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玉神情坚定道:“请沮公放心,冯玉五天之内必定赶到轲最部,十天之后一定让乌桓各部流言四起鸡犬不宁!”

沮授轻拍其肩:“此次作战计划你的责任最重关系最大,是全盘战术的关键,一旦成功,将弥补我军兵力不足的劣势。”

……

黎明时分,令支县四门紧闭,县令潘严焦急的在城墙上巡视,身上的官服划痕道道血迹斑斑。想起昨天傍晚一战,调任县令不足半年的潘严仍心有余悸。虽然是乌桓人例行公事的试探进攻,却让仅有三百郡兵驻守的令之付出伤亡过半的代价,协助守城的百姓亦有相当伤亡,如果不是徐无骑兵袭扰其后、城内军民奋起反抗,只怕此时令之城已经失守。

城外,乌桓人连夜搭建的营寨已近完工。黎明的曙光下,小队骑兵奔向四周,显然是准备到附近村庄劫掠。潘严的眉宇纠结在一起,心中略感慌乱,首次面对大兵压境,一向处乱不惊的自己除了等待别无他法。

这时,县尉彭呈由另一侧巡视过来。看其双眼满布血丝,潘严问:“乌桓营寨情况如何?”

彭呈拭去额头热汗,说道:“已经建完,据其规模判断,此次乌延所派兵马不会少于两万,依属下看还是让百姓寻机撤离比较好。新太守到任后裁撤郡兵,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少,像令支这等重要城池只有三百郡兵驻扎,肥如、海阳更是可怜的只有五十,唉……”

潘严无奈道:“只怪太守勤政爱民,为使百姓富足,只好裁撤郡兵减少支出。彭县尉继续巡视四城,我到城内安抚百姓,希望太守的援军能够快些到来!”彭呈领命而去,望其背影,潘严不禁感慨道:“韩壮士,新太守爱民如子必将成为一代名臣,你若留下必被重用,为何非要千里迢迢赶往荆襄……”

城外临水而建的营寨完工后,只有小队斥候进进出出,看不出任何急于进攻的迹象。晌午时分,大队乌桓兵先后赶至,骑兵、步卒、驮马足足延伸十余里。望见这无边无际的兵马,潘严不断擦拭额头冒出硕大的汗珠,守城郡兵亦变得鸦雀无声,任谁都知道被这种大军围攻的后果。

彭呈先后派出七八批信差到阳乐搬兵,却仍无只言片语返回。令支城在诡秘紧张的气氛中熬过了漫长的一天。入夜时,潘严再次登上城墙眺望,红云遮蔽天际,一行大雁南飞,在落黄枯木的映衬下,别有一股凄凉与苍茫,“韩壮士,但愿如你所言。。。。。。郡府的援兵。。。。。。”

同样的夜幕晚霞,同样的秋风瑟瑟,肥如城迎来了高顺率领的轻骑1团与柳平的弓弩2团。弓弩2团进入肥如接管城防,一边加强城防,一边做好随时支援新阳及令之的准备。高顺率部绕过肥如与其南面待命的重骑1团汇合后向令支进发。

一路隐蔽行军,尚距令支城百里之遥时,前锋骑兵营发现小队乌桓斥候,因剿匪作战晋升为营长的李政根据情况立刻发出命令:“一连长,立刻派人向高都尉报告军情,并通知两翼的二连和五连让他们扩大侧翼搜索范围,小心敌人骑兵。三连和四连撒开由两侧包抄上去,一连随我兜他的屁股,出发!”跟随李政的一百余骑兵随后分作三股包围上去。

高顺得到禀报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没有什么特别,乌桓斥候发现面前出现汉军骑兵的同时也发现了两翼包抄骑兵,一阵强弩劲射便将目瞪口呆的乌桓兵射落马下做了俘虏。由他们口中得知此次乌延一共出动两万七千余人,其中骑兵达到一万五。领军将领是乌延帐下最有名的勇士乌亚律其。

高顺立刻将此情况及自己的想法通知高勇,随后下令两团骑兵改道向北,并让徐无待命的轻骑2团向东北隐蔽进军,两者绕过乌桓主力在其身后汇合。

入夜后不久,侦察兵即发现乌桓主力开入令支城外营寨。为掌握第一手战场情报,高顺亲带数骑穿越密林到乌桓扎营的地点外查看。

该营寨以木栅栏作墙,寨内营帐呈半圆形布置,除最外一圈相对规整外里面一塌糊涂疏密不等,将游牧民族的习性展露无余。大概是过于自信或者仗着兵力强盛或者干脆不懂,营寨外没有设置陷马坑、绊马索及壕沟等防御工事。其内乌桓兵卒大概是因为旅途劳累,除个别地方传出嬉笑吵闹外,整个营寨相当安静,只有斥候小队仍在繁忙的进出。高顺将一切看在眼内,半个时辰后隐入密林。

幸亏连接柳平至河阳的高速路修建完毕,否则高勇的弩兵团即便坐上马车也不可能在午夜前赶到令支。高勇率领的弩兵在肥如改作步行,留下十余辆马车运载箭矢。由于沿途乌桓斥候被扫荡一空,乌桓在令支以东出现持续时间长达三个时辰的侦察缺口,故此弩兵畅通无阻秘密开至令支城下。

午夜时分,潘严得知援兵赶到立刻开城迎接,谁知竟看到太守亲自领军,大出预料,急问:“太守为何亲自领军前来,令之城北有近三万乌桓兵,如若强攻此城恐难坚守,万一城破。。。。。。”

高勇翻身下马将潘严拉起,仔细打量道:“自六月一别未曾相见,想不到潘兄仍是老样子。。。。。。呵呵,可是这身官服怎么如此邋遢?”

潘严仍旧劝道:“请太守到阳乐指挥作战,乌桓兵一两天内即会攻城。。。。。。潘严誓与令之共存亡,可太守。。。。。。”

高勇哈哈笑道:“潘兄放心,令支城不会有事,我也不会让乌桓攻破城池。”言罢命令身侧侍卫:“立刻传令裴石在海阳、阳乐加强守卫,做好接收避难百姓的工作。”随即又对潘严说道:“趁现在乌桓松懈的机会立刻将城内老弱妇孺送往海阳。记住:只限老弱妇孺,其他男子无论什么身份都要留在城内协助退敌。”

看到高太守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魄力,潘严心生敬佩。以前初次见面时只觉高勇多半是贪图享乐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不想其面对乌桓大军压境比自己还要镇定,潘严心中感慨:“所谓处乱不惊镇定自若大概即是形容面前的高太守的吧!”

这时,高勇迈步向城内走去,“潘县令,立刻叫彭县尉到县府商议作战方略,同时将城内青壮组织起来,按照大汉军制编列并交给弓弩团的军官训练。此次前来,我将玄菟郡裁撤郡兵后剩余的兵器甲胄都带来了,待青壮编列完毕后立刻分发。。。。。。为了击退乌桓,为了保卫边疆平安,我们必须拿出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决心,作为父母官更应笑对困难,这样才能给人民信心和希望!”

听完此番话,潘严足足呆立片刻,而后两行热泪滚滚留下,高勇那瘦小的背影立时淹没在泪水模糊之中。潘严轻轻点头,激动道:“遵太守令,下官立刻集合城内百姓!”

装载辎重、兵器、甲胄的数十辆马车全部进入城内后,紧跟其后的弓弩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分批入城。

此时,彭呈闻讯赶到,正望见潘严站在城门下发呆,遂要张口呼唤。但是,张开的嘴因为眼前出现的事物而发不出声音。潘严看到彭呈的模样略感惊奇,正巧耳畔传来刻意压低的整齐的脚步声,遂转头相看。不想,这一看也变得与彭呈一般无二。

城门下,排列整齐的弓弩兵齐步迈进,钢臂弓、钢臂弩在月光下散发出金属特有的幽蓝光芒,朦胧中隐约可见的黑甲与红衣令人心生敬畏,面具后那充满坚毅、忠贞的双眼透露着年轻人的自信与无畏。。。。。。

彭呈缓步蹭到潘严身边低声问道:“潘县令,这。。。。。。这些是太守带来的援军?”

潘严凝望许久,半晌才缓慢回答:“大概。。。。。。是吧!”

入城后,弓弩兵立刻休整准备明日大战。高勇直奔县府政堂,杨凌立刻调派侍卫接管县府守卫。不久,潘严与彭呈一同赶到。

进入屋内,彭呈立即跪拜:“下官令支县尉彭呈拜见高太守!”

高勇挥手示意二人坐下,跟着问道:“潘县令,详细汇报一下令支县百姓的避难安顿情况。稍后,彭县尉再述说敌方情况。”

潘严整理衣襟回道:“回禀太守,令支县辖五乡,计八千七百五十口。此番乌桓来袭,因事先探查,故有充足时间准备。至昨日,令之以北的三个乡近三千百姓皆已安全转移。其中一千余口进入县城,余者进入徐无、肥如暂避。令支以南的两乡也大体进入县城。”

高勇心中稍加盘算,问道:“这么说来城内百姓在五千之数?”

潘严点头确认:“太守所言正是,昨日为抵御乌桓进攻,下官曾做过统计,老弱妇孺占据大半,可用于支援作战的青壮约有两千五百口,加上原有郡兵可勉强凑够三千。”

高勇闭目静听,随后问彭呈:“乌桓情况如何?”

彭呈回道:“据探查,此番领兵入侵者是乌延部第一猛将乌亚律其,四十余岁,跟随乌延三十年。此人勇武名冠乌桓,兼有谋略,是乌延的左膀右臂。根据敌营判断,兵力在三万左右。奇怪的是,昨日敌主力赶到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让人捉摸不透。”

听到此处,高勇微笑道:“这次又让沮公料对了。那乌桓是在等待辽西郡将兵马集结在令支,而后加以围困,到时候诺大的辽西便要任由乌桓肆虐了。潘县令,迁移百姓的工作必须在黎明前完成,城内的粮食全部留下充作军用,看样子这场仗得打个十天半月呢!”

潘严立刻起身:“下官立即安排,保证天亮前将百姓安全送出。”言罢快步离开县府。

彭呈偷看高勇,见其面容沉静,遂轻声问道:“高太守,属下见援军装备虽好可仅有千余人,即便加上城内编列的三千也不过四千之数,凭借这微薄兵力如何抵挡乌桓三万兵马的猛攻?”

高勇慢慢站起,走到门外凝望群星闪烁的夜空:“智者,无中生有、虚实真假,一千可抵一万。况且,彭县尉认为我会仅安排一千郡兵救援?战争永远都是充满魅力的赌命游戏!”

第三卷 初露锋芒 第一章 保卫令支(中)

“彭县尉!”高勇突然转身低声说道:“立即安排人手连夜开挖通向城南密林的地道。此战胜负难料,必须做好最坏打算。”

彭呈闻言立刻望向高勇,莫名中夹带几许失望,“高太守,属下认为与乌桓血战必须抱有必死的决心,否则连万分之一取胜的机会都没有。挖地道逃跑恐怕会让将士百姓寒心!”

高勇凝视彭呈淡淡的说:“这一点你不懂,决一死战是必须的,却不能因此枉费士兵、百姓的生命。况且挖地道是做最坏的打算,我也不希望他派上用场。虽然我已下定决心与城池共存亡,可仍有人想要活下去,地道算是留给他们的希望吧!”

彭呈当即立正敬礼,眼神中充满敬佩之色,而后迈起坚定的步伐走向门外。

令支城很快躁动起来,潘严让郡兵挨家挨户通知连夜撤离之事。上至世族大户、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为此悲喜交集。喜者,妻儿老小可以离开令之这块危险之地;悲者,丈夫、儿子将要留下与乌桓厮杀。随着人流聚集,南城门内逐渐传出哭泣声,安慰、嘱咐、叮咛的话语被一遍遍述说,承载着无尽的亲情、友情与爱情。

潘严眼含泪水一次次拉开紧握的手,每组织百余人便开启城门向南出发,一队一队均有郡兵引路,各自选取不同路线,只求让尽可能多的人平安进入海阳。

望着逐批离去的百姓,潘严担忧道:“高太守,令支距海阳一百余里,万一遇到乌桓斥候……”

高勇望着城外的一片漆黑,隐约可见差役手中火把发出的萤火虫般微弱的光芒,“放心,乌桓骑兵不喜夜战,而且我已安排郡兵接应,只要等到天亮……”

黎明前出城侦查的杨凌回报乌桓营寨未见异动,至此潘严高悬的心才算放下。高勇看其双眼血红,宽慰道:“不用担心了,相信百姓已经平安离开令之地界了。”

……

通往海阳的官道,两名郡兵护送着百十名妇孺向南走去。他们是最后一批,因为几名老人扭伤了脚延缓了行进速度,致使黎明前仍未离开令支地界。眼见天色渐明,郡兵越发紧张。乌桓人一般在清早派出斥候,如被发现,这百十人将凶多吉少……正思量间,右侧林中突然传来一阵马嘶。二人心惊,转头望去,只见十余匹乌桓骑兵冲出树林,一个个面露狰狞手舞兵刃,带队者更哇哇怪叫,不知是兴奋还是神经。

两名郡兵相互对视,齐声吼道:“你带乡亲先走!”而后又同时愣住,年龄稍大者突然吼道:“乡亲们,跟着小黑向树林中跑,千万别聚在一起,一定要平安到达海阳!”言罢紧握战戟向乌桓骑兵冲去。

乌桓兵看一汉军竟敢独自迎战,皆大声嗤笑,斥候队长发出命令后拔剑出鞘催马杀向汉军,其余斥候各自散开挥剑冲向妇孺中早已选好的目标。马蹄嬉笑与躲避哭泣交织在一起,惊飞林中大群鸟雀。

年长的郡兵义无反顾,挺举长戟刺向斥候队长。不想,斥候队长双腿夹马突然加速,手中剑锋直取郡兵咽喉。郡兵判断失误只得退往一旁。斥候队长哪肯放过机会,单腿钩住马背,身体探向右侧,令攻击范围增大一倍。年长郡兵大惊失色,继续后退已来不及,只能原地下蹲躲避剑锋。斥候队长嘟囔一句后剑尖下滑,在郡兵肩膀留下一道深及肩骨的伤口。

周围已有数名老人惨死乌桓剑下,小黑见状心中悲愤,一边举戟冲向乌桓兵,一边留泪大叫:“乡亲们快跑啊!别让三哥……”话音未落,左侧树林内突然传来铠甲特有的哗啦声,随后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弓箭射击!标枪准备!”

小黑心中骤惊,不知林中叫喊的是敌是友……而受伤之后仍在奋战的郡兵也听到身后树林中的命令,心中不禁哀叹:苍天啊……

追赶女人的乌桓兵亦听到对面树林中的声响,纷纷勒马细看。然而,在他们的视线尚未找到目标前,数十支利箭穿透林木扑面而来,其中一支速度最快直取队长心口。突遭变故,几名年轻的乌桓兵来不及反应纷纷中箭落马,其余老兵借着各种方式避开箭矢,各自拨马兜圈并取弓搭箭准备还击。

斥候队长急速平躺以剑相碰才避开那速度奇快的箭,随即催马奔跑大声吼叫。其余乌桓兵听到命令开始向树林内放箭反击。

人们看到乌桓兵后退,便拼尽全力向树林跑去。乌桓兵见状无可奈何,只好不断放箭并吹响号角呼叫支援。

可是,奔跑的人们没迈出几步,树林内那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标枪攻击——让乌桓贼全部变成刺猬!”随后,许多人同声应答:“杀!”一片黑枪穿破茂密树叶抛射而出,呈巨大扇形扑向乌桓兵所处的地点。正在四散奔逃的人们被这奇异的景象惊吓,睁着恐惧的双眼跟随那缓慢旋转飞跃头顶的黑色短枪。

没想到树林内飞出的不再是弓箭而是这些带有尖刺头锥的短枪,斥候队长慌忙大叫,其余骑兵各自拨马闪避。但为时已晚,近百支黑枪将乌桓兵所能移动的距离彻底覆盖,夹带划破空气擦出劲风穿林般呼啸之声的黑枪依靠超强的密集度重重压在乌桓斥候的身体上。眨眼之间,十余名乌桓斥候真的变成了刺猬,黑枪插满全身,红血顺着枪头的血槽喷涌而出。战马躺倒于地抽搐嘶鸣,乌桓兵被黑枪结实的固定在马背上,死状惨不忍睹。那名队长死后仍圆睁双目,显然无法相信临死前看到的一切。

年长的郡兵此刻才回过神来,双腿发软瘫坐到地上。小黑却高举长戟跑到人群的另一边紧盯树林。谁知看到的一切使其热泪盈眶……树林中走出百余名兵卒,红衣黑甲、提刀举盾,百姓中不知是谁突然惊呼:“郡兵!是郡兵!”

小黑紧走几步:“你们真的是郡兵?”

兵卒中一军官走出回答:“不错,我们是辽西郡兵,奉高太守之命特来此处迎接避难乡亲。请大家尽快赶往海阳,乌桓已经吹号求援,此地不可停留。”

小黑闻言激动得呜咽起来,跑到年长郡兵身边将其扶起道:“三哥,得救了,是郡兵来了!”身后百姓亦痛哭流涕感谢这些千钧一发赶来的救兵。

军官问年长郡兵:“你们是令之最后一批出发的人吧?”

郡兵点头确认,“路上有些事耽搁了,否则绝不会遇到乌桓兵的。”

军官看到他的伤势较重,立刻叫来军兵包扎并嘱咐道:“让乡亲们快走,乌桓兵随时可能赶到。”

小黑靠上来问道:“佰长,你看这次能击退乌桓人吗?”

军官坚定的笑道:“只要高太守、高都尉在,一定可以的!”

……

十月一日天亮后,乌桓大营仍平静如常,看不出任何强攻令支的企图。彭呈皱眉道:“奇怪,太奇怪了!往年乌桓来袭,打先锋的数千骑兵多半会猛攻四五次,从没像今次这样安静的让人捉摸不透。”

潘严凝望那诺大一片营帐担忧道:“会不会是乌桓人在密谋诡计?佯攻令之为虚,偷袭它城为实?”

高勇抚mo着下巴思索道:“这点暂时不必担心,徐无、肥如、海阳三城皆已增兵防守,三、五千乌桓兵奈何不得。”

说至此时,乌桓大营出现异动,繁乱号声骤然响起,一番人嚷马嘶后,大队骑兵混杂着步卒沿路向东开去,前前后后不下八千。

彭呈当即惊呼:“肥如!乌桓一定想要攻取肥如!”

高勇望着浩浩荡荡东行的队伍笑道:“快一万人了,乌桓还真敢下血本……也好,如此一来令之的压力减轻许多,坚守起来也更容易。”

彭呈听到此话大惊:“高太守,肥如守兵不过一百,算上城内百姓也才两千余人,凭借这么点兵力如何抵挡乌桓攻击?”

高勇露出自信的微笑,叉开话题道:“累了,回县府打个盹,你们也抓紧时间休息,看乌桓的态势今天恐怕没有时间休息了。”说到这,乌桓寨门大开,骑兵蜂拥而出,在北门外分出左右两翼绕城急行。步卒紧随其后,抬着云梯、举着小皮盾到北门外列好阵势。不到片刻,东、西两门守军遣人来报,城门外发现两三千的乌桓骑兵守候,唯独南门没见乌桓踪影。

彭呈听完咒骂道:“该死的乌桓兵,又干这种事,年年如此,当我们是傻子啊!”

高勇无奈道:“原本想做个美梦的,傻不傻没关系,这种围困三面只留一路的策略还是很实用的,至少据我所知:去年除宾徒守军死战外,其余的几座城池守军皆是在弃城逃跑后于野外被乌桓歼灭的。杨凌!传令弓弩兵准备战斗,再向东、西两门各增调五百人,其余人等轮换休息,不过要保证五百人随时待命。潘县令,城内民居是否有详细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