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明-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大家都在猜虎威武馆或许是朝廷另一种形式的武学,既然是武学,那是选拔培训军将之处,大家在这里,彼此竞争也是应有的。

可王通这一出现,却把众人的敌意都吸引了过来,这也是根本没想到的,当然也是个无所谓的事情。

李虎头则是上蹿下跳的,一会爬爬杆子,一会又在双杠上打转,不多时,在人最多的那队孩童之中,朝着这边走过来一人,到了跟前,抱拳笑着问道:“这位仁兄,请问尊姓大名啊!”

王通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走过来的人,他打量那三伙人的时候,人最多的那伙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走来的这个人。

将门武家子弟,往往有一副凶横模样,这人却不同,看着白净俊朗,英气逼人,尽管是个十三岁的孩童,可这些形容完全当得起。

李虎头颇为戒备的看着来人,在王通身后嘟囔了一声“长得和画里的神仙一样”,那俊朗少年的样子很有些装大人的味道,王通笑着抱拳答道:“在下王通,请问?”

“在下历韬,家父是宣镇守龙门卫的参将,不知道王兄出身在何处啊!”

“谈不上出身,亡父是锦衣亲军第六千户第七百户的一名小旗。““我爹也是小旗!!”

李虎头大声的插口说道,那厉韬笑着点点头,又客气的说道:“既然如此,咱们能在这武馆相逢也是缘分,今后还要多多帮助提携才是,兄弟那边还有事,先过去。”

说完告辞回转,转身的时候,王通敏锐的观察到了对方的轻视和不屑……

第一卷第八十二章 第一天

万历皇帝对进入武馆学习的事情可能比任何人都要热衷,王通本以为还要过几天才能来,谁想到在正月十八的中午,就有宫内的消息传来,说皇帝下午就来了。

本来还想去看看马三标和张世强武馆招募的情况,这一来却不能动,只好在这里等待着……

午饭时候,在武馆里的孩童们按照前几日的规矩,去往美味馆吃饭,王通也在人群中,和李虎头一起远远的跟在后面。

美味馆扩建之后,用一半的地方就能容纳所有的孩童就餐,从虎威武馆到美味馆的这段路上,看不到什么兵士,却有不少身强力壮的“平民”在周围“闲逛”,孩童们也有不少起疑心的,不住的盯着他们看。

王通苦笑,这等做作,还不如不做,美味馆每到早午晚固定的时刻,店里肯定看不到任何的宦官和禁卫,只有“平民”在店里吃东西。

同样的,只有武馆的孩童们不在的时刻,美味馆才开始对外营业,王通对此没什么怨言,过来的这孩童背后差不多站着京师以及周围三省的武家将门,少年们万万不能出了闪失,加强护卫工作也是应该。

再说了,虎威武馆的孩童少年在美味馆吃饭也是要花银子的,都是宫里一并供给,第一个月划拨了餐费三千两,就算选料精良,这利润也要将近七成。

若说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店里的人看到王通穿着这套深蓝色的短袍走进来的时候。

那位伶俐的伙计石头如今已经是店里的伙计头领,肩上搭着个白手巾,站在门口热情的招呼:“众位小哥,今天预备的是红烧肉、羊骨汤、三色素菜还有白米饭,管够吃,饭后还有……”

话说了一半,嘴就张开,然后匆忙闭上,却突然间岔气,捂着嘴咳嗽起来,路过他身边的那些少年嘴巴很不客气,议论说道:“这伙计莫非是个傻子……”

因为石头看见了穿着同样衣衫的王通,说话的时候嘴角情不自禁的向着两边咧开,被王通恶狠狠的瞪了一眼之后,又想恢复正常,一下子呛到,禁不住咳嗽。

走进饭馆中棉布帘子放下,王通清楚的听到外面的笑声,走进来之后更加夸张,乒乒乓乓,吭吭哧哧,店里有餐具被打翻的,有捂着嘴强忍笑的,场面乱成了一团,那些少年各个诧异的看着四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还是马婆子吆喝着让少年们坐下,并且呵斥着伙计佣工们做活,这才把秩序稳定了下来。

王通松了口气,却发现李虎头正在盯着他贼笑,忍不住给了他脑门一下,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候,众人才发现,他们需要仰望,需要敬畏,神通广大的王大人、王老爷也不过是一位少年而已,当然个子比较高大。

这个发现,让众人感觉和王通的距离更加拉近,关系上也更亲密了。

万历出现在武馆操场上的时候,比起王通和李虎头来强不了多少,陪同送他的人没有跟到操场的门前来。

在操场上百名少年的注视下,同样是少年的万历皇帝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穿着深蓝色劲装的小皇帝圆滚滚的,看着颇为可笑。

他对这些少年并不怎么善意的眼神有点畏缩,好在看到了王通和李虎头两个熟人,连忙靠了过来。

走进了之后,先低声说道:

“不必多礼,我的名字是黄义军。”

王通点头笑了笑,示意明白,万历皇帝的名字是朱翊钧,这个黄字估计就是皇的意思,假名倒是会取。

“怎么这样的人也来武馆里学,难道挑不出人了?”

不知道谁说了这么一句话,声音没有任何压住的意思,直接传到了这边,李虎头估计和那帮人想的差不多意思,没有出声。

王通却猛地回头,这帮少年还真是不知道死字如何写,真要把小皇帝说火了,那大家都要掉脑袋了,回头看看小皇帝,小皇帝的脸色却没有什么变化,却冲着王通微微的摇了摇头,这才让王通放下心来。

几名教习,包括李文远在内一起走了进来,少年一阵骚动,虎威武馆对他们来说好像是个谜一样,详细的都不清楚,今天见到了教习们,各个都兴奋异常。

教习们拿着木棍,腰间别着皮鞭,身上穿着紧身的黑袍,一个个很有些威风凛凛的样子,进场之后,先用木棍在地面上画了一道长长的直线,然后扯着嗓子喊道:“全都过来,在这个线之前站好,排成一排,从左到右,从矮到高。”

少年们或许练过或许没练过,但从小耳濡目染的兵马操练,这个命令并不陌生,急匆匆的都是跑了过去,李虎头和万历则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王通耐着性子带人一同过去。

王通自然是站在最右边的第一位,而李虎头则是站在左边的第一位,至于万历皇帝则是站在左边的第二位,因为他的个子仅仅比李虎头高一点点。

知道并不等于会做,这些少年排成整齐的一排当真花费了些时间,还有宣府和蓟镇、京师三处少年为了自己站的位置发生的争执,小半个时辰才算列队完毕。

算上李文远一共六名教习,在这长排前站定,中间的一人大声喊道:“我们几人就是你们今后的教习,我叫赵大,其余几个是钱二、孙三、李四、周五、吴六……”

每说一个名字,就有一名教习举起手臂示意,李文远就是李四了,刚说完,少年的队列中有人忍不住嗤笑了出来,这不就是赵钱孙李的百家姓排列吗,知道的又把这段子告诉身边的同伴,笑声渐渐的大起来。

那赵大把抽出皮鞭,狠狠的向前一抽,噼啪脆响,正对面的那个少年只觉得眼前一花,冷风在脸上掠过,混身都是吓住,这一下之后,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来到这里,不要想你父母如何,什么荣华富贵在这武馆之中都没有用,你就是个学生,和身边人一样的学生,钱二你来给他们讲讲规矩。”

话音未落,另一位大嗓门跟着响了起来,大声的说道:“彼此之间互称校尉,严守武馆的作息时间,不得质疑教习,武馆安排住处的人,未经允许不得外出。”

被叫做李四的李文远也站出来说道:

“除了违反上面几条会被抽鞭子之外,每日里教给你们的,让你们做的,都会定期的抽查考试,如果不能完成,也不会打你们,但要让你们多跑多练。”

几位教习依次出来说明规矩,王通仔细听着,有些规矩他还参与了进去,有些则没有,除了维持纪律之外,怎么不冒犯皇帝的尊严还有不僭越,都是这些规矩考虑到的,但周围的那些少年却注意的不是这个:“听听,校尉啊,俺爹说的没错,这就是个武学……”

“不知道回去之后,能不能捞到个把总的位置,我也想当总兵的……”

明朝的校尉名号是最不值钱的,寻常兵卒也被人成为校尉,但这名号却只能是军中使用,能用在这边,自然被认为是有些其他的意义。

寻常武馆的学生彼此之间都是兄弟相称,众人都无所谓,但谁要是和万历皇帝称呼了兄弟,铁定是杀头灭族的大罪过,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索性定了个不伦不类的校尉称呼。

教习中除了李文远之外,其余几人是知道万历皇帝的,他们说这个话的时候,偷眼看过去,却发现小皇帝满脸兴奋的神色,骄傲的站在那里。

说完规矩,一天的操练就开始了,第一天没什么复杂的东西,一些最基础的东西还是要先交会说道。

无非是站姿要标准,如何按照口令列队,如何列队齐步行走等等等等,王通自己感觉无趣和枯燥,可那些少年们倒是不分来自何处,都是兴致勃勃的跟着教习的命令演练,就算被呵斥也是乐呵呵的。

别人还好,万历这边则是根本没有相关的经验,他和李虎头是错误最多的两个,别的教习不愿意去训,可李文远却不含糊,李虎头和万历皇帝被他一并呵斥怒骂,看得别人都是冷汗直流。

武馆的格式之中,操场四周都有木栅和矮墙围绕,只有西边是依靠其他人家的房屋墙壁而建,这些人家的窗户直接就能看到校场。

王通开始还糊涂,保密保安,为什么还有这样一处,后来才知道,那些房屋的主人也早就搬迁离开,现在是东厂的护卫们呆的地方,随时监控着。

不过此时在这窗子后面的人却不是东厂的番子,而是几个穿着红袍的官员,其中一人白发苍苍,脸色憔悴,看向外面的时候,不时的还咳嗽两声。

人尽管虚弱,可这个白发官员的精神却极好,边看边评论道:“的确不错,当年在台州的时候,练了一个月的兵马也走不出这个规矩模样,这些儿郎将来都是大明的良将种子啊!”

第一卷第八十三章 平凡无趣的日子

大明官服规矩,高品为红袍,在这屋中冒着寒冷看少年们演练的几名官员,地位想来不低。

“谭大人,您身子不好,这里寒风阵阵的,还是先回去歇歇吧!”

在那白发官员身后一名官员低声劝说道,那白发官员摆摆手,又是仔细的盯了半响,直到咳嗽的越来越厉害,才在身后那名官员的搀扶下回到了内屋之中。

一坐下,那白发官员冲着周围的人挥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只剩下劝他休息的那官员,屋门关上,白发官员喝口水压了下,才笑着说道:“年轻时候在浙江和北边奔波太多,早年落下病根,现如今只能慢慢养了,张大人,你身在内阁,事务繁忙,怎么有功夫来陪老朽。”

“谭大人说笑,内阁万事都有张阁老决断,张某也能抽出空子过来,毕竟武馆乃是大事,寻常人也不放心参与,也只能内阁的跑这一趟。”

“昨晚听兵部派过来的几人谈过,说这法子若用在训练乡勇团练,那定有大用,想出这法子的人,乃是天生的将才,看他们说的大,今日特意过来看看。”

内阁的张大人,除却首辅张居正之外,另外一位张大人就是张四维了,他在内阁中兼管着兵部的政务,一向很低调,听了对方的话,张四维笑着打趣道:“张某在内阁清闲,最近俺答部在蓟镇和辽镇活动的颇为频繁,谭大人掌着兵部,怎么也有这么多的闲暇。”

“不妨事,西段有戚继光、东段有李成梁,俺答部钻不了什么空子,真正发愁的是,大明武将后继无人……”

说了两句,又咳嗽起来,主掌兵部的谭大人,那自然就是兵部尚书谭纶,号称当代最知兵的文臣。

谭纶在东南倭乱最严重的时候,在南京和浙江都做过地方官,曾经亲率兵马与倭寇激战,数次大胜,名噪天下。

而且谭纶大力保举戚继光与俞大猷,知人善任,肃清海疆,剿灭倭寇,他也是大大的功臣之一,隆庆年之后,谭纶则主要在蓟镇主持防务,也是成绩斐然。

这时候的人习惯把谭纶和戚继光并列,并称“谭戚”,他资格极老,也是嘉靖朝入仕的三朝元老,在朝廷中地位极高。

“今日老朽看了这武馆,虽说都是些少年孩童的玩闹,但若把此法推而广之,定然对大明有大益。”

兵部尚书谭纶是知道虎威武馆的,当时不过晒笑,甚至还担心皇帝会不会耽于玩乐,荒废朝政,过来的几名教习也有兵部直辖的武将,昨日听到王通所讲的各项练习和措施,觉得对训练军队有极大的用处,急忙告诉了谭纶。

被激起了好奇心的谭纶上朝之后,就拽着张四维来到了此处观看,尽管他是文官,可谭纶和戚继光俞大猷二人有个共识,战阵之上,这队形和纪律的保持,随时听从命令的反应,集体意识等,对胜利的帮助比技击训练重要太多。

而在操场上教习们让少年们所做的事情,正是保持纪律和队形,对命令的快速反应等等技能。

想想这些少年都是大明的边镇将门子弟,这些少年学了这些会把他们传播开来,谭纶很是激动。

“就算圣上忙于国事,不在这个武馆学了,张大人你也要保住这个武馆,让更多的人学到这本领,为我大明效力。”

张四维笑着点点头,心想这谭纶未免有些大惊小怪,何至于如此,不过就是个陪着皇帝玩乐而已,没想到接下来谭纶作出了令他惊讶的举动,白发苍苍的兵部尚书颤巍巍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郑重的抱拳说道:“张大人,谭某衰病,怕是挺不过今年,这武馆在一天,多教一个大明子弟,就是我大明之福,今晚谭某就要给张太师写信说明,不过,张大人,你我素有私谊,这一次就拜托了。”

说张四维满头雾水也不夸张,可谭纶这郑重其事的拜托,少不得也要郑重的起身答应。

晚上孩童们在美味馆吃饭的时候,各个还是兴高采烈的,万历皇帝和王通、李虎头坐在一桌,也是兴奋异常。

下午又是列队又是走步,让活动不太多的万历皇帝胃口大开,他和李虎头简直是在抢碗里的红烧肉。

王通脸色没什么变化,可心里却在苦笑,尽管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可好像是学前班小学的那种内容,未免也太无聊了,想想这样的生活要持续很久,王通就感觉到头疼。

店里的人逐渐散去,万历、王通和李虎头却没有跟随大队一起去往美味馆对面的宿舍,这样的不同让他们更难融进集体之中。

到了晚上,马三标和张世强从城外回转,马三标一进门就大大咧咧的说道:“王大人,咱们的人都找齐了,一水的棒小伙,都是军户人家的孩子,按照大人你说的那种。”

“用什么名目?”

王通也很有兴趣,为什么张世强去就没有人信,马三标这等一看就不是善类的角色,去了反倒这么多人来呢?

“说的简单,我家东家是锦衣卫有能耐的,在城内开了个饭馆,经常有些不长眼的混帐来捣乱,找几十个帮闲打手,管吃管住,干的好了,年底还给发银子放假,啧啧,大人你是没看到啊,打破了头上来抢,还有要招我做女婿的。”

这个条件比张世强可要低廉很多,却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人的心理还真是有趣,王通赞许的点点头,张世强在边上接口说道:“不过有些人家的爹娘还是不放心,在京师呆的久了,军户们也都小心的很,都说要来看看那武馆和看看咱们这个饭馆。”

稍一迟疑,王通改了口:

“去和振兴楼的夏掌柜讲下,让他帮忙撒个慌,那些青壮的爹妈都领到振兴楼去看看,武馆这边,张大哥你今晚就出去寻地,高价盘下来。”

如今美味馆有种种的不方便,让这些人过来看看,肯定会让有司感觉恼火,还是不去招惹这种麻烦了。

手里银子充足,做事的确简单,马三标人虽然莽撞,可也是市井中打混久的,张世强也是地头蛇。

地方在回来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选好,拿着银子直奔目的地而去,一处荒废了几个月的仓库和大宅院。

这边原来是放油缸的,后来生意倒了,地方却一直没有盘出去,守着这宅子的主人看着有人拿现银过来买,而且还不讲价,高兴的连夜请了中人做了契约,收银子交宅子,全家搬到客栈去住。

别看宅院地面不小,有没有讲价,实际上也也就是花了三百两银子,南城这边,宅院从来卖不上价钱,何况又是这样的大宅总价又不能太便宜,寻常人家自住谁会买来用,生意人又不是那么好碰到的,双方倒是一拍即合。

刚刚签了契约,送走人,王通还没喘口气,却又有人上门。

“大人,是个文官,说自己是兵部某司的主事,有要事求见大人,陪他一起的还有那个教习赵大。”

店里的人和王通的手下人都知道自家老爷在武馆里面学本事,心想大人的教习总要客客气气的对待。

可来个文官这就让人糊涂了,王通琢磨着宫里的宦官还有禁卫的武将和自己熟悉的不少,文官,文官好像也就是那内阁首辅张居正来过一次,这好像是仅有的一次近距离接触。

“大人,大人,这冷天的,莫让外面的人等太久……”

看着王通发呆沉思,张世强忍不住出声提醒道,无论如何也没有不见的道理,王通站起来沉吟下,还是起身出去迎接。

那主事却不在宅院的偏门,而在美味馆的门口,看见王通出迎,就着灯火发现王通疑惑的神色,抱拳朗声说道:“在下兵部主事商磊,见过王大人。”

“商大人找在下何事?”

“兵部谭尚书谭大人对虎威武馆的训练操典颇感兴趣,派在下来记录一份,等下还要王大人辛苦。”

“谈不上辛苦,进里屋说话吧!”

商磊三十多岁,清瘦模样,颌下微须,书卷气颇重,听到王通的话却有是弯腰施礼,朗声说道:“这饭馆宽敞,门边有风清爽,就在这饭馆中吧!”

饭馆晚上很冷,哪有这么多的好处,而且这商磊说话的嗓门很大,站在门口唯恐别人听不见的样子,边上那位赵大也是目不斜视,这时候对面的宅院门和墙的地方有细微的动静,王通总算明白对方为什么如此大声,这里肯定有人监视,一举一动都会被呈报到上面,所以不如做的光明正大。

兵部尚书的要求,王通想不到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