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雪岩-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踏步闯了进来,料想挡也挡不住,只能叹口气,挥一挥手,命门上退了下去。

『你那件事,过一阵子再说。』宝均金一见了他老弟的面就先开口,『这会儿办东太后的丧事,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我也不好意思跟人家提。』『哪一件?』宝森要他老兄托人情的事太多了,不知他指的是哪一件,所以如此发问。

『你不是兜揽了一件帮人争产的官司吗?』

『喔,那一件。』宝森答说∶『如今我可没工夫管人家的事了。』

原来宝森受人之托,有件庶出之子,向嫡出长兄要求分家的官司,要求宝均金向顺天府尹说情,将庶出之子的状子驳回。他从杨乃武那一案,受刘锡彤之累,为清议抨击以后,凡是这类牵涉刑名的案件,不愿再管,无奈宝森一再纠缠,只能饰词敷衍;每一次要想不同的理由来拖延,深以为苦,因而此刻听得宝森的话,顿觉肩头一轻,浑身自在了。『我特为来跟大哥说,我要到上海去一趟,总得两三个月才能回来。』『喔,』宝均金问道∶『到上海去干什么?』

『有人请我去玩两三个月。管吃管住,外带管接管送,一共是四管;自己一个子儿都不用花。

『好家伙。管你到上海玩两三个月,不要分文,谁那么阔啊?』

『胡雪岩。』

『原来你交上「财神」了!』宝均金立刻沉下脸来,『你可别胡乱许了人家什么,替我添麻烦。』宝森愕然,『人家会有事托我?』他问∶『会是什么事呢?』『谁知道?此人的花样,其大无比;这一趟是来替左季高筹划借洋债,说不定就会托你来跟我噜苏。』『哼!』宝森微微冷笑,『有海岳山房在那里,哪轮得到我来跟你噜苏。』

宝均金装作不曾听见,呼噜噜地抽了几口水烟,开口问道∶『你哪一天走?』

『就在这几天。』

宝均金点点头,喊一声∶『来啊!』将听差宝福唤来吩咐∶『到帐房里支二百银子,给二老爷送了去。』『谢谢大哥!』宝森请个安,又说了些闲话,高高兴兴地走了。

等他的背影刚刚消失,宝福悄然而至,走到宝均金面前说道∶『朱铁口来过了,替胡大人送了一份礼来。』『哪个胡大人?』

『有手本在这里。』

一看手本上的名字是『胡光墉』;不由得就关切了,『送的什么?』他问。

『一个成化窑的花瓶。』

『大的还是小的?』

『大的。』

大的便是两万银子。宝均金心想,胡雪岩既然送了两万银子,就大可必再在宝森身上作人情,而居然作了,并且这个人情还不轻,看起来是个很厚道的人。同时又想到宝森一走,耳根清净,便对胡雪岩越有好感了。

『朱铁口走了没有?』

『还没有。』

宝均金便将朱铁口传唤到上房问道∶『那胡大人是怎么说的?』

『胡大人说想送中堂一份礼,问我有什么合适的东西?我问他打算送多重的礼?他说两万银子。我就让他买花瓶。他还托我代送;花瓶送来了,银子也交到帐房里了。』『有什么话托你转达的没有?』

『没有。我倒也问过他;他说只不过佩服中堂为国贤劳,本想上门来求见请安,又怕中堂最近因为大丧太忙,不敢冒昧。』宝均金的顾虑消释了。这两万银可以安心笑纳;倘或附带有有一句什么请托的话,反倒不便帮忙,两万银子如果舍不得退回,良心上就不免要自责。

遣走朱铁口以后,宝均金仍在考虑胡雪岩送的这笔重礼,不帮他的忙,良心上仍不免要自责;要帮他的忙呢,又觉得自己一向主张『西饷可缓、洋款不急』,忽然很热心地赞成左宗棠借这笔洋债,出尔反尔,启人疑窦。如何得以筹划出一个两全之道,成了他这天念兹在兹的一桩心事。

第二天一早上朝,在轿子里忽然想起宝森告诉他的,丁宝桢当年的故事。丁宝桢以清廉知名,但身为总督,开府西南,朝廷的体制不能不顾,家乡贵州的亲友,翻山越岭,千辛万苦来投靠,没有那么多闲差使可应酬,招待食宿,致送回乡盘缠的情谊不能不尽,这些都在他每个月一万两左右的『养廉银子』中支付,尽管量入为出,总也有青黄不接的时候,照一般督抚惯例,方便得很,写张纸条,向藩库提银若干,因窘即时可解至于亏空如何弥补,不必费心,有藩司,有榷税的候补道,甚至首府、首县为他想办法。但那一来,就谈不到整饬吏治了。

于是,堂堂『制台大人』也不免要向当铺求援了。可是,他又有什么东西能当到上千上万银子?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当身分、当面子的办法;取一只皮箱,随便找些旧衣服塞满上锁,再取两张封条,盖上『四川总督部堂』的大印,标明日期,在皮箱上十字交叉,满浆实贴。然后派戈什哈抬到当铺里去当。

朝奉吓一跳,从来没有听说总督也会当当的;便很客气地请问∶『要当多少银子?』

『五千银子。』

朝奉又吓一跳,五千银子不是小数目要问一问『是什么贵重东西,能不能看一看?』

『不能看。大人亲手贴的封条,谁敢揭开来?』『那末——』

『你不必多管。』戈什哈抢着说道∶『你只凭封条好了。将来赎当的时候,只看封条完整,就是原封不动。你明白了没有?』

朝奉自然明白了,如数照当。丁宝桢倒是好主顾,下个月藩库将养廉银子送到,立刻赎当。从此丁宝桢当当,成了规矩,只凭封条不问其他。

宝均金心想,左宗棠借洋债,如果照丁宝桢的办法,岂不省事?而且目前也正是一个机会。于是默默盘算了一阵,到得军机处,立刻派苏拉到『南屋』去请了徐用仪来,邀到僻处,悄悄相语。

『左帅借洋款的事,接头好了没有?』

『接头好了。这一回的条件,确是比以前来得好。这也是胡雪岩力盖前愆的缘故。』徐用仪又说∶『本来早就想出奏了,为有东太后的大事,不能不暂缓一缓。』

『也不必再缓。请你转告左帅,要朝廷批准他借,必得交户部议奏,那就要算老帐了。』宝均金突然问道∶『丁稚璜当当的故事,你听说过没有?』

徐用仪不知他忽有此问的用意,陪笑答道∶『那是个有名的笑话,知道的人很多。』

『不是笑话。』宝均金正色说道∶『如果我是朝奉,看几件破烂衣服,让他当五千银子,怎么对得起东家?外头也一定有闲话,不知道我得了人家多少好处。他只有硬吃一注,不让我掀他的底牌,我拿他没办法。左帅借债也是如此,生米煮成熟饭,[奇+書网…QISuu。cOm]朝廷看他的老面子,不跟他计较。你懂我的意思不?』

徐用仪怎能不懂?可是他也很圆滑,不作正面回答,只说∶『中堂的美意,我相信左大人一定能够领会。』『好,不过,』宝均金沉着脸说∶『丁稚璜当当,几乎月月如此;左帅借洋债可就是只此一回,下不为例。请你千万说清楚。』『是。』

答应归答应,说不说又另是一回事。徐用仪退值以后,先去访胡雪岩,将宝均金的话,告诉了他,商量最后的那句话,要不要说?『当然不必说。』胡雪岩答道∶『事情明摆在那里,西征军事成功了,以后也再不会借洋款了。至于海防要借,那也不是左大人跟我的事。既然如此,何必又说这话,惹左大人不高兴?』

徐用仪听从他的主张,到了贤良寺,转达了宝均金的意见。左宗棠本来就想这么办,但未想到宝均金如此『大方』;欣慰之余,乘兴亲自执笔起草奏稿。

第一段当然是陈述边务之重要,以及各省协饷,不能及时而至,拖欠年复一年,越积越多的困难。接下来便叙此次筹借洋款的由来∶说有德国商伙福克,在兰州织呢局闻之,自称该国有巨款可借,息耗亦轻,并可由陕甘总督出票,因于上年腊月初三日具奏,接到户部咨复,以借数虽经奏明为四百万,惟期限、利息,以及还款来源,应该补叙说明。

但其时左宗棠已奉旨晋景,不在其位,似乎不应再谋其政,所以此处须作一番解释∶『臣卸篆北上时,与刘锦棠、杨昌浚晤谈,均以甫经接任,筹饷艰难,属臣代为借箸。臣虽去任在即,亦不欲贻累替人,遂飞饬办理上海采运局道员胡光墉,速向洋商议借银四百万以应急需。抵都后,连接杨昌浚、刘锦棠来函,言及饷源已涸,春夏之交,断难接续,恳即据情入告,情词迫切异常。』以下是根据『胡光墉偕同德国泰来行伙福克及英国汇丰行伙凯密伦』所称,开具办法∶借款数目∶库平足色宝银四百万两。

期限∶六年还清。

利率∶年息九厘七毫五丝。

付息办法∶每六个月一付,六年共十二期。

还本办法∶第一、第二两年不还本,第三年起,每年还本一百万两。利息照减。

保证办法∶请户部催饬各省关,将应解新旧协饷,径交上海采动局,据付息还本。如协饷不至,上海采运局无款可拨,应准洋商凭陕甘总督所出印票,向户部如期兑取。

这些条件与过去比较,好处有三∶一是不需海关及有关各省督抚出票,可免周折;二是年息由一分二厘减至不足一分,合月息只八厘有零;三是头两年不还本,俾各省得以清理旧欠,『其力尚纾,并无窘迫之患。』因为如此,『已饬胡光墉、福克、凯密伦即依照定议,应仰恳天恩敕下总理衙门,札饬道员胡光墉及照会英国使巨转行汇丰银行,一体遵照,以便陕甘出票提银。』出奏那天是四月初一,当天就奉到批复∶『该衙门知道。』也就是准予备案的意思,『该衙门』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衙门与军机处互为表里,办事司官,亦称章京,待遇优厚,亦与军机章京相同,规制不同的是,军机章京分为头班、二班。轮班入值,而所办之事并无两样;总督章京则各有专司,此案归『英国股』及『德国股』所管,自有徐用仪代为接头;同时因为有汇丰银行的凯密伦同来,英国公使馆批准汇丰银行照借的手续,亦很顺利,不过三天工夫,一切都齐备了。但赋归却还有待。原因很多,第一是南归决定坐轮船,班期有定,而最近一班船的『大餐间』,已为人定下了胡雪岩认为招待宝森,什么都是要『最好的』,宁愿再等一班,那要在十天以后。

第二天是胡雪岩要定制一批膏药带回去。从经管西征粮台,在上海设转运局开始,胡雪岩无事不顺手,常是一夕之间,获利巨万财是怎么发的,连他自己都不甚清楚。但精神却渐渐差了,饮食渐减,夜卧不安,人一天比一天瘦了下来,急得胡老太太以下,全家女眷都是到处烧香许愿,大做好事,祈求上苍保佑,然而没有什么用处。

有一次在应酬场中,遇见一个在湖北候补,而到上海来出差的捐班知县,名叫周理堂,善于看相;遍相座客,谈言微中,看到胡雪岩,说他往后十年大运,犹胜于今,将来会有『财神』之号。

『不瞒理翁说,我的精神很坏;事情要有精神来做的,没有精神只会交墓库运,哪里会有什么大运。』『这是因为雪翁想不开的缘故,一想开了,包你精神百倍。』

听得这话,胡雪岩先就精神一振,『理翁,倒要请教,我是怎么想不开。』他问∶『要怎么样才想得开?』『此中之理,非仓促之间能谈得透彻的。雪翁公馆在哪里,等我勾当了公事,稍微闲一闲,登门拜访,从容呈教。』胡雪岩心想,官场上专有那种读了一本『麻衣相法』,信口开河,目的是为了奉承上司,讨得欢心,企求谋得一缺半差的候补州县班子。

而看周理堂的谈吐,不象是那一流人物当即答说『不敢请理翁劳步。』接着又说∶『恕我冒昧,理翁这趟是啥公事?』

『今年皇上大婚,我奉抚宪之命,到上海来采办贡品;东西都看好了,无奈湖北应该汇来的款子数目弄错了,连日为此事奔走,总还要四、五天首尾才会清楚。』『喔!理翁是说公款不够。』

『是的。』

『差多少?』

『一万三千多两。』

『喔,喔,』胡雪岩问说∶『总快到了吧?』

『是的。』

『那好。』

第二天上午,胡雪岩到周理堂所住的祥和客栈去拜访;只听得有人在他屋子里大办交涉,声音很熟,想不起来是什么人?及至偶然一照面,认出来了,是方九霞银楼的档手老萧。『胡大先生。』老萧丢开周理堂奔了出来,笑嘻嘻地打了个千问∶『你老怎么也来了。』『你这话问得奇怪!』胡雪岩因为看刚才那番光景,老萧对周理堂不甚礼貌,所以有意板着脸说∶『就许你来,不许我来?』

『不是这话,不是这话!』老萧急忙辩解∶『我是有生意来跟周大老爷接头。』

『接头生意?莫非你不晓得和气生财?哗喇哗喇啥事体。』

训斥完了,转身与周理堂叙礼,客气而亲热;将个老萧干搁在一旁,置之不理。

倒是周理堂有点过意不去,『雪翁,你请稍坐。』他说∶『我跟这萧掌柜先打个交道。』『请便。』

有胡雪岩在座,那老萧不似刚才那样嚣张了,但话仍说得很硬。原来周理堂在方九霞定了一柄玉镶金如意,工料总计九千银子,只付了两千定金。如意制就,来催交货,周理堂无以为应。就在这时候,广西巡抚亦派人来采办贡品,因为时间迫促,颇为焦急;老萧打听到这件事,上门兜揽生意。说湖北巡抚订的玉镶金如意,愿照原价转让。如意上所錾的『天保九如』字样,以及上款都可不动,下款只改动省名、姓名便能合用,毫不费事。

广西的差官办事很干脆,也很精明,估价九千银子不贵,愿意照价收买,但必须能够证明,湖北的差官确是放弃了才能成交。

为此,老萧便来逼周理堂,限期取件,否则没收定金,作为补偿损失。周理堂手头不硬,口头上就不能有软,正在磨得心烦意乱之时,胡雪岩来了。

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胡雪岩便开口了,『老萧,』他问∶『你打算怎么样?』

胡雪岩一出头,老萧便知如意算盘落空了,『胡大先生晓得的,这两天金价又涨了。』

他说∶『打周大老爷的这柄如意,说实话已经亏本了;而且吃本很重,再拖下去,利息上又是损失,我对我们东家不好交代。』『那末怎么样呢?』

『我想,再等三天。』

『不必。』胡雪岩转脸对周理堂说∶『理翁,这是笔小数,你为啥早不跟我讲,宁愿来受他们的气!』说着,从马褂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了过去。

抽出来一看,是一万四千两的一张银票,心里又甜又酸,几乎掉泪。

胡雪岩怕他说出什么过于谦卑的话,当着老萧面连自己也失面子,所以很快地说道∶『老萧,你快回去,把金如意送来;周大老爷验收不错,自然分文不少你的。』『是,是!』老萧诺诺连声,『马上送来,马上送来。』『慢慢!』胡雪岩将老萧唤住;转脸说道∶『理翁,我想送了来也不好,一则要担风险,再则也怕招摇。不如我陪理翁到方九霞验货,果然不错,就把余款付清了它,叫方九霞出张寄存金如意的条子,动身的时候直接送上船,岂不省事。』『说得是。不过不敢劳雪翁相陪,我派人去办这件事就是。』

当下将他随带的一名司事找了来,拿胡雪岩的银票交了给他,——交代清楚。等司事跟老萧一走,方始开口道谢。『小事,小事!』胡雪岩问道∶『理翁还有什么未了?』『多谢,多谢。没有了。』周理堂紧接着问∶『这笔款子,如何归还?』

『悉听尊便。』胡雪岩紧接着说∶『倘或理翁没有急事要办,我想请理翁指点,指点迷津,我是怎么想不开?我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事老挂在心里。』『以雪翁的智慧,自己觉得,就不致于想不开了。正因为那个念头隐而不显,所以居恒郁郁。』周理堂又说∶『看相这件事,本无足奇;不过在脸上看到心里,也要有些阅历。雪翁心中有贼,此贼不除,精神就好不起来。』『喔!』胡雪岩也听说过『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这句成语,当即问说∶『我心中之贼是指啥?』

『钱,一个钱字。』周理堂问∶『雪翁是不是常常想到它?』『我是开钱庄的。』胡雪岩笑道∶『我们这一行,称之为「铜钱眼里翻斤斗」,不想到钱,想什么?』

『是不是?我说雪翁心中有贼!雪翁是大英雄,何以亦为孔方兄所困,跳不出来?』

听得这话,胡雪岩不免惭愧,想了好一会说∶『理翁的话,我听出点味道来了。就不知道怎么才能跳得出来。要我不想到钱这一个字,只怕不容易;从小学生意就是学的这个,根深柢固,跟本性一样了,怎么能不去想它。』『想也可以。只要不是想赚钱,而是想花钱,就跳出来了。』『这话,还要理翁明示。』『道理很简单。』周理堂说∶『譬如雪翁想造一座花园,这是花钱;可是所想的是如何起造楼台、如何罗致花木、如何引泉入园、如何请人品题。这些东西想起来是很有趣的,自然而然把个「钱」字忘掉了。当然,这也不是人人办得到的,力量不够,要为钱犯愁,反而是自寻烦恼;雪翁根本不必愁钱,当然也就不会有烦恼。』这使得胡雪岩想起了一个人的话;此人姓雷,江西人,他家从康熙年间开始,世世代代在内务府当差,凡有宫殿营造之事,都先找他家设计,然后按照尺寸比例,用硬纸版烫出样子来。出了名的『样子雷』,耳姓名反而不为人所知了。有一年胡雪岩进京,在应酬场中认识了『样子雷』,听他谈先世的掌故,说他家全盛时代是在乾隆十六年以后,主要的职司是扩建一座圆明园,建成了请皇帝来看,某处不妥,立即拆掉改建,改得不满意,复又拆去,这样建了拆,拆了建,不知多少遍,总之终乾隆六十年,圆明园无一日不在大兴土木之中。

乾隆年间,国库充盈,皇帝只要觉得什么事能够怡情悦性,尽可以放手去做,不必愁钱,这也许就是他能够克享天年的道理。听了周理堂的话,印证乾隆皇帝的作为,胡雪岩的行事大改常度,虽仍然不忘如何赚钱,但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花钱?大起园林,纵情声色;以前眠食不安,郁郁寡欢的毛病倒是消失了,却另添了一样病∶肾亏。

好得是开设着一家海内第一的大药铺;连带也认识了无数名医、秘方珍药,固本培元,差能弥补。补药中最为胡雪岩所重视的是一种膏药,名称很难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