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07说唐 作者:清·佚名-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步行迟缓,直到月上东山,才到庄上。雄信听得林中马嘶,高声道:〃可是叔主兄来了么?〃叔宝道:〃正是秦琼,特来叩谢。〃雄信大笑道:〃真乃月明千里故人来!〃二人携手登堂,喜动颜色,顶礼相拜。家人摆上酒席,二人坐下,开怀痛饮,各有醉意。雄信将杯放下道:〃恕小弟今日不能延纳,有逐客之意,杯酌之后,就要兄行。〃叔宝道:〃这是何故?〃雄信道:〃自兄去燕山二载,令堂老伯母,有十三封书信到此。前十二封书信,是令堂写的,小弟薄具甘旨,回书安慰。只今月内第十三封书,不是令堂写的,是令正写的。书中说令堂有恙,不能修书,故小弟要兄速速回去,与令堂相见一面,以全母子之情。〃
  叔宝闻言,五内皆裂,泪如雨下道:〃单二哥,若这等,弟时刻难容。只是燕山来,马被骑坏了,路程遥远,心焦马迟,怎生是好?〃雄信道:〃兄不说,我倒忘了,自兄去后,潞州府将兄的黄骠马发卖,小弟就用银三十两,纳在库内,买回寒舍,今仍旧送还兄长。〃叫手下把秦爷的黄骠马牵出来,手下应诺,不一时,牵了出来。那马见了故主,嘶喊乱跳,有如人言之状。雄情又把向日的鞍辔,挂在马上,然后将行李背上。叔宝拜辞,连夜起身,出庄上马,纵辔加鞭,如逐电追风,十分迅速。
  及行到济南,叔宝飞奔入城,走到自己后门,跳下马来,一手牵马,一手敲门,叫声:〃娘子,我母亲病势如何?我回来了。〃张氏听见丈夫回来,忙来开门,说道:〃婆婆还未曾好。〃叔宝牵马进来,张氏关了门,叔宝拴上马,与娘子相见。张氏道:〃婆婆方才吃药睡着,虚弱得紧,你缓些进去。〃叔主蹑足,轻轻走进母亲卧房,伏在床边,见老母面向里,鼻息只有一线,膀臂身应,犹如枯柴一般。叔宝就脆在床前,低声叫道:〃母亲醒了吧!〃那母亲游魂缓返,身体沉重,翻不过来,面朝床里,恍如梦中,叫声:〃媳妇!〃张氏道:〃媳妇在此!〃秦母道:〃我方才略睡一睡,只听得你丈夫在床前絮絮叨叨叫我,想是已为泉下之人,千里游魂,来家见母了。〃张氏道:〃婆婆,你儿子回来了,跪在这里。〃叔宝道:〃太平郎回来了。〃
  秦母原无重病,因思想儿子。想得这般模样。忽听得儿子回来,病就好了一半,即忙爬起来,坐在床沿上,扯住叔宝的手,大哭起来。但又哭不出眼泪,张着大口,只是喊。叔宝叩拜老母,老母道:〃你不要拜我,可拜你妻子。你三年在外,若不是你媳妇能尽妇道,我久已死了,也不得与你相见。〃叔宝遵母命,回身叩拜张氏,张氏跪下,对拜四拜。秦母问道:〃你在外作何勾当,至今方回?〃叔宝将潞州府颠沛,远配燕山,得遇姑父姑母,前后事情,细说一遍。秦母道:〃姑父作何官职?姑母可曾生子否?〃叔宝道:〃姑父作幽州大元帅,镇守燕山。姑母已生表弟罗成,今年十四岁了。〃秦母大喜。又说受单雄信大恩,如何得报?到了次日,有樊虎等众友来访,叔宝迎接,相叙阔别之情。
  叔宝就取罗公那封荐节,自己开个脚册手本,戎装打扮,带两根金装锏,往唐璧帅府投书。这唐璧是江都人,因平陈有功,官拜黄县公开府仪同三司,山东大行台兼济州节度使,是日放炮开门,升堂坐下。叔室将文书投进,唐璧看了罗公荐书,又看了秦琼手本,叫秦琼上来。叔宝答应一声,就上月台跪下。唐璧抬头一看,见秦琼身高八尺,两根金装锏拿于手中,身材凛凛,相貌堂堂,有万夫莫敌之威风。唐璧大喜,对秦琼道:〃我衙门中大小将官,都是论功行赏。今权补你一个实授旗牌官,日后有功,再行升赏。〃秦琼叩谢。唐璧令中军给付秦琼旗牌官服色,点鼓闭门。秦琼回家,就有营下二十多军士,各拿手本,到宅门叩见秦爷。
  叔室虽为旗牌官,唐璧却待为上宾,另眼相看。过了四个月,正值隆冬天气,唐璧叫秦琼至后堂说道:〃你在标下,为官四月,不曾重用。来年正月十五日,长安越国公杨爷六旬寿诞,今欲差官送礼,前去贺寿。因天下荒乱,盗贼生发,恐路中有失。我知你有兼人之勇,能当此任,你肯去么?〃叔宝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小人焉有不去之理?〃唐璧大喜,叫家人抬出卷箱来,另取一领大红毡包,一张礼物单。唐璧开卷箱,照单检点,付秦琼六色,计开:
  圈金一品服五色,讨十套;玲珑白玉带一围;夜明珠二十颗;马蹄金二千两;寿图一轴;寿表一道。
  话说越公杨素,乃突厥可汗一种,又非皇亲,如何用寿表贺他?这里有个缘故:因他在隋朝大有战功,御赐姓杨,出将入相,宠冠百僚;又因废太子,立了晋王,内外官员,皆以王侯事之;故差官送礼,俱用寿表。唐璧赏秦琼马牌令箭,又令中军选两名壮丁健步,服侍秦琼。
  秦琼回家,拜辞老母,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残年暮景,喜的是相逢,怕的是别离。你回家不久,又要出门,使我老身倚门而望。〃叔宝道:〃儿今出门,非昔日之长远,明年二月,准拜膝下。〃说罢,别了老母妻子,令健步背包上马而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回 英雄混战少华山 叔宝权栖承福寺 

  叔宝与健步上马长行,离了山东、河南一带地方,过了潼关,来到华阴县少华山。贝见这山八面嵯峨,四围险峻。叔宝便吩咐两个健步道:〃你们后来,待我当先前去。〃那两人晓得山路险恶,内中恐有强人,就让叔宝先行。
  他们来到前山,只听得树林内一声呐喊,闪出三四百喽罗,拥着一个英雄,貌若灵官,髯须倒卷,二目铜铃,横刀跨马,拦住去路,大叫道:〃要性命的,留下买路钱来!〃吓得两名健步尿屁直流,叫声:〃秦爷,果然有强人来了,如何是好?〃叔宝道:〃无妨,你们站远些。〃遂纵马前进,把双锏一挥,照他顶梁门当的一锏,那人就把金背刀招架。两人斗了七八回合,叔宝把双锏使得开来,躔躔的有如风车一般,那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刀之力,渐渐抵敌不住。
  那些喽罗见了,连忙报上山来。山上还有两个豪杰:一个是叔宝的通家王伯当,因别了谢映登,打从此山经过,也要他买路钱,二人杀将起来,战他不过,知他是个豪杰,留他入寨。那拦叔宝的叫做齐国远,山上陪王伯当吃酒的,叫做李如珪,二人正饮之间,忽见喽罗来报说:〃齐爷下山观看,遇见一个衙门将官,就向他讨长例钱,不料那人不服,就杀了起来了,不上七八回合,齐爷刀法散乱,敌不过他,请二位爷早早出救。〃二人闻言,各拿兵器,跳上战马,一齐出了宛子城,来到半山。王伯当看见下面交锋,好像秦叔宝,恐怕伤了齐国远,就在半山大叫道:〃秦大哥,齐兄弟,不要动手!〃此山有二十余里高,就下来一半,还有十余里,虽高声大叫,无奈此时两人交战,一心招架,那里听得叫唤?不一时,两匹马走到前面,王伯当叫道:〃果然是叔宝兄,齐兄弟,快住手了,大家都是相好朋友。〃叔主见是伯当,遂住了手。
  当下伯当请叔宝进到山寨,叔宝到了山寨,健步两人已经吓坏,叔宝道:〃你两人不要惊怕,这个是外人,乃是相好朋友。〃二人方才放心。王伯当道:〃是你的从者么?〃秦叔宝道:〃是两个健步。〃李如珪吩咐手下,抬秦爷的行李到山,大家一同上少华山,进宛子城,入聚义厅,摆酒与叔宝接风。王伯当道:〃自从仁寿元年十月初一日,在潞州分乎,次日洞单二哥到工小二隅中来奉拜,兄长已行。单二哥又有胞兄之变,不得追兄,我与谢映登各各分散。后来闻兄遭了一场官司,因路程遥远,不能相顾,今日幸得相逢,愿闻兄行藏。〃叔宝就把前后事情,说了一遍,并指出今奉唐节度差遣赍送礼物,赴正月十五日,到长安杨越公府中贺寿。因问伯当缘何在此,伯当道:〃小弟因过此山,蒙齐李的弟相招,故得在此。今日遇见兄长进长安公干,小弟欲陪兄长同往,乘势看灯如何?〃叔宝道:〃同往甚妙!〃齐国远、李如珪二人齐道:〃王兄同往,小弟亦愿随鞭镫。〃
  叔宝闻言,不敢应承,暗想:〃王伯当偶在绿林走动,却是个斯文人,进长安还可,这两个乃是卤莽之夫,进长安倘有泄漏,惹出事来,连累于我,如何处置?〃一时沉吟不语。李如珪笑道:〃秦兄不语,是疑我们在此打家劫舍,养成野性,进长安看灯,恐怕不遵约束,惹出事来,有害兄长,不肯领我二人同去。但我们自幼学习武艺,岂就要落草为寇不成?只因奸臣当道,我们没奈何,只好啸聚山林,待时而动。岂真要把绿林勾当,作为终身之事?我们识势晓理,同往长安,自不致有累兄长,愿兄长勿疑。〃叔宝听了这一篇话,只得说道:〃二位贤弟,既然晓得情理,同去何妨。〃齐国远吩咐喽罗,收拾行囊战马,多带银两,选二十名壮健喽罗同去,其余喽罗不许擅自下山,小心看守山寨。叔宝也吩咐两名健步,不可泄漏。到了二更,众人离了少华山,取路奔向陕西。
  一日,天色将晚,离长安只有六十里之地,远远望见一座旧寺,新修得十分齐整。叔宝暗想:〃这齐李二人到京,只住三四日便好,若住得日子多,少不得有祸,今日才十二月十五日,还有一月,不如在前边新修的这个寺内,问长老借间僧房,权住几日,到灯节边进城。乘这三五日时光,也好拘管他们。〃思算已定,又不好明言,只得设计对齐李二人道:〃二位贤弟,我想长安城内,人多屋少,又兼行商过客,往来甚多,那里有宽阔下处,足够你我二十余人居住?况城内许多拘束,甚不爽快。我的意思,要在前边新修寺里,借间僧房权住。你看这荒郊旷野,又无拘束,任我们走马射箭,舞剑抡枪,岂不快活?住过今年,到灯节边,我便进城送礼,列位就去看灯,〃
  王伯当因二人有些碍眼,也极力撺掇,说话之间,早到山门首下马。命手下看了行李马匹,四人一齐入寺。进了二山门,过韦驮殿内,又有一座佛殿,望将上去,四面还不曾修好。月台下搭了高架,匠人修整檐口,木架边设公座一张,公座上撑一把黄罗伞,伞下公座上坐了一位紫衣少年,旁站六人,青衣小帽,垂手侍立。月台下竖两面虎头牌,用朱笔标点,前面还有刑具排列。这官儿不知何人。叔宝看了,对三人道:〃贤弟,不要上去,那黄罗伞下,坐一少年,必是现任官长。我们四人上去,还是与他见礼好,不与他见礼好?刚刚取祸,弱则取辱,不如避他为是。〃伯当道:〃有理!我们与他荣辱无关,只往后边去,与长老借住便了。〃
  兄弟四人,一齐走过小甬道,至大雄殿前,见许多泥水匠,在那里刮瓦磨砖。叔宝向匠人道:〃我同你一声,这寺是何人修理?〃匠人道:〃是并州太原府唐国公修的。〃叔宝道:〃我闻他告病还乡,如今又闻他留守太原,为何在此间干此功德?〃匠人道:〃唐国公昔年奉旨还乡,途间在此寺权住,窦夫人分娩了第二位世子在这里。唐国公怕污秽了佛像,发心布施万金,重新修建这大殿。上坐的紫衣少年,就是他的郡马,姓柴名绍,字嗣昌。〃
  叔宝听了,四人遂进东角门,见东边新建起虎头门楼,悬朱红大匾,大书〃报德祠〃三个金字。四人走进里边,乃是小小三间殿宇,居中一座神龛,龛内站着一尊神像。头戴青色范阳毡笠,身穿皂布海青箭衣,外套黄色罩甲,足穿黄鹿皮靴。面前一个牌位,上写六个金字,乃是〃恩公琼五生位〃。旁边又有几个细字:是〃信官李渊沐手奉祀〃。叔宝一见,暗暗点头。你道为何?只因那年叔宝在临潼山,打败了一班响马,救了李渊,唐公要问叔宝姓名,叔宝恐有是非,放马奔走。唐公赶了十余里,叔宝只通名〃秦琼〃二字,摇手叫他不要赶,唐公只听得〃琼〃字,见他伸手,乃错认〃五〃字,故误书在此。
  齐国远看了,连这六个字也不认得,问道:〃伯当兄,这神像可是韦驮么?〃伯当笑道:〃不是韦驮,乃是生像,此人还在。〃各人都惊异起来,看看这像,实与秦叔宝无异。那个神龛左右,却塑两个从人,一个牵一匹黄骠马,一个捧两根金装锏。伯当走近叔宝低声问道:〃往年兄出潞州,是这样打扮么?〃叔宝道:〃这就是我的形像。〃伯当就问其故,叔宝遂将救唐公事情说了一遍。不想柴绍见四人进来,气宇轩昂,即着人随看他们作何勾当。叔宝所言之事,却被家丁听见,连忙报知柴绍。柴绍闻言,遂走进生祠来,着地打拱道:〃那位是妻父的活命恩人?〃四人答礼,伯当指叔宝道:〃此兄就是老千岁的故人,姓秦名琼。当初千岁仓卒之间,错记琼五。如若不信,双锏马匹,现在山门外。〃嗣昌道:〃四位杰士,料无相欺之理,请至方丈中献茶。〃各人通了姓名,柴绍即差人到太原,报知唐公,就把四人留在寺内安住,每日供给,十分丰盛。
  看看年尽,到了正月十四日,叔宝要进长安公干,柴绍亦要同往看灯。遂带了四个家丁,共三十一人,离了寺中,到长安门外,歇宿在陶家店内。众人吃了些酒,却去睡了。叔宝不等天明,就问店主人道:〃你这里有识路的尊使借一位,乘天未明,指引我进明德门,往杨越公府中送礼,自当厚谢。〃店主叫陶容、陶化引路,叔宝将两串钱赏了二人。即取礼物,分作四个纸包,与两名健步拿着,带了陶容、陶化,瞒了众人进明德门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二回 李药师预言祸变 柴郡马大耍行头 

  话说杨越公知天下进礼贺寿的官员,在城外的甚多,是夜二更,就发兵符,大开城门,放各处进礼官员入城。都到巡视京营衙门报单,京营官总錄递到越公府中。你道那京营官是何人?却是宇文化及长子,名唤宇文成都,他使用一根流金铛,万夫难敌,乃隋朝第二条好汉。
  是日五鼓,文武官员,与越公上寿。彼时越公头戴七宝冠,身穿暗龙袍,后列珠翠,群妾如锦屏一般,围绕左右。左首执班的女宫,乃江南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曾配驸马徐德言,因国破家亡,夫妻分别时,将镜一面,分为两半,各怀一半,为他日相见之用。越公见她不是全身,问她红铅落于何人?此妇哭拜于地,取出半面宝镜,诉告前情,越公即令军士,将平面主镜货于市中,乃遇徐德言,收于门下为幂宾,夫妻再合,破镜重圆。右首领班女宫,就是红拂张美人,她不惟颜色过人,还有侠气深心。又一个异人,是京兆三原坊人氏,姓李名靖,号药师,是林澹然徒弟,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知过去未来,为越公府中主簿。此日一品、二品、三品官员,登堂拜寿,越公优礼相待,献茶一杯。四品、五品以下官员,就不上堂,只在丹墀下总拜。其他藩镇差遣,送礼官将,则分由众人查收礼物。
  山东各官礼物,晓谕向李靖处交割,秦琼便押着礼物,到主簿厅上来,李靖见叔宝一貌堂堂,仪表不凡,就与行礼。看他手本,方知是旗牌官秦琼,表章礼物全收,留入后堂,取酒款待,就问道:〃老兄眼下气色不正,送礼来时,同伴还有必人?〃叔宝不敢实言。说道:〃小可奉本官差遣,只有两名健步,并无他人。〃李靖微笑道:〃老兄这话只可对别人说,小弟面前却说不得。现带来了四个朋友,跟随二十余人。〃叔宝闻言,犹如天打一个响雷,一惊不小,忙立起来,深深一揖道:〃诚如先生所占,幸忽泄漏。〃李靖道:〃关我甚事?但兄今年正值印堂管事,黑气凌入,有惊恐之灾,不得不言。今夜切不可与同来朋友观灯玩月,恐招祸患,难以脱身,天明即回山东方妙。〃叔宝道:〃奉本官之命,送礼到此,不得杨老爷回文,如何回复本官?〃李靖道:〃回书不难,弟可以任得。〃李靖怎么应承叔宝说有回书?原来杨公的一应书礼,都假手于李靖,所以这回书出在他手。不多时,将回书回文写完了,付与叔宝,这时天色已明。临行叮嘱道:〃切不可入城看灯。〃叔宝作别回身,李靖又叫转来道:〃兄长,我看你心中不快,难免此祸。我今与你一个包儿,放在身边;若临危之时,打开包儿,往上一撒,连叫三声'京兆三原李靖',那时就好脱身了。〃叔宝接包藏好,作谢而去。
  且说叔宝得了回书,中陶容引路,他心中暗想:〃我去岁在少华山,就说起看灯。众朋友所以同来,就是柴绍也说同来看灯。我如今公事完了,怎么好说遇着高人,说我面上部位不好,我就要先回去?这不是大丈夫气概;宁可有祸,不可失了朋友之约。〃回到下处,见众朋友换了衣服,正欲起身入城。众人见叔宝回来,一齐说道:〃兄长,怎么不带我们同去公干?〃叔主道:〃弟起早先进城,完了公干,如今正好同众位入城玩耍。不知列位可曾用过酒饭么?〃众人道:〃已用过了,兄长可曾用过么?〃叔宝道:〃也用过了。〃柴绍算还店帐,手下把马匹都牵在外边,众豪杰就要上马。伯当道:〃我们如今进城,到处玩耍,或酒肆,或茶坊,大家取乐。若带了这二十余人,驮着包裹,甚是不雅,我的意思:将马寄放安顿,众人步行进城,随意玩耍,你道如何?〃叔宝此时记起了李靖言语,心想:〃这话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如今入城,倘有不测之事,跨上马就好走脱,若依伯当步行,倘有紧要处,没有马,如何走得脱?〃就对伯当道:〃安顿手下人,甚为有理,但马匹定要随身。〃两人只管争这骑马不骑马的话。
  李如珪道:〃二兄不必相争,小弟愚见:也不依秦大哥骑马,也不依伯当兄不骑马。若依小弟之言,马只骑到城门旁边就罢,城门外寻着一个下处,将行李放在店内,把马牵在护城河边饮水吃草,众人轮流吃饭看管。柴郡马两员家将,与他带了毡包拜匣,多拿银两,带入城去,以供杖头之费。其余手下人,到黄昏时候,将马紧辔鞍镫,在城门口等候。〃众朋友听说,都道:〃讲得有理!〃他们骑到城门口下马。叔宝吩咐两名健步道:〃把回书回文,随身带好。到黄昏时分将我的马加一条肚带,小心牢记!〃遂同众友各带随身兵器,带领两员家将,一齐入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