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回了东宫,也没去见太子妃,直接往孙良娣的小偏殿去。

    身边的王福来及其余侍者皆是见怪不怪,反正太子无视太子妃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不过以前有萧良娣,如今换了孙良娣罢了。

    李治一回东宫,就去寻孙茗,这叫小院里的宫婢们也慌了神。

    花枝花蕊还好些,一个急急忙忙为孙茗抓紧擦干头发,一个瞅紧时间为她上妆。来势突然,早就顾不得整修仪容了,两个婢女暗自悔道实不该此时为孙茗清洗头发。

    反倒是孙茗,好笑地看着她俩火急火燎,毫无一点着急的模样。

    所以当李治一迈入门槛,整个寝殿里的丫头们无一不是躬身相迎,唯有孙茗,还仰着头半躺在美人榻上,甩着湿漉漉的长发。

    李治一见,面上一沉:“像什么样子?哪里有三九天洗头的!”

    孙茗被一唬,倒是愣了愣,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拿眼看了下满室的宫女被吓得跪了身,自己起身向李治迈去,一步步行得极慢,带着些许怯意。

    李治冷眼看着孙茗的湿发粘在胸前,浸湿了衣衫,将自己刚解下的裘皮斗篷往她身上裹:“你年纪还小,不知道这时节容易受冻,身边尽是些没用的废物!”

    李治话说得这样重,跪在最首的花枝花蕊闻言,更是压低了腰身,几乎脸都贴到地面上去了。

    孙茗也不知因何,反不怕这样的李治,也不急着为身边的丫头辩解,怕他解恨拿她的丫头出气,反而得不偿失,就满脸地后悔胆怯,勾了勾他的手臂:“太子别恼,我是头上痒得慌,哪里就会受冻了……再说,太子这样好,有太子赏的金丝银碳,屋子里暖得很。”

    李治听后,愈加怜惜,搂着她的腰,走近美人榻。一落座,拉着孙茗矮身靠着他,然后接过王福来为他取来的棉帕,将她湿发裹起,擦拭起来。

    一边擦,一边寻着话问:“今日都做了什么?”

    孙茗是猜到李治问起的,所以从起床讲起,直到拜见太子妃:“太子妃娘娘真是好人,临别还送了一件狐狸皮的斗篷,很漂亮~喏,就挂在那儿。”

    李治顺着孙茗的那根手指指的方向看去,腥红色的斗篷艳如火焰,的确不是凡品,果然是太子妃的那件。

    笑看着孙茗的笑靥,失笑:“在你眼里,可还有坏人么?”心里却想,这小没良心的半句不提他赠的那件更好的貂皮,太子妃拿件狐狸皮的就把她收买了……

    简直……

    他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第12章 壹拾贰() 
武媚娘容色艳丽,额头方圆、下巴渐尖,事实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瓜子脸。

    其实按照唐朝的审美观,比较偏向略微丰满,比如鹅蛋脸最佳。但武媚娘的容貌实在非常,眼既媚且有神,唇既红且小巧(俗称的樱桃口)。不是非凡面貌,不然李世民当时也不会赞她“美容止”,意为美到这种境界,已经不能够更美了。

    李治并不是第一次见到武媚娘,对她印象很深,不仅因为她是庶母,也确实因她花容月貌。人都有爱美之心,男人尤其爱美人,李治也不例外。

    往常与武媚娘遇见,也是这样两相见礼,甚至李治内心深处也是希望常常碰面的……

    虽然后宫美人比比皆是,就说他太子东宫的侍婢们也都是貌美女子,侍奉他的几个宫人更是其中的翘楚,再说萧氏的容貌也绝非常色。但再美,这些女子也才碧玉年华,美则美矣,却是少了些武媚娘这种花信年华(指二十四、五,还是年轻美貌的时候,这里指的是少妇意思)特有的妩媚。

    只是今日事不凑巧。

    李治因奏章一事,刚被李世民甩了脸子,正是心情烦闷,又感到压力颇大的时候,见到武媚娘,也自然摆不出什么好脸色了。

    武媚娘与李治见礼后,笑道:“殿下这是刚从甘露殿出来?”

    见李治点头称是,她又笑着低头,指着腕中挎着的食盒:“我刚从御膳房过来,领了几道点心,殿下何不一起品尝?”

    李治实在心烦意乱,只想快步离开,哪里耐烦理会她,也就推脱:“才人还是去甘露殿吧,我还是些要事。”

    武媚娘原先只当李治是因寻常事而不虞,起初也没放在心上,但此刻见他脸色,似有极大的打击,定是被李世民训斥了。这样一想,眉一蹙,一副且怜且怼,似有口含千言万语,却是低头一声不吭。

    李治见之,心中多有不忍,就褪了些面上的肃容,好生劝慰:“刚才是我失礼了,才人别放在心上。”

    武媚娘抬头看了眼李治,颔首称是,再不说其他,只轻声言退,留下李治站在原地,想着是否哪句话说得不妥当,竟惹武才人伤心?

    “殿下,”王福来见李治已走出甘露殿,在他身边躬身道:“萧娘娘日中已产下郡主(唐朝和宋朝称呼太子的女儿为郡主,亲王的女儿为县主)。”

    李治听到萧氏产女,只余少许失落,却没有十分失望,毕竟前面已有儿子了,也不在乎这胎是否一定是个男孩。只不过此前很多人力言说萧氏这胎看着像男胎罢了。

    “去领些黄金绸缎、头面首饰赏赐。”李治边走边吩咐。

    “是。”

    一时又想到孙茗那般怕冷的样子,又道:“我记得库房还有条白虎皮毯,给你孙娘娘送去。”

    王福来一惊,不敢多想,点头道:“是。”

    ……

    八凤殿宫人从产房出来,走向跪坐在堂上首座的太子妃,太子妃贴身侍婢文秀早就等候多时,见宫人,立身上前,询问仔细了,才回到太子妃身边耳语。

    萧良娣生了个闺女!

    好!王氏听此消息,脸就缓缓地笑开:“萧良娣生子有功,替本宫备赏!”

    文秀得了吩咐,扭头与站在底下的另一侍婢文善嘱咐起赏赐的事宜来。见太子妃显得心情极好的样子,不知不觉舒了一口气……

    萧氏生的是女儿,这简直不能更好了!

    此时产房内的萧珍儿,已然已知产下女儿的事情,眉深深一皱,檀口中还咬着一摞发丝……倒不是不疼自己的闺女,毕竟也是自己所生,但如果是男孩,就好了……

    看向金铃怀抱中闭着眼红通通的婴孩,萧氏叹道:这个女儿,实在是生不逢时!

    金铃不敢多劝萧珍儿,只能将手中的郡主包裹好了,托付给乳娘,叫底下丫头去报喜,再来为萧氏清理。

    “还请娘娘小憩一会儿,待会儿太子定会来看望娘娘。”

    萧氏听着金铃在她耳边的话,闭上眼睛沉思,久不能入眠……

    萧良娣产下女儿的事,只不过一会儿功夫,就传遍了整个东宫上下。孙茗也是听花蕊打探来的。

    提起这个,花枝不由地提醒孙茗:“待郡主满月,娘娘还需备礼的。”

    与太子和太子妃不同,他们在萧氏产下孩儿的第一时间,就备下赏赐,这与满月宴时的赠礼是不同的。孙茗与萧氏同为良娣,此时萧氏先一步生子,她确实需要备上一份好礼。

    孙茗想到进宫时,母亲备上的两大箱子,就叫花枝使人将箱子抬来。

    花枝领了命,叫了四个身强力壮的仆妇,将箱子都抬进孙茗的这处偏殿。

    孙茗的私产、库房皆由花枝登记、造册、保管,所以这些物件都安置地极为妥当,锁进箱子的,也是被擦拭保护地纤尘不染。

    等箱子抬进来安置后,花枝拿了钥匙,将两口箱子打开,手上持着册子,一一为孙茗清点。

    入宫这一个多月来,孙茗从来没有想起过自己的这两抬“嫁妆”,不过也是因为她没有遇上需要用到的时候。

    其中一个箱子装的多数是些珠宝、玉器,另一抬装的是些字画,里面底部还装了个匣子,打开里面全是金锭子,底下还压着好些地契。

    在唐代是没有银票的,像金银都是属大额的货币,一般市面上用的都是铜币。

    孙茗原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族小姐,也是从来没有见过铜币的。这些金锭子,定是母亲恐她在宫中不好过,用来走关系是最好不过的了。

    沉吟半晌,孙茗指着花枝手中册子上的一行,道:“整套生肖的金饰拿去备上吧,在融个金镯,做套如意锁,其余的还是锁上。”

    孙茗没有再细看看起来很珍贵的字画,只是被这一番慈母的心思受到感触良多。

    这样一想,倒是有些羡慕萧氏生了孩子……换她自己,如果是和李治生的,好像也并无不可。以她和李治的基因来说,生的孩子定会非常可爱。就算以后失宠,就算李治未必是个好父亲,她也依然会无比珍惜自己的孩子……

    花枝领着人将箱子抬回去,花蕊刚从门外回来,见孙茗想着什么,上前在身边侯着。

    孙茗一回神,就看到花蕊讨巧的脸庞,含笑道:“你又跑出去疯玩?”

    花蕊是一脸的委屈:“奴这是打探到太子回了东宫了。”

    太子既然回来,定会先去看望萧氏。孙茗并无不可地颔首,就听花蕊在那边叽叽喳喳道李治去八凤殿的事情,说赏赐了什么进去,太子妃紧随其后地也跟着赏赐好多东西。

    孙茗听着花蕊将事一一道尽,还来不及说上什么,就有侍婢传话,说太子有赏。

    只一会儿,王福来亲领着两个小太监,抬着一口箱子,小心翼翼地置下。

    王福来亲自送来,也是有原因的。

    原怕得罪萧氏,就来这边将太子从孙良娣的屋子喊出去,结果萧氏生的倒是女儿,他又反过来怕孙娘娘怪上他。要知道,太子在给萧良娣赏赐的时候,都能想到孙娘娘,那定是很放在心上了。

    王福来很少与人结怨,也不对其他人谄媚讨好。只是他深知,种何因得何果,既然不知不觉中已得罪了孙氏,要想着法子抹消了才好。孙茗现在只是东宫良娣,谁知道以后是什么造化?看太子的劲头,还真不好说……

    王福来回道:“太子特赐此物与孙娘娘。”

    话落,倒退一步,站在箱前,亲启,摊开,里边还裹着一层深色的真丝绸缎。

    孙茗看着神秘兮兮的,好像里面竟是个宝贝?也不由地跟着上前,走得更近,看着王福来揭开绸缎——

    “白虎皮毯?!”孙茗一惊……竟然真的有白虎皮毯?

    白虎是白化的老虎,属于变种,其实是很少遇到的,这条皮毯非常完整,又保存得这么好,其实很少见,孙茗只在后世的时候影视中见过,还都是假货……

    “这是南诏国(后为云南)的朝贡,是陛下亲赐给太子的,太子这么多年来从来不舍得用……”王福来解释道……真心见了鬼了!就这么给了孙良娣,王福来都忍不住一阵肉疼……

    孙茗不知不觉中睁大了眼睛,一边点头听着,一手摸上柔软光滑的皮毯,又听王福来说:“太子想到孙娘娘怕冷,就特意嘱咐奴将此毯寻来。”

    孙茗大为感动……不是因这皮毯珍贵,是因为李治有心……

    她一直相信,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对你好的人。一直以来,李治赏赐不断地给她,尽管大多数的都极为珍贵,如那羊脂玉,寻常大小就已是贵重,李治又拿来整套的摆件……但就算这样,也远不及这番心思……

    “替我谢过太子,”孙茗扬起笑意:“妾心甚喜。”

    王福来含笑称是,正要告退,就听孙茗兴匆匆地招呼花枝花蕊将白虎皮毯铺在床榻下——王福来差点吐出一口老血……这么珍贵的皮毯,就这么任人踩踏?!

第17章 壹拾柒() 
第二天,萧珍儿一听说孙茗借着太子的手,把那个狐媚子打发了的时候,暗恼慢她一步,眼下却不好在太子面前故计重施了。

    幸亏她这儿的八凤殿大,后头还有个空园子,索性就将人送了进去,又叫底下心腹牢牢监视起来。

    这头孙茗辰时就被李治闹醒了,因是赶在上朝之前,李治也不敢耽搁,又是紧抓时间又突然有种刺激的快感,匆匆就结束了。

    然后一边搂着昏昏欲睡的孙茗,一边上下其手,一边问:“等天气再暖一点,我带你去芙蓉园玩。”

    孙茗可不知道芙蓉园是哪里,但李治说出口的地方,必然是个皇家园林。

    此时她还泛着困意,抓了抓他作乱的手,呼吸不稳地回道:“能骑马吗?我好久没骑马了。”

    李治被话引了兴趣了,他还不知道孙茗竟会骑猎,这会儿就寻思是不是该给她弄匹好马来了。

    李世民有匹大宛国进贡的狮子聪,因它奔跑如飞,所以传言说是“天马”,很不得了。李治呢也有一匹踏雪乌骓马,奔跑、跳跃都是马中之冠,曾经传言西楚霸王项羽骑的也是这种马。

    身为皇族就有这种好处了,寻常人纵有万金,也得不来一匹宝马,而他们坐卧高堂,自有人上赶着送来,还要看他们乐不乐意享用……

    他这爱妃平常看着娇俏柔顺,性子竟是这般野……他是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怎么孙茗就入了他的眼呢?!

    要说美人,比她美的也不是没有,但像她这么爱娇,又爱使小性,还常有醋意的,李治实在有些想不通自己怎么就吃她这一套……还怎么宠都宠不够。只觉得看她每天笑盈盈地对着自己,心情也忽然就变好了……所以也自然地,更宠着她了。

    “到时候给你弄匹青骢马来。”

    孙茗是不知道哪种马好哪种不好的,但由李治说出口的东西,必然都是很好的。你看他赏的东西物件,送给她的所有东西,无一不是精品。

    孙茗听李治为她的事上了心,又触道了她柔软的神经,勾着他的脖子,又亲上去,间隙间还听到她说:“太子送的,什么马我都喜欢……”

    李治被她逗笑了,捏了捏她身上的软绵处:“高兴了又来闹我。到底是整天气我,还瞪我?”

    孙茗也不甘示弱道:“那又是谁,整天乘着人家还在睡觉就……”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治吞入腹中……

    ……

    下了朝,依照惯例,李治仍是去甘露殿等李世民。

    只是约莫李世民被什么事给绊住了,结果李治到的时候,唯有武媚娘跪在一隅抄写经书。

    唐代对男女大防其实并不严,再说大殿门敞开着,守门两个太监一望就可窥见里面所有的情景,所以倒是不妨事的。

    武媚娘见李治进来,只抬起头看了眼,就继续低眉顺眼地抄写。

    一时间,只听到笔尖落在宣纸上的声音……

    李治对之前的事情仍有些歉然,见武才人也没有之前见到他时的亲切的笑容,心里就有些不习惯,恐怕她还是为了上次的事恼他。

    “武才人,可是为父皇抄写经书?”李治上前,这番也是没话找话。

    武媚娘头也不抬,只“嗯”了一声,声音轻细又带有柔媚,一本正经的样子。李治一低头,还能看见她白皙的脖子……

    “咳……”李治轻咳了一声,又说:“上次是我的不是,还望才人不要记在心上。”

    武媚娘闻言,歇了笔,抬头直视他:“太子殿下,我只是小小才人,太子无需放在心上。”许是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而羞恼,气得胸前起伏,媚眼红通通的:“再说,太子并没有做错什么。”

    许是担心被门外的内侍听到,武媚娘扫了眼大殿门口,这才又低下头去。

    武媚娘本身就长得颇美,这番娇人又成熟的媚态李治从未在其他女子身上见过,加上最见不得美人落泪。见武媚娘气恼的样子,想哭又使劲憋着,一时愣在那里说不上话来了。

    武媚娘拿那双美目偷觑他,李治回了神,正好与她双目对视,惊得武媚娘扭头,面上一丝微红。

    莫非,这武才人对我有意?李治心中想道……然后就是一阵得意……得意过后,想到她乃是庶母,他如何能够这般失态?一时就又为自己所不耻……

    然后又向武媚娘打量去,见她乌发雪肤,体态丰盈,天生一副柔媚之态……这是李治第一次由上往下,仔仔细细地打量武媚娘。这般成熟的美貌妇人,总是与年轻的少女不同,多了丝说不上来的风韵。

    李治打量过来的目光,武媚娘怎么会没注意到?只是垂着脸,假装不知罢了。

    这两人自有一番心思,直到皇帝李世民回来。

    李世民当然不知道底下二人之前是怎样眉来眼去的,只是指着手中的书籍,笑着对二人说:“费了一个多月,总算不负所托,完成了这部……”虽然才短短七百来个字,可蕴含了他几个夜晚的心血啊……

    武媚娘笑着应道:“也唯有圣上足以匹配三藏法师这部译经的序章。”

    因为李世民格外推崇三藏法师,武媚娘也才有此一说,惹得李世民大笑连连。

    其实,在李世民出现以后,李治对武媚娘旖旎的心思是统统没有了。

    男人嘛,总是有些劣根性,李治还算颇有自制力了。

    见到李世民后,反复恼怒自己怎么会起那种见不得人的……这样一来,想想萧珍儿美艳爽朗,又想想孙茗娇俏可人,顿时对武媚娘就心思淡了下来。

    ……

    再晚一些,赶在晚膳前,太子妃就使了一个心腹丫头文善来传话,说太子府已建成,叫东宫上下近日就可以收拾,贵重的器物登记造册。至于家具之类的,崭新的统统都已经制成,带上别的轻便的就可以直接搬入……

    这个……

    到底谁可以告诉她,什么时候要从宫里搬出去了?肿么她不知道?!

    孙茗瞪着花蕊:这丫头每天到处闲逛听八卦,竟也没打听到这种大事?!

    花蕊被瞪得心虚得低了低脑袋,最后还是沉不住气,飞快的拜服告退,然后去就打听去了。

    花枝花蕊是孙茗带入宫中的,她们不知道宫闱的事情是很正常的,何况她入宫也才一个多月,时间并不长久。底下的侍婢太监没说,是因为大家都以为她是知道的……

    总之,等花蕊把事情打探来的时候,孙茗已经在抚额埋怨李治了……

    在李治十五岁升职成为太子的时候,真是贞观之乱的多事之秋。李世民实在被几个儿子伤了心。何况,当时李世民内心属意李恪,李治年纪还小,还需要他时时督促,所以就一直住在东宫。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