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巨擘-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狼兵不能用,杨宜这又想到了用各地那些威武彪悍能打仗的兵。

    寻思到这里,杨宜又上疏皇帝,求来了山东箭手、四川漕卒、河南毛兵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可是谁料,麻烦竟然更多!

    山东兵和四川兵私斗,两帮私底下势同水火,光是参将就杀了好几个,杨宜成天焦头烂额的到军营去督战,可恨的这帮外省兵根本就不把杨宜放在眼里!

    如今这个杨宜表面光鲜,身为平倭的直浙总督,可是私底下都不知道吐了多少口老血了,哪里一个操心费事了得?

    “你这娘希匹,废物,废物!”

    赵文华终于骂累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恨恨的骂道。

    此时赵文华所思与这杨宜不同,自己是领了圣命来浙江督查军务的,可如今一年过去了,竟然无功而返,当下连皇上这都降旨发怒了,自己到底应该如何?

    皇上的性子高深莫测,底下臣子没人猜得透,总得想个办法才行。

    眼前的杨宜看来是不能用了,直接罢了去,可即使这样,自己督查军务,也是摆脱不了一个督战不利的罪名啊!

    赵文华可怜的脑袋想了又想,不行,总得想个完全的法子来解决这事儿,不然不光自己难做,就是严阁老那边,也不好交代啊!

    杨宜此时不敢说话,大气都不敢出,眼前的赵文华脸色阴晴不变,不知在寻思什么,你说自己会不会因为抗倭不利这就掉了脑袋?

    自己私底下可是送了赵文华不少银子啊,这人不会这么狠厉吧?

    杨宜心里打鼓,更是坐立难安,胆战心惊的瞅着赵文华。

    “皇上这人精明,可谓是聪明不过天子,这等人啊,自然也有弱点”赵文华心里寻思着,轻轻敲打着眼前的椅背,心道。

    “控制欲强,就如先前严阁老所言,皇上最是欢喜臣子们私底下斗,斗的越欢啊,他的心里越是舒服,为啥啊,因为臣子们只顾私斗,哪里还会威胁到他的皇位?”

    寻思到这里,赵文华忽然心生一计。

    对了,何不借机参上那朝中吏部侍郎李默一本?

    一来这李默不识抬举,想来与阁老不合,二来这样不也对了皇上的心思?至于浙江兵事,我这就推到眼前这杨宜身上,另觅能臣良将来担任直浙总督不就好了?

    寻思到这里赵文华的脸色渐渐多云转晴“杨宜,你总督军务不利,按律当斩!”

    “赵大人,下官自知罪孽深重,可下官不想死啊,求您在圣上和严阁老面前多帮自己美言几句,下官上有”

    “好了,别说了。”赵文华厌恶的摆摆手“本官听着这些烦气。

    我怎么说你怎么做,还可保住你这颗脑袋,如何?”

    “大人尽管吩咐,下官一定照做,一定照做。”

    杨宜赶忙表忠心道。

    “嗯。”赵文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会儿本官要写一篇折子,参这吏部尚书李默一本,我要你联名,你可否愿意啊?只要你愿意,哼,以严阁老在朝中的话语权,只办你个失职之罪,保住性命倒还容易!”

    “下官愿意,愿意。”杨宜顿时点头有如小鸡啄米。

    “嗯。”赵文华这就开始写折子。

    哼,你个李默,可算让老子抓到把柄了,如今看你如何还能翻身!。

第一百九十六章 直浙总督,花落谁家?() 
要说这李默也是霉运当头,这是个好官儿。

    李默自入官场以来,素以刚正不阿著称,曾在吏部担任侍郎,又升为吏部尚书,成为六部之首,风头一时无两。

    要知道,明代的尚书很少有直接从本部侍郎提起来的,可见这李默自然是有些能力、颇得圣眷的。

    不过正是因为此人刚正不阿,坚决不依附严嵩,由此这也遭了严嵩的记恨,很多次严嵩都想方设法的想要加害这个李默,可嘉靖又重新启用了他,也让严嵩有些无奈。

    当下嘉靖责备赵文华督战不利,赵文华呢,知道皇帝喜好底下臣子们互相监视,这就来了这么一出。

    事出如何呢?

    李默在策试取材的时候曾经出过一题说“汉武征四夷,而海内虚耗唐宗攻淮蔡,而晚业不终。”

    李默的原意是告诫为官者要懂得让百姓休养生息,可当下大明风雨飘摇,南边北边都不顺,正起兵祸,这话引申出来不就是说皇上是在穷兵黩武?

    写完折子的赵文华很得意,怕是这篇折子递上去,那李默就在劫难逃了!

    皇上精明,心思最是缜密,这种人自然也有弱点,哪里容得底下臣子们如此妄议自己?

    拍了拍手,赵文华将折子递给杨宜“写吧,把你那大名也写上。”

    “是,是,下官这就写,这就写。”杨宜像是捉住了最后一根稻草,赶忙就范道。

    自己总督军务不利,万一严嵩这厮给自己再白话几句,那自己还哪里有命活?想着自己的小命如今这就掐在这严党手里,杨宜也是顾不上许多了,这就赶忙联名上书道。

    忙活完这篇折子,赵文华又敲了敲脑袋,看来还得写一篇折子。

    皇上如今责备自己督战不利,抗倭无功而返,自己总要推脱一下责任吧?杨宜这人不懂兵事,导致江南倭寇纵横,自然是用不得了,看来自己还得重新举荐一个人才行。

    赵文华寻思着这又开始思量这直浙总督的人选,自己虽说督战不利,难逃其咎,可毕竟自己只是督战,打的不好了,责任主要还是在总督,打得好了,少不了自己的举荐功劳,看来这次,选人是要慎重些了。

    赵文华一个挥手,催促杨宜出去,杨宜不敢怠慢,这就低着头退出屋子关上房门,此时屋子里只剩赵文华一人,他敲着脑袋不断的寻思,到底谁人适合做这差事?

    人要懂兵事,能镇压住倭寇还要听话,能为严阁老所用,到底谁人适合呢?

    等等,上次鄢懋卿不也说过这个胡宗宪?

    此时的严嵩入主内阁十几年,朝中可谓是遍引私人居要地,无论是六部还是言官,都有不少严嵩的人,这左副都御使鄢懋卿就同是严党。

    此时的胡宗宪已经身为浙江巡抚,颇得圣眷,对自己也是甚为恭敬,逢年过节的都知道走动走动,况且一向看人眼光挑剔的鄢懋卿这都直说这胡宗宪好话,这人还能差了?

    寻思着胡宗宪仅一年的功夫这就从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扶摇直上升为浙江巡抚,自然有些能力,出事这又如此圆滑,相信是个人才加奴才的好角色,赵文华一拍桌子“好了,就是他了,老夫这就举荐胡宗宪入主浙江!”

    一阵奋笔疾书,又一篇折子,这就书写完毕,大意就是赵文华首先愧疚一番,这再指出杨宜不懂兵事,误了朝廷大事,自己举荐胡宗宪接任直浙总督职务。

    况且这胡宗宪也是一向颇得圣眷,如此一来,事情不就解决了?

    朝中有严嵩替自己撑腰,下边兵败的责任这再推给杨宜他们,自己这不就择的差不多了?

    赵文华一拍巴掌“来人啊,快将这两封书信送往京师!”

    再说此时赵文华没闲着,胡宗宪同样没闲着。

    圣上大怒,责备江南抗倭不利,看来朝廷接下来定会有别的动作。

    胡宗宪关心的倒不是其他,而是倭寇,还有自己。

    话说自己自上任浙江以来,虽说干了不少事,可毕竟没能独掌大权,做的也是些修修补补的工作,查个废柴将领,弹劾个无用官吏,好容易这才得了圣上降旨得了浙江巡抚,可无奈还是屈居人后,哪里有自己施展拳脚的地方?

    直浙总督!唉,官高一级压死人啊,当初瞅着杨宜的种种做法自己就觉得不得劲,八成要捅娄子,如今可不?倭寇倭寇,越剿越猖獗!莫说圣上了,自己这里都是急的火急火燎的!再这么下去,莫说浙江了,怕是湖广都要进去倭寇了!

    无奈啊

    胡宗宪没事这又抓起了当初那个小学子写的抗倭一疏来把玩,如今这学子所作的文章简直成了胡宗宪的日常读物,写的可谓丝丝入扣入木三分,就是不知道要是真实施起来可会有戏?

    寻思着接下来朝廷必定会大的人事变动,相信自己这个浙江巡抚总督浙江军务的希望还是很大的,胡宗宪决定拿出这抗倭疏来试试水,看能否真如这学子所说所向披靡?

    自己自入浙江以来,一直与严党交好,不论是鄢懋卿还是赵文华,自己都是多番曲意奉承,如今杨宜这又名声扫地,相信把自己提上来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既然如此,自己也该早作准备才好。

    想到这里,胡宗宪立马撂了一嗓子“来人。”

    “老爷,何事?”下人推开房门,恭恭敬敬道。

    狗剩的抗倭之法,需要一骁勇善战的将领,胡宗宪常年督军,自然是知晓这将领对一支军队的莫大作用,遍观当下浙军中的一众将领,能入自己法眼的不多,既然如此,那就唤他们前来,也瞅瞅这山东学子的抗倭疏。

    “唤参将戚继光,还有皂林游击将军宗礼,还有那镇抚侯魁等人,来我这巡抚衙门,就说我有抗倭秘法相赠。”

    胡宗宪神秘道。

    “是,小的这就去。”

    “等等。”

    “老爷还有何吩咐?”下人问道。

    “将这包裹送去给赵文华赵大人,记住,不要让任何人看到。”胡宗宪正色道。

    如今圣上降罪,八成杨宜这直浙总督是做不长了,自己自然要早些打算,礼物嘛,自然必不可少。

    “是。”下人会意道,恭敬离开。。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个名将的对话(一)() 
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情形如何,李卫国通过后世的历史书自然知晓个大概,不过也是无能无力,这些事儿目前还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当下他关心的,主要还是会试的成绩问题。

    “卫国兄,此次会试如何,可有希望能再次高中榜首?”

    说话的是山东莱阳人张梦鲤,这人是同乡,路上客店歇脚的时候在公车上相遇,自李卫国吟出那首后世梁启超的读陆放翁之后这也不由对李卫国竖起大拇指,自此见了面也是颇为恭敬的。

    “不敢奢求榜首,只求孙山之前。”李狗剩淡淡道。

    会试的考题明显比先前的考试都要难得多,批卷的先生们也要求起码是贡士以上的水平,如今考试结果还未出来,李卫国自然是不敢大包大揽,只能如此谦虚道,也是老套路了。

    “卫国兄当真谦虚了。”

    张梦鲤还未说话,谢明瑞这就说道“卫国兄是去年山东的解元,相信来这京师也是有意跟天下学子比上一比,哪里会只求孙山之前?”

    “是啊,难不成又是老套路?贴出试卷这再得个榜首?”

    当初一向敌视李卫国的那孙姓学子说道。

    “卫国兄此次在策论一道中可是又有惊人的见解?何不说来听听?”谢明瑞有些尴尬,生怕这个孙姓学子这又发飙,赶忙岔开道。

    “无甚,中规中矩而已。”

    “既然卫国兄不愿说,那就罢了,届时放榜见真招吧!”

    李卫国似乎有意留上一手,谢明瑞也不强求,这就拱拱手告辞。

    要说这科举考试,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眼下这会试。

    全中国的举人们这都同聚一堂,云集到京师,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颇为残酷,输了,只能再等三年,重来京师。

    会试不同于殿试,殿试是皇帝亲考,只是重新排名,而不往下刷人,换句话说只要你能见了当朝天子,起码也有个同进士出身的身份到手,不过会试则不同,若是输了,那便是名落孙山!

    学子们十年寒窗,无数个夜夜忍受着天寒地冻、蚊虫叮咬的痛苦翻拉书本,为的就是能有朝一日榜上有名,再说了,人生又有几个三年可以拿来让你虚度?

    由此巨大的压力之后便是恣意的放纵,许多学子这也出来青楼找乐子、会朋友,玩的一塌糊涂,大家都是举人,家道都算小康,谁也不缺这么点银子,还怕玩不起?

    不过此时的李卫国没有心思去风花雪月,他正通过邸报和民间的口口相传来密切关注着大明的动静。

    历史老人还在按照原先的轨迹慢慢行驶着,并未因为李卫国这个异类的到来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的倭寇依然搅得大明人心惶惶,不得安生。

    四桥战役仍然以明军的失败告终,倭寇在南方日益猖獗。

    而此时的北边,同样也不安生。

    俺答汗会在今年六月进犯宣府,明军不得挡,十月又进犯大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朝中更是乌烟瘴气,此时的严嵩得势,到处安插党羽,搞得整个朝堂人心惶惶,乌烟瘴气,总之此时的大明,颇有那么点风雨飘摇的意思。

    唉

    来大明这么久,李卫国也不再似当初那般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时代里有了许多李卫国在乎的人,爹娘、先生、朋友总之此时的李卫国慢慢也有些爱上了大明,他希望大明能像奏折里说的那样风调雨顺,歌舞升平才好。

    身为一个重生者,李卫国也有自己的悲哀,有些事你明知道不可为,但你又那么渺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

    明代会试放榜一般在三月,三月正是杏花开放的时节,由此这会试放榜,也称作杏榜。

    不同于乡试,一般学子们进京赶考之后都会等待杏榜放榜之后这才决定是否离去,虽说一样会有报子进家门报喜,不过万一要是考过了,你还能再来一次京师?舟车劳顿的就不嫌麻烦?

    反正还要在京师待一个月,李卫国此时也是放开了,时不时的也随着罗圭和其他学子们四处走走看看,一来散心,二来也为长长见识。

    京师的繁华不是别的地方能比的,自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北京城有了支撑百万人口活下去的硬件条件,由此此时的北京城里,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戚将军,你自调来这浙江抗倭,也有一年多了吧?”

    胡宗宪问道戚继光。

    那日胡宗宪喊下人唤几个抗倭能将来见,说有秘法相赠,不过一众将领们都驻扎在各地,自然不可能同时到达,由此这胡宗宪也是不厌其烦,一个一个接见,今天接见的,正是担任浙江都司佥事加参将的戚继光。

    戚继光此人少有大志,打仗也是行家里手,胡宗宪自然是看在眼里,当初喊人的时候第一个喊得就是戚继光的名字。

    “是,回胡大人,末将是嘉靖三十四年来的浙江,此时已是一年有余。”戚继光恭敬回道。

    “嗯。”胡宗宪问道“那抗倭一事,你可有何心得,或是教训?”

    “有。”

    武将不喜欢扭扭捏捏,戚继光也不是粉饰太平的主儿,上官发问,这就直来直去的说道,做人嘛,就图个痛快。

    “奥?”胡宗宪对这戚继光的直爽有些好奇,问道“说来听听。”

    “那倭寇彪悍,好好勇斗狠,大刀挥舞起来,战斗力颇为强悍。”戚继光一板一眼的分析道“不过在末将看来,这倭寇打仗其实无甚章法,大多都是一条线的冲锋,而且他们过于依赖主将,若是主将战死,便也成了无头苍蝇,想破之其实不难,只是”

    戚继光头一次如浙江战场的时候就有倭寇来袭,当时倭寇有一百多人,可官军上千人竟不敢挡!无奈之下戚继光夺过弓手弓箭,咻咻作响的射出三只羽箭,消灭倭寇匪首,那倭寇这便人心惶惶,官军由此得胜,所以倭寇其实也不似传说中的那般可怕,只是

    “只是什么?”胡宗宪有种预感,似乎接下来自己会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东西。。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两个名将的对话(二)() 
“只是当下官军羸弱!那些个兵丁,只会种地,哪里会什么打仗?”

    戚继光无奈道。

    “奥?说的再明白点。”胡宗宪似笑非笑。

    “就说我这军营吧,军士多是金华人或绍兴人,金华兵擅长守营寨,绍兴兵冲锋倒还利索,可若是让金华兵上前冲锋,他们就畏首畏尾,同理,让绍兴兵前去搭建营寨,他们就紧着磨蹭”

    戚继光一个脑袋两个大“所以每次打仗的时候,末将要事先安排好,让金华兵搭建营寨防守,让绍兴兵前去冲锋!乱了就会搅黄汤,可是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让我去安排这些?”

    戚继光很无奈“胡大人,对于这金华兵和绍兴兵的使用问题,您可有什么好办法?”

    “没有。”胡宗宪回答的干脆利落,这事儿当真没有。

    “唉”戚继光无奈的叹息一口。

    其实杨宜前些日子引狼兵、山东兵、四川兵如浙江作战也正是因为此等原因,本地兵要么不能用,要么就是这种,你让将领如何指挥打仗?

    可是外地兵入了浙江,人家又不愿老老实实的听你指挥?怎么办?

    “你可曾听说过义乌?”

    “末将自然听说过。”戚继光有些丈二和尚。

    “自古选兵者,多选那民风彪悍之地的黑脚杆,这样的兵性子直,打仗凶狠,也知道听指挥。”胡宗宪笑道,这才引入正题。

    “奥,义乌?”戚继光若有所思。

    “前年吧,本官入京,路上途径山东,山东有一学子曾在自己的科试试卷中写道,这义乌民风彪悍,抢矿田的时候全村上阵,爹爹死了孩子上,一个个全都睚眦目裂,好生残忍,最为适合用过兵丁!”

    胡宗宪笑道。

    此时的义乌还不是后世的小商品都市,这会儿的义乌尚属于穷山恶水,民风彪悍的地方,老百姓也有些好勇斗狠,后世戚继光也是受此启发,这才自组戚家军,成就一时威名。

    戚继光顿时有如醍醐灌顶“大人是说要卑将自组兵马?”

    对啊,戚继光不拍手,既然官家的兵不能用,为何不能组建私军?

    其实戚继光早就有此想法,只是一直没能实施,上官此言不正是要自己放手去做?

    胡宗宪笑而不语。

    “嗯,末将知道该怎么做了!末将这就往那义乌去!”

    义乌彪悍,其实戚继光也是早有耳闻,今日不如前去一看。

    “等等。”胡宗宪笑道“真是个急性子。”

    “上官还有何吩咐?”

    “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