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长白山下-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人多,要用不少白菜呢,菜板就那么大,当然得分好几次了。

**

白菜剁好,方氏用手使劲的攥那些白菜,出了好多的水。攥好的白菜馅成了一团团的,放在一个盆里,然后倒了些油,拌开。再把肉馅也放进去,调料已经放到了肉馅里,所以只要把肉和菜搅拌均匀就行了。

春桃早把面活好了,放上面板,大家开始包饺子。人多,大家一起动手,包的也就很快,一个时辰,就包好了。大郎出去点火烧水。等水开了,方氏端着饺子下到锅里。一会儿,饺子煮好了,大家七手八脚的把饺子端进屋里。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小盘还有蒜酱什么的,玉娴抓了一大把筷子,放在桌上,然后喊道:“吃饺子喽。” 第一百四十三章 卖豆芽

生日过后,佟家的日子还是忙碌着。大郎他们定的大缸送来了,一共是二十个,每个底下都钻了个鸡蛋大小的洞。既然缸送了来,玉娴就开始泡豆子了。这个大缸比一般腌菜的那种略小些,比前世玉娴的奶奶用的那种筐要大,所以玉娴就泡上了十斤绿豆。这泡绿豆和泡黄豆又不一样了,锅里的水,边上有点响了的时候,玉娴用飘把水舀到盛绿豆的大盆里。用笊篱在盆里搅拌一下,然后把水澄出来,这个活玉娴干不了,自然是方氏在那帮忙。玉娴的意思也是教会了方氏,她这个小

身板,有挺多活都干不了。

第一遍水澄出去之后,再舀些水倒进大盆,这次要多些。然后还是用笊篱在盆里搅合,一些瘪豆子和破瓣的就会半鼻浮起来,用笊篱把这些捞起来。然后再重复,直到看着漂浮的少了就可以了。把大盆放在锅台上,这豆子要泡三个时辰左右。

玉娴她们是下午泡的,正好晚上睡觉前,把水给滗出来。就是用盖帘盖住大盆,然后把大盆倾斜一下,水就顺着缝隙留了出来。滗的时候要看清盖帘上高粱秸的方向,纵向的盖在里面,要不然水就会淌的满哪都是了。

滗好水的大盆,放到炕梢,上面盖一个小被。家里方氏和春桃他们做了不少的小被,就是用来该豆芽的。把以前的那些棉被都拆了,做成小被家里的大被全都换成了新棉花的。

这豆芽需要两到三个时辰就滤一次,最好是两个时辰,这个活玉、

娴干不了,因为往外滗水她弄不动,所蚊大盆就放在了方氏他们的炕梢。后半夜的时候,方氏起来,用温水滤了一遍豆芽。这水温也有讲宪的,太凉了不长,太热了就会烂掉用手试着,略微凉些就行。这时候没有温度计,实在是不太好掌握的。

第二天下午,绿豆就开始拧嘴儿,就是出芽了,白白的一个小尖儿长出来。到了第三天,小芽已经有一厘米长的时候就要把豆芽放到缸里去了。玉娴决定把豆芽放在前院的厢房里那个屋子里有锅灶和炕,地上还有地龙。晚上的时候,把地龙烧上,保持屋里的温度。

方氏也同意,虽说在前院不太方便,不过也没多远。晚上就起来一遍,滤滤豆芽就行了。

到了第三天,玉娴又泡了一些黄豆黄豆芽的产量低,就泡了二十斤的黄豆。自然黄豆也是需要先挑一遍的,挑好的黄豆,放到大盆里,倒进温水就可以了。

云松每天晚上都会把放豆芽的屋子烧上地龙这样屋里温度还可以。现在不过刚刚下雪,天气还没有太冷,等到再冷一些,这屋子就不能断火了。好在柴禾有的是,也不太在意这些。

到了第八天早晨,方氏掀开盖在缸上的被子里面的豆芽已经长得有两寸长了。那两个豆瓣已经干瘪,这就是说已经长好了。玉娴也跟着过来,一看这样子就说:“娘,这豆芽好了今天我带去镇上一些,看看岳伯伯那能要多少,然后让大哥回来告诉你,咱们就按照他要的多少来安排。长好的豆芽用凉水浇上,就不会再长了。”

“行,就这么办吧,娘去洗一些,然后装好给你们带上。这次去镇上,又得一阵子才能回来吧?”方氏觉得玉娴说的有道理,就找了个大盆,拔出来的豆芽就放到大盆里。这长好的豆芽,密密实实的挤在一起,就想是在站排一样。豆芽很嫩,拔的时候,都听见有些豆芽断掉的声音。

“嗯,秋收耽误了一阵子,这回应该在那多呆几天的。也不一定,有浩宇哥陪着我,娘就放心吧。”玉娴有一阵子没去方昀那了,这次的多住些日子才行。

“行,正事要紧,好好跟着你师父学。”方氏一边和女儿说话,一边忙着往外弄豆芽。拔了一大盆出来,就端到外间来,那有个大锅。

锅里有些热水,方氏又倒了些水进去。伸手试了一下,水温正好,不冷不热的,就把豆芽倒了进去。洗绿豆芽,要把绿豆的皮子洗掉,这也是要讲方法的,要用手把漂浮在上面的绿豆皮拨到一边去,然后把下面的豆芽抓上来。绿豆皮多了,方氏就用手捧出来,扔到一个破桶里。

“娘,这豆芽皮别扔,可以喂鸡。绿豆清热解毒,喂鸡豆芽皮,也可以防止鸡瘟的。”前世的时候,别人家的鸡都瘟,他们家的就没事。奶奶说,这是吃绿豆芽皮的功劳。

“呦,那感情好,咱们以后还多了样喂鸡的东西了。”方氏听了也挺高兴。

一会儿的功夫,方氏人洗了两大盆的巨芽,然后把豆芽装在一个大木桶甲,上面盖上一个小被。正好大郎也套上了车,进来叫玉娴,于是大郎和小三就抬着木桶,放到了牛车上。

昊宇和玉娴都上了车,玉娴还带了一些蛤蟆油,她要让方昀看看,这蛤蟆油的成色怎么样。大郎赶着牛车,慢慢地往镇上走。这时候地上的雪还没完全盖住,所以还不能用爬犁,只能用车。

到了镇上,先去了一趟济世堂。方昀正好在,玉娴就把蛤蟆油给了方昀让他看看,然后兄妹几个就去了聚仙楼。岳老板今天也在,一见玉娴就说道:“玉娴丫头,你家的酒不许再卖给别人,酿好了给我个信,我就去拉。你不知道,我这都卖疯了,本来留了三十坛,现在还剩不到十坛了。杂货铺那头留了四十坛,已经卖光了,不少人都问,还有没有了。”岳老板高兴地满脸都是笑。

“岳伯伯,这次我给您带来一样菜。这东西便宜,我们就是冬天里没事做,想挣些零花钱。”说着,大郎和小三就把大木桶给搬了下来。岳老板上前掀开小被一看,里面一种白白嫩嫩的东西,看起来就挺讨喜。

“这叫绿豆芽,是用绿豆生的,这东西可以炒着吃,还可以烫了拌着吃。咱们北方冬天菜蔬太少了,这豆芽也可以添样菜。”玉娴向岳老板介绍道。“而且,价钱也不贵,我们送给岳伯伯就二文一斤,岳伯伯爱怎么往外卖都行。”岳老板听了玉娴的话,想了一下,觉得能行。镇上的人家比不得农村的人,吃菜都是买,冬日里有这么一样新鲜菜,谁都会买些回去的。别看便宜,算起来,如果量大,也是挺可观的。“行,你今天先把运些留在我这,明天你再送这么些来。要是卖的好,咱们就多生一些。这东西要多少天才能长成啊?”

“连泡豆得八天。”玉娴回答。

“那今天回去再泡上一些,我估计能卖的不错。来,丫头,到后面去教教我那些厨子,该怎么做这个菜。”岳老板想尝尝这个豆芽的味道。

玉娴跟着进了厨房,那些厨子也都认识她,看见玉娴,就知道可能又有新菜了。玉娴告诉他们豆芽该娄么炒,这些厨子一听就会,马上炒了盘出来。端到外面,岳老板拿筷子,夹了几根放到嘴里“嗯,味道不错,水灵灵的,挺脆。”

这时,厨子们又拌了一盘,还做了一道金钩银芽出来,这也是玉娴教的。只见盘子里,白嫩的豆芽,金黄的虾仁炒在一起,看起来就很有食欲。“这东西值得推广,行,丫头,咱们就按你说的,二文一斤。

前几天可能买的少些,以后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你的豆芽可要能供的上啊。”“行,伯伯放心,伯伯这边要多少,我们就给送多少。对了,我家里还生了黄豆芽,到时候也拿给伯伯尝尝。”玉娴看事情定了下来,心里也高兴。别看这东西好像没多大利润似的,可是如果每天都能卖上一缸的话,也不错的。一斤绿豆六文钱,可以生出来十斤豆芽,就可以卖二十文。这样一算的话,就知道还是可行的。

家里冬天又没什么事,再说买片山林把钱也花的差不多了,总不能坐吃山空吧。每天有点进项,就算能换些平日用的也好啊。

“黄豆也能生豆芽?这还真不知道呢,行,拿来就是。”岳老板爽快的答应了。“对了,还没把今天的钱给你们呢,小六,快去称一下,然后给玉娴算钱。”

“不用了,今天的还不知道卖的怎么样呢,先留在这卖着吧。伯伯,我们先回去了。“玉姐摆了摆手,让伙计不用去称,然后就起身往外走了。“明天再给伯伯这送些来,看看买的怎么样。”

“好,那我就等着了。”岳老板看着玉娴走了,就吩咐伙计拿一半送到杂货铺那头去,两面都往外卖。“这个小丫头,还真有些鬼主意呢。”

玉娴让大郎直接回家,告诉母亲再泡上一盆绿豆。以后每天大郎都会来镇上看一眼,然后再决定哪天再泡豆子。交代完这些,玉娴和昊宇就回济世堂了。到了济世堂,如今顺子已经不在大堂了,换成另一个人,和顺子年纪差不多,也挺机灵的。一见到玉娴他们进来,就赶紧迎上来:“掌柜的在后堂,说是您二位回来,就直接到后面找他。”

第一百四十四章 偏方治病

玉娴和冥宇到了后堂,方昀和那位齐老正在验看蛤蟆油的成色呢。

“玉娴,昊宇,你们回来了啊。玉娴,你过来,这雪蛤油晒的不错,品质上佳,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呢。”

“师父,你觉得还不错?”玉娴问。

“岂止不错,你看着干品通透无暇,略带微黄。没有霉斑,也无杂质,可以算是上等了。”齐老捻着胡须说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对于炮制药材上头,还真是有不小的天分呢。”

玉娴心里想,这哪是我有什么天分啊,这可都是前人几百年总结出的经验,我不过是捡便宜罢了。“齐老,我哪有什么天分啊,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

“你这个小丫头啊,今天怎么没带坛子酒来?你那果子酒,在镇上可是卖的极好。一小坛不过二斤酒,就要六钱银子,那买的人还是很多呢。我一想起来和你师父都没少喝你的酒,就觉得挺幸福的。不用花钱,就能喝到好酒,下回再来,给老夫再带些来。”这齐老倒不客气,直接管玉娴要酒喝。

“成,明天我哥哥还会来,后天就让他给捎来一坛。咱们不要小坛的,就捎二十斤的大坛,让齐老喝个够。”玉娴家里留了那么些呢。

“大郎明天还要到镇上剩怎么了,有什么事吗?”方昀听了,倒有些不解。

玉娴把家里生了豆芽要卖给岳老板的事说了。方昀听了,也觉得可行。“这样也好,家里毕竟底子薄了些,那些钱又都买了林子。

就算这豆芽能卖出来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也是好的啊。这些雪蛤油也得我再去京城的时候才能卖掉,咱们这的人,可没这个能力来买。”“对了,师父,等你再去京城的时候给浩宇哥哥的母亲带去一斤这雪蛤油。她常年多病,吃这个正好,那人参补力太过,她的身体承受不了。”玉娴想起来昊宇的母亲。

“1小妹,多谢你。”昊宇在一旁听了,心里感动的很,玉娴已经说过两次了看来她是真的很记挂自己的母亲。

“玉娴难得你还想这昊宇的娘。可不是,这东西对于她来说,正是对症。舅舅也不跟你客气了,等我再去京城,就给她捎奔。”方昀心中还是喜欢着那位方**的,自然欣喜不已。“今天你们也累了,咱们一会吃饭,然后下午好好休息这次在这多住些日子。”“行,我和浩宇哥哥要多陪陪舅舅。”玉娴和昊宇在济世堂住了下来,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大郎来了。

告诉玉娴昨天的豆芽都卖了,今天又送了两大盆的来岳老板说让明天多送些。可是明天再送一次,豆芽就没了。

“没关系的,我和娘不是还弄了一些黄豆芽吗?估计后天就长得差不多了,后天你就送些黄豆芽来,再让岳老板卖了试试。回去以后让咱娘明天再泡上一盆绿豆,后天再泡一盆黄豆先这样串开。我估计再过几天,就可能得一天就能把一缸都卖完了。咱家今年种了不少黄豆,这样卖比卖黄豆可挣钱多了。”玉娴估计用不了多久这豆芽就会供不应求了,毕竟她家人手有限生不出太多。

“嗯,就按你说的办吧。那我先回去了,咱娘还等我的信儿呢。

你在这多注意些,有昊宇陪着,我也放心些。”大郎说完就走了。

玉娴送走了大哥,就跟在师父的身边,看着师父给人看病。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男子,抱了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后面还跟着一个女人,应该是男孩的母亲。一家三口身上穿的都很破旧,膝盖和手肘的地方都有补丁。“大夫,您快给看看,我的孩子这是怎么了。”方昀赶紧接过孩子,只见那孩子喘息急促,呼吸困难,呼吸间嗓子里像是有东西糊住了的感觉。玉娴在一边也看到了“师父,这是哮喘急性发作。”当地人也叫晌巴。

“嗯,应该是。”方昀手搭在孩子的腕脉上,过了一会儿,问道:“这孩子是不是以前吃了什么咸的东西?”

“可能是吧,家里忙,有的时候他们自己吃饭,这孩子就爱叼着咸菜满哪跑。”那女人想了想,说道。

方昀拿出银针,让玉娴点了一支蜡烛,把针在火上烤一下,然后在孩子的身上扎了几下。渐渐地,孩子的呼吸有些平稳了。“这毛病没法根治,我给你开点药,回去熬了给他喝,但是效果可能不是很好。

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治这种毛病,以后一定要有人在他身边,看着不好就送过来。要不然,一口气上不来,就有可能憋死。”遇到这种病症,是作为一个大夫最无奈的时刻。

玉娴在一旁看见那妇人痛苦的神色,想来也是心疼孩子。“师父,这病治不了吗?”其实即便是在前世,也是只能长期的使用激素来控制,没有更好的办法。

“治不了。”方昀神色黯然。

“我有一个土法子,专治这种吃咸了*到的,不知道能不能告诉他们。”玉娴趴在方昀耳边,1小声的说。

“那就说出来就是,能救人,还管他是什么法子。”方昀听说有办法,就让玉娴说出来。他不是那些黑心的大夫,明明治不了,还给病人开一大些药,骗病人的钱。

“好。”玉娴站到那妇人的面前。“这位婶子,我有一个土法子,你可以回去试试,也不用你花什么钱。你愿意听吗?”

“愿意,愿意,只要能救娄家狗蛋,啥法子都行。”那妇人赶紧点头。

“不知道婶子有没有认识那种续娶妻子的家庭,想办法找到那样的人家,最好是能找个熟悉人到她家,偷出一块这个后老婆腌的咸菜来。到了年三十,在发纸煮饺子之前,把孩子领到房山头那儿。比着孩子的身高,在山墙上弄了洞,把咸菜放进去,再用土盖好。1小孩子长得快,等到他长过那个咸菜的高度,就自然的会好了。”玉娴说的是前世奶奶教的,这法子很管用。“不过,要是不好意思去偷,就跟人家要一块来也行。呵呵呵,只要别说是用来治病就行。这法子不用花什么钱,回去试试吧。”

那妇人仔细的听了玉娴说的,然后点头答应“行,我们家附近还真有这样的人家,姑娘说的,我记下了。要是真的治好了,定然来谢谢姑娘。”

“那倒是不用,我这不是遇上了吗,不过是个土法子。这也就是在我师父这,要是在别的大夫那,说不定先把我给赶出去了。”玉娴笑了“这位婶子,这离年也不远了,找到咸菜,就按我说的试试,省得这个小哥哥受罪。”

柜台里的小学徒抓好药,递到夫妻两人的手中。方昀看他们的样子,也不是宽裕的,就给免了药费。两人千恩万谢的抱着男骇走了。

“玉娴,你说的法子管用吗?”方昀有些不放心。

“师父,我也不过是听村子里的老人说的。

这个法子只能治那些吃咸了鞠到的,而且只对小孩子有效,大人那还能长个儿啊?对于别的像是遗传或是过敏之类的就没有效果了。你也知道,有时候那些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一些绝活的。”像是前世玉、

娴的奶奶,那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老太太。

“只要是能治好病,那就行了,不管他是不是用了药物。这医术也是从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也是前人的经验积累。玉娴啊,其实不用太拘泥的,咱们不是那些唯利是图的黑心大夫。”那位齐老开口了。

“咱们济世堂的人听了,以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病人,都要以治病为第一要旨。不能贪图些许的药费,就置病人的病情于不顾,硬是给人家开一大些药材。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治好病人,才是最好的。”这位齐老,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医者。

“对,身为医者,定当心怀仁德,以病人为先。要不然,即便是医术再高明,也不过是个披着医者外皮的骗子。我济世堂中的人,不论是哪一个都该谨记,莫要坏了咱们济世堂的名声。”方昀也很赞同齐老的话。“玉娴,你这样做很好,其实有很多民间的法子,比咱们的药管用的多了,只是他们不识字,没有办法记录下来流传而已。”

“嗯,师父,我明白了。”这个玉娴倒是挺认同的。看师父说了了,玉娴又开始去捣药去了。

玉娴和昊宇在济世堂住了八天,这八天之中,大郎每天都要来看看他们,然后玉娴再告诉大郎家里的豆芽应该怎么弄。岳老板那,已经每天都得一缸绿豆芽,一缸黄豆芽了,家里方氏还有三个丫头,都忙的很,云松也是,毕竟家里没有井,而是要挑水。玉娴还抽空去看了二郎和博文,两人都挺好的。

到了第九天,大郎来送豆芽,然后接了玉娴和昊宇,一起回家了。临走之前,方昀还是给带了不少的东西回去,又给玉娴带了两本书回去。“玉娴,我过几天还要去京城一趟,年前会回来。你让大郎把家里的雪蛤油拿过来,我帮你拿到京城去卖掉。”

“好的,师父。”玉娴答应。

第一百四十五章 雇人帮工

回到佟家之后,玉娴先去了前院的厢房一趟。进屋一看嗬,满屋子里摆的都是大缸。掀开上面的小被,里面是绿豆芽,看样子能有五天左右,小芽已经有一寸长了。小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