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馆和华夏高科的救援物资到达的速度比日本各级政府物资到位的速度快了不知道多少倍——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地方政府的物资到位!到现在为止,尼玛神户市区外围的大本营内的物资除了附近民众捐献的之外,那基本就是华夏高科以及日本黑涩会在提供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没错!是日本黑涩会在提供物资!日本政府完全没有提供任何物资——他们只是划了一片场地,就像是2011年的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时候一样,让受灾民众去体育馆里面住,然后就不管了。在2011年的时候,那些受灾民众的吃喝用度都是当地自治团体和慈善团体提供的最初阶段救助。而现在也是一样,当地政府就让人过去住。然后什么都不提供,弄的那边的老百姓尼玛全睡纸板!然后一个个的老百姓那把纸板给弄成了一个个不到一米高的小隔间,一家人就睡在硬纸板上,要不是当地的黑涩会团体和华夏高科一起提供被褥和米粥。这帮人估计就这么呆在这里,然后每天一家人就出外趁着没人看到的时候捡点垃圾或者在被破坏的超市里“捡”一点食物过活了!
此时的贾鸿渐算是开了眼了,第一次看到尼玛这么冷漠的政府!第一次看到这么热心的黑涩会!本来刚看到传说中的山口组的时候,看到那一个个穿着黑衣的家伙,当听说了这些就是黑涩会的时候,贾鸿渐还真惊了一下。本来他前世听说日本黑涩会参与了福岛核电站救援,那也是说背后黑涩会逼迫欠高利贷的老头儿们穿上防护服充当敢死队去给核电站里面浇水降温。但是还真没想到这个年代的山口组还这么温情的再救人!
找了八田等人一问,贾鸿渐这才知道,原来这山口组跟中国的黑涩会有点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第五代掌门人号称“兔子不吃窝边草”,基本上在自己地盘核心区域要求属下不扰民,而不是像中国黑涩会成员那样专门兔子就吃窝边草!
不仅这个让人惊讶,更让人惊讶的是,如果说第一个进入灾区救人的政府组织是中国驻大阪总领馆而不是他们日本中央、地方政府的话。那么第一个进入灾区救人的民间组织,那就是山口组了!而且还不仅如此,在这个大本营里面。所有的黑涩会成员那都彬彬有礼的,看到贾鸿渐了还主动的点头示意,甚至看到不认识的老百姓都点头,这尼玛都有点颠覆了贾鸿渐关于黑涩会这个概念的定义了!
到了后来找到了八田一问,他才知道了缘由——原来这山口组的总部就在神户一个高档社区里面,而这个总部旁边一百米就是一个警察局,然后稀奇的是,这个总部门口还立了个牌子,上书“山口组”三个大字,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黑涩会。但是下面的字却能让人跌破眼镜——“我们不允许使用童工,也不贩卖毒品,还不乱扔烟头”……
“不乱扔烟头……”尼玛这是乖宝宝么?不过经过了八田解释,贾鸿渐才详细的了解到,原来日本的黑涩会那基本不跟普通人打交道,他们的业务那基本都是早年间发展起来的固定行业——比如说在日本开放的风俗业。也就是“性服务行业”,以及各种合法的赌博,例如柏青哥弹珠机、赌马,然后还有就是走私以及工程——在早年间日本快速发展的时候,日本政府蛋疼的开始全国铺基建,有点类似中国后来的4万亿投资。
不过跟中国各地政府把旧小区拆了盖新小区不同,日本政府更加蛋疼,他们在全国到处铺公路,甚至在北海道几乎没有人的地方铺公路,弄到最后这公路上只有野生熊在跑,然后被日本人戏称是“熊公路”。然后最蛋疼的还不是熊公路,而是尼玛他们日本几乎把所有的河道的河床都给弄成了水泥的……
本来工程承包以及相关的行业里面,就是最容易跟黑涩会搭上边的,在当年日本这么蛋疼疯狂的堆基建的时候,日本的黑涩会左手是色…情业,右手是建筑业,当然不用跟老百姓打交道,也不用跟老百姓诈什么保护费了!更不用说,到了92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一个打击暴利团体的法律,然后黑涩会发现了原来玩儿毒…品锕、赌博外围之类的东西太容易被警察扫荡,于是干脆就把自己洗白了,更多的是开始靠着软暴力威胁的去参与企业经营和投资,反而更加跟暴力不沾边了……到了这个时候,显然要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更加会兔子不吃窝边草了!
不说日本的黑涩会问题,只说救灾。在当志愿者救灾的过程中,贾鸿渐惊讶的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好像除了日本政府奇怪的冷漠之外,日本那些遭灾的民众本身也冷漠的奇怪——他们一个个就像是被遗弃的小动物一样,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一个睡觉的地方,然后他们就乖乖的在那里呆着,好像只要没有人发布命令,他们就会一直这么呆在那里。这种场面看起来,让贾鸿渐感觉他们好像就是一群机器人一样,好像真的就只会按照事先输入的程序做事,当事情发生意外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一个人第一个站出来说要打破规则,一切“从权”的话,那么所有人就会坐在这边等着……不过贾鸿渐奇怪也就只是奇怪而已,他可不会很漫画主角一般的对那些人质问或者怎么样,反正又不是中国人,都是日本人,能救他们已经不错了,改变他们民族性干嘛?
等到一天忙完开始休息的时候,贾鸿渐累的不行躺在床上,却又睡不着。他想了想,觉得日本人这种性格貌似是因为岛国和多灾多难产生的。这个国家本身就多灾多难,然后加上人口多耕地少,结果就是大家必须当工蚁,当机器人,整个民族才能生存下来。任何一个莫名其妙想法特别活跃的人,都可能会是害群之马,所以一个个的没人带头都不会往前走!
相对来说中国就不同了,虽然中国人更多,人均耕地也没富裕到哪里去,但是相对来说比日本好不少,而且地震之类的灾难少,所以自古以来人的想法就比较活跃——或者说幺蛾子比较多,大家都有独立思维,甚至有点太过于独立了。至少,日本的天皇一家可以说是万世一系,千百年来都是一家,而中国呢,则是在公元前就喊出来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反正要是让贾鸿渐选的话,他无论那辈子,都宁愿选当中国人,哪怕难度高点,不然老当这种机器人,生活还有毛意思锕……
在华夏高科提供了诸多的劳动力以及物资之后,贾鸿渐和华夏高科上了NHK的头条。其实这也是人NHK没办法中的办法,按照原本的道理,应该是突出华夏高科和山口组这两个出力特别多的民间团体,塑造两个英雄形象。但是NHK这样的国营媒体,能给暴力团伙打软广告么?所以哪怕知道山口组是第一批进入灾区救援的民间团体,NHK根本提都不提,好像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黑涩会这个东西一样!这样一来,那能夸的就是贾鸿渐他们的华夏高科了!
甚至NHK的这种不间断的报道华夏高科的新闻,都惊讶了中国媒体,一时间在央视的带领下,全国的媒体都开始非常稀奇的报道起了灾区前沿的华夏高科——华夏高科之前从来没有公开说过他们要去日本救灾,要不是NHK报道的话,中国媒体还不知道华夏高科去了呢!
为什么华夏高科这么不声不响的就去了?为什么不宣传呢?明明都是公司的少当家亲自上前线了,这本来是应该大吹特吹的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五一章 报道的发酵
()免费电子书下载
是的,国内的媒体新闻里面开始渐渐的再日本阪神大地震之外充满了华夏高科的新闻,甚至很多记者都开始主动的找贾刚采访询问了。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在央视找到贾刚进行询问的时候,整个采访也就十几秒钟。在当天晚上播出的新闻里面,贾刚面对着记者提问的为什么不声不响的就派人赴日进行救援的时候,穿着一身非常普通衣服,看起来简直就跟路边一个路人一样的贾刚戴着一副平光镜,看起来有点学术气质的反问道:“这就是人道主义救援而已,为什么要大肆宣传?”
光是这样的一个回答,那真是让全国的老百姓都惊讶了。在他们看来,以前的华夏高科那做什么事情都是恨不得每次都开个新闻发布会,恨不得什么事情都喊的全天下都知道,怎么这次突然偃旗息鼓的不做声了?好像是弄的如果新闻媒体不挖掘的话,完全都不知道他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华夏高科怎么突然转性了?
“可是贵公司以前不是非常善于宣传么?怎么这次?”此时的央视记者倒是出奇的这样问道,一般来说央视记者应该不会问这么出格的问题才对,他们应该问的是——“你幸福么?”“我姓福。”“你为什么幸福?”“因为我爸姓福。”“为什么你爸幸福你就幸福?”“……因为他是我爸?”
不过此时的贾刚倒是没有回答不上来,或者说如果回答不上来的话,这段就不会在新闻里播出了。贾刚当时是这么回答的——“以前要宣传是因为在做市场,这是商业上面的事情,做事高调而已。但是现在人道救援,这是花钱,又不是赚钱,没必要宣传太多,我个人觉得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多筹划一点救援的细节比较好……”
“但是上次的助学基金和送医疗下乡你们就宣传了?”嘿。这记者是哪个单位的?是临时工嘛?怎么刨根问底的呢?“上次宣传是因为国内这方面的确有不足,除了希望工程之外国内做慈善的的确不足,而且我们国家失学儿童还很多,我们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这样才可能有更多的人来跟我们一起做慈善。我们这个助学基金叫做壹基金,一人一元钱,天下孩子都能读书,当然要宣传了,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给这个基金捐款的。在我们宣传之后,一年下来也收到了超过10万元的捐款,这些里面有些都是还在上学的小学生攒下来的零花钱偷偷汇给我们的……而这次救援的话。说实话毕竟是国外,再怎么样咱们都有个历史局限性在,现在还没有世界大同,所以就没什么必要大肆宣传了,我们想做就做了……”
可以说,贾刚这个接受采访的画面那在央视的《新闻联播》里面播出之后,一时间华夏高科的形象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几乎是一夜之间,华夏高科就从之前的一个非常高调的强势企业。转变成了一个不是那么强势,反而变成了让老百姓感觉距离不那么远,很让人亲近的一个厂商形象。可以说一下子就有了点弱势外加知识分子的形象了!
在央视的《新闻联播》里面,没有播放采访贾鸿渐的画面,反而是采访了一下八田英明这个华夏高科日本分公司的常务负责人。这倒不是央视的人戴有色眼镜,而是贾鸿渐婉言谢绝了人家的采访!对于贾鸿渐来说,他才不愿意让自己的形象在国内曝光呢,那多没意思锕!就是要藏着掖着才有意思!没采访到贾鸿渐,只采访了几句八田英明之后,央视的记者就非常醒目开窍的开始采访在神户郊区的阪神甲子园球场大本营里面临时居住的难民,问问他们对华夏高科有什么感观。
这群日本人倒是非常诚实的夸奖了华夏高科,“华夏高科的人是第一时间来提供物资的外国民间组织。非常好,要不是他们,我们今天就没毯子和被褥,更没有米粥和饮用水。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我可能度不过这个冬天了……”一个老太太如此说道。
“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华夏高科,要不是他们分发食品、衣物和被褥以及水的话。我和我的丈夫、孩子可能就要睡在硬纸板上过夜。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华夏高科……”一个中年主妇如此说道。
甚至还有个小孩子面对着镜头倒也不害羞,“华夏高科的叔叔们,送给我了玩具……还有,米粥很暖和,很好喝……谢谢……”
当这些镜头播放出来之后,中国的老百姓们那一时之间简直自豪的不得了!虽然这次救援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华夏高科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但是看着外国人的那种对中国公司的感谢,一时间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感就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就好像他们本身就跟华夏高科一体了一样,就好像华夏高科就是他们自己的公司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华夏高科的宣传效果那是相当的好,可以说完全用一种低调不刺激人的方式高度的宣传了自己公司,甚至这种低调的被动的宣传,那都达到了很多高调主动宣传搭不到的效果!而事实上,这次华夏高科救援日本地震灾民的宣传效果那是出奇的好!除了在国内引起了国内老百姓的好感之外,另外那就是在日本的老百姓群体里面造成了非常好的效果!
就像是之前说过的,NHK因为不能报道黑帮这种有活力的社会团体,那就只能来回拎着华夏高科这样的外国团体进行报道了。本来NHK这样的国家电视台那就是左派把手的地方,而左派那就是倾向社会主义锕!这NHK以前在日本那一直都是说中国的好话,甚至后来在21世纪的时候都被日本右翼称呼为“卖国媒体日奸台”。这样的一个左派电视台,还是唯一的国家电视台,而且还偏偏就是这次地震中国家指定的官方转播电视台,那来回报道华夏高科造成的后果简直是太好了!
如果说这次山口组在阪神地区这样一个兔子家门口做好事,是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一种改观,让老百姓们觉得这几十年前互相打打杀杀的暴力团队现在已经开始洗白升级不欺负老百姓了,那么华夏高科的形象一下子就从一个“贫穷的、需要日本ODA援助的落后国家企业”,变成了一个“有良心、对日本好的企业”!
这个所谓的ODA,本身的意思是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也就是“官方发展援助”——根据经合组织开发援助委员会的定义,ODA是指发达国家政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用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赠与水平25%以上的赠款或贷款。
()好看的txt电子书
这种官方发展援助,或者说是ODA里面,最著名的那就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提供资金给被二战破坏成废墟的欧洲重新发展起来。而日本在跟中国关系正常化的70年代开始,就提供给中国ODA帮助,其中大部分的都是无息或者低息的长期贷款。这种小钱钱么,反正一直被贾鸿渐当成是二战的战争赔款一部分,所以至少贾鸿渐本人是没有任何对日本的感恩之情的,因为大陆这边本来就没有从日本那边拿到一分钱的战争赔款——在战后,跑到呆湾“围困”大陆的光头先生为了尽量跟随美国爸爸的脚步,就学着美国爸爸放弃了对日本战争赔款的要求。而当时至少在西方国家那边,没几个国家承认大陆的政权,想要战争赔款人家都不理。
到了周总理他们能跟日本开始坐在一起谈的时候,都到了70年代准备中日关系正常化了,那时候还能怎么办?人国民党都大方的不要了,而且还过了20年,只能做顺水人情说不要战争赔款了,其实要的话人家也不会给。然后日本当时也懂得做人,就给了中国ODA援助,一直援助到了2012年,出奇的变成了一种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经济援助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奇怪景象……
不过话说回来,华夏高科有了这样的一种形象改变之后,那可以说是为了以后产品突入日本市场做好了坚实的铺垫。虽然在之前华夏高科的电动自行车之类的产品,那真心是在日本市场上小有斩获,但是说实话,那主要是打了一个时间差。毕竟历史上日本的电动车市场并不大,而且因为日元汇率高涨,显得中国产品价格特别低,这才有了那么几万台的销量而已,而且这个时候还是日本的雅马哈之类的厂商还没推出来廉价版本。
如果要是没有这次的这个救援活动,以后要向把别的产品真的一下打入日本市场,还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五二章 总结报告
在日本救援了一周以后,虽然灾民们还住在阪神甲子园球场里面,灾后安置工作还没开始,不过贾鸿渐这边倒是轻松了很多。因为不管是他手下的人还是黑涩会的人甚至是日本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人,都对发放食物之类的每天必备活动熟悉了很多,现在简直就是熟能生巧了,反而贾鸿渐每天除了转悠转悠之外就没什么别的事情做。
贾鸿渐跟总领馆商量了一下之后,一边跟国内联系以华夏高科的名义在国内购买可以防寒隔热的活动板房,一边开始写起了之前那篇早就想写的救灾见闻。很快,他的这篇见闻录就写成了。当知道了贾鸿渐正在写这篇文章以供国内有所借鉴的时候,刘梅参赞为代表的总领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支持,甚至刘梅本人还不署名的给贾鸿渐当起来了顾问,负责给贾鸿渐提供一些日本政府以及民间方面的各种必要知识。
很快,贾鸿渐的这篇文章就再《内参清样》上紧急刊出了,几乎就是两三天之内,含有这篇文章的内参直接就摆上了所有省部级高管们的办公桌。当程昱这个贾鸿渐的老熟人看到了这篇文章之后,他顿时还真眼前一亮!原来,在这片文章里面,贾鸿渐并没有如同这个年代的很多文人一样,偷偷的采用公知体或者母知体。并没有写什么日本的小学生体力如何如何强,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背包一天走几十公里之类的。而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指出了这次日本方面的缺点——
“战后随着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地方政府自治权力的提高,中央对地方并没有非常强有力的控制,阪神大地震前虽然设置了以内阁安全保障室为中心的危机管理系统,但系统的构成和协调功能都不完善,另外,与美国等不同的是,目前的日本也没有中央政府级别的应急事态管理机构……没有中央级别的应急事态管理机构,就会在遭遇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紧急恶性传染病等等事件的时候浪费时间。并且日本因为地方自治权力太大。反而容易导致中央和地方的沟通不顺畅,导致中央并不能及时的了解一线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