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周郎-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人照料,操劳过度,身体恐受损。故此前来相伴。”

周瑜内心里暖流涌动,温情地笑道:“倩儿心思缜密,做夫君的先谢过了。非是我不愿你前来,只是这里是战场,是前线,刀枪无眼,我的事情又多,万一你有个闪失,我这辈子心里都会不安的。”…

第四百七十三章 元直吾儿

小乔握起粉拳,在周瑜的肩头轻轻一捶,长长的眼睫毛微微颤动,低声道:“两情若是久长时,更要朝朝暮暮。这是夫君曾说过的话,也是我此刻的心声。能与夫君在一起,纵是危险之境地,我亦毫不在意。我虽不会武功,不能为夫君杀敌,但在夫君烦闷时、繁忙后,煮一壶清茶,奏一曲琴音,为夫君略为分忧,舒缓夫君的心情,我还是能做到的……”

周瑜闻言将小乔紧紧地搂在怀里,动情地道:“此生能得倩儿,作对神仙眷侣,实乃上天对瑜的恩赐……倩儿对瑜的深情厚意,当铭记在心。只是若到了忙碌时,无暇陪你,请勿失落哦”

小乔娇嗔道:“我若是缠着你,影响了战事,那岂不是成了罪人?放心吧,渝姐姐顾全大局,宅心宽厚,我乔倩也不是个只知风花雪月的人。一切……都以夫君大业为主。”

周瑜微笑道:“那好。很久未听到你指间滑出的优美琴音了,这就为我抚琴一曲如何?”

小乔调皮地一笑,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白皙的脸庞上现出两个酒窝,笑道:“妾身为夫君弹奏一曲《沙场点兵》,如何?”

且不说周瑜与小乔二人琴瑟和谐,一人舞剑一人弹琴,琴剑合璧,堪称楷模。单说徐州牧刘备整顿兵马,除了本部兵力,还调动了曹豹、糜芳的人马,共集结了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广陵而来。

周瑜得报后,令青州营管亥部入驻广陵城,听广陵太守孙静的号令,与孙贲部同守广陵。广陵与江都周泰部互为犄角之势,相互支援。周瑜要求他们,不仅要守住城池,还得乘隙偷袭敌军,方能把握主动。

在周泰、孙静等人的严防死守下,刘备所部未占得什么便宜,倒是有不少士卒死于攻城的战斗中。刘备急切地找徐庶问计,面对周军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守,徐庶纵是智计百出也想不出什么特别有效的计策。城池攻防战,最重要的不在于谋略,而在于将士们的战斗力。

广陵和江都不能攻下,刘备自然也无法绕过去,就算是他的部队绕道而行,准备南下渡江,焉知孙静和周泰二人不能率部北上攻占下邳?那可是自己的根基,决不能失。

徐州仅有的一万水军,也准备顺着淮水南下,进入长江水道,却在入江口遇到了极大的麻烦。原来周瑜密令驻守寿春的豫州营程普、黄盖二将,率部南下,于淮水入江口的上游,选水面狭窄之处,在淮水两岸各筑堡垒,拉起粗壮的铁索横在河道上,令船只无法通过。

徐州水军试图攻击两岸的堡垒,却被堡垒里投出的无数巨大石块砸得晕头转向,船只受损,将士受伤,甚至有数十艘走舸被直接砸沉。既然无法前进通过铁索,又受到来自岸上的攻击,徐州水军知难而退,无奈之下调转船头,回到临淮去了。

刘备心中郁闷之极,很少嗜酒的他抱着酒坛猛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那些他多年沙场拼杀得来的经验,用在周瑜的部队上似乎总是不灵光。自己兵少了,疏忽大意了,会被周瑜率部长途雪夜奔袭,要塞丢失。自己兵多了,以多击少,却连一座城池也拿不下来,还白白折损了不少兵力。

帐门一掀,一人弯腰走了进来,刘备定睛一看,正是徐庶,便大声招呼道:“元直,来来来,陪我喝酒”

徐庶自然明白刘备的心境,自从去年冬天广陵被周瑜突袭,陈登父子被掳后,刘备的心情就一直没有好过。一直心怀大志的他,终于等到了掌握徐州的日子,还未大展拳脚,就被周瑜抢先下手夺了广陵,自此处于被动。

这次集结六万大军,本想着强攻下广陵和江都,再趁虚南下,扩大地盘,扩充实力,以待龙翔天际之日。谁知广陵守军异常地顽强,使用了一些威力很强的防守器具,单单是他们的弓箭,看似普通,射程却是徐州军的两倍以上,精准度也是极高,大量地杀伤了己军。

还有城头上不知何时安装了许多小型的投石机,将大小不一的石头抛射出来,其准度也是出乎刘备的想象,往往就是瞄准了一般,砸在徐州军的队伍里,造成一片狼藉,死伤惨重。

徐庶知道,这就是硬碰硬的实力差距。两军交战,实力方是最为重要的,无论何种谋略,在对方强大的实力面前,只要对方稳扎稳打,都只能是无力的,更是无奈的。

徐庶陪刘备喝了几杯闷酒,便告辞而出。此刻,他的心情也是郁闷的,根本无法安慰刘备,也想不出什么特别好的计策。审时度势,他曾劝过刘备,既然周瑜有了防备,南下江东的计划就得取消,或是做出重大的改变,也可以静观曹操、周瑜二人相斗,再选择加入哪个阵营。

虽然曹操看起来势大,在徐庶的心目中,却隐隐地有着直觉,他总感觉曹操会败在周瑜的手上。只可惜刘备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执意要收复广陵,再渡江南下取得江东之地。

以徐庶的胸襟,自然不会把这件事看得太重,未来的事情本就难以预料,刘备的选择合情合理。今日让徐庶心情不佳的另有原因。

就在今晨,徐庶突然收到了他**的一封信。徐庶是颍川人氏,初平年间,汉室衰微,悍臣专政,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混战连绵。徐庶、石韬为避战乱,举家南迁到荆州地区,就居住在襄阳附近。

徐庶是远近知名的孝子,对母亲极为尊重。他投入刘备帐下后,曾想派人将母亲接到徐州居住。然不巧的是,徐母刚刚大病初愈,身体较为虚弱,无法远行,便只得作罢。其后,徐庶几次欲接母亲前来,不知何故,他派出的人皆杳无音讯,多数是死于战乱之故。

这次徐庶得到母亲的信息,本该高兴,谁知徐母在信中的第一句话就吓了他一跳。“元直吾儿,吾已至江东,与诸葛孔明为邻而居。”徐庶吃惊得揉了揉自己的双眼,又仔细看了看,证实无误,不由得着急起来,眼下徐州正在和江东作战,母亲怎么会跑到江东了,还和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做了邻居?诸葛亮又是何时到的江东?…

第四百七十四章 走马荐贤

徐庶为人忠直坦诚、孝敬亲尊,虽然徐母在信中只字未提她身处危险的境地,但此刻徐庶所效力的徐州军团正在与徐母所居住的江东军团作战,徐庶不得不深深地为自己的母亲担忧起来。

方寸大乱的徐庶,在反复思量了数日之后,终于决定以身救母,于是他留下了一封书信给刘备,趁着夜色悄然离去。

“庶本欲与玄德公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南下侍养老母,颐养天年”刘备得知徐庶离去后,大惊失色,待他看到徐庶留下的书信,也只得无奈地叹气。

关羽在一旁板着脸生气,大声道:“大哥,徐元直背信弃义,分明是见周瑜势大,去投他了。待我骑上赤兔马,追他回来”

刘备忙拉住关羽道:“云长,万万不得莽撞元直已经帮了我们很大的忙,若不是有他在,徐州的各项事务焉能开展得如此顺利?唉元直乃旷世奇才,怪只怪我不能给他完全施展才华的空间,委屈了他呀。”

关羽闻言也只得作罢,这时,突听帐外一阵马蹄声响,徐庶一挑门帘,大步走了进来。

刘备以为徐庶是改变了心意,不由得大喜,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拉住徐庶的手道:“元直,你你回来了”

徐庶的神情颇为不忍,望着刘备那殷切的眼神,他几乎没有勇气再次离去。徐庶低沉着嗓子对刘备道:“将军,庶无奈离去,实为担忧高龄老母的安危。人生在世,当以孝为先,还请将军见谅。然庶又觉得将军身边缺少出谋划策之人,在路上突然想到几人,特回来推荐给将军。”

刘备紧紧握着徐庶的手,用力摇了摇,感动地道:“真是让元直劳神了。不知你推荐何人?”

徐庶想了想,回道:“本来最佳人选是我的至交好友诸葛孔明,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常自比管仲乐毅,将军若是得他相助,取天下不是难事矣。”

刘备喜道:“如此甚好不知这位诸葛先生现在何处?”

徐庶叹气道:“他本在隆中隐居,不问世事,外人也很少知道他。不知为何,家母的信中提及在秣陵与他为邻,他是何时迁居到了江东,为何要迁居,我却是一点也不知情。”

刘备忙将眼中闪过的失望隐藏起来,脸上浮出几丝笑容,道:“他既到了江东,如未被周瑜所用,元直尚可说服他前来徐州。”

徐庶又叹道:“将军不了解诸葛孔明。才华横溢之人必有其清高的一面。欲请出此人,非得将军亲自登门不可。”

刘备方才叹气道:“唉他已到了江东,我是鞭长莫及呀。”

徐庶回道:“将军莫急,庶已想到一人,才华不输于诸葛孔明。司马徽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安天下。卧龙便是诸葛孔明,另一人便是凤雏了。”

刘备眼中精光四射,转沮丧为欣喜道:“元直快说,这凤雏究竟是谁?”

徐庶道:“凤雏真名庞统,字士元。乃是荆州襄阳人氏,与庶亦为好友,此人虽其貌不扬,然办事精干,机智百出,胸有安邦定国之策,士元曾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足可襄助将军实现抱负。”

徐庶走后,刘备依依不舍地望着他离去的方向,直到尘烟散尽,方转过头对关羽和张飞,挤出几滴眼泪,道:“二弟、三弟,元直的到来,使我如鱼得水,元直的离去,如同断我臂膀。痛心啊……”

张飞安慰刘备道:“大哥请勿伤心,我和二哥会一直跟随你,至死不渝。方才元直不是推荐了庞士元嘛,大哥不如早些行动,抢先将他请到徐州来。”

刘备叹道:“元直方才也说了,庞士元行踪飘忽不定,且襄阳现在也落入了曹操的手中,想要寻到他,困难重重啊。”

张飞眼睛一转,建议道:“大哥勿忧,可派人前往许都,请车骑将军董承安排人手前往襄阳,名为劳军,暗中寻找庞士元,如此可避过曹操的耳目,如何?”

刘备转忧为喜,道:“翼德果有智谋此法甚好。董将军为董贵妃的父亲,深得天子器重,最近数月间,他多次派人来徐州联络我,刻意结交之意非常明显。请他帮这个忙确是恰当不过。我即刻便让宪和去安排。”

将徐母偷偷地“请”到秣陵来本是周瑜的主意,他知道历史上的徐庶就是因为母亲被曹操所掳而被迫离开刘备,后来在曹魏做官。故此周瑜也学了回曹操,派精武卫的人寻找到徐母,然后想尽办法将她运到了秣陵,与诸葛亮为邻,并好生款待。徐母一个孤弱老者,自是没有办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地发现江东不同于荆州的气象,百姓们安居乐业,吏治清明,经济繁荣,这才慢慢地打消了对周瑜的敌意。至于那封信,自然也是周瑜命人模仿徐母的笔迹书写的。

周瑜得知徐庶南下到了秣陵的消息后,因忙于和曹操的战事,暂时无法亲自去见徐庶,便委派张昭、孙乾等人和徐庶接触,最好能说动他投入江东集团。

徐庶总要生活,需要一份俸禄,虽然他对周瑜的做法很有意见,但见自己的母亲已经坦然接受了在秣陵的生活,他也就随之而接受了。加上素有盛名的张昭屡屡相邀,又见到藏书院的几位名师、数千学子,徐庶便答应入仕。

不过徐庶选择的是一个闲职……藏书院编修,负责将郑玄、管宁等人的日常言论记录在册,将他们编撰的书籍草稿编修成书,再交到印书坊出版成册。

对于徐庶而言,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不会加入周瑜的智囊团,与刘备为敌。成为藏书院编修,可以接触到几位当世的经学大儒,还可以做自己的学问,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徐庶年轻时最喜欢的是仗剑行走江湖。

过了一段时间,徐庶将诸葛亮也拉进了藏书院,成为另一名编修,两位好友时常切磋,脱身于俗世之外,日子过得倒也安逸…

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军初战

浩浩荡荡的长江,奔流万里不复回。

行至长江中游,江面开始逐渐变宽,虽也有比较窄的地段,水流较急,但较之上游是要平缓多了,大小船只可以自由穿行。

蔡瑁、张允二人昂首立于主舰的甲板之上,任凭江风扑面而来。这次以威逼、利诱的方法迫使刘琮投降曹操后,除了刘琮被曹操封了个闲职冷落起来外,其余人等都得到了封赏。特别是蔡瑁,被封为汉阳亭侯,官职升至水军都督,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张允的心里则微微有些苦涩。他是刘表的外甥,与刘琮的关系也十分好,昔日曾协助刘琮接替了刘表的位置。没想到刘琮在荆州牧的宝座上未曾坐热,便被迫投降了曹操。对于蔡家和蒯家的跋扈,张允也是心里有怨气,但没有表现出来,隐忍不发。作为荆州的水军将领,蔡瑁的副手,张允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还不足以发起雷霆一击,因此他果断地选择站在了蔡瑁一边,从而获得了蔡瑁的信任,也得到了曹操的封赏,官升水军副都督。

这次二人率领八万荆州水兵自江陵出发,与步兵水陆并进,直扑夏口而去,蔡瑁、张允二人心底还是信心满满的。这八万水军是荆州水军的全部力量,虽然有部分士卒训练不够充分,装备不够精良,但至少有五万水军是长期训练的,对于从江陵到夏口这一段的水路非常熟悉,水流、暗滩、港口等情况皆了如指掌。

这几年与江东水军小有战斗,虽然并未占得便宜,但蔡瑁还是颇为看不起江东水军,他们认为这是支由巢湖水贼起家的队伍,骨子里就是贼,领军的又是锦帆贼甘宁,一个水贼又能有多少本事?论个人勇武也许算得上强悍,但若论在江上指挥水军对战,岂会是我堂堂正正的荆州水军之对手?

江风越来越大,天气极佳,远远地便可看到最前方有一处赤红色的石崖突出江中。蔡瑁自言自语道:“就要到赤壁了……”

张允接话道:“将军,前军来报,周瑜已在赤壁扎下水寨,且在赤壁至夏口之间设下十余道拦江铁索,看此情形,我军须得在赤壁击败其水军,方能继续前行。”

蔡瑁哈哈一笑,豪迈地道:“五万锦帆贼军,气势虽也不小,然我军自上游顺江而攻,人数又占优势,还怕他作甚?传令下去,准备战斗”

这时,有负责在船只间传递旗语的小校快步过来禀道:“将军,前锋苏将军来报,遇到江东水军的拦截部队,约有战船两百余艘。”

蔡瑁嘿嘿冷笑道:“真是说贼贼就到,通知苏将军,围上去将其消灭”说完,蔡瑁又对另一名小校道,“通知中军,加快速度,全军杀出”

张允在数年前曾被江东水军击败,所部水军几乎全军覆没,在刘表的支持下,这两年方重建起来,对于江东水军,他心中犹存惊惧,忙劝阻道:“将军,此战是两军之首战,宜马上派人禀报曹大人。且敌军乃有备而来,需防有诈,全军驱动,若是出了差池,责任可就大了。”

蔡瑁闻言微微一愣,旋即道:“张将军言之有理,初战须得慎重且让苏将军先与贼兵交手,探探其虚实再说。”

荆州水军前锋,苏飞立于一艘楼船之上,目光冰冷直视前方,两百余艘江东战船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压力。“该来的总归要来……”苏飞咬牙道,“传令准备战斗”

随着攀于桅杆之上的传令兵将五色小旗四下挥舞,苏飞所部约五千人、两百艘战船开始调整阵型,在宽阔的江面上列成扇形,以苏飞的主舰为核心,缓缓地向江东水军行去。

出乎苏飞意料的是,对面的江东水军似乎毫无防备,见到己军呈攻击阵型的船队,出现了一阵慌乱,战船的队形开始散乱。苏飞甚至可以看到江东战船上的士卒在来回奔跑,像无头苍蝇一般。

苏飞的眼神中闪过阵阵轻蔑,他曾与江东水军交手数次,从未占得上风,故此谨慎行军,生怕中计。但他没想到今日所面对的江东水军竟然不似平日里那般训练有素,莫非其中有诈?

苏飞的目光在江东水军的旗帜上扫过,他看到的是黑底黄字的“巢湖营”旗帜,不由得心中一宽,原来这支水军并非是常年与荆州水军对恃的“柴桑营”,他们来自巢湖,肯定是水贼无疑水贼的战斗力嘛……就该如此苏飞心底一定,精神便大涨,他见排在江东水军前头的十余艘中型战船有欲掉头逃走的迹象,生怕失掉战机,被敌军逃掉,那自己的初战之功便没有了。

“传令下去全军突袭”苏飞信心满满,大声下着命令,随着传令兵旗语的变化,原本排列成扇形、井然有序的船队开始加速,有心急的将佐催促着水兵加快划船的速度,各条战船争先恐后地疾驰而去。

甘宁的主舰隐藏在船队中间,此刻的他正手搭凉棚,仔细地观察着苏飞部的情况,灿烂的阳光直射而下,甘宁身穿便于行动的水军军服,只在胸腹部位穿有细叶甲,护住要害。古铜色的肌肤、刚毅的脸庞、隆起的肌肉,无不显示出他体魄的强健、意志的坚定。

经过这些年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以及受周瑜的耳濡目染,甘宁已经成长为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每逢大事有静气,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周瑜常叮嘱甘宁的话,甘宁也将其奉为座右铭。

今日是两军初战,只能胜不能败此战要让曹操见识到江东水军强大的战斗力,迫使其停止前进,驻军江北岸的乌林,从而击破曹操速胜的想法甘宁的双拳开始慢慢地握紧。

甘宁见苏飞部开始加速冲刺,毅然下令道:“令前军向两侧散开,中军准备,待敌军进入射程,发射投石车”

就在苏飞所部将士红着眼睛,张牙舞爪地准备拿“巢湖水贼”下刀时,异变陡生。



第四百七十六章 该当何罪

江东水军前部的十余艘战船迅速地向两旁散开,露出了原本隐藏在中间的几十艘重型战船,这些战船虽然体积不算太大,但用大量粗壮的木材制成,还加了很多铁制的支撑架,极其结实,看起来黑黝黝的,宛如一头头巨兽浮在江面上。

在这些重型战船的甲板上,各有十余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