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远随手把游戏点开,说道:“这是一个游戏。”

    莞儿突然尖叫一声,躲在林远身后,说:“它怎么还会叫,它是活的吗?”

    林远这才发现,原来点开之后游戏的音乐响了,这才把莞儿吓了一跳,林远一看,这个张华还是个高手,所有的关都得了最高分——三颗星,他随手选了一关,说:“就是这样玩,你拉动这只鸟,把那些绿色的猪都撞死就行了。”

    莞儿娇滴滴地说:“能让莞儿玩一会儿吗?”

    林远看着她娇俏可爱的样子,很想答应她,可是转念一想,现在哪有这个闲工夫,于是笑道:“现在不能玩,等到以后的吧。”

    莞儿神色一黯,“哦”了一声。

    林远说了两句好话哄了哄她,于是便出来,心想:“应该找几个经常在外面走南闯北的人来做这件事,那个五爷手下一定有不少伙计,不如让他帮帮忙。”

    正想着,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整个东北的村镇不在少数,这样一个地名一个地名地拼,得弄到什么时候去!看来还得找个更好的办法!

    就在他苦想办法的时候,一个仆人急匆匆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林大人,有个叫张华的先生让您赶紧去五爷家,出了大事了!”

    下期预告:五爷家里出了什么大事?林远如何通过五爷解决军粮问题?欢迎观看

100 神医林远

    林远慌忙问那个仆人:“那个叫张华的人没说出了什么事情吗?”

    仆人说:“那可没说,就让您赶紧过去。”

    林远也没多问,跟着那个仆人一路来到了那个五爷的家里。

    此时天已经黑了,可是五爷的家里却灯火通明,男男女女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林远走进院子,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厮正和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说话,那小厮的汗顺着脖子往下流,喘着粗气对管家说:“管家,那个刘神医回山东老家了,得过了年才回来呢。”

    管家急得直拍巴掌,口里“诶哟”地乱叫,说:“怎么能这样呢!那王半仙呢?”

    那小厮慌忙说:“也去找了,也不在啊!”

    正在这会儿,另一个小厮也跑了过来,说:“洋医院的大夫听说要打仗,都跑了。”

    林远听这话里的意思,似乎是什么人生病了,那个仆人把他领到一间屋子,说:“那位张爷说他在这等着您。”

    林远推门进去,只见屋子里一片幽暗,只有一点火星在闪闪烁烁,借着那点火星,林远隐隐约约看出事张华在吸烟。

    张华见到有人推门进来,顺手点燃了身边的油灯,昏暗的灯光下,整个屋子烟雾缭绕,林远问道:“老张,外面都忙成一锅粥了,你还有闲心在这里抽烟。”

    张华笑道:“那个五爷的老娘病了,这个五爷可是个大孝子,这会儿顾不上管我要烟抽了,我好不容易有个清闲,还不让我自在一会儿?”

    林远见到张华满脸悠闲,心中好一阵迷茫,问道:“你和这个五爷没什么仇吧?怎么她老母亲病了,你倒在这里躲清静?”

    张华“哈哈”笑了几声,说:“他老母亲的病,我自然有把握治好,我这不在等你吗?”

    “等我?”林远问道,“我又不是医生,和我有什么关系?”

    张华站起身来,说道:“走吧,治病去!”说完,把手中的半支烟掐灭,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烟装进烟盒里,带上一脸茫然的林远,往后院走去。

    林远看出张华已经和五爷很熟了,因为一路上仆人们见到张华都纷纷打招呼问好,进了后院,穿过一间考究的佛堂,便来到了一间大房子门前。

    在门口,张华小声对林远说:“他老母亲的病我看了,虽然说高烧不退,瞅着挺吓人,可就是重感冒,没事,一会儿你进去把这瓶药给那个五爷,让他给他母亲一天吃三次,每次一片,过几天就好利索了。”

    张华又说:“我和那个五爷说了,你可是神医,你不是要让五爷帮我们做事情吗,你把他母亲的病治好,让他做什么他就能做什么!”

    正在这时,门一开,一个使唤丫头端着水出来,里面的五爷正好看见张华和林远,五爷连忙跑了出来,一把拉住张华,说道:“我的老哥啊!你可把神医请来了!”

    说着不由分说,拉起林远就往屋里走,张华乐呵呵地瞧着他们,进了屋,林远就看见一个老妇人躺在场上,林远依着张华交给他的法子,把那瓶药给了五爷,五爷急忙亲自盛水给他老母亲吃了下去。

    林远说:“让老妇人睡一觉,明天早上,烧差不多就退了。”

    五爷吩咐人带林远和张华去客房休息,林远问:“你给她吃的是什么药啊?”

    张华说:“我们都知道,这个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我那个药是专门抗病毒的,杀死了那些病毒,她的高烧自然就退了。”

    林远笑道:“看来干你们特工的就是好,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连感冒药都不例外。”

    张华“嘿嘿”一笑,说:“那个药是在我家旁边药店买的,十块钱一瓶。”

    林远忍不住一笑,张华又说:“这个年代的人没用过这种药,病毒的耐药性小,吃上这个药肯定很快就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阵敲门声把林远给唤醒了,林远迷迷糊糊地起床开门,就见五爷一脸兴奋地说:“神医,真是神医,我老母亲的烧已经退了,现在也想吃东西了。”

    林远陪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

    五爷说:“您救了我老母亲,就是我吴孝林一辈子的恩人!这样吧,我这个家里的东西,您看上什么拿什么!”

    林远连连摆手,说:“不用了,不用了,应该做的。”

    五爷又说:“这大早晨起来请您两位吃大席也不合适,这样吧,您二位等着,我亲自下厨,给两位卖卖力气,拿出我看家的本事来,做点好吃的给两位,两位稍等啊。”

    五爷一走,张华就说:“今天我们可是有口福了,这个五爷当年可是数一数二的做糕点高手,现在能吃到他亲手做的东西可不容易。”

    林远的心思可不在吃上,他更想和五爷谈谈军粮的事情,在张华第五次抱怨“饿死了”的时候,五爷亲自来请二人。

    只见五爷腰里扎着围裙,胳膊上还粘着面粉,笑吟吟地说:“二位,我们走吧。”

    五爷一边走一边说:“好久没亲自下厨了,手艺都生了,还别说,穿上这围裙,手一碰见面粉,真感觉又回到了当年,那年和面的时候把水放得少了,被师父狠狠揍了一顿……”

    两人听五爷聊了一路的创业艰辛,然后来到一间大屋子,看陈设是专门用来接待宾客的,三个人分宾主落座,这时林远和张华才发现桌子上空空如也。

    五爷笑道:“这点心吃起来也要趁热,凉了就不好吃了,外行人很少懂得这个。”

    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端了一个盘子上来,掀开盘子上的盖子,只见盘子里放着六块淡金色的面饼,炸得半透明的外皮透出青翠的里子。

    五爷笑着说:“你看这里面青色的东西,这可是用上等绿茶磨制的,日本人管这个叫抹茶,还说是他们发明的,我当时一听就火了,这东西我们打唐朝就有了,怎么成了小鬼子发明的了!我就潜心琢磨,终于让我琢磨出了这么一样糕点,还没人尝过呢。”

    张华早就饿了,刚想用筷子去夹,五爷一把拦住,笑道:“这个还没有凉好,不够酥脆,等上一会儿,口味最佳!”

    五爷笑道:“这个东西一出,肯定狠狠扇小鬼子一巴掌!”说着,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在这个上面教训小鬼子有什么用?我们的盛京如今都被小鬼子给占了!”

    林远一听,笑道:“五爷不必心急,我倒是有法子让五爷为国效力,帮助我们收复失地!”

101 压缩饼干和航空图

    五爷好奇地问:“我只不过是个做买卖的,打日本人,我最多出些钱,还能做什么?”

    林远说:“五爷可知道我们在盛京,吉林,黑龙江败在何处?”

    五爷叹道:“这些军国大事,我一个做买卖的,哪能知道?”

    林远说:“开战的时候,我们的粮食供应不上,很多士兵是在饿着肚子打仗,您说,我们这仗,怎么能打得赢?”

    五爷问道:“那需要我做什么?”

    林远笑道:“五爷可知道洋人有一种东西,叫饼干?”

    五爷想了想,说:“我知道这种东西,我见那些从海上来的英国人吃过,不过那个东西太干了,不如我们的东西好吃。”

    林远说:“我就是想请五爷为我们做一批这样的东西,不过我们要把它压成块,这样方便携带,四块大约重一斤,具体的配料大约有面粉,糖,还有一些其他的调味料,我稍后会给您。”

    五爷说:“做成这样的东西,难度应该不大,我和徒弟们商量商量。”

    林远又说:“为了防止食物变坏,我们希望您能在选择油的品种方面下些工夫,这个我相信您比我们懂。”

    张华笑道:“你这是要做压缩饼干啊。”

    林远笑着点头,又说:“在战场上,光有这些饼干是不够的,不说口味太单一,而且缺乏维生素,我不知道五爷听没听说过罐头这种东西。”

    五爷问道:“也是洋人的东西?”

    林远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就是把食物放在铁盒子里,用高温蒸汽杀菌,杀过菌之后再把盒子封起来,隔绝空气。”

    林远说到这里,问询似地看了一眼五爷,刚刚的那个“维生素”就让五爷好好琢磨了一阵子,现在又是高温蒸汽,又是杀菌,弄得五爷一头雾水。

    林远只好说:“吃的东西之所以能坏,是因为里面有一种叫做细菌的东西。”林远本来想再细说一下原理,后来一想,这样说五爷更晕了,只好作罢。

    林远接着说:“罐头最开始是装在玻璃瓶子里的,用木头塞子封口,可是玻璃易碎,携带起来不方便,后来洋人改用一种叫马口铁的东西来做罐头……”

    说到这里,林远突然说不下去了,他突然想到,这个时候的中国,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马口铁呢。

    马口铁其实是含锡的合金钢,有人认为这种钢是从澳门传来的,澳门的英文名字的发音是“马口”(Ma***),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称呼,在现代中国,“马口”铁这个名字已经被镀锡薄板所取代。

    张华接话道:“我看我们也不用做罐头了,不如请五爷想个办法,在做饼干的时候,把绿茶加进去,这样也就能补充一些维生素了。”

    五爷虽然不知道维生素是什么,可是他知道只要把绿茶加到饼干里就行了,心中也就明白了许多,于是五爷说道:“二位请放心,在下已经知道该怎样做了。”

    林远说:“这种饼干我们要的量很大。”

    五爷心想:“你们两个人,就算量再大能大到哪去!”

    没想到林远笑道:“我们第一批需要大约十万块。”

    五爷一听,眼睛瞪得溜圆,惊讶道:“这么多!敢问您这是要做什么用?”

    张华笑道:“这位就是当今圣上面前的红人,林远林大人!”

    五爷一听连忙跪倒在地,刚要行大礼,林远就把他掺起来,笑道:“五爷,您快起来!”

    五爷连忙说:“林大人可不能这么称呼小人,被您这么叫上一次,阳寿都要折损十年!”

    林远笑道:“五爷不必拘礼,我们这是要给军队做口粮的,希望五爷尽快完成。”

    五爷苦笑道:“小人虽是一界贱民,可也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把这件事情办了,可是您要的数量实在是太大了,这些东西至少需要几万斤面粉,凭小人一己之力实在难以办到。”

    林远说:“这个您放心,我自然有办法。”

    看着五爷点头答应,林远又说:“您手下可有常年往盛京,吉林和黑龙江跑的伙计吗?能不能借我用几个?”

    五爷笑道:“没问题。”

    林远和张华起身告辞,五爷哪里肯让,勉强让他们吃了些东西,两个人这才出来,带上了五爷给指派的几个伙计,一起来到林远的宅子,开始做那个宏伟的拼图游戏。

    几个伙计虽然对林远的笔记本电脑充满好奇,可是也不敢问,只是按照图上的相对位置把村镇的名称一一说出来,有的太小的村落也就没法标注了。

    张华在一旁笑道:“你们好好想,你们做的可是青史留名的工作。”

    几个伙计陪着笑,这一句青史留名不禁让林远想起了些什么!

    “清史稿,清史稿上有很多州县的地理位置!”林远突然想道。

    在《清史稿?地理志》记载了各个州府的情况,对于这些州府的位置,《清史稿》中写明了北极星高多少度,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指向北极星,故此北极星永远在北方,北极星高多少度也就是这个地方的纬度,与此同时,《清史稿》还记载了这些州府相对于京城的位置,这样一来,就能确定这些大的州府的位置,再根据这些州府来确定它们周边村落的名称,这样一来,效率简直是成倍提高!

    过了一会儿,几个伙计已经把那张图拼完了,那几个伙计一走,张华就说:“我们的地图是要发到作战部队手里的,我可没有打印机啊。”

    林远说:“这个我也想到了,我们可以让北京舰为我们打印出来一份,然后我们找印刷工匠把他们多印几份。”

    张华笑道:“那些印刷工匠能印好吗?”

    林远说:“我觉得问题不大,这些传统工匠的技艺很高超的,他们能做出很多我们现代人都做不出来的东西。”

    正在这时,只听得门外一阵大乱,一个大汉撞开院门冲了进来,嚷嚷道:“林大人呢?”

    这大汉膀大腰圆,众家丁也不敢阻拦,林远走到院中,看着那个大汉,只觉得有些眼熟,仔细一看,竟然是那天被陈飞打落武器的那伙拳民中的领头人。

102 雪地迷彩

    林远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大汉说:“我叫王大铁!我手下有百十号弟兄。”

    林远笑道:“好的,没问题,你去军营吧,就说是我让去的,让他们先给你记上,你们就做我的亲兵卫队吧。”

    王大铁面露喜色,说:“林大人,那位陈飞兄弟呢,他的功夫可真好,在下还想向他讨教讨教。”

    林远说:“你先回去,他不在这儿。”

    王大铁面上略带失望,告辞走了。

    林远把自己的意图告知了北京舰,北京舰很快就答复了他:今天白天,北京舰会拍摄下东北的航空图,按照林远的方法,标注出大的州县,然后把大图分割成小图,第二天白天,就会有人把东西送到北京。

    林远再一问,那个送东西的人竟然是那个刘浩,那个被林远他们救下的商船老板。林远很好奇,刘浩怎么和北京舰搭上了,在通讯器里也没有细问。

    第二天一大早,那个刘浩带着几个手下来了,几个手下拎着箱子,刘浩一见林远就说:“恩人,又见到您了?这几个箱子都是您的部下让我给您带来的。”

    林远一边把他往屋子里让,一边问道:“您这是打哪里来呀?”

    刘浩说:“我是打台湾来的,咱老祖宗说的真是不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被恩公救了之后,回去之后连发了几个大财!我上回和你说的那个矿山,英国人本来是要包,可是英国人不知道怎么的,把咱的北洋舰队打败之后,就跑到香港不出来了,那些个在台湾的英国人就夹着尾巴溜了,矿山也不包了。”

    林远问:“那你这是给我们送煤去了?”

    刘浩说:“那是当然,我这煤白给你们的船队,不要钱!要是要了钱,人家说我刘某人的命还不如几船煤值钱。”说完,爽朗地大笑了几声。

    林远心想:“这下还好,本来担心邓世昌的舰队的煤不够用呢。”

    刘浩又说:“这几个箱子便是您的部下让我给你带来的。”

    林远知道这就是那些航空图了,于是把它们交给张华,让他组织人做后续的工作,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圣上命内务府武备院给林大人新制了军装,由堂郎中送来了,江南织造局新给做了官服,也给送来了,请林大人到后府一试。

    内务府武备院下设北鞍库,南鞍库,甲库和毡库,这些库下面又有很多作坊和工匠,专门负责制造兵器,盔甲,马鞍,辔头等物,武备院的堂郎中就是武备院的“一把手”,这军装由他亲自送来,足见上面对林远的重视。

    刘浩见林远有了事情,连忙推说自己有事情,便要告辞,改日再来拜访,林远和张华也不强留。

    林远说:“我去看看衣服。”

    张华笑道:“呵呵,我们的舰长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衣服这么感兴趣?”

    林远也笑道:“我是突然想起来,我竟然把军装的问题给忽略了!”

    林远来到后宅,没想到这军服竟然弄了两只箱子!

    莞儿俨然已经成了内宅的女主人,这时她正守着两个箱子,一见到林远来了便楚楚可怜地说:“大人,莞儿能把箱子打开吗?”

    林远心想:“不就是几件衣服吗?还非要等我来了才能打开看。”于是林远说:“你就打开看呗。”

    莞儿兴高采烈地打开一只箱子,小心翼翼地捧出一顶朝冠,那朝冠顶上有一颗鲜红的红宝石,后面带着单眼花翎。林远一见,心想:“这个帽子和那些电视剧里演得差不多。”

    莞儿把朝冠放到一边,又把一件朝服捧了出来,一边拿一边赞叹道:“哇,真漂亮啊,这些图样我用十年都绣不出来。”

    说着,莞儿看着朝服开始数:“一,二……”

    林远笑着问:“你在数什么呢?”

    莞儿说:“我在数上面的龙。”

    林远笑着说:“那可不是龙,是蟒,弄错了要杀头的,而且你也不用数了,那上面一定有九条。”

    莞儿一伸舌头,把那件蟒袍放到一边,又拿出一件官服,这件官服前胸和后背上各缀了一块方布,上面绣了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