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自然不敢与高勇发生正面冲突。  看到杨彪地暗示后。  就坡下驴道:“如此也好,荀卿于民间声望甚高。  担任司徒一职并无不妥!朕很是感谢高将军的慷慨大度,不知高将军还有何要求?只要能够办到,朕一定允诺!”

“感谢皇上厚恩,臣粉身碎骨无以为报!”高勇很官套的会了话,“要求吗?臣暂时还没有。  不过,等一旦想到,希望皇上还记得今日之诺!”

刘协很是尴尬,他怎么也想不到位高权重的高勇居然是如此无赖之人,刚才的话不过是寒暄过场而已,谁会当真?吃了个哑巴亏,刘协自然不能否认,只好点头道:“朕金口玉言绝不反悔!”

初平四年,11月17日,荀彧正式就任司徒一职,与杨彪并列三公,荀氏一族荣光无限,很快成为天下议论的焦点。  一门数位良材,为公、为相、为侯、为令,声名鹊起,大有追赶当年袁氏之势!

18日,荀彧上任第一天就奏禀皇帝,为祈求天下尽快恢复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希望更改朝廷年号为兴平!刘协自然没有反对,相反,他对这两个字也很是喜欢。  只是,荀彧的突然举动令高勇很不舒服,之前没有向自己透露哪怕一点想法,“荀大哥恐怕真的是要与我们划清界限了!”

贾诩摇头苦笑:“主公不必介怀,人各有志,况且荀公向来光明磊落,应该不会作出对不起主公地事情!而且,对于这个新年号,诩也觉得很不错,兴平——兴旺升平,寓意不言自明啊!没想到荀公还有这样的一面,不知下一步要如何去走?诩到真想猜上一猜!”

“还能有何?无非是整顿吏治,着手恢复洛阳民生罢了!”高勇抬头向远处望去,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反而感慨道:“洛阳再也不会恢复往昔繁茂了!就算它有希望,我也会让他变成绝望!”说完,高勇大步向前走去,“传令户丞司马朗,洛阳之外的检地、分配工作要加快,流民、荒民的安顿也要加快!此外,张贴告示,限三日内确认土地所属,否则一律充公重新分配!”

贾诩呵呵笑道:“主公终于打算动手了!”

“既然荀大哥准备一心为朝廷着想,做小弟的也不好不配合!文和说是不是啊?”

“驾!”车夫一声轻喝,马车缓缓驶上道路,向着车骑将军府奔去。。。。。。

接下来地三天可是洛阳城最热闹的三天,随着告示张贴到大街小巷、村镇田间,贫民们欢欣鼓舞交口称赞高将军,许多人自发的来到官府门前焚香祷告,而更多的人则是按照告示所述,赶到官府登记造册,只等三日后申领无主土地。

轰动洛阳的三日大限同样震撼了整个地主阶层,大地主背靠官僚还能稳坐钓鱼台,至少高勇没有明目张胆的触动他们的利益,而那些没有官府背景的中小地主可就到了霉,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做出来的大胆行为,居然领着官吏跑到田间地头大呼土地是他的!更可气地是,还拿出一份似模似样地地契,可官吏竟然就认可了!还借故把地主一顿很很收拾!于是,穷人们、被压迫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一份又一份地契冒了出来,一块又一块肥沃地土地被指认,一个又一个没有背景实力的地主遭到了打压。。。。。。

期间,有几个不怕死的前来将军府求情,却被告知车骑将军外出巡视部队,一切都要等到回来再说。  吃了闭门羹的他们并不气馁,又纷纷转投到杨彪门外,谁知杨彪身患疾病,暂时不能待客;随后,他们又到新上任的荀司徒府外叩拜,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府门。。。。。。

“主公,此番检地共确认无主土地三十余万顷,已经分法给洛阳城内外的贫民、流民,安顿的资金和房屋也将陆续到位。  截至昨日,尚有五万顷土地等待分配!”司马朗用他那特有的语气缓缓道来,脸上洋溢着大功告成的喜悦。

高勇皱了皱眉,“有没有人反抗?或是其他方式的反对?”

“有几户,均已抓捕入狱。  此外,西园八校也出兵配合,剿灭了两户私藏兵器的乡绅。  ”司马朗缓缓地回答道。

“司徒府情况如何?荀大。。。。。。荀司徒可曾接待那些求情的官员?”

“司徒府大门紧闭,未曾见任何人得到接见。  ”

“这样啊。。。。。。继续监视吧!土地的事情不要放松,最好在年底前彻底解决洛阳城内的贫民!”高勇吩咐道,可一双眼睛却望向窗外司徒府方向。。。。。。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三章 人心叵测(7)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三章 人心叵测(7)

事情发展没有脱离高勇的预想,洛阳城内外地主阶级中的弱势群体被逐步的消灭兼并掉了,获利最大的当然是高勇控制下的官府,而洛阳朝廷唯一管辖的洛阳得到的却是人口大量流失的结果,搞的新上任的洛阳令欲哭无泪、上吊自杀的心都有。  不过,就算如此“过分”,皇上没有说什么,杨彪没有说什么,荀彧也没有说什么。

就在这种怪异的气氛中,迎来了十二月的第一天。  徐州恢复了和平,但私底下仍旧暗涛汹涌。  陈登亲自赶到洛阳解释一切,这才让高勇明白了剑拔弩张之际为何突然双方和谈。  一切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陶应的粮草突遭大火焚毁,丧失了一个月内解决战斗的能力,故退而求其次。  这里面刘备的劝说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当然,得到的好处也不胜枚举。  只是这粮仓大火,至今未能查到元凶,成为了一桩悬案。

除了汇报情况,陈登也带来了陶商的亲笔信。  得知荣升徐州牧之后,陶商一边向皇上谢恩,一边又十分明智的主动讨好高勇这位跺跺脚北方抖三抖的实力派人物,目的很简单,希望得到青州兵团的呼应,压制蠢蠢欲动的陶应及其仆属。  除此之外,自然少不了扩大通商的期盼,更言道徐州将彻底放开对北方商贾的限制,只要能够给徐州州府带来稳定充足的赋税,什么条件都可以提,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而最后。  明信的下面还附有一封密信,上面地内容绝对见不得光,就算陈登也不知道内容。

看完密信,高勇只留下一阵大笑,而后对陈登道:“回去告诉陶商,只要他老实本分的看守住徐州,一切就都好说!”

陈登自然不能忘记借调兵马之事。  虽然徐州局势暂时稳定,但谁也不敢保证何时再起纷争。  于是。  驻军之事已然迫在眉睫。  “高将军答允的两万兵马不知何时可以进驻徐州?阜宁海港都已经开始破土动工了。。。。。。”

高勇呵呵一笑:“急什么?海港不是还没修好呢吗?你看看现在琅邪、东海都在陶应的控制之下。  若徐州对峙,我出兵相助没人可以反驳,可此时徐州和睦,大军贸然开入的话,必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到时候难保一些人不会趁机造谣生事,诬蔑本将军别有所图,如此一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这。。。。。。”陈登不是傻子。  相反他比一般人要精明许多,高勇的话再明白不过。  可是他仍存有一丝希望,“高将军,徐州精兵俱在刘兵曹手中,长此下去,州内平衡恐将不保。  为此,登恳请将军能够施以援手,既然无法驻兵。  就请协助训练郡兵吧!”

“哦?军官不是已经由青州增派过去不少了?难道还不够?云龙啊,要知道,即便在幽州,那些军官也足以训练三万军队啊!”高勇很真诚地说道。

“不是,将军误会了!登所求者,乃攻守兼备之强兵。  至少也能压制住刘兵曹的新军,如此方能保得徐州安稳,不致分崩离析。  ”陈登俯身恳求,“此外,广陵郡希望向高将军多订购两千套西园八校地标准甲胄,恳请高将军答允!”

“有些难办啊!”高勇丝毫不吝惜丰富的表情,抬手投足间将内心的激烈争斗展现无余,“兵器甲胄事小,只要让幽州工匠加班加点就可解决,只是这再增派军官之事。。。。。不瞒云龙。  上次调派过去的百多人。  已经引起了朝臣的不瞒。  特别是袁术,三番两次前来恳求。  还连带说起了徐州、豫州的关系,手心手背都是肉,着实让本将军难以处理啊!”

陈登咬了咬牙,“临来时,陶州牧再三叮嘱,要登尽可能的购置兵器甲胄。。。。。。高将军,登请求再追加一千套如何?”

高勇双掌一拍,大笑道:“如此甚好!不过,这钱是州府出吧?若是云龙地广陵郡出,本将军可不卖的呦?”

陈登急忙点头:“州府所出,与广陵郡毫无关系!”

“好!”高勇露出一副轻松神态,探头靠近陈登低声道:“多亏云龙之策,让朝廷免去一场刀兵,高某感激不尽,为了你我双方的友好,我决定额外赠送给云龙五百套禁卫甲士铠甲,如何?”

陈登何等精明,眼光一闪立即叩拜:“感谢高将军厚爱,陈登必不辱使命!”

只停留了一日,陈登便返回了徐州,而随他同去的还有赵胜的三名得力助手。

徐州的和平,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首先是刚刚露出魔爪的曹操悄然收回,似乎除了高勇注意到泰山郡之外,刘备也对那里产生了兴趣。  据传平稳了不到两年地泰山郡再次盗贼蜂起,几股势力强大的居然开始攻打深山中的城镇,搞的人心惶惶,人口开始外流。  而东郡的攻势、济北国的军演,同样令曹操寝食难安。  当然,这些都是前奏而已,真正地重头戏是,曹操主动从沛国退兵了,紧随其后,济阴郡也进入了三方共管的时期。

曹操此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高勇的授意下,刘协下旨稍稍斥责了几句便赦免了曹操罪过。  如此一来,倒把仍占据谯郡不肯撒手的刘备推上了前台,成为了各方势力瞩目的焦点!

“主公,撤兵吧!”田丰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时局已变,想不到曹操竟然屈从于高勇的压力!”

刘备很想大吼几声,咒骂曹操的无耻,辱骂高勇的卑鄙,但是终究没能开口,只换来一声长叹:“唉~~”

“其实也怨不得曹操!”田丰苦笑道:“关键还是高勇地手段很高明。  东郡挑起事端,济北国又不停施压,泰山郡。。。。。。泰山郡哪里肯定也少不了高勇地爪牙!如此想来,曹操想不退兵都难,恐怕一旦高勇集齐兵马,真有可能拿曹操开刀!如今他手握朝廷话语权,网罗些罪名再容易不过了!”

“可是。。。。。。谯郡。。。。。。”刘备张了张嘴。

田丰微微叹息道:“高勇有句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于是,就算有许多留恋。  刘备还是从谯郡撤兵了!

当消息传到洛阳时,刘协、杨彪无不对刘备的高风亮节大加赞赏,更当庭宣布正式确认刘备皇叔地身份,同时加封东海侯,赏赐黄金百金,钱币十万!而这些钱,自然都从高勇划给皇室的三百万奉币中支付。

看着刘协不加掩饰的偏爱。  高勇与贾诩对望一眼,微微摇了摇头,即可惜了那几十万奉币,也为刘协这毫不理智的行为感到无奈,刘备岂是区区十余万钱能够收买的?还东海侯呢?天知道他会不会夺下徐州!历史上地刘备可是这么做的,而且此时地吕布还窝在陈留,基本上影响不到他了。

“既然众卿无异,赏赐就这么定了!”生怕有人反对。  刘协急急忙忙的作出了决定。  如此举动落入荀彧、杨彪眼中,只引来严重的关切。  二人不约而同的偷偷瞄向高勇,想要看出些深意。  可是,高勇正襟危坐,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初平四年的一场闹剧就这样落幕了,几家欢喜几家哀愁。  有些人左顾右盼,有些人低调做事,还有些人。。。。。。没什么大事后,高勇很低调的搬出了洛阳,改在平县办公。  于是,洛阳在没了流民地叨扰之后,又少了军政信使的穿梭,逐渐显露出冷清肃杀的气氛。

“主公,北边又来消息了!”赵咨这位兵丞虽然每日忙得焦头烂额,却仍乐此不疲。  似乎已经彻彻底底的喜欢上这份很有前途的职务了。  脸上挂着笑容。  手捧松木打造的文件盒,赵咨一路小跑进入议事厅。

高勇、贾诩正在处理军政要务。  听到赵咨的叫喊,双双放下毛笔向门外望去,“怎么还沉不住气?”贾诩笑骂道,他也开始发现赵咨这个憨厚却又不失机敏的军校实习生地优点了。

“嘿嘿,听到好消息,咨又怎么能不笑呢?主公,北面黄忠将军遣人禀报:半月前,第2龙骑军趁天寒地冻之际,兵出北宁要塞,一举击破了素利部四个大族的聚居地,斩杀鲜卑族兵近四万,抓获俘虏超过八万,其中壮劳力两万余,马羊无算!此时凯旋之师刚刚返回三江郡!”

“哈哈!好!”高勇一把抢过战报,仔细阅读起来,边点头边夸奖道:“黄忠将军果然厉害,这招黑虎掏心用的实在巧妙!咦?居然还率领大军顶着严寒奔行了近两千里!完美的大纵深战略迂回,活活,竟然把素利的主力甩开达三百里!”

“难道说黄忠给素利来了一招镰刀攻势?”贾诩兴奋道。

“不错,完美的镰刀攻势!这一下怕是割掉素利好大一块肉啊!哈哈,不知道素利会不会恼羞成怒倾力攻打三江郡?赵咨,孙泰有什么准备?”

赵咨嘿嘿笑着又拿出一份奏报,“孙太守已经下令三江郡进入二级战备状态,随时可以调动起十余万兵马,而右军师刘(晔)中郎将也随后向三江郡增调了百余部怒火连珠炮,保证素利有来无回!”

“很好,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决不能让素利占到一点便宜!”贾诩狠狠道,似乎仍在对上次三江郡战事耿耿于怀。

“怎么?难道文和动心了?是不是打算到北边练练伸手?”高勇笑呵呵地问道。

“噢?主公是说敲打敲打乌桓?”贾诩露出一副贪婪的表情。

“张老哥整天嚷嚷闲得慌,正好趁着中原安稳,先捅乌桓几刀,等到了明年开春再一举拿下!”

“鲜卑那头怎么处理?如果灭掉乌桓,估计慕容他们会翻脸也说不定啊!”贾诩略显担忧道。

“熬过了今年寒冬,文和认为鲜卑还有多少战力?况且,轲最部不是摆设,虽说兵器上没有太多的优势,可也被我们养的膘肥体壮。。。。。。”

“这。。。。。。诩只担心轲最部万一反叛。。。。。。”

“所以我才让太史慈的第3龙骑军蹲在他的后面,只要稍有异动,第一个被灭的肯定是轲最部。  这一点,我毫不怀疑轲其塔比我们更清楚!特别是在他的儿子仍滞留奉天的这段时期内。  ”

“嗯,只要轲最部稳定,慕容就掀不起风浪,乌桓也就没有好下场!那这次参战的部队。。。。。。”

高勇嘿嘿笑道:“搜刮一下,能上战场地都拉过去,就算一次野外实战演习了!”

是日,一连串军令、政令紧急发出,高勇这突兀地想法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  而此时地世界,也只有高勇一手创建的军政系统才能有如此效率,才能丝毫不差的完成如此繁琐而又浩大的工程。

粮食五十万石,马草一百万捆,军用加厚冬衣、手套、鞋帽、被褥十万套,还有军械、甲胄、马具、箭矢更不计其数,如同小溪汇聚成为大河。  高勇的命令只有半个月,也就是说大军要在新年之前开始对乌桓的敲打战争,而战争的持续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天!

发出命令的第二天,高勇做好了司州的安排之后,与贾诩一道动身返回蓟县,今年最后一场突袭即将开始!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三章 人心叵测(8)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三章 人心叵测(8)

北方的冬天愈加寒冷了,刚刚进入幽州,气温就已经与前几年的玄莵不相上下了。  看着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白茫茫的一片,高勇心中感触颇深。  瑞雪兆丰年,相信明年定然会大丰收。  可是,同样一份雪,在鲜卑、乌桓人的眼中,恐怕将会是最大的危难了吧!

“常林,今年各商号一共向鲜卑卖出多少粮食布匹?有无走私情况?数额多大?”高勇突然停下马,问旁边的商丞常林。

一本正经的常林急忙取出账册仔细查阅,很快报出了一连串数字:“经由官府渠道贩卖出去的粮食合计三百二十五万石,布匹六万。  走私情况很轻微,只查出三支私运的鲜卑商队,没收粮食一万八千石!”

“这么少?”高勇很惊讶又很满足。  惊讶者,鲜卑人真的干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到自己的地盘上走私粮食,勇气可嘉;满足者,贩卖进入鲜卑的粮食完全在计划的范围之内。  “嘿嘿,这下放心了,鲜卑人的冬天难熬喽!”

“主公!这样的大雪还能笑得出来?您看看,齐膝深了!草原上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样恶劣的环境,仗可怎么打啊?”张飞大老远的就开始嚷嚷,粗壮的嗓门惊飞了附近正在觅食的一群鸟雀,引得更远处村落中几声犬吠。

“怎么?张老哥都开始抱怨这鬼天气了?”高勇笑问道。

“怎么能不抱怨?”张飞大嘴一张,呼出一口哈气。  “鬼老天,下雪就下吧,还下得这么厚,还让不让人活了!”

“唉!”贾诩一声叹息,却转而喜上眉梢:“连张老哥都认为这样的天气无法作战,那乌桓几大部落恐怕也绝对料想不到!或许素利遭到偷袭地消息仍未传至,主公。  突袭的成功率很高啊!”

高勇哈哈一笑:“那还等什么?快马加鞭,赶奔蓟县。  这次也要从乌桓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北方的大雪啊,高勇爱死你了!”

一条黑线快速的在腊月十二日这一天穿过了幽冀二州的边界,向北疾驰。  而与此同时,若能站在更高的地方,就会发现,比之更加粗壮的黑线也在沿着近乎笔直地路线向蓟县汇聚,同样的路程预示着同一时间抵达。  而就在高勇赶路地这段时间内。  洛阳城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刘协为核心,杨彪、杨奉、徐晃为支点,荀彧为智囊的朝廷中央正式开始运作起来。  一时间风起云涌,该罢免的罢免,该去官的去官,该升迁的升迁,顿令朝廷焕发出蓬勃朝气。  特别是荀彧带来的政务院那一整套管理办法,直接把朝廷地效率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虽然与政务院的班底没法比,却仍要大大强于其余地方。

年轻的刘协好学上进,对于这等新奇事物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于是,也不顾荀彧原来的身份,整日带在身边。  细心学习深刻领会。  而随着了解的加深,刘协内心被两种情绪折磨,一种是对高勇的无边钦佩仰慕,另一种却是对高勇的咬牙切齿!

不过,并且都是坏消息。  洛阳收上来的第一笔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