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勇亲自与众将商讨补充此训练方法,并将其作为作战部队的核心训练教程。随后任命魏明和孙泰为两个新步兵团团长,属于汉军体制中的校尉一级。当然,对外仍说是校尉。

次日,二人齐至郡府向高勇拜谢。刚进屋内,习惯性地屈膝行跪礼,可是腿弯了一半突然像是记起了什么,立刻改为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礼。

高勇满意的点点头,这是推行新军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原有郡兵继续使用汉军礼仪,而新设三团新军则统一规定采用新式军礼。尉官以上军官一律采用解放军敬礼方式,普通士兵采用另一种军礼:向正前方伸右臂45度,同时手掌伸直——即二战时期德军的敬礼方式。

高勇虽然反对纳粹的惨无人道,但是对于德军却怀有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们是二战中公认的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比那小日本不知强出多少倍!

一切都按照新规定执行,上级军官受礼后必须回礼。高勇同样以一个标准的军礼回复,问道:“报上姓名,军衔、军职!”

左侧孙泰比高勇高出一头,右侧魏明却仅高出少许。孙泰首先开口:“启禀主公,属下孙泰,军衔暂无,军职新一团团长。”

声如洪钟震得高勇耳膜都疼痛起来,笑道:“呵呵,孙校尉……啊!应该改作孙团长,声音洪亮有气魄!”

“启禀主公,属下魏明,军衔暂无,军职新二团团长。”

高勇看到二人如此拘谨,忍不住笑道:“别装严肃了,都是老朋友。坐下详聊,商讨一下新军训练的问题。”

二人亦微笑坐下:“用新军礼想不严肃都难,主公怎能想出如此军礼?”

高勇回道:“在恩师身边耳濡目染。找你们来是想问一下新军的训练方式如何?军队建制如何?”

魏明赞扬道:“此套方法集古今大成,有些甚至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实用高效必定是久经战阵深谙军事之人所作。唯一不足之处即训练量过大,许多兵卒无法很快适应。更有兵卒以此取乐,说它是杀人训练也不为过。”

高勇闻之大笑:“都怪我,应该嘱咐诸位要一点点加大训练量,兵卒抱怨理所当然,回去后要立刻调整,采用循序渐进方法,并根据兵卒体质优劣分成小队进行针对性训练。”

二人齐道:“是,主公!”

孙泰接着说道:“主公,最近高显的刘霸天很是嚣张,数次试图突破封锁到附近村庄劫掠。秦风与他们交了四次手,损伤数十人才将他们憋堵回去。长此以往不是办法,新军组建后,高显的守备力量薄弱许多,秦风的日子不好过啊。”

高勇转喜为忧道:“这只是表象,郡府刚刚得到密报,高句丽正在与刘虎这股山贼联系,好像谋图入侵玄菟,形势很严峻。据沮公推算应该在秋收之际,极有可能与乌桓贼同时出兵。”

二人同声惊呼:“什么?现今郡府所属的数千郡兵分守各地早已捉襟见肘,如何抵挡他们的两面夹击?”

高勇望向门外:“这就要指望新军了,所以必须尽快出战力,熟悉新装备。”

随后,高勇找来高顺、沮授和荀彧,说出了自己思索已久的几件事。“第一件事,我打算在三郡内逐步取消跪礼。因为跪礼只能给予父母、长辈、恩师以示尊敬,对于其他人只需普通礼节即可。第二件事,郡府工作日益繁重,现有吏员已无法满足要求,必须从外部引进贤才,此事交由沮公、荀公去办,联络至交好友、贤才之人,看他们有无到这里为官造福一方百姓的志愿,必要时可以动用郡府的商队,至于所需金钱直接到府库领取,但要有经手人以及关于这笔钱用途的详细说明备案;第三件事,我准备推行不同于现时使用的爵位制,作为另一种奖励,给予那些军功卓著或者其他方面对郡府做出贡献的人。比如说一个农民,他发现了一种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那么就应该给予其爵位以表彰他对国家的贡献。但是这种爵位仅限于其本人,其后代不得承袭。而伴随着这种爵位,我们可以考虑给予优惠措施或者津贴;第四件事,必须加强对高句丽的侦察,我怀疑他们可能会打玄菟的主意,而在我们的新军没有形成战斗力以前绝不能掉以轻心。”

话音未落,荀彧突然说道:“主公,其他的事情都好办,只是这改变跪礼彧认为不妥。规矩礼仪皆代代传承,均有固定的制度含义,如此妄加改动不仅不合时宜,更易招致士子抵触。倘若他日皇上质问又当如何?”

高勇哑然失笑:“荀公多虑了,朝拜皇上当然要跪。我所说的主要是针对百姓跪官之例。现在每次外出,所遇百姓皆叩拜不停,其虔诚之心可嘉,但如此礼节实在繁琐,反倒不如抱拳躬身施礼来的简洁明快。”

荀彧恍然:“原来如此,彧误会了。”

沮授思索一会说道:“这几件事授亦无意见。惟有招揽贤才之事还希望主公给出明确的要求。我等也好斟酌取舍。

高勇眼珠转动缓缓说出八个字:“开明、勤政、爱民、廉洁!”

这时门卫禀报,郑浑遣人邀请众人一同见证新法炼铁的效果。左右无事,高勇便带领众人欣然前去。

坐上首批生产出来的四轮马车,快速平稳,只用小半个时辰就到达密林中守卫森严的冶炼基地。高炉已经量产,产出的良铁部分用作生产兵器,部分用来打制农具和对外销售的马车零部件。这样外界便会认为东北三郡缺少铁,便不会对三郡大肆采购铁料过于疑心。

进了冶炼基地,远远的即可看见那浓浓的混合着水汽、烟尘的浓雾。等高勇一行人走进后才发现这第一炉焦炭炼制出来的铁水已开始凝固,滚滚热浪逐渐消退,一点点焕发出美丽的金属光泽。

郑浑蹲在炉边,右手握着一跟短铁棍敲敲这块、听听那块,一脸陶醉神情。不久才发现高勇等人正在一旁观看,立刻拿起一块铁锭跑过去,口里大叫道:“高太守,快看这铁,足可抵上九煅钢啊!用其打造的绝对是神兵利器!焦炭太神奇了,不但炉温比煤石更高,炼出的铁水更是质量优等!”

听到神兵利器,高勇心中一动,对高顺说道:“高都尉,让骑兵团优先装备新式兵器,你自己也请郑大师打造一件趁手的兵器。此外,所有营级以上军官均可申请单独配置兵刃。”

高顺动容,略显激动道:“是,高顺感谢主公厚爱!”凡是武将便没有不喜欢神兵利器的,一把趁手的兵刃不但能够大大提高战斗力,还是身份地位威势的象征,所以武将对兵器的喜爱程度与对马匹不相上下。

随后,高勇转向郑浑,看到他那抹灰擦粉的扮相,感激道:“郑大师辛苦了!为了表彰大师的巨大贡献,我决定将这种用焦炭炼铁的方法命名为‘郑浑炼铁法’,并给你一份特别奖励——每月薪俸一万钱直至大师往升极乐,此耗费全由我名下产业支付如何?”

闻听此言,郑浑表情奇怪,惊喜、兴奋与感激同时显现在脸上,口里吱唔半晌愣没说出话来,不得已只好下跪叩拜。郑浑心里明白:以自己的名字给冶炼法命名,这何等荣誉!还有每月一万钱的薪俸,一年下来就有十二万!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把纺织女工比作蓝领,那么他就相当于白领,在东汉末年,年薪十二万相当于俸禄五百五十石的县级干部!

高勇急忙扶起郑浑安慰道:“现在已经不提倡跪拜了,还有不要说什么感谢的话,这些都是你应得的,并且以后郡府还有诸多地方需要你的协助。”看着郑浑湿红的双眼,高勇感慨万分,郑浑的才能大概只有在这里才能够得到承认和发挥,看来改造阶级思想的路仍然漫长。高勇拍了拍郑浑身上的尘土笑道:“我还要请你帮忙打造一件丈八蛇矛、一件青龙偃月刀和一把精钢为骨钢丝为弦的射日神弓!”

“太守放心,郑浑一定尽快完成!”

随后,众人在郑浑的引领下又参观了已接近完工的第二座高炉,数十工匠在那里进行最后的检查。看到太守到来,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向高勇行礼。高勇见状立刻走上前去搀扶起年级最大的工匠说道:“各位工匠辛苦了,勇代表郡府代表百姓感谢你们!”一句在后时代随处可闻的套话居然深深感动了这些平日里被人呼来喝去的工匠,许多人含泪目送这位平易近人的好太守慢慢离去,心中默默为他祈福,感谢他实行的许多好政策……

其间高勇向郑浑提起两件事,其一是加装风车继续提高炉温;其二是关于合金钢冶炼的一些事情。风车在冶炼业相对发达的东汉相当普遍,不过高勇提出的炉顶加装引风扇却很新颖,特别是用水力推动引风扇与鼓风扇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听得郑浑不住点头。不过相对于提高炉温的风扇,后者却勾起郑浑更大的兴趣,非要缠着听完不可。此时,看到其他的人幸灾乐祸的神情,高勇知道今天只能在这滚滚热浪中过夜了。

第二日临行前,郑浑向高勇提出将他几个徒弟接过来的请求,高勇一口答应帮他安排一切,又令其感动了一阵!

回到府衙,高勇立即按照计划开始着手制定军队思想教育的必备教材——军事手册。综合古今各国的相关规定及制度准则,高勇编写的新军军事手册主要内容如下:1。士兵被俘虏后,只可说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其它事情如有任何泄漏均以叛国罪论处;2。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如果命令是要求军队缴械或者对抗自己的国家,则军人有权拒绝执行;3。不可以伤害平民或俘虏,遇到反抗除外;4。不可以抢劫民财、ling辱妇女,如有犯者,就地处死,其上一级军官判渎职罪,降军衔一级,爵位一级,并处罚金以赔偿受害人;5。战争所获战利品,应全部上缴,按照市场价格换算成相应数量金钱,其折合金钱数量的五分之四上缴府库,五分之一按战功授予团级以下各级军官和士兵,如有不服分配者,可向其上级军官报告,申请重新核定。

写完之后,高勇将其交给高顺、沮授和荀彧审查,三人都表示认可后,立刻排版印刷。士兵人手一册,必须铭记于心。

手册的事情刚刚忙完,高勇即收到王信密报:辽东太守公孙度北上玄菟。

高勇可是很清楚公孙度此人,历史上,他利用辽东边地的地理优势,通过击杀豪杰增强实力,而后几场大战用武力降服了三韩和高句丽,并趁中原混乱之际逐步脱离东汉管制,仗着辽东山高皇帝远做起了小皇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方诸侯。如果高勇不来,只怕历史仍将会继续,公孙度会顺利的接管玄菟与辽西……但一切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没有人能够预测出未来的走向,特别是玄菟周围……

第二卷 立足东北 第九章 整军经武(下)

自从玄菟高太守借兵遭拒后,玄菟与辽东的联系日渐稀疏,除了来自玄菟贩卖货物购买物资的商贾外,再也看不到任何出自玄菟之人。以前常常结队迁徙而来的饥民消失得无影无踪,反倒是辽东的贫民听到玄菟减免税赋纷纷逃向玄菟。

公孙度能文能武自然知晓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如果放任贫民外逃只会削弱辽东增强玄菟。于是,公孙度当机立断调兵于官道设卡盘查,对于逃难百姓一律抓回。但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反惹得怨声载道官民对立。故此,公孙度才决定亲自到玄菟拜访,一来缓和双方矛盾;二来趁机探查究竟,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因为在公孙度最早的计划中,玄菟与辽东二郡的治权本应一并取得。

按照大汉律法,邻近郡县太守只需通禀一声即可在周围郡内任意行动畅通无阻,加之当时军备松弛地方守卫薄弱,边地郡县几乎来去自由,连通禀都免了。熟悉此点的公孙度没有打出旗号,只带领五十化装成仆人的卫兵进入玄菟。然而这种微服出巡却遭遇意想不到的窘境,进入玄菟不到半里便被设卡于此的玄菟郡兵当道拦阻。

看着指向自己的枪戟,公孙度皱着眉头不悦道:“吾乃辽东太守公孙度,速速让开道路通禀你家太守,否则……”

话未说完,带队的什长执刀在手打量公孙度说道:“空口白话谁能相信?必须拿出凭据方可放行。否则,任你自称是天王老子也不得踏入玄菟半步!”言罢低吼一声,其身后一兵立即吹响号角,“呜呜”号声渐传渐远。

公孙度脸色顿沉,自打入仕以来只在洛阳遇过如此狂妄的军兵,那也只不过是仗着御林军身份欺软怕硬索要钱财之徒,想不到在这玄菟又遇到同样的事,小小郡兵竟也如此猖狂。公孙度右手不自觉地握向剑柄,尚要答话,他身后一人跃马而出爆喝道:“甙!瞎了眼的狗东西,竟敢在辽东太守面前撒野!”此人乃是公孙度于辽东新收之将,在辽东、乐浪一代颇有名气。姓张名虎,猎户出身,可独力击杀黑熊,外号左虎将,与那元并称辽东虎狼二将。

什长哪里见过这等面目凶悍虎背熊腰之人,耳膜震得发疼不说,竟被其摄人气势吓退两步。公孙度见状嘴角冷笑,心道:“与那洛阳御林军一般无二,表面猖狂实乃胆小如鼠之人。”佯装恼怒道:“张虎!这里是玄菟地界不得无理。”

张虎哪管这些,叫嚷道:“抽刀,准备开打!杀光这帮不长眼睛的东西。”

什长回过神来挺枪喝道:“准备战斗,不能放跑一个!”

“嗬!”其余九人立即聚拢起来组成小阵站立于官道中间,眼神坚毅不见半分胆怯之色。

公孙度带来的仆人亦抽出兵刃列队包围上来,张虎催动马匹缓步向前,手中长枪伴随马步上下晃动。

什长心里相当紧张,只好打气道:“兄弟们,与乌桓一战,哥几个在鬼门关走过一遭,没什么好怕的。高太守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有马革裹尸还’,战死沙场才是军人的归宿!”

其余九人齐声应答:“誓与刘大哥共生死!”

听到这番话,刚刚还心存蔑视的公孙度竟生出一丝赞许:想不到那个娃娃太守竟有如此魅力,令兵卒视死如归。这时,西北官道方向烟尘骤起,号角声中一队人马飞奔而来。什长举目眺望,立时激昂道:“援兵来了,看谁还敢在玄菟撒野!”

公孙度冷哼一声闪目观瞧,只见十余骑兵当先开路,后面紧跟五十步卒。张虎勒马靠近公孙度请示。公孙度微微点头。张虎立刻发出命令:“结阵!保护公孙太守!”

骑兵奔至近前,什长据实禀明情况。领兵将领抱拳道:“玄菟郡府有令:对于出入玄菟境内的闲杂人等务须严加盘查,郡兵依军令行事,如有怠慢望请海涵!在下玄菟郡兵校尉魏明,请问诸位是?”

公孙度初见魏明即觉此人绝非普通校尉可比,言谈举止颇有大将风范,当即回礼:“吾乃辽东太守公孙度,日前玄菟边界突然出现巡逻郡兵不知何因,故特地拜访高太守,望请解释一二。”言罢掏出盖有辽东太守官印的文书交给兵卒呈上。

魏明拿过文书细阅,明知他是真的太守,却仍装作恍然大悟般歉意道:“该死!该死!竟没有认出公孙太守。你们几个还不快快让开道路,有眼无珠的混账,回去有你们好瞧的!”

什长一言不发乖乖指挥兵卒搬开路障让出道路。张虎啐口吐沫在他们几人面前扬长而过。魏明保护着公孙度向玄菟郡城行进。众人离去后,一个郡兵嘟囔道:“刘哥,这也太气人了!没被选中也就算了,可这次我等明明没有错,为何还要遭受辱骂?”其余几人亦憋闷难当,没有了刚才的勇敢与豪气。

什长背靠青石眼望郡城方向发呆,眼神逐渐落寞。这时,树林中走出一名少年对他们笑道:“几位军爷为何生气?”

郡兵见有陌生人出现立刻齐举枪戟包围上来,什长喝问:“你是何人?为何擅入玄菟郡境?”

少年举手示意郡兵稍停,并由怀内掏出一块铁牌。什长之前曾被告知:持有铁牌者均是郡府专属探查情报之人,地位高于普通队头,遂立即行礼。少年收起铁牌笑道:“刚刚你们几人一定在咒骂上司对不对?”几人同时摇头苦笑。少年继续道:“无妨,即使魏校尉知道也不会怪罪你们,毕竟你们没有任何过错。回去后我会禀明高太守给你们相应的嘉奖,三五日后会有消息。记住以后要继续忠实执行军令!”说完,少年拍拍身上的尘土再次钻入树林。

什长再次愣在当场,其余郡兵亦傻傻的不知如何是好……果然,三日后一封嘉奖令送达,除褒奖忠于本职之外,还有每人二百钱的额外奖励。

魏明前面引路,带领公孙度这百余人沿官道赶往玄菟郡城。一路上魏明不断向公孙度介绍路旁景观,残雪飞雾、青松翠柏、山清水秀,随便挑出一处都可称得上自然瑰宝。然而公孙度仅以微笑敷衍,视线始终在经过的路旁村落扫荡。其所将五十仆人仿佛事先早有准备,经常借故停靠,或如厕、或休息,更趁机进入村庄内探察。魏明看在眼内,明知公孙度用意却不加阻止。

不足五十里的官道走了近两个时辰,晌午过后才望见白雪蓝天背景映衬下的玄菟郡城。城门处行人稀少,兵卒懒懒散散蹲坐一旁,一个个哈欠连天睡眼惺忪。公孙度目光扫过,再联想起一路所见、所闻、所探的诸多“情况”,一丝蔑视悄然挂上眉梢。

沿途村庄残破,农户死的死、逃的逃,除了屋舍和村外那些大小坟包外再也找不出任何人类生存过的痕迹。官道坑坑洼洼年久失修,靠近河流的地段大部分被水流侵蚀毁坏。公孙度心中暗想:“这个新太守比哪个王寇还厉害,王寇当政时好歹村庄内还有农户生活,可这个高勇上任不到半年便十室九空,看来巴结常侍的代价还是蛮大的!”

入城时,张虎低声道:“公孙太守,想不到玄菟郡兵如此懈怠,看来之前遇到的那十几人也不过是装装样子。呵呵,他日如有机会,请给属下五千兵卒,张虎一定踏平玄菟!”

公孙度诡笑道:“不急,照这样下去,到时候只怕一兵一卒都不需劳费!”

街上人迹寥寥,路面脏乱,晌午融化的雪水此刻与淤泥凝结在一起,踏上去发出清脆声响。城内居民皆面黄肌瘦步履蹒跚,明显为饥饿所致。房屋破败程度与城外村庄有的一拼,公孙度看来看去不禁哑然失笑:“鲜于老爷子确有先见之明,这高勇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张虎听到这话一时不解,只得挠挠头咧嘴傻笑一番。

高勇来到郡府门外迎接,远远便望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