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远笑道:“将军阁下,您这个样子是不是太失礼了?”

    林远身边的李经方见到格罗杰科像一头发疯的野猪,不知道是为什么,也没有办法问,林远优雅地站起身,对格罗杰科笑道:“将军阁下今天情绪不太好,我们改天再谈吧。”说完,林远对着李经方等人一招手,笑道:“我们走吧。”

    说完,林远就带着李经方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屋里的俄国人,只有报信军官和格罗杰科知道发生了什么,其他人也都是一头雾水。

    路上,李经方悄悄地问林远:“林贤弟,这个**子是怎么了?”

    林远笑道:“我的部队已经攻下了拉哈苏苏。”

    原来,就在昨天晚上,林远命令驻守三姓城的部队组织精锐力量,偷袭拉哈苏苏,城中守军猝不及防,全线溃败,一部撤退回哈巴罗夫斯克,其余投降。李经方惊讶地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这几天一直和你在一处,你是怎么指挥部队的呢?”

    林远可不想把通讯器的事情说出去,于是笑道:“你知道三国演义吧,里面经常有锦囊妙计,你不记得了吗?”

    李经方也没有再问,而是担心地问道:“两国正在谈判,我们却派兵偷袭,这样合适吗?”

    林远笑道:“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们和他们既然没有签署停战协议,那就处在战争状态,打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回到了驻地,林远的通讯器里就响起了陈飞的声音:“俄军开始组织反攻了。”

    林远忙问:“他们投入了多少兵力?”

    陈飞说道:“据我们初步估计,在五千左右。”

    林远问道:“现在战况怎么样了?”

    陈飞笑道:“俄军的反攻很快就被打垮了,我主要是想问一问,我们要不要直接打到哈巴罗夫斯克去?”

    林远说道:“暂时不要动哈巴罗夫斯克,现在还不是时候。”

    陈飞说道:“那好,我们就在拉哈苏苏驻守了。”

    谈判在两天之后进行,会上,得知反攻受挫的格罗杰科像一只斗败的公鸡,锐气大减,合约缔结的过程也顺利多了,俄军取消了要求赔偿军费的无理要求,同意为赎回战俘支付白银,林远要求的数字是两千万两,俄方认为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俄方的战俘只有二千余人,每个人居然需要花费白银一万两!

    林远把为战俘花费的费用一笔一笔地清算出来,不过都加大了价码,就像他对庞修德说的那样,这些钱,都得叫沙皇给咱们还回来,说得俄国人哑口无言。

    经过双方的讨价还价,最终俄方同意了二千万两白银的条件,不过在领土问题上,双方又起了极大的争执!

279 没有硝烟的侵略

    按照双方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瑷珲条约》,俄军必须撤出现在占领的地方,可是俄国人也不傻,他们也知道那几处地方易守难攻,所以不会轻易撤出,谈判一度僵持不下,最后双方只能采取折中的法子。

    那就是双方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合约,而是用两份单独的合约代替,第一份是《停战协定》,规定双方的停战界线,不过双方在协定里都留着后招,协定只是说明暂时停战,意味着双方可以随时打破僵局,发动进攻;第二份就是战俘协定,中方归还全部俄国战俘,俄方支付战俘在中方羁押期间的一切费用,共计白银两千万两,分五年还清,年利率百分之三。

    两份合约签订,李经方十分高兴,毕竟这是清廷自《南京条约》以来,签订的第一份占了便宜的条约。

    就在林远和李经方一行返回吉林的那天,他突然接到了沈晚晴传来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大吃一惊,就在他在海参崴与格罗杰科谈判的时候,清廷已经与英国,德国和法国签订了实业互助协议,里面说明英、德、法三国将在中国与华商合作开办各种厂矿,以造福中国,后面的附录中还列出了第一批兴建的厂矿名单。

    林远一个个地看着那些名字,不由得越看越慌,额头上竟然冒出了冷汗,正在这时,只见李经方拿着一张报纸进来,兴高采烈地说道:“好消息,好消息啊!”

    林远勉强一笑,擦了擦额上的冷汗,问道:“是什么事情让李大哥如此高兴?”

    李经方拿着报纸说道:“快看,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都来和我大清合作办厂了,我大清兴盛指日可待,不日康乾盛世即当重现!”

    林远把报纸一拍,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李大哥,这协议是谁做主签订的,好糊涂啊!”李经方不解地问:“这不是好事吗?”

    林远说道:“怎么能是好事呢?我问你,洋人是不是还有领事裁判权?我们是不是还要和洋人协定关税?我们的工厂,技术是不是赶不上洋人?”

    李经方想明白,便没有说话,林远接着说:“洋人说是要合作办厂,可是操作起来花样就多了,协议中虽然规定了华商股份应占百分之五十,可是没有规定时间限制,要是洋人耍手腕把华商的股份弄过去呢?洋人有领事裁判权,你连调查洋人的权力都没有!”

    “还有协定关税,这些外商应该怎样交税协定里也没有明说,现在清廷对商人收取百分之一的商业税和各种捐税,可是外商不受这个限制,他们会套用协定关税这一条来尽可能地少缴税!”

    “更重要的是:洋人的技术比我们的强,这不用说也知道,所以生产成本比我们低,再加上纳的税还比我们少,这让我们的工厂怎么活?到时候我们的工业命脉可就紧紧攥在洋人手中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侵略啊!”

    李经方似乎听得明白了,他说道:“可这协定已经签了,该怎么办啊?”

    林远此时平静了下来,说道:“也没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会把它们的工厂都打垮的。”

    李经方犹犹豫豫地问:“你说什么?‘生产力’是什么东西?”

    林远没有回答,而是说道:“当务之急,是把我们自己发展好,盛京,吉林,黑龙江就是发展工业的好地方。”

    李经方说道:“你是想在这三省发展工业吗?恐怕不行啊!”

    林远问道:“为什么不行?”

    李经方说道:“朝廷已经决定,设立东北三省总督一职,统领三省军政大权,战争期间,贤弟你作为统兵大将,做什么都无人干预,可如今战事已定……”

    林远急忙说道:“怎么能说战事已定呢?我们还有领土在俄国人手里。”

    李经方笑道:“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在上面看来,俄国人占的不过是蛮荒之地的几个小城,能有什么啊!前些年大片大片的地都割出去了,这几个小城算得了什么啊!如今战事已定,你说话可就不算了!”

    林远心想:“东北厂矿丰富,很适宜发展工业,要是能把这里作为基地,日后再打到外东北去,可就什么都不用愁了。”于是林远问道:“那这个东三省总督的位子是谁的?”

    李经方说道:“朝廷也正在商议这件事情呢,现在还不是很清楚。”

    林远问道:“李大哥觉得我来做这个总督如何?”

    李经方笑道:“林贤弟见识广远,对西洋技艺更是精通,说句忤逆不孝的话,论及此道,家父也赶不上贤弟之万一,这个总督你做最合适,只是……”说到此处竟然吞吞吐吐的,不说话了。

    林远问道:“只是什么?是不是朝廷如今的官员都是参加了科举考试,而我没有?”说完林远便想:“他要真的让我去考科举写八股文可就麻烦了,北京舰上的确有几个文艺青年,可是谁会写八股文啊!”

    李经方笑道:“你可知家父办洋务最缺的是什么?”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是人才,家父曾经说‘用人最为急务,储才当是速图’,可是我大清如今的官员,文官莫不是以章句见选,武官莫不是以弓马为择,这样的人,哪里能办的了洋务!所以家父见了你,就跟见了宝贝一样!”

    “说句该天打雷劈的话,要是家父是皇上,这东三省总督早就是你的了。”说完,李经方用手往心口指了指,说道:“林贤弟,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也算家父的救命恩人,在日本的时候,要是没有你,谈判也不可能顺利完成,和泰西诸国谈判不成也就罢了,可这日本蕞尔小国,从古至今,无事不效仿我天朝上国,要是和他们也谈不成,可就要背千古骂名了!”

    “所以呀,林贤弟,我很感激你,和你说话,也就不用藏着掖着了,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要是当不成这东三省总督,只能怪一件事:你的本事实在是太大了!”说完这句话,李经方伸出手指向天空指了指,笑道:“你还不是满人,老佛爷不放心!”

    李经方看着林远,接着说道:“我且问你一个问题,我大清的发式是扫平四夷,定鼎中原,你说你从小在西洋长大,没有辫子也就罢了,可你手下的精锐之师,就是三昼夜奔袭六百里的那个,为何人人脑袋上都是短头发?”

    林远早就把这个问题给想好了,他说道:“这个纯粹是为了军事上的考虑,我自会和圣上老佛爷说明的。”

    李经方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指点你如何取这东三省总督之位。”

280 林远返京

    林远忙问:“怎么办?”

    李经方笑道:“老佛爷和圣上,在那紫禁皇城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和那小媳妇似的,他们听谁的啊?听身边几个重臣的啊,你要是把他们都打点好了,他们在老佛爷和圣上面前都说你的好话,这个总督之位还不就是你的,如今的重臣都有谁啊?”

    林远知道他要说重点了,聚精会神地听着,李经方接着说道:“家父自然是其中之一,还有户部尚书,先帝和当今光绪皇帝的老师,体仁阁大学士翁同龢;还有恭亲王和庆亲王,这两人是满人,深受圣上老佛爷倚重,这重臣里面,新近又添了两个人?”

    林远忙问:“是哪两个?”

    李经方说道:“一个是刚刚授了文渊阁大学士的荣禄,另一个是太子少保孙毓汶,这个孙毓汶可不一般,他有一个身份,对你的用处极大。”

    林远问道:“什么身份?”李经方笑道:“他和如今大内总管太监,李莲英结了兰谱,是李总管的盟兄弟,别看咱们大清国的老佛爷是一言九鼎,大清的事情她得管一多半,可也是个老女人,这李总管就是她身边的伴儿,有李总管给说好话,那就有用多了。”

    林远问道:“不是说太监不能干政吗?李莲英怎么还能为我说好话呢?”

    李经方说道:“贤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李总管虽然不能直说,可是这言谈举止间总能带出好恶的意思来,听见你名字时候的眼神,提你名字时候的语气,这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如同那小流积成江海,就足以让人改变主意了。”

    看着林远恍然大悟的样子,李经方接着说:“这些人里,家父自然是全力举荐你,其他人能不能说你的好话,可就要你自己掌控了,愚兄为官多年,是有了些经营打点的拙见,不过却都不能用了,因为你要经营打点的人,都是这个国家里最有权势的人,他们什么都不缺,怎么去打点,愚兄可就不知道了。”

    李经方大笑了几声,然后说道:“不过我听说这个翁同龢最近对你可是很不满啊。”

    林远不解地问:“为什么?”

    李经方说道:“因为家父对你大加赞赏,翁同龢和家父可是对头,还有,你的部队没有辫子这回事,他可是揪住不放许久了,要不是战事紧迫,上面可就要追究了。”

    林远说道:“在下知道了,我一回京城就想办法把他打点好。”

    李经方先行回京了,林远要留下来把地方的事物安排一下,在东北战场上,和日本没有缔结合约,和俄国虽然签订了停战协定,可是不排除俄国单方面撕毁协定的可能,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俄国还是这种事情的受害者,希特勒当年侵略苏联,就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所以林远没有敢让部队撤退回去,所有部队都驻守在边境和重要的城市附近,他的部队战斗力极强,地方上又有高金这样的人帮忙维持,最重要的是,铁路线已经修建完备,公路线的建设也在飞速地进行,一但日俄两国要搞突然袭击,后方的部队也可以快速机动到前线,形成兵力优势。

    林远让琉球舰队返回那霸军港,北京舰暂时进驻了旅顺港,这里只是军港,不准民船进出,而且实施了严格保密措施,防止北京舰的情况外泄,林远之所以没有让它返回琉球,是因为日后需要用到它的地方很多。

    让林远遗憾的是,这次在东北作战,没有找到失踪的飞行员徐峰,也许他落在长白山一带了,只能等打山地的**子的时候,再去那里寻找了。

    还有就是陈飞的装备,落在日本人手里没有拿回来,林远丝毫不担心日本人会从里面研究出什么先进的武器,以那个微光夜视镜为例,夜视器材的物理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才解释出来的,日本人想要制造出夜视器材,先制造爱因斯坦吧。

    还有那个通讯器,光是里面的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屏就够日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想破脑袋了,日本拿到那批装备,就好像是一个小学生突然拿到了博士生的课程,除了让他感到茫然无所适从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把一切安排妥当,林远就秘密地返回京城,本来他想让陈飞也留在东北,可是陈飞无论如何都要跟着回来。

    火车驶入茫茫夜色,车厢里面没有电灯,林远把油灯也熄灭,让窗外皎洁的月光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车厢里,林远笑着问坐在面前的陈飞:“你为什么要跟着我回京城?是不想见高玉吗?”陈飞摇摇头,说道:“不是,和她在一起感觉挺好的。”

    此时列车驶进一处山洞,一片漆黑之中林远也看不见陈飞的表情,等驶出山洞,没等陈飞说话,只听得过道里“腾腾腾”地响起了脚步声,两个人把头探出座位一看,只见一个少女向着他们快步走来,银纱似的月色映在身上,恍若仙子一般。

    林远看着少女一乐,原来她正是高玉,回过头却发现陈飞一个劲儿冲他使眼色,没等林远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高玉已经来到面前,俏脸上还挂着泪痕,带着哭音问陈飞:“你为什么走了也不和我说?你要是讨厌我就直说,我再也不去找你了!”

    林远看着陈飞一脸的窘迫,实在是想笑,正在这时,陈飞站起来笑道:“你来了真是太好了,都怪他。”说着一指林远,接着说:“我让他帮忙通知你上火车,可是他太忙,给忘了。”陈飞的话说完,林远才明白陈飞给他使的眼色是什么意思,林远忙说:“对对对,都怪我,是我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说完,林远知道这里不是久留之所,找个借口就溜开了。

    到达京城之时已经是深夜了,林远先是回到慈禧赐给他的宅子,一敲大门,没想到管家刘三从门房里面出来,按理说守夜的活不该管家来干,林远一见,惊讶地问:“老刘,你怎么亲自守夜啊?”

    刘三面色一变,刚要说话,就看见后面的陈飞和高玉,欲言又止,林远忙说:“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刘三说道:“前几天有伙送冰敬的,一出手就是这个数。”说完伸出五根手指,接着说:“五十万两!我刘三给人家当下人,从小厮到管家,有四十多年了,这么大的数,从来没见过,这两天我眼皮一直跳,我怕出事,可是也没办法,就想着自己守夜,心里能舒坦点。”

    林远哈哈大笑,说道:“没事,你别怕。”

    没等刘三说话,高玉“哼”了一声,把陈飞一推,飞奔出去。

281 联名上书

    陈飞知道高玉的本领不错,寻常男人三五个都近不了身,可是这深更半夜,她要是乱跑,也很容易出危险,于是他一把拉住了她,问道:“你要去哪里?”

    高玉撅着嘴,嘟囔道:“我不要和你们在一起,你们收别人的冰敬,你们和那些贪官污吏是一样的!”

    陈飞满脸无辜地看着林远,问道:“冰敬是什么?”

    林远解释道:“这不夏天了吗,别人给我些银子,让我买冰消暑,实际就是变相的贿赂。”林远转向高玉,看着她气鼓鼓地看着自己,小声地说道:“我收的是洋人的钱,他们的钱,不要白不要。”

    高玉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林远对刘三说道:“快去给他们安排房间。”

    刘三小心地问道:“安排一间?还是两间?”

    高玉一听这话,脸色绯红,扭过头去不说话,陈飞笑道:“那就两间吧。”

    刘三从门房叫过一个小厮来,小厮领着陈飞和高玉走了,林远对刘三说道:“老刘,你要是睡不着,就和我聊聊。”

    刘三受宠若惊,连忙推辞,林远连拉带拽把他弄进门房,只见桌上还亮着油灯,桌子上摆着一碟子油炸花生米,一坛子酒。

    刘三说什么都不敢坐下,林远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他按在椅子上,问道:“最近市井上有什么关于我的传闻吗?”

    刘三眉飞色舞地说道:“关于大人您的可真有不少,都有说书的把您的事情编成书了,在茶馆酒楼里面说……”

    林远打断了他,问道:“我不想听那些拜年的话,有没有什么骂我的话?”

    刘三面色一变,拱拱手说道:“那小的就得罪了,零星的话小的就不说了,只是这最近有一件事,大家伙说得可挺热闹。”

    林远忙问:“是什么事?”

    刘三说道:“本来这四月下旬要考会试,可是朝廷因为战事,便向后推迟了一阵,如今还没有考呢,这应试的举人们便都留在京城,朝廷给这群人拨了银子,他们吃喝不愁好好待着也就罢了,您说他们哪里来的闲心,居然联名向吏部上书,说您未经科考,只能领兵打仗,不可在朝为官,担当要职,您说可笑不可笑?”

    林远问道:“那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何人?”

    刘三答道:“是翁同龢翁大人。”

    古代社会尊卑有别,哪有主人和仆人坐在一张桌上聊天的,这刘三被林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