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实话,严三娘是感于他的大义,毅然自己送上门的,安九秀是被安金枝塞过来的,关蒄是从小养大的。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李肆对女人都还真没主动过。现在为了后宫安宁,也对朱雨悠这姑娘有一些歉疚,同时还有求于这姑娘,所以才在尝试放低身段。只是目前的表现,好像还很生硬。

朱雨悠呆了片刻,忽然掩嘴吃吃笑了,丢开在天下事上的深沉、威严和睿智,这位皇帝,其实也就是个愣头小子,算算他今年足岁才二十二,跟自己一般大呢。

看着有些尴尬的李肆,朱雨悠心中升起一丝淡淡甜意,自己要嫁的终究是个男人,不止是皇帝,丢开往日那些心结,未来似乎也不是那般黯淡无光,就说这些条件……

“另外还有一件事要找你商量,就是关于我的爷爷,嗯,很快也就是你的爷爷了。”

接着李肆提了一句,朱雨悠眨巴眨巴眼睛,原本还残留着的睡意顿时消散,这冰雪聪明的姑娘瞬间就明白了,之前她也是听过一些传闻。

“原来在他心里,我也不止是文书那般用处……”

心中甜意更胜,她自信地点头道:“此事妾身也正有想法呢……”

哟,还真来对了。

李肆看住了她,朱雨悠还一身亵衣,一缕肚兜的粉色露在胸口外,衬得肌肤分外白嫩,让李肆的目光顿时热了三分。

被这目光燎得火热,朱雨悠垂下脑袋,低声道:“陛下可否容妾身先更衣……”

此时她更有一丝惶恐,刚才那憨憨睡容也被他看去了?还流着口水呢。

听得她话语柔和,李肆也定了心,出了闺房。

闺房里,朱雨悠一把捏住李肆那张清单,两眼放光,再没刚才那恬静气质,跳脚欢呼道:“书!我的书!”

第四百四十九章 我把皇后还给老天

“待英慈院及于江北,妾必负荆而回,跪伏君前,侍奉终生。只求为婢为奴,须臾不离。妾乃蓬鄙之身,又怎可母仪天下?望君宥之,妾泣血拜上……”

绢布上血迹斑斑,凝成了这一行字,看得李肆触目惊心,盘金铃为了自证心志,竟然写了一封血书回来,李肆既是心痛,又是无奈。

这真是一个只愿守住一点小幸福,也不愿敞开怀抱,接什么大富贵的姑娘啊,恍惚间,李肆似乎见着了盘金铃正向自己盈盈拜倒,原本明亮清泓的眼瞳已是泪雾迷蒙,思念之心更浓了一分。

罢了,只要她愿意嫁给自己,就不迫着她去坐那火烫的皇后之位了。

李肆悠悠叹了一口长气,终于放弃了立盘金铃为后的打算。

她不当皇后,李肆就想立严三娘,可她却坚决拒绝。不仅是她,关蒄、安九秀也是绝对不当的,至于即将入宫的朱雨悠,李肆可没考虑过。盘金铃和严三娘不当,那就谁也别想当。

问题就大了,不久后就要办大婚典礼,分封妃嫔,这皇后之位难道真要空着?

这事表面上看,就跟立储之事一样,还不必着急,反正他还年轻。可眼下不给个说法,就让后位空着,日后岂不是要成国政的战场?到时为了平息争议,另立一人当皇后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那怎么对得起陪着自己一直走过来的这几位娘子?

肆草堂里,刚由朱雨悠襄助,解决了祖辈血脉难题的李肆,又被这皇后之事给难倒了。沙场征战、内政调理,阴谋阳算,他都如屡平地,信心满满。可越是身边事,就越难处置好,这也正是所有君王都难以逃脱的宿命。

“唔,为师的大礼,终于是备好了。”

段宏时出现了,大剌剌地在那圈沙发一坐,然后将一坨东西丢在书案上。

“国朝已立,有你之前的君宪,再有为师这份大礼,你的君王法统上承天命,下接人心,内蕴天道,当是再稳当不过。之后诸事,都是火候问题,为师也准备颐养天年,走亲访友,让自己享享福了。”

段宏时一副要出世的模样,李肆又是一惊。

“老师有何打算?我专门给你备个衙门,一路支应照料,不过走之前,这事你可不能不帮……”

即便老头已是一副熬尽心力的慵懒模样,李肆却还是要压榨他一把。

老头没好气地睨了他一眼:“老夫约起一帮文士写《南明史》,准备先去广西看看,至于你的那些事,先是爷爷,现在又是大老婆,怎么总想着要外人拿主意?”

李肆腆着脸道:“老师岂是外人……”

老头受用地呵呵一笑,再收住脸色道:“你自乡村一野小子起家,其间所行之事,古往今来都无人行过。如今创出一番大局面,上天也低了,皇帝也变了,可你手脚,怎么却越来越拘束了?”

李肆一愣,老头什么意思?

段宏时摇头:“以你的脑子,桩桩奇事都能行得,如今古礼也被你破得差不多了,朝野上下,人心尽在你的指掌间。你既然已不再是君父,自己之事,纵然行些非常之举,大家也不过当你是在开新朝气象,还能把你怎么着?”

老头起身,恨铁不成钢地再道:“你啊,肆无忌惮的肆,难不曾就忘了?”

李肆呆了片刻,看看老头丢在书案上的“大礼”,终于恍然。老头也不知该怎么办,但他指出的方向,却是之前自己思维闭塞之处。

李肆恭谨地起身行礼:“谨受教!”

老头挥袖道:“你我师徒,别来这虚礼。为师既要远行,一应器具你可得备好了,另外,跟你家三娘子说说,为师身边还缺两个既通五禽戏,又擅泡茶的侍童……”

李肆赶紧拍胸脯:“别说两个,两百个徒弟也给老师招来。”

老头呸道:“你这是存心让后人说老夫是妖孽国师么!?”

在李肆身上压榨足了,段宏时满意地离去,而李肆看着老头留下的大礼,脑子一动,也如释重负。

十一月十九日,黄埔无涯宫至正殿,鼓乐欢鸣,群臣贺拜,李肆的婚典在中和殿举行。

关于英朝后宫规制,礼部早上了本,提了两个建议,一是用宋制,二是用明制。不管宋明,都分定额的妃嫔数等,以及不定额的宫女几等,即便再俭省,加起来也得有好几十人。

李肆驳了此本,说登基时就提过,既然他已不是君父,也不用太监,后宫就不再是国体文章。只是为抚天下人心,后宫事还算是国事。虽会大办,但怎么办,包括怎么定等,都由他自己说了算。

此事朝臣也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当李肆丢出来后宫建制时,朝堂也是波澜不惊。

英华皇帝的后宫,就分后、妃、嫔三等,在此之外的女子,即便是在后宫办事的侍女和女官,都不算是皇帝的女人。

现在后这一位不知道是谁,李肆此次就立了四个妃子。严三娘为贵妃,关蒄为慧妃,安九秀为淑妃,朱雨悠为贤妃。此前大家都听得一些风声,说原本要立为后的盘金铃死活不从,现在还没她的身影,该是日后要再封为妃。

妃子并没有等级之分,严三娘这贵妃的“贵”,也只是名号,并非明清时单独的一级,但隐隐有贵于其他皇妃的意味。而嫔这一级有婕舒、昭仪、美人、才人、采女几阶,现在还无人受封,朝野都猜想,该是那几位皇妃身边的侍女能得此位。

李肆在《皇英君宪》里已经明确,皇帝宫闱非天下事,绝不会兴选秀一类的事情。同时因为禁绝太监,李肆的后宫规模就不能太大,否则难以管理。

想着李肆还年轻,后宫之事,随着年月增进,还不知未来会扩充到什么地步,所有朝臣们都觉得没必要深究李肆这后宫太过寒酸,大家的目光都放在李肆身边那个位置上。

盘金铃不愿坐这个位置,其他妻妾又都受封为妃,这后位,李肆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大多数人想的是,李肆多半会虚悬后位,留待将来解决,这就让他们心中暗暗藏了一分心思。李肆是不想当君父,可他终究是帝王,皇后之事,怎么也是一桩国政,到时可有得文章做了。

却不想这一日,李肆再给他们来了一次头脑风暴。

先不说召集群臣,将纳妃办得跟大婚一般隆重,这事礼部腐儒们满肚子牢骚,一脑子不合礼,可李肆这皇上处处不合礼,也不差这一桩,他们也就只能揣着牢骚来参加大典。

在中和殿叩拜李肆后,抬头发现李肆龙椅边多了一具坐塌,其上凤纹环绕,跟龙椅相映成趣。众人脑子顿时有些糊涂,莫非传闻有误,盘金铃已愿就后位,还急急赶了回来?

在满殿数百朝臣的注视里,李肆将一坨东西放在了凤椅上,满脸“爱”意地轻轻拍了拍,然后开口,一番话说得众人目瞪口呆。

“诸卿也知,朕这后位起了一番波澜。朕扪心静想,方才醒觉,此乃上天警示,朕这后位,就不容于凡俗。”

“朕非始皇帝之下诸帝王,而是要兴上古三代圣治之君。现华夏蒙尘,天下垢蔽。能以贤良之德,母仪天下,佐朕立圣治的,就不再凡俗……”

“朕要立圣治,成上古三代圣君,所能倚者,莫过于天道,因此……”

李肆将搁在凤椅上的那坨东西举起,却是一堆书,手展开,分作三本。

“朕这后位,将奉于天道!”

这话嗓音不高,却惊得诸臣心眼晕迷,这是闹哪样啊……难不成是要出家!?

李肆的话语还在殿堂里飘荡:“皇后与皇帝,阴阳相济。上天降下天道,为朕终生所倚。天道如后,母仪天下,进贤劝谏。天道看着朕,管着朕,将仁德圣治施于国政。”

他吧啦吧啦一大通,意思就是,我这皇帝,嫁给,不,娶了天道为大老婆了!而这大老婆具体又是什么面目呢,就是我手上这三本书。

《论天》、《论道》、《论君》,这就是段宏时留给李肆的大礼,这三本书虽是段宏时所著,署名却是李肆本人。这非段宏时献学于李肆这君王,而是这三本书所写的东西,本就是以李肆这几年来所提点的思想为核心。这三本书,其实就是现今英华国政学术“天主道”的根底。

经过多年丰满和调理,以及实务锤炼,“天主道”一学终于大成,精髓就在这三本书里。

《论天》说的是寰宇万物的本质是一个“变”字,由此而散发出思辨之哲。

《论道》说的是人灵该如何把握这寰宇之变,途径就在于“道”,而这道的根基在于度“器”,以有限之器,衡无限之变,人灵始终只能接近“真理”,并没有绝对的真理。由此而散发出格致、经纬之学。

《论君》说的是君王之道,人灵生于混沌,之后就群居而生,文明继起。君王治政,必须把握天道而行。这本书将国、君和民分开,谈到天命的运转,宣称君民相约方成国,君持国政方是正统。

中和殿里,群臣都觉恍惚如梦中,他们这皇帝,还真是善于把什么事都掰出一番天道来呢。礼部侍郎梁载琛艰辛地开口,想喊一句“不合礼”,哪有皇帝把后位供奉给上天的道理?虽说他们礼部腐儒玩的就是虚的,可眼下皇帝玩的这一手,简直是虚得到了天庭了。

刚刚开口,就听范晋苏文采刘兴纯等一帮心腹嫡系高声呼喝:“皇上圣明”,这老头一口气没出匀,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

正如段宏时所说,李肆这皇帝,虽矮了君,可对朝堂形势和人心把握之稳,却是历代帝王都难及的。当天大典,除了以梁载琛为首的几个腐儒被御史弹劾“典上失仪”外,就再没什么杂声。

反正后宫已是皇帝的私家事,虽然也有涉国体,但丢脸终究是陛下您自个的事,咱们就当应声虫好了,您要哪样随您……

这是大多数朝臣的心思,同时在中和殿后殿等待封妃嫔礼的严三娘几位皇妃却是满面笑容,原本还有些惶恐不安的朱雨悠更是笑岔了气,暗道这位皇帝陛下行事之荒唐,日后史书还不知道会怎么评述他呢。

看着花枝乱颤的朱雨悠,严三娘道:“阿肆早前迎我们三个进门时,就说过一句话……”

关蒄记起来了:“四哥哥说,这辈子他不要正室!”

安九秀叹道:“官家还真是说到做到,连皇后都丢给老天爷了。”

朱雨悠眼神迷离,时代还真是变了,自己以前顾虑的宫闱苦楚,还真是杞人忧天。

第四百五十章 开门,查水表!

虽说皇后是个牌位,这事有些……扯淡,但皇帝终究是大婚了,整个广州城再次沉浸在浓浓喜气中,爆竹彩灯又脱了销,黄埔更成了不夜城。佛山醒狮走街串巷,锣鼓喧天,各家酒肆饭馆都在贺喜酬宾,竟是彻夜不休。

清晨,黄埔西区,一座尖顶教堂高高耸立,这是耶稣会在黄埔新建的教堂。来来往往的大多是洋人,被四周依旧没有平息的喧闹包裹着,都下意识地皱眉摇头。

“真不明白那些中国人到底在欢喜什么,这两个月来,简直是天天都在过狂欢节似的。他们如此放纵,不知又有多少灵魂浸泡在酒水和美食里,正向地狱坠落,主啊,赐予他们怜悯……”

“阿洛斯神父,您该祈祷的是,赐予您虔诚的仆人力量,愿您的仆人能引领这些迷途的羔羊,投奔我主的怀抱,尽享我主无上的荣光。”

两个神父在教堂门口握着十字架低声嘀咕着,一辆马车驶近,尽管车身朴实无华,但看那车夫的周正装束,马儿都精壮整洁,前方还有两名骑士开道,顿时吸引了这两位神父的注意力。

“是贵族的马车……”

一个神父低声说着,另一个神父注意到了马车顶檐上的那个团龙标志,虽认不得到底是什么来历,可比照欧罗巴惯例,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贵族徽章。

马车停稳后,一个穿着灰黑教士长袍,棕发碧眼的年轻神父出了马车,让门口这两位神父愣了一下,他们可没想到,坐在这贵族马车里的,竟是一位同行。

那神父朝教堂走来,没走两步,记起了什么,将手里拿着的一顶帽子戴在了头上,再昂首挺胸而行。帽子后面带着两根硬翅,随着他的脚步悠悠晃个不停。

“伽斯提神父!?朱瑟佩·伽斯提里昂!?”

虽然目光被对方那晃悠悠的帽翅干扰着,但两个神父里年长的那个还是认出了此人。

“法林神父……”

对方也认出了年长之人,然后脸色一正,双臂一抱。

“今天我是以皇帝陛下的名义,来向教会递交谕令的,两位请叫我……朗世宁。”

朗世宁一边行礼,一边心想,咱们都是耶稣会同仁,所以就没必要穿官服来了。朱瑟佩·伽斯提里昂是位神父,现在只留在耶稣会广州分会的档案册里。现在的自己,是内廷画师,中书省通事馆六品通事朗世宁。

“中国皇帝的谕令?难道北京城里来了特使?”

那个叫阿洛斯的神父似乎来这里不久,一句话出口,就连他的同伴法林神父都皱眉不已。

“阿洛斯神父,身为我主的仆人,每到一地,就该仔细看清我主所牧羊群的颜色。我们这是在广州的黄埔,南中国皇帝的皇宫就在三十里外!”

法林神父训斥了一番,然后向郎世宁笑道:“席尔博主教还在澳门,要颁谕令,还得去澳门找他。伽斯提,你也是耶稣会的一员,听主教说,这教堂能建起来,还有你的一份贡献,可为什么这么久都没回教堂来主持一场弥撒?”

郎世宁下意识地道:“法林神父,不要质疑我对吾主的信仰,我只是……”

从衡州到长沙,血雨腥风,天坛祭礼,乃至大殿登基,包括前几日皇帝的大婚,幕幕场景在郎世宁脑中闪过,他是画师,这些场景都已经留在了他的画布上,同时也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带起的种种思绪,已让他感觉,自己跟虔信的上帝有了一层隔膜。

郎世宁镇定下来,低低而郑重地道:“我只是在跟随一位伟大的君主,看着他一步步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法林神父平和地笑道:“希望这位伟大的君主,创造的是一个令吾主喜悦的世界。”

郎世宁努力撑开自己的嘴角,应了一声:“一切荣耀归于吾主。”

嘴里这么说着,心中却道,如果吾主就是皇帝陛下和他那些睿智的哲学家们所说的“上天”的话,这话该是没错。可平日听起来,“上天”好像比吾主还大……

将这近于异端的思想泡泡戳破,郎世宁这趟扑空,就想转身离去,却被一声高呼拉住。

“朗大人!哎呀朗大人,等你等得好苦啊!”

一个衣衫褴褛、胡子拉碴的汉子冲了过来,护卫郎世宁的骑士拨转马头,就要将这人拦住。

“我是欧礼旺!澳门总督的特使欧礼旺啊,两年前我们就在这见过,那时教堂还没修起来呢!”

朗世宁赶紧止住骑士,这个看上去就跟叫花子似的欧礼旺终于逃过了马蹄之灾。

“以前你确实是总督的特使,可现在你……”

看着这家伙的狼狈模样,郎世宁怎么也不相信此人还是总督特使。

“我现在也是……千真万确!哎呀,总督现在也比我好不到哪里去,就盼着能有跟皇帝陛下说话的机会!我天天在教堂这守着,就是为能见到朗大人你啊……”

欧礼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喊着,让郎世宁心中也恻然不已,可他还没明白,澳门总督特使,怎么会沦落到这般凄凉地步?

“事情是这样的……”

在教堂附近找了家小酒馆,欧礼旺将一肚子苦水吐了出来。

“我们澳门人……好惨啊……”

他的讲述以这样的悲苦之声开场。

两年前广东变乱,眼下这位占据了大半个南中国的皇帝陛下,当时揭竿而起,自称“天王”,还只是反贼李肆。那时候澳门已跟李肆有很多往来,包括船员、工匠。

因为李肆控制了整个广东,澳门就在广东腹地,澳门人和总督不愿直接开罪李肆,一面派出欧礼旺为特使,商讨澳门地位问题。一面也摆出恭顺姿态,对李肆设立海关,将澳门贸易也纳入到管理范围这事,没有摆出强烈的抵触姿态。

但欧礼旺一直没见到李肆,只跟一位王妃隔着帘子作了简单商谈,对方似乎只满足于了解澳门人有没有胆气直接跟李肆为敌,不愿意谈进一步的地位问题。

由此澳门总督马玉发了飙,同时他认为,大清国皇帝才是中国之主,之前诸多反贼都被那位伟大的皇帝陛下给剿灭了,李肆不过是清单上新增的一个,所以他决定澳门不再跟李肆走在一起。在他的暗示之下,澳门人从李肆的各类事业里退了出来,据说还对李肆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但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偏离总督以及大多数澳门人的预料,大清国跟李肆几番大战都落了败,甚至大清国那位伟大的皇帝带着大军亲征都无功而返,听说还被李肆亲手打伤了。

接着就是李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