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得不知的三百六十五宗灵异事件-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3:不谋而合,那郭先生,你单独找我说话的意思是。。。。。。不会仅仅是跟我说这些吧?

    郭沫若先生(点着头、欣慰状):你很聪明,是这样子,由于上甬道有干燥成分的毒药,我不敢确定下面会是怎样的情况,所以为了大家的安全起见,你又是盗墓专家,所以想让你先通过上甬道入墓穴看一看究竟。看看是不是有盗墓的同伙死在里面,还有你昨晚跟我说的信息:这死者的双手的干净的,那肯定是用了诸多的盗墓工具,这些工具去哪了?是不是跟他们的同伙在一起,这些都需要你帮我一探究竟。

    对于这样的要求,03通常是不会拒绝的,在整个一上午的时候,就看到有如此众多的工兵参与到粗挖的工作中来,就知道这底下的墓穴绝对是一个“大冢”(笔者按: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盗墓系列的中,为何喜欢称墓为“粽”,那是因为粽和冢是近音,再很多方言中,还是同音,盗墓之人比较忌讳冢、尸体这类的说法,所以喜欢说冢为粽,冢里的尸体为粽子,如果碰到是将相候的冢,那就称之为大粽,里面的尸体当然是大粽子啦!),这种诱惑,对于任何一个盗墓者而言,都是经不住的。03早有跃跃欲试的想法了,只是碍于纪律,一直不敢行动,现在郭沫若先生亲口这么说,立马兴奋不已,一嘴的答应。郭沫若先生笃定的说道:“我是无神论者,不相信鬼神一说,所以,你们要担心的仅仅是墓穴中的机关和毒药。。。。。。”

    “你们?”03一听到“们”字,就知道可能有很多人下去,郭沫若先生在旁补充道:“是的,我得安排一些人跟着你下去,以防万一。。。。。。”

    “郭先生。。。。。。”03打断道:“我们盗墓之人讲究贵精不贵多,人多了,我就照顾不过来了,如果郭先生真需要给我安排两个助手的话,我希望是01和02,01的体格足够保护我们的安全,02的专业也足够确保我们的探险。”

    郭沫若先生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

8月24日:满城汉墓里的三颗夜明珠(6)() 
03虽是盗墓方面的好手,但似乎并不被鬼神所左右,他讲究的是实用主义!照理说,越是做这行当的人,就越是敬仰鬼神。盗墓之前,不说焚香拜佛吧,怎么说也要准备一些诸如白米、黑狗血等“作案工具”。得。。。。。。这一切在03面前统统免除,只见他非常自信的说道:“新社会,扫除一切牛鬼蛇神,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还怕什么妖魔鬼怪?”戴着绳索、洛阳铲和电筒就下去了。01号实在有些不放心,最后还是在一战友的帮助下接过了一支枪,这玩意得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上它!

    时值傍晚时分,01、02、03三人吃完晚饭,稍作歇息,就开始通过上甬道走进墓穴。自打这里过后,在官方的任何一家档案记录中都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了,换而言之,官方知晓这事,但出于一些目的,所以把这段经历给“抹杀”了。

    艾仕帧教授曾经托过关系,联系上了01、02、03,但可惜的是,01死于一场交通事故,享年69岁,02退休后就跟着子女出国了,据说在文。革后期,因为没有积极参与破四旧的活动而被打残了一条腿。03是唯一一个被艾仕帧教授联系上的当事人。

    只是03的命运也不是很好,和一直未婚,孤老终生,当艾仕帧教授见到他的时候,只见他在孤老院中一个人说着话。艾仕帧教授找到孤老院的负责人,问为何让03自己一个人说话,院方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起先有人会听他说过去的经历,可老觉得有些不靠谱,而且一直重复的说,就没有人原因听他说话了。

    这个用成语来说,叫“喋喋不休”,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是太过孤独所致。。。。。。

    当艾仕帧教授采访01的时候,01虽然逻辑思维尚清晰,但有些话语可能要不断的重复,唠叨琐碎,再精彩的故事,用“喋喋不休”的方式去讲完,大家听了也会索然无味。艾仕帧教授索性将其整理成稿,用根据01的描述,最简洁的语言将当时的现场给描绘了起来:

    三人入得古墓的时候,古墓中的一切都完好无损,惟独来到主墓的时候,发现了异常:主墓里的尸体是一具干尸,保存的相当完好,但令人遗憾的是,那干尸上有三处位置显然是被人动过了,分别是嘴、腰际和右手,为何这么肯定呢?因为有含布的迹象(编者按:在这里要普及一下,很多人以为古时候死者的随身陪葬品就是随便一方,那就大错特错了!就拿戒指来举例吧,死者生前的戒指是戴在手指上的,死后得摘下来,然后放在手中,但这并不是直接放,而是得用“含布”来包裹好戒指后,再放在死者的手中,这在盗墓行业中有一个术语:晃金。一般盗墓的来到尸体面前,通常第一句话都会说:“兄弟们,看看有‘晃金’的没有?”由于晃金和黄金是同音,久而久之,就误传为黄金,其实这是不对的,古人人为,人死后是要投胎的,所以身外物不能连着身,你戴着、挂着都不行,所以得分离。分离后,又不想死者投胎时“身无分文”,所以得有随身陪葬,这陪葬物包裹好后,一来不贴身了,便于投胎,二来符合财不外露的心理,不会到了阴曹地府的时候,因为金光闪闪而被小鬼们发现,抢了过去,所以得“晃金”。)。有含布,但含布里无物,显然是被盗了。最后能判断出被盗的是三颗夜明珠,而且是非常大的夜明珠,何以见得?在于光点。什么意思?在漆黑一片的环境中,如果放置一个发光点,诸如夜明珠、长明灯等等,一直在那边亮着上千年,然后把夜明珠和长明灯拿走,那地方依旧会有光点,还是会发亮。当时01和02一看那观点,颇有经验的他们就第一时间根据那光点判断出是三颗非常硕大的夜明珠。那这价值连城的三颗夜明珠去哪了呢?墓穴之中,这夜明珠最好找,哪里发亮,就在哪里呗?但三个人仍是没有发现。也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隔着五十多米的地方,听到了一个细微的声音。大家或许要问,五十米开外的声音,还是细微的那种能听到?我只能说,你去了古墓里,特定是千里耳。。。。。。

    三人被那声音吓了一跳,于是相继前往,越往前走越触目惊心,发现那古墓的空间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是一个更大的棺木出现在三人的面前。“原来主墓在这里呀?”01率先惊讶的说道:

    02和03细细一甄别,发现那棺木虽大,棺盖和棺底并不平行,棺盖有明显的凹线装,这是典型的女棺。大家能理解吗?棺材分男女之用,棺盖呈笔直,是男棺,棺盖呈凹线,是女棺。很多盗墓系列里的就有点胡搅蛮缠,不按历史常理出牌,让人感觉有些不尊重历史。在古时候,夫妻有合葬,根据棺木“坐北朝南”的原则,通常女棺位于男棺的东侧,也就应和了“男左女右”的原则。根据这棺的造型和位置,很显然,就能判断出并非是主墓,而是墓主的夫人。03非常专业的说道:“看来这墓主生前是妻管严,死后的棺木都要比老婆的小。”02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

    在古时候,纵然老婆是“河东狮吼”级的人物,但“规制”这东西依旧不能改变,生活中,老公可以怕老婆,但死后绝对不可能棺材和墓穴的面积都比老公大。那造成老婆的棺材、墓地比老公棺材、墓地要大的原因,那就是“后死追封”!

    什么叫“后死追封”呢?后死很容易理解,老婆比老公死的晚,那“追封”呢?这个跟老公身前的地位有关。。。。。。

8月25日:满城汉墓里的三颗夜明珠(7)() 
在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死者为大,这一点在官场上尤为明显,特别是古时候的“追封”,真的是中国官场的一大特色,人死后,当权者(一般是皇帝)会根据死者生前的“功德政绩”,追封一个生前所没有达到的爵位。中国历史上,受追封最多的莫过于孔夫子了。在武周之前,孔子已经被追封到“公”这个地位,武周之后,更是追封到“王”。虽然这些都是形式上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精神表彰,但放到“规制”上而言,还是需要去执行的。

    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墓葬文化:妻子的棺材、墓穴要远大于丈夫的棺材、墓穴。再说通俗一点:丈夫死的时候是正三品的官位,安葬的级别循了正三品。死后两年,新皇登记。觉得这个已死的正三品在位的时候,辅助自己有功,追封一品。得,他的妻子就名正言顺成为一品诰命夫人。她死了,就得按一品诰命的级别来安葬。这就出现了妻子墓穴和棺材大于丈夫的现象。

    这一现象统称:后死追封!

    02、03当然知道这一现象,再看那棺木的“规制”,以及墓穴的规模,最重要的是棺材的制式,让02和03都有一些不敢喘气:这。。。。。。这个级别最起码是“王”的级别。02和03面面相觑了一番,想必这次的发现将是一次重大的发现。虽然先前郭沫若先生早有这方面的预测,但毕竟眼见为实的震撼远不是耳听为虚所能比及的。这个时候只有01是门外汉,他所关注的是刚才那细微的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

    就在02、03还沉寂在“有重大发现”的快感时候。01冷不丁的说道:“这声音是从这口棺材里发出来的。”02、03顿时“惊醒”了过来,盯着那棺材不约而同的念叨道:“这棺材里怎么可能有声音?”

    大家三只电筒齐刷刷的照在了那口棺材之上,看着那口完好无损,布满尘灰棺材,都侧着脑袋,一副想不通的表情。还是01“初生牛犊不怕虎”,拿起铁锹直接走进棺材,作势要砸!02、03见状,连忙上前阻止道:“你这是要干嘛?”

    “没听到里面有动静?”01显得有些激动,好奇心驱使他想看看棺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能胡来,这棺材未有开封的迹象。轻易开棺会有不妥!”一直都不信鬼神的03也开始有些犹豫了起来。

    02也在旁告诫道:“这已经是文物了,不能随便破坏文物!”正当02的话音刚落,“咕噜”一声,声音又从棺材里传了出来。这时三人紧张的对望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要不。。。。。。要不我们先回去,跟郭老师汇报这里的情况后再做打算吧?”02率先打起了退堂鼓。

    “不管汇报不汇报,这棺材里到底是一个什么名堂,我们总要打出来看看的!”一心想一看究竟的01执意要开棺“验明正身”。

    “我的意思是。。。。。。暂且不要动为好!这里面要有什么。。。。。。”这个时候的03已经是愈发怀疑自己的信仰了。

    正当大家不知道该进该退的时候,棺材里的声音愈发的频繁了起来,最终“砰”的一声,棺盖竟然自己打开了。瞬间墓穴内满是扬尘,三人在迷住眼的同时,也惊吓分别倒退了几步。也就在这个时候,01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枪。。。。。。

    些许的“尘埃落定”,扬尘不再明显,棺材里也不再有什么响声,大家勉强的朝着那棺材看去,耀眼的三道白色的寒光从棺材里射了出来,亮光一直“穿透”到墓穴的顶部,03似乎知道了一些什么,口中勉强的说道:“难。。。。。。难道是夜明珠?”

    03盗墓多年,对什么样的宝物都是了如指掌,所以一看那寒光就能知道一个门道。01听闻后,仗着自己手中有枪,第一时间冲到了棺材旁,爬上了墓登台,一手趴着棺沿,一手拿着电筒,踮着脚尖,探着脑袋往棺材里一看,“啊呀!”一声,这声音把02、03吓了一条,以为01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只听01说道:“这家人真有钱,这里还有三颗夜明珠呢。得。。。。。。这女主人也真够放荡的,死了还要两个男壮丁陪葬!”

    “两个男壮丁陪葬?”这话送到02、03的耳朵里,都表现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03盗墓这么多年,也没碰到过一个棺材里可以睡三人的,02更是惊讶万分,研究历史这么多年,也没从哪本典籍中看到陪活人陪葬有陪到棺材里的说法。

    两人想到这,也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了棺材前,跟01一样,爬上了墓登台,双手趴着棺沿,朝里面看去,这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这棺材里的哪里是什么陪葬的男壮丁,分明是刚刚死去不久的男尸嘛!

    02只是理论上的表述,看到现场,就大是大非的对着01说道:“这不可能是陪葬的,这两具尸体很明显是刚死不久嘛,跟着古墓格格不入!”02在说的时候,竟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着太多的蹊跷,但作为盗墓出生的03而言,可是越看越惊心,头皮发麻,带着一点恐惧的口吻说道:“要不我们先出去吧,这里得要郭先生过来住持大局了!”03说了这话,那边还在跟01讲着道理的02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立刻花容失色的掉下了墓登台,手脚并用的跑向了上甬道,口中忙不迭的喊道:“见鬼啦。。。。。。见鬼啦。。。。。。”

    03赶紧上前,一把抓住02说道:“你这么叫喊,是准备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吗?镇静,镇静,我们先上去,跟郭先生反应这里的情况再做定夺!”

8月26日:满城汉墓里的三颗夜明珠(8)() 
三人走出墓穴,将这墓穴里发生的一切都汇报给了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先生听罢,摇着头说道:“这事情就有点麻烦了!我在民国的时候也遇到这么一个事情,考古的行话叫鬼打赏。”郭沫若先生这话一出,包括03在内的所有人都愣在那边,不明所以!郭沫若先生有点好奇的看着03,“嗯?这事情你也没听说过?”郭沫若先生问03道:

    03摇着头,明确表示不知。

    “在你们上墓穴之前,我已经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整理了一些思绪,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下面的墓穴应该是汉朝刘胜的!”郭沫若先生颇为笃定的说道:

    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仅凭一个定量粗挖就能判断出是谁的墓穴,古今中外,郭沫若老先生是独一份!

    其实郭沫若先生起先也不敢判断就是刘胜的墓穴,只是听这三人的墓穴经历,就基本上判断了下来。

    02虽尚有一些惊魂未定,但被郭沫若先生这么一说,内心的求知**得到了升华,立马好奇的问道:“刘胜,中山靖王的那个?”

    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为贾夫人,西汉中山靖王。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汉武帝即位之初,大臣们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王进行百般挑剔,动不动就上告诸侯王的过失。刘胜便把官吏侵夺欺凌诸侯王之事,全部奏报汉武帝,汉武帝就增加诸侯的礼遇,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之事,对诸侯王施行优侍亲属的恩惠。刘胜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并认为诸侯王应当日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前113年),刘胜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

    郭沫若先生点着头说道:“刘胜生前好色,但又极其忌惮妻子窦绾的家族势力,所以夫妻俩一直都貌合神离。刘胜生前有四件宝贝,三颗夜明珠和一件金缕玉衣。窦绾都非常喜欢,一直想把这四样宝贝占为己有,但刘胜有自己的打算,他宠爱三个小妾,按照刘胜的意思,是三个夜明珠给三个小妾,最贵重的金缕玉衣是送给窦绾。刘胜这一想法被窦绾知晓,窦绾一不做二不休,将那刘胜宠爱的三个小妾一一害死。刘胜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将那三颗夜明珠收回,直到死了也要陪葬,不给窦绾。窦绾肯定不服,怎奈刘胜下了陪葬的口令,无法变更。窦绾是眼睛红着看着三颗夜明珠随着刘胜进了棺木。”

    “郭老师,那你刚才那鬼打赏是什么意思?”02、03异口同声的问道:

    “西汉盛行蛊术,根据《成汉后记》(编者按:为防止读者对号入座,这里的书名用的是化名。)记载,刘胜死后,窦绾高金聘请唤雨之人(懂蛊术的人)做法,皇帝问起,窦绾答曰是为死去的刘胜做法,保他阴间平安,实则是要回那三颗夜明珠。唤雨之人告知窦绾,窦绾从阴难从善(编者按:就是死后难以善终。),要有金缕玉衣护身,夜明珠护法。窦绾深信不疑,铁定要刘胜陪葬的三颗夜明珠。唤雨之人告知,我做一‘遁山法’,你从阴后,自会有人给你送来。但前提是你的从阴之物(编者按:棺材)要大于刘胜。窦绾听信,在刘胜死后的三年间,窦绾不断通过关系上奏朝廷,追封刘胜,确保自己死后,其棺材要比刘胜的大。”郭沫若先生说道:

    “《成汉后记》是汉代流传下来的孤本史籍,郭老师能通读熟记,真不愧是一代历史学家!”02听后,不禁由衷的感叹。

    “郭老师,我还是没能明白鬼打赏的意思!”03问道:

    “鬼打赏,顾名思义,是鬼的要求。它是一种人鬼交易的雏形。那唤雨之人所谓的做法,无非就是通过鬼打赏,让人将夜明珠转移到窦绾的棺木之中。”郭沫若先生一说“人鬼交易”,03立马就明白了过来,“啊。。。。。。”的一声过后如梦方醒的说道:“我明白。。。。。。我碰到过这个。。。。。。鬼魂托梦,让你帮其完成墓穴中的事情,完成后会有一笔阴财可给!”

    郭沫若先生点了点头说道:“终于明白了!”

    鬼打赏,是人鬼交易的雏形,亡魂会通过托梦,让在世的人为它完成未了的心愿。通常而言,鬼打赏是“人鬼交易”的一种类型,人鬼交易的类型有很多,但鬼打赏的类型相对比较单一。它是需要在墓穴中去完成的,所以,一般鬼打赏的托梦对象都是盗墓者。这也是为何郭沫若先生一说,03就能焕然大悟的原因。

    03带着自己的理解说道:“是不是这三个盗墓者收到了窦绾的鬼打赏,所以就来到了这个刘胜的墓穴,等盗到夜明珠过后,因夜明珠价值连城,临时改变了主意,并不想装进窦绾的棺木之中,结果惹来了窦绾的报复,其中两人死在窦绾的棺中,还有一人原本可以逃出墓穴,结果还是在上涌道的时候,一命呜呼!”

    郭沫若先生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说道:“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说准!”

    “还有一半没有说准?”01、02、03三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