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生怨,便向郭药师发牢sāo。于是他就让手下的军将去找翰离不讨要封赏。
  而对于郭药师这种喂不熟的白眼狼。每天好酒好菜大爷般的伺候着,一旦喂的少点难免他会跳起来反噬主人,斡离不对这些反复无常之人早就厌烦的很,这时听他们这样讲,于是问道:“辽国皇帝对诸位可好?”众人不解其意答,傻乎乎的答道‘很好’。
  接着翰离不又问。“赵家皇帝对你们可好?”这些人远没有郭药师jīng明,还听不出话中所指,又回答道‘也很好’。于是,斡离不冷笑道:“辽国耶律延禧对你们好。你们就反他,宋皇对你们好,你们就反赵宋,我斡离不是个穷光蛋,没有赵皇那样多的金银赏赐诸位,几位定会反我。诸位还是请回吧。”
  话既然说的很直白了,这些常胜军的军官们也听懂了,哪里还敢再要钱,只得惶恐而退。郭药师却是如五雷轰顶,知道自己彻底把翰离不得罪死了,因此也开始考虑自己的退路,再次投降大宋那是不可能了,他就想多弄点钱,回去打点打点,如果还不行自己做个富家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开封撤军后翰离不纵兵抢掠,但是常胜军所得不能令郭药师满意。但是路过磁州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件事情,早先自己还是宋将的时候,曾经向朝廷申请过三十万两的军饷,可这三十万两军饷却因为‘时运不济’,自己降了大金国的时候这笔钱还没运到。
  但是这笔钱确实是发出来了,南下的时候偏巧郭药师所部抓到了一个宋廷派出的信使,得知自己的那笔军饷就封存在磁州,而朝廷有令磁州官员及守军任何人都不准染指这些军费。
  现在走到了这里怎么能放过,于是郭药师北归时找了个机会带部队到磁州城下,命守城官交出三十万两白银,说这些银子本来就是朝廷给我的,现在我来了,交给我吧。守成官抵赖,说没有,郭药师说你要是不交出来,今天就率军攻破你城池,到时候再拿银子一样,还能顺便要你们xìng命,守城官无奈,只好交出银两。
  得到了这笔巨款,郭药师私藏自己的军中,小心翼翼的保管着,可一天忽然听人说起:有人想元帅汇报了这件事情,翰离不却只是笑笑说这笔钱早晚是他的!郭药师知道后大惊,一直思考对策,今天看看周围乱作一团,翰离不如果死了,谁还会追究这事儿,于是恶向胆边生,对准翰离不举起了刀…
  人算不如天算,在郭药师人神交战的时刻,翰离不的亲兵们赶到了,他只能放下刀,一起将翰离不刨了出来,然后以召集己部为名匆匆流走了。但他想得依然是这笔巨款,想趁乱将其转移,将来翰离不问起也是死无对证,于是他许下重赏带领着自己一班亲信冒着炮火转移银箱,可惜又碰上了敌军。
  郭药师不知道人家根本没看上也不知道他这点散碎银两,人家是冲着那一千万两银子来的,看到有人来‘抢’,立刻红了眼,马上指挥部下冲了上来,跟这些劫匪们拼了。
  董奇还以为冲过来的常胜军是想跟自己抢寨子的银车,怎么肯干!两下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干起来了,因为打的是遭遇战,常胜军一方虽说是骑兵,但是两下不足五十步的距离根本无法发挥出骑兵的优势,面对密如雨点般的弹丸他们往往是刚起步就被打翻在地,进攻很快就被粉碎了,躲在马后的郭药师有些后悔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谁稀罕你

  骑兵最怕什么,最怕的是失去速度陷入步兵的包围,董奇的兵越来越多,郭药师那边是死一个少一个。陆战队的士兵迅速合围上来,他们的队形看似松散,但是却保持着冲击阵型,以排枪压制敌人的反击,以机枪封锁敌人的攻击路线,慢慢将他们压缩到了一块坡地后边。
  “好汉,手下留情,这些银子都是你们的啦!”郭药师被打得抬不起头,瞅瞅周围自己从燕京带出来的这些亲信还剩下百十个,一脸惶恐的看着他,他明白这些兄弟们已经怂了。
  郭药师琢磨着这些人的来路,想着如果是宋军,他们有这么厉害的军队就不会等到此时再用了,金军和辽军他都呆过,也没听说有这么一伙子人,想来想去只有可能是‘义军’,他们必是来图财的,现在眼看人财两空,他还是觉得命重要。
  “好…”
  “指挥使,被咱们围住的是叛宋的常胜军都统郭药师!”董奇的好字刚出口,就被一位部下打断了,郭药师的‘事迹’可以说是广为流传,闹得世人皆知,成为宋辽的公敌。
  “那还费什么话,一个不留!”董奇愣了一下咬着牙说道,他也没想到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好事会落在自己的头上,为国除此大奸必会名垂青史。
  那边还等回话的郭药师没有等到可以活命的消息,而是等到了死神的请帖,刚刚沉寂的枪声又骤然响起,无论郭药师说些什么。回答他的都是无情的枪声,复仇的子弹。不到一刻钟郭药师残部被尽歼于土坡之后。
  董奇从枕藉的尸体中找到了郭药师被打得千疮百孔的尸身,仅凭面目上根本无法辨认。还是通过其身上搜出印信和衣甲、武器才得以确认,而他的尸体很快就被和其他死者一起掩埋,等到雨季来临几场大雨后再不会有人知道这个巨奸的埋骨之所,郭药师左顾右盼之时恐怕也没想到自己会无声无息的葬身在这无名的河滩之上!
  此刻却没有人会为一个几乎改变了历史的枭雄感叹,二营歼灭了郭药师这股敌军后,迅速依托河滩上两道低矮的沙梁修筑简易工事,建立了两道弧形阻击线,同时命人将缴获的三十万两银锭后送装船,将情况告之都统程僖绶…
  此刻寨子中清剿残军的战斗也进入尾声。一旅旅率何威亲自督战寻找肃王和驸马,他搜遍了寨子中整个前院还没有发现两人的踪迹,心中不免沉重,他们很可能被逃走的金军带走,或是趁乱逃走。可不论哪种结果都让他揪心,以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从女真人的千军万马中抢出两个人的;而如果他们逃走,也可能被溃兵卷走或是死在猛烈的炮火之下。
  何威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亲领一队人冲进后院,当他们搜到一间低矮的草棚时,发现门外躺着几具身穿汉服的死尸。何威仔细查看从死尸的衣服上可以看出死的是内侍。而能够有权使唤这些人的只有天潢贵胄们,这就说明当时人质确实是被囚禁在寨子中。
  “不要杀吾,吾愿降…”何威长了个心眼,没有贸然让士兵按照惯例开枪。而是使人先撞开了柴门,可还没等他们进一步动作,屋里就传出一阵哭喊声。
  “……”众人一下都愣住了。将枪对准了门口,只见一个小老头哆哆嗦嗦地从屋中爬了出来。伏在地上呜呜痛苦。
  “你可是大宋使臣,肃王可在屋中?”何威跟着王爷好几年。当官的见多了,看那人身着紫袍,怎么也是个三品往上了,放缓语气问道。
  “哦,你们不是女真人?”小老头听罢抬起头来看看周围的人,皆是汉人打扮,不是光脑门的女真人,惊异地抽泣着反问道。
  “我们乃是河北义军,专杀女真人的!”何威答道,这也是他们事先商定的,免得出现意外时牵连到王爷。
  “诶,扶本官起来,吾乃大宋太宰张邦昌是也!”那小老头一听说不是女真人,而是河北人立马不哭了,翻身坐起还摆起了谱。
  “既然张大人在此,那肃王可好?”何威命人拿过火把在小老头眼前晃了一下,果然是那位当年被王爷‘扫黄’抓了现行,整得死去活来的那小子,他正是行刑者之一,所以认得,伸手把张邦昌拽起来问道。
  “肃王和曹驸马都在屋中避难,让你们首领过来问话!”张邦昌正正头上的官帽,掸掸身上地尘土草屑,端着架子说道,脸上早已换上一副官老爷的标准照。
  “奉首领之命,小人迎奉肃王、驸马上船!”何威冲柴房施礼高声说道,理都不理翻脸比翻书都快的张邦昌。
  “你们首领是谁?”好一会儿,从柴房中有颤颤巍巍地出来两人,脸色苍白故作镇定地说道。
  “此处不便说话,王爷上船再叙!”何威也不多言,使了个眼色立刻几个亲兵上前架起两人就走。
  “何处草民如此大胆,竟敢强虏当朝亲王,驸马!”
  “你等可知犯了大罪,失了亲王,女真人会问罪朝廷的!”
  “你们也将本官一起带走吧,不要将本官独留于此!”
  “各位大王,带上我吧,我定不会亏待各位的,要钱要官均可!”
  张邦昌看这些人只带走了王爷和驸马,偏偏将自己‘遗忘’了,软硬兼施的求带走,可那些人却依然对自己视而不见,一着急抱住何威的大腿又哭了。
  “张大人对不住,我们老大说了,奸佞之臣人人得而诛之,今日腾不出手,你自求多福吧!”何威说罢,一个窝心脚将张邦昌踢到了一边。
  “我是大宋太宰,也是大宋子民啊,带上我吧…”张邦昌还不肯放弃,作揖打躬地苦苦哀求着。
  “好不烦人,不识抬举,将这老儿宰了,免得他呱噪!”一个军士大骂着挥刀要砍,张邦昌吓得魂都没了,抱头就跑再次钻进了柴房…
  再说负责转移被掳掠的汉族百姓的二旅,他们待一下船便迅速出击,解决了那些看守。可情况不如想象的那么顺利,混乱中一些百姓趁机逃跑,东一群西一伙的到处乱撞,跑错方向误入金军行列的立刻被杀,陶潜费劲力气好不容易将百姓收拢在一起,讲明自己是河北义军,到此是来解救他们的,总算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可当得知船只有限,只能部分人乘船撤离,大部的人还需连夜不行五十里到了河口才有船接应时,又是一阵混乱,当运送士兵的船一靠岸,人们便蜂拥而上,都不想放弃这难得的逃离机会。由于登船的人太多,数艘小艇搁浅在浅滩,甚至被挤翻。
  陶潜不得不出动士兵维持秩序,将人强行从船上拉下来,而时间正在一分一秒的被浪费,他知道如果再这么耗下去,一旦金军调整好便会发起攻击,而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将成为被屠戮的对象,那时不但走不了,命都保不住。
  于是陶潜当机立断,强行将百姓分组,老弱女人孩子编成一队等待转运上船,其他人立刻出发赶往下游,右路四艘船转载完毕立刻出发,为徒步转移的百姓提供掩护,一阵折腾后,两边总算都开始动了起来,可分离时刻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让陆战队的战士们一样感到无比的心酸,谁也不知道踏上行军路途的亲人们能不能再能见面…
  一旅完成清剿残敌的任务后,三个营立即赶筑工事,在临时渡口三百步外建立了阻击线,这是舰炮能够提供火力支援的极限。与此同时完成摆渡任务的舰船水手们除了必要的战斗人员,全部加入了抢运那一千万两银子的任务。
  朝廷当初将赔款送往金营时以万两为一封,十万两为一纲,一共是一百纲合计一千万两白银。当何威清点时,发现银箱上的封条还是大内内藏库的,甚至银车都是大宋的,他不敢擅动,原样起运。
  在军官的监督下水手们将银车推到渡口,然后装上小艇,再吊上大船,相当的耗时耗力,可大家干劲儿都很高这么多的银子谁见过,一千万两的银子就相当于一亿贯的铜钱,相当于大宋好年景的一年赋税,王爷折腾了那么年的积蓄也不过是这么多,虽然这银子不是自己的,但是能过过手也是十分高兴的!
  有高兴的就有不高兴的,翰离不就不高兴,当他发现偷袭的敌人很快停止了进攻的脚步,转入了防御的时候,就意识到敌人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那些银子来的。可当时骤然遇袭,自己也被摔得晕头转向架离了战场,那些银子一两都没有带出来。
  那几乎是此次东路军南征的全部所得,大家都还等着拿他填补出兵的亏空呢!要是落入敌手,自己岂不是赔本赚吆喝了,宗翰那货还不得笑掉了大牙。越想越心急,翰离不一待整军完毕就迫不及待的向敌人发起了反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 满载而归

  翰离不出征时率领的是支杂牌部队,中军自然是自己的族人组成的,这是他们的主力,刚才被突然降临的炮击打得晕头转向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过精锐就是精锐,缓过神来就投入了战场,可一阵阵爆豆似的脆响一下击碎了翰离不心中的那点侥幸,这就他妈的是原州军,即使不是,也和原州军脱离不了关系!
  金军的第一次冲锋很快被狂风般的弹雨击垮,可翰离不并不打算放弃,他心中一直有个疙瘩,当初兵败原州城下,他认为那是因为原州军占据坚城。如果是在旷野中交战,原州军一定会被女真铁骑踏的粉身碎骨,所以翰离不立刻组织起第二轮冲锋。
  这次翰离不吸取了原州城下失败的教训,采用松散队形多路突破,在他的印象中,原州军远距离是火器射击,近距离还是要靠大刀长矛肉搏,因此他认为只要冲过封锁线,冲破敌军的阵型,他们就必败无疑。
  可那是因为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州之战时原州军压根就没有火器,不用冷兵器用什么,这陆战队可是人手一支连珠枪,大刀长矛的没有,一把短刀还是辅助武器。而手持火把的女真人就是个靶子,而机枪更是骑兵的克星,不管他们是正面来,还是侧面走都只有一个下场。
  两次冲锋被打退,但是那一千万两银子的诱惑力太大了,翰离不以在女真军中流传的一句老话――不能连续冲锋七次的士兵不能称为女真勇士,鼓励着自己士兵又冲了上去,翰离不把女真人的骑兵冲锋战术发挥到了极致。一波接一波的攻击连绵不绝。
  一直关注战场上形势的程僖绶一面令水手们加快抢运的速度,一面命令舰炮再次开火射击支援陆战队。事实证明即使仅依托简易工事的装备火器的步兵。也能在炮火的支援下在平原上打败大规模骑兵的轮番冲击,即使是当世号称无敌的女真骑兵也不例外…
  菩萨太子的心在滴血。一个千人队冲上去,能活着回来的往往不足半数,而可以再次投入战斗的还得再减去一半,还打下去自己这两万人都得交待在这,而自己此次南征所有的伤亡都不及这半宿之数。翰离不虽然舍不得那一千万两银子,但是他也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这只能徒劳的增加伤亡而已。
  此时银子和解救的百姓已经全部上船,陆战一旅的任务已经完成,他们开始在舰炮的掩护下有秩序的登船撤退。而此次护送他们离开的变成了女真人,他们远远的跟着,不敢踏进舰炮射程中一步。
  等翰离不再次踏进寨子,成堆的银子一锭都没有给他剩下,就连来不及带走的战利品也被敌军一扫而光,搜遍了全寨留给他的只是一地死尸。不对,还有一个活的,那就是大宋太宰割地计议使张邦昌,看着趴在地上一边痛哭流涕。一边讲述自己如何忠于圣上、忠于职责、忠于大金,以死相抗才没有被抓走的伟绩!
  翰离不虽然真想一刀将眼前这人剁了,可想想自己折腾了小半年就落下了这么个哭吧精和一纸合约,他忍了!看看左右。他忽然发现少了一个人,郭药师不见了,他急忙派人寻找。发现连同他一起失踪的还有他偷带的那几百亲信和私藏的三十万两银子。
  翰离不立刻认定郭药师趁乱携款潜逃了,这促使他下定决心除掉常胜军这个隐患!这小子还真是说得到做得到。回到燕京以后就以让常胜军官兵解甲归田的名义将他们骗出了城,然后以搜查私带兵器的名义将他们解除了武装。再就是一阵乱箭将他们送回了老家,背叛之人终于得到了应得的下场!
  此时有人禀报掳掠的万余汉人百姓也被敌军给救走了,翰离不大怒,这帮人真是太过分了,银子你们都抢走也就算了,人也都给弄走了,合着我忙乎了半天给你们攒忙了,立刻领着残兵顺着他们逃跑的路线追了下去。
  可在陆战队二旅的严密保护下河舰炮的威胁下金军又白跑了一趟,追了半天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驱赶到家的百姓登上了大船,目送满载着自己的财物和战利品迎着初升的红日驶向了大海,丢下干瞪眼的他们说拜拜了!
  ………
  再说李纲准备的追击金军的部队。大部队十万余人出发后不久,朝廷接到泽州传来的消息称金军西路军在粘罕的带领下除了继续包围太原府外,另外派军继续攻打其余州县,现在已经攻陷隆德府,逼近高平县。
  这个消息震惊朝野,众人都担心好不容易送走一个斡离不,粘罕大军要是再来个渡江南下,逼近东京城,那时候朝廷还能拿什么应付他。于是赵桓忙命李纲把追击斡离不的军队全部调回来以备不时之需。李纲劝赵桓不用担心,一个是我们已经和金国签订议和条约了,粘罕军队接到消息后不会再来攻打。就算粘罕要渡河攻打东京,我们在河口处现在有两万驻军,金军很难成功跨过黄河。
  赵桓听后圣心甚慰,说那我就放心了。李纲退朝后,又有人密奏说绝不可信李纲说法,要是万一粘罕打来我们哪能应付得了,赵桓又觉得非常有道理,便用金牌发往各军,命他们赶快回防京城。等到李纲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忙到宫中与赵桓力争不可撤军,赵桓听后再次动摇,又下旨命部队不必撤退了,转头继续追击,等到宋军真追上了金军,大家谁也不敢动了,他们怕自己打完了,皇上又改主意了…
  东路军在赵桓的摇摆舞中安然撤走,但这时他又觉着西路军宗翰部占据了河东,直接威胁河津地区。赵桓又生气了,这金**队怎么就没完没了,于是又命种师中、姚古出兵河东、河北,以分别援助太原、中山、河间等郡,不再割让三镇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父子斗

  ()    宗翰军久攻太原不下;但声势影响甚大。太原被围;有人讹传宋兵yù尽杀投附人。河东人称宋改编的义胜军为投附人;是以在平阳府的义胜军四千余人不自安;义胜军首领刘嗣初乃纵兵劫掠平阳城;降于金。宗翰军一方面围攻太原城;另一方面在降金的义胜军引导下;攻破隆德府;兵至高平县;游骑远到泽州。
  不久;宗翰闻金东路军已与宋政权订盟议和;乃兵回太原;继续围攻;不时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