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沾挑眉:“为什么?”

李香玉欲言又止,沉默片刻后,再道:“这是为表哥着想,也是为一国大局着想,到时表哥自会明白的。”

曹沾脸上浮起难以掩饰的失望,他绝没料到表妹居然会给出这么一桩建议,而表妹口中的“谋划”、“大局”,又含着再明显不过的上位者气息,这让他份外难受。

强自压住自嘲和愤怒等等情绪,曹沾反驳道:“这么一桩惊天大案,交给一省的后果是什么,表妹你精于律法事,应该很清楚!表妹你不是总讲国法如山,不容亵辱么?居然可以为了服从什么大局而置之不理,公道何在?天理何在?”

他摇着头,一脸遗憾:“表妹,你越来越像是手握权柄的棋手,律法、公道、人心,都成了砝码,在你的棋局里来往交易,就像什么认罪减刑则例,你当这讼师,怕是有些入魔了……”

话题一下就偏了,说到了李香玉参与过的一项律法改制,因为涉及控辩交易,被墨党攻击为有失律法尊严的市侩之举,但律司、法院和讼师会,乃至国中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将刑审化繁为简的权变之举,是绝好的善政。

扯到专业领域,李香玉也不给表哥面子了,冷声道:“天下事非黑白二分,表哥怎么还如幼儿一般看国家之事?表哥前些年在军中的历练,都只变作风物文字了?”

跟李香玉比口才那是自找没趣,一句话就刺到曹沾心中最忌讳之处。他在军中几年,虽时时因惨烈战事而激起热血,但终究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军旅中。别人把他那几年军旅生涯当作荣耀,他自己却当作挫败,李香玉的话正中要害。

曹沾有些恼羞成怒地道:“就是在军中历练,才知我英华立国的根基是天道,是再清晰不过,黑白两分的天理!”

说到军队,他底气也足了:“我英华热血男儿,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卫护的是天人三伦,是公平与正义之国!如果国家把这等罪恶之事也视为砝码,肆意操持,千万英烈的忠魂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什么局再大,也比不过天理!比不过人心!”

李香玉有些无奈地道:“这案子若是只涉国人,当然如表哥所说这般,可南北贩奴还只是法外之事,只有道义,没有法理。法不所及,就得多方权衡,不能只是空谈。我们为什么没有北伐,不就是还能在法外处置这些事,不致伤损了一国人心么?”

话题继续偏到北伐,曹沾的立场自然就站在了寻常军人的角度,他冷笑道:“为什么还没北伐?不就是国中工商想要继续压榨北人,不愿接纳北人为同胞么?你们讼师站在谁一边?无钱无势的北人?不!自然是有钱有势的工商一边!北人受苦,南北相离,华夏还不能一统,就是你们这种人害的!”

他挥着手里的卷宗,坚毅地道:“这案子既到了我手,便是上天要我行天职,为一国正人心!我本还犹豫到底该怎么办,可听表妹你这一言,我决定了!你自顾你的大局,我去求我的正义!”

李香玉头痛地呻吟着,暗责自己也是意气用事,就不该跟表哥硬对硬,她缓了语气,柔声道:“此事表妹之前跟陛下已经看到了,也有了安排,表哥若是信陛下,就听表妹一言,可好?”

曹沾瞳孔收缩,话语也变得萧瑟了:“是啊,我只是个小小巡边曹事,哪像表妹你能时时伴君,知国政大局。”

他话中有话地道:“若是不涉表妹,我自是信陛下的……”

李香玉冰雪聪明,瞬间就品出了这话里的味道,弯月眉怒挑而起:“曹沾!你可以糟践我李香玉的名声,却不能污损陛下的清誉!六年前爷爷病危,说到我的婚事,是谁在他床榻前始终沉默不语的?”

李香玉一边说一边流泪:“那时表妹还以为你心结未消,没有逼你,可三年前又是谁把婚约退回来的?”

她哽咽道:“香玉虽出闺在外,可女儿家名节却绝不敢丢,这十来年,我一直在等你,可你……曹沾,你为何不愿娶我!”

珠泪盘落,梨花带雨,曹沾心也碎了,他情不自禁地跨前两步,想要拥住表妹,可眼角却又跳出那抹紫金之色,一颗心再度沉冷,脚下也停住了。

“状元娘,侍君王,枝头凤凰,鸦雀踞篱望……”

曹沾苦涩地念着民间俚调,他何尝不想娶才貌双绝的表妹,可惜,当他为此付出百倍努力,迈出一步时,表妹却又远远行在了前方,他只能眺望背影,暗自感伤。皇帝多年前就有意成全,他也很清楚,可他更清楚,自己这表妹对皇帝的倾慕有多么深,早前相处时口口声声就是陛下如何如何言,深到自以为是将皇帝视为师长,而不自知已坠入情网。

自己赶不上,佳人还一心冲天飞,何苦……

“表哥这是何苦,你本有你所擅之事,为何非要强争他事?”

李香玉非但明白曹沾的心声,也明白自己的心意,她就期望曹沾能主动跨出一步,接纳自己,也好断了自己飞蛾扑火之心。

“我曹沾是男儿,男儿自有争与不争……”

想到表妹已心有主见,在国事上都与自己分执一端,难以相洽,曹沾更是心灰意冷,摇着头,再度拒绝了表妹。

李香玉泪痕满脸,脸色却已平静下来,转回到正题:“表哥若还顾念表妹,就听表妹一言,把这案子转出去吧。”

曹沾硬下心肠,沉沉摇头,在他眼中看到铁石般的坚定,李香玉无声流泪,直到他转身离开,泪水依旧没有停下。

“既失情,就索道,或许……或许表妹还能等着,等到我借此案一跃成名时。”

曹沾不仅坚持自己的天理,也有自己的功名之求,而这一案正是他的阶梯。

“要把这些账本的价值挖出来,就得让一国都来关心这案子,那该找谁呢?”

出了宅院,曹沾目望南面,那是东京,东院在那里,汪瞎子一党历来都跟官府和工商唱对台戏,如果把这东西给了汪瞎子……

那样要丢官身的,可不管是他的天理,还是他的名利,都不愿再受这官身束缚了。刚才李香玉也说了,皇帝正在关心此事,已有布置,可总有人不愿让苦难沉于大局之下,也总得有人为这天理出声。

心中揣着一团火的曹沾来到了东京天坛东院,接待他的朱一贵意兴阑珊地道:“汪院事很忙……”

曹沾递过卷宗,朱一贵抽出来一看,两眼顿时发了亮,说话的腔调都在微微发颤:“此事……汪院事不好出面,可我朱一贵却能襄助谋划。”

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局由谁而坏

“这会不会闹得太大了?”

当朱一贵道出他的谋划后,曹沾心里有些发虚,他手里这些账册主要涉及江南的“劳力公司”,这些公司的后台除了江南工商外,还涉及潮汕财团相关产业。曹沾的本意是捅出这件案子,以舆论逼压这些势力,让律司、法院和地方官府介入,最好是政事堂也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朱一贵的想法却是借这案子弹劾西院和官府相关人等,借势通过专门的废奴法案,这不仅意味着要掀动一国舆论,还要掀动一国政局。

“我就怕闹不大!”

朱一贵眼中闪着精芒,之前的东莞账本被汪士慎掌握着,他无法染指,正为良机已失而烦躁,没想到这个曹沾居然又送上一份账册。虽然没直指国丈家,却也能牵连到如今国中五大财团之一的潮汕财团,足以兴风作浪一番。

对这雪中送炭的年轻官员,朱一贵谆谆善诱,更熏以热血:“不挖根,不动真章,恶德工商能痛吗?不能!不立法,不让代言天下黎民的东院握此权柄,就只清理一批小角色,能治本吗?不能!”

见曹沾生出义愤之色,朱一贵再道:“哦,确实,闹得太大,宣德郎的仕途就要断了,这可不好……”

曹沾的散阶是宣德郎,听这话他决然拍案:“我求的是仁义公道,可不是功名富贵!别说区区曹事,这宣德郎没得做了,也于心无愧!”(文*冇*人-冇…书-屋-。电子书)

此时的英华官员,除非刑罪,不然就算摘了官帽,还能留散阶。曹沾这话就明了心志,不仅愿意交出这份资料,也愿意出面作保,即便为此被问罪下狱,他都认了。

朱一贵连连点头道:“好!好!有曹宣德你这样的忠义之士,我等何愁大业不成!”

被朱一贵眼眶中的热意感染,曹沾也觉热血沸腾,将账本郑重递给朱一贵,诚挚地道:“此事就拜托朱院事了,我相信你们还能为我英华守住仁义和公道!”

送走了曹沾,朱一贵端坐书案,看着那叠账本,冷声笑道:“不是为功名富贵,又何必跳墙走这条路?这姓曹的小子也想一搏呢。”

接着他再畅快地笑了:“你小子都敢搏,我朱一贵难道不敢搏!?”

按照朱一贵“闹得越大越好”的谋划,被一股无名之火推着的曹沾真是搏了,他就在东京住了下来,静待朱一贵掀起波澜。

苏州,江南按察使署,李香玉从署衙里出来,一脸迷茫。曹沾五日前跟她会面,之后再无音讯,而她还在为曹沾会怎么处置账本担忧。

本以为曹沾即便不转交地方,最多也是去找按察使署,就事论事,要追责与账本相关的国内工商。可今日来按察使署一问,曹沾并没有到这里。

“莫非表哥想通了,听进了我的话?”

理智告诉李香玉,这不太可能,可感情上她很强烈地希望如此。以曹沾的低微职位、浅浅履历以及他那书生意气,越过职权范围搅和这案子,就是被人当枪使,吃得骨头都不剩的下场。

盘算着是不是托人查查曹沾的去向,李香玉神思恍惚地上了马车,却听侍女惊呼道:“小姐小姐!曹公子上报了!”

心头咯噔一响,李香玉暗道自己一直不愿面对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表哥居然把这事捅给报纸了?这可是渎职滥权之罪啊!

急急接过报纸,还不止一份,三正都全了,还有偏向“清流”的《墨林》和《英华民报》,版首醒目大标题各书《无仁乱国》、《失道就在今日》等等危言耸听之辞,说的全是南北贩奴事,文章前言里都提到,江苏兵备道边防司查获南北勾结,贩卖人口大案,巡边曹事曹沾在东京亲会各家报社,讲解相关事宜……

看到这里,李香玉两眼已开始发黑,再看到东院朱一贵再推《废奴法》,与汪士慎当庭发生口角,胸口更是沉沉压下一块大石,呼吸无比艰辛。

“快!快……快进宫,求见陛下!”

李香玉挤出了这一嗓子后,浑身都没了力气,软在座椅上,心道表哥啊表哥,你不仅要坏这一国大局,也要坏了自己前程。

东院,朱一贵的办公室里,汪士慎两手捏拳,把书案锤得咚咚作响:“我再说一次,你们这么干是坏了大局!我们解决问题是要先外而内,引火于外,你们怎么能先烧起自家人!?”

汪士慎很愤怒,之前他跟皇帝已经谈妥了,要搞一场人心运动。先从祭奠明末抗清英烈开始,渐渐烘托气氛,后期再转向声讨满清苛待治下民人,以致南北人心相离,甚至出现大批工奴。

祭奠活动之外,还有翰林院和各家学院准备出一系列文章,同时官民携手,举办相应活动。舆论一面也已有了规划,从官方报纸《英华通讯》,到国中大报《越秀时报》、《中流》、《士林》,一同作舆论预热。

可没想到,朱一贵居然自顾自地开了一局,召集清流小报另起了一股舆论声潮,不仅直接讨伐国中工商,还要借此势以《废奴法》再争法权。更要命的是,朱一贵居然从江苏兵备道一个巡边曹事那弄来了一份证据,让这股声潮有了坚实凭据,一下盖过了汪士慎和皇帝的温和谋划,眼见一场火热风暴就在国中猎猎席卷。

朱一贵躲闪着汪士慎那双半瞎眼睛,争辩道:“陛下也有言,要容大家都能发声。眼下我们只是一小撮人,若是这样就能坏了大局,不正说明民意站在我们这边,就恶那些贪婪无耻的商贾?我们发声,正是天意啊!”

汪士慎摇头:“民意在为己利,在黑白两分之事上是清醒的,可在这种法外之事上却是愚氓!”

他口气无比严肃地道:“此事不容操弄人心!更不容把民意当作富贵权柄之梯!朱一贵,你若真还当我是社首,赶紧停下此事,与我一同把人心引向满清!”

朱一贵哈哈一笑:“我操弄人心?社首,你要做的不也是操弄民意?我是把民意当作权柄之梯,社首你何尝不是把民意当作名望之梯?之前你毅然入监,以示国法昭昭,你敢说你没有怀私心?”

汪士慎脸色涨红,咬牙点头道:“好!好!既如此,我与你割袍断义!你要做什么,我自管不着,可你再别想以墨社之名而为!”

说到墨社,就触到了朱一贵的伤疤,他也锤起了书案:“墨社不是你一个人的,汪瞎子!是你我一同经营起来的,这么多年,你就忙着揽名,大小事全是我在干!我别想用墨社之名,我看你才别再想用这名!”

汪士慎愣了好一阵,忽然仰头大笑:“你要墨社?那你拿去吧!今日我就招报纸声明,我与这什么墨社,再不相干!”

目送汪士慎身影消失,朱一贵才如梦初醒,一拍自己额头,无比懊恼:“怎么自己就压不住火呢!?这下可怎生是好?”

两院所谓墨社,都是靠着汪士慎的言行和名望,乃至汪士慎与政事堂和皇帝有相当信任,沟通畅通无阻而结起来的。朱一贵等院事不过是攀附着汪士慎,才能有今日。就算汪士慎孤身一人,朱一贵也没办法把整个墨社拉到自己身边。

朱一贵闷在书案后发呆,脸色连连变幻,当杜君英进来时,他已是一脸铁青。

杜君英惶恐地道:“汪瞎子说要退出墨社,这笑话可真不好笑,怎么闹成这样了?咱们接着怎么办?”

朱一贵愤然道:“还能怎么办!?也扮成瞎子,闭着眼睛往前走呗!”

他像是立下了什么决断,沉声道:“你不是在台湾同乡会那找到了三合会的关系么……”

待他交代完毕,杜君英瞪眼:“这、这可使不得啊,要天下大乱的!”

朱一贵冷笑:“混水才能摸鱼,要的就是乱!越乱,咱们这种人才越有机会。”

想到二十多年前,他们这对居于台湾一隅的乱贼本可以成就一番功业,却被崛起的英华消融了,杜君英的心口又呼呼烧起热意。朱一贵说的乱自然再非兵荒马乱,而是棋局之乱。可乱局的道理都一样,那就是破开旧势,另起新势。

杜君英还有些担心:“可一时难挖到证据啊……”

朱一贵嗤笑:“要个屁的证据,那个曹沾带来的账本上,劳力公司的背后东家不仅有国内的工商,甚至还有海军!鲜人日人卖到国中和南洋,没有北洋舰队遮护,能过得了海?北洋舰队的白延鼎没插手这买卖?他既买卖鲜人日人,能忍着不卖一个汉人?宁古塔的燕国公掌着满清大半流遣罪人呢!”

他斩钉截铁地道:“事情既是真的,又何必一定要找到真的证据?咱们造出来的证据,那也是真的!这事本也不是论法,没立起法文,这事他们也只是伤天害理,还不是罪,咱们要的就是造起能把他们打成罪人的势头!”

杜君英品了片刻,觉得是这个道理,能造起这势,得一国民意,就能指谁打谁。由这条路走下去,英华新世的权柄格局由此一变,再非东西抗衡,而是东院独大。东院独大了,朱一贵和他又在东院独大,那不就握住了权柄,直逼宰相甚至皇帝之前么?到时就算是皇帝,怕也不敢与一国民意相悖吧。

前程虽好,他却看到了再明显不过的威胁:“可汪瞎子那边……”

朱一贵冷冷道:“你就装作跟我走不到一路,去投那汪瞎子。不止是看住他的一举一动,必要时径直坏了他的事!”

杜君英一个哆嗦,没立时回应,朱一贵目光如刀子,话语如无声的枪子:“咱们的富贵路已走到生死关头,要继续走下去,就得有大决心!”

未央宫,李肆久久沉吟,直到李香玉低唤,才悠悠道:“这朱一贵,也不知怀着什么大决心呢。”

话说得轻松,李肆心头却颇为恼怒,既是对那朱一贵,也是对自己。果然,现在国中格局稳了,可凝住这国势格局的权柄格局却还不太稳。刚跟汪士慎起了个头,推动人心波澜,就有朱一贵这种人跳出来想要借势取利了。

原本谋划的是将国人之心引向满清,把贩奴事先扣到满清身上,以此来拖时间。可朱一贵这么一闹,这人心波澜就转到国内,要去找工商的麻烦,要先内斗了。

李香玉急道:“陛下,我是担心表哥,这般波澜,还不知他要沉沦多深呢!”

李肆皱眉:“我说……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这大讼师都没把他拦下来?他不守本职,生生被人当了枪使,还要朕怎么帮他啊?朕施恩于他已经够多了,不是为你小香玉,朕才懒得理会他。”

李肆这话百分之百口是心非,他是觉得曹雪芹再写不出《石头记》,觉得有愧历史,才下意识地要补偿曹沾。

李香玉自是不知,听得李肆这话,苦的酸的涩的一并发作,呆滞片刻,泪水凄然而下。

李肆纳闷了,上前拍拍姑娘削肩,柔声道:“六车一个,你一个,在朕身边当小文书的,都不得安生货色。好了好了,朕帮他,别哭了。”

听得李肆温言细语,往日只在三尺外的气息浓浓裹住自己,李香玉像是找到了港湾,多年压郁的愁怀有了泄洪之地,不由自主地拽住了李肆的袍袖,臻首靠在肩头,放声大哭。

佳人入怀,李肆一怔,只觉此时的小香玉才跟那书中的林黛玉气质身影相融,怜意大起,低叹一声,环住佳人,轻拍着脊背。

许久后,哭声渐止,怀中人身躯忽然发僵,李肆才意识到,似乎自己把人抱得太紧了,接着再有感应,以前的小丫头真长大了……

气氛顿时暧昧,老男人和小姑娘的呼吸都有些混浊。好在李肆掌国二十多年,脸皮厚度随一国疆域之增而增,不着形迹地放开了李香玉,还扮着风轻云淡的模样,给已不敢抬头的李香玉递过去手绢。

李香玉捏着手绢,费了半天劲,才以蚊呐之声道:“有陛下此言,奴婢就安心了……”

丢下这话,她转身就跑,似乎要逃离一只正张口而噬的猛虎,已红得发紫的俏脸上,泪水再度无声淌下。

李肆好半天才回过味来,难道是自己搅散了曹沾和李香玉的姻缘?那自己又该……嗯嗨,自己对李香玉只有欣赏,并无情欲,冤枉啊。

天人交战不过一瞬间,接着李肆骤然失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