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请报上的了解,苏加诺自认为是一个革命者,十分酷爱演讲!早期的革命领导人都有这个特质,总是突然出现在人群中,发表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讲,至少在精神上给自己国家的民众给予鼓励,苏加诺这个特质就更加明显,而且比一般的领导人更喜欢这样做。
苏加诺自我感觉良好的特质还表现在面对外国领袖的时候,不管是面对苏联、美国还是英国的访问者,苏加诺都有一种底气十足的样子,时间短的话可以理解为强撑,但年年如此就让情报部门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这不是在强撑,而是苏加诺本身就是这个性格,一直以来都是自我感觉良好。
向印尼总统府请求就像是消失在马里亚纳海沟一样,没有得到一星半点的回应!不过谢洛夫并不着急,考虑到苏加诺总统的一贯风格,完全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回应。在此之前,谢洛夫还需要用一些时间安排自己带领的前内务部干部,并且把自己这边的工作态度统一好。不定好一个目标,这些内务部的干部真的开始工作就有可能像是七伤拳,不一定是敌人先挂掉,没准是自己这边先承受不住。
一年到头戴在自己头上的大檐帽猛然消失不见。还让谢洛夫有些不适应,总是伸手摸头,当然这种小事不影响给这些前内务部干部的课程,“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段,内务部的工作保证了新生的苏维埃得以生存下来!但某些外国同志们。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举出来很多的例子来证明,这些理想主义比较厚重的外国共产党同志们,直到屠刀已经驾到他们脖子上,都不敢相信自己将要死去的事实……”
如果权益真的这么好争取,共产党人就不会总是沦为被屠杀的对象了,从欧洲到亚洲再到世界各地,要是讲理真的有用,谈判可以改变环境!冷战刚开始苏联就赢了,世界革命早已经实现了。而事实是不论是哪个国家的共产主义者,都随时面对着屠刀的威胁。目前没有被杀不表明敌人仁慈,而是那些人想办法可以让共产主义把自己的双手绑住,自己跪在断头台上,在关键时刻毫不费力的斩下共产主义者的头颅。
如果能不费力的达成目标,苏联也不会打内战,要不是成立初期的敌人多的数不清,契卡也不会成立,有些人以为契卡杀人过多,如果不铁血的干掉敌人,难道等着人家来杀你么?苏联后来知道敌人是不会放过自己的。所以内务部体系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而苏联之外的地方,还需要经过血淋淋的代价才明白这个道理,中国早期不也是面临屠刀临头了。才明白讲道理讲理想是一条死路么?
冷战期间,在中东、在南美、在东南亚、各国的共产主义者都经受了数不清的屠杀和围剿,那些高高在上的绅士、富翁、企业主、农场主怎么不宽容一下这些底层的民众,只要这些人放出一部分利润完全可以消除很大一部分共产主义存在的土壤,但他们不会让,这些人比底层的平民更加知道敌我矛盾。知道自己让了一步,迟早会无路可退!所以根本就一步不让,直接对自己国家的共产主义者进行绞杀。
咚……狠狠一巴掌排在桌子上,谢洛夫挂上残忍的笑容道,“我们和资本主义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忘记了敌我斗争的本质,我们也就离死不远了……”
啪啪!这些话让这些内务干部肃然起敬,爆发出来高分贝的掌声!所有人都面色严肃,但眼中升起的火焰却让人不敢正视,这个年轻副主席的话让他们这些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内务干部非常欣赏,实际上目前把敌我斗争公开说出来的人,哪怕在克格勃中也不多了。至于其他场合因为赫鲁晓夫的缓和政策,更加是不多见!
正是因为如此,谢洛夫的话才让这些前内务部干部心中升起共鸣!这个年轻人很理解我们以前的工作。谢洛夫当然理解,内务部的负面影响确实很大,但如果为了消除负面影响把这方面的工作都割掉,就真的舍本逐末了。
“如果我们和我们的敌人注定不可能共存下去,那么就把我们的敌人送进火葬场吧!”谢洛夫为在印尼的工作定下了基调,明确了这次印尼的目的。
打出一个响指,换了一身夏季军装的卢卡妮带着船形帽端着文件走了进来,用清脆的女声发言道,“根据我们这几天在印尼雅加达的调查,印尼警察体系装备落后,只有手枪作为常规武器,而且毫无军事训练!贪污情况严重,最重要是人员短缺,以印尼的人口密度警察数量比苏联低了将近三倍,印尼内务部无法独立维持这个国家的治安,很多时候陆军则代替了警察体系的职责,充当维持治安的力量!”
伸出手阻止了卢卡妮继续下去,谢洛夫笑了一下开口道,“军方和警察的职责不清不楚,同志们,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
“这表明军队和警察的职责重叠,而印尼警察力量过于弱小,会让军方把力量渗透进治安领域,人们对大街上出现士兵习以为常!把士兵当做警察,这是非常危险的,十分容易引发军事政变!”一个已经将近五旬的内务部上校边思索边说道,“太危险了,国内日常的治安问题绝对不能让军方的士兵解决,甚至调动军队没有总统的手令都不行!军方很容发起政变成立军政府……”
“而且印尼陆军亲美的态度很让人担心,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就等于丢了这个东南亚第一大国,这个损失怎么都挽回不回来!”谢洛夫冷淡的补充了一句,声音不大但是斩钉截铁,“印尼需要一个苏联可以依靠的力量,防止美国人扶持的陆军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把目前我们在东南亚大好的形势葬送……”
整个会议室坐着站着的内务部干部全部默不作声,谢洛夫的意思很明确,对印尼的内务部进行大力的扶持,作为美国扶持的印尼陆军、和中国关系良好的印尼共产党之外的苏联利益代表。
“像是印尼这种中立国家,有多少股势力就算是克格勃都无法弄清楚,我们怎么才能把印尼内务部改组成我们希望的形势呢?”距离谢洛夫最近的内务部少将问道。
这个问题谢洛夫已经想了两个月,几乎一想到印尼就在想怎么才能让印尼内务部变成一个有明显针对性的组织,这个组织一定要矛头直指印尼亲美的陆军,也是印尼共产党最大的敌人,低着头扣着指甲的谢洛夫低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个国家避免军方力量膨胀的最好办法,不就是反对波拿巴主义么?”
波拿巴主义是依靠军阀的国家政权在势均力敌的两个敌对阶级之间进行政权斡旋。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打着人民主权旗号的贵族政权,通过限制政治自由来保障社会稳定以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现在没有比这个理论更加合适的理论作为印尼内务部的支撑了,况且谢洛夫又没有冤枉印尼军方,这些家伙本来就准备着叛乱,两年前的军方叛乱刚刚才被剿灭不久,相信苏加诺对印尼陆军的遏制态度也正是那个时候开始的,但小修小补调职军官起不了大的作用,美国每年给印尼陆军几千万美元的援助,那些军方的将领私人的金库更不知道装了多少美元,一个整体的集团,怎么可能会被调离几个将军就打散呢?苏加诺本身对印尼陆军的遏制态度,也是谢洛夫对内务部有信心的关键。
波拿巴主义?在座的都是在内务部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干部,闻言纷纷眼前一亮,这种直指军方的理论,作为内务部的支撑在合适不过了,简直是为了亲美的军方量身打造的。
“要是苏加诺总统同意来自苏联的善意,你们在帮助印尼人建立内务部的时候,一定要把反对波拿巴主义,融入到印尼内务部的思想当中!”谢洛夫轻轻一吹手掌,把目光落在了这些老干部的身上。(。)请访问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线出击?()
“明白,副主席同志!”一阵整齐的回答,谢洛夫认可的点点头,有这些内务干部的辅助,这个为了印尼陆军量身打造的印尼内务部,一定会起到平衡者的作用。
反对波拿巴主义,将成为这次代表团的主要行动守则,如果谢洛夫成功的得到了援助内务部的许可,相信这个从成立就对印尼陆军充满敌意的内务部,绝对会死死地盯着印尼陆军。
“美国有钱么?老子是没钱,但用主义一样可以杀人!”谢洛夫咬着牙低声诅咒道。
波拿巴主义在印尼只要生根,成为影响内务部的主要准则,只要内务部越膨胀,印尼陆军那些将军的脑袋就会越危险,一个主义足以顶的上美国一年的好几千万美金的军援。
只要军队系统和警察系统把国内的职责分开,以印尼这种国家的政治环境,长期接触苏加诺的内务部系统的官员,时间越长取得的权势就越大,虽然只是一只准军事力量,但如果把战场局限在雅加达一个城市,就算是和陆军面对面的较量也不落下风,用来保卫苏加诺总统不被突然干掉更是小菜一碟。
以谢洛夫的推想,苏加诺虽然在建设这方面没什么天赋,但只要巨大的威望还在,有内务部的保护应该是万无一失的,不被突然干掉就没事!中国已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让印尼**蓬勃发展,而且印尼本身国父就比较亲近**,现在谢洛夫所做的就是给这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上了一层保险。
晚上等到温度稍微下降一点的时候,谢洛夫和汉达亚尼见了面,当然是在正式场合,谢洛夫以一种非常正式的口吻。一点没有客气的指出印尼治安环境的恶劣,警察和士兵职责重叠的巨大问题,“可能印尼的朋友们不愿意听,但我还是要说!印尼的警察也叫警察么?一个良好运转的社会需要警察系统进行维护,但现在印尼内务部做不到,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普通的警察连街头流氓都对付不了,还谈维护国家秩序?国家没有秩序,治安恶劣,就连基本的发展条件都没有,更别提经济建设了,良好的治安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一般来讲这种正式场合谢洛夫以一种外国人的态度,对他们的国家进行批评,很有干涉内政的嫌疑,再往大了说很有种帝国主义的风范。但汉达亚尼带来的印尼内务部官员,都是和他目标一致的官员,他们希望印尼内务部有苏联克格勃那种权威,如果没有的话,变成苏联的内务部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一点都没有异议。
汉达亚尼很是诚恳的直接站起来,说苏联的朋友们说的对,对谢洛夫的话表达了认可。“我们印尼是一个大国,有着大国的责任!我们要好好建设国家。首先就要从治安问题开始,我们的家园都建设不好,还怎么解放仍然被英国殖民的同胞们?所以对于我们印尼存在的问题不能藏着,对此我个人非常感谢谢洛夫将军中肯的评价,我们要让印尼的社会稳定,首先就要从治安问题入手!”
汉达亚尼的话引起一阵叫好。听过翻译的话,谢洛夫明白这些印尼人的叫好应该有两点,一点就是希望内务部成为真正的实权部门,至少要向苏联的部门一样有权威!至于另外一个原因,谢洛夫都险些忘了。在莫斯科他就发现了汉达亚尼是一个大印度尼西亚主义者。
这样就好办多了,在苏加诺时期印尼官员内部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而不是苏哈托上台之后被打压的情况,完全可以这点入手!谢洛夫沉默了一下,带着严肃的表情说道,“原来我们的印尼朋友还记得被英国人殖民的同胞们?我还以为你们已经忘了呢?既然你们还记得他们,就应该明白一定要让印尼强大起来,才有可能解放被英国人占据的马来西亚地区,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对不对?”
对于大印度尼西亚主义,他一个苏联人,立刻表示感同身受的支持,真诚的态度就像是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不远万里来帮助印尼人一样!反正英国也不是吃素的,累死印尼人也不可能把英国控制下的马来西亚抢过来,别说是英国,就连现在还在东南亚的荷兰,印尼人都摆不平。就因为印尼不可能摆平,谢洛夫才要跳出来表演一番,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拱火,反正又烧不到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到时候谢洛夫点完火就回到苏联,头疼的肯定不是自己!有英国人去头疼,有澳大利亚人难受,有荷兰人愁眉不展,有美国人进退两难。苏联和中国完全可以鼓掌对印尼蔑视帝国主义的行为表示支持,怎么算都是一件好事。
这种表态立刻引起了对面印尼内务部官员的叫好,在他们看来谢洛夫完全是代表苏联进行的表态,但谢洛夫知道自己只能代表个人,这些印尼非要误会的话,他也不会说破!至少可以给这些印尼人壮壮胆嘛,用大印度尼西亚主义敲开这些印尼官员的好感,可以让双方的好感提升很多。
苏加诺支持的民族主义,也可以成为谢洛夫敲开印尼的敲门砖,这可能是别的国家做不到的,中国出不了海,法国受困在阿尔及利亚、英国占据马来亚本身就是印尼民族主义者的敌人,连同美国在具体的位置上都十分尴尬,更何况美国对印尼陆军的渗透本身就是在挑动苏加诺的神经,只是美国太强苏加诺不好撕破脸罢了,因为陆军两年前的叛乱,苏加诺从去年开始的发言明显更加亲苏联阵营,美帝国主义的口号也经常在他的口中出现。
“谢洛夫将军说的不错,同胞们,我们不能忘记被英帝国主义占据的马来亚,英美帝国想通过让这样的方式遏制住印尼成为大国的势头,我们不能放弃解放马来亚!”汉达亚尼转过头对着自己后面的内务部官员们说道,“现在事情很明显了,英美帝国主义都是穿一条裤子的,我们有苏联朋友们的帮助,迟早能把这些帝国主义者赶出东南亚……”
这番有鼓动性的言论相当的有市场,至少眼前这批人都频频点头,对汉达亚尼的话深表认可,似乎真的有苏联支持他们一样!谢洛夫必须为这个美丽的误会保持沉默!抢下了印尼,就能让美国白打越战,到时候澳大利亚就是美国的前线,在亚太地区的压力就会大增,近亿人口的印尼变成敌对国家,可以在根本上拉近双方阵营的人口差距!
当然现在想这些还太远,但至少在和印尼内务部其中一股不小力量接触的开始,已经展现出来了良好的开始,谢洛夫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在印尼护卫**力量的增长,进行进攻性防御,自己只要不出纰漏,印尼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谢洛夫将军,我已经帮你打听了苏加诺总统的行程,这几天总统先生比较忙!似乎正在最后认可接受苏联的援助,这也是你们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先生的成果,相信过几天有时间了,总统就能接见你了!”汉达亚尼握着谢洛夫的手使劲摇晃,可能是对谢洛夫马来亚的表态作为感谢,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
“帮助新独立的国家摆脱帝国主义的欺凌,建设自己的国家本身就是苏联一直以来的做法,四十年前苏联刚刚成立就面对协约国联军,我们比任何人都明白帝国主义的可恶程度!刚才的发言确实是我心中所想!”比起虚情假意这方面,谢洛夫不落后于任何人!至少在苏联国内比那些教条主义的家伙要强,更加可怕的是他已经在这几年学会了苏联官方的那套说辞,开始运用的更加纯熟!
做出一副沉重的表情,谢洛夫凝重的说道,“你们印尼的敌人很强大,英帝国主义和他背后的美帝国主义,想通过马来亚的独立遏制住印尼的发展势头,你们的斗争还非常艰巨!你知道英国在欧洲的外号叫什么呢?”
“叫什么?”汉达亚尼颇感兴趣的问道。
“欧洲搅屎棍……”随手把屎盆子结结实实的扣在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脑袋上,谢洛夫哈哈大笑着嘲讽着岛上的绅士们,造谣谁不会啊?而且在印尼,这种英美阴谋遏制住印尼成为大国的想法本身就很有市场,谢洛夫只是要把这种阴谋论扩散开而已。
这次正式的见面,很快被传到了美国驻雅加达大使馆,随后跨国太平洋被送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总部当中,坐在办公室的杜勒斯一看电报简直牙疼,怎么又是谢洛夫?仔细的把电报读完,杜勒斯心中开始对最近苏联的动作开始分析,“组建军事顾问团介入阿尔及利亚内战,然后自己率团访问印尼?还有越南的动作?哪一个才是苏联的战争进攻方向呢?全线出击么?还有中国……”越想越烦躁的杜勒斯恨不得直接去印尼找谢洛夫问问清楚。(。)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共谍掉坑()
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阿尔及利亚、越南和印尼三个地方同时出事,这不是杜勒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面就能想明白的,把自己的情报处长亨利再次招进来,还包括中情局在亚洲司的具体负责人,弄明白苏联、当然也包括中国的具体战略进攻方向。
“现在我们都明白苏联人又开始采取了进攻态势,这说明赫鲁晓夫来一次美国改变不了两个国家根本的冲突,现在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大家来谈一谈到底哪里才是真正应该被遏制的方向?”杜勒斯的语气中其实是满无奈的,处在防守方的悲哀就在于这里。美国国力强大支撑了全面的包围网,但苏联也不是软柿子!美国比苏联强的不多,这么大一张包围网看似在各个方向都封锁住了苏联,但其实每个方向的力量都很有限!除了欧洲方面最为坚固之外,其他方向美国是依照着和当地国家合作的方式来遏制住苏联的扩张。
处在进攻端的苏联就游刃有余的多,大可以先点火看看美国人的力量虚实,然后在谋划下一步的行动,这次突然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东南亚的印尼出现克格勃的影子,加上越南已经越来越紧张的局势,瞬间就让这个包围圈千疮百孔,杜勒斯当然非常想要同时把三个着火点全部扑灭,可是这完全超出了中央情报局的能力。
“局长,据我所知克格勃副主席谢洛夫就在印尼,赫鲁晓夫刚刚从印尼归国,谢洛夫马上率领苏联内务部代表团去了印尼,这件事情我们必须重视!”作为情报处的处长亨利一直对谢洛夫有着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意大利和柏林的事件之后,这个苏联克格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