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人就要挨淋,这个陈平不慌不忙的打开背包拿出了一把雨伞交给了郑涛,郑涛立马撑开顶到了文方头上,马山倾盆暴雨就下来了,多亏了这把伞,文方才没有淋成落汤鸡,经过了这件事情之后,文方对郑涛充满了好感,同样郑涛对陈平也充满了好感。
陈平做事情讲究滴水不漏,平时部门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他本身就是资深的酒店管理专家,性格又极度的严谨,所以客房部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不管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只要一进客房部,立刻就能感到专业的力量,而且除了这个,陈平还做了一件对华兆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当时南济的酒店市场并不是很发达,几个老牌的星级酒店都是从政府招待所脱胎而来,还是没有摆脱‘脸难看、话难听、事儿难办’的臭架子,华兆虽然不是国企转变过来的,但是在当时的星级酒店市场名气也不是很响亮,在所有人对酒店管理还懵懵懂懂的时候,陈平就已经开始在着手推动整个客房服务的大升级。
就在别的酒店还在延续这老掉牙的程序的时候,华兆大酒店已经开始了‘感动化服务’,什么叫感动化服务呢?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你去别的酒店住宿,行李啊什么的都得自己拖着,到了前台办手续需要排队,好不容易轮到你了,服务员态度又不好,整个手续办理起来非常繁琐,差不多需要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那个年代还没有中央空调,好点的酒店有个风扇暖气就不错了,尽管是这样,由于当时星级酒店属于稀缺资源,每家店都人满为患。
华兆本来走的也是这种路子,文方是做餐饮起家,本身也没有重视过客房,包括郑涛在内的所有管理人员也都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但是在陈平不一样,他似乎能够看到将来,他反复的去找郑涛沟通,刚开始郑涛根本不以为然,觉得他在没事儿找事儿,生意那么好,干嘛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但是陈平还是一直在向郑涛传递一个信息,酒店行业马上就要发展起来,现在不取得领先优势,以后更豪华、管理更正规的酒店起来之后,华兆就危险了。
郑涛对这种说法也不是很赞同,在他看来,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投资几个亿搞个酒店的,但是被陈平缠的没法,他的方案也花不了多少钱,郑涛也就点头同意了。
郑涛同意之后,陈平二话没说,先申请买两辆奔驰。
郑涛看到陈平的申请哭笑不得,忙问他买了奔驰做什么用,陈平的回答叫郑涛大跌眼镜,是用来去车站免费接送客人的。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自己找上门的客人都接待不完,还要免费用奔驰接送?
但是陈平反复的告诉郑涛,酒店行业的春天就要来了,现在就要拉开和对手间的差距,郑涛被他说服了,车子买来了。
接着陈平又搞了个大的,把几百间客房的电风扇全换了,搞上了空调,郑涛觉得这小子脑子有点道道,也同意了。
有了郑涛的支持,陈平开始放大招了。
很快,来华兆消费的客人感觉到了不同,你只要到华兆住宿,竟然有奔驰接送,而且是免费的!在那个年代,服务员能给你个好脸色看就不错了,竟然还能坐奔驰,简直不一般,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华兆的名声就像病毒似的传开了。
接着,陈平开始推动服务改革,到华兆住房,不用亲自办手续,客人只要把证件给服务员就可以直接到房间去休息,服务员补完手续会把证件送到房间,就这一点当时在南济就是独一份。
接着,陈平打了一套组合拳,把客房部的服务项目全改了,比如在冬天,服务员会提前开空调,让客人一进去就感觉非常温暖,各种细微化服务一应俱全。
就凭这一套感动式服务,华兆一跃成了南济服务行业的标杆企业,把竞争对手对手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在客房部的带动下,整个酒店的收入完成了爆炸式的增长,郑涛作为总经理,一跃成了南济响当当的人物。
一三七、没有任何弱点的人()
就凭这一套感动式服务,华兆一跃成了南济服务行业的标杆企业,把竞争对手对手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在客房部的带动下,整个酒店的收入完成了爆炸式的增长,郑涛作为总经理,一跃成了南济响当当的人物。这个时候陈平反复向郑涛讲的事情发生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服务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快南济的酒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发展了起来,最夸张的时候,凡是能够叫得上名号的房地产公司,似乎都要开个酒店,如果公司名下没有那么一两间大酒店,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干房地产的。
就在这种形势下,大变革产生了,越老越多规模更大、装修更豪华、服务更标准的酒店崛起了,绝大部分的老牌酒店的经营立刻陷入的困境,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华兆。
华兆相对于其他国营的大酒店情况要好一些,起码能够做到盈亏平衡,但是照比以前的收入少了不止一点,这个时候郑涛和文方如同大梦初醒,他们不得不承认,陈平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未来。
就在华兆的经营陷入困境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没有好的办法,华兆当时的情况就像一个绝顶的剑客,凭借着高超的剑术独步天下,但是突然一夜之间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引以为傲的剑术已经过时了,自己仍旧在舞剑,但是别人已经在玩47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在华兆的管理人员还在用最原始的办法计算上座率的时候吗,别人已经开始在使用专业的酒店的管理软件了,只需要简单的几个回合,高下立分。
这种冲击对华兆来说是致命的,郑涛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依然心有余悸,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固定的行为模式和信奉的准则,这种准则直接衍生出了一个组织的自信心,华兆人就凭着这种自信心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是这种大家认为坚不可摧的自信心突然间在一瞬间就崩塌了,大家惶恐的发现,自己似乎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超越别人,这种惶恐,直接导致了大量人员的流失。
但是这对于当时的华兆来说是致命的,一方面华兆刚刚装修完才几年的时间,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另一方面,不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就无法重新进入顶级酒店的行列,摆在文方和郑涛面前的就是这样的选择题。
当时的文方远非今日可比,那时候他只能算一个小富翁,根本不像现在这般财大气粗,而且酒店是一个投资巨大但是产出非常慢的经营业态,再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没有人敢轻易的下决心,文方也不能。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沉默寡言的陈平站了出来,他直接找到了郑涛,开诚布公讲明白了自己的意见。
其实他的意见也很简单,他曾经对郑涛说过,南济市一个非常封闭的城市,外来旅游的情况不多,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华兆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客房数量众多,别的酒店能有一百间就很厉害了,而华兆有好几倍的数量。那么如何把客房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有大量的团队用房过来。
在旅游城市,团队用房是依靠旅游团来支撑的,但是南济没有旅游资源,旅行社少的可怜,如何开发团队房呢?陈平对郑涛说:“要增加会议用房的入住量。”
那个年代政府还没有对开会进行管控,所以各大单位各种会议多如牛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很多企业开始摆脱傻大黑粗的管理模式,开始向国外的企业学习,所以各种推荐会、交流会、招商会等慢慢的就要展开,而陈平已经盯上了这一块诱人的市场。
但是华兆在设计之初,完全没有考虑过会议,所以要进行重新改造,但是当初既然没有考虑过有一天会接会议,根本就没有配备会议室,这时候陈平考虑了会议室的情况,直截了当的向客户提出到着自己的考虑,要把一整层楼拿出来做会议室。
听到这个说话,整他根本就不屑一顾,他的态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他根本不认为靠开会能挣到钱,第二个是因为改造的费用非常惊人,而且他非常确定,自己是没有办法说服文方的。
陈平是个非常执着的人,看到自己的报告领导没有回复。他有一次找到了郑涛陈说厉害,郑涛被他缠得没办法直截了当的告诉他这个报告根本不可能被批。
陈平直接告诉了郑涛一句话:现在南济的会议市场还没有起来,正式提前布局的好时候,如果我们提前能够把潜在客户攥在手里,等会议市场真正火爆的时候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华兆基本收支平衡但是很快就会入不敷出,再不转型就晚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会议市场可能会决定华兆的未来存在与否。
郑涛听他说得这么郑重,当下仔细的考虑了一下他的意见,陈平也拿出一份文件交给郑涛说:所有涉及到会议室改造的资料我已经准备好了,所有改造的理由和论证我写了一份论证也放在了里面,请您好好看看。
陈平走后,郑涛打开文件袋仔细看了看,很快就被里面的一些观点折服了。作为一个资深的酒店总经理,他敏感的意识到陈平很可能是对的,于是他专门拿着资料找到文涛做了专项汇报。文方仔细的看完了报告就和郑涛进行了磋商,终于下定决心投入巨资对酒店进行改造,全力进攻会议市场。重新装修后的华兆大酒店成为南济最专业的会议型酒店,仅容纳数千人的礼堂式会议室就有五个,其余各种类型的会议室更是一应俱全。经过短暂的沉寂,华兆大酒店的会议优势开始凸显,开会到华兆成了很多大型单位的共识。
陈平又一次挽救了华兆。正是由于他的远见卓识才把华兆从濒临灭忙的关头拉了回来。因为华兆走在了所有酒店的前列,掌握了大量的忠诚客户,所以尽管后来又崛起了不少会议型酒店,但是始终无法撼动华兆的龙头地位。
陈平在华兆工作了三年,把客房带到了一个辉煌的高度。三年后的某一天他向郑涛提出了离职申请。
。。。
一三八、欲擒故纵()
陈平在华兆工作了三年,把客房带到了一个辉煌的高度。三年后的某一天他向郑涛提出了离职申请。
关于陈平离职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最靠谱的说法是当时一个知名的国际联号酒店管理集团开出了高薪挖角,陈平本人也希望能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抱负,于是在一片惋惜声中,这位天纵奇才的酒店管理才俊离开了华兆。
这一走就是将近十年。
陈平的回归如同平静的水面投进了一颗重磅,很多酒店都在蠢蠢欲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华兆,只不过华兆一方面是陈平的老东家,另一方面却是手中筹码最少的一个。
确定了房务总监,还有一个客房部经理的人选要确定,按照郑涛的意思,房务总监和客房部经理只能有一个从外面招聘,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既然确定了房务总监要从外面招聘,那么这个新任的客房经理就要从内部提拔了。
按理说这种经理级岗位应该竞争非常激烈才对,但是当郑涛提出这个话题的时候,竟然没有人说话。
其实这种情况也非常正常,一来有力量能够去挑战郑涛的人只有李新自己,但是作为二号人物的李新今天完全不在状态,他不说话,其余的人更加不会说话,因为毕竟跟自己关系不大,而且说也不知道郑涛心里有没有人选,为了这种事情去挑战总经理,那是非常二百五的做法。
郑涛这种提法完全是不按套路出牌,会前既没有和李新商量,也没有和余晚舟通气,搞了突然袭击,李新甚至没有机会和余晚舟通气,但是郑涛的提法非常务实,而且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来,所以李新和余晚舟直接被打懵了。
余晚舟和李新非常想把客房部经理攥到自己手里,但是现在因为连山的事情自己这边的力量完全落到了下风,而且两个人手里确实也没有什么牌可以打。
客房部目前有三个主管,一个女主管叫万丽,是负责管理服务员的,通俗一点说,就是管理打扫卫生的那些阿姨的,另一个是陆大伟,是负责管理前台接待的,还有一个叫潘言,是负责部的,这三个人当中万丽的资历最长,在华兆已经工作了四五年了,她已经将近四十岁了,本身也没有什么野心,只求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行了,所以这三个人当中,她是竞争最小的一个,另外两个人中陆大伟刚来华兆不久,潘言是刚刚提拔上来的主管,所以三个人看起来都不是很合适。
既然本部门的人不合适,那就只能从别的部门找,但是客房的管理工作又完全不是外行人能干得了的,所以一时间就算余晚舟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郑涛掏出香烟分了一圈,啪的一声打着火,眯着眼睛吸了一口说:“既然大家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提两个人,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都提提意见。”
郑涛这句话说出来,大家的目光一瞬间就集中在了他的身上,郑涛也不着急,慢慢的吸了半天烟,把烟屁股掐灭到面前的烟灰缸里说道:“上次搞得海洋之心的评选,我们选出了三个人,江南川、吴越和白鹿,这三个人总都非常满意,也都进行了大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吴和小江,更是被调到了总部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今年的海洋之心花落华兆,是最大的喜事,按照惯例,能够入围海洋之心的员工,都会进行提拔,毕竟人才难得嘛,但是我们这三个人确是迟迟没有动静,这一来是因为总部那边确实没有合适的位置,二来也是因为华兆目前急需人才,董事长的意思是把这三个人还是放到酒店继续培养,所以我觉得,我们自己的人才,还是要我们自己来重用,要是老是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别的公司会觉得我们华兆管理机制僵化,会看我们的笑话。”
说道这里郑涛又点了一支烟,慢慢的说:“这三个人当中,白鹿已经是营销总监了,自然不适合再去做客房部经理,另外两个人小江和小吴目前都是主管,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从这两人当中选一个人出来做客房部经理,当然,大家有什么别的意见也可以提出来。“
听到郑涛的话,李新心中不由的暗暗高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自己本来还在为没人补位而犯愁,没想到郑涛自己竟然把这件事情提了出来,而且他提的两个人选江南川和吴越都是自己的人,不管谁上去,客房部这个窟窿算是补上了。
尽管是这样,李新仍然没有说话,他之所以选择沉默,就是再给郑涛一个错觉,自己并不赞同从这两个人当中提拔,只要郑涛有了这个错觉,他一定会坚持这样做的,这就是欲擒故纵之计。
郑涛看到李新沉默不语,说道:“李总,你是酒店管理的专家,你来发表一下意见嘛,不要老让我唱独角戏。”
李新沉吟了一下说:“郑总,我赞同您的想法,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讲,大力培养自己的人才,不光能够增加员工的忠诚度,而且对其他人员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但是我有一个顾虑,那就是小吴和小江都没有做过客房管理,而且是不是太年轻了?“
郑涛听到这话哈哈一笑说:“李总多虑了,没有人天生就会管理,我们这些老家伙当年要不是敢闯敢拼,也到不了现在这一步,现在我们上位了反而胆子小了起来,这样对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就不公平了,我们要敢于举贤任能,要敢于让年轻人放手去做,这样他们才能够成长,他们成长起来了,我们肩膀上的担子就轻了,让他们到岗位上去边学边做,这样他们就会感激公司,而且,即便是出一点问题也没有关系,上面还有客房总监,他会把握好的,而且还有我们嘛,我就不相信大家都帮一把,他们还干不好,大家觉得呢?“
郑涛的话合情合理,大家也没有什么话说,李新说:“郑总,您说得对,看来是我有些过于谨慎了,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郑涛对李新的态度非常满意,看到别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敲了敲桌子说:“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说说,觉得谁合适?”
一三九、双子星的腾飞(一)()
郑涛对李新的态度非常满意,看到别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敲了敲桌子说:“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说说,觉得谁合适?”
郑涛这话说出来,会场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谁也没有急着表态,郑涛见没人说话,转向徐海芳说:“海芳经理,这两位都是你部门的人,你最有发言权了,你来说说,谁当这个客房部经理最合适?”
徐海芳听到这话考虑了一会儿说道:“郑总,吴越和江南川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他们两个不论谁到客房部经理的岗位上,我看都是合适的,只不过吴越的性格更细致一些,江南川则非常有领导能力,我觉得如果要选客房经理,一方面是看这个人能不能适应客房部目前的情况,另一方面还是要考虑和陈平搭班子的问题,陈平的性格比较强势,我觉得需要一个比较细腻的人去做客房部经理是比较合适的。”
徐海芳这一席话虽然没有说明白她赞同谁去,但是已经说明了,她心中的人选是吴越。
之所以选择吴越,徐海芳是经过你深思熟虑的,从情感上来说,她和江南川更亲近一些,江南川非常会做人,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私下里,都把徐海芳哄得团团转,而吴越就不一样了,他对徐海芳平时都是恭恭敬敬的,工作上有什么事情也做的非常到位,但是他始终保持了一段距离,没有和徐海芳靠的太近,所以从情感上来说,她更喜欢阳光的江南川而不是有些阴沉的吴越,第二个方面,江南川这个人徐海芳自问还是能够掌控的了的,但是吴越就不一样了,吴越是一个没有任何弱点的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搞得合情合理又符合酒店的制度,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而且在徐海芳看来,吴越这个人是一个内心非常坚定的人,他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准则,违背了这种准则,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勉强他去做什么事情,这种人是世界上最难对付的人,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