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能听到他悲催的惨叫。
“人多打人少,不讲江湖道义!”
“老子是当兵的,跟你讲个毛线的江湖道义!”
满是不屑,抱着胳膊看着热闹,东江哨长轻轻的哼哼着。
虽然收尾时候有点难看,可是东江军一百人横扫了流民足足七百人却是人人都看在了眼里,这比武结束,袁时中那些亲信部队看着毛珏眼神都不一样了,敬畏中带着恐惧。
很是享受这种目光,高举着双手,毛珏是神情洋溢的大声喝嚷了出来。
“比试归比试,兄弟归兄弟,今个开始,尔等就都是我东江的一员了,欢迎你们!”
“拜见将爷!”
呼啦的一下,校场四千人,甚至外面看热闹的流民足足数万人,都是跪了下来。
拳头才是硬道理!这次的移民军心,毛珏,收了!
…………
随着小袁营最后一批流民的归心,毛珏不惜与魔鬼交易,出卖灵魂的孤注一掷,也算是终于取得了回报。
不仅仅是牡丹江城被塞满了,由此向西,后世哈尔滨市,如今的东江阿城镇新城,也被填塞进了十来万人口,阿城卫,牡丹江卫,海参崴卫,三座新城为这片空旷的黑龙江大地带来了生机,围绕这三个据点,东江在这片白山黑水间的统治也是正式拉开了序幕,北大荒,早了几百年,在毛珏手里开始了向北大仓的转变。
毛珏是说话算数,前来投靠的灾民,每家每户都发放了十几石的粮食,流民们还住上了大木头搭建的新房子,有着新的棉衣与成堆的煤炭取暖,尤其是,每一家登记在车册的流民,每人都分到了十亩地!耕牛,铁犁,锄头镐头东江都是给准备现成的,刀头舔血求的什么,不就是有田有衣吃饱肚子吗?毛珏这么轻轻一手,令朝廷头疼万分,揭竿而起的暴民一转身又恢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良民,在黑土地上摸索起黄金来。
甚至这才刚过完年不久,冰雪尚且还没开化,已经是有人耐不住性子先扛着锄头,在分给自己的片儿地上转悠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耕种。
相信等着春暖雪开之时,这附近,又将是良田百万亩。
不过就在这些移民摩拳擦掌时候,有些人已经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轰隆~
火药爆炸发出了轰天裂地般的巨响,旷古自今而存在的高峰之上,冻得结实的岩石犹如下雨一般被崩落下来,放炮过后,尚且没等到灰烬散去,蚂蚁那样的人群已经是推着独轮车兴奋的冲了上去,将那大块小块的石头全都拉了回来。
就算是北大荒这块净土,如今也逃不过工业污染的蹂躏了,还好这儿的区域比狭窄的东江不知道宽敞多少倍,巨大的蒸汽机喷涂着冲天的黑烟,旋即就被这辽阔的蓝天所收纳稀释,找不到丝毫痕迹。
从巨大的蒸汽机中伸出来的转臂推动着同样巨大的齿轮,足足十几个大的吓人的铁锤子呼啸中狠狠的砸下去,刚炸下来的大石头在咣当咣当的巨响中,最后全都变成了大小相差无几的碎石,紧接着又被独轮车给推走。
从海参崴卫向西方前进,一车车的碎石头被倒在了地上,尽管此时天气足足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可工地上,一个个汉子却是满头大汗,甚至有人将上衣脱了,露出满身结实的肌肉。
徐大壮就是其中之一,接力棒那样子一站一站的吃到了东江,旋即他糊里糊涂就被塞进了工程部队,此时正拉着一个足足有上百公斤的碾子,飞快的在这些碎石头上压过去,随着滚轴咯吱咯吱唱着歌,那些小石头被深深压在地里,平整的露面展露出来。
然而与东江修过的所有道路不同,这头才刚刚压平,那头,忙的不可开交的工人旋即又是在上面铺了一层巨大的方形垫料木,又是不辞辛苦的用大锤子狠狠地把木头砸进了地面中。
最后,一根根十几米长,工字形的长铁条又被拿螺丝狠狠地固定在了这些垫木上,每一排垫木上固定两根,大小距离完全相等,在冬日的阳光下,铁条飞快的冻上一层寒霜。
这玩意在如今这个时代,绝对没人见过,可要是个后世人在这儿,就会不以为然的一拍大腿。
不就是铁轨吗!
如果要是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还真不好回答,如果要是问现有火车还是现有铁路,这个答案却是显而易见的,先有铁路!
在蒸汽机火车头大发雄威之前,已经有马拉着的火车车厢在铁路上驰骋着了!
东江的蒸汽机火车头尚且在改装研发中,每天,玄空老道还有十几个洋专家是对着那巨大的铁家伙撕扯着脑门上的头发,恨不得把自己拽成个和尚,可就算如此,能拉动上百顿重量,在铁路上驰骋的蒸汽火车头,还是需要一阵子。
这却挡不住毛珏的野心勃勃,这一次难得的人手充足了,毛珏军都没扩,是先征调了一万多青壮组成工程部队,先把这火车线给他铺设了下来,反正大不了咱也玩马拉火车吗。
随着敲敲打打,这玩意已经延伸出去了数公里,犹如一条铁龙那样趴在地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看着这黝黑的铁轨,毛珏是心情大好,情不自禁都要哼起小调来,然而,看着那铺在地上的铁轨,范文举则是心疼的似乎心脏都在滴血。
“将爷,这简直是劳民伤财啊!”
哆嗦着低着头抚摸着上好的铁轨,这老家伙哆嗦的悲催回过头来,跟葛朗台那样扒拉着手指头算着账。
“这一根铁条足够打一门红衣炮,五门野战炮,二十杆火枪,十五口铁锅,十多两银子了!将爷,以前的路又不是不能跑,何苦搭建这么个玩意?”
的确,这年头甚至连钢铁农具都难以普及,关内不少地方都是用得木头农具,这一段一段的用上好钢铁打造的铁轨,简直就是烧钱,要是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知道了,恐怕连造反都不造了,干脆出关来抢毛珏这个暴发户了!
不过面对范文举的质疑,毛珏却是一副乐淘淘的模样,大寒冬腊月的,装逼的晃动着一把折起来的扇子。
“不可说!不可说也!”
古代最耗费粮食的,其实不是战争,而是运输,石粮食从内地运到边关,消耗多达一多半,到了地方能剩下一斗那都是快捷的了,这次开发北大荒,虽然一切顺利,可毛珏也吃够了运输的苦头,每运一百万石粮食到阿城,毛珏至少需要花费一百五十万石到一百八十万石,这铁路一出,将会对这个时代任何一种运输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不过在完成之前,毛珏还是不想多谈论什么,不顾范文举那张肉疼的脸,他干脆是把话题给岔了开。
“这孙承宗一家子,可都安顿好了?”
“回将爷,都安顿好了,在阿城镇,就安排到了将爷亲自认命的里长孙元化孙老头的治下,他们两伙还认识,刚搬过去那天,孙承宗孙阁老还把孙元化大人好一顿臭骂。”
孙元化刚被毛珏请到东江时候那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一幕还在毛珏脑海里,到头来,还是被毛珏忽悠上了贼船,今年上首村将近一半户籍被毛珏当做东江的老户搬迁到了黑龙江,孙元化这个村长自然也不能避免,如今他是相当于知府级别了,手底下最少管了五六万人。
这货那清高的劲儿现在毛珏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被孙承宗像当初这货骂自己一样,一顿臭骂,听的毛珏差不点没笑出声来。
这老货也有今天!现世报啊!
“对了,将爷!娜夫人那面,还送来了一队倭人!今日当抵达海参崴卫!”
“哦!袁崇焕袁大人派人来了?”
“好像不是!听说,这队倭人使者是幕府派来的!”
“德川家?”
刚刚还有点心不在焉,范文举这个回答,冷不丁让毛珏的声音高了八调。
本章完
第440章 全倭()
东江和德川幕府,可绝对算不得友好。
毕竟一开局,毛珏就有事没事跑人家里刷经验刷威望,如今半个倭国都是他给打下来的,东江最大一场战役的胜利也是建立在德川幕府头上,估计有事没事,德川家光都得画个草人写上毛珏的生辰八字,拿针扎啊!扎啊的!
而且这两年要不是忙着东江开发新地盘,还要给西国的大名些教训,毛珏早就提兵出海,灭了他德川家了。
这功夫,德川家的使臣过来拜见自己,毛珏还真是有些好奇了。
此时海参崴卫才刚刚结束了新年休假,院子里还残留着鞭炮燃烧过后留下的红纸,过年七天乐似乎还没休息过瘾,衙门里的雇员一个个有点无精打采的,抱着图录案宗也是有气无力模样,不过一身身衣服全都是新的。
几个穿着黑色和服,带着一长一短两把佩刀,刀快赶上身高的小矮子从衙门外面被领进来,屡屡惹得人瞩目。
东江不是没见过倭人,甚至见过的还不少,可这儿是黑龙江新开发之地,基础建设还没搞好,更别说商旅云集了,这些小矮子来干什么?
“将爷,那群矮子来啦!”
“将爷?”
家里几个妞是足够小心眼的,生怕毛珏再勾搭一个,阿德蕾娜去了铁山坐镇,这儿又把余乐儿给换上了,屋子里煤炉子烧的热呼呼的,东江边地也没那么多讲究,她是干脆把毛珏让人做的白衬衫,纯黑色小短裙都穿了出了修长的秀发在小脑瓜后面挽了个疙瘩髻,还搞怪的给自己戴上一副无框眼睛。
就差个高跟鞋了!
那副清纯的办公室OL新妹子像,导致了余秘书往身边一战,毛督师的工作效率是严重那个下降。
这回也是,半天毛珏才回过神禁不住悻悻然的摆了摆手:“知道了,带他们上来!”
“是,将爷!”
余乐儿这干劲儿还挺足的,纤细的腰身优雅的扭着,兴致匆匆就下了楼,也难怪,整个大明,妇女都是输于一种附属品,估计也就毛珏这个异类不管什么程朱理学,整个东江的妇女都可以抛头露面做工,成天在家绣花捉迷藏,时间长了也腻歪,有了份工作,还能天天看着毛珏,余乐儿怎么能没有干劲儿?
回头一定把高跟鞋弄出来!就今天!
眼睛也是跟着自己家妞的小蛮腰出了去,毛珏是狠狠地下了决定。
不过事情有可能是好事儿,也可能是坏事事儿,余乐儿这一身OL装,毛珏看的离不开眼睛,这几个幕府来的矮子也是离不开眼睛,跟着余乐儿上楼,这头都到毛珏面前了,几个矬货眼睛居然还在他身上。
“乐儿,你下去吧!”
“是,将爷!”
抱着一堆文案,余乐儿又是蹦蹦跶跶的出了门,这眼神儿还跟着走呢,冷不丁感觉自己身上一凉,愕然的回过头,毛珏那双眼睛跟杀人戒似得正瞪在他们身上,想着这位杀神在倭国的赫赫战功,几个矮子当即是菊花一凉。
“幕府时辰德川信义,拜见五奉行之首毛大人!”
“本座时间很宝贵,没太多时间和你们这些叛贼多废话!”
抱着胳膊,毛珏无比傲慢的轻哼道。
他的态度代表着东江的一举一动,对于幕府,东江是充满了敌意,虽然倭国是个小地方,可毕竟也发展了千年,尤其是关东平原,人口稠密,发展完善,不管是战国时候的北条家还是如今的德川家都是以此地的物产这才一跃而起的,虽然顺序靠后,对于这份物产,东江上层的将军们还是很垂涎的。
况且,战斗到如今,还有着什么好说?什么能大过天下这个巨大利益,如果能妥协,当年德川家康就不会选择雄起一搏了,这几个家伙前来,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宣战宣到了自己头上,在不也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来刺探东江的用兵意图,做好防御准备。
毕竟倭国似乎已经太平好几年了,完全不符合毛珏这魔头的性格。
然而事情总是有意外,这德川家,这次居然还真的妥协了!
“毛大人所言极是!长话短说,这次我家家主派吾前来,愿意归降丰臣家,只要保存德川家的领地,家主愿意卸去幕府将军职位,听从关白的领导!”
“很好,既然如此……,什么!”
眼看着那个低眉顺目的德川家矮子,毛珏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人倒是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这幕府征夷大将军可不是说卸就卸的,这意义相当于大明的皇帝不当了,跑去大清国那面请求封个侯那样,如果卸去了征夷大将军职位,德川家是彻底没了统治地位,三河,仙台等足足上百个东国大名也将不再受德川家调遣,等同于将自己交到了丰臣家的斧头底下。
后世德川幕府如何谢幕的?倒幕战争基本上歼灭了幕府主力,外国冲击的各藩人心惶惶,兵临江户城下再无一战之力了,德川庆喜这才不得不狼狈的宣布卸任倒台。
如今德川家手里至少还有着十多万部队呢大半个倭国在手,况且这头毛珏还没吹响战号,平白无故的就来投降,有病吗?
似乎还怕毛珏不答应,一转身,从背后同伴背着的箱子里,德川信义还掏出了最上面一本书,双手奉上。
“为了表达诚意,家主命在下将德川家田册带来,奉上!敬请大奉行收纳!德川家愿意如丰臣家例,向东江奉上五成的年入!”
这奉上田册,投降的诚意更加显现出来了几分,虽然上面写的都是倭文,掺杂着片假字毛珏才能看懂个大概,可他还是凝重的足足翻看了几页,这才重重的将田册扔回到桌面上。
一双眼睛阴沉的盯着几个矮子,毛珏是沉吟着问道。
“说说条件吧!”
天下可没有白痴的午餐!虽然每个月都有倭国来的线报,可那都是一个月前发生的事情,毛珏上哪儿知道这个月袁崇焕忽然心血来潮做了什么,天知道他又进行了什么大规模军事行动,毕竟这货输于胆大包天型,刚上任辽东督师,就敢对着地位比他低不了太多的东江都督下刀子。
如果袁崇焕快打下江户城了,他还签订个屁的受降协议。
可这几个矮子的回答却是实在出乎意料。
满是煎熬,这家伙期待而小心的回答着。
“那个,如果可以,能不能不要再让东林书院,派遣先生到德川家领地了?”
…………
儒家讲究以德服人,就连兵家孙武子,也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境界毛珏是达到了,他这在家里一坐,远来的鬼子就跪地头像,纳头便拜,论粮食产粮,东国尚且在西国之上,也就是明年,他又能多收数百万石粮食外加方物若干。
毕竟是个大事儿,算是东江的丞相范文举,大将军文孟,孔有德,耿仲明等几个核心将领,挨得近的全都来了,算是正式会谈,在这几个粗汉不情愿的情况下,后世赫赫有名的《海参崴合约》在商谈了一个上午之后,就这么签订了。
德川家放弃征夷大将军称号,承认丰臣家的摄关政治的统治地位,每年要上缴一半的年入供给东江,换取东江的保护,以及,尽量别让倭国京都的东林书院在关东平原布道了!
双方商议,这个秋收,德川家主家光亲自带着武士,押运着粮草贡品进京都上洛,当着满朝公卿,文武百官的面儿,由毛珏亲口承认德川家的地位,双方在京都立盟誓碑!
“哈哈,恭喜将爷,不出一兵一卒,不发一枪一矢,平白收获万里河山,甲兵十余万,将爷您才是真正的王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不战是武人的不幸,却绝对是文人的大幸,打发了几个矮子出去,范文举是老大的开怀,抱着拳头欣喜的对毛珏就鞠躬大拜了下去。
“老爷,是不是今年又能多收入一大笔啊!可您,怎么愁眉不展的?这不是好事儿吗?”
不懂这些军国大事,负责记录会议的余乐儿抱着个小本,好奇的问了起来。
的确是愁眉不展,凭空多了一笔钱粮,毛珏却是一反常态的把眉头拧成了个疙瘩,好半天,他是忍不住露出一个苦笑来,轻轻摇摇头。
“东林书院!到哪儿都是个麻烦吗?”
几年前,这丰臣国松丸心血来潮的要引进程朱理学,还取江南东林之名,把东林书院加盖到了京都,拜孔子朱子,那时候毛珏还以为他不过是权场失意,寄心于学问之间,可如今看来,似乎远没有那么简单。
凭着这么个小小的书院,竟然逼得一大巨头不得不放下身段,屈身投降了,这国松丸在不知不接中,究竟布局了些什么?
“乐儿,马上以辽东督师名义,起文书给倭国督军的曹喜曹公公,这东林书院,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章完
第441章 战争机器()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对于如今的东江来说,也的确是太贴切了。
恩格斯说过,东方封建政权,就是官府组织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集体农业的的集合体!想要站稳脚跟,水库是必不可少,天寒地冻的黑龙江,冰雪尚未开化,用铁锹刨着动土,数以万计的流民在东江的旗号下再一次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
黑龙江,牡丹江附近几条支流,趁着冬季枯水期,都被憋起了水坝,如果要是环保人士,估计要指着毛珏鼻子破口大骂了,成千上万年的沼泽地因此被放干了水,作为了良田,等待一开化就立马撩开锄头开始耕种,亘古洪荒的北大荒,地形地貌上开始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
可就在这令人热血澎湃的劳动中,毛珏又一向令人惹人心神动摇的命令又发布了下来。
扩军!
这几年,膨胀的最快的恐怕就是东江军队了,最开始毛珏一个团八百人,到后来铁义镇十个团八千人,紧接着又有了济州岛镇,苦叶镇,去年挺进黑龙江时候,从黑龙江部族在此吸收了数千人,将亲兵军团扩充到三万余,今年,毛珏更是野心勃勃要再扩军一倍。
毕竟东江是个军镇,在这关外之地还需要足够的军队来保护自己,而且如今他麾下已经有了一百二十余万人口,按照百分之五的比例,再刨除少数民族所占据的份额,也足够支撑六万部队了。
八旗军建立起来时候,不也六万人吗!
唯一不好的是,后世招兵还得放各种宣传片,来一排女兵英姿飒爽,喊出各式各样的口号,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