己的名字,那只能说明,这一次恐怕还真有自己的关系,但无论他怎么想,也没有想出主公是怎么将上野丢失和自己牵扯到一起的。
所以片刻之后。只见成田氏长带着一脸疑惑的说道:“回主公,属下不知。”
“你不知道?那好,我来告诉你。由良成繁你可认识?正是此人借你之名诈入箕轮城中,而后突然发动叛乱,并与已经投靠高山家的斋藤,小幡家里应外合,用诡计夺了此城。若非你与那由良联姻,这样的诡计又岂能实施,氏忠有如何会丢了箕轮城?”
听到这里,成田氏长算是明白了。主公把自己牵扯进去,似乎不是想对付自己,而是借自己去保护北条氏忠那个废物。而且这个理由也实在有些牵强了,若是换做自己去守箕轮城的话,别说是已经投靠高山家的由良成繁,就算是北条家的其他家臣率军前来,自己也会做一些防备,不只是自己,恐怕在场的家臣也都会像自己一样,在不明情况下,怎么可能将防御城池的重任交给别人。这只能说明北条氏忠是个废物,再无其他。
可是箕轮城就算丢了。那定夺是群马一郡之地落入高山家掌控,怎么转眼之间。整个上野都丢了?
当然他现在没时间去仔细想这个问题,毕竟现在要解决的还是眼前的事,既然主公是铁了心的要保北条氏忠,并不是要拿自己怎么样,那就没有和主公较劲的必要了。
当北条氏政说完,只听他连忙说道:“还请主公息怒,由良成繁其人一向诡计多端,属下与其联姻也是受了对方的迷惑,而当属下了解其真正面目之后,便与其断绝一切来往,谁曾想这一次他竟然还有脸借用属下之名诈取箕轮城实在可恶至极,所以,属下认为此事罪不在北条氏忠大人,而在属下,若非属下与其联姻,北条氏忠大人又岂能中了他的诡计,属下还请主公重罚。”
成田氏长这一招以退为进已经算是用到如火纯情了,不但将北条氏忠摘了出去,而且还将由良成繁的能力放大,最后在加上主动要求惩罚,短短一句话就表示出了这么多意思,还真是难为他了。
成田氏长也是猜到了主公的真实想法,才有此一说,既然主公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北条氏忠摘出去,那么自己这么帮他,主公还真能惩罚自己不成,就算其想,其他家臣也会帮自己劝说的,毕竟这样的事并非自己能够控制的,联姻这样的事根本当不得真,亏那北条氏忠还真会相信。所以他没有一丝担心,成田家虽然也是豪族出身,但可不是北条家其他那些附属豪族可比的,如果是那些豪族,说不定主公就会以此为借口没收了领地。
而北条家能够夺得武藏,这可全是成田家的功劳,可以说北条家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实力,是与本家贡献分不开的,而且早从数十年前成田家就已经从附庸的身份变成了北条家的家臣,主公要是敢动自己,那么北条家的家臣们也会因此人人自危,所以他可以肯定,一旦自己认错,那么主公一定会重拿轻放,不疼不痒的责怪几句就完事了。
果然,正如他所想的那样,北条氏政还真没有动成田家的打算,不是他不想动,而是不敢动,成田家由于帮助父亲夺得武藏功劳极大,一旦动了成田家,那么很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完全超出自己的掌控,北条家毕竟已经经过数代百余年的时间,所以正如其他那样存世久远的家族一样,其内部实力盘根错节,绝不是你想动谁就动谁的,这里面牵扯了太多的利益,别说是氏政,就算是氏康活着的时候。所采用的也是拉拢政策,现在北条氏政能够做出消灭那些小豪族的决定,已经绝对算是有魄力了。而这也是北条家上下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冲破的。否则北条家所面临的就是分崩离析。
所以有时候北条氏政十分羡慕高山家,高山家从无到有,不过十几年,一代人都还没过,根本不存在内部势力混乱的情况,这样才能够让高山氏宗没有任何掣肘,不然,就算高山氏宗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在短短十几年就获得如此成就。
如果只说眼前的话,那么北条氏政对成田氏长现在的态度十分满意,他要做的就是借其之口,保住自己的弟弟,看来对方算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如此一来,氏政就更不能惩罚了。
所以只听他开口说道:“好了,惩罚的事就不必再提了,我只是想用此事来告诉你等,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大意。否则这一次丢的事城池,而下一次,说不定就是丢了性命。”
“是。请主公放心,我等必将谨记主公教诲。”家臣们练练行礼说道,但北条家可不缺少聪明人,尤其是那些已经五六十岁的老臣,他们早就已经修炼成精了,主公的心意他们也是完全了解,而且就算主公没有用成田氏长来当替罪羊,他们也不会对氏忠落井下石。
不过这箕轮城丢了和上野一国丢了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根本不相信。那由良成繁等人有能力夺得上野,并且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这样的可能。
所以当北条氏政说完之后。只听刚刚接任青备的北条纲成开口问道:“主公,属下认为就算由良等人能力在如何出众,诡计在如何多端,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夺得上野一国,所以还请主公直言。”
由于解决了北条氏忠的事,北条氏政就再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了,而后便将上野国丢失一事的前因后果简单的说了一番。
在场的家臣们越听越感到心惊,这已经不是诡计多端能够形容的了,对方的魄力甚至盖过了智谋,如果没有魄力,他们就算想到这一方法也绝不敢这么干。
而当他们听到领内的一些豪族已经公然反叛,竟然派军势劫击北条氏忠之后,也都感觉到了事态严重,如今北条家还真是风雨飘摇啊,不但外部有高山家的威胁,而内部还有这些豪族作乱,虽然出现这种情况,起因在主公身上,不过他们对于主公这一做法还是支持的。
当北条氏政说完之后,只听多目元忠率先开口说道:“主公,属下认为,如今上野已经丢失,且高山氏宗派真田昌幸与八千长枪足轻坐镇,想要再将此地夺回,对本家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而对方的意思十分明显,其只是想固守上野,没有侵入下野以及武藏的打算,而本家正应该趁此时机,尽快将领那些反叛的豪族消灭,属下以为,在与高山家开展全面战争之前,一定要先平定领内,只有这样,本家在与其作战之时,才不会有后顾之忧,并且还可以调动更多的军势。此乃属下之见,还请主公定夺。”
待他说完之后,立刻引出不少支持者为其完善这一策略,这些人的想法和多目元忠都一样,上野反正已经丢了,在此地浪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根本没有意义,与其如此,那到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只要领内安定了,那么本家不但能够腾出更多的军势,而且也可以招募更多的军势。
尤其是上野一部分土地,虽然在数年前已经成为了本家势力范围,但这块土地却一直没有真正被北条家掌控,能够全掌此地当然更好,可即便是丢了,对本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反正今年本家已经夺了下野,上总以及安房,足够本家消化一段时间了。
而他们这个想法,也是北条氏政心里所想的,本来当他们说完之后,北条氏政就准备拍板了,可就在这时候,家中第一重臣,也是北条家不管才智还是勇武都是最出众的北条纲成开口了。
只听他说道:“主公,属下有不同意见。”说到这里,北条纲成根本没管在场的其他家臣,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主公,若是这一次不出军进攻上野的话,那么必然会给世人留下我北条家软弱的印象,世人的看法如果不重要的话,那么麾下军势的看法呢,如果让他们心中有了高山家强大,不可与之一战的想法之后,那么日后与高山军全面开战,那么恐怕不用打,本家就已经败了,所以第一在气势上不能弱下去,就算无法将上野夺回,也不能不声不响的任由高山家践踏本家的尊严。”
“第二,至于刚才诸位大人所说的先稳定内部,而后在面对外部势力威胁的话,属下认同,但是这些豪族挥手之间便可灭掉,根本没有必要对他们采取什么战术,也用不到如此重视,并且根本不能将他们与高山家相比,所以依属下之见,在进攻上野的时候,完全可以征召他们一同前往,凡是拒绝出军的,本家大军顺路便可将其消灭,至于那些出军相助的,属下则认为这些人已经可以证明效忠本家之心至诚,所以主公完全可以效仿先主,抹去他们附庸的身份,招收他们为本家直臣,这样的话,不但安了他们的心,而且也断了他们左右摇摆的念头。”
“其三,属下认为,如今本家五支精锐已经不足以应对与高山家一战,诸位请想,本家防备三面便需要三备之军,就算领内安定也需要一备镇守小田原,如此一来真正能够使用的也只有一备八千人而已,如此军势,又如何面对敌人近十万大军的进攻?”
当其刚说到这里的时候,只听笠原康胜打断道:“北条大人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了,扩军在下同意,但大人说高山家能够出动十万大军,在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
第九零八章 最后准备(三)()
“笠原大人说的不错,虽然高山家自己无法出动如此多的军势,但大人不要忘了,如今已经归顺织田,并且加入高山阵营,如此一来,我觉得有必要为诸位算上一算了,高山家一旦完成扩军,那么其可动用的军势便有三万之众,这还是其在获得上野之后的动员能力,在下不信其在获得上野之后,不会再次扩军,即便按照三万计算,佐久间信盛获得骏远三数十万石之地,出军两万还是可以做到的,柴田虽然在败于上杉之后,实力大损,但出动五千人是没有任何问题,在加上上杉的一万,浅井至少一万,诸位请算一算,一旦开战,高山军的军势能够达到多少让在下来告诉诸位,光是这些就有七万五千之众,而且这还是往少了算,并且一旦全面开战,那么在下不信佐竹不会趁火打劫。
而本家呢,五色备不过四万,再加上诸位大人麾下军势也不过五万余人,本家之所以能够傲视天下,凭借的便是军势的数量,一旦军势数量被对方超越,并且还是超越一倍,可想而知这对本家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所以扩军一事,必须要立刻进行。”
说到这里,北条纲成不由像北条氏政正在沉思,为了能够坚定主公的决心,所以继续说道:“主公,本家现在开始扩军都已经落后一步了,若是在犹豫下去,恐怕到时候根本没有抵抗高山军进攻的可能。并且属下认为,按照如今的形势,本家已经没有继续扩充五色备的必要,而是需要建立更多的精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本家的战术更加灵活。此乃属下之见,还请主公定夺。”
北条纲成一连说出三条,这三条的重点已经不是上野了,而是说出了北条家的发展,他认为如果还是像原来一样,心存侥幸的话,那么本家不出数年肯定会步今川,武田家后尘,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认为,要改变北条家的命运,关键就是在观念上,北条家上下,现在充满了浮华之气,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离自己十分近了,如果再不让他们正视如今东国形势的话,那么最后北条家只能成为织田一统天下,高山获得名望的踏脚石。
并且他说高山一方能出动十万大军,也并非是危言耸听,并且他说出这番话,已经最为乐观的了,而本家最常用的战术就是以优势兵力碾压对方,如果对方军势超过自己,那么先不说战术如何使用,光是士气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他认为本家不但要扩军,而且至少要拥有高山联军七成甚至八成的兵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对方拼个胜负。
北条氏政不想去夺上野,并非是其不对此地动心,而是因为他知道本家已经没有这样的实力了。所以当北条纲成说完之后,北条氏政此话深以为然,扩军之事也是他早就想好的,只是扩充多少,是扩充五色备还是新建军势,他一直没有做出决定。而今天正好趁着这一机会,和家臣们好好商议一下,毕竟最不希望北条灭亡的不是那些家臣,而是他北条氏政。
“按照你所说之言,本家若是想要抵挡高山家的进攻,那么至少需要将现有军势再扩充一倍,可你可知道,就算本家夺得下总,下野以及安房,也不足以支撑八万大军,若是扩充少了,那么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对此你可有解决之策”
“主公,若是直接将本家军势翻倍,的确有些不太现实,但是却并非不可达到,属下认为,本家可现扩充两支万人精锐,如此一来出去用于防御的军势,那么本家一旦对外发起战争,可动用的军势便有四支近四万大军,凭借这样一支大军,完全可以先将东面佐竹消灭,在将其灭掉之后,本家凭借常陆一国,便又可招募两支万人精锐,这样才能完成军势倍增的目的,一旦完成,本家有九支精锐在手,再加上其他军势,那么别说是高山联军,就是织田信长亲来,本家凭借近十万军势以及坚城,也可以让其止步领地之外,主公这便是属下强兵富家之策,还请主公定夺。”
北条纲成一连说出三条,这三条在场众人都听得明白,这已经不再是关于上野一国的问题了,而是关乎于整个北条家,整个关东的大发展战略,一旦能够一步一步按照北条纲成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