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红楼-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孩子叫庆儿、昭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段传秀把他们跟着柳湘莲编成一队。教他们战场上的一些阵法。当时柳湘莲也不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酷爱拳脚,舞枪弄棒,段传秀格外悉心教导他。

    段传秀带着这支队伍加入了江阴的一场会战,曹云带着人去了嘉兴,几乎拼掉了锦衣卫的所有精锐。但这些孩子幸存了,以后和迁徙的贾府一起到了京城。

    宝玉,贾琏这些贾府的人等先行接纳了坠儿、喜儿、住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几个,走陆路到了金陵,还没有在家里呆上两天,就整个被清兵赶出了金陵。没有地方拿可去,既然贾府在京城找到了活路,大家于是由往北京城来。

    曹云陈雯和锦衣卫与几个军伍陪着皇妃装成逃难的富商家属往京城去。原来黛玉打算留下曹云保护皇子,但皇妃怕死,一定要让大部队和自己在一起,更不愿意让曹云和陈雯走开。

    大家心里都觉得这个皇妃对自己的孩子也实在太不小心了,但不敢多说什么,只好跟着

    继续往前走,盘查越紧了,大家于是打算在淮安渡口改走水路,谁知可巧在这里遇到贾府来江南采办秀女的贾珍和贾蓉,他们说在前面已经见过了宝玉,于是特意弄到了通行文书,大家欢欣鼓舞,于是继续走陆路上京,不过贾珍同时也知道了弘光皇帝被清廷杀掉的噩耗。到底是说还是不说何时再说到让他在见到皇妃以后十分的踌躇。

    薛姨妈和薛蟠带着抢的那个女子叫香菱的也在逃难的人流里。那薛姨妈因为一路还有些生意照应,心里大约也不愿和这样一大帮投靠贾府的人混在一起,索性在路上慢慢走着,那薛蟠薛蝌并邢蚰烟一起慢慢过来。原来这薛蝌见到邢蚰烟十分喜爱,这两人,即使在这样混乱的时候,也按捺不住彼此的钟情,已经是海誓山盟,私定终身了。只是在薛姨妈面前不敢太曝露。那薛姨妈是个慈爱的人,睁只眼闭只眼,至于辗转到京城以后那些老人之间的安排其实也不过是薛姨妈为掩人耳目做的道场。那薛蟠一心想哄那香菱开心,那香菱原来也被拐子打怕了的,个性也老实,只是不说话,问她什么一概摇头,弄得薛蟠好没意思。

    陈雯一路过来,不过两个月,就得道消息,知道父亲已经战死,嘉兴城几乎被清军荡平,心里十分悲痛,陈夫人一头病倒,那陈雯在母亲面前强颜欢笑,曹云悉心抚慰,又到京城找到从前的房子,安排陈夫人赖大一家住下,对陈雯虽不放心,但军中有令,他担心黛玉一行势单力薄,不得不告别陈雯。

    这赖大夫妇到京城就投靠了贾府,那史太君看到陈雯十分喜欢。赖大竟然将陈雯给了太君。陈夫人知道这两个奴才将女儿送给人为奴婢,几乎气死。这二人倒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霸占了房产,到还是将陈夫人养着,说如果不听话就去衙门揭露陈雯身份。那陈雯孩子心性,还不知这人上人下的变故,觉得史太君喜爱,又有一帮姐妹照应,每次从贾府回来,叽叽喳喳地开导老母,到还十分快意。陈夫人自己身体羸弱,勉强支持,也只有忍气吞声。那宝玉见过陈雯,向太君讨要,太君心疼宝玉,就把宝珠陈雯给了他,宝玉看到陈雯想起那个神仙一样的女孩,对陈雯更加喜爱,于是给她改名叫晴雯。那宝珠也改叫花袭人,并麝月秋纹几个,开开心心地过起日子。那宝玉追问晴雯,晴雯只是不说。原来这些话不可乱说是曹云再三嘱咐过的。

    而黛玉的船队,在路上又走了快一年。这一年那李纨日日陪着两个孩子,心里真是十分的惬意,只恨不得这旅途月远越好。这黛玉也遇到了帮会的把头、却有苏门十三少的令牌给她挡了不少事,沿河各码头的**头子所抽取的这样那样的钱,也都因此而免了。这黛玉听船工唱些曲子

    “运河水,万里长,

    千船万船运皇粮;

    漕米堆满舱,漕夫饿断肠;

    这些船工让黛玉想起那个如今在福建抗清的怪侠苏门三少,让她怀念带着一大批伤病妇孺转战的贾珠,也更加想念自己下落不明的父亲。

第十八章 倦倚西风夜已昏() 
史太君在这一年感觉了太多的不安和起伏

    谁也想不到,这位清朝的三品诰命夫人会和李自成义军有密切的联系。

    她故去的老公贾代化和跛脚道士一直是老相识,在年轻的时候建立了很深的友情,在跛脚道士的串联中,他很早就成为了义军在京城的内线,而史太君掌握着在京城的一些“通匪”的人的名单,这是贾代化临过世时留下来的,让她在危机的时候依靠这些人。而她很自然地接过了丈夫与跛脚道士联络的事。。

    就在这瞬息万变的一年间,她还没有来得及去认识他们,就看到名单上的大部分人很识时务地投降了清廷,有些人举家被杀。史太君感到自己空前的孤独,就像自己的丈夫离开时一样的空虚和悲哀,因为有一种信念似乎也悄悄地离开了,她不会知道自己要坚守什么。直到有一天跛脚道士和一个瘌头和尚一起来看她,她找回了自己的信念,当她知道自己的孙子贾珠居然是自己的同盟的时候,在这个醉生梦死的荣宁二府她才看到了一点曙光。

    这一次义军送来一些钱财让安顿一些孤儿,她收下了,她知道义军得到了老福王的全部财宝,缺的只是时运,并不缺钱,而钱这个东西在她看来像一个盛饭的碗一样只是一种工具,所以没有犹豫就收下了这些钱财,交给了自己的大丫头鸳鸯掌管。鸳鸯早就是老太太的同盟了,这个女孩子比史太君更加投入,她们都不清楚自己帮着已经被清廷和前明压迫到绝地的大顺王朝的目的是什么,她们只是凭着简单的直觉感到跛脚道士和癞头和尚守着这个义字是多么地难得,他们的坚持提升着**在富贵中的日子,而传统的教育中丈夫的事就是大事,即使他已经不在了,即使如史太君这样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也还是一样对丈夫奉若神明的。

    从前她们收留了几个丫头,麝月、袭人、紫鹃、碧痕、平儿、金钏几个孩子和鸳鸯一起长大,早都被她们影响着,**着,老太太甚至秘密请了师傅教了几个丫头防身的绝学,形势的严峻让老太太担心自己的亲人,她把自己最喜欢的平儿给了贾琏和凤姐,把司棋、给了老实巴交的二木头迎春,金钏给了王夫人。得到消息还有一批遗老遗少的孩子要往京里来,里面有自己的外孙女,她很早就开始激动地期待着了。

    这里得会所那贾琏,他几乎等不及地就离了宝玉和湘云,早快马加鞭先赶回来了,央求王夫人,又给了薛姨妈的信,薛姨妈在信里说了那个贾琏和凤姐的亲事是前明皇妃赐婚,王夫人找邢夫人来商量,这邢夫人到不耐烦,说贾琏说起来是我的孩子,从来也没有把这里当个家的,他要娶你家内侄女,回来我们去你娘家提亲就是,让个什么前明的妃子赐了婚,还封个什么官,将来牵连得大家不干净,让贾琏也不要回家来了,只在你府上成婚就是。

    把个王夫人气得噎着,说“住我这里就罢了,你不要这个儿子,尽管给我养着,我的侄女做我的媳妇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史老太君骂了邢夫人几句:“就你是个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的,就你府里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哪日没有几起,不是敬儿帮着早牵连到哪里了,如今假撇清。”命定了日子娶亲,也不大办,怕有些嚼舌头的家人坏了贾琏的事。又在荣府后院给贾琏留了几进厢房住着,让贾琏凤姐日日只是去贾敬王夫人处晨昏定省。

    王熙凤乖觉,嫁过来就发现这一层厉害,只在贾母面前殷勤伺候,不过三个月,贾母对这孙媳妇倍加宠爱。王夫人又将家务一并交予她管了,她对上八面玲珑,驭下威风凛凛,把个荣国府管理得十分妥帖。那贾琏新婚燕尔,对凤姐是言听计从。

    而此时的大明,却有点江河日下之风。潞王也被抓来了京城,京城里一时乱哄哄的谣言四起。原来一些摇摆着的人自然剃发降清了。

    贾珍和贾蓉见过这个皇妃的时候,原来可以不跪,因为毕竟他们现在是清朝的官,而这童妃只是来投靠的,但两个人见到童妃的天姿国色却自然地跪了下来称臣了。

    童妃亲自下座将贾珍扶起来,“羸难之身,勿用大礼”贾珍忙受宠若惊地站起来,又将她扶到位置上坐下,自己站在一边轻言细语地说话

    皇妃她向贾珍诉说了自己想要有一个平常身份躲开清廷安静过日子的心情。

    两个人答应代为设法,一路慢慢往京城走,不过四五天的行程,晚上在驿馆皇妃就每每招他们父子商议了。

    贾蓉望着爹爹,莫若爹爹娶她做二娘。

    贾珍说到:“掌嘴,她可是大明的皇妃,如今举国上下反清复明呼声这么高,她又有个皇子,将来万一那皇子做了皇帝,还不杀了我。再说若让你娘知道她身份,闹起来,大家都脱不得干系”

    “那就别招惹的好。”贾蓉只想轻松。

    “慢着,她来京这事既然有北静王的人在打点,就不是小事,北静王目前是孝庄太后的红人,对外都在劝朱皇帝的人降清,假意收留这些前明的遗老遗少,实际却杀了不少明皇家子弟,你我这官职都仰仗于他,他的命令你我总要听的。”

    “你也没有娶亲,”贾珍道:“不如你娶过来,做个名义上的夫人,藏在府里平安度日,将来即使有何变故,大家也都敬你。如今那些复明的势力,知道你这义举,对大家都有好处。”

    “怕清廷查得太严了”。贾蓉还在犹豫,贾珍笑到:“这皇妃一路过来,地方上送了几车珠宝,刚才答应多多赏你,你倒是要不要。”但凭爹爹安排。贾蓉微笑,“不过爹爹可将那个叫瑞珠的私下配给我如何。”

    “那个瑞珠是前明总兵的女儿,她父亲在福建拥立了朱聿键,她父亲没死,你也别有非分之想。不过你们年龄倒是相当,为父帮你参详着。若是这个皇妃有令,这小丫头到会尊崇。”

    这一天贾珍向皇妃报黛玉她们走水路,因为天冷在天津耽搁了,此时还没有到京城。

    贾珍带来一个京城一直在乱传的消息,就是福王其实早被杀害了,这消息在贾蓉的证实下更加有鼻子有眼。童妃百感交集,当年的恩爱因为在金陵狱中遭到弘光帝的无情对待,她对这个皇帝早已经死心了。于是把自己的一些财产直接搬到了荣府,一到京城,就住进了荣府,成了名义上贾蓉的妻子。

    史太君亲自去看过了,自然心里明白,在贾赦面前颇抬举这曾孙媳妇,贾政不以为然,但不好说什么,那贾珍的妻子尤氏蒙在鼓里,还欢天喜地地为贾蓉找了这样一个有才又有财,品貌无双的女子十分地开心。

    在王夫人眼里,史太君只是个慈善之人,以为她仗着自己祖上和多尔衮的交情,暗中帮一些故旧。大孙女元春被召进宫前也再三劝诫,她也不太听。王夫人胆小,却也不敢违拗婆婆,唯有吃斋念佛求神灵保佑,见这荣府都是老的人在闹腾,嘴上越发木纳,心中对老太太的人冷眼看着,就是老太太白送了金钏她也只当是老太**插的人手。老太太知道这荣府里一帮老旧的想法,嘱咐姑娘们行事一定要更加谨慎。

    史太君借口买丫鬟一并将一些孤儿安置了。如今自己的外孙女要来,她是既悲伤又难过。

    王夫人还在为宝玉担忧,金钏端了茶过来,劝了两句。好歹已经有家人报过信来了,只几日就要到京了,原来在庙里耽误了一阵,和一个道士去学什么(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经去了。回来以后也不消停,时常往那庙里跑。贾政这一阵为金印案在忙,王夫人的二哥在查这个案子,常来找贾政,所以没有人来管宝玉。宝玉于是常常往庙里去。原来很多的时候,他在那里和秦钟,妙玉邢蚰烟几个在一起。

    这一日,贾府终于迎来了黛玉,这贾府如同过节一般,大家看这黛玉,年龄虽小,却别有一番气派,王熙凤盛装而来,她在童妃之前,并没有和黛玉面对过,自然是不认得,拉着黛玉的手一叠连声地赞扬,老祖宗本来为女儿早逝难受,却被熙凤哄得十分开心

    那黛玉被带到各房,先拜了邢夫人,王夫人,再回贾母处来。

    黛玉虽然行动仔细,眼中早已看这贾府上上下下不少小厮家人却是自己队伍中的人,心知这一却定是祖母安排,对这祖母更加敬重

    那些小鬼早有段传秀再三嘱咐,见到黛玉不敢有任何马脚,大家心照不宣。

    这时候有小厮报了宝玉从庙里回来,先到老太太这里请安,看宝玉脸上虽然被冻红了,大红的袍子翠绿的袄子显得更加唇红齿白的光彩,喜得抱在怀里,“快去见过你娘,”宝玉忙去见过他娘,回来换了衣裳,太君到:“外客不见,就换了衣裳,快去见过你林妹妹。”宝玉见到黛玉,倒是呆了,许久说这个妹妹我见过的,那份欢喜简直无以言表,太君大笑,说“这个妹妹你如何见过,”宝玉见黛玉有点不自在,宝玉忙说:“虽没有见过,看着面善,以后只当旧相识,久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自然开心,宝玉又坐过去细问:“妹妹几岁了,可读过书,可有字”

    黛玉摇头,宝玉说我送一个字如何,莫若颦颦二字。探春说他杜撰,姊妹几个说笑,黛玉不言语。宝玉因又问

    “妹妹可有玉没有”

    黛玉想起林郁榕也配了一块玉,这玉按理应该配给那女孩可卿的,于是淡然说到:没有,你那玉是稀罕物,岂能人人都有,

    宝玉气得摘下那玉,很摔在地下,慌得众人都去拾,黛玉看人人去抢,心中冷冷一笑,却听宝玉说到:“什么罕物,连人的高低不择,还什么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慌得老祖宗熙凤并袭人几个都去哄他。黛玉听到这话,顿时心中所感,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个傻孩子的情形,那时自己满脸是土,他自然认不出来,如今看了,这孩子性情确有雨自己相同之处,或真是自己生平知己,一时间心中竟然热了。

    她正感伤,那边一个丫头却在给她眨眼睛,她一眼认出来,这俏丫头可不正是陈雯。

    这里大家要奇怪,李纨带的那两个孩子哪里去了,原来黛玉让那男孩子随了李纨,取名贾兰。

    黛玉早把这女孩子安排在外面,又让跛脚道士找了一个年龄相近的男孩子一起养着,一应的财物都放在这里,由自己的家人和黄意照看。那童妃跟了贾蓉,来过一次也只是和黛玉解释了一下,黛玉到底年龄小,哪里懂这男女之间的事,想得单纯,反而开心她不过问孩子的事,她果然一点也没有认出这个孩子已经被掉包了,为了照顾那两个孩子起居,她自己到贾府只带了一个嬷嬷和丫头,并一点衣物箱笼,贾府那些势利的老家人自然以为她家穷困潦倒,黛玉也不以为意。

    史太君看黛玉这老的小的只怕用起来不得力,又把自己的大丫头紫鹃给了黛玉,其余丫头和嬷嬷和贾府小姐一般配置,另配是个教引嬷嬷,两个贴身丫鬟,五六个洒扫使唤的丫头。

    黛玉原本想要陈雯过来,知道她已改名晴雯,又在宝玉身边,也就罢了。这晚黛玉就住在宝玉对过的房里,袭人过来看过黛玉,说了几句姑娘不必伤心的话,那黛玉礼貌地送走袭人,紫娟夜里为黛玉收拾东西,见雪雁在臧什么东西,待雪雁走开,悄悄打开一看,竟然全是箭簇,心里一惊,不动声色放好。那边晴雯到披了衣服过来,紫娟道:你今晚忐疯,再不回房,当心明早给袭人知道。晴雯道:“林姑娘让我和你说,以后大家姊妹,见怪不怪就好。”紫娟笑笑,"你比林姑娘到这里早了这许久,莫非不了解我,还有什么要嘱咐的。”晴雯笑,咬着紫娟耳朵道:“我还知道你是鸳鸯姐姐的耳报神。”紫娟指指黛玉帐,笑道:“林姑娘知道不?"林姑娘可说了,如何报姐姐自己定夺,只不可屈枉了人。"紫鹃笑笑:我如今这心眼里,除了老太太林姑娘,谁也占不到头里去了。”晴雯一笑,“就知道姐姐是个好的”到悄悄溜进来,挤到黛玉炕边的暖床上,两个人隔着帐子说了半宿话。黛玉看晴雯说道父亲,也触动伤心事,晴雯干脆到黛玉床上,盘腿坐着,两个人红着眼眶说起父亲,两个人都难免伤心,那紫绢原来是个有心的人,悄悄守着不让别人进来打搅,也不和二人说破。

    眼看冬天来了,这一年的雪来得特别早

    宝玉自从见了黛玉,哪里还舍得往庙里去,和贾府几个女孩子迎春探春惜春总在祖母这里窝着,史太君这里暖和。王夫人惦记儿子贾珠,也不时过来,听王熙凤说起贾珠现在的情况,只怕不只是和前明有牵连,可能和土匪也有瓜葛,心里更加忧心了。

    而此时的贾珠却找到了一处洞天福地。

    这里虽然不知是属于哪里的地界,贾珠是在几个采集野菜的妇女的帮助下找到的,这个地方确实别有洞天,且有天然的险要可以据守。而且看得出来这个隐蔽的山村是个土地肥沃,风景宜人的地方。贾珠在这里,看到的是明朝的旗帜。这里用的钱币还是明朝的,穿的衣服也还是明朝的。

    这里的居民十分稀少,除了几个药农和种植蘑菇的,山里的人几乎不知道已经换了朝代了。山里有几座道观,道观旁自然形成了一个市集,道观十分的破败,市集也只是住了些逃难过来的流民,但已经很让贾珠欣喜了,他们让大家把道观打扫出来,将伤病员安置下来。

    这山里的风景却很好,一道道流泉从山上奔涌而下,他们到的时候正是五月,到处春意盎然,山里有草药可以供伤员们疗伤,妇女们沐浴了春天的水分,也暂时忘却了战争的烦恼,所余不多的男人们已经开始砍树搭建房子了。

    贾珠把人员编排了一下,薛游击带人去山下购买粮食,和一些农具,他要让这些士兵在这里屯田,那么即使外面被围起来,也足可以抵挡一阵。

    贾珠自己带了几个兵士在山里到处探查。

    在一片泉流之后,贾珠听到了他久违的琴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