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看到韩馥面色瞬间的阴沉突觉不安,当即开口道:“韩刺史,绍为能早日赶到急行数日,致使腰部扭伤故此才……”

韩抬头望了望袁绍笑道:“袁公勿需解释,馥全然知晓!请袁公先行安排兵卒营寨,馥在府内静等!”言罢坐上自己的马车率先奔入城内。

看到撇下自己独自回城的韩馥,袁绍冷笑数声,旋即高喝道:“于城外三里处安营扎寨!”

不久,别驾关纯、长史耿忠代韩馥相迎。袁绍留下郭图看守营寨,自己带领逢纪、颜良随关、耿入城。

关纯、耿忠二人数次企图靠近袁绍均被颜良察觉,眼看要到韩馥府上,耿忠心中甚是着急。

恰在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数声呱呱乌鸦的鸣叫,随后一块白色“啪”的落在袁绍肩头!听到呱呱之声,袁绍顿觉厌恶,跟着又见鸟屎落于肩头当即大怒!恼怒道:“把它们统统射下来!”

颜良闻言即刻取弓搭箭瞄向天空……耿忠怎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双腿猛夹马肚急冲向前,同时拔出佩剑向袁绍刺去。

袁绍突感背后马蹄声近,阴冷剑风尾随而至,心叫不好急向前俯卧……瞬间只觉后脑微凉,头盔亦被戳飞,发髻随之散开……

耿忠一剑刺空,马匹已然超过袁绍!耿忠暗叫可惜,旋即收剑拨马转身准备再刺……

颜良见状扔下弓箭拿起大刀暴喝一声:“敢伤我家主公,看刀!”大刀带着破空之声砍向耿忠。

耿忠虽然是员武将,可是比起颜良差得太远。他见刀锋转瞬即至,急忙收剑抵挡……怎奈技不如人,佩剑被颜良一刀砍断!其后力道不见减弱的刀锋把耿忠斜劈为两半!

袁绍虚惊一场,待要伸手挽起乱发命人诛灭耿忠九族……突闻逢纪大叫:“主公,小心!”

袁绍一愣,随即肋下一阵透心冰凉,心道:“不好!”跟着急速翻身滚落马下。

刺入此剑的正是别驾关纯!关纯见未能一击毙命,正要上前再补一剑,突感后背有硬物刺入,低头一看……胸前露出一杆枪尖……后面一人说道:“伤我家主公者死!”

关纯看着地上一脸惊恐的袁绍用自己最后的力气诅咒道:“袁本初,你定会不得好死!关纯在下边等着你——”

袁绍直到关纯毙命许久方才恢复过来,忍着疼痛大叫:“把他们剁成肉酱!抄家灭族!”

经过这么一闹,袁绍心情大坏,不由怀疑韩馥用心!一边急令兵卒控制南门,一边在城外营寨休息,接着以养伤为由不见韩馥。韩馥数次前来探望都被拒之营外,心腹辛评带领大部分郡县官员投靠袁绍,根本不理会韩馥命令。关纯、耿忠被杀,荀谌不在冀州,剩下一个韩馥孤家寡人只得借酒消愁。

袁绍借着抄家拿到冀州长史和别驾的印信,随后任命逢纪为长史、郭图为别驾,再与刚刚投靠的辛评共同处理州务,很快冀州数万兵马被颜良接管。

韩馥大权旁落空有一个冀州刺史的头衔,整日看着府外站岗的袁绍军兵唉声叹气,后悔不该不听荀谌、关纯的忠谏,以至于被辛评算计,弄得自己现在无权无势连生命都没有保障。

河间郡驻守的大将潘凤闻听别驾关纯被杀、刺史韩馥被软禁,大怒,当即便要起兵进攻袁绍。后来经过手下校尉苦劝才没有领兵南行,斩杀前来接管兵权的颜良亲信校尉后率部两万军马投靠幽州。

袁绍大怒,急命颜良提兵三万进入河间郡做试探性进攻向幽州施压,同时派使者要求高勇放回潘凤及其两万军兵。

潘凤进入幽州后被封为少将军进入奉天军校学习,其两万士兵经过筛选后组成驻扎范阳的第9龙骑师和第41机步师。

随后侦察兵发现颜良率兵向州境前进意图不明,督军府得到消息后,高勇即刻命令范阳驻军针锋相对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出蓟县四个师前去支援。

率兵北上的颜良一踏入幽州境内便觉蹊跷,行进半日不仅没遇到一名百姓,便是走兽也不见半个。

三万兵马的行军速度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越来越慢。看着缓缓偏西的日头,颜良不禁疑虑起来,周围树林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颜良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这时前方路上奔来三骑,为首一将年过四旬,身材魁梧,一身黑甲红衣尤显勇猛刚毅。他身后一骑手举大旗,上书‘建威将军&;amp;#8226;黄’!另一骑身背射日弓,胸前挂着号角。

颜良正自打量间,黄忠催马上前说道:“为幽、冀二州不启战端,请颜将军速速退兵!”

颜良冷声笑道:“笑话!凭你一人之言让我数万大军退却!冀州脸面何存?”

黄忠平静的凝视颜良片刻,摇头道:“常听左军师提及颜良乃一匹夫!今日一见果如其言!”言罢由旁边骑兵身上取下射日弓,拉弓搭箭……嗖!

颜良听到黄忠辱骂之语气氛异常,待要出言讥讽,却见黄忠取弓射箭,箭矢应声飞来,颜良急忙闪头旁躲,却听“咔嚓”一声,身后的“颜”字大旗被射为两截!

颜良更怒,喝问道:“你是何人?怎敢毁我帅旗!”

黄忠微微一笑,手举黑刃刀直指天空道:“征北将军属下建威将军黄忠!”话音刚落,身边骑兵吹响号角,呜——!

片刻,颜良只觉黄忠身后号角应声响起连绵不绝,随后战鼓隆隆作响。袁军兵卒亦被惊吓得慌乱起来。颜良怒喝数声稳住军心,跟着催马上前斗战黄忠!

黄忠不甘示弱舞动黑刃刀迎战。二人兵器相击,巨响震痛耳膜。颜良暗自惊讶黄忠力道之强,黄忠亦为颜良的手劲所震!

这时,袁军后队突然喊杀声起混乱异常。颜良心中一惊暗道不妙,略一分神,黄忠黑刃刀紧贴头顶滑过,盔缨被刀锋劈落!颜良旋即收摄心神举刀反击。

此刀尚在空中,颜良猛然发现两边不远的树林出现异动……余光落处但见大批黑甲士兵手持强弩缓步踏出……一刀劈空!

此后连出三刀,趁着黄忠闪身避开之际,颜良拨马返身退回军中。黄忠看着逃回去的颜良手中的黑刃刀再次高举,这一次两边弩兵前进五十步站定,弩箭上弦瞄向袁军!

颜良回归本军不敢滞留急命杀向冀州!黄忠望向袁军兵卒露出不忍神情,可是手中的黑刃刀还是重重落下……上万支弩箭毫无停顿的射进袁军阵内,将他们排好的军阵射得散乱不堪!

颜良一边奋力拨打箭矢,一边引领大军退向冀州。战战走走,幽州骑兵如鬼魅般飘忽不定神出鬼没。出如蛟龙出海,弩箭射杀马刀劈砍一阵后自行退去,没则身影皆无难觅踪迹。弩兵与步兵联合结阵不紧不慢的跟随,袁军头顶箭矢不曾有片刻停息。

来时的半日路程回去时竟走了一夜,这一夜是痛苦的一夜,是不堪回首的一夜!当颜良率领不足三千人的败军逃回冀州时,许多兵卒痛苦流涕!因为昨夜没有安歇之处,没有平静之时,有的只是漫天箭雨,有的只是马蹄践踏,有的只是配合默契的步兵与弩兵,有的只是无休无止的战鼓隆隆以及必须牺牲数千乃至上万人才能顶住的步兵进攻!

颜良狼狈退回冀州,袁绍除大骂高勇无耻之外再无他法,讨要潘凤的事情就此搁置。可是相对于这点损失,更让袁绍难以忍受的是高勇以这次冀州的入侵为借口关闭了所有通往幽州的道路。

途径冀州的商路一片萧条,代之而起的是青、徐海港的繁荣!冀州税入因此大幅下降,不到关闭前的十分之一!

面对如此窘境,袁绍仍然继续着自己的计划。二月,在冀州各郡太守的推举下袁绍自领冀州牧,彻底剥夺韩馥的全部权利和职务,将其软禁在家中。

其后袁绍迅速派将领文丑、麴义、淳于琼等人编练原冀州八万军队,同时为抵御幽州高勇,其又命郭图在冀州扩充军备。

冀州在黄巾之乱前有人口约五百八十万,后来黄巾乱起,大批百姓逃往辽东以及南下徐州,再加上近几年辽东政策大量吸引冀州百姓迁往幽州,使得冀州所余百姓约四百万,即便如此相对其它的州,这也算是大州和富州了。

本来冀州在韩馥的治理下轻赋薄税,再加上韩馥不喜战争,整个冀州的军队也才八万。尽管长安朝廷政令不通,各地刺史、州牧均在扩军备战,但冀州韩馥和徐州陶谦依旧维持着少量军队,因此中层百姓生活还算富足。

可是袁绍到来后大肆扩军,大半个月抽调壮丁使军队达到三十余万。随后仗着强权将冀州郡县的大部分官员裁撤,换成自己亲信。大量扩军要求大量军费,为弥补军费不足,袁绍学习汉灵帝的敛财方法大肆卖官卖爵。导致冀州吏治在一个月内迅速恶化,贪污腐败横行,民众生活水平急速下降。

进入二月中旬,袁绍在冀州所作所为高勇了如指掌。利用其入侵幽州的惨败以及大肆扩军的行径,督军府密探开始在冀州散播谣言,到处谣传韩馥因不满袁绍所为,打算发出檄文邀请东郡曹操和幽州高勇共同讨伐袁绍的消息,并且还煞有介事的将檄文部分内容透露出来。

冀州百姓本已对袁绍的统治感到不满,如今听说韩馥要为救冀州百姓向外借兵,都大赞韩馥爱民如子,大骂袁绍忘恩负义。街头巷议如滔滔洪水般不断涌向袁绍耳中。即便在军队中也有这样的传言,造成士气涣散兵无斗志。

虽然袁绍大肆搜刮百姓,造成中下层民众迅速贫穷,但对于大族世家,袁绍却是处处谦让,毕竟他们是维护自己统治的根基。正因为这种区别对待,虽然冀州下层百姓怨声载道,可袁绍的统治依然安稳如故。

利用彻查谣言的机会,袁绍大开杀戒,将那些有意反对自己的官吏、名士杀的杀软禁的软禁,如此才将议论渐渐平息。而经过这种清洗,袁绍对军队的控制更加牢靠,冀州在他这种铁腕手段下反而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稳定之中!

高勇则趁袁绍盘剥冀州百姓的空档,派华歆赴青州,凭着剿灭青州黄巾的功劳,再加上北海太守孔融的从中斡旋,租借了东莱港和青州东部威山与东牟之间的大块土地,租期为十年,每年给青州五百万钱作为租赁费。

病重的青州刺史龚景不好不给三番五次拯救自己的高勇面子,况且五百万钱也不是小数目,足可顶上青州动乱前半年的税赋。再加上龚景子女均在幽州上学,他便瞒着朝廷私下与高勇达成协议。

高勇得到东莱港之后,立即着手扩建港口,作为日后连接辽东的商用港。而在威山与东牟中间是一处天然的深水港,即后来的刘公岛海域,那里有着可以驻扎大型舰队的良港。

高勇将这里叫作威海,并划出一大块军事区,兴建大型军港。同时在旅顺开始组建第四舰队,作为将来进驻威海的舰队,而威海是进一步南下的踏板。当得知青州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高勇告别新婚的妻子们带着众将秘密进入蓟县,开始准备与袁绍的对战。

蓟县,荀谌来到已经半月有余,却仍然没有被获准进入奉天,背负关、耿二人的重托而一事无成,荀谌内心异常苦闷。直到得知幽州军兵狠狠教训了擅自入侵的颜良部以及那些陆续开到蓟县周围驻防的军队后,才隐约猜测到了什么。此后的时间便在书房内阅读荀彧送来的幽州近几年出版的所有《新报》和公布的各种法典。

二月二十日,正在屋内阅读《民法典》的荀谌突闻院外脚步声起,经验告诉他这是军兵特有的脚步声。荀谌正要起身一探究竟,却见一名仆人急匆匆奔进屋内惊叫道:“老爷,有。。。。。。有客人求见!”

荀谌看着他紧张的神情问道:“什么人?看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仆人强自按耐紧张道:“回老爷,那两位客人带来了大批官军,已经将这里重重包围!”

荀谌惊讶道:“什么?”

这时屋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奉孝你看,荀公说的果然没有错!毕竟是兄弟啊!”

荀谌急忙推门,只见屋外站立两名青年,一位是自幼相识的郭嘉,另外一位……荀谌笑问道:“一别多年,想不到奉孝已经变成俊郎青年了!哎,岁月不饶人啊!”

郭嘉走上前去握住荀谌双手道:“哥哥目光还是锐利如故!”

荀谌笑望郭嘉道:“当然了,你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那,这位是?”

郭嘉嬉笑道:“他啊可是了不得的人!仔细听好啊:征北将军、东夷校尉、幽州牧……”

荀谌立刻脱口道:“高勇!”旋即尴尬道:“高州牧请恕在下失礼!”

高勇躬身施礼说道:“晚辈高勇拜见荀公!”

荀谌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笑呵呵打量起眼前这位相貌普通、身高普通却给人一种奇妙感觉的爽朗青年……“请屋内详谈!”

第四卷 乱世英雄 第八章 欲取先予(下)

“荀公此来幽州之意,勇已知晓。不过袁绍四世三公更兼得到冀州世族鼎力支持,只怕……”高勇装作无奈道。

荀谌微笑着望向高勇,点头道:“家兄的选择果然没错!高州牧此番言语如若对他人诉说恐其必信!不过……如果没有前几日那场大胜,在下怕也坚信不疑!”

郭嘉奇怪道:“哥哥何出此言?莫非是不相信我家主公?”说着一眼瞥向高勇。

荀谌用手指点郭嘉笑骂道:“好个奉孝,连哥哥也敢戏耍!”然后面向高勇说道:“三万侵犯之敌逃回去不足三千!袁绍必会心惊胆战,为如何防范幽州军兵而寝食难安。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种恐惧呢?”说完慢慢喝了口水。

高勇盯着荀谌急忙问道:“如何消除呢?”

荀谌伸出一根手指说道:“袁绍带入冀州之兵仅三万,冀州原有兵卒勉强凑够八万,不曾想在范阳损失三万,所以他只有一种方法——扩军!”

高勇恭敬道:“荀公目光果然锐利,高勇真是替韩刺史惋惜。有荀公这样的大才而不用,却白白将冀州拱手相让……可气可悲!”

荀谌平静道:“只是有一点谌还不甚了解,为何高州牧不乘胜进兵冀州?难道不想……”

高勇摆摆手笑道:“非是不想,而是时机尚未成熟!勇还需要袁绍办几件事!”

荀谌听到此语不由得重新打量高勇,问道:“能否透露一二?”

郭嘉看到高勇示意开口道:“让嘉说吧。主公打算让袁绍帮忙将冀州的世家大族统统赶出去……这样政务院将来的工作会轻松很多。”

荀谌大惊:“如何?如何?要将世家大族赶出冀州?这不是毁掉冀州的根基吗!”

高勇无奈的笑道:“荀公来到幽州这段时间可曾发现与他州不同之处?”

荀谌闭目冥思片刻说道:“官吏民选,政务公开,农民税轻,断狱有专门的衙门署理,除此之外……对了,这里几乎看不到占地百顷的大户,世家大族多半经商,仆人需要付钱雇佣!”

高勇笑道:“荀公所言大体准确。而这一切所要求的正是世家放弃手中土地。然而他们当中开明者太少,大部分不肯卖出土地,如同当初的刘平一样,所以高勇才希望袁绍帮帮忙,让那些世族离开冀州。”

荀谌呆呆的望着高勇许久,仿佛看着一件新奇之物。“谌暂时不能领会,不过能否请高州牧告知在下何谓时机成熟?谌不想愧对九泉之下的耿忠与关纯二位好友!”

高勇默然道:“他们确实是冀州栋梁,可惜!荀公,何谓时机成熟不好定论,不过收紧的拳头比打出去的要更有威胁吧!”

回到蓟县州府高勇亲自修书一封让荀谌带领耿、关的家人到奉天居住。信中特别嘱咐荀谌好好探查幽州民情,了解幽州官府运作,体会百姓心声,如此方能理解高勇用意。

颜良的惨败令袁绍顿感恐慌,在没有摸清敌人虚实的情况下遭到如此惨败,可见幽州军力之强。现今冀州西部靠近并州的地方黑山军越来越猖狂,时常进入冀州劫掠。东部海边幽州战船时隐时现,右北平更时常出现军队调动的迹象,而调动的最终目的地恰是蓟县与范阳!

每过一日,袁绍的担忧便加剧一分。为了消除这种担忧,他只好加紧操练新征召的士卒,同时为购买粮草更是花费甚巨,于是对冀州百姓的盘剥越加残酷。

各地贪官利用这个机会从中渔利,连一些富商也不能幸免。整个冀州的富户商人各自要交出大笔税金,除此之外还要上缴粮食以备军用,如若不从当即抄家入狱,如此行事弄得冀州许多商人富户人人自危,部分忍受不住开始逃离。

中山无极的甄遥遭遇更是凄惨。他家中因多有谷物财产,被当地官吏屡次勒索,特别是袁绍听闻甄家有一美艳绝伦的女子打算强行纳妾。

此女正是甄宓的母亲,本是现在甄遥的弟媳。平时的索要钱财也就算了,这次居然要强娶甄宓生母。甄遥虽是商人却已然看出袁绍在冀州倒行逆施猜之其迟早会败亡,但眼下又惹不起袁绍,只能如热锅蚂蚁独自着急。

袁绍数次派人前来索要都被甄遥以各种理由拒绝,其一怒之下给甄遥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定来迎娶。

眼看限期已然过半,甄遥仍无办法,逆来顺受之心日强。年仅十岁的甄宓看着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偷偷找到叔父述说道:“叔父,能不能不让娘亲……”(甄宓三岁识字,五岁吟诗,十岁逢乱世更向其母献策多备粮食少购珠宝,由此可见其智慧非比寻常。)

甄遥摇头叹息:“孩子,袁绍身为州牧非是我等所能……唉!这可怎么办啊!”

甄宓靠近甄遥小声说道:“叔父,还记得前年来的那位高州牧的使者吗?何不向他求救。”

甄遥疑惑道:“虽然这里有他亲笔文书,可是他会答应吗?”

甄宓用稚嫩的声音肯定道:“根据叔父平时的描述,宓儿猜想他定会前来营救!”甄遥遂向幽州求救。

高勇得到禀告后,看着手中当年为了见不到十岁的甄宓而留下的文书忍不住笑了出来。众人皆问何故。高勇把回辽东时作客甄家的事情讲了出来。

沮授回忆道:“甄家当是甄邯后人,授在钜鹿时略有耳闻。甄家是北方第一大富商,家业丰厚。没想到如今竟沦落到被袁绍逼迫举家搬迁的地步!”说完摇摇头长叹一声。

高勇脑中所想的是那位一直未成谋面的甄宓。

贾诩怀疑道:“此事略有蹊跷,甄遥只需逃走即可,为何要向主公求救?会不会是陷阱?”

高勇收回心神沉思道:“信中所言之情况与督军府得到的情报吻合,袁熙确实派兵看守甄家,因此应该不会有假。”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主公,这倒是一个好机会,何不借机敲打袁绍,增加其担忧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