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鸡炖蘑菇是一定要吃的,不然不白瞎了李大爷的一片心意了吗。”张士礼微笑着说。“不过,李大爷,这个时候吃晚饭是不是早了点,不如我们利用吃晚饭前这点时间到烈士墓前看看党代表和大队长他们,我一来到口子里就想起了他们,脑海里就浮现出当年我们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的场面,去看看他们,我在心灵上就能得到一些慰藉。”
李长荣心想,这么多年了,张县长的心里还有儿子和大个子他们这些当年牺牲的老战友,心里很高兴,于是说:“那好啊,我给你们带路,咱们这就去。”
第183章 鸡炖蘑菇待嘉宾()
一提起烈士墓,张迎春就想党代表大个子,脑海里就浮现出大个子人头挂在董家大院大门上的情景,心里就有些伤痛,因而就不想去了,于是说:“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我想趁着这个时间给李大爷家里拾掇拾掇,该收拾的收拾收拾,该洗的洗一洗,该涮的涮一涮。”
“大姐,那好吧。”张士礼看着张迎春笑着说:“还是大姐想的周到,女人的心就是比男人的心细。”
“那我就先走啦。”张迎春说完走了。
没等张迎春走出一百米,李长荣一摸兜觉得不对,家里铁将军把门,钥匙还在自己的兜里揣着呢,张迎春去了也进不去家门呢,于是跑出去喊道:“大姑娘,你等等,钥匙……钥匙,不拿钥匙进不去家门……”
张迎春拿走钥匙以后,李长荣、张士礼和葛文亮这三个人,向当年游击大队大本营方向的烈士陵园走去。烈士陵园前有个纪念碑,上面记载着烈士的姓名、年龄、职务,籍贯、牺牲地点和时间。每个烈士的坟前都立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出生时间和地点、牺牲时间和地点。这个纪念碑和这些墓碑都是解放以后,当年那些活着的游击队员自发捐助立起来的,当然丁小峰和张士礼捐助的钱要多一些了。
这个烈士陵园也是李长荣常来的地方,每年大年三十、正月十五和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的白天或者是晚上,他都要到这里送灯燎几张纸,跟儿子和党代表他们说上几句体己话,平时要是心情不好的话,有时也来到这里,目的是跟儿子倾诉自己不愉快的心声,来缓解自己郁闷压抑的心理。
他们三个人来到了墓前,张士礼和葛文亮行了三个礼,默哀了几分钟之后,张士礼用沉痛的心情简短地说道:“党代表、大队长,于存江、高发福、姜德强、李大力,刘凤林,游击队员们,我来看你好来啦!你们当年没有实现的理想和抱负,我们活着的队员给你们实现啦!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来看你们的,跟你们叙叙旧情。你们在这里安息吧!毋须挂念什么啦!”
当李长荣领着张士礼和葛文亮回到自家的大门前时,看到院子里晾衣绳上晾着全是张迎春刚洗过的东西,李长荣高兴地对那二们说:“你俩看看,大姑娘的手头就是麻利,我们到山上走了这么一趟,我的那点家底儿都让大姑娘拾掇出来晾到了那里。这些年来,每年她都跑过来几趟,不是给我洗洗涮涮,就是缝缝补补,这个家没有大姑娘的帮助,我这个糟老头子不知道要邋遢到什么奶奶样啦!”
“我们都是您的儿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老人家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吱声,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平时您想吃什么就打发人去集市上买,要是手头上没有钱的话,我们给你出。”张士礼说着从兜里掏出五十元钱,塞到李长荣手里,说:“这回我来的匆忙没带多少钱,您老别闲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李长荣撕扯着不想要这些钱,便笑着说:“张县长,我不缺钱,每年政府给我的那些钱,我都花不完,这些钱你回去给荣丽买点东西吧。”
李长荣说每年政府给他那些钱,其实不是政府给的,是丁小峰和张士礼从个人腰包里掏出来的,打着政府的旗号给李长荣的,不然以他们个人的名誉给李长荣,李长荣肯定不会收下这笔钱的。
——这事李长荣至今还蒙在鼓里呢!
张士礼的脸显然严肃起来,有些不高兴地说:“你老人家要是不收这点钱,就是见外了,就是瞧不起我这个当年春海的老战友啦。”
听到张士礼的话,李长荣不收下是不行了,于是说:“那好,我收下。以后不要给我钱了,我的身子骨还硬朗着,没到什么都不能干那种地步……我自个儿除了平时买点油盐酱醋什么的花点钱之外,再也没有花钱的地方啊。要是嘴馋了的话,我养活的那些小鸡宰一只,就够我吃几天了,也用不着花钱去买呀。”
张迎春收拾完屋子以后,将小鸡炖蘑菇回锅之后,放上炕桌,将菜放到桌上,摆上酒杯,斟满酒后,等着他们三个人回来吃饭。她听到院子里有他们的说话声便走了出来,就像是这个屋里的主人似地说:“饭菜都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吃呢。肚子饿了吧,快进屋洗吧洗吧,准备吃饭,不然小鸡炖蘑菇凉了可就不好吃喽。”
洗毕之后,大家来到炕上坐下,李长荣首先端起酒杯来了开场白。他笑着说:“今儿个晚上能请到几位到家里吃饭很高兴,说实在的,这些年来我一个人生活都习惯了,要说不寂寞那是假话,今儿个你们几个来了,给我这小屋里增添了欢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好,咱不说这些了,来,先把这杯酒下肚,然后尝尝我这小鸡炖蘑菇的手艺如何?”
第一杯酒下肚之后,张士礼吃了一口小鸡炖蘑菇,然后笑着夸奖道:“味道确实不错,比城里饭店做得好吃多了。”
“您老这手艺跟谁学的,能不能教教我呀?”葛文亮笑着半开玩笑地说。
李长荣风趣地回答道:“我这是祖传秘方,不外传。”
张迎春知道他这是在开玩笑,于是笑着插话道:“我是您老人家的闺女,看来这门手艺只能传给我喽!”
“这是一定的,不过……不过文亮要是取上了老婆,我也可以破例传给他老婆。”李长荣的意思是早日盼望葛文亮取上老婆,这样他那棵总是牵挂的心就有着落了。
这句话提醒了张迎春,不然她给葛文亮介绍对像的事忘到脑门后了,可能是这些天来抢险救灾累着的原因。张迎春说:“葛乡长,你想找什么的女人做老婆?”
“没什么具体条件,只要是女人,能跟我居家过日子就行。”葛文亮回答道。
“你的条件不高啊,怎么没有给你介绍的呢?”张迎春不解地问道。
“介绍的倒是有,都是些十**岁,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见了面后,不是嫌弃我岁数大就是嫌弃我长得老,再就是看我右手掉了这个手指头,就吓跑了……”葛文亮有些伤感地说。
张迎春明白,像葛文亮这样三十好几岁的人了,而且手上还有残缺,确实不好找对象。在老爷庙这一亩三分地里,跟他年龄相当的根本没有,就是二十出头的,也没有几个没嫁出去的。张迎春心里寻思着,葛文亮在个人的终身大事上错过了人生的最佳时机,这不是他个人的原因造成的。当年他参加了游击队进行抗日战争,接着就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十几年的大好时光就这么过去了,没有机会解决个人问题,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张迎春笑着说:“我手里倒是有几个好姑娘,跟你年纪相仿,人长得又漂亮,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见见面的意思?”
“见了面,看我又老又丑,况且手还有残疾,人家也不会相中我的,我看还是算了吧。”对于相对像,葛文亮确实失去了信心。
“要见面,一定要见面。”李长荣在旁边着急地插话道。“这事不能失去信心,男女婚姻的事就是一个缘分,是老天注定的,不见面怎么知道有没有缘分呢?”
张士礼说:“李大爷说得对,成不成那是缘分的事,见不见面那你的事,见了面成不成,那是你们双方的事,就是不成的话,你身上也不会掉一块肉啊。我们都是过来,男人在这方面要主动一些,不能像大姑娘似地扭扭捏捏,拿起你在战场上杀敌那么一股精气神来,为了爱情向前冲,胜利就在你心中。”
在大家的劝说下,葛文亮终于同意见面了。
吃过了晚饭,张迎春找了个时间给张士礼叫到院子中,将高荣华家发生的事告诉了张士礼。张士礼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急如焚,就想马上去老丈人家安慰安慰大姨姐高荣华,让她不要伤心难过。
回到屋里,张士礼对李长荣说:“李大爷,今天晚上我就不在你老这儿住了,还有点要紧事需要我去办一下,实在不好意思了。”
“有什么事火烧屁股似的,不会明儿个去办吗?”李长荣不高兴地说。“喝酒时不都说好了吗,你和大姑娘今晚不走了,文亮家在这儿,他回不回家我不管,那是他自个儿的事,愿意来这儿住我没意见,回家去我也不反对。”
张士礼犹豫一会儿,他不想让李长荣知道高荣华家出事的事情,免得跟着伤心,于是微笑着说:“没什么大事,既然李大爷这么说了,我就不走了,今儿个晚上就在你李大爷家住了。今儿个晚上在你家睡觉这可不是第一次啊,李大爷,你老人家还记得我第一次跟谁在你家睡一晚上吗?”
李长荣摇摇头说:“你多咱在我家睡过觉,没有的事啊……我怎么不记得啦!”
“你老人家忘了,那年三十晚上打劫小鼻子军火弹药车、拔掉小鼻子一面山和张家堡现个据点,队员没捞着回家过年,转过年来正月初五下午,游击大队放了六天假,当天下午我没回三家子,不是到你家住了一宿吗,这事你真不记得啦!”
“噢,想起来啦。人老了,记性不好。”李长荣笑着说:“当天下午党代表大个子和你跟着春海来我家的,怕我第二天不去三家子,来做我的思想工作……有这回事。”
“这都是党代表大个子想的办法。”张士礼陪着笑说。
“不用做工作,第二天我不跟着你们到你们三家子去了吗,当时你们热情款待,至今我还忘不了呢……可惜呦,我们老哥四个,已经走了两个喽,那是被小鼻子给害死的……咳,当年小鼻子害死我们多少人呢,这笔账永远也算不清啊!”
第184章 灾后姐俩娘家聚()
第二天早晨,在李长荣家吃过早饭后回到抢险救灾指挥部,张士礼跟葛文亮交待了有关事情,最后告诉他大姨姐家发生的事情之后,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必须去看看,不然就没有人情味了。”
“去了以后好生安慰安慰高荣华,她这个时候是最难过的一个人。”这个时候葛文亮只能用安慰的话劝慰几句,别的话也说不上什么了。“事情已经促成了,再难过也没用,活下来的人还要往前看,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对啦,葛乡长,高荣华一家四口,现在只剩下她自个了,她要把户口迁回来,你看怎么办好?”张迎春突然想起了这件事。
“这事好办,到派出所说明情况,开个准迁证,就可以办了。”葛文亮回答道。
“文亮,那我们走了,明儿个开学典礼上见。”说着张士礼向吉普车前走去。
“明儿个见。”葛文亮很有礼节地回应一句。
张士礼和张迎春坐上吉普车朝三家子方向驶去,到长岭子路口时让司机踩一下刹车,下了车准备步行回到三家子。刚开始,司机执意要送张县长到地方再返回城里,张士礼死不让送,没有办法,司机只好一个人开车回城里去了。
张士礼和张迎春走到三家子要分手的地方,张迎春对弟弟说:“士礼,我就不去你老丈人家了,我得赶紧回去看看你大姐夫,不知道这一阵子他的身子骨怎么样了,我就担心他平时不注意犯了肾病,那可是要命的事情啊。”
“大姐,你回去给我大姐夫带个好,我抽出时间会去看他的。”张士礼说。
“士礼,别抽出时间了,咱俩说定了就今儿个晚上,我给你做些好吃的,你也好长时间没到我家吃饭了,尝尝你大姐我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提到吃饭张迎春想起了高荣丽,于是说:“不知道荣丽知不知道她大姐家出了这样的事,要是知道的话,她肯定会急三火四地赶回来。士礼,荣丽要是回来了,晚上带着她一起到我们家吃饭,这些天没见面,我还真有点想她了。”
高荣丽是前天下午下班后走在大街上听说大姐家出事的,当时眼前发黑,两眼冒金星,差一点儿晕倒在地上。她定了定神,站稳了脚跟,力求别倒在大街上。她拖着沉重的双腿踉踉跄跄地回到家里,打算换一身衣服回三家子,可是刚走出大门一看,天已经放黑了,走还是不走,在那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返回了家里。这时,她恨丈夫张士礼,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在家,城里离三家子又那么远,白天大老爷们走这一段路程也得至少花上一个时辰,要是自己走的话,至少也得花上一个半时辰,何况自己又不敢走夜路,要是丈夫在家多好,现在就可以动身了,去了以后好生安慰安慰大姐,不让大姐的心情太悲痛啦!本来,这些年来自己怀不上孕,家里没有个孩子,下了班回到家里,心里就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在别人眼里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别人在她旁边说话,她要是没听清人家说什么,就觉得别人是在说自己生不出来孩子的事情……于是长期苦闷忧愁,精神压抑,到了晚上很难入眠,尤其是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再加上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和人流的嘈杂声,一宿到天亮很难合上眼睛,特别是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以后更是如此。她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大姐家的事情,特别是那一双活蹦乱跳的儿女,生前可爱的模样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她后悔,后悔那年春节回三家子过年,姐俩再一起说悄悄话时,姐姐提起两个孩子,说她现在没有孩子,这两个孩子她想要哪个大姐就舍得给她哪个,孩子到她家里一准能享福。当时大姐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荣丽家住在城里,不像住在农村活多,没有男孩子是顶不起门户的,最好让她要大姐的闺女小丽,闺女心细,长大了心痛父母。大姐还说,等孩子到了家里之后,说不定她在三五年之内还能怀上自己的孩子呢,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说句心里话,她很想让小丽过房给自己,还有点血缘关系,长大了也不会因为收养关系弄得不亦乐乎,可是一想起丈夫不收养孩子的话,心里就打起退堂鼓了,没开口让小丽过房给自己,就算姐俩开个小小的玩笑罢了,这事就这样不了了知了。现在想起此事后悔莫及,简直悔青了肠子,倘若当时她开了口,小丽就是自己的女儿了,也不会让大水无情地吞噬掉啊,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就这样没了,能不痛心疾首吗。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没用了,还是好好地安慰一下活下来的人吧!她躺在床上,两只眼睛瞪得雪亮,脑海里不断地翻腾着,让人不愉快的那些镜头总是在她眼前时不时地浮现出来,上床前吃了一片安眠药没起什么作用不说,还导致头痛难忍,不得不下地再吃一片止痛药和一片安眠药。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到第二天天亮的,起来后洗了一把脸,连早饭都没顾上吃,便急匆匆从城里向三家子赶去,主要目的是想安慰一下大姐,让大姐从那个不愉快的阴影里走出来。
张士礼来到了高家,高长福老两口见到老姑爷来了非常高兴。老两口明白,现在老姑爷是一县之长,要是按照解放前的说法,那就是县太爷,每天要忙碌的事肯定不少,要不是大姑娘家出了这种令人伤心的大事,老姑爷不可能抽出身子回来,说不定现在还在口子里抢险救灾指挥部里指挥抢险救灾呢。
高长福高兴地对老伴说:“我说老伙家,老姑爷回来一趟不容易,你赶快到院子里抓两只老母鸡宰了,中午咱们一家人好吃一顿鸡肉大餐。”
“好,我这就去。”高长福老伴很痛快地来到院子里去抓鸡。
“妈,我昨天晚上在李大爷家已经吃过小鸡炖蘑菇了,那些鸡留着你们老两口什么时候馋了再杀吧,中午随便吃点什么都行,我这次回来主要是看大姐的,大姐不在家啊?”张士礼说这话的意思是不让老两口杀鸡。
“士礼,看来你也知道你大姐家的事了。”高长福叹一口气接着说:“这都是命啊……这事都过去半个多月了,现在心情好多了,昨天荣丽从城里回来,晚上姐俩唠了半宿,今儿个早晨吃完饭姐俩就出去蹓跶了。”
“士礼,她姐俩回来,你也不要提起你大姐的事,你假装不知道这事,省得引起你大姐她再次伤心。”高长福老伴提醒道。
张士礼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微微一笑,表示按照丈母娘的要求去做。
这时,高长福还是执意让老伴去杀鸡,说:“大姑娘这一阵子上火懊糟的,人都瘦一圈了,荣丽这次回来脸上也黄皮蜡瘦的,杀两只鸡给这两个孩子补补身子骨吧。”
高荣华和高荣丽姐俩在山上蹓跶了一上午,边走边聊。高荣丽主要跟姐姐聊些小时候姐俩春天上山采野菜的情景,夏天上山采蘑菇的情景,秋天上山采野果的情景,冬天跟着大人上山逮兔子什么的情景,只要是小时候俩人在一起高兴的事情无所不谈,童年的快乐,在姐俩心中永远消失不掉。高荣华此时的心情也回到了童年时代,失去丈夫和孩子的悲伤心情也随之淡漠了。中午姐俩像儿时那样回到家里,坐在炕上等着吃父母做好的饭菜。
“火食不错呀,还有鸡肉呢!”高荣华说着就拿起筷子去挟。
高荣丽笑着调侃道:“这是咱爸咱妈专门给你做得好吃的,看你现在瘦成这样心痛你,给你补补身子骨。”
“咱爸咱妈心痛老闺女,看你瘦的比我还厉害,都进排骨堆了,想给你补补身子骨,不然,你回来第二天就吃上了鸡肉,可我回来都半个多月了,也没吃上一块鸡肉,当老人的还是偏爱老姑娘啊。”高荣华特意这样说,目的是活跃气氛。
“你们姐俩别急嘴,少等一会儿,等士礼回来一起吃。”高长福从厨房里走过来说。
“士礼回来啦?”高荣丽有点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