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明-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是谭大虎、谭二虎这样已经跟在王通身边的谭家年轻一代,自然不会留下,其他人的家眷什么的会接过来,但孩子长大了,王通那边肯定会优先照顾的。

这样的离别本是常事,王通还能习惯,不过李虎头却有些受不了,一路上情绪并不太高。

正说话间,却有人脚步匆匆的从皇城内走出来,宫门出进出宦官和禁卫都忙不迭的行礼,问“邹公公好”,邹义穿着红袍蟒衣,一看就是在衙门中办公刚出来,看到王通之后,邹义神情颇为激动,快走了几步,开口说道:“王兄……王大人……万岁爷在奉天门偏殿那边等候,请跟咱家来吧!”

在众人面前,差点将那个“王兄弟”喊出口,还是镇定了情绪,变成了公事公办的语气,王通两人进了宫门,身后跟着十几名宦官用车拉着几个大箱子。

他们几个人走在前面,后面的宦官自然知趣走远些,邹义开口感慨说道:“王兄弟你这一去北疆,可真是让为兄担心啊,今日看到这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王通笑了笑,李虎头却嘻嘻哈哈的接口说道:“邹公公是不是听说我们去投敌,听说我们打败仗了。”

邹义笑着点点头,又是说道:

“今天看到你们两个真人,总算是放心了,万岁爷也是急着见你们呢!”

说完这句,向前走了两步,邹义却把声音放低了,肃声说道:“功高震主的道理王兄弟肯定懂的,你现在是内卫武将,外面那些兵领着也没什么意思,该交出去的交出去,做这个锦衣卫的都堂,这才是荣华富贵一生的。”

王通郑重的点点头,脸上有些笑意,开口说道:“多谢邹大哥的关心,小弟本就没有兵权,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何扯的那么多,真是荒唐可笑,不过三人成虎,小弟也要抓紧回来。”

听王通这般说,邹义才松了口气,又是低声说道:“万岁爷称孤道寡,他就是天下一人,再怎么亲近宠信,但有些事是不能碰,甚至不能让他怀疑的,要不然……”

“邹大哥能和兄弟说这番话,兄弟记在心中,感激不尽。”

“你我荣辱一体,不必这般客套,等下见万岁爷,斟酌下怎么说吧!这或许比你在归化城下还重要。”

奉天门偏殿距离宫门处不远,前面已经能看到正在等候的赵金亮了,相比于谨慎的邹义,在宫中素来被人宠爱的赵金亮就随便了很多,看到王通他们过来,立刻是小跑了过来,被李虎头一把抱了起来,开口笑道:“这才半年没见,你小子又高了不少,不过没我长的快啊!”

他们两个年纪都不大,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所在环境又比寻常人家吃喝训练都强出许多,所以都比一般孩子要高,李虎头已经是成人身高。

王通也伸手摸了摸赵金亮的脑袋,在口袋里摸出个金子做的小鹰递给了他,笑着说道:“草原上弄来的小玩意,拿去玩。”

赵金亮接过,笑嘻嘻的道谢,这才连忙说道:“王大人,李大哥,万岁爷正在殿中等候,请你们快过去吧!”

看着李虎头掏出来一大把各色玩意,王通敲了下李虎头的脑袋,开口说道:“等下再给也来得及,快些准备面圣。”

倒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两人穿着官袍,前面的宦官过来帮忙整理了下,后面的人开始搬下大车上的箱子。

邹义和赵金亮前面引路,走到了殿门口,开了殿门,张诚居然站在那里,王通摇摇头,却连忙快走了几步,上前开口说道:“怎么敢劳烦张公公来接,真是折杀了。”

御马监提督太监和司礼监六科郎掌司来迎接,然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殿内迎候,尽管全是内官,可这排场未免太大了些,看到王通的客气,张诚的脸上却有欣慰的神色,开口温声说道:“万岁爷等着见你,快跟咱家来吧!”

说完顿了下,看看身后跟进来抬箱子的宦官,有些惊讶,王通笑着说道:“先弄了些呈送给陛下的缴获,大宗的等大军进城的时候再说。”

张诚笑着点点头,转身前面带路,走了几步,张诚好似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对王通说道:“懂得进退,才是长保富贵的道理。”

“你身为一军主帅,不应该跟着大军一同入城献捷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陛下的旨意是命臣剿灭马贼,防备鞑虏,这差事已经了结,宗禄一事也已经有了结果,臣现在只是钦差,只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大军行动缓慢,臣还要回京复命,这就先赶回来了!”

君臣对答两句,万历皇帝却只是摇头,在那里开口说道:“荒唐,荒唐,朕还准备亲迎你和大军入城,好好在百官万民面前彰显咱们大明的威武之师,你却先回来了,这意思不就差了很多吗?”

万历皇帝尽管在那里埋怨,可却没有什么恼怒的意思,王通接口说道:“陛下是大明军队的统帅,大明军队取得的一切胜利都该归功于陛下,大军应该由陛下率领入京,在百官万民之前彰显陛下的英明神武,彰显大明的威武之师。”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通很庄重,屋中的几个人都是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胡闹,王通你如今也是这般地位,怎么却还和虎威武馆那般。”

万历皇帝口中埋怨,脸上却有笑意。

将箱子中的东西呈上后,万历皇帝更是龙颜大悦,宫内赐宴,弄的是皆大欢喜的局面,等宫门关闭之前,王通才和李虎头离开。

走出皇城,要走出一段距离才和亲兵们会合,李虎头在宫中倒是很愉快,走不几步,刚想和王通说话,转过头,却看见王通阴着脸,笑意全无,李虎头一怔,没有出声,继续向前走,亲兵们以经迎了上来。

第一卷第七百九十六章 愤懑

在宫中出来之后,天已经黑了,王通这样的身份的大臣行走在街上,前面导引的兵丁也要挑着灯笼,灯笼上写着名号官位,不然的话,巡街的锦衣卫巡捕司和五城兵马司有权上前查问。李虎头身为一方大将,年纪虽小,但也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他和王通一起赶往京城的时候,心中就有莫名的担忧,尽管路上的王通表现很是正常,谈笑风生。

王通在皇宫中和邹义、张诚等人都是谈笑风生,在宫中面见万历的时候,气氛也是颇为的轻松愉快。

欢声笑语,每个人都在议论王通如何取得这次大胜,李虎头也跟着笑,也跟着议论,但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走出宫门他突然看到王通的脸色阴郁,李虎头只觉得心里一紧,走了几步转头再看,却发现王通的神色和来时一样了,好像刚才的阴郁只是自己的错觉,这却让李虎头的心里更不舒服,但他也知道不能开口问,甚至不能对别人说。

“虎头,大军还要几日才能入城,你已经回到京师,今晚就不用跟着我了,去陪你父亲吧,你征战在外,刀山血海里打滚,他明面上不说,暗地里不知道多担心!”

王通在马上笑着说道,李虎头在马上侧身答应了句,笑着说道:“大哥也回去早些休息,虎头这就回家!”

“带进京的战利品也给你爹捎过去些,让他高兴高兴!”

李虎头带着亲卫已经离开队伍,听到王通的招呼,只是在马上扬扬手,笑着说道:“大哥你给也是一样的,今天我就不麻烦了!”

王通笑着摇摇头,一干人朝着南街那边的宅子而去,他这一队人行走在街上,也是惹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天黑下来,平民百姓差不多都是呆在家中,能在路上行走的不是巡夜的官差,就是能有夜生活的富贵之人,这帮人自然知道王通是个什么人物,看到这一队人往往愣住,等王通他们走过,赶忙吩咐下人去给亲朋传递消息,王通先回京师了。

“大人,顺天府吕大人,治安司李千户还有杨先生他们说,为求低调,他们都在府上等大人回去,就不来迎接了。

王通在马上点点头,他在南街的宅邸距离皇城那边并不远,不多时已经到了,方才短短一段路,现在在门口处已经有探头探脑张望的了。

翻身下马之后,王通将缰绳递给身边的亲兵,吩咐说道:“不是这条街上的住户,不是来府上办事办差的,一概拿鞭子抽出去,要是意图反抗的,抓进锦衣卫牢里去,明日提审。”

亲兵一愣,随即大声的答应下来,紧接着命令下达,王通府上护卫家丁算上回来的这一干人,二百人总是凑的出来,都是见过厮杀的虎狼之士,外面那些鬼头鬼脑,装模作样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王通的亲卫围了过去。

王通府邸门前的街道上立刻是哭爹喊娘的声音响成了一片,也有人在那里吆喝“我是某某家的”,这样的人更加倒霉,本来就是挨几鞭子的事情,喊了这句话,往往被直接打翻在地上,捆起来等下带走。

在外面说不上风餐露宿,可率领大军征战这么久,也没有什么太舒适的生活,回到自己的住所,王通也是有些感慨。

他站在门前没有动,只是看着里面,亲兵护卫们也不会打搅,小心盯着四周,不让街道上的混乱影响过来,王通低声说了一句:“为大明立功,为百姓谋福,我难道做错了吗?”

王通自言自语的声音放得很低,街道上又是这样的混乱,谁也没有注意到。

“杨先生提醒的对,大胜之后,千头万绪,加上这功绩实在是眩目,本官也有些得意忘形了!”

回到自家宅院,少不得一干人要寒暄几句,王通提前回城,心中舒服不舒服实在是不好说,杨思尘等人要开解几句,王通回答的干脆利索。

说完这句,看着屋中的气氛有些沉闷,王通笑着坐下,开口说道:“归化城那边比京师冷不少,但却比京师要湿润些,这倒是一桩怪事!”

“王兄弟你去北疆,我也查了查前人的风物笔记,归化城一带也是河套地的边缘,河流汇集,自然不缺水的。”

吕万才笑着说道,大家都在尽量让这个气氛变得轻松些,王通笑着点点头,神色严肃了些,开口说道:“率军进兵草原,痛击俺答部,这个本官是有把握的,前些日子看治安司那边传过去的文报,京师中传言居然到了这个地步,本官在行军作战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担心,不过大胜归来,现在这局势,本官倒觉得比从前凶险了!”

说到这里顿了顿,王通将身边茶几上一叠文卷拿起来,沉声说道:“此时的局面最为微妙,谣言诬蔑,是真是假不去说,但只要被人听去,就会去想,想的久了,外面说得多了,假的也就变成了真的。”

杨思尘等人都是点头,杨思尘开口说道:“其实大人率领大军回京师献捷是一件风光事,可京师中这等沸沸扬扬的传言泛起,到时候大人率大军入城,阅兵演武,落在有心人眼中,恐怕就变味了。”

“杨先生说的不错,所以那谣言一起,大家就合计写信给王兄弟你,然后派出治安司严查这谣言的源头。”

王通端起茶碗喝了几口,向着桌上一放,重重一声,王通冷笑着说道:“说我功高震主,说我心怀不轨,我去之前,说我冒失行进,不顾万千兵马性命,说我将大明置于险地,左右都是没有对的,五品以下的造谣鼓噪,五品以上的默然不语,甚至还有推波助澜的,无非是觉得我立下这样的大功,今后说话办事份量越来越重,显不出他们来了……大家都是大明臣子,怎么就……”

说着说着,王通还是激动起来,不过他也是及时收住,在那里深呼吸几口,吕万才展开折扇摇了几下,叹了口气说道:“王兄弟,有些事不好明言也就不要说了,王兄弟如今功业越来越大,身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我们这边权重,必然有人权轻,这就会有忌恨,会有攻讦。”

王通冷哼了一声,杨思尘在边上斟酌着说道:“大人万事还是谨慎为先,毕竟如今这么多人靠着大人庇护,大人这边若有什么闪失,他们肯定也会被波及。”

和王通相处久了,都知道王通虽然年轻,却有少见的责任感,比如说出兵北疆,这等事根本弄不到什么好处,败了更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胜了也跟如今这个局势一般,很容易惹下什么后患来,但王通说的是,这一战可以让大明北疆太平多年,可以让九边一半的军民安居乐业,然后慨然率军前往。

眼下这个劝说,不提个人的得失,却提周围有许多人和王通荣辱与共,生死攸关,这却是会说动王通。

王通点点头,伸手一挥,像是要把这些事情推开,开口转换话题说道:“回到京师来,就是要先整治整治这混帐的谣言,大军在前方拼死拼活,流血流汗,后面这帮混帐东西动动嘴皮子肆意的诬蔑,言者无罪,不是让这帮人用在这个上面的,治安司和其他各处都查到了什么,都来说说。”

一直沉默的李文远开口说道:

“大军在保定府军纪败坏,糟蹋士绅女眷,残杀当地百姓的谣言,是南城一处茶馆先说出来的,茶馆伙计们说,来这边喝茶的,是珠宝店的两个伙计,京师各处酒楼茶肆,这个消息差不多都是那一天传出来的,都是些店铺庄子的掌柜管事之类。”

王通听的仔细,此时插言说道:

“看来是有人布置着一同传谣,店铺庄子背后都是谁家的。”

“东主不好查,在治安司那边平安银子的留底上都是不同的人,差不多前日才有消息传过来,应当是武清侯那边……”

“李家的人还是不死心啊!”

王通冷笑了一句,开口继续问道:

“功高震主,北征大军心怀叵测的谣言是谁传出来的?”

“大人大胜之后,各处会馆诗社中有些书生私下说过这样的话,但真有人上疏和大肆谈论,却是四月十五日之后,这个查起来源头倒是容易,是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严清授意,上疏传播的都是几个有清高名声的……”

边上的杨思尘补充了一句:

“严清马上就要致仕,这个严清的门徒弟子,还有宫中朝中的消息都能确认。”

王通苦笑了一声,拍拍身边的茶几说道:“就是这等人最让人哭笑不得,你觉得他在寒有功将士的心,他却觉得自己为国为民,大家既然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何却有这么大的冲突!?”

边上的几人都不好接口,这等牵扯到朝局争斗,文武地位等等,太过复杂,王通顿了顿,冷声说道:“这等糊涂人给个警告也就是了,其他人拿脑袋来赎罪吧!”

第一卷第七百九十七章 吓跑抓谣

五月十二这天,王通出现在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的门前,昨夜进宫出宫,看到的人实在是不多,那些看到的人有的将消息传开,有的则是没有,更多的人以为王通回来总要歇息几日,不会这么急着来衙门当值。

所以看到王通出现之后,大多数人都是在惊愕之后才上前行礼问好,传闻归传闻,王通身上这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官衔还是在的。

王通和气的打着招呼,举步向里面走,还没进值房的时候,却有一名锦衣卫百户快步跑来,远远的就是先施礼问好。

这人王通却认得,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的一名随从,以王通目前的身份地位,骆思恭过来迎接都是应该的,却来了一个百户,以骆思恭那种人情通透的作派,这就有些奇怪了。

“王大人,都堂派来小的传信,都堂今早突然觉得头晕,急忙回家诊治,说锦衣卫这边的差事先交给王大人您管着。”

王通眉头一皱,锦衣卫是朝廷第一等要害的部门,都指挥使这个位置谁来做,是朝廷的大事,虽然说王通如今升到这个位置上已经是定局,但那也容不得骆思恭这般儿戏的交卸。

看到王通眉头皱起,那百户忙不迭的拿出几张公文来送上,王通接过后,这百户笑着解释说道:“骆都堂身子虽不舒服,可也怕耽误了公事,回去就写奏疏给陛下,养病辞官,这个公文是先请王大人担待咱们亲军各差事的,印信都封存在都堂的值房中,大人要用,小的等下送来。”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锦衣卫这等衙门的权责变动,都有一定之规,骆思恭世代在锦衣卫当差,可却弄得好像是儿戏一般。

王通眉头皱的更深,但还是接过公文扫视了几眼,上面无非是写明自己突然得了急病,头晕目眩不能办公,怕耽误公事,怕辜负君恩,所以先回去养病,然后让王通暂代其责,捏着公文观看,突然感觉到手指上发粘,仔细一看,这几份公文上的墨迹都没干,这根本就是刚写出来的东西。

一看这笔迹,倒的确是骆思恭手下幕僚的笔迹,王通盯着面前那百户看了几眼,这百户头低的更低,脸上全是谄笑。

“本官知道了,你回去复命吧,带话给骆都堂,让他好好保重身体,改日本官会去探望。”

听到王通这么说,那百户连忙站起离开,当真是如逢大赦,王通有些纳闷,回头看看杨思尘,杨思尘也是摇头,完全不知道为何。

骆思恭去养病,任大同、杨占等几位锦衣卫的同知和佥事也都是不见,可算计日子,根本不是节日,若都是大家有事未免太巧了些。

王通走进值房之后才坐下,经历司百户侯真却过来求见,在王通刚到锦衣卫衙门的时候,这侯真是最早贴过来的人,王通也许了他位置,这侯真也是凑的勤快,经常过来通风报信,传递消息。

这样的人,已经有了王通派系的标签,王通回到京师的时间很是突然,侯真不知道算是正常,昨夜的消息也未必传到他这里,他不知道也很正常,可王通进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的大门口,侯真却没有过来迎接,这就不太对了。

从前侯真进来,王通多少给个笑脸,今日却淡然问道:“经历司有什么事?”

看到王通的反应,侯真也有些讪讪,不过调整的还算快,开口笑着说道:“属下先恭喜大人北征大捷,有这等大功,陛下定然厚赏,到时候大人光宗耀祖,富贵几世,属下先恭喜了!!”

侯真也能感觉到王通的态度变化,说道第二个“恭喜”的时候,已经跪在了地上,笑嘻嘻的磕头,王通翻看手中的文卷,也不抬头,开口问道:“骆都堂今日来过吗?”

侯真一愣,不过还是连忙回答说道:

“今早骆都堂来过,但就在方才匆匆忙忙的从后门走了,任同知和杨佥事他们也是如此。”

王通点点头,将文卷放在桌上,开口说道:“你先回去办差,有什么事本官会叫你过来。”

侯真能感觉到王通的冷淡,可还是笑嘻嘻的磕了个头,恭敬的离开。

等那侯真出了门,王通对杨思尘说道:“刚来这衙门,怎么这么多古怪,你去让咱们的人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