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承眼光闪烁不定,他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把嘴边的话吞了下去。他和刘备初识,虽觉得此人不错,值得相交,但毕竟了解不深,有些话还不能说一传到曹的耳中,只怕会有杀身之祸。
刘备彷佛没有看见董承的眼神一般,呵呵笑着,用手一指远处,朗声道:“董公,你看”
董承忙抬头远望,只见远处的山岭上,突有一只红顶的白鹤自茂密的树木间冲天而起,在天空盘旋几圈之后,方振振翅膀,喉间发出几声清啸,悠闲地离去。
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变
寿春城,金碧辉煌的袁术府邸。
在宛城还修有一处豪华官邸,袁术本来一直长住在那里,自曹迎天子都许后,因南阳郡距颍川不远,袁术担心曹会派奇兵偷袭,自己睡觉也不安稳,便迁居到了寿春。
袁术脸色铁青地站在窗前,负在背后的双手微微颤抖,终于忍耐不住,奋力将手中的竹简砸在了地上。“曹孟德,你个阴险小人,竟敢如此欺我”袁术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眼见着竹简被砸成几段,袁术的主簿阎象小心地劝道:“主公息怒……主公息怒……此是曹的奸计,欲挑起主公与刘备的战争,他好坐收渔利。”
袁术重重地哼了一声,不屑地道:“小小伎俩,我岂不知?只是他也太欺负人了不把我袁术放在眼里,偏偏让庶出的人当大将军,让我还是当个后将军,位居他之下。这次又把刘备这个大耳郎升做徐州牧,那我又算什么呢?哼哼~~徐州的一半地盘都在我手中,难道我还怕了刘备不成?”
阎象随着袁术的话道:“是啊,陈珪父子二人不识时务,居然投到刘备帐下,他的实力哪能跟主公相比?最近又有杨奉、韩暹、胡才等大帅领部来投,主公实力大增,属下恭喜主公了。”
“哈哈~~”袁术仰天大笑了几声,方才的郁闷一扫而空,过了片刻,他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阎象道:“最近有人传唱民谣,代汉者,当涂高。你可曾听过?”
阎象犹犹豫豫地回道:“属下确实~~确实曾听孩童唱过。”
袁术的眼睛里立刻放出异彩,紧跟着问道:“对此民谣,你有何感想?”
阎象对袁术的企图心知肚明,便假装糊涂道:“只是一首民谣而已,属下未曾多想。”
袁术眼中的色彩黯淡了许多,他试图说服阎象,急道:“此言差矣。民谣既是民心,又有天意。既是天意,岂可违背?”
阎象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了。对属下如此的态度,袁术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是自己的心腹,很多事情还得倚仗,不可逼之。但在袁术心中,那种早先就膨胀的欲望更加地强烈了。
穷有生之年,一定要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袁术仰望远处,他的两只手负在身后,紧紧地绞结在一起,手指的骨关节处都有些发白了。
就在袁术在寿春对曹和刘备咬牙切齿的时候,汝南太守曹豹府中迎来了神秘的客人。
汝南郡,是豫州最大的一个郡,下辖平舆、上蔡、灈阳、吴房、西平、定颍、召陵、洇强、西华、征羌、汝阳、南顿、阳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阳、安阳、新息、弋阳、期思、原鹿、富波、褒信、新蔡、鲖阳、固始、项县、宜禄、新阳、宋国、思善、城父、山桑、细阳、汝阴、慎县共三十七县,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向来是富庶的地方。
曹豹自从被逼无奈投靠了袁术后,手下的三万精兵被分为三部,自己只领了其中的一部驻守在新蔡。虽然他被委任为汝南太守,但袁术早就分派了很多郡内的官员,令他们直接向自己汇报,曹豹实际上统管的也就是新蔡周边的几个县。
现实与设想的较大出入,让曹豹自然也是颇为郁闷。当初如果不是袁术挟持了他的家小,他也未必就会投入袁术帐下。如今果然算是看清了袁术的真面目,对待像他这样的降将,是万万不会重用的。
曹豹出身自徐州,和原先的同僚、旧友也都还有些联络,因此刘备在东海崛起,四处攻城略地,陈珪陈登父子投靠刘备这些消息,他都是知道的。经过刘备派来的特使……简雍的几番劝说,曹豹原本就动摇的态度开始转变了,回到徐州,在刘备的手下发展,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曹豹还是看得清形势,现在曹挟天子以令不臣,占了上风,袁术野心勃勃,很有可能称帝,但最终的结局应该不会好,刘备虽然实力还不强,但具备不弱的人气,且又得封徐州牧、镇东将军、宜城亭侯的职位,是名正言顺的徐州主人,一旦他站稳了脚跟,统御了整个徐州,还是不可小窥。
毕竟是徐州出身的将领,曹豹心里对徐州仍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加之简雍的绝佳口才,让曹豹最终决定,择机返回徐州,投入刘备帐下效力。
此外,曹豹还将袁术秘密调动各部军队,试图进攻东海,一举将刘备施礼消灭的消息也告诉了简雍,让简雍迅速回去,做好迎战的准备。
简雍极为机智,听到此重要消息,便当场决定由曹豹自行选择返回徐州的时机,最好是在袁术和主公作战的关键时刻,给袁术军以雷霆一击。
周瑜得到此消息时,正在当利口要塞视察水军,锦帆军大将蒋钦全程陪同,扬州州牧府的许多文职官吏也一同前来,见到长江上那千余只大小战船,桅杆如林,白帆如云,列队于战船上的一万五千名雄纠纠气昂昂的锦帆军将士,众官不禁齐声赞叹,周瑜见军容整肃,军纪严明,心里也是颇为满意。
在水寨的大门旁,修建了一座高约十丈的木制高台,蒋钦全身戎装、精神抖擞地站立在高台之上,随着蒋钦手中五色令旗的挥动,从江面上的战船中冲出二十条走舸,分为两个阵列对抗。每条走舸上皆有十六名全身赤裸的精悍汉子,八名汉子奋力划桨,八名汉子则手持刀剑,对着对面的假敌虎视眈眈。
这时,悠扬的号角声在高台上响起,“嗷~~嗷~~嗷~~”两队的军士皆发出粗犷的嚎叫声,声振江水,旁观众人的心情也随之兴奋起来。
在两队军士发出嚎叫声的同时,每条走舸上的划桨军士开始快速地挥动手中的船桨,动作整齐划一团团洁白的水花在船舷旁开放,走舸犁开水面,灵动如蛇,向着对面的船队直冲了过去。
第三百七十三章 水军蒋钦
“嗬~~哈~~”、“嗨~~哈~~”,两支小船队终于面对面地碰撞再一起,走舸上的军士们放下刀剑,取出船板上的长矛和长戟,各自挥舞着开始格斗。刹那间,枪影交错,戟影重重,兵刃的撞击声不绝于耳,呼喝声、喊杀声震耳欲聋。
船速很快,双方的军士只格斗了两三个回合,两支船队便交错开来。
待两支船队各自调转船头,再次列好队后,站立在船板上的军士将长枪、长矛放下,口衔钢刀,纷纷跃入水中,向着对面快速地游去,随即双方在水中打斗起来。
这些军士皆是蒋钦从各营精心挑选的精锐,体格健壮,肌肉虬张,水性也都相当精熟,人在水中灵动如蛟龙,下潜、踩水、转身、跳跃皆一气呵成。看到这精彩的一幕,一些没见过水战的文职官员看得目摇神驰,赞叹不已。
小型船队的对战演练过后,便是大型船队的布阵演练。随着站立在高台上的蒋钦手中五色旗的不时变换,配合以号角声的变化,数百艘大型艨艟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时而排列得整整齐齐,时而列成大雁展翅的阵型,时而变换为箭矢阵型,相互间配合默契,进退有序,在旁人看来,数百艘战船在蒋钦的指挥下,如臂使指,都不由得惊叹不已。
演练结束后,周瑜拉着蒋钦的手,呵呵笑道:“今日的公奕已非昔日的公奕,勇猛不减当日,行军布阵更显成熟。你属下的水军,已是锦帆军中的精锐”
蒋钦有些不好意思,抱拳回道:“多谢主公夸赞。钦唯一心一意操练水军而已,谈不上什么功劳。若论水军的精锐,兴霸都督的部下那可是强我百倍,就是逍遥津的丁少将军所部,那也是厉害得紧哪。”
周瑜哈哈一笑,道:“你要是再算上三江口的水军,说他们也比你部厉害,那你可就在锦帆军中落后了哦。”
蒋钦凛然道:“近读兵书,了解了知耻而后勇的道理,别的不敢说,奋力追赶,超越他们,我蒋钦绝不会腿软我江东水军,伴主公逐鹿中原,方是我毕生所愿”
周瑜满意地拍了拍蒋钦的肩膀,笑道:“莫急,莫急~~以后有的是机会。不光是中原,我们水军的舞台还可以扩展到广阔无垠的大海上,在南海一带,有许多番外之国,物产丰富,仰慕天国,正等着你们去开拓海疆呢。”
蒋钦听了自是大喜,当即摩拳擦掌表示要率领所部到海上去训练训练,以适应海上的风浪。二人正说话间,周瑜的侍卫送上来一封信报,周瑜展开一看,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长江对岸,宽阔的大江水在不停地向东奔涌,远处即是徐州的广陵郡。陈珪陈登父子投靠了刘备,其实力大增,朝廷又正式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徐州牧、宜城亭侯,显然是为了牵制袁术和自己。
刘备到底是历史上的枭雄,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便会抓住,进而蓬勃发展。在周瑜的心目中,一直把曹操当做是第一大对手,如今刘备的崛起,倒让周瑜对他也开始刮目相看了。
“是不是该联刘抗曹呢?和历史上一样?”周瑜想得出神,喃喃自语道。
蒋钦在一旁听得明白,忍不住问道:“什么联刘抗曹?主公的意思是?”
周瑜猛然一惊,听得蒋钦的话,便对他诡秘地一笑,道:“此……天机不可泄漏也。”
夕阳西下,整个合浦城都被笼罩在一大团橘红色的霞光中,鲁肃独自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天边灿烂如花、变化万端的晚霞出神。自从春季开展对合浦郡的作战以来,战事出乎意料地顺利,敌军不仅数量少,武器装备也差,军无斗志,一战即溃,不出一个月,鲁肃的大军便占据了整个合浦郡,合浦太守士壹早就带着多年积攒的金银细软在亲卫的护送下自海路逃往交趾去了。
不仅如此,在锦帆军一部的支援下,先锋祖郎的部队渡过宽达四十里的海峡,趁势进军朱崖洲,势若破竹,将当地的驻军打得屁滚尿流,已经占据了重镇文昌。
对这样的局面出现,鲁肃早有所料,经过一个冬季的蛰伏,他派出的多路暗探发回了很多情报,精武卫总管史阿也在岭南地区加强了力量,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消息给鲁肃。经过综合分析,鲁肃在给周瑜的报告中写道:“合浦、朱崖地广人稀,皆易占难管之地。若主公欲取名分,则分兵占据要塞,即可控制。然若主公欲得实地,则需付出大努力,以扬州、荆州之物资,支援此地,再派得力官吏,与当地土著交好,方可确保民众忠心,不再复叛。”
周瑜自然是选择取实地,除了发展当地的民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目的外,合浦和朱崖洲都是重要的海上港口和通道,未来,周瑜希望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纵横四海,扬中华国威,顺便也将南洋各国的货物输入到中华各地,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异国的特产。
说归说,做归做,要想将岭南各郡彻底地纳入自己的地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周瑜回信要求鲁肃尽快地提出细化后的计划和需求,他将会尽量满足。因此,鲁肃将中军所部驻扎在合浦城,其余各部分散到其它地域,一方面清剿流寇,另一方面安抚当地的土著。
此时此刻,鲁肃的脑海中一直在思考着详细的对策。周瑜的想法他很明白,不仅仅要占领交州,还要真正地能在交州站稳脚跟,政令通畅,民众感恩,同时还要把交州的农业、商业搞上去,除了自给自足外,还能为未来的中原逐鹿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续支援。
周瑜对鲁肃的充分信任,将交州的军务、政务都交给鲁肃负责,这既让鲁肃心怀感动,又给他增添了很多压力。
对一些人来说,压力往往会变成动力,鲁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浦朱崖
建安元年五月,汉镇南将军、汉亭侯、扬州牧周瑜靡下大将鲁肃挥军攻取合浦郡。七月,其先锋大将祖郎率部在锦帆军凌部协助下成功渡海,一举攻占朱崖洲,荡平其境。
周瑜遂以鲁肃平灭外番的功绩上书表其为交州刺史,然天子以年少粗疏为由不准,转而封鲁肃为安远将军,领东海太守。曹试图以此举来挑拨周瑜和刘备,令他们俩去混战,去抢地盘,其意昭然,周瑜如何不知?
不过鲁肃还是隆重地上表谢恩,继续领着自己的兵马,在岭南的山水之间苦心经营着。为加强攻略交州的力量,早在去年,周瑜未雨绸缪,判断欲征服交州,无水军不行,便自甘宁的巢湖营调用了五千精锐将士及大型战船百艘,交给余杭营的统领凌,组建为锦帆军之南海营,驻防南海,在鲁肃帐下听令。
凌举荐自己的同郡老乡朱桓接替余杭营统领之职。朱桓,字休穆,吴郡吴县人,虽年方二十,但有一身的武艺,为人勇烈,轻财贵义,在吴郡颇有影响,其时任余杭营中都尉。周瑜亦曾听闻朱桓之名,便欣然准之。朱桓此后成长为江东将领中重要的一员,此是后话不提。
凌虽然此前担任的是步兵统领,但他生长于水网密布的江南,水性极佳,经常与甘宁、蒋钦等水军将领交流,也学到了水军作战的知识。得到任命后,他领所部先驻南海,鲁肃攻下合浦后,又移师白龙港。此港水深浪平,是当时极佳的出海港口。
此后,凌充分展现了他作为水军将领的优秀潜质。自白龙港到朱崖洲的海峡,宽约四十里,波高浪急,这对于习惯了在内河湖泊航行的锦帆军将士们来说,是个难度很大的挑战。
但是凌成功了,他寻到了数名当地的老渔民,请他们为向导,又对营中的战船进行了适当的改装,以适应海洋航行的状况。当他的战船载着祖郎的山越营出现在朱崖洲海岸边时,当时的土著人都把自己的眼睛擦了又擦,他们从未想过会有如此之多的战船光临自己的家乡。
占据朱崖洲之后,祖郎率部返回合浦,凌在文昌留驻一千人,加上在当地招募的黎人,共计二千人,镇守朱崖。周瑜随后派遣了刁嘉和吕壹二人南下,以刁嘉任合浦太守,吕壹任朱崖太守。此二人原先都在丹阳太守张昭属下做事,一任春谷长,一任句容令,行事低调,懂得变通。当然,最关键的是,经过考察,此二人对周瑜可谓是忠心耿耿,故此周瑜大胆使用他们,但令他们都归鲁肃节制。
合浦多越人,朱崖多黎人,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风格迥异,生活起居习惯皆不同,甚至还有茹毛饮血的野蛮人,若想获得他们的支持,确实难度很大。刁嘉和吕壹上任后,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处理与异族相处上,也想出了不少的办法,任用一些在当地有名望的人来协助进行管理,使得这些土著对汉人的仇恨日趋减少,逐渐地各民族可以和平相处了。
合浦、朱崖既平,鲁肃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交趾,那可是士燮的根据地、大本营。如今周瑜已经占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朱崖五郡,扬州南面的威胁已经消除,拥有了许多优良的出海港口,为未来的跨海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军队的部署上,鲁肃以臧霸所部轻骑兵驻守郁林,中军和祖郎所部驻守合浦,凌所部南海营驻守白龙港。时值夏季,岭南高温酷暑,蚊虫太多,不便行军,鲁肃令各部休整备战,只待时机一到,便向交趾进军。
在鲁肃积极攻略交州的同时,周瑜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扬州六郡及荆州江夏、桂阳二郡的内政上。由于周瑜在江东的快速崛起,很多不利于他的因素暂时隐藏了起来,时至今日方慢慢泛起。
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山越的武装叛乱此起彼伏,尽管高顺率大军一举消灭了最大的几股山越军,收降了宗帅祖郎,但是遍布在江东山林间的山越人还是不断地发起小规模的骚扰,杀汉民,抢牛羊和粮食。对此,周瑜采取的是招抚的政策,鼓励山越人走出深山,在平原将无主的荒地划出一块给其耕种,采取类似民屯的做法,官府提供种子和农具,待粮食收获后再和官府五五分成。
招抚的政策确实吸引了不少山越人,消息渐渐地传开后,有更多的山越人放下武器,走出山林,拿起农具,开始学习耕种。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山越人不愿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宁愿自己穷苦些,不行就下山去抢些,也不下山种田。
还有外在的因素在推动此事,北方的曹、袁绍、袁术、刘备等人也在一直关注着周瑜,见他顺顺当当地拿下了江东六郡,又奋力攻下了江夏和桂阳,无人不眼红,皆把周瑜视为自己此生的强劲对手。因此,他们也都纷纷暗中派出使者,和这些山越人的军队接触频繁,并时常接济给他们以粮食和武器装备,让他们不断地举起反周的大旗,牵扯周瑜的财力和兵力,让他无暇出征。
对待这样的人,过分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犯罪。周瑜这次以周泰的飞龙军为主体,各郡县的人马辅助,长期地在江南山地间展开清剿山越的作战。周泰的飞龙军最擅长的便是在山地间的行军和作战,他们所使用的白杆长矛是山地作战的有力武器,两军对战,可砍可拉可砸,遇到悬崖峭壁,则可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瞬间可攀爬而上。
招抚和清剿的方式双管齐下,山越人可就受不了了,下山不光可以免掉杀身之祸,还可以获得良田耕种,衣食无忧。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山越人举家迁到了山下。他们下山后,不仅耕种了无主的荒田,还为江东军队增添了可招募的对象,有不少的山越青壮进入了周瑜的军队,作战勇敢,成长为将官的比比皆是。
随着山越人的逐渐臣服,周瑜治下的社会愈发显得和平安定,百姓们安居乐业。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军粮,商业的逐渐繁荣提供了更多的税收,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也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为军队武器的改进和革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工匠。
第三百七十五章 张济张绣
汉建安元年,生了很多事情。但是和普通百姓最切身相关的是一件事却是和粮食有关。
这一年,天下大旱,蝗虫成灾,许多地方皆颗粒无收。尤其是兖州、豫州、冀州、青州等中原大州,情况更为严重,百姓们天天扑在地上挖草根,吃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