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背叛 作者:豆豆-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稽之谈。”夏英杰随口说道。在她心目中,江薇的确是才女,的确是敢闹敢干的弄潮儿。
  “你不在我的位置,当然不能体会我的感受。”江薇脑海里浮现出夏英杰刚到海口时的情景,虽然过去快一年了,可仍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她说:“记得你刚来海口时,落魄、凄凉,身上还带着伤,真是一副逃难的样子。这还不到一年情况就变了,我是眼看着你走到今天的。我最深的感触是,你们活得看似平淡、其实一招一式都有章法,不像我没头苍蝇似地瞎撞。你活的有价值,是大空间,我活的是以虚荣为动力的潇洒,说白了就是傻乎乎的少女情怀。而我们早就该超越那种层次了。”
  “我可没你说的那么复杂。”夏英杰坦白地说,“其实,来海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爬格子完全是迫于一坤的压力。”
  “我可不认为你真有那么简单。”江薇淡淡一笑,说,“我佩服你,是因为你真正理解人才的意义,而大多数人只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以你的学历、职业和家庭背景,你为得到人才居然把脑筋算计到监狱里,这本身就是过人之举,况且你不惜拿命作赌注让他就范,让他一贫如洗。你既得到了他的头脑、胆识和责任心,又树立了自己的人格形象,有几个女人能有你这样的心机呢?而这笔用手摸不着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
  夏英杰既不能否认,也不能完全同意江薇的看法,她无话可说,因为总有些属于个人性格的东西很难表达清楚。经过一段患难的日子之后,她对宋一坤感情上的需要已经完全覆盖了当初选择时那些理智的成份。她没必要表白,拍了一下江薇说:“起来,逛街去,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来厦门,不能错过机会。
  再说也该吃晚饭了。”
  中山路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由于它的繁华;而是由于它的三个显著特点。首先,它是全国惟一直通大海的商业街;其次,街面两侧三米宽沿街而下的骑楼独一无二;再者,是它的西洋建筑风格和全国少有的大理石贴面、不锈钢装饰、不锈钢护栏。特别是到了晚上,满街灯火,景观独特,在骑楼街里逛商店就更感到新鲜。
  “好吧。”一说去逛街,江薇也来了精神。
  两人正准备出门时门铃响了。江薇开门,见来者是一位女子。
  “请问,夏小姐在吗?”女子问。
  “在。”夏英杰应声出来,觉得这女子似曾在哪里见过,又一时想不起来,便问:“你是谁?”
  “我们在湛江见过面,是我接待的你。”女子笑着说,“我们在文稿展厅里也见过,只是你没注意。”
  夏英杰想起来了,这位小姐是万路达文化公司的职员。也难怪,这么一个全国性的文稿竞价活动,苏卫国怎么会袖手旁观呢?她问:“苏经理来了么?”
  “下午刚到。”女子说,“总经理让我来请两位吃顿便饭,请不要推辞。说明一下,我是从组委会那里了解到你们住处的,请不要介意。”
  “苏经理在哪里?”
  “就住这儿,一楼。”
  夏英杰看了江薇一眼,意思是只能取消逛街了,然后对那女子说:
  “再让苏经理请客恐怕不合适。你转告他,如果想在一起聊聊,必须我做东。现在我们去餐厅,十五分钟后如果你们不来,我就理解为你们不肯赏光了,我们还逛街去。”
  “好吧。”女子即刻去通报了。
  江薇见她走远了,这才问:“怎么,真要请客?”
  “上次白吃了一回,这次有机会补上,扯平了。”夏英杰说,“咱们在请客吃饭问题上应该特别注意,避免和另一类女人混淆了。”
  江薇能理解。时下,以性别优越感而随便接受男人请客的女人的确大有人在。
  夏英杰锁上门,两人下楼去餐厅。
  由于不知道对方要来几位,她们便选了一张较大的圆桌坐下。
  十几分钟后苏卫国来了,跟在他身边的还是那位文质彬彬的男秘书。
  
  “刚才那位小姐呢?”夏英杰问。
  “回家了。”苏卫国说,“派她来厦门,就是为了让她顺便回老家看看。”
  只有四个人,桌子太大了,他们换了一张小一点的方桌坐下。苏卫国接受了客人的角色,拿起菜谱点菜,然后笑着说。
  “我这是头一次被女士宴请。夏小姐为人处事总是与众不同。有个性。”
  谁都听得出来,苏卫国话中有话。更英杰井不介意,这次回请完全是出于礼节。
  酒水菜肴很快上齐了,夏英杰请客人进餐,话却讲得很少。
  为了不冷场,江薇找个话题问:“苏经理是专业书商,对这种全国性的文稿竞价,你怎么会迟到了?”
  苏卫国说:“根据我的经验,头两天是观望阶段,不会有实质性进展。再说,我们已经提前派人来了,并且发现了三部比较适合我们的书稿,大概得十几万元。虽然我刚到,但我了解的情况不会比你们少,包括有人试图用八万元买夏小姐的书稿。”
  “你还有机会看我的笑话。”夏英杰提示道。
  这句话说中了见面的主题。
  苏卫国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海口那次书稿交易的失败确实使他失了面子,他原本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提出六万元的报价的,他断定对方会大喜过望,却没想到结局是那样尴尬。当他知道夏英杰的书稿竟标价八十万元的时候,他冷笑了一声。在他看来,以一个无名女子的处女作,这个标价太天真、太狂妄、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立刻萌生了宴请夏英杰的念头,他要当面祝她成功,再看她以后怎么收场。没想到夏英杰自己讲出来了,反而让他不知道说什么为好。
  苏卫国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现在看来,六万元确实价钱低了些,但八十万元的标价我认为有些离谱。能不能告诉我,你标价的根据是什么?”
  夏英杰谨慎地说:“书稿曾专门送北京请权威人士鉴定,专家肯定了稿子的价值,并提出修改意见,我也按照意见修改了,这就是根据。当然,八十万只是一个期望值,可能是穷则思变的一种过分表现。不过,被人笑话一次至少能长点自知之明。”
  “你忽视了名牌效应。”苏卫国说,“你的作品确实有独到之处,我也很欣赏,但你毕竟没有名气。如果你的作品署上著名作家的名字,那就另当别论了。”
  夏英杰说:“我已经肯定这次要出丑了,如果你想看笑话,那我告诉你,你现在就可以看了,不需要等到竞价结束。”
  苏卫国不明白了,问:“那你来厦门干什么?”
  “不知道。”夏英杰答道,“有些事说不清楚,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价值观当然也会不同。问题是哪一种价值观更接近实际。”
  这些话是指宋一坤而言的,苏卫国自然听不明白,感到有些玄妙。既然对方已经承认自己出丑了,他反倒对看笑话失去了兴趣,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小家子气。想了想,他说:“夏小姐既然这么实在,那我也说句实在话。文稿竞价结束后如果稿子没有卖掉,我们仍然可以合作。当然,得在我们能接受的价格基础上。”
  江薇在一旁听着,此时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这么说,以前苏经理讲的都不是实在话了?”
  “口误,口误。”苏卫国急忙更正。
  四
  文稿竞价进入了第三天。
  从这天起交易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容纳了几百人的大厅里虽然并没有人高声说话,而交易各方的谈话仍使大厅回荡着一种沉闷的噪音。
  
  不断有文稿成交的消息传来。一部遗作自传体小说以二十万元被一位个体企业主买走,一部名人回忆录被一家集团公司以一百万元收购;一部电影剧本经过几家电影公司的竟价之后,最终以一百二十万元物归得主。
  成交的作品无一不是名家之作,夏英杰在这里充分认识了“名牌”的价值。她不敢妄加评论别人的作品,只是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人之作的长处和不足,与自己的作品做比较,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客观的认识,而这种学习的态度使她一身轻松,几乎忘了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
  在各路好汉云集的大厅里,苏卫国显然属于普通书商那一类,这类人更注重实际,不想出风头,也不想冒风险,他们的目光一般都停留在年轻作者和几万元标价的书稿上。
  江薇一直坐在桌子旁守着书稿,与其说是忠于职守,倒不如说她在想心事。近一个时期以来,她心里总是不能踏实,回忆过去、分析现在、推测未来。一个悬在她脑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她不断地问自己:高等学府的学历究竟应该是自己成就事业的知识基础,还是仅仅做为糊口谋职的工具?夏英杰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她越来越不甘心了。
  正在江薇漫无边际地想心事时,一位西装挺括的中年人走到展位前站下,他先看了书稿内容介绍,然后在江薇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搬过书稿开始阅读。他身旁有两个青年,一直默不作声地站在他身后。
  这种场面时有发生,大多都是看一会儿之后对标价提出异议,最后又走开。所以,这个人并没有引起江薇的注意。
  中年人看了一会儿,对江薇说:“小姐,我可以把稿子带走看吗?这里有些噪杂,影响精力集中。下午四点钟以前我一定把稿子送还,并且做出答复。”
  江薇说:“这要经过作者本人同意。”
  “你不是作者?”
  “不是,”江薇看了看他。客气地说,“带走去看我想是可以的,我担心会浪费你的时间。第一,作者现在还没有名气,而对于那些只重名气不重作品的买主来说,八十万是个让人生畏的标价。第二,对你来说,你已经不可能只付标价就把稿子买走,因为有人已经出到这个价了。”
  江薇这样说多半是出于不愿和对方磨时间,同时也出于维护面子的考虑。
  “那书稿为什么还摆在这儿?”客人问。
  “为了竞价。”江薇随口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中年人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对江薇说:“小姐,麻烦你把作者请来,我和她谈谈。”
  江薇心里一颤,似乎感觉到了点什么。她想抬起头仔细打量对方,又怕这个动作会被对方看出破绽,便仍然保持客气而又漫不经意的神态站起身说:“好吧,请你稍等。”
  此时,夏英杰正夹在一群书商当中,听他们用商家的角度评论一部作品,判断出版后盈亏的因素。这类信息对于作者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时江薇走过来,把夏英杰拉到一边小声说:“阿杰,有位客人要见你,他想把稿子拿走去看,下午四点钟以前送来。”
  因为夏英杰没有改变标价的权力,所以对作品成交已经完全不抱希望了。便说:“不用浪费时间,你替我把他打发走。”
  “我告诉他稿子已经有人出八十万买下了,可他还是坚持要见作者。”
  “有这种事?”夏英杰感到意外。但这毕竟是一次机会,应该试一试。
  穿过人群,来到自己的展位,夏英杰见三个男人正在桌子旁站着。江薇向中年人介绍道:“先生,这就是作者夏英杰。”
  
  中年人递过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上海铁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天海
  夏英杰对铁鹰集团是有印象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每天都能从电视里看到该公司的广告,而是因为每次听到“铁鹰”两个字就使人联想到纳粹德国的铁十字徽标。没想到,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此刻就站在她眼前。
  高天海说:“我住在附近的饭店,下午四点以前一定能把稿子送还,我可以把身份证押在这里,如果你对我的身份有怀疑的话。坦率地说,我对这部作品很感兴趣,尤其是作品的主题、题材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高先生能不能讲具体一点?”
  高天海说:“我只是粗略翻了一下,谈不出具体的看法。总的感觉是大气、理性,有新面孔,而且快节奏。我个人认为,当今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总是摆脱不了小感觉,过于琐碎和通俗,缺少一种豪迈,缺少一种有别于政治需要的英雄主义。而你的作品,恰恰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至少从简介里看是这样。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认真读一下,以明确作品的价值。铁鹰集团既然要对文化艺术表示关注,就得突出铁鹰集团的独特眼力和层次。如果别人比较注重作者名气的话,我们则更注重通过文化活动的介人来体现铁鹰集团的特殊形象和创新意识。”
  夏英杰觉得对方讲得有条有理,便说:“我相信你的诚意,你可以把稿子拿走了。”
  站在高天海身后的两位青年马上走过来将稿子装进一只黑皮包里。高天海告辞的时候提醒夏英杰道:
  “夏小姐,我希望能在下午四点我送还稿子时见到那位出价八十万元的客人,尽量节省时间。”
  “没问题。”江薇及时插了一句。
  夏英杰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问江薇:“你怎么看这件事?”
  “说不准。也许你真的低估了自己?”江薇似答非答地说,“不过我总觉得,坤哥坚持这样做至少有他的道理,只是我们还看不透。”
  “还是不要抱希望。”夏英杰摇摇头,自言自语劝慰自己,而后又对江薇说,“不过有一件事弄巧成拙了,如果找不到一个冒充的买主,我可怎么下台呢?”
  “还用找吗?”江薇说、“请苏经理客串一下就行了,又不让他真买。”
  过于热望要更加失望,夏英杰懂这个道理。然而,无论她怎么告诫自己,她的潜意识里还是期望发生奇迹,而且她隐隐感觉到,奇迹很可能真的会发生。
  高天海的确住在附近的一家饭店。回到客房,他把两个下属支开了。自己关在卧室里有选择地将书稿看了一遍,连午饭也没顾得上吃。凭心而论,这部书稿确实有它独到的艺术魅力,不失为上乘之作,与作品简介完全符合,并没有夸大之处。关于真实内容与艺术虚构方面,书中处理得合情合理,既找不出阴谋的痕迹,又随处可以引经据典。他完全相信了宋一坤的话:这本书三炒两炒,就是一团泥巴也会炒成黄金。而艺术与新闻的双重效应,决不会在八十万之下。
  高天海暗自佩服对手的头脑,才学和胆识,尤其佩服他的原则性。这样一部充满艺术魁力和血腥气味的作品,作者本人竟对其中潜伏的杀机全然不知,这足以说明策划者对作者的身心健康爱护到何程度。
  “真是一个幸运的女人。”他在心里这样感叹。
  下午四点,以夏英杰、苏卫国、高天海为代表的三方人员准时在文稿展厅里见面了。彼此做过介绍之后,他们在桌子旁边站着进行文稿交易,这对高天海或许是决无仅有的一次谈判形式。
  苏卫国虽是客串买家,却也假戏真做,他是显得很有自知之明,首先说道:“高先生,您是大企业的董事长,我只是一个普通书商,我们不是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手。八十万元是我能勉强接受的最高极限,这本身已经冒了很大风险了,和您相比,我充其量算个摆地摊的,如果您看中了这部作品,我是绝对没有能力竞争的。”
  高天海心想,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何不顺水推舟,向宋一坤卖个人情呢?宋一坤是明白人,自然会理解我的用心,大家都拿出点君子风度,即使不成朋友,也求个长久安宁。于是说:
  “我加五万,另外负责支付作者的个人所得税和主办单位的管理费。”
  如此一来,书稿的实际身价就立刻变成一百多万了,在场的人听得真真切切,谁都能算得出来。而对夏英杰来说,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在这一瞬间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以至于她来不及感觉这种巨大的喜悦,而只有紧张。
  事态发展到这种地步出乎苏卫国的意料,也使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但他是玩不起这种大游戏的,也不敢拖延时间,生怕节外生枝。他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道:
  “那么,我只能放弃了。”
  高天海对夏英杰说:“夏小姐,因为工作关系我不能在厦门久留,所以不能继续参与竞价。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希望今天就能签约。”
  此时,夏英杰的脑子几乎是一片空白,她机械地回答:“我同意。”
  他们按规定程序来到组委会交易办理处,与主办单位代表和公证机关代表一起履行法律手续。合同书和公证书都是事先印制好的,有统一的格式,只须在规定的空白处填写具体内容即可。
  根据合同规定,夏英杰所得八十五万稿酬将自签约后四天内汇至海口。铁鹰集团公司当即付清了个人所得税、中介管理费和公证费。
  公章和签字将一件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无可更改的法定事实,而完成这一切仅仅用了二十分钟,就是这样简单。
  当他们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几位记者和一些围观的人拥了上来。高天海从容地微笑着,在摄像机镜头前谈铁鹰集团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谈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夏英杰则想方设法从人群中摆脱出来,她不喜欢出风头,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执著的记者根本不打算放过她。无奈,她诚恳地对记者们说:“说心里话,谁不想出风头露脸呢?但是我希望能给自己多留一点余地,以我的年龄和资历还远远不够谈体会、谈看法的资格,应该夹着尾巴做人。当然,我希望将来能够具备这种资格,我会努力去做的。”
  夏英杰实实在在的一番话,赢得了众人的赞许,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唱一首歌成名,演一部戏成星的浮夸作风,夏英杰的态度对那些素质低下的明星们无形中也是一种讽刺。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种谦虚的品质就更加难能可贵。
  苏卫国上前与夏英杰握手表示祝贺,那双曾经是居高临下的眼睛里此时除了尴尬还是尴尬,没人需要他出来收拾“残局”了,他只能以老朋友的口吻说:“看来今晚你又得破费了,这么大的成功,不请客我们可不答应。”
  夏英杰客气地说:“多谢苏经理捧场,今天晚上我在宾馆餐厅恭候您。”
  江薇一直伴在夏英杰身边,她很少说话,沉默之中也自有一番心绪。她意识到:今天将是一个特别需要记住的日子,她身边的这位女人已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