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时间都变了,改为下午四点左右,一手提着水果,一手带着小礼物,每个店员都人人有份。
不得不说,有的吃又有的拿,这让周正平几乎成了林欢乐之下,最受欢迎的那个男人。
高云宁终于是觉得搞不定了,这样的殷勤当然影响了店里的正常运营了,甚至有的店员每天到这个时间点,都在猜着今天周正平会带来什么水果,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小礼物。
她找到苏岑:“岑啊,要不你就跟她交往看看,这个人坚持这么久,看来是真的喜欢你的,也能想象出未来他应该能够对你呵护照顾……”
“呸,你这叛徒!”苏岑佯怒,作势要打。
吓得高云宁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不敢看她挥过来的手。
“他喜欢我是他的事情,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更何况,相亲相爱,至少是两个人有共鸣,我可对他一点感觉都没有,你看嘛,到现在,我对他的这种无聊行为反而一点也不反感了,这完全可以证明,我是置身事外的……”苏岑对这件事,有着非常坚定认识。
“你为什么不接受条件这么好的周正平,有句话我不知道当问不当问……”高云宁有点欲言又止。
苏岑瞪了她一眼:“那就别问,想什么乱七八糟的!”
然后噔噔噔,丢下高云宁,踩着高跟鞋走远了。
高云宁对着她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当中:“嗬,你居然知道我要问的是什么,厉害了……诶,可是周正平怎么处理,难道天天这样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她最近可是再也不好意思跟周正平推销新款眼镜了,因为每次一拿过来给他看,无论多贵,无论款式多么不适合,他都是一个态度:“嗯,高店长,你推荐的都很好,全部包起来……”
这真的是太没有挑战性了。
……
苏岑还是找到了林欢乐,愁眉苦脸的样子:“林总,把我调走吧,榕城,或者泉城去开发新店,外省也可以,我不想因为个人事情,影响莲花店的运营……”
“可以,没问题,过完年你去魔都吧,帮我在那里找店面,开新店,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
苏岑没有想到林欢乐会答应得这么快,下意识地回道:“什么重要任务?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动刀动抢的,我一定去做。”
林欢乐手里拿过一份资料,放到了她的面前,说道:“恐怕还真的需要你动刀呢。”
苏岑狐疑地看着资料:“美容整形矫正……”
“你的梦想是做美容这一块,无外乎就是化妆和保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习美容整形,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其让外国人赚我们中国人的钱,不如我们自己做。”
苏岑翻开资料,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整形美容,最早是从医疗整形而来的,在战争中,或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受到毁容和肢体损伤,影响个人形象,对生活造成困扰的,医疗整形变应运而生。
实际上在我国,特别是魔都这样的大都会,医疗整形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也逐渐发展到美容整形,比如割个双眼皮,点个痣,还有一些更深入的矫正,都已经有在开展,只是时下的美容整形观念,还没有后来的那么疯狂,但这一块的前景,开发起来十分恐怖。
这林欢乐是过来人,对于前世的那种整形风潮,可是感受颇深。
现在派苏岑去学习这一块的技术,虽然有点早,但这不仅仅是学习,还要开创,并且去跟这一行业的人做深入交流,也是宜早不宜晚。
“怎么样,愿不愿意去走这条路?”
“若不是你属于婧婧的,我现在恨不得吧唧亲你一大口……”
“咳咳……”
苏岑抱走了资料,她好像已经忘了来找林欢乐本来是要说什么事情了。
哦,也对,去了魔都,那也就算是摆脱周正平了。
第157章 润物细无声()
苏岑喜欢美容方面的事情,这不是说说而已的,原先在松城的时候比较没有条件,但她也都订了一些美容方面的杂志和书来看。
到了鹭岛之后,毕竟开放的特区里,能接触的就多了,她在上班之余也参加过好几期的美容培训班,美容化妆甚至美发都有相应的涉足。
而令她成就感十足的就是,宝鳥眼镜后面的新员工培训上,仪容仪表课就是她讲授的。
“近乎完美的ol女神”,这就是林欢乐对现在的苏岑的一个评价。
这一年多来,重生人士林欢乐对身边的朋友做了很多启发的工作,他也同样有参与。
比如强哥,现在的物流,做到了好几个省,比起刚刚准备出省的顺丰,在进程上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优势,这个物流,经过林欢乐和强哥的商议,正式取名为“神剑速运”,神剑出鞘,剑无虚发……
比如404舍友,文化衫再到吃货联盟,或许以后还可以做个送餐的出来。
又比如雷蕾,完全是按照林欢乐的设计在走……
现在对于苏岑也一样,他给出建议,指明方向,如果对方答应“入伙”,那么就是一项新的高潜力事业。
年底了,也到了一年一度总结的时候,曾经在95年底的时候,林欢乐就被提名为鹭岛创业十大青年代表,而他也是唯一的一名在校大学生。
表彰大会是在96年的元月底举行的,鹭岛人民大会堂的会场,林欢乐从副市长的手中,接过了封面烫着金色大字的红本证书,还获得了一万元的创业基金奖励。
而这次被评为十大创业青年代表的意义并不在于证书和奖金,而在于随后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除了自己几家店的各种税收减免,户口接纳等等之外,林欢乐还申请了一块厂房用地。
这块地就在神盾安保基地的附近,面积十亩!
乐婧副食品有限公司,将要在这里成立。
林欢乐一直觉得零售业餐饮业抑或是美容业,这些都不是属于制造类的,有个厂子,生产一些产品,这会更有意思一点。
蛋黄派,以及未来的一些小包装即食食品,将成为乐婧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同时也作为奶茶店部分原料加工基地。
赵兰萱听说林欢乐申请地皮的时候,开始有点困惑,以为他要涉足房地产,当开发商,连忙电话过来询问。
毕竟这个时代,由于前两三年南方一个城市房地产的泡沫,使得房地产开发进入了停滞期,现在是出于萎靡不振的时候。
后来也是直到1998年下半年才开始全面复苏。
“萱姐,我是想弄个食品厂,刚好有这方面的资源。”私底下,赵兰萱还是让林欢乐喊她萱姐。
她说“那还好,我以为你要盖商品房呢,怕你亏钱。食品厂好啊,民以食为天,有需要帮忙的话,尽管开口,姐这边吃的就是关系和人脉。”
“好的,谢谢萱姐的支持!”
挂了电话的林欢乐,还是很佩服赵兰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也就是她这样,才能经营住这么广阔的人脉关系吧。
这点,还是值得他学习的。
想到这里,他给远在帝都的魏小平打去了电话,问问店面选址的进展,也顺便关心一下。
自己有时候忙起来,对于这几个在外面替自己打江山的得力干将都没有及时关注,这是不对的。
“林总,这里挺好的,有机会你亲自过来看看……找了几家店面,开眼镜店,奶茶店都不错,这几天还在蹲点考察人流量,等数据统计出来,再做决定,另外那两位加盟商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顶级待遇啊。”
这次的魏小平,在情绪上明显有开朗了不少。
“那两位估计是帝都的什么名媛之类的,看看有没有机会……”
“哈哈林总……即使泡上了,这门槛太高,过得会很累的。”
林欢乐觉得又是自己瞎操心了,这边的柳烟,那边的魏小平,唉,这两个。
林欢乐的重心,毕竟还是在眼镜店上面,前期的扩张是最重要的,作为刚进入鹭岛眼镜市场的宝鳥,能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并且占领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来看,两家店,加起来总的营业额平均在三十万以上,但这三十万的营业在整个眼镜市场里,大概只有两三成,还远远不够。
计划当中,这个宝鳥最早开眼镜店的地方,前期势必要达到五家店,才有把握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
培训工作一直在进行,虽然现在只有两家店,但是后续招收的新店员工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必须加快扩张步伐了!”
林欢乐决定稍稍改动开店的计划,准备在上半年,就在鹭岛完成五家店的目标。
他适时地召开了一次宝鳥老员工的会议,鼓励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因为店继续开下去,他们不得不起来当店主管,如果不一直强调这种发展计划,他们大多数恐怕会一直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那种到了一定位置,就会有一定的能力的观念,根本就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基础的积累,以及自己求上进的学习锻炼态度,等到了店主管的位置,就是会手忙脚乱,带熊了一店的人。
凌云又回来上班了,经历了她叔叔的那件事情之后,她的工作态度一如既往,非常优秀。
等到第三家分店开张,像凌云这样的几个优秀员工,就会起来担当店主管。
林欢乐也早将温林提拔起来当营运经理了,统管两家分店的运营。
有趣的是,原本他的女朋友箫云朵是在一个亲戚的公司上班的,但是都知道,在亲戚的公司上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什么事情都叫你做,你还没法拒绝,最后还没有一丝丝提出加工资的机会。
你去上班的时候,你觉得是帮忙,但对方以为他不是没有发工资,还想怎样?
当然也有很好的亲戚公司,是真的对你的支援感恩的,并且为你的人生发展设身处地着想。
箫云朵遇到的是前者,所以做得很不开心。
温林当时通过宝鳥的招聘,很开心的,觉得找到了一个比女朋友工资高的工作,倍有面子,也不曾想到,这一次跟宝鳥的相遇,竟会是美丽的邂逅。
所以两人一合计,箫云朵就从亲戚那里辞职了,然后转投宝鳥,现在正是在职教室培训的新员工。
。
第158章 凭空想象的()
箫云朵为了小两口的未来,从亲戚那里辞职了,不过可笑的是,后来那个亲戚打电话跟箫云朵家里人投诉说,她翅膀硬了,就飞走了,也不管他公司里多忙,一直对她多好……
林欢乐不会排斥自己公司里的员工是男女朋友关系,也不担心日后辞职的时候,会是两个人一起走的。
都是年轻人,而且宝鳥眼镜前景广阔,他相信大部分的员工都不会舍得走。
而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反而对工作有促进作用。
当然,凡事都有特例,那个另当别论。
十亩地的落实,预计会是在过完春节以后,所以在送苏岑去魔都培训之前,她也得贡献最后的热度,筹备食品厂的前期事宜。
厂区厂房建设,机器流水线的购置,管理人才,后勤保障,以及工人的招聘,再到原料源头供应,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苏岑跑过好多食品厂家,对这一块比身边的任何人都熟。
两人还有了下面的一番对话。
“放心,这点厂子运转起来了之后,我再去魔都吧,不然我也离开得不安心。”
“早点挖一些人过来。”
“会的……不过有个问题想问一下你,这个蛋黄派是怎么来的?”
“这个……你不觉得我的想象力一直很丰富的吗,这就是创新。”
“原来是你凭空想象出来的!”
当然不是了,难不成我会说我是前世来的,保准吓傻了你。
差半个多月,就将迎来1996年的春节,而在这之前,林欢乐也将迎来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寒假。
看来,没等到林欢乐去帝都,那么刘婧就将放假过来了。
这几天的电话连线当中,就能感受到刘婧那抑制不住的激动心情。
“等着我哈,要跟你对弈三天三夜!”
林欢乐在想,刘婧过来的时候,总不能天天住宾馆吧,而且有时候还打算让家里人过来玩呢,手头上现在又不算太紧张,要不买房子吧。
到目前为止,奶茶店和加盟事业的收入一直在另外一张卡上,而这张卡的钱除了付出中山二店的装修款之类的之后,还剩下三十几万。
买个民宅简单装修一下,完全是可以的。
至于宝鳥眼镜的收入,是由财务在管理的,毕竟接下去的开店资金压力比较大,林欢乐暂时不会去动用那一部分的收入,那边也是大几十万的资金储备。
找个以后拆迁范围内的房子,位置不要太偏的,然后简单翻新装修一下,就能够舒适入住的房子,也是一份长远的投资。
毕竟这个时候,那种商品房还不太适合,格局了什么的,都不太令有着前世目光的林欢乐满意,而且大部分还都是单位集资建房。
找来找去,还是选在了莲坂的旧城区,这里的拆迁是最快的一个地方,以后将会建成一个大型的商业广场。
而林欢乐也只要能够住到大学毕业就可以了。
虽然有些乱,但并不影响偶尔才住一住的需要。
有钱好办事,几天之后,在莲坂的一处建筑面积八十多平方的三层小楼,便开始重新装修了。
更换了老旧水电线路,水管灯具,粉刷墙体,添置全新家具,楼顶阳台改造成空中花园……
当然,这一切都瞒着刘婧以及自己的家人。
特别是在三楼属于林欢乐自己的卧室,将会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毕竟在这里将有无数场将帅相对的激烈博弈。
然后,林欢乐自己也在数着放假的日子了,等待的心情十分激动……
同时,林欢乐也记挂着出海的罗马号。
当时的渔船,要跟山上(陆地)联系,只有通过特定频道的电台呼叫,所以也只有到近海,手机有信号了,才能交流情况。
如果有收获,这一块也要寻找到买家了,不然库存着,等将来有市场的时候再出手,那可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库存,单单每次出海一趟的开销,就很吃力了。
一趟十几天的出海,燃油加船工的工资,每天差不多在五千元左右。
当然,开拓销路,这要建立在有收获的情况下。
红珊瑚的销售,林欢乐也只能自己来做,毕竟他现在也有那么一个高端圈子的存在,只要卖几件加工过的,就可以支持好几次的出海开支。
项链,手链,耳钉,戒面,加工过的红珊瑚,识货的人会当成宝贝,并且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刚好在宝鳥眼镜的员工当中,有一个的家里是做手工打金铺的,也兼做一些珠宝打磨镶嵌的工作。
林欢乐上门去谈了之后,也确定了下来,等有红珊瑚的货到了,就拿一点样品下来试试加工一下。
红珊瑚的原料,一般是论金的,一斤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品相特别出众的,另当别论,有可能卖出天价。
而一旦打磨成戒面,吊坠,手镯镶嵌,还有一些特殊造型这样的珠宝玉石工艺品,就是按克来计算价格了,每克几百块到几千几万块不等,反正比黄金是贵多了。
不过这个现在上不了台面,林欢乐只能低调处理。
二月初,宝鳥眼镜火车站店开始装修,于此同时,泉城和榕城的首店,也同期展开。
负责装修的郝大星现在分身乏术了,在三个地方来回跑。
后来咬咬牙,一下子招了几个管现场的经理。
随着宝鳥以及一点点的扩张,郝大星的装修公司也进入了飞速扩充的阶段。
帝都的优乐美加盟店,也将由他的公司进行装修。
有天,郝大星找到了林欢乐,死皮赖脸地要求他入股。
林欢乐不禁暗叹道:“聪明!”
他并没有在股份比例上故意刁难郝大星,两人商议了之后决定,林欢乐出资二十万占股百分之四十,而以后不论是奶茶店还是眼镜店,全部由这家共同拥有的装修公司来完成。
名称:星乐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很显然,这是双方共赢的一个合作。
也等于是林欢乐的一次半收购,这为以后成立集团公司,又多了一个盈利的基础。
……
随后,放假了,在刘婧到来之前,将会先进行雷蕾新专辑的预热推广活动。
巅峰音乐能不能一举打响,就看雷蕾的专辑能不能大卖了。
第159章 三天三夜(新书求订)()
很少有刚成立的音乐公司,在推出的第一个新人,并且是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发行量就一次性直接来个五十万张的!
并且,林欢乐跟发行公司来了一次对赌协议,让对方直接做好再发五十万张专辑磁带的准备,这是要直奔白金销量去的。
对赌协议的内容是,如果销量达不到白金,那么所有唱片的制作成本,全部由林欢乐来承担,若是超出了白金销量,那么对于销售所得利润,林欢乐这边的巅峰音乐占比,将比原先订下的更要多出几个百分点,这里就是大几十万的差异。
前面有演唱会的助力,有各大音乐电台的造势,后面又有电视台和各类媒体的采访宣传,其实发行公司也十分看好雷蕾的这张专辑,但要是说能够达到白金销量,谁会有勇气那么去想呢,毕竟只是一个新人。
然而仅仅是发行的第一天,就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各地的音像制品经销商要求数倍补货的电话,就一直没有断过。
排队抢购,大量预订,粉丝在门口叽叽喳喳,不肯散去。
然后店家店员只得一遍又一遍跟客人解释:“对不起,雷蕾的专辑今天卖光了,明天才有!”
“老板,你是怎么做生意的?今天才发行的就断货!”
“咳咳,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已经在催货了,明天保证供应充足!”
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第一批五十万张的专辑磁带宣告售罄,各地陷入严重断货的局面!
发行公司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