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长白山下-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再去摘一些来。正好刚出门,就碰上了小美和小凤。

第一百八十六章 秋日里

玉娴告诉小凤和小美,说是要去弄鸡树条子的果实做头油,这两个小姑娘也来了劲了,非要跟着。于是,五个女孩子一起,都挎着篮子上山了。山上这鸡树条子很多,都挂着红红的果子。大家一起往篮子里摘果子,没多会儿,篮子里就满了。“咱们吧,我做。小美姐、小凤姐,你俩看着,等着也这么弄就行。咱们趁着现在有这个果子,多做一些,还可以送人呢。”

小美和小凤也点头同意了,于是大家回到佟家,玉娴依旧按照那天的工序,做了两瓶子的头油,也放进去了花瓣。小美和小凤都看明白了,两人管玉娴要了些花瓣,然后就拎着篮子回家了。“玉娴,篮子还给你。”

玉娴看看家里已经有四瓶头油了,能够这些人用了,所以就不张罗着再去摘果子了。

进了八月,就开始忙了,玉娴还是一文钱一斤收五味子,山葡萄也是一文一斤。大家自然是爱摘山葡萄的,摘的多嘛。于是玉娴家就又开始了满院子酒坛子的日子了。好在那批甸枣子的酒已经初酿完毕,过滤之后,就没有那么些了。院子里搭的棚子,依旧还在使用,酒坛子放的满哪都是。忙了几天,秋收开始了,家家户户的都开始往家里抢收粮食。

佟家今年的地多,荒地上长得也不,所以就更费功夫了。依旧是先收那二十亩好地,再收去年的那五十亩荒地,如今荒地的产量也不,只比好地差了一点点。这七十亩地收完,有的人家也把家的地收的差不多了,就来佟家帮工。云枫和云桦没能,因为他们俩还要给老爷子把地收。云松还借给他们那头小牛,往回拉粮食,佟家的那头老牛,今年又下了一头小牛犊。小小的,挺好玩,还在吃奶呢,也就没让老牛下地。那老牛也不是回事,还是那么瘦,每天夜里还总叫唤。

佟家往回拉地,用的是那几匹马。这马儿到了佟家,就成了耕马了,都憋屈的干着活。佟家的地一共收了将近二十天,这后来还是有人帮工,要不然,还得十天。玉娴就说,这地看来就先种这些得了,家里人手不够,种多了,纯粹是挨累。今年的雨水有点多,所以有的粮食上的不太好,不过总体来说还不。豆子依然是先垛在那,过一阵子再打,玉米栓成吊子,糜子、谷子、高粱全都收到粮仓里面。还有地瓜、土豆、南瓜的,放的满哪都是。佟家满哪都是粮食,大家看着这些个粮食,从心眼里高兴。

中秋节因为收地,也没有好好地过。方氏每天忙碌之余,总是叨咕着二郎,也不他们样了。

好不容易把地全都收了,今年的蛤蟆也开始抓了。方氏今年给了玉娴好多的布匹,让她用来挡蛤蟆趟子。今年的蛤蟆趟子,从家林子南边开始,沿着江边往南一直挡。当然,家的林子里面,那条小河的两岸也是要挡的。

命运终结之较量sodu

于是,几百匹布就这么让玉娴给祸害了。这都是提前买的那种有点绡的布,就是留着来挡蛤蟆趟子的。

每天早晨,佟家人全家出动,都去捡蛤蟆。捡的时候,把小的都留下,放进家挖好的池塘里,那么大的池塘,有多少蛤蟆都装得下。大的蛤蟆,就要留着穿起来,扒蛤蟆油了。现在方氏已经习惯了,那大针穿蛤蟆的时候也能面不改色了。

吴氏云松家忙,早早的就帮忙,已经在佟家住了一个月了。吴氏把家里的猪和鸡都弄到了佟家来,大家顺手就能喂了。看到这么些的蛤蟆,吴氏也为女儿家高兴,手里大针非常利落的穿着蛤蟆。“你说玉娴哪里来的那么多鬼点子啊?竟然懂得这么抓蛤蟆,虽说有点浪费布匹,可是这布能用两三年呢,也挺划算的。今年看样子得比去年要多抓不少蛤蟆啊,真好,就爱看这秋天的景象,满哪都是一片丰收的红火景色。”

方氏也是越干越有劲头,这蛤蟆可都是钱啊。看样子今年能比去年多出一倍来,那可是一万多两银子呢,谁干的没劲头?恨不得长八只手才好呢。“看来真的该买些人了,这么光是家的人,还真就有干不。”方氏一边,手里也不停下。

“可不是,早就说了,你们到现在也没买人。我看再过两年,这摊子越来越大,你们还忙得,早晚都得买人的。”吴氏一边干活,一边说道。“别再等了,抽空买几房人吧,别把家人累坏了。”

“嗯,娘,我了。”方氏答应。

玉娴他们抓蛤蟆就不管了,上山捡橡子去了。玉娴不愿意这点还掖着藏着的,告诉了小美和小凤,让他们家也都有空捡些,留着喂猪可是好。春桃那也告诉了,春桃如今已经怀孕五个月了,骏祥宝贝的不得了,恨不得每天都跟在屁股后面。当然不能让春桃在上山捡橡子,所以骏祥就领着家里的几个弟妹,全都上山了。

今年一年的危粒罄伤嵌济蝗ニ停侨迷畦胱チ怂腿ァR焕词谴罄扇缃褚丫窃兰业牧耍饷醇赴傥牡氖虑椋缓谩A硪环矫妫畦爰依锖⒆犹。挂旱@弦雍颓厥系囊┓训模糜械憬睢K杂矜稻桶颜飧龌罡嗽畦耄粢惶焱蛏纤鸵淮危膊坏⑽蟾苫睿惶艘材苡屑赴傥牡氖杖搿4遄永锏娜丝醋旁畦虢蚵粑|蛄,也纷纷跟着效仿,可惜这做的人不多,卖的并不好。看来云桦的这个买卖,还能挣上一年的钱就不了。

玉妍如今也做不成娇了。周氏要照顾老人,还要下地干活,所以玉妍每天要做饭,洗衣服,还要带骏祺。骏祺已经四岁了,倒是挺懂事的。每天在家里,也不算太淘气,玉妍仙萨5200

还能轻快点。

秦氏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从她能下地行走开始,就坚持着做饭。佟世嵘给她把柴禾抱进来,帮着把火点着,然后秦氏慢慢地炒菜,做饭。虽然做的不是糊了,就是不太熟,可是这么锻炼下来,如今右手也可以动弹了。老爷子每天闲着的时候,都陪着秦氏出去转转,两个老人,如今没了钱财,反倒过得更踏实了。秦氏的性子也完全变了,再也听不到她骂人的声音了。每天笑呵呵的,看起来就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农忙的时候,淑珍也得下地,老两口就帮着看骏礼。如今骏礼也一周岁多了,还挺不的,会叫爹娘、爷奶了。长得虎头虎脑的,一看就是挺健康的。

秋天的山林,五颜六色,枫红、柳绿、柞黄,这被称为五花山。早晨起来,玉娴他们就进山了。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层林尽染的群山,走在家的小河边上。倒真有一种“红叶醉秋色,碧溪荡清尘”的感觉。玉娴走着走着,就不把这两句话说了出来。

大郎回头看看小妹,觉得这两句话,跟眼前的景致真的是太符合了。“小妹,说得好。”

玉娴低头笑了笑,也没说。到了蛤蟆趟子,大家就开始抓蛤蟆了。家的林子,就挑大个的抓起来,剩下的都留着,直接把蛤蟆扔就行,它们会跳到水里的。最开始的这几年,只能这么养了,等明年就会好些了,这些蛤蟆会在池塘里产卵,以后就会越来蛤蟆越多的。“大哥,咱们明年还得再买些地,不光是种,还要再挖几个池塘,到时候,养蛤蟆,养鱼都行。我那次往小河的上游走了,上面是泉水,涌水量很大,咱们也可以建一个酒坊。别管酒曲的问题,这个我来想办法。咱们酿酒,还可以把酒糟喂猪,猪粪又可以肥田。田养好了,粮食产量就高,这样的话既不用担心粮食多了卖不掉,也不用担心喂猪多了没有饲料。”

“小妹,你想的可真不,是啊,这样的话,一举数得。哪样都不耽误,真挺好的。”小三听了,觉得绝对可以。剩下的人也很赞同。

“哥哥们,努力吧,咱们要多多的挣钱。趁着钱知县这几年还在双甸县,咱们得赶紧攒下些家底。如今朝廷里风起云涌的,谁也不以后的皇帝是哪个,万一是个昏庸无道的,那百姓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趁着现在赶紧把家业支起来,到时候咱们也能好过点。”玉娴低着头,手里不停的往袋子里捡蛤蟆,遇到小的就直接扔。

大郎一边干活,脑子里也在细细思索着玉娴刚才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无论年代,只有的实力雄厚了,才能站得住。如今佟家不用交赋税,这就是一大优势,一定要利用好。即便将来的掌权者觅玥再有反复,佟家已经把财富积累下来了,也就不用怕了。想明白了这些,就觉得原来家里的这点钱还真是不太够用的,原来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第一百八十七章 秀才

八月末了,方氏算着二郎他们考试应该结束了,就天天的念叨着,不知道考的咋样,啥时候能回来什么的。

“娘,他们回来,还得先到府城我小姨那,然后才会回来,当然还得耽误两天的。你也别着急,这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二哥要是有那个走科举仕途的命,就一定能考的过去的。”玉娴看母亲的样子,就劝她。

“是啊,碧芸,你还用得着这样吗?当年昕儿考试的时候,我可没像你似的。”吴氏手里拿这针线,正给玉娴做鞋呢。

“娘,当时你根本就不想昕弟去考试,他那是自己做的主,自己找的保人好不好。如今我这和你不一样啊,我可是盼着二郎能有个功名回来,你说我能不急吗?”方氏也知道自己的表现有点过了,就坐下纳起鞋底子来了。如今蛤蟆已经差不多了,东跨院和后院里全都是晾着的蛤蟆,看着这些小家伙,就像是看见银样。

孩子们这阵子也都累的乏了,云松发话,今天都在家歇着,别上山了。于是,玉娴就在院子里陪着母亲和姥娘唠嗑。那些皮小子们,就像是感觉不到累似的,又跑去下网捞鱼了。他们现在捞鱼,也不管大小,全都捞上来,大的留在小泡子里养着,随时吃就去抓。小的都放到自己家的那几个池塘里,留着慢慢长。大郎把一些水草的种子都扔进了池塘里,等明年就能有一些水草生长了。鱼儿的食物会丰盛一些“玉娴啊,你做的那个头油我试了,还真不错,挺清爽的。你说你这个小脑袋里头,到底装了多少鬼主意啊。”吴氏摸了一下玉娴的小脑袋,笑着问。那笑容里,净是慈祥与满足。

“姥娘,我就是爱捣鼓些玩意儿罢了。对了,去年进京城的时候。有位国子监的祭酒,想让我去国子监读书。以前怎么没听说,朝廷里非常重视一些早慧的孩子啊?”玉娴之前也没问方昀,今天倒是想起来了,就问问自己的姥娘。

“唉,你姥爷在的时候,他是个老顽固,最反对朝廷里弄这些。所以回家也不跟我们谈,我也是偶尔的听别人有这么一说。如今又离京这么多年,当然不知道京里是个什么样子了。有时候。你小舅舅会说上一点。咱们苍宇,对这个倒是还挺重视的,你没觉得尽管你有那么多的鬼点子,却没人说你什么吗?不光是因为我们是你的亲人,见惯了。而且也是大家伙全都对聪明的孩子有一种爱护在里面。那位国子监的祭酒,倒是个好眼光,知道我们玉娴,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娃子。”吴氏放下手里的针线,搂着玉娴,看着她那红润的小脸。忍不住亲了一口。

“嘻嘻,原来是这样。师父说了,京城里有的是聪明的孩子。我跟他们比,还算不得什么呢。”玉娴心里也明白,自己只是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而已,要不然,她还真就没法和别人比。

“嗯,玉娴不去国子监读书,不会觉得可惜吗?”方氏问女儿。

“不会啊,我才不要去呢。如今我要学的已经很多了。跟师父学医术。跟袁伯伯学琴棋书画,还要跟母亲学针织女红。哎呀,还不得忙死我啊。哪有功夫跑那么远念书去?我喜欢咱们的家,喜欢这的青山绿水,才不要离开呢。”玉娴最大的心愿,只是和家人一起,过一个有人疼,有人宠,平凡幸福的日子。

几个人正在这说话呢,外面一阵喧闹,春梅跑了进来“老太太,太太,玉娴**,外面来了好多人,说是给报喜的,二少爷考上秀才了。”话音还没落,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

玉娴略微思索了一下,就回到屋里,拿了不少的铜钱,包了一些红包出来。这时方氏和吴氏已经到前院去了,只见大门口,不少的人都在那,看见方氏出来,纷纷的向她道喜。方氏挨个的点头,笑着和众人说话。

这时人群从后面分开,二郎从人群中间走过来,含着笑看着自己的母亲“娘,我考上了,如今我是秀才了。”

方氏听见儿子的话,就觉得眼里一热,眼泪竟止不住的往下掉。

倒是吴氏经历过这种事情,赶紧的从玉娴手里接过红包,挨个的分给那些来贺喜的人,他们一般是镇上的差役。那些人接过红包,掂了掂分量,知道里面钱不少,都很高兴,那吉祥话更是想不要钱似的往外说。把吴氏逗的喜笑颜开的早有人去江边找回来云松和大郎他们,此时他们也都回来了。进了院子,看见这么多的人,就明白,二郎肯定是考的不错。打发了报喜的人,自己家人才有功夫坐在一块唠会儿,二郎告诉大家,他在院试的名次不错,第九。博文也考上了,排在他后面,十六。两个人的名次都不错,如今被点了廪生,要到府城的书院里去读书了。

袁青云坐在那,捋着自己的胡子,笑的那叫一个开心啊。自己的两个弟子,全都被点了廪生,那能不高兴吗?笑的差点把胡子都拽下来。“二郎,回来的时候,去拜见你的先生了吗?”

“师父,去了,回来路过镇上就先去拜见了先生。先生也高兴的很,还说有空要来找您,一起探讨学问呢。”二郎的语气很平稳,并没有因为大家的欢喜,而影响了他。“博文回家去了,姨父本来让我也去的,我挂心家里,就没去,直接往家里来了。大概这几日,姨父也会来的。”

这个时候,村子里的人也都知道了,有不少人就来道喜。有的还拿着东西,云松就去招待这些人“各位叔叔伯伯,各位兄弟,犬子不过是考上了秀才,算不得什么,还请把东西都带回去吧。今日太匆忙了,改日,我准备好了酒席,请各位乡邻,前来吃酒。”佟家人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能太过张扬,礼是绝对不能收的。众人看云松的样子,知道他说的都是心里话,也就没再多说,坐在那唠了一会儿,又都拎着东西回去了。云松此时才松了一口气,回到后面,告诉大家:“外面来贺喜的人我都给送走了,东西全都没留下。二郎还小,如今虽说考中了秀才,可也不能太张扬了。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二郎,你也得记住,这考了秀才,也不过是有了走科举的资格,以后更要勤奋努力才行。”前阵子袁青云给云松恶补了一下关于科举的一些事情,云松好不容易弄懂了。

“爹爹放心,儿子知道该怎么做,以后儿子得去府城念书了,家里就不能帮着父亲干活了。大哥,以后,家里的活就得拜托大哥了。”二郎转头跟大郎说道。

“二弟放心,你尽管去念书就是,家里一切都有我。”大郎看着自己的弟弟,心里也是替他高兴的。

众人说说笑笑的,方氏去厨房,和春梅两个在厨房里忙活着晚上的饭菜。这是喜事,得多做些好吃的,二郎出去这些日子,方氏怕孩子在外面受苦,就想做些好吃的给孩子补补。

晚上自然是好好地吃了一顿,云松和袁青云两个人,更是开怀畅饮,一直喝到很晚。

九月初三这天,薛瑾瑜和碧莲领着博文和雨萱都来了。带了不少的东西来,还给带来了不少的仆役。“大姐,这是瑾瑜帮你找的下人。今年南面又发大水,有不少的人都背井离乡逃荒到了府城。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知府大人就下令,鼓励咱们当地的大户,多买些人,给这些人一个温饱。毕竟只靠朝廷的救济,根本就无济于事。我从里面挑出了这些,总共有两家,每家都有七八口人,都签的死契。你看着咱们安排他们吧。”瑾瑜看到方氏,就跟方氏说了这些人的来历,又把**都给了方氏。

“谢谢瑾瑜了,我还正愁着买人的事呢。咱们这庄稼院,太累,一般的人是不愿意来的。这下倒好,都是些农户出来的,能好一些。”方氏接过**,然后让春梅去看看先把人安排了下去。家里有的是房子,西跨院里还闲着呢,春梅就把人先给安排了下去,暂时都住在了西跨院里。

佟家的山上前阵子也盖了房子,等这几天安稳了,就可以把人安排到山上了。方氏有点想要培养春梅的意思,所以就让她看着安排这些。

一家人相聚,自然是高兴的很,尤其是两家的孩子这次都考中了秀才,更是有话唠。方氏想了一下,就跟碧莲定下来,明天请村子里的人热阄热闹。碧莲也同意了,就让薛平薛安进镇去准备明天请客的东西。这回紫萱紫菱都没跟来,方氏一问,才知道这几个丫头都有了身孕。紫苏的月份最大,快要生了,薛远在家陪着。紫萱和紫菱的月份小些,所以薛平和薛安还是跟着出来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府城念书

二郎和博文两个,拿着礼物,去看了陈先生,并邀请他明天到家里去吃酒。陈先生把礼物收下了,却拒绝了去吃酒席,原因是他现在要准备明年的春闱了,连学堂里都是找人帮着代管。二郎他们一听,

当然替先生高兴,就不再打扰先生了,告辞回了佟家。

佟家今天是热闹非常,村里的老少都来了,云松就在前面和那些人说话,唠嗑。方氏领着人在那炒菜做饭,家里新来的这些下人还没有分好,只是让他们帮着忙活。两家的媳妇婆子们,都在帮着摘菜洗菜,有两个炒菜不错的,就上灶炒菜。到了中午,饭菜全都准备好了,就摆在前院的院子里,一共摆了二十桌。

岳光宗领着家人来了,岳家三**岳晓彤当然也跟着来了。玉娴一看,赶紧领着岳**进了自己的房间”“晓彤姐姐,咱们在这屋里说会话吧,不出去和他们搀和。”玉娴拿出来一些点心,又到了两杯茶,

两个人在屋里说笑,正好小凤和小美也来了,四个女孩一起有说有笑的。晓彤也放开了,不像第一次来那么拘束,倒也是个活泼开朗的性子。

“晓彤姐姐,你来的晚了,要是早几天,我们还在忙着秋收,忙着往家里弄东西呢。虽然累,可是那种收获的喜悦,让人满心的欢喜呢。”小凤性子爽快,没多会就跟岳**熟了,讲起了秋收的事情。

“是啊姐姐有空就来玩呗,咱家有的是好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