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净化空间-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燕也这样想,然后大声的对游客们喊道:“大家放心,这种果实没有毒的,刚才那位美女只是太紧张了,在这里我也要再次提醒大家,山里的东西都不要乱吃,就算认识也要先告诉我再吃,不然若是不小心中了毒,我们根本反应不过来,希望大家体谅一下。”

    “虎代表,你放心,谁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们会注意的。”

    “身体是个**的资本,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谁会干这样的傻事啊!”

    “我们会小心点……”

    听了这话,小燕也放了心,大家都是成年人,只要提醒一下,应该没有问题。然后她对那个胆敢吃蛇果的可爱胖女人说道:“你的胆子真大,还好蛇果是没有毒的,你以后要多注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认错了,那后果就不敢设想。”

    “恩,我知道,小时候我也在乡下的外婆家待过,这些野果都认识的,不过你说的对,我以后不会这样鲁莽了,今天不好意思啊,让你担心了。”圆脸的她笑起来很真诚。

    小燕有点不好意思,她没想到这个女人这么快就认错了,立马摇摇头的说道:“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没有早点提醒大家,对了,你赶紧吃点东西,我们就快出发了。”

    “我知道了,虎代表,我发现你其实是一个很热情的人。”说完这句,她就走过去吃东西了。

    “呵呵,虎代表?被人夸的感觉怎么样?”叶知秋开玩笑的问道。

    小燕傲娇的回答:“很高兴呗!哼哼,说明我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我做你女朋友是你的福气,知不知道?记得以后要对我更加的好,不然的话……哼哼。”

    叶知秋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赶紧作揖的说道:“娘子,小生这厢有礼了,只要你不丢掉我,以后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叫我往东我不敢往西,叫我上山我不敢下海,我发誓这一生我全听你的。”

    “噗!噗!”小丽和杨丹就在他们两人的旁边,把小燕和叶知秋互动的全部过程看在眼里,最后实在是忍不住才笑了起来。

    杨丹看到小燕和叶知秋都盯着她们两人看,立马不好意思的说道:“你们俩慢慢聊,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小丽姐,你再陪我去摘串山葡萄吃。”说完就拉着小丽跑掉了。

    “你看你做的好事,我回去以后肯定要被她们俩笑死了,下次再在别人面前说这样的话,我让你好看。”小燕迁怒道。

    “是,女王陛下,小的记住了,这些话以后单独两人的时候我再说。”叶知秋不为所动的继续说道。

    “哼,小叶子,你现在去给我摘两串山葡萄带回宿营地,这事我暂时不跟你计较了。”

    “是,长官,我现在就去,保证完成任务。”

    小燕觉得叶知秋越来越会说好听的话了,认识的时候他可不是这样,难道他的本性就是如此?突然又想起另一件事,小燕的脸都红了,她发现自己最近幼稚了好多,难道爱情可以使人的智商降低?这真的好可怕!

    大家接着往前走,还是保持微微散开的队形,过来不久就传来了游客兴奋的叫声:“这里有好多山楂,你们快来看啊!”

    然后大家就一窝蜂的跑了过去,看到了几棵六七米高的山楂树,那满树的果实累累,红红的十分好看。

    山楂又叫山里红,是核果类水果,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按照其口味分为酸甜两种。甜口山楂,外表呈粉红色,个头较小,表面光滑,食之略有甜味。

    酸口山楂又分四种,现在看见这种就是最常见的山楂,也是最早的品种,个头小,果肉较硬,味道不怎么好。一般都是拿来制作冰糖葫芦和入药。

    山楂干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厌食的人多吃一些,可以开胃消食,味道也不错,市场上的山楂罐头的这种原料。除此之外,酸口山楂还有歪把红、大金星和大绵球,各有各的特点。

    杨丹目瞪口呆的看着那几个外表文质彬彬的游客像猴子一样的爬上了这几棵山楂树,然后在上面使劲的把山楂摇了下来,下面几十个游客就像蚂蚁一样把地上的山楂全部拾起来。

    “我实在没看出来,他们爬树居然这么厉害,其他人的配合也不差。”

    还是那个胖胖的圆脸的女人给杨丹解道:“这事大家刚才就商量好了,合作才能双赢嘛,大家上山摘野果图的就是尽兴。”

    叶知秋问道:“你们谁会做冰糖葫芦吗?这种山楂不处理的话很难吃,会的话我们摘点带回去。”

    小丽拒绝道:“还是别带了,现在根本没有制作材料,而且我们还要去溶洞,回去的时候碰上了再摘吧。”

    他们四人这次没有在旁边站着看,而是帮着游客们一起拾地上的山楂,等到他们玩够之后再继续往前走。

    现在行进的路线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绕着这座山头在转圈,当回到走过的地方就意味着今天的旅程结束了,时间上小燕都计算过了,天黑之前回到宿营地完全没有问题。

    可能是下午走的地方是向阳的,一路上大家不断的遇到了很多野果,害的游客们都在抱怨自己的背包不够大,里面的野果是换了又换。

    比如说现在,小燕他们就在面对太阳的位置看到了“糖罐儿”,由于它吃起来的味道较甜,所以村里都叫它“糖罐儿”。

    其实就是书上说的金樱子,是一种常绿蔓性灌木,喜温暖涧,阳光充足的环境。果实呈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4厘米,**,密生细刺。金樱子果实含维生素c、苹果酸、枸橼酸、鞣质、皂甙等,可入药,有利尿、补肾作用;叶有解毒消肿作用;根茎能活血散瘀、拔毒收敛、祛风驱湿。

    “恩,我觉得这个‘糖罐儿’是今天吃过的野果中味道最甜的,就是果肉太少了,里面居然还是空心的,只有一点果核,这完全是浪费空间资源。”一个游客如是评价道。

    接着大家又遇到了野梨,也就是豆梨,吃起来也比较可口,带着甜味,大家也很喜欢。不过就是有一点不好,它的树干上长满了铁钉一样的刺,让大家十分郁闷,只能站在旁边拉扯枝干摘果子,还好野梨是一串一串的生长的,不然的话还真的不好采摘。而且就算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但还是有人不小心被刺了一下。

    豆梨常野生于温暖潮湿的山坡、沼地、杂木林中,可用作嫁接西洋梨等的砧木。根、叶有药用价值,可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治疗急性眼结膜炎;果实可健胃,止痢。

    除了上面所说的那些野果,大家还遇到了不可多吃的山捻子,如果不小心吃的太多的话,可能会产生便秘的现象。

    最神奇的莫过于“八月瓜”,也叫“拿藤包”是藤本植物学名三叶木通的果实。木通有三叶的和五叶的,农活中可代绳索使用,结实耐用,其藤茎经水煮、蜕去外皮后,留下来的木质部坚韧耐磨,在当地常用来绕扎箩筐等用具的提手。“拿藤包”之名估计由此而来。

    它的外形很象芒果,还有那黄绿相衔的皮色。可内容却迥然不同,一肚子密集的果籽,而每颗微粒的果籽外都裹着粘糊软糯的黄色果桨,好吃的正是这甜甜的浆汁儿!据说那果籽还能做药。

    可惜的是,大家现在看见的只是它的藤条,果实早已经腐烂了,所有人都觉得很遗憾。

    好看的不好吃,好吃的不好看,当然也有好吃又好看的,和不好吃也不好看的,想必这就是自然,丰富多彩的自然,完美无缺的自然。好吃不好吃、好看不好看,纯属当前人类的主观感受。而对于整个自然界来说,无论哪一种野果的存在都有其理由和价值,无论哪一种野果的地位都是平等的。rlwxs520 ……》

第一三五章 再临溶洞() 
国庆节第五天,来山里摘野果的游客开始启程回村,而其中六十多人向着连云山脉里面的溶洞出发。

    这两天在山里发现的野果让游客们大开眼界,几十种的野果中,他们每个人认识的不到十种,都觉得不枉此行,不仅仅是吃到种类丰富的原生态野果,更是从摘野果的活动中找到了乐趣,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是人生中难忘的记忆。

    去溶洞的六十多人中,除了小燕、小丽、杨丹和叶知秋四人,还有老烟叔、人参叔、研究所熟悉这个溶洞的两位研究生、再加上那个活跃的年轻小伙、圆脸的胖女人、健壮的大汉等,以及省里一个爱犬俱乐部的三十多个会员和他们带着的几只猎犬,组合而成的这支队伍还真的不小。

    “老烟叔、人参叔,你们俩不带着游客回村,真的好吗?他们会不会有危险?”杨丹有点疑惑的问道。

    老烟叔抽着土烟笑眯眯的说道:“女娃子,这你就想多了,除了我们俩,还有五个向导带他们回去,再说那些地方也没有什么危险,他们安全着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懂了。”杨丹作恍然大悟状,她都没想到这些。

    队伍离开桃树林,沿着月亮河,路过发现山瑞的地方,小燕就指着一个山瑞给游客们介绍它的基本情况,然后又指着远处的笔筒树,让他们眺望。总之,每当遇到一个有意义的发现,小燕都会为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谁让她是这里所有人中最清楚情况的人呢!

    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前进,到了晚上的时候,大家总算到了大树杜鹃的旁边安营扎寨。

    今晚的月光很明亮,加上满天的繁星,大概可以看见附近高大的乔木,可能是游客们累的走不动了,也就没有人提出今晚像前两天一样做活动。

    恰好这就是小燕求之不得的好机会。

    原来,小燕带游客去看溶洞是另有打算的。大树杜鹃属于濒危植物,它的珍贵毋庸置疑,而十月恰好是它结果的时候,小燕请教容教授之后得知,大树杜鹃是可以用种子来培养的,所以她才决定利用这次参观溶洞的机会来收集大量的大树杜鹃种子。

    因为上次培养的大树杜鹃的幼苗被容教授拿去研究所了,使小燕准备在村里把大树杜鹃种为景观树的计划直接破产,这事让她一直耿耿于怀,在知道种子可以培养幼苗之后,她就开始计划这件事。

    吃完晚饭,大部分游客都进帐篷休息了,他们需要先养精蓄锐,毕竟明天参观溶洞是一件消耗体力的事。

    而这时的小燕早就叫上其他没事干的人,一起帮她收集大树杜鹃的种子,大家拿着手电筒,可以看见树上结出来的长圆柱状木质蒴果,上面有棱角和深褐色的绒毛。

    “深山、月夜、摘果子,居然还是拿着手电筒?感觉蛮有意思的,我决定了,回去以后把这件事写下来,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的经历也许在我人生中只有一次。”某位颇有文青气质的游客感叹道

    “你那算什么啊,我已经把国庆节期间遇到的所有事情都用手机拍了下来,要不是到了连云山脉内围的信号不好,我早就把这些信息传出去了。”一位带着三个手机的游客得意的说道。

    那位一直很活跃的年轻小伙儿立马插话道:“你们都好牛啊,我都没有想到这些,一路上光顾着看风景吃野果了,这位大哥,你能把你手机里的照片传我一份吗?”

    带着三个手机的游客大手一挥,豪气冲天的说道:“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要先帮虎代表把大树杜鹃的果子给收集起来,等会你跟着去我的帐篷,我另外一个手机里面的图片更多。”

    他的话让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手机达人,正常人谁会带着四个手机出门啊?

    年轻小伙儿又好奇的问道:“大哥,你怎么带这么多手机进山啊?要是喜欢拍照的话,为什么不带照相机啊?”

    这也是其他人好奇的地方,大家都竖起耳朵偷听,就冲着那个年轻小伙儿开口问了这个问题,小燕暗自决定接下来的时候对他多照顾一下。

    这位手机达人笑呵呵的说道:“这是我来李家村之前特意买的,因为照相机比不上手机能上网进行随时更新,为了让我的亲朋好友早点知道我在假期做什么,我必须速度地和他们分享我的快乐。”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其他人都在听他说话,这让他觉得倍有面子,口气一转的说道:“唉,只是千算万算,没想到到了这里的信号实在是太差了,你说他们要是都在等我的更新怎么办?”

    活跃的年轻小伙儿没想到事情的真相居然是这样,他有点迟钝的安慰道:“大哥,我觉得他们肯定会理解你的,毕竟深山里面没有信号的事大家都知道。”

    “嗯,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们还是赶紧收集果子吧。”收集达人一本正经的说道,其实他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他被大家关注了有木有?

    小燕注意到小丽和杨丹在旁边大眼瞪小眼,脸上写着他有毛病,小燕乐了。这样的奇葩对她们来说肯定没有见过,但是小燕前世在外面比这更奇葩的事都见多了,她认为这也不过就是一个人的特殊爱好罢了。

    叶知秋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他说起了别的话题,“小燕,我们收集这么多的果实能带的回去吗?我们带的东西本来就不少了,而且你也没有必要非的带这么多回去吧,你还不一定有时间培养。”

    小燕想了想一下说道:“当然不可能全部带回去,我只是要在这里面挑选最适合繁殖的种子,那样一来就没有其他问题了。”

    至于最终到底带了多少回去,还不是她自己说了算,小燕不由的感叹,有可以装东西的空间就是好。

    既然知道小燕对种子的数量不作要求,大家也就忙活了半个小时就回去了,反正选种子的事他们也不懂,只留下叶知秋陪着小燕。

    好吧,本来应该很浪漫的夜晚,但是被小燕的不配合给破坏了。

    “小叶子,你再去给我摘点果子。”

    “是,女王!”

    “这些是我挑出来的,你现在去帮我那个口袋来装上。”

    “好,我现在就去。”

    “叶知秋,你去……”

    “……”

    月亮好像都被小燕的不通人情给气跑了,渐渐的都看不见了。等到叶知秋被指使几趟之后,小燕面前的果子是急剧减少,害得叶知秋认为那些都是不合适的,反而更加卖力的给她摘果子,其实是他不知道,小燕早就悄悄的把大部分果子都放进了空间里面。

    第二天,小燕是被山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给叫醒的,起来后一看,眼前的景色真美。

    大树杜鹃是常绿大乔木,就算现在的不是杜鹃花盛开的时候,但是那挺拔的树干、翠绿的枝叶、满叔的果实,以及那褐色的树皮,剥落得左一片右一片,显得斑斑驳驳,饱经沧桑。配合着远处金黄色的群山,这样强烈的美景,不得不让人喜欢。

    游客们都纷纷拿起自己的手机开始拍照,显然,眼前的美景征服了他们,和昨晚见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简单的吃过早餐,大家也是背着一个背包向着溶洞出发,因为覃同学和徐同学(那两个熟悉溶洞的研究生)说过溶洞里面的面积很大,估计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才能参观完毕,所以帐篷等物资都留在了宿营地。

    由研究所的两位同学在前面带路,大家走在曾经寻找马大友失踪的路上,小燕觉得时间过得好快,那已经是半年以前的事了。

    小燕只是在第一次发现溶洞的时候到过入口处,她还记得当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眼望去,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很多她不认识的堆积物,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看到前面的洞口更是纵横交错,周围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还有地下湖错置其间,看起来真的是十分壮观和震撼。

    “这就是溶洞的入口?”好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问道,这个位置也太掩蔽了吧,如果不是恰巧被人碰到,几乎不会被人发现。

    覃同学笑着说道:“就是因为掩蔽,溶洞里面的景象才没有被山里的动物破坏掉,不然的话,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的溶洞了。”

    说起溶洞就不得不说它的形成原因,它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而华国就是一个多溶洞的国家,黔省和南云有着世界上面积之广,类型之多的岩溶地貌,并且拥有众多奇形怪状的溶洞,这些溶洞往往被开发,成为风景区中的一大特色。

    “大家两两站在一排,因为里面只有进洞之后的地方比较宽敞明亮,其他地方的岔道比较多,里面基本上看不见,为了防止大家走丢,千万不要单独行动,好了,现在大家跟着我走,把手电筒拿出来,这是我们发现的最好走的一条路了。”徐同学说道。rlwxs520 ……》

第一三六章 岩溶与化石() 
两个研究生走在最前面,接着就是带着猎犬的爱犬俱乐部的三十多个会员,中间穿插着老烟叔、人参叔,小丽和杨丹四人,而小燕和叶知秋选择了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一般来说,参观景区的时候大家都愿意走在最前面,每当听到别人的惊叹声,但本人却因为走在后面还没有看见,这种心急火燎的好奇感非常的折磨人。等到本人看到这个风景的时候,前面的人又发现更美的景色,这种感觉让人十分的郁闷。

    意料中的事情,前面的人进去之后就传来了一阵阵的吸气声和惊讶声,实在是太意外了,就算是早就知道这个溶洞非常的广大和美丽,但他们还是被眼前的风景惊呆了。

    “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大约长七公里,最宽处180米,相对高差165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覃同学正对大家侃侃而谈,语气中的与有荣焉,谁都听的出来。

    不过,大家的注意力根本没有放在他的身上,就像是很多人旅游的时候不喜欢听导游的介绍一样,大家都下意识的忽视了他的话,全都盯上洞里各种奇形怪状的岩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