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铁血战将-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迎面冲来的中国士兵,带队的鬼子中队长并没有慌张,竟然有序的开始收拢部队,慢慢的集结成一个环形阵地。打完步枪之中已经上膛的子弹后,马上改变队形。几人一组结成小的环形阵地,几个小的环形阵地组合成一个大的环形阵地。严格按照陆军步兵操典中的规则,上刺刀,退子弹…

虽然鬼子后一轮的射击,给战士们造成了几十人的伤亡,但是作为久经沙场的一团一营并没有多做停留,面对躺地上的战友,没有同情,只有悲愤,只有愤怒,剩下的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想鬼子冲去,用鬼子的脑袋给战友们报仇。第一轮的撞击两方部队互有伤亡,但是,冲锋前的战士们并没有和鬼子多做纠缠,冲锋前面的战士们避开了鬼子的锋芒继续冲锋,很快,鬼子就被战士们包围成一块一块的。大的环形阵地被战士们彻底搅乱。

瞬间。整个阵地到处都是刺刀的碰撞声,枪与枪的碰撞,刺刀刺入**的声音,当然,还有不断响起的驳壳枪枪声。鬼子退子弹是为了自己着想,而八路军就没有必要遵守什么步兵操典了,因为**旅专门为了对付鬼子的刺刀。每个营都配置了一定的近战武器。一个营中所有排长,副排长以上的干部全部装备了驳壳枪,全营将近30支的驳壳枪纷纷开火,看到有战士有危险,马上就一枪过去,结束了正沾沾自喜的鬼子的生命,很快,战士们刺刀,驳壳枪的双重打击下,阵地上的日军越来越少。

鬼子带队的中队长砍伤一名战士以后,突然发现自己周围的八路士兵越来越多,而皇军士兵却越来越少。中队长马上发觉不对劲,一阵大声的吼叫,剩下的日军纷纷向他靠拢,很快就集中了几十个日军,集中一起的那些日军,很快再一次结成一个环形的刺刀阵。慢慢的向阳泉方向突围, 鬼子不要命的冲锋,甚至有时面对战士们手中的驳壳枪,鬼子一点也不害怕,举起一枚手榴弹和旁边的战士们同归于……很快,那些鬼子付出一定的代价以后。打开了一个血的通道,带着剩下的20几个鬼子仓皇的逃进县城。

面对鬼子疯狂的举动,团长沈清华也无能为力,总不能让战士们也举着手榴弹和日军同归于吧,这样的事情,如果让司令员知道了,以司令员爱兵如子的性格,还不枪毙自己,到时候,自己即使有再大的战功,思念果岭员也不会原谅自己。

看着逃进县城的几十名鬼子,团长沈清华摇了摇头,马上命令战士们打扫战场。战果很快就被统计出来:除了逃跑的20几个鬼子残兵以外,出城一个中队全部被歼灭,一共击毙142人,其中缴获步枪82支,歪把子轻机枪5挺,掷弹筒6门,弹药将近两万发,自身阵亡16名战士,受伤45人,其中3人重伤。

城外的一营喜气洋洋的打扫着战场,而城内的日军大队长却一脸阴沉的看着跑回来的第二中队的中队长,本来以为自己一个中队的精锐皇军一定可以打败外面的八路军队,没想到是羊入虎口,一个中队几乎全军覆没。大队长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满脸硝烟的中队长,马脸的愤怒。“八嘎,你的蠢货,帝国皇军的名声全部被你们丢了,你应该向天皇陛下谢罪。”大队长大声的咆哮着。

同时也收起了轻敌的心,本来宽裕的守城兵力,失去两个精锐的步兵中队以后,城内只剩下一个步兵中队和几个辎重小队,兵力不到500人,要想守住这么大的县城,这可怎么办呀!想到城外可以轻轻松松全歼自己一个中队的八路军队,还有那可怕的山炮,大队长不因一阵寒意袭来,对自己能否守住县城的信心,越来越不足了。八嘎,大队长自言自语道,作为一个帝国的武士,大队长为刚才自己的想法感到耻辱。一定要守住县城,大队长暗暗想道。

很快,一封封求援的电报便从阳泉县城发出,正太铁路沿线的鬼子据点纷纷出动,带着大部分的机动兵力向阳泉开去。因为每个鬼子军官都知道,阳泉储存了帝国大量的军需物资,如果丢失,不但阳泉现的指挥官会受到处罚,连铁路沿线的自己也会受到处罚,所以每个鬼子军官都派出了自己能够派出的多兵力增援县城。

当然,为了造成真的要攻打县城的架势,团长沈清华也演足了戏,收拾完敌人出城的一个中队以后,马上把缴获的武器弹药交给了自己一团的一个连进行换装,同时命令再次构筑好炮兵阵地的山炮连再一次开火,当然,这次的目标就是城墙了,强大的炮火袭击下,不时的有炮弹直接落城墙之上,抛起一具具鬼子的尸体。

当然,步兵也没有闲着,留下两个没有换装的步兵连保护山炮连,当然,之所以只留下两个连的兵力,神团长相信以现鬼子剩余的兵力根本没有可能派出部队出城偷袭自己的炮兵阵地。而剩下的四个日式装备的连队全部被沈清华撒了出去,寻机消灭一些前来增援的小股鬼子,就这样,猛烈的炮火,是不是一个连的冲锋,真的让城内的大队长以为共军要攻打县城,不断的催促着周边的援军。

当然,敌人的兵力调动没有瞒过蹲据点外面的**旅侦查员。就鬼子刚刚走出据点,侦查员都很快的时间内,把据点兵力调动的情况反馈到总指挥孙兴邦的手中。很快,沈清华团长带队,攻击县城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正太铁路沿线就出现了一段将近40里的真空地带,沿途据点之中只剩下少数的鬼子进行着警戒,而这点鬼子兵力,对于孙兴邦手下的2000多人来说,还不够塞牙缝呢。

就这样,隐蔽已久的战士们,得到命令以后,迅速出击,向那段真空地带奔去。至于沿途据点,两个团迫击炮的炮击下还没有作出抵抗,就全部玉碎了。(由于日军刚刚占领铁路沿线,还未修筑炮楼等防御工事,仅仅具有一些沙袋工事,所以面对迫击炮弹,只有挨炸的分,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够很快的被消灭)

很快,铁路沿线就真的成了无人地带,战士们操起准备好的工具,奔上铁路,开始扒铁轨,破坏路基……没过多久,铁路上到处燃起了熊熊烈火,当然,这些大火都是铁路的枕木燃起来的。不断的响起的爆炸声连成一片,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有几公里长的铁路被战士们扒的干干净净,枕木全部烧毁,铁轨可以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掩埋,就连那些小小的铁道钉也刘华的命令下被刮一空,整个铁路只剩下被挖的到处是坑的路基……

至于那些增援县城的日军,还没有到达县城,就被自己据点的求救电报给惊醒了。再次进行询问的时候,据点已经没有回音了。明白过来的日军纷纷回援,可是当他们回到自己据点的时候,彻底傻了。因为整个据点只剩下一片废墟,据点内所有有用的东西全部被刮一空,而据点旁边的铁路,对了,现不能叫做铁路了,因为沿线只能看到无数的火堆不停的燃烧……

而此时,得胜的两个团孙兴邦的带领下,已经带着缴获的物资和扒下来的钢轨回到了临时的驻地……

沈树青团长撒出去的四个连同样也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四个连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一共消灭前来增援的三股援军,又一个中队的日军被消灭了。得到总指挥孙兴邦胜利完成任务的电报以后,沈树青很快的命令山炮连撤退,带着缴获的物资乘着敌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悄无声息的撤出了阳泉县城,回到了驻地。

就这样,经过一晚上的奋战,整个正太铁路一共有将近4公里的铁路完全被损坏,无法修复,得到消息的阳泉守备队大队长,什么话都没有说,就第二天的凌晨破腹自杀……

孙兴邦带着两个团,为了避免鬼子的报复,大山的掩护下,躲过了鬼子侦查的飞机,继续隐蔽待机。几天过后,就鬼子以为破坏铁路的八路军队已经撤退,放松下来的时候,孙兴邦带着两个团再一次出发,山炮连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再一次对阳泉以西的铁路进行了一场彻底的破袭战,沿途遇到的据点,(由于阳泉物资被毁,大量物资和兵员的损失,刚上任的大队长从铁路沿线抽掉了大量的兵力守卫县城,保护物资,这样就是沿途据点的鬼子兵力不足原来的一半)山炮连,迫击炮连的攻击下,纷纷被扫平,由于前一次破坏铁路的经验,这一次战士们特别的得心应手,再一次地人增援部队赶来之前破坏了将近2公里长的铁路。

通过两次的破袭战,阳泉和外界联系的铁路完全中断,就铁路破坏程度来看,没有半个月的时间的修复,铁路根本无法通车。

面对已经瘫痪的铁路,日军前线紧缺的物资,现就加的紧缺了,前线士兵手中的弹药储备量不及战时的一半,大炮没有炮弹,士兵没有粮食,……日军原本强烈的攻势终于这种缺衣少弹的情况下缓了下来,很好的支援了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和晋西的八路军部队。

就这样,这次破袭战的任务顺利的完成了。但是为了不把敌人的目标引到晋东根据地,孙兴邦带领的两个团一直阳泉呆了足足半个月,敌人放弃以后,才带着缴获的物资和钢轨慢慢的向根据地开去。

第一百二十二章 响堂铺战役(一)

第一百二十二章   响堂铺战役(一)

正太铁路中断,日军前线弹药缺乏,消息传来,日军华北总部震惊,日军大本营也震惊。

鬼子的华北指挥官因为前线奇缺的弹药不得不展缓日军的进攻步伐,显现**将士终于得到了一个短暂的休整。可是没过几天,一封从日军大本营发来的谴责电报就摆了华北总指挥部的桌子上。

原来华北日军放缓进攻步伐眼中影响了整个中国战场的形式。所以大本营发来了强烈的谴责电报。

面对大本营的质问,华北指挥官只好命令前线缺枪少弹的士兵再一次发起一轮的攻击。至于缺少的弹药物资,正太铁路未修复以前,只能由辎重部队通过公路由汽车,骡马进行运输补给。这样,就给停留邯郸至长治公路沿线刘华带来了很多的战机。

鬼子给前线运送物资,必须经过邯郸至长治的公路沿线,而这条公路一大半都深入太行山区。也就是说,整条公路到处都是伏击阵地,历史上有名的神头岭大捷,响堂铺等战斗都是这条公路上打得。

想到历史上几个有名的战役,刘华一阵激动,现自己来了,这几个战役当然要打,而且还要打好。所以经过两天昼伏夜行,四个团悄无声息的到达目的地,随即,马上潜伏下来,并且派出了组建的特种大队详细的绘制公路沿线地形图。并且要求特种大队,可能的摸清沿途鬼子据点的兵力部署,而刘华则静静的回忆着历史上的战斗。

现自己到来,已经改变了很多的历史。首先就是正太铁路破坏的程度比原来加深,鬼子放慢进攻进度也是前世没有过的。而现鬼子没了铁路,仅仅依靠公路运输,以前人眼稀少的公路马上繁忙起来,就刘华监视的第一天,来来回回一共过了几十辆的汽车,这可是隐藏着巨大战机的公路呀,刘华忍不住遐想起来。

经过特种大队将近两天的努力,沿途100多公里的地形图全部绘制完成。敌人兵力部署,适合伏击路段等等都被专业的参谋标记清楚……

刚刚完成任务的特种大队,刘华并没有让他们进行休息,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整个特种大队,除了狙击中队以外,所有人全部潜伏沿途200多里的公路沿线上,为主力部队寻找战机,同时也担当了侦查敌情的任务。

接到任务的特种大队大队长刘小刚马上带着电台出发,看着越来越有后世特种部队趋型的特种大队,刘华笑了笑,要知道,特种大队可是凝聚了刘华很大的心血,全军所有武器装备之中,特种大队的武器配备好,每名战士一把驳壳枪,一支步枪,轻机枪每一个行动组一挺,电台每个小队一部,所有人员都是全军由刘华和刘小刚两个人亲自挑选的……

就这样,刘华的眼睛可以看到沿线200公里的距离。潜伏下来的战士们不断的把公路上的情况发到指挥部。可是面对无处不的战机,刘华并没有动心,因为两天过去了,从刘华的眼前经过了好几十个的车队,刘华都没有动它。用刘华的话来说,这是为了不打草惊蛇。的确,很快,就有一个很大的战机出现刘华的面前。当然,这个战机也有点太大了,弄不好就会让**旅脱一层皮……

由于鬼子前线弹药越来越少,特别是枪弹和山炮炮弹。为了缓解前线压力,对弹药进行一次充分的补充,华北总部决定调派150辆汽车,汇合中转站两个汽车中队,攻击200辆汽车。向前线运送物资,为了这批物资的安全,总部特意从前线抽调了一个大队精锐皇军,同时还有后方的一个中队的辎重兵,再加上加强的炮兵,重机枪,等等,合计2200人的护送队伍,押送这批弹药前往前线。

当然,日军的大举行动没有瞒住隐藏城内的**地下党。很快,这个情报就辗转发到了刘华的临时指挥部。

“司令员,总部发来的情报!”通信参谋拿着一张电报来到了刘华的面前。

“根据侦查,日军为了缓解前线弹药紧缺的现状,决定抽调华北日军总部150辆汽车汇合日军第十四师团山田辎重部队所属的两个汽车中队,一共200辆汽车。日军十四师团一个大队和大量炮兵,重机枪共计两千余人的保护下由涉县经过黎城境内,向东阳关开来。向前线日军运送弹药物资,具体出发时间为三月14日,……

看完电报,刘华的心情异常的激动,等待的大鱼终于来了。

“司令员,敌人的护送兵力是不是太多了!”看完电报,看到司令员刘华兴奋的表情,参谋长李清赶紧提醒道。

“通信员,地图!”听到参谋长的提醒,刘华马上冷静下来。很快,一张标有敌人兵力部署的晋东地图就扑了刘华的面前。

很快,通过电报的信息,一条敌人的行军路线就出现地图之上。刘华拿着铅笔,笔尖沿着这条曲线慢慢的游走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地名出现刘华的眼中~“响堂铺。”刘华的笔尖停留这个地方,根据上面的标注,这个地方很适合打伏击,而且整个公路绵延几公里全部大山之中穿梭。

“王参谋,介绍一下响堂铺的地形和周边敌军的部署兵力。”刘华盯着响堂铺这个地方马上命令道。

“是,司令员。”说着,拿起前期特战大队侦查好的地形图和日军的兵力部署情况。

“响堂铺,位于邯长线上黎城县的东阳关下,东阳关又称壶口旧(故)关、壶口关、盂口,春秋置关,明设巡检司,虽比不上迤北的平型关、娘子关、雁门关之险要,但就其地势来说,也是山西通往冀豫的孔道,太行山的主脉。这里弯弯曲曲横断为两壁悬崖,稍东的五侯岭、关东坡,都是乱石层截,岈洼垤穴,几乎没有一步路是好走的。这段公路一共绵延5公里,是一个打伏击的很好的战场。”说着看了看不动神色的司令员接着说道

“由于前几天孙团长带着两个团完全中断了敌人的正太铁路,现敌人向前线运送物资和弹药只能依靠这条公路,所以沿途据点的兵力都有很大的加强,根据特战大队侦查的情况,黎城驻扎日军1000余人,涉县驻800余人,武安驻1500余人,并东阳关增设据点,驻200余人,专门保护这条交通要道。”说完,向刘华和李清敬了一个军礼。

刘华一直静静的听着,听到重要的情况,一一标地图之上,很快,响堂铺周边日军兵力部署情况就清清楚楚的展现众人的面前。

“参谋长,你估算一下,如果我们响堂铺伏击敌人的车队,鬼子各个据点一共会出动多少兵力进行增援?”刘华看着敌军周边兵力的部署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听完司令员的问话,每个人都镇住了,一个个瞪着大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司令员。要知道地人重兵包围之下,伏击鬼子的车队,那无异于虎口拔牙,弄不好,**旅就会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虽然惊讶,但是参谋长还是认真的叫来作战参谋进行着统计,很快,敌人能够增援的大兵力就计算出来了。

“司令员,经过计算敌人防守所需要的兵力,如果我们响堂铺伏击鬼子车队,黎城的日军多派出两个中队500名鬼子,增援时间为一个半小时。涉县日军可以派出两个中队400人,增援时间2个小时,武乡可以抽调一个大队的兵力,不过增援时间会很长,估计有4个小时,东阳关据点应该会全部出动,合计兵力2000余人。”参谋长接着又说道,“刚才我计算的敌人增援时间都是敌人借助汽车所花的时间,但是我想,敌人为了运送这批物资,应该把沿途据点中的汽车抽调一空,所以增援时间会延长一倍。”

听完参谋长的话,刘华认真的思考着,到底应不应该打这一仗,一共四千的鬼子呀,可是,一想到将近200辆汽车的物资弹药,又舍不得放弃,这么多的物资弹药,足够**旅现的兵力用上半年。

“打,一定要打这一仗。”这是刘华突然想到不久以后将要进行的反“九路围剿”现必须储备足够的弹药物资。想到这里,刘华做出了决定。

“参谋长,你们参谋处马上做出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马上,就现,我跟你们一起做。”刘华扭头对着目瞪口呆的参谋长命令道。

“是,司令员。”说完,便把作战参谋全部叫道一起,开始分配各自的任务,作为参与进来的司令员刘华也不断的出着主意,提一些意见……。

一个小时过去了,所有参谋的共同努力下,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摆了刘华的面前。等待他的批示。

第一百二十三章 响堂铺战役(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响堂铺战役(二)

看着面前这份计划书,刘华仔细的阅读起来“二团一营,二团一营由二团团长高原统一指挥,马家洼设置阻击阵地,阻击从黎城,东阳关方向派出的增援部队。三团一营,三团一营,由三团长王南湖统一指挥,椿树岭设置阻击阵地,阻击从涉县方向派出的援兵,两个阻击阵地各派出一个山炮连进行协防,剩余所有部队,合计八个营的兵力由总部司令员统一指挥,响堂铺设置伏击阵地,伏击鬼子车队。……

“好,就这样,还有,让特战大队除了沿途留下一定的兵力进行侦查敌情以外,剩余所有兵力马上归建,骑兵营,辎重两个连队作为全军的预备队。”刘华看完作战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