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抽完以后顿时觉着天旋地转,很快就晕过去了。等他醒来的时候,那人正对他念诵咒语,他吓坏了,赶紧跪倒在地上磕头求饶。那人凶巴巴地要他赎罪替他割够一百个人的辫子才饶了他的小命。张玉万般无奈,只得听从那人的指派。张玉听从了这个人的安排去割辫子,结果还没有来得及动手就被抓了。
青州府也抓了一个乞丐,这个乞丐是个瘸子,人称胡瘸。瘸子被抓倒不是因为他割了人家的辫子,只是因为他在自己在街上翻来覆去地念叨一句话:“一个和尚让我去割人家辫子,每次给我一百文钱。”被好事的听见以后,给送到府衙去了。
各地不断有割辫子党被抓的消息传到巡抚衙门,更多的人不断跑到各地的州府县衙报案说自己或者家人的辫子被割掉了,就这样,一个月以后,割辫子的恐慌不再仅仅局限在运河边的小小临城,整个山东都处于极度的恐慌之中。有的人嫌州府县衙的官差不管,便索性直接跑到巡抚衙门里喊冤。
福汉这天乱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各地不断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割辫子党出现,这些消息如同雪片一样飘到他这里来。这个时候,门面送信的进了报信的说,济南府有名的张士绅带着儿子在巡抚大门外喊冤。
福汉吩咐人把张士绅叫进来。不一会,张士绅带着他儿子进了巡抚衙门大堂。张士绅顿足摧胸,嚷嚷着巡抚大人一定要给他做主。他儿子张秀才则泪涕横流,哭得悲悲切切的。
福汉皱起眉头,他抬了抬手,示意张士绅有事说事,张士绅转回头来踢了他儿子一脚,让他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好好给巡抚大人说说。
今年有秋闱乡试,张秀才这阵子一直在家里边刻苦读书,准备秋后的考试。张士绅家大业大,他为了让儿子安心读书,专门在南郊山下买了套宅院,把张秀才关在院子里读书,平时就一个书童和老仆照顾他。
昨天下午,张秀才自己在院子里温书,家里米肉没了,老仆到城里买米买肉。正好纸墨也不多了,他便打发书童也跟着老仆进城,顺便购置些纸墨回来。张秀才看着看着书,突然觉得头晕脑胀,他便把书放下,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睡到天快黑的时候,老仆和书童从城里回来,天气有点凉,他们怕他冻着,书童便他给推醒了。
张秀才醒过来以后,看见书童惊讶地看着他,他问书童怎么了。书童指了指他的辫子,他把辫子抓到手里一看,发现辫子梢竟然齐刷刷地被截断了。张秀才顿时觉着毛骨悚然,浑身不舒服。
老仆也吓了一跳,他说听说南郊山区里闹鬼,莫非少爷的头发被鬼魂给截掉了。书童说现在整个济南府都吵吵着闹割辫子党,他揣摩着八成是割辫子党趁着少爷睡觉的时候进门了。
张秀才跟丢了魂似的,只知道哼哼唧唧地哭。他们正慌乱成一团的时候,书童突然指着正屋门厅里的香炉说:“公子请看,香炉上放着一绺头发。”他们跑过去一看,确实是张秀才被割掉的辫子梢。他们几个吓坏了,连夜回了城。回到家以后,张秀才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张士绅。张士绅也心里发毛了,天亮以后便带着张秀才,老仆还有书童跑到巡抚衙门来报案,求巡抚大人无论如何要替他做主。
张秀才把事情经过说完,张士绅不停地在旁边唠叨里:“他辛辛苦苦地读了三年书,眼瞅着就到了考举人的时候,如今辫子被割了,这可如何是好?三年的心血白费不说,小命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说。”
福汉让他们把割下来的辫子梢呈上了,张秀才哆哆嗦嗦地站起身来,从兜里掏出用棉布包着的头发,很不情愿地走到福汉的跟前,准备把头发递给福汉。
福汉看着张秀才的眼神不对,这个年轻人虽然满脸的悲戚,但是眼神却是鬼鬼祟祟的。
张秀才不敢看福汉的眼神,他耷拉着头走到福汉的书案前。
福汉觉着张秀才心里有鬼,他想吓唬吓唬他,待张秀才快要到书案跟前的时候,他拿起惊堂木“啪”地拍了一声,然后大喝一声:“秀才,这辫子到底是谁割的?”
张秀才吓了一跳,手一哆嗦,头发散落到地上,他一抬头正好看见福汉威严的眼神,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然后不停地磕头。
“秀才,这辫子是不是你自己割的?”
张士绅吓了一跳,刚想说话,但是嘴还有张开就被福汉喝住了。福汉接着说:“秀才,如若你胆敢报假案欺骗公堂的话,本巡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张秀才胆子小,被福汉这么一惊一吓,赶紧把事情真相给交代了。张秀才烦得要命,被囚犯一样被他爹关押在远离城市的荒郊野外,每天读那些之乎者也,整日琢磨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实在乏味得很。他考举人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中,早就没了读书的兴致,说起考八股文他就浑身难受。他想回城,但是张士绅凶得要命,想了很多理由都被他爹给挡回来了。前两天他听书童说城里有人割辫子,很多人都闭门不出。他这次想出来这么一个主意,他把老仆和书童打发走以后,便演了这么一出苦肉计,把自己的辫子梢割掉。
福汉听完以后大怒,吩咐人把张秀才摁在地上打了六十大板,然后押进大牢,听候发落。张士绅也没躲过去,因为教子无法也被打了三十大板,然后让老仆和书童抬回家了。
接着又有人报案,说自己走出城门去买柴火时听到背后有声响,他回转过头去,没有看到人。突然间,似乎有什么东西打到了他的背上,他感到一阵眩晕,而他的辫子已经被剪掉了。
还有一位受害者说,有一次他正在一座寺庙的门道上与一位村民聊天,感到一阵怪风吹来,便失去知觉,摔倒在地上。当他想来的时候,才发现半条辫子已经不见了。
第69章 翻供()
每天都有人报案说辫子被割了,地方知府隔三差五就报告说抓住了有割辫子嫌疑的和尚、乞丐、道士。行色匆匆的驿卒忙得连轴转,巡抚大人有令,州府一旦发生割辫子的案子必须当天上报到巡抚衙门,否则就罢了知府知县的官。很快,上报到巡抚衙门的公文便堆积如山。
巡抚大人福汉累得够呛,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看公文累得他腰酸背痛腿抽筋,当年他带兵跟准格尔叛军鏖战三天三夜都没觉着这么累过。
福汉别的公务都推给了按察使,布政使,他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抓割辫子党上面。他必须把当天各地知府报上了的跟割辫子党有关的口供挨着捋了一遍。
辛苦归辛苦,福汉还是有不小的收获。他发现这些口供尽管细节上千奇百怪,但是每份口供背后又都有条相似的线索。除了德州被抓的两个老太太,所有的被抓的割辫子党都这样交代:花钱雇佣他们的人都与江南有关。
福汉意识到尽管割辫子党把山东折腾成这样,但是他们的源头在江南,在山东从事割辫子的这些人不过是他们出钱雇佣的下线。福汉相信在江南某个地方一定藏着一群有野心的人,他们的老大极有可能是个和尚,也不能排除跟乾隆爷怀疑过的马朝柱有关。这些野心勃勃的人把自己的手下派往各处,然后让他们花钱雇佣和尚、乞丐、道士等行走江湖的人割辫子,然后他们躲在背后操控着。他们割辫子的目的有可能是因为钱财,但也可能是别的阴谋。
福汉对自己手下的这些知府也有些不放心,尤其发生了张秀才到巡抚报假案的事情以后。他一直怀疑知府们是否全力缉拿割辫子党,如果有人象张秀才一样报假案,这些有眼无珠的知府知县们会不会觉察出来。
福汉一直盘算着暗中派些人去监督各地知府知县,但是他又无人可用,他唯一能信得过的人只有两个从京城来的随从。
福汉看完公文之余就为这事愁眉不展。跟随他的那个年长些的随从倒是有些见识,他劝福汉不能光看知府们递交的公文,最后挑一些有疑点的案子,把其中被抓的割辫子党押解到济南,然后由按察使、布政使重新再审一遍,免得被那帮阳奉阴违的知府知县转了空子。
福汉觉着有道理,他给各地的知府下了命令,要求他们把抓获的割辫子党全部都押解到济南,到了济南后由省里的按察使和布政使两司再行审讯。
说来也怪,自打下达了这命令以后,各地知府很少再上报自己所辖州县抓到割辫子党的消息了,但是被割辫子的事情却有增无减。福汉觉着擒贼需擒王,想要把割辫子党一网打尽,必须得从江南入手,只要找到幕后元凶,事情就好办了。
拖拖拉拉地过了半个多月,被抓的割辫子党还是没有送来。知府们的拖沓让福汉很生气,他一个劲地骂他们办事不利,最后说三日送不到者撤职,各地知府才把抓获的割辫子党都陆陆续续地送到了济南。
最先送到济南城的是德州抓到的两个要饭的老太太,这也是一度让福汉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案子。
早晨吃完饭,福汉下了命令,派人去监狱提拿犯人,但是官差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他对福汉说:“巡抚大人,我刚才去监狱提人,可是进了牢房一看,两个老太太一个疯疯癫癫的,另外一个病得厉害,如果硬要提审,恐怕到不了公堂得病的老太太就会咽气。
福汉先前从石知府的文书里已经听说过了张王氏和李婆子的事情,突想起远在京城的老娘,他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福汉沉吟片刻,便决定穿着便装,带着两随从亲自去监狱看一看。
牢头一看巡抚大人到了,赶紧带着人出来迎接,然后在前面引路,把福汉带到了牢房。到了五月,外面已经很暖和,但牢房里还阴冷得跟冬天一样。
官差说得不假,李婆子已经疯了,她蜷缩在牢房里念念叨叨,反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看见生人就大吵大闹。张王氏病得起不来了,福汉吩咐牢头把牢门打开,他带着随从进去一看,张王氏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身上冰凉冰凉得如同僵尸一般。福汉伸出手试了试她的鼻子,还有呼吸。
他转身吩咐狱卒把张王氏背出牢房。牢头皱着眉有些不情愿,这老太太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而且跟割辫子党有牵连,他担心会沾上张王氏身上的邪气。虽说牢头一肚子的怨言,但是巡抚大人发了话,他也只能照办。
牢头把老太太背到牢房前面的一块空地上,煦暖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地面上。福汉看到空地前面有张竹席,便吩咐随从把竹席铺好,然后吩咐牢头把老太太平放到竹席上。
福汉翻看张王氏的眼睑,他粗通些医道,看了看说:“老太太并无大碍,抓紧去给她熬点粥回来,不要太稠。”
牢头慌慌张张地去给老太太准备粥。过了一会,他端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稀粥。
两个随从赶紧弯下腰,把张王氏慢慢地扶起来一些,福汉端着碗,拿着一个小瓷勺,舀了一勺轻轻放到老太太嘴边。
老太太在德州没有遭受皮肉之苦,身体也足够硬朗,只是因为惊吓过度,几日不曾进食,人又上了年岁,虚弱过度而已。她闻到一股米粥的香味以后,鼻翼动了动,不由地睁开眼睛。
她睁开眼睛,看见瓷勺里诱人的米粥,微微张开干瘪的嘴巴,一口一口地把稀粥喝了进去。一碗稀粥慢慢地喝完,煦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老太太的精神头好了些。
福汉没有戴顶戴穿官府,脑袋扣着顶瓜皮小帽,身上穿着青色马褂,在这个看着比自己的母亲小不了多少的老太太跟前,福汉也不象平时凶巴巴的,他看见老太太醒来后,脸上有了些笑容。
张王氏身上有了些力气,精神头也好了些。要饭的找人烦,平时人见了她都是躲得远远的,眼前突然出现了几个人,还恳伸出手来照顾她。老太太心里一阵子感动,不由得老泪纵横。
站在旁边的牢头说话了:“老太太,快点谢恩吧,给你喂下这碗饭的可是巡抚大人。”
听牢头说完,老太太脸上一阵子惊慌,嘴里连忙说道:“谢谢大老爷,谢谢大老爷。”然后,她自己坐直了身体,转回头又对搀扶着她的那两个随从说:“多谢两位老爷,老太太身上埋汰,别弄脏了两位老爷的手。”
福汉看看张王氏的眼神,越看越觉着这个老太太温和恭良,不像奸邪之人。
“老太太,感觉好些了?”福汉问老太太说。
“多谢大老爷,我没想到自己还能活过来,谢谢大老爷的救命之恩。”
等老太太稍微平稳了,福汉问道:“老太太,你在德州是不是有什么冤屈?”
老太太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她翻身给富汉跪下说:“大人,我是个穷要饭的,前阵子正沿街乞讨,迷迷糊糊地便被人押送到官府,非说我剪了别人的衣襟。我胆子小,遇到恶人躲得远远的,有好心人赏给口饭吃,我也怕人家嫌我脏,从来没敢靠近过人家,怎么会剪人家的衣襟呢?”
“你把运河边发生的事情详细说给我听听。”
“那天我在运河边讨饭,看见停靠在岸边有几只船,其中一只船上走下来一个丫头,她坐在河边洗衣服。这姑娘心肠倒是好的,我问她能不能给我口饭吃。她回到船上,给我端了碗粥,后来又端给我一些剩菜。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摔倒在地。老太太我胆子小,担心被她们家的人给讹了,便赶快离开了。大老爷,我从来没有靠近过这姑娘,更没有剪她的衣服,老太太虽穷,但也晓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可是后来我被她们家的人给抓了,他们凶巴巴地说我是割辫子党,还说要我老太太的命。他们把我送到了府衙,刚被带进门,那些官差老爷便抖动着杀威棒要打我。我害怕得要命,我这么一把老骨头,哪里能挨的过那一头红一头黑能砸碎石头的杀威棒?”
“你是怕挨打,所以才承认自己是割辫子党?”
“不瞒大人说,我老太太早就活够了。我年纪轻轻死了男人,从此便开始守寡。我好不容易把个不中用的儿子张银拉扯大了,还给他提亲娶妻,本来因为该想几天福了,可是媳妇厉害得很,嫌弃我,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她说我是灾星转世,不得好死,还把我赶出了家门。隔壁韩寡妇看我可怜,便收留了我,没想到韩寡妇命薄,前两年得病死掉了,我儿媳王氏便跑到韩寡妇的娘家,给人家说韩寡妇是因为收留了我这个灾星,我命硬,先是剋死了自己的男人,如今又把收留我的韩寡妇剋死了。韩寡妇咽气前本来说好要把两间屋子和几亩薄地留给我老太太,结果她娘家侄子听了我儿媳的话以后,便把我撵了出来,人家把房子和田都卖掉了。”
“想不到天下竟然有如此恶妇。可惜吴桥镇不属我的管辖,如果归我管,本抚一定把这个恶妇捉拿归案,奏明皇帝,把这个心如蛇蝎的歹妇凌迟处死。”福汉不由地怒火中烧,他忿恨地说。
张王氏看见福汉怒了,又赶紧磕头:“大老爷息怒,我儿媳可抓不的,抓了她,再把她杀了,我孙子就没娘了。孩子没了娘就没法活了。”
张王氏擦了把眼泪接着往下说:“被抓进府衙前那天晚上,我做梦梦见阴间的黑白无常来抓我,说我阳寿尽了。果然第二天我就被抓了,我以为是阎王爷要召唤我老太太下十八层地狱。活都活不成了,我何必再遭受皮肉之苦。大人问啥,我害怕挨打,便问什么都承认,翟狗子就是我随口编出来的。”
“老太太,为什么你包袱里藏那么多布块?”
“大人,我是穷苦家出身,平时没有铜钱买布,我看见点别人丢的破衣服,便把能用的布条剪下,积攒起来。留着以后衣服破了也可以找出来补补衣服。”
第70章 太后()
听完张王氏讲完这些话,福汉觉着老太太说得合情合理。
“可怜李婆子了。因为我惹了事端,平白无故地把她也给连累了,如今好端端的人变得疯疯癫癫的。不知道我老婆子入了地狱,阎王爷会不会把这笔账算到我头上。唉,活着作恶,死后会遭报应的。”张王氏一边说着,一边自怨自艾地担心着她死后的事情。
福汉越来越相信眼前这个可怜巴巴的老太太不是奸邪之人。他刚才说要惩治那个把她赶出家门的儿媳王氏的时候,老太太竟然还替她求情。如今她又为同伴李婆子受牵连埋怨自己。这足以证明张王氏宽厚,如此宽厚之人怎么会害人呢?
但是事情没有彻底查问清楚之前,他又不能断定老太太张王氏到底说的是真是假。福汉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处置德州府送来的这两个要饭的老太太。
福汉思来想去,觉着这事得怪德州府的石知府。石知府在审理此案时显然犯了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船工把张王氏送到府衙以后,他姓石的本应当把那个声称被剪了衣角的丫头一同审问,他没把事情经过问清楚倒了罢了,反而还任由那丫头随着船工们回了江南,而且连那个丫头的姓名都没有问清楚。
福汉越想越气,他心里不由地怒骂石知府是废物。
两个随从知道了他的难处,其中一个走过来说:“福大人,实在不行的话先回去商量商量再做打算?”
福汉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开。牢头在一旁有些不知所措,他提心吊胆地走到福汉跟前问:“福大人,这个老太太如何处置?咱们是把人给放了?还往接着关进牢房里?”
福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果把老太太放了,但是谁又能证明老太太说的话都是不是假的?如果老太太真是割辫子党,把她给放了可就麻烦了。
他沉吟了半晌,然后回头对牢头说:“如果再把她送回牢房的话,老太太不出半月就得死掉。事关重大,我要给乾隆爷上折子,这事得由皇帝来决定。在皇帝的圣旨来到之前,你先好好照顾这个老太太。这么大年岁了,本应该在家里享福的,没想到养了个白眼狼儿子,才沦落到现在这番境地,想想也怪可怜的。你们把张王氏和那个李婆子身上的枷锁去掉,让她们经常出来透透风晒晒太阳,以后吃饭也跟你们一样。你可记住了,如果张王氏有个三长两短,我可饶不了你。”
牢头嘴里连声应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