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明-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差异,经年累月的积攒下来,双方的作风就有了很大的区别,虎威军的步卒在行进的时候,队列要比蓟镇官兵整齐,便步的步速也要比蓟镇的兵丁快,步队、车队,速度都要高出蓟镇,反倒是马队可以做到一致。

兵马如何,从行军中的精神风貌就能看出许多东西,这几日行军下来,蓟镇上下对虎威军的看法都是大为改观,不过也有人以为既然是禁军,这种样子本事肯定要比普通的兵马精通,这也寻常。

“伊勒德,明军的队列严整,这个阵列四个方向,只有后面那里是破绽,切断后面那四轮马车车队和前面偏厢车车队!!”

被称伊勒德的那人,正是先前说“难道就这般放任”的千夫长,听海日古在那里说话,他也是凝神细听,海日古说的很详细。

“如果能切断,偏厢车那部分若是来救,我们可以趁势杀入,将他的阵型弄乱,如果不来救,你可以驱赶后面那部分冲乱前面的车队,最少我们也可以削弱明军的一部分力量,去吧!”

伊勒德在马上躬身听令,然后一抖缰绳,向着自己的本队而去,不多时,就看到鞑虏阵列某一部分有旗帜急速的舞动,还有军将大声的呼喝,大队骑兵已经是出列,直扑明军的阵列。

敌我双方都是在彼此的观察,鞑虏骑兵阵列这边有什么动静,明军那边也是看的清楚,更不要说在高处的望楼。

蒙古和大明交战这么多年,对彼此的军令和发布军令的形式都清楚的很,看到那边十几面方形军旗摇动,这边已经做出了预备。

在明军大队之中,猛地响起了尖利的铜哨声,马夫的吆喝马上在下一刻响起,偏厢车阵立刻停了下来。

偏厢车阵这么多大车和人马,号令一起,车阵停下,头尾都是整齐,阵型依旧是保持的不错,而后面的虎威军那部分,则是稍微凌乱了下,但反应的依旧很快,很快也是摆好,但这小小的凌乱落入鞑虏骑兵的眼中,更是证明了他们的判断。

“大哥,这么小股上来送菜的,行进间就消灭了,何必这么肃然的接战!”

“战时不得随便,按照军中的称呼来叫!”

王通神色严厉的训斥了李虎头一句,李虎头神色一凛,连忙躬身,王通又是开口说道:“鞑虏那边不过是五千骑兵,我军的骑兵也不少于这个数目,为何鞑虏就敢派千骑来攻,这是认为我军的战力远逊于他,所以才肆无忌惮,这样的心态,恐怕不光是鞑虏这般想,就连我军的部分官兵也是这般想,既然不知强弱,那就停下来打一场,也给大家看看究竟!”

命令自然早下达了,马三标率领千余人的马队已经在阵列的侧面汇集列队,虎威军的马队有六百余人,凑上王通的一干亲卫,也就是接近千人的数目。

这一次,王通的亲卫中只来了部分,其余不足千人的数目则是由大同镇的骑兵来不足,不消说,这都是一起在草原上做马贼的那些人。

“大帅,在草原上和鞑虏骑兵野战,这太不稳妥,只要咱们在车营庇护之中,由他来攻,让鞑虏撞个头破血流之后,我们再行动作也来得及。”

蓟镇杨进那边马上传了口信过来,王通也明白这个战术,鞑虏骑兵在草原上,经常会用诈败等诱敌的战术,将交战的队伍引开,在奔跑的过程中让敌人混乱,然后突然杀回,或者将敌人吸引到包围圈中。

所以戚继光的偏厢车战术有个很严格的纪律,就是骑兵的追击,一定要在偏厢车的火力对敌人进行杀伤之后才可以进行,也就是说,蓟镇的骑兵一般都是后攻。

“鞑虏不是过来诱敌,他们派出千骑就敢来攻打我军大阵,这等猖狂,如果任其作为,我军窝在阵中防御,岂不是伤了士气,这一战,就用来壮壮军威吧!”

王通给了很简单的答复,外面双方已经开始对峙了。

伊勒德率领的千人队并不莽撞,他看到明军的骑兵在那边等待着的时候,伊勒德也并没有大摇大摆的冲上去,也是让队伍放慢速度停下,整队稍息。

双方距离不过百五十步,在弓箭的射程之外,伊勒德也是靠着战功一步步做到这个位置的,他始终让自己的队伍保持在背光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对面的明军动作,始终是要迎着夕阳的光芒。

被阳光直射或者闪烁着眼睛,观察就不会太仔细,动作也有局限,这优势并不大,但在战场上,就是要抓住每一分能抓住的优势。

明军差不多是五十骑一队,然后每五队组成一个大阵型,出战的明军骑兵有四个大的阵型,摆的倒还是整齐,如果集中全力冲破中间的两个,那边上的也维持不住,千夫长伊勒德正在观察的时候,却被对面的什么光晃了一下眼睛,他眯了下,顺着闪光看过去,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小的们,杀了这些明狗,扒了他们的甲,这样的甲胄,只有我们草原上的勇士才配得上。”

不光是他,伊勒德身后的骑兵也都注意到了对面明军骑兵的装备,明军队列中,最前面一两排人身上,大多数人都穿着盔甲,这盔甲并不是常见的棉甲和锁子甲,而是一种浑然一体,好像是个砸扁了的铜盆放在胸前,这样的甲胄,稍有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对刀枪和弓箭的防御会有怎样的效果。

听伊勒德在那里大喊,身后的军官和兵丁都在那里兴奋的怪叫。

相隔这个距离,对面的喊话,马三标都能清楚的听到,蒙语他也能听懂,听到这个话语,忍不住低声的骂道:“这样的货色,老子在草原上杀了百个千个,还要扒爷爷的甲,爷爷扒了他们的皮。”

马三标扣上了自己的面甲,手中的长矛放平,他这个动作一作,第一列的虎威军骑兵都是将手中的长矛放平。

马三标驱动马匹,这就是个信号,马队开始向前动了,百余名身着甲胄的骑兵齐齐向前移动,兵甲反射着寒光,对面的鞑虏阵列似乎感受到了这种气势,一下子安静了,或许是没想到明军骑兵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整队完毕,开始发动,极为短暂的错愕之后,鞑虏骑兵那边也开始动了。

号角连声,鞑虏骑兵怪叫着从正面冲上来,本来颇为安静的战场上一下子喧嚷无比,马蹄声,吼叫声,充斥耳中。

万历十二年正月初五,明军踏上草原的第一战开始了……

第一卷第七百四十五章 骑兵对骑兵

骑兵想要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就一定需要距离,需要足够的距离让马匹将速度跑起来,这样才有冲击。

伊勒德面前的这支明军和他认知中的明军完全不同,这支明军不光是装备精良,连整队和发动的速度都快很多。

明军先动,就等于是占据了先机,等于是可以比自己的骑兵早达到更高的速度,冲撞的时候就会吃亏。

千夫长伊勒德并不慌张,虽然有些意外,可还在预料之中,他举起马鞭在半空中左右摇摆几下,又是向前一挥,鞑虏的马队也是开始动了。

对面的明军骑兵已经是冲过了三十步的距离,但鞑虏的马队并没有打马也开始对冲,反倒是让马匹小步的向前。

马匹小步慢跑,颠簸就不会太剧烈,马上的人射箭的准头就会高许多,,在鞑虏骑兵队列的前三排,都是在马背上张弓搭箭,弓箭取了个仰角,准备吊射入明军的阵列。

双方马队对冲,明军最前面的披甲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骑兵人穿板甲,马匹身上也覆盖着毛毡皮罩,甲骑的马匹,也多用辽东所产的高头大马,人马的重量颇为可观,这样的骑兵冲锋在前,马蹄踏地,声音隆隆好似闷雷声势极为的惊人,鞑虏这边的骑兵马匹只是闷头向前,但马背上的骑兵们则有些焦躁不安。

“靠近了明狗再射!!”

有军将嘶声大喊道,在这样的不安中,尽管距离临阵之际,弓箭手和火铳兵如果惊惧害怕急躁,就会在敌人还没靠近的时候,发射手中的武器,这样最起码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当然,后果也是灾难性的,在射程之外的敌人根本不会受到杀伤,但敌人冲到跟前的时候,却没有了箭支和弹药。以往这样的问题,只有明军才会犯,鞑虏骑兵逐渐靠近的时候,他们胡乱的开火,等敌人进入射程之中,他们的弹药已经打光,他们的火铳枪管已经变得火红,根本不能使用。

可这次战斗,先压不住自己的是鞑虏的骑兵了,各级的头目军将大声的吆喝压制,可对面奔驰而来的披甲骑兵威势太重,给人的压力实在是太大。

这样射出去的箭支,弓箭手自己的姿势已经变形,何谈什么准头,两队骑兵对冲,彼此的马匹都已经跑开,接近的速度也是极快。

大部分的鞑虏骑兵箭还是压在在弓弦上,到了射程之内,鞑虏骑兵的军将发令,骑兵们大吼怪叫,嗡嗡之声急促的响起,弓箭的呼啸一时间压过了如雷的马蹄声。

第一排第二排的甲胄骑兵都是微微的躬身,后面几排的轻骑则是举起了左臂的圆盾,弓箭吊射就是针对马上的骑兵。

叮叮当当的声音密集响起,箭头落下,打在虎威军的板甲上,头盔上,效果最好的也不过是造成一个凹痕,更多的只是在盔甲的曲面上滑开崩开,威胁最大的就是前面的甲胄骑兵,箭雨瞄准也是他们。

但这一轮射击的效果几乎等于零,也有射到后排去的箭,被圆盾都给挡了下来,只有两三名骑兵运气不好,被盾牌缝隙漏下的箭支射伤,但还可以继续的骑马冲锋。

鞑虏骑兵前面几排都是拿起了短矛和刀斧,拼命的让坐骑偏转方向,冲过来的骑兵分为几队,从队与队之间的空隙转过去,可以用刀攻击明军的侧面,在马上侧身砍削,这个对,马术的要求颇高,鞑虏骑兵大都有这个自信。

还有十几步,甲胄骑兵身后的骑兵放下圆盾,在马上张弓搭箭,也是取了个稍低的仰角,开弓不管不顾的射了过去。

明军箭长,箭头用铁多,重量要比鞑虏的箭重很多,所用的长弓力量也大,箭支越过前排甲胄骑兵的头顶,直接投射在了鞑虏骑兵的队伍之中。

相比于明军第一排第二排的铁甲,第三排之后的圆盾和皮甲,鞑虏骑兵身上最好的也就是锁子甲和皮甲而已,而且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对面会有箭支射来,箭雨落下,马背上的鞑虏骑兵顿时是惨叫着落马,队形空了一片。

人从马上滚落,死了的倒还是痛快,没死的接下来就会被同伴的坐骑活活踩死,有的被马鞍挂住,更是凄惨,这样的一阵,鞑虏的骑兵阵型倒先是乱了。

可乱归乱,冲锋的势头却已经是止不住了,一直是沉默的明军甲胄骑兵都是大声的吼叫起来,敌人就在眼前了。

“嘭嘭……”一阵急促的闷响,急速行进的双方马队,速度猛地刹住,碰撞在一起,似乎安静了一瞬,随即惨叫和呐喊都是爆发出来。

甲胄骑兵、人、马、甲胄、长矛种种的重量加起来,要比对面的鞑虏骑兵沉重许多,双方高速碰撞,正对的鞑虏骑兵不少人被从马上直接撞翻了下来,实际上,甲胄骑兵平端的长矛都是刺中了目标,好像没有任何阻碍一样刺入了对面**之中,跌下去的鞑虏骑兵很多都是被刺穿。

也有长矛刺入敌人的骨头缝隙之中被卡住,无法抽出,骑兵并没有用力抽出,直接丢弃了长矛,反手抽出了挂在马鞍侧的大刀或是双刃斧头。

鞑虏骑兵前面几排也是用的长矛,但长度却远远不如明军骑兵的,双方对撞,鞑虏这边的长矛根本碰不到甲胄骑兵的。

伊勒德被亲兵环卫着跑在马队的外侧,众人射箭的时候,他也射出了一箭,他的弓是上好的黄杨木大弓,箭支也是归化城中的兵器作坊精工打造,伊勒德能到千夫长这个位置,武勇自然远远超过寻常的兵丁,他选中的目标是距离他最近的明军骑兵,射的位置也是朝着胸口这个目标更大的地方。

这一箭射出,被射中的那名明军甲骑,只是被箭支的力量打的向后仰了仰,速度也没有慢下来,伊勒德的心有些寒了。

明军阵中的箭雨泼洒出来,在鞑虏骑兵队伍中造成了一片死亡,伊勒德的一名亲兵被射中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伊勒德的手已经有些颤抖,但他还是没有叫停手下的马队,对撞之后,前队人仰马翻,死伤惨重,伊勒德的脸色都已经发黑,可他依旧没有叫停队伍,这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只要自己的骑兵冲进明军的队列之中,只要能杀进这紧密的阵型中去,和明军贴身搏杀,自己的勇士们一定可以将明军搅乱,将这些该死的明狗一个个从马上劈下来。

开始那些拼命打马转向的鞑虏骑兵,有人来得及偏离了正对的方向,冲进了明军队列的空隙之中。

他们的眼睛都已经红了,侧面,刀看在明军骑兵的腰间,就可以给这些该死的明狗造成致命伤。

冲在最前面的鞑虏骑兵是一名百夫长,他骑术精湛,战技也是了得,他手下和同伴在方才的两拨攻势中已经死伤惨重,他现在就想要砍死几个明军骑兵。

进了空隙之中,前面已经没有冲过来的明军,在侧面,交错而过的时候,骑兵劈砍身侧,这个动作最为困难,但他能做。

刚举起手中的长刀,就他要袭击的那名明军骑兵同样是一刀劈了下来,这一刻,他只能是举刀格挡,“咣当”一声,两刀相撞。

双方的坐骑都是在行进之中,一刀武器碰撞,就是交错而过,这名百夫长感觉手腕发麻,方才对方劈下的这一刀力量好大,一击不中,那就……还没等调整好动作,猛觉得背后风声响起,感觉一痛,力气顿时是提不起来……

随即这突然的一痛变成了痛彻心扉的巨痛,百夫长愣愣的看着从自己胸口处透出的标枪枪尖,直接从马上摔了下去。

即便是冲进队列中,骑兵和骑兵之间的白刃交击,鞑虏骑兵也占不到丝毫的便宜,伊勒德看到冲进去的骑兵一个个的被从马上砍下,被标枪和弓箭射杀。

原本以为可以搞乱明军骑兵的阵型,从内部击破,却没想到冲入空隙之中,却成了两面夹击的目标。

“撤退……回去!!!!”

千夫长伊勒德终于慌了,这样的战斗,处处受制,看不到一点的希望,继续打下去,就是继续送死,撤回去,这些明军可从遇到的那些不同,要回去告诉海日古大人,作为千夫长的他在外侧,可以勒住马匹,从容转向,但已经对撞陷入绞杀的的鞑虏骑兵,可不是那么容易退出了。

彼此冲撞的几百骑之中,除却最外围的,大部分没有回旋的空间,他们要不杀死对面的敌人,要不然杀死自己的同伴,要不然根本无法离开,可对于鞑虏骑兵来说,面的是身披板甲,手持长刀大斧的明军骑兵,自己的刀无法对对方的甲造成破坏,只能去寻找对方甲胄的缝隙,斧头和铁骨朵可以破甲,可长度又不够。

而明军的刀斧都是长度足够,配重也是足够,劈砍下来,必然造成杀伤……

那边伊勒德已经转过,他要向海日古求援,救出这些部下,可他转过之后,却不见了海日古率领的大队人马。

王通在望楼上看着鞑虏的本阵不顾完全落入下方的同伴,反倒是兜了个大圈子来到了车阵的另外一面,忍不住笑了。

第一卷第七百四十六章 浪打礁石

“大帅,杨副将请问大帅,要不要调兵来帮忙!?”

外面鞑虏大队骑兵的活动,自然是落入了明军本阵这些人的眼中,但车阵已经扎下,变换阵型却不太可能,那样等于自乱阵脚。

蓟镇的偏厢车战术,在车阵中都有马队待命,用作反击和追击,三万人的大军,车阵摆出来之后,阵列很长,马队在阵中赶过来,当真要花费一些时间。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副将来询问大帅需要不需要兵丁来帮忙,这也是有些古怪。

“不必,各自守好本阵就是!”

王通在高处盯着外面大队鞑虏骑兵的行动,朗声发令说道,外面那海日古的想法颇有道理,这么激烈的骑兵对战,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这边,如果能趁势冲到明军队列的末尾,那就大有机会。

“马勇!”

“末将在!”

“你率本队做好准备,待本帅军令,就出阵追击!!”

“……遵命!!”

外面差不多是四千骑兵的规模,目前王通这边立刻能拿出来的骑兵也就是大同镇这近两千人骑兵。

大家都琢磨着这等时候,该派他们出阵,由大同镇的亲兵家丁汇集而成的这个马队已经有些骚动,心想鞑虏人多,要是让咱们去送死的,到底去还是不去,或者出阵之后,直接跑掉等等等等。

那边马勇也是心中忐忑,他的将主马栋的吩咐,是让他不必在乎伤亡,只要能让王通这边顺心高兴,可以少打多,真要交待在外面实在是不甘心。

万没想到王通的命令居然是“追击”,而不是“迎击”,这就说明不必此时出战,一边心里松了口气,迟疑了下,大声领命。

王通听着下面的骚动渐渐止住,忍不住冷笑了下,开口大声喊道:“李虎头、谭兵,率虎威军火铳兵拒敌,木恩,不得用三斤以上火炮,火炮只能发射一轮!”

下面被他点到名字的军将都是答应,蓟镇和大同镇出身的一干人看着虎威军行动了起来,有两辆大车被拉开,火铳兵小步鱼贯而出,口径不大的火炮也被人拖拽而出。

蓟镇那边凡是能看到这边的,大同镇看到的,不管是军将和兵丁,各个瞠目结舌,和鞑虏对战,有大车这等上好的屏障你不去用,躲在后面发射火器,士兵的心思也稳,不至于人没靠前,就乱打乱放。

万一火铳没有作用,还有长矛兵可以顶住,而且在车阵之内,蓟镇的步卒也可以随时调动过来支援,你把火铳兵放出去,那岂不是给鞑虏的骑兵送菜吗?这位年轻的大帅,平日看着还算稳重,在这上面怎么这般糊涂。

马勇打马向边上走了两步,喊来几名亲信低声吩咐说道:“让兄弟们盯着点外面,万一不对,外面那些火铳手交待了,估计这位钦差大人也就慌了,兄弟们拼死也要堵住那个口子,要不然,咱们自家的姓名都是保不住!”

说的严厉,牵扯到自家生死,这些家丁亲兵可丝毫不含糊,都是重重点头,蓟镇那边的杨进也喊来一个步卒千总低声的吩咐。

倒是王通这边轻松自若,一直呆在厢车中的蔡楠也站了出来,在眺望战场,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心中暗骂“年轻大帅,年轻监军,这是要把大家向着死路来带啊!”

也有人看到外面迅速排列成十列的火铳兵,心下惋惜,这一千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